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500000001

第1章 绪论(1)

在绪论裏我们将分四节,阐述进一步研究唐代类书的意义:第一节描绘类书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第二节讨论古人对类书的研究,第三节讨论今人对类书的研究,第四节综述唐代类书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类书的多重身份

类书是一种非常讲求实用的工具书,因此在我国古代的文化生活中,类书的读者群特别庞大,几乎遍布所有的识字阶层。由于身份、地位等差異,各个阶层的读者使用类书的角度往往不同。这些不同使类书这一图书类型具有了多重的文化品位,有时候很官方,有时候却又很民间,有时候很高雅,有时候却又很通俗。

一、类书:帝王之书

一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类书是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诏令王象等人编纂的《皇览》(《新唐书·艺文志》类书类以《皇览》居首。《玉海·艺文·承诏撰述篇》:“类事之书,始于《皇览》。”《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初,帝好学,以著述为务,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馀篇,号曰《皇览》。”又《魏志·杨俊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曰:“魏有天下,拜(王)象散骑侍郎,迁为常侍,封列侯。受诏撰《皇览》,使象领秘书监。从延康元年始,撰集数岁成,藏于秘府,合四十馀部,部有数十篇,通合八百餘万字。”),在这以後,历代王朝都曾组织当时的知识精英编纂过《皇览》这样的大型综合性类书。南朝梁有《华林遍略》,北齐有《修文殿御览》,隋有《长洲玉镜》,唐有《文思博要》、《三教珠英》,宋有《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有《永乐大典》,清有《古今图书集成》,一个与官修正史差不多同样悠久的官修类书的传统很容易就能寻绎出来(参见于翠玲《论官修类书的编辑传统及其终结》,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在《皇览》以後的整个封建时代,官修类书与官修正史相比,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毫不逊色。

虽然类书祇是一种“钞撮群书”的资料彙编(《中国古代的类书》1頁:“类书辑录的资料,一般都不是单门、单类的专题性质的,而是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知识的,所谓‘区分胪列,靡所不载’(《玉海》李桓序语);‘凡在六合之內,巨细毕举’(陈梦雷《上诚亲王彙编启》语)者。所以,十分接近于现代的‘百科全书’。当然,它们祇是封建社会体系的百科全书。而且,现代百科全书的每一词目,总是编写成文,不是专门把有关的原材料(着重号係原文所有)辑录在一处;中国古代的类书的编辑方法则一般地与此相反。因此,构成了类书性质的特点——兼‘百科全书’与‘资料彙编’两者而有之。”),学术地位远不及正史,但在历代帝王的眼裏,编纂类书与编纂正史几乎是同等的润色鸿业的盛事。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下诏编修《艺文类聚》,並于同年诏修从魏到隋的唐前各代正史,这两项工程的人员配置是互相渗透的。《艺文类聚》的编者中,有不少人被任命兼修史书,如欧阳询兼修《陈史》,陈叔达、令狐德棻兼修《周史》,裴矩兼修《齐史》。显然在李渊眼裏,一部类书与一部正史同等重要,需要同等的人力物力(《旧唐书·令狐德棻传》:“(武德)五年,(令狐德棻)迁秘书丞,与侍中陈叔达等受诏撰《艺文类聚》。”又《儒学上》欧阳询本传:“武德七年,诏与裴矩、陈叔达撰《艺文类聚》一百卷。”又《孝友》赵弘智本传:“初,与秘书丞令狐德棻、齐王文学袁朗等十数人同修《艺文类聚》。”《新唐书·艺文志》类书类:“欧阳询《艺文类聚》一百卷,令狐德棻、袁朗、赵弘智等同修。”)。事实上不仅是唐高祖这样认为,这种人员构成惊人地相似的情形也发生在以後各代的官方类书与正史的编纂过程中。由这一编纂细节就可以看出,类书所拥有的官方地位与正史相当。

有些类书是作为帝王的御用读物编纂的。《皇览》、《太平御览》这些类书的书名就体现了这一点。大臣们在编纂这些御用读物时,往往强调它们的训诫色彩,排列很多有道明君克勤克俭、选贤用能、从善如流的典范,无道昏君骄奢淫逸、亲佞近邪、刚愎自用的教训,希望把帝王们个个熏陶成尧舜。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明君唐太宗曾编了一本做皇帝的规范《帝范》,把它作为遗书传给当时的太子、日後的高宗李治(《资治通鉴》贞观二十二年“春,正月,乙丑,上作《帝范》十二篇以赐太子,曰《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且曰:‘修身治国,备在其中。一旦不讳,更无所言矣。’”6251页。《帝范》今天常见的版本有《四库全书》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此书新、旧《唐书》均载为四卷,而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後志》卷二却著录为一卷,且後附题解云:“唐太宗撰,凡十二篇,今存者六篇,贞观末著此书,以赐高宗。”可知此书南宋时已亡其半。《四库全书总目》以为“至元乃复得旧本,故明初传有全文也”,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帝范》仍然是十二篇。《帝范》唐太宗的自序说:“自轩昊以降,迄至周隋,经天纬地之君,纂业承基之主,兴亡治乱,其道煥焉。所以披镜前蹤,博採史籍,聚其要言,以为近诫云尔。”据此,《帝范》似乎是一部书钞,和类书接近。然而细看现存本《帝范》十二篇,则是十二篇小短文,这些短文爱引用先哲的格言。)。帝王们虽然时常阳奉阴违,但他们对这些规范一般都能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不会太陌生,因为当他们端坐庙堂的时候常常需要照本宣科发冠冕堂皇的议论,这是他们的义务。这裏还是举个唐太宗的例子。《资治通鉴》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

六月闰,辛亥,上谓侍臣曰:“朕自立太子,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见其息于木下,则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唐太宗教训太子李治的这四句话据胡三省的注来历都很古老,稼穑艰难句、木从绳正句出自《尚书》,不竭马力句、载舟覆舟句出自《孔子家语》。少年时不爱读书,对先王之道茫茫然的太宗,每每仓促之间总能这样引经据典,满腹经纶得像他的“两腳书橱”虞世南(唐代刘餗《隋唐嘉话》卷中:“太宗尝出行,有司请载副书以从,上曰:‘不须。虞世南在,此行秘书也。’”见《隋唐嘉话 大唐新语》,15页。“行秘书”即现代口语所说的“两腳书櫥”。虞世南是著名类书《北堂书钞》的编纂者,以知识渊博著称。参见《中国古代的类书》18页。),这应该归功于魏徵等人给他编的御用教科书《群书治要》(刘肃《大唐新语》卷九《著述》说:“太宗欲见前代帝王得失以为鉴戒,魏徵乃以虞世南、褚遂良、萧德言等采经史百家之内嘉言善语、明王暗君之迹,为五十卷,号《群书理要》,上之。太宗手诏曰:‘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览所撰书,博而且要,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群书理要》,即《群书治要》,“治”改成“理”,是为了避唐高宗李治的讳。)。《群书治要》是一部搜罗经史中格言警句和从前帝王成败之迹的类书。

说类书是帝王之书,不仅因为它们可以被帝王当日常行为准则来阅读,更因为它们被帝王们寄寓了一种与书籍的基本功能阅读无关的象徵意义。集中一大批有影响的文人修纂大型类书,往往是帝王们所作出的一种偃武修文的姿态。我们不能小看这种姿态给类书编纂带来的影响,即使把它说成是官修类书得以形成传统的主要动力也不为过。许多卷帙浩繁的官修类书都编纂于改朝换代之初或剧烈的内部权力鬥争之後。《艺文类聚》编于唐初,《渊鉴类函》、《佩文韻府》编于清初。《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分别编于明成祖、清世宗以非常手段夺取帝位之後。编《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的宋太宗也有“烛影斧声”(宋·释文莹《续香山野录》:“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迄,禁漏三鼓,周卢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参见《辞源》“烛影斧声”条。)的弑兄嫌疑。这些帝王在以暴力或阴谋夺取天下後,立即摆出逆取顺守要以文德服人的各种姿态,而编类书、正史等大型图书便是这些姿态中的一种。官修类书的编纂人员往往是前朝有名望的大臣,编书过程中他们所获待遇往往又很优厚,所以从宋代就开始有人讲唐高祖等不过借编书之名收买人心(南宋·王明清《挥麈後录》卷一“太祖收用旧臣处之编修以役其心”条:“朱希真先生云:‘太平兴国中,诸降王死,其旧臣咸宣怨言。太宗尽收用之,置之馆阁,使修群书,如《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之类。广其卷帙,厚其廪禄赡给,以役其心,多卒老死于文字之间。’”参见《中国古代的类书》15页、《类书流别》29页、《类书简说》18页。)。到了现代,鲁迅先生也说:“此在政府的目的,不过利用这事业,收养名人,以图减其对于政治上之反动而已,固未尝有意于文艺。”(《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第四讲《宋人之“说话”及其影响》。)

二、类书:宰辅之书

在端拱少为的帝王眼裏,类书祇是照本宣科的语录、标榜文治的符号,然而当它们到了为帝王们做实际工作的大臣手裏,就生发出许多很具体的妙用。首先当他们匍匐着向龙椅上的皇帝提建议的时候,类书可以帮助他们把反对的意见说得要么委婉动听,要么大义凛然。《皇览》、《御览》、《册府元龟》这些几百万言的大彙编,荟萃了古往今来的明君贤臣、昏君奸臣的种种经验教训,帝王们可能懒得读,但他们的书簏子大臣却往往有热情。《册府元龟》的宋真宗御制序裏说:“君臣善迹,邦家美政,礼乐沿革,法令宽猛,官师议议,多士名行,靡不具载,用存典型。”所谓“典型”,就是榜样的意思。类书荟萃了往古各种类型的好榜样或坏榜样,使大臣们进谏时可以从容地引经据典,帮助帝王“以古为镜”(这是魏徵逝世後,唐太宗所说的一句话。《资治通鉴》“太宗贞观十七年”:“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6184页。)。

其次类书可以帮助官员们进行公文写作。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的大部分时期章、奏、表、启等各类政府公文都是骈体,即使在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运动以後,骈体依旧统治着应用公文这块领地。古代要知制诰的宰辅必须擅长骈文,写得一手好骈文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基本的能力要求。在唐代张说、苏頲有“燕许大手笔”的美誉,所谓“大手笔”是就他们所写的那些骈体公文而言的。之所以用“大手笔”来形容,不仅因为这些公文的文字典雅庄重,更因为它们承载着国家大事,与一般的抒情诗文相比要重大得多。正因为这类文字关係重大,宋代的司马光还由于不擅长四六文,不敢知制诰。骈文与一般散文相比,特别注重词藻和用典,因而就特别依赖书本子,分门别类荟萃词藻典故的类书很自然地就成为组织骈文的理想伴侣。这裏举一个谈到类书时常引用到的掌故。《旧五代史》卷一二六《冯道传》:

有工部侍郎任赞,因班退,与同列戏道于後曰:“若急行,必遗下《兔园策》。”道知之,召赞谓曰:“《兔园策》皆名儒所集,道能讽之,中朝士子止看《文场秀句》,便为举业,皆窃取公卿,何浅狭之甚耶!”赞大愧焉。

《兔园策》又名《兔园策府》,是唐高宗之子蒋王李恽命杜嗣先编撰的一部骈赋体类书(关于这部书的详细情况请参见本书附录二中《兔园策府》的提要。)。这部类书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很著名。《旧五代史》的整理者就此书有一段按语:

《欧阳史》云:《兔园策》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北梦琐言》云:《兔园策》乃徐、庾文体,非鄙朴之谈,但家藏一本,人多贱之。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在唐宋之际,这本小书的普及程度。当时“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旧五代史·冯道传》。)已经是宰相级重臣的冯道为何还要随身携带“家藏一本”的俗书呢?冯道出身贫寒,刻苦好学,擅长写文章,最初在幕府做“掌书记”,然後升到朝廷做知制诰的“翰林学士”,最後做到宰相一级的官员。小时候家道艰难得书不易的冯道大概对《兔园策府》这类习见的很实用的小册子用功特深,获益良多,因而对它们特别有感情,发迹做到公卿後还时常带在身边,遇事翻检,並不羞于在他人面前曝光自己的作文法宝祇是一本“田夫牧子”都能讽诵的《兔园策》,即使因此被轻薄的後辈小生讥笑学养不深,他也坦然以对。史书上说冯道的文章“典丽”、“义含古道”、“非流俗之体”,被很多人传抄(《旧五代史·冯道传》。)。冯道可以说是因庸俗小类书而成功的卓越代表。

不仅馆阁裏的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需要类书帮助“知制诰”,地方上的一些下级官吏案牍劳勤时也需要它们。上边讲到的随身携带《兔园策》的冯道就是从幕府书记官起家。一生飘零幕府、靠漂亮的四六文谋饭碗的李商隐还自编有一本小类书《金钥》,分门类收集前人的四六成语,很明显是为骈文写作所编的工具书(参见查屏球《李商隐〈金钥〉考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7月。)。

三、类书:举子之书

类书之所以在唐以後的古代社会一直那么繁荣,与科举考试造成的广泛需求关係密切。方师铎先生说:“我国考试制度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兔园策子发展史’也。”(《传统文学与类书之关係》,286页。)无论怎样誇张类书与科举的血脈相连都不过分。翻开《四库全书总目》,除了《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这些四库馆臣所谓的“唐宋古类书”以外,很多这以後的类书都被贬为对付科举考试的俗书。“盖采集事类以备答策”,“盖以备场屋之用”,“大抵当日时文活套”,“不足以言著述”,“无裨于考据”这类歧视性描述到处都是,特别是在那些祇被存目不被《四库全书》收录的类书的提要中。

科举考试制度的变化还会影响到类书体制的变化。《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存目《古赋题》提要曰:

盖元仁宗时所刊,……前有自序曰:“宇宙间事物皆可赋,然群书不能遍观而历考也。文场寸晷,未免有汪洋之叹。今于经史子集类纂赋题十卷,各疏本末其下,锓梓以行。……”考宋礼部贡举条例,载出题必具出处。所列如《周以宗强赋》,则注曰:“以周以同姓强固王室韻,依次用,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又大书其後曰:“出《史记》叙《管蔡世家》,曰周公主盟,太任十子,周以宗强,嘉仲改过”云云。故宋人有备对策论经义之书,无备诗赋题之书。至元此制不行,故《钱惟善集》载有乡试以《罗刹江赋》命题,锁院三千人不知出处之事。此书之所以作欤?

因为宋代科举考试中,考试题目都会注明出处,所以“宋人有备对策论经义之书,无备诗赋题之书”。元代考试规则变了,题目不注出处了,一时间靠类书过日子的举子们闹出不少大笑话(“乡试以《罗刹江赋》命题,锁院三千人不知出处”)。于是类书编纂者们立马新编“备诗赋题”之新型类书,让类书体制跟着科举考试与时俱进。

同类推荐
  •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

    收录了著名散文家及评论家韩小蕙女士历年来散文精品凡30余篇。其中既有写老北京的生活趣闻,又有且行且思的精彩体会;既有拍案而起的意气风发,又有煎茶煮酒的闲情雅趣。文笔隽秀,构思精美,让人在享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享受思想盛宴。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妻重生功略

    嫡妻重生功略

    她从棺材里醒来,他在一旁与人调情,她是爬出来,还是躺回去?翻身休夫,让皇帝来走秀……第一年,她捡了他回来。第二年,眉来眼去,奸情不断。第三年,他娶了她,夜夜缠绵。第四年,不辞而别,他弃她而去。第五年,她从棺材里醒来,他在一旁与人调情,她是爬出来,还是躺回去?第六年,她要翻身…她夸下海口:要皇上给我走秀。他说:我穿上比皇上更好看。她吡牙:你不穿更好看。···此文是刁蛮女和腹黑男相互调教的故事!**********[片段裁剪]雪晴好不容易推开头顶的木板,吃力地撑起身子,才发现自己躺在棺材里。回头见灵牌上写着“亡妻雪晴”,原来那天杀的当她死了。坐了一阵,身上有了力气,刚想起身,听见有人走来,女子的嗔笑道:“她算是把位置给腾出来了,那我是不是可以……”接着男子轻笑,“还得再等等,怎么也得过了丧期。”雪晴脑袋‘嗡’地一声,蒙了。转眼间,脚步声已经到了门口。雪晴这才回过神,望了望身下棺材板,这是该爬出去,把这对奸夫淫妇捉个现场,还是躺回去,接着装死?***********雪晴拧着刚做的新衣裳,怎么看怎么好,扬言道:“我这么好的手艺,窝在这小地方,真是委屈了。”子容淡睨了她一眼,“妇道人家,还想去哪儿?”雪晴竖了眉,“妇道人家怎么了?你信不信,赶明我就让皇上给我走秀。”子容牙根一抽,挨了过来,“不用找皇上了,我穿着比他穿好看。”雪晴撑头看他,一本正经道:“你不穿,更好看。”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魅惑冷君:郡主很抢手

    魅惑冷君:郡主很抢手

    只不过是遇到个地震,她居然穿越了!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地球也忒危险了……好吧,既然从初生重新来过,身体虽换,爱财不改。吃喝玩乐,全不错过!总之,她要努力朝新生活迈进。因为:前进,钱进进!身为当朝外姓王爷安亲王黄震天之嫡孙女黄今,皇上史开先例亲封的今悦郡主,她怎能不给力些?于是乎,爬出府、玩失踪、串国度、与郡主干架、推姐夫下河;更有甚者,偷偷跟上战场、悄悄去找白马王子、玩得不亦乐乎。她当初只不过是咬了他一口嘛,难道还要赔上终身不成?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个太子么?她认识的皇子和官家子弟还很多呢,她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是,只是,她想不明白,怎么把自己也给玩进去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