登陆注册
1453500000011

第11章 唐代类书的编纂(3)

这一分类体系很明白地体现了佛教的世界观、价值观。“天地”下边首先是“佛”、“菩萨”,以及信奉佛教的僧侣。然後纔是世俗权力的最高拥有者“国王”、“太子”。接着按道行的高低排列“长者”、“优婆塞优婆夷”、“外道仙人”、“居士”、“庶人”。最後是邪恶的“鬼神”,不具有人格的“畜生”,和黑暗的“地狱”。与一般类书一样的是,“天地”作为一切活动展开的背景,作为支配一切的秩序的终极依据,被置于卷首,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和一般类书不一样的是,在佛教徒看来天地之间的主宰是“佛”,而不是人间的帝王,所以天地之间的秩序等级得以佛为坐标,得按照距离佛的远近来排座次。根据这一原则,方外最一般的僧侣,即使恶行僧,也排在方内最尊贵的帝王之前。没有出家的红尘中人首先按世俗的等级秩序作一粗略的划分:帝王、太子、长者、庶人,然後又各自按佛性高低区分等级。国王部,转轮圣王列首,其次行菩萨道王,再次行声闻道王。长者以得道长者为首,庶人以在家修行的居士为首。人可以按佛性分,动物也可以。佛教类书的编纂者非常细心,兽部列在前两位的是经常充当佛与菩萨坐骑的狮子和大象(《经律異相》卷四十七“师子第一”“师子王为猕猴欲捨命一”:“过去世有一师子王,在深山窟,常作是念:‘我是一切兽中之王,力能视护一切诸兽。’”又“师子王有十一胜事二”:“一切畜生,师子为最。”“象第二”“象王供养佛一”:“佛独游行欲求静寂,到憍萨罗国波利耶娑罗林宝树下住。时五百群象,象行王恒在後,常得浊水残草。压其群众独来树下,遥见佛。以鼻拔草蹈地令平,以鼻盛水洒尘草铺为座,屈膝请佛令坐,三月供养。佛知象意,即受其请,而说颂曰:‘独善无忧,如空野象,乐戒学行,奚用伴为?’时象王取好藕根净洗,授与世尊。如是三月。”)。禽部居首的是印度传说中的神鸟“金翅”(《经律異相》卷第四十八“金翅一”“正音王死相二”:“金翅鸟王,名曰正音,于众羽族快乐自在。于阎浮提日食一龙王及五百小龙。于四天下更食,一日数亦如上。周而复始,经八千岁死相既现,诸龙吐毒不能得食,饥逼慞惶永不得安。至金刚山,从金刚山直下,从大水际至风轮际,为风所吹还金刚山。如是七反然後命终。以其毒故令十宝山同时火起。难陀龙王惧烧此山,即降大雨渧如车轮。鸟肉消尽,唯餘心存。心又直下七反如前住金刚山。难陀龙王取为明珠,转轮圣王得为如意珠。若人念佛,心亦如是。”),而非我们所熟悉的凤凰。

天地以外的知识秩序,一般类书以距离帝王所代表的世俗权力核心的远近来定等级。距离权力核心越近的科目,在知识谱系中的等级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所以一般类书中,天地後边以帝王为首,离帝王最近的是帝王的家人:后妃、太子、诸王、公主等,其次是按官品高低排列的文武百官,再次是一般老百姓,离得最远的是非人的动物、植物。佛教类书用佛取代了帝王,按照距离佛所代表的最高境界的远近来分高下。距离佛越近,等级就越高。所以佛教类书中,出家人的等级一律比未出家的人的等级要高。未出家的人当中,信佛的要比不信佛的等级高。从划分知识等级的思维方式上讲,一般类书和佛教类书是很相似的,祇不过一个以帝王为核心,一个以佛为核心,一个是人间的秩序,一个是宗教的秩序。这两种秩序是有深刻联繫的,一般来说是前者衍生出後者。《经律異相》体现出了与唐以後一般类书人间知识秩序极其相似的宗教知识秩序,这应该归因于南北朝时期一般类书体制的成熟。《修文殿御览》等南北朝一般类书,大概很多都具有了《艺文类聚》等唐以後类书那样的部类结构,已经相当成熟稳定。

从《经律異相》反映出来的南北朝类书类目结构的成熟,不仅表现在整个大的部类结构的框架上,而且在次一级的类目设置上也有所反映。这裏以天部为例。

《经律異相》天部子目:(一)天部(一)1三界诸天2三界成坏3劫之修短4日5月6星7雷8电9云10风11雨(二)天部(二)

《艺文类聚》天部子目:天日月星云风雪雨霁雷电雾虹

《古今图书集成》天部子目:阴阳五行七政日月星辰天河风云霞雾虹霓雷电雨露霜雪火烟

这分别代表三个时期的三部类书,天部子目是很相似的。《经律異相》中“三界诸天”、“三界成坏”、“劫之修短”,相当于《艺文类聚》中的“天”,《古今图书集成》中的“阴阳”、“五行”,前者讲的是有关天的宗教哲学,後两者讲的是有关天的世俗哲学。排在关于天的总体哲学之後的,是日月星辰等天象,这三部类书都是如此。因此,我们可以说南北朝类书不仅总的部类结构已经相当成熟,而且某些部类下边的子目设置也和唐以後的类书很相仿佛,我们要为唐代类书的类目设置溯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

三、唐代类书类目的缺陷

上两节我们已经说明唐代类书类目设置已经很成熟,並为其溯源到南北朝类书,但是这祇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较之精益求精、青出于蓝的後世类书,唐代类书的类目安排还是有缺陷的。我们先对《四库全书总目》之《艺文类聚》提要中有关类目缺陷的内容做一笺释,然後再展开我们的论题。

《四库全书总目》批评《艺文类聚》说:

凡类四十有八。其中门目,颇有繁简失宜,分合未当。如山水部五嶽存三,四渎缺一。帝王部三国不录蜀汉,北朝惟载高齐。储宫部公主附太子,而诸王别入职官。杂文部附纸、笔、砚,而武部外又出刀、匕首等军器一门。道路宜入地部,坛宜入礼部,而列之居处。针宜入器物,钱宜入宝玉,而列之产业。案、几、杖、扇、麈尾、如意之类宜入器物,而列之服饰。疾病宜入人部,而列之方术。梦、魂、魄亦宜入人部,而列之灵異。以及茱萸、黄连入木部,芙蓉、菱、藤入草部;鸿之外又别出雁,蚌之外又别出蛤,鹤之外又别出黄鹤,马之外别出騊駼,如斯之类,不免丛脞少绪。

“山水部五嶽存三,四渎缺一。帝王部三国不录蜀汉,北朝惟载高齐。”

《初学记》五嶽、四渎、三国齐全,帝王祇罗列到晋。《艺文类聚》的这些缺漏让人有些不可理解。五嶽,即嵩山(中嶽)、泰山(东嶽)、华山(西嶽)、衡山(南嶽)、恒山(北嶽)。《艺文类聚》缺泰山和恒山。五嶽之名,《周礼·春官·大宗伯》及《大司乐》中已有。《尔雅·释山》更一一指实了五嶽的名目:“泰山为东嶽,华山为西嶽,霍山为南嶽,恒山为北嶽,嵩高为中嶽。”其中的“霍山”即衡山。郝懿行《尔雅义疏》引了好一些讲到五嶽的唐前古籍,这裏我们作部分转引。

《说文》云:“东岱、南靃、西华、北恒、中大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

《白虎通》云:“嶽者何?嶽之言粗也。粗,公德也。东方岱者,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也。南方霍,霍之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西嶽华,华之言获也,言万物成熟可得获也。北方恒,恒者,常也,万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中央嵩,嵩,言其高大也。”

《风俗通》云:“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五嶽之长,王者受命恒封禅之。衡山一名霍山,言万物霍然大也。”

从《尔雅》以来的唐前古籍可知,“五嶽”的提法在唐前很早就已经成熟,五嶽分别指东西南北中哪五座山也早已确定,几乎没有分歧。《艺文类聚》“嵩高山”(即嵩山)条下引郭璞《太室山赞》曰:“嵩惟嶽宗,华岱恒衡,气通元漠,神洞幽明,巍然中立,众山之英。”“华山”条下引《尔雅》曰:“华山为西嶽。”又引晋傅玄《华嶽铭序》曰:“若夫太华之为镇也,五嶽列位而存其首,三条分方而处其中。”引後汉张昶《西嶽华山堂阙碑序》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然山莫尊于嶽,泽莫盛于渎。嶽有五而华处其一,渎有四而河在其数。其灵也至矣。人主废兴,必有其应。故岱山石立,中宗继统。太华授璧,秦胡绝绪。”这些地方有的明确提到五嶽,有的提到《艺文类聚》所记录的嵩山、华山、衡山以外的岱山(即泰山)。其中郭璞《太室山赞》“嵩惟嶽宗,华岱恒衡”一句,更是将五嶽都概括尽了。因此,《艺文类聚》的编纂者不会不知道五嶽,但是他们偏偏就遗漏了五嶽之首的东嶽泰山和北嶽恒山。很奇怪,记录下的三嶽不是东嶽、西嶽、中嶽,也不是南嶽、北嶽、中嶽,而是中嶽、西嶽、南嶽,在方位上根本不对称。欧阳询等人的这个疏忽是後人没法理解的。

四渎和五嶽一样,也是很古老的说法。《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释名》云:“天下大水四,谓之四渎,江、河、淮、济是也。渎,独也,各独出其所而入海也。”《风俗通》云:“《尚书大传》礼三正记江、河、淮、济为四渎。渎者,通也,所以通中国垢浊,民陵居殖五穀也。”四渎,《艺文类聚》祇记有江、河、淮,不收录济水。

魏、蜀、吴三国,却祇载魏国。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却祇载北齐。这和“五嶽存三,四渎缺一”一样,是不可理喻的。我们无法明白当时欧阳询等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常识性遗漏。是因为参编的人太多,相互间没有协调好,还是因为年代久远,《艺文类聚》在这些地方有了残缺?

“储宫部公主附太子,而诸王别入职官……”

《四库全书总目》在这句话以下,指摘的都是《艺文类聚》的类目“分合未当”。公主和诸王一样,都是皇帝的亲属,公主附着太子列在储宫部,而诸王(即太子、公主的兄弟、叔伯们)和文武百官一起列在职官部,道理上说不过去。《艺文类聚》设有“帝王部”、“后妃部”、“储宫部”,稍後的《初学记》关于皇族的设有四部:“帝王部”、“中宫部”、“储宫部”和“帝戚部”,增设了一“帝戚部”,集中收录“王”、“公主”、“驸马”,就更合乎情理,也爱被後世的类书沿用。明代俞安期将他心目中的唐人类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六帖》、《岁华纪丽》、《通典》等,删除重復,编录成一部类书《唐类函》。《唐类函》设有“帝王部”、“后妃部”、“储宫部”、“帝戚部”,很明显前三部依据的是《艺文类聚》,设“帝戚部”则是对《初学记》所做改良的赞许。清代官修的《渊鉴类函》就皇族的部类设置也和《唐类函》一样,也是“帝王”、“后妃”、“储宫”、“帝戚”四部。宋代四大类书之一的《册府元龟》以“帝王部”居首,“帝王部”以下设有“闰位部”、“僭伪部”、“列国君部”、“储宫部”、“宗室部”、“外戚部”。“闰位”、“僭伪”、“列国君”三部,寓有很功利的政治目的。严格区别正统和邪宗,很大程度是因为刚刚经历了五代十国政权林立的纷乱时代,要为最终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的现政权宋王朝的合法性进行辩护。这三部实际上祇是“帝王部”的扩大,在学理上的理由並不充分,也不必要。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而已。“宗室部”相当于《初学记》的“帝戚部”。“外戚部”则像《史记·外戚世家》一样,主要讲的是皇帝母亲和妻妾的男性亲戚。《册府元龟》新设“外戚部”,是类书部类设置上一个很有意义的进步,使与皇帝关係密切的特权贵族的范围更完备,比在“帝王部”下边区分“闰位”、“僭伪”、“列国”要有意义得多。

“杂文部附纸、笔、砚,而武部外又出刀、匕首等为军器一门。”

这又是一个体例不够划一的地方。文武並立,文具既附在文部,军器就没道理在武部之外另设一门。《初学记》中,刀、剑、弓等兵器便都列在武部,武部之外没有单独的军器部。《唐类函》也摒弃了《艺文类聚》武部之後的军器部,祇设有“文学部”和“武功部”。所以不用《艺文类聚》的部名“杂文部”、“武部”,也不用《初学记》的部名“文部”、“武部”,大概《唐类函》承袭的是俞安期以为更古老的唐代类书《北堂书钞》,《北堂书钞》中有“艺文部”、“武功部”。後世的类书也不见有将“军器部”与“武部”並立的,军器一般都作为一个小类隶属武部。军器,《太平御览》归入“兵部”,《渊鉴类函》归入“武功部”,《古今图书集成》归入“戎政典”。

“道路宜入地部,坛宜入礼部,而列之居处。”

《初学记》中“道路”也归在“居处部”,没有收录“坛”。《太平御览》“道路”、“坛”均在居处部。可见《艺文类聚》这么做並非标新立異,有它的时代依据,我们不必苛责。

“针宜入器物,钱宜入宝玉,而列之产业。”

《初学记》中未设“产业部”,“钱”归入“宝器部”,没有收录“针”。《艺文类聚》中既有“宝玉部”,又有“产业部”,“钱”不归入“宝玉”而归入“产业”,似乎更恰当。《太平御览》“针”与“钱”都归在“资产部”,不归在“器物部”或“珍宝部”,与《艺文类聚》的处理一样。号称体例最善的《古今图书集成》也在“食货典”设“钱钞部”。

“案、几、杖、扇、麈尾、如意之类宜入器物,而列之服饰。”

《初学记》未设“服饰部”,“案”、“几”等均归在“器物部”。《太平御览》等将这些归入“服用部”。《艺文类聚》有“衣冠部”、“服饰部”,《太平御览》有“服章部”、“服用部”。“服章”与“衣冠”相当,“服用”与“服饰”相当。《古今图书集成》“杖”、“扇”等归入“考工典”。

“疾病宜入人部,而列之方术。”

《初学记》无“疾病”条,“医”条归“政理部”。“医”条涵盖了生病和治病,相当于《艺文类聚》方术部的“疾”和“医”两条。《初学记》之“政理部”内容颇杂,所设“赦”、“赏赐”、“贡献”、“荐举”、“奉使”、“假”条是《艺文类聚》“治政部”的内容,“医”、“卜”条是《艺文类聚》“方术部”的内容,“刑罚”、“囚”、“狱”条是《艺文类聚》“刑法部”的内容,祇不过条目上较之《艺文类聚》有增有减。《初学记》有“人部”,但还是把“医”条归在了“政理部”,从“政理部”与《艺文类聚》的承续关係看,如果《初学记》也有“方术部”的话,“医”条大概也会归在方术部。《太平御览》把“疾病”单独立部,位于“方术部”之後。《古今图书集成》的“疾病部”归入“人事典”。

“梦、魂魄亦宜入人部,而列之灵異。”

《初学记》未设“灵異部”,也没有“梦”、“魂魄”条。《太平御览》“梦”归入“人事部”,“魂魄”归入“妖異部”。《古今图书集成》均入“人事典”。

“茱萸、黄连入木部,芙蓉、菱、藤入草部。”

《初学记》“芙蓉”入“花草部”,排在“兰”、“菊”之後,应被视作花。“茱萸”等《初学记》未收。《四库全书总目》的意思大概是“茱萸”、“黄连”当归入“药”部,“芙蓉”(《艺文类聚》作“芙蕖”)、“菱”、“藤”当归入“香”(包含“花”)部。《太平御览》“茱萸”、“黄连”归入“药部”,“芙蓉”、“藤”归入“百卉部”(包含“花”与“草”)。

“鸿之外又别出雁,蚌之外又别出蛤。”

《四库全书总目》的意思大概是说“鸿”即是“雁”,“雁”即是“鸿”,“蚌”即是“蛤”,“蛤”即是“蚌”,同物異名而已。《艺文类聚》将它们分别设条,显然是把它们误会作两种动物了。《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有“鸿雁部”,其中还有张鸿雁图,显然认为“鸿”即是“雁”。但它既有“蚌部”,也有“蛤部”,还是像《艺文类聚》一样把“蚌”和“蛤”视作两种动物。《太平御览》“羽族部”既有“鸿”,又有“雁”;“鳞介部”既有“蚌”,又有“蛤”,和《艺文类聚》一样。

“鹤之外又别出黄鹤,马之外别出騊駼。”

《四库全书总目》以为“黄鹤”是“鹤”的一种,“騊駼”是“马”的一种,是从属关係,而不是並列关係,不应该在“鹤”与“马”之外,为“黄鹤”、“騊駼”单独设条。《太平御览》“騊駼”归入“兽部”,与马並列。《太平御览》“騊駼”条下引了几本讲到騊駼的古书,其中《尔雅》曰“騊駼,马”,《说文》曰“騊駼,野马之良也”,《史记》曰“匈奴奇畜则騊駼”,《山海经》曰“北海内有兽焉,其状如马,名曰騊駼”,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像马的兽。似乎把它归入马,或是归入兽,都有古书作依据。

同类推荐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石家庄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语已多,情未了

    语已多,情未了

    世间只有情难诉,无论其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还是为喜为怒,为哀为惧,付诸语言文字之后,便会失去其固有的鲜活。时光已像飞鸟一般淡然飘逝,情却如流水浮云,绵绵无尽。最后,只能怅对满地狼藉的生命碎壳,回首前尘往事。
热门推荐
  • 丑丫头变身美女校花

    丑丫头变身美女校花

    如果我们都不死,你可以做我女朋友吗?
  • 穿越之带着包子创业记

    穿越之带着包子创业记

    刚把负心的前夫扫地出门,准备来个长途旅行,结果被不堪打击的前夫推下楼,坠楼身亡。何诗影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乡村医生的未亡人,而且肚子里还有个娃。此时的她,被极品的公公赶出家门,身无分文,而她作为下乡知青留下的孩子,娘家只有一个弱懦无能的母亲,看着即将临盆的肚子,她到底该何去何从了。
  • 网恋77天

    网恋77天

    简介:该书是一本以QQ为题材的校园网恋的浪漫爱情故事。这里没有武侠里的刀光剑影,这里没有玄幻里的斗气魔法,这里没有科幻里的天马行空,这里没有历史里的源远流长,这里没有后宫里的勾心斗角,这里没有悬疑里的扑朔迷离,这里也没有灵异里的毛骨悚然……这里只有毫无营养的对白以及淡淡的故事构筑成平淡无奇的小说。
  • 草根女王:校园爱情挽歌

    草根女王:校园爱情挽歌

    陆飞扬说,“苏阡陌,银河大厦落成的那天,我们就会再见。”为了这句话,苏阡陌拼命的奋斗,让自己成为了设计界的新星。A城最高的银河大厦揭幕的那一天,设计总监苏阡陌站在车流不息的大街上,纵声大哭。脚边落下的是一张来自美国的死亡通知单。姓名:陆飞扬。死亡时间:2013年9月14。死亡原因:车祸引发耳后肿瘤恶化,伴有失聪症状。陆飞扬,你骗我。原来,我们年少的爱情只是一场盛大的悲伤悼念会。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网游之复仇宝典

    网游之复仇宝典

    传说江湖中最神秘的的门派是红颜门,此门只收女弟子,且只收一人。传说红颜门拥有江湖第一武功秘籍——红颜宝典,得红颜宝典者得江湖天下。江湖是什么?江湖是2330年华夏国推出的一款全息仿真网络游戏,虽然只是游戏,但却无比真实地演绎着亲情、爱情、友情,背叛、阴谋和仇杀。种种网游热血与狗血,都在一个女人复生后上演。
  • 明智权变的故事

    明智权变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丫鬟夫君

    丫鬟夫君

    让一个人回心转意有多难?——若是有情人,不过一瞬……“我有些担心。”他轻轻说着,“你一直都没回来……所以我有些放心不下。”——时隔六年,你我再次相逢,却是故人难如旧。
  • 每天温暖自己一点点

    每天温暖自己一点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悄然改变着人生,只是自己深陷在不自觉中公然忽视。究竟是哪天起,梦都没有了斑斓的色彩?哪天起,分清了爱情和现实的距……
  • 老婆,非你不可(完)

    老婆,非你不可(完)

    没有婚纱,没有婚戒,没有婚礼,她被迫代替妹妹嫁给那个传说中恶魔一般的男人。一双嗜血的眸冷冽无情:秦暖,你不过是秦家送到穆家的牺牲品,在穆家,你连一个下人的地位都没有。她默默的忍受名义上的丈夫和情敌对自己的百般羞辱,只为能够平安的将腹中的宝宝生下。心灰意冷,她拼命护住腹中胎儿,一消失就是五年五年后,她带着拖油瓶从国外归来,“暖暖,秋天到了,我们要去哪儿收获爹地啊?”一手一根超大棒棒糖,粉雕玉琢的小家伙儿一边舔一边撅着小嘴巴问道。“哪里埋的种就去哪里收!!”看着S市那座最高的建筑大厦,墨镜下的眸子突然划过一丝悲伤。宝宝VS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