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400000003

第3章 乾隆时期诗学(2)

沈德潜又讲才。他说:“作诗谓可废学,持严仪卿诗有别才之说而误用之者也,而反其说者,又谓诗之道全在征实,于是融冶贯串之弗讲,而剿猎僻书,纂组繁缛,以夸奥博,若人挟类书一部,即可以诗人自诩者,究之驳杂支离,锢其灵明,愈征实而愈无所得。夫天下之物,以实为质,以虚为用。学其实也,才其虚也。以实运实则滞,以虚运实则灵。”(《汪荼圃诗序》)沈德潜强调“融冶贯串”,赞赏吴中七子之一王鸣盛“平日学可以贯穿经史,识可以论断古今,才可以包孕余子,意不在诗而发而为诗,宜其无意求工而不能不工也”(《王凤喈诗序》)。他认为:“学从乎人者也,而才则本乎天者也。人可强而天不可强。故从来以诗鸣者,随其所长,俱可自现,而诗人之中称才人者,古今来只数余人相望于天地之间。”(《李玉洲太史诗序》)

其次,诗法方面。

沈德潜重诗法,他说:“诗贵性情,亦须论法,乱杂而无章,非诗也。”(《说诗晬语》卷上)

一是字句。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中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近人挟以斗胜者,难字而已。”(《说诗晬语》卷下)沈德潜尤讲句法。他说:“少陵有倒插法,如《送重表侄王砅评事》篇中,上云‘天下乱’云云,次云‘最少年’云云,初不说出某人,而下倒补云:‘秦王时在座,真气惊户牖。’此其法也。《丽人行》篇中,‘赐名大国虢与秦’、‘慎莫近前臣相嗔’,亦是此法。又有反接法,《述怀》篇云‘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若云‘不见消息来’,平平语耳,此云‘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斗觉惊心动魄矣。又有透过一层法,如《无家别》篇中云‘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无家客而遣之从征,极不堪事也,然明说不堪,其味便浅,此云‘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转作旷达,弥见沉痛矣。又有突接法,如《醉歌行》突接‘春光澹沲秦东亭’,《简薛华醉歌》突接‘气酣日落西风来’,上写情欲尽未尽,忽入写景,激壮苍凉,神色俱王,皆此老独开生面处。”(《说诗晬语》卷上)“五言长篇,固须节次分明,一气连属。然有意本连属而转似不相连属者,叙事未了,忽然顿断,插入旁议,忽然联续,转接无角,莫测端倪,此运《左》、《史》法于韵语中,不以常格拘也。千古以来,且让少陵独步。”(《说诗晬语》卷上)

二是篇章。沈德潜说:“一首有一首章法,一题数首,又合数首为章法。有起,有结,有伦序,有照应;若缺一不得,增一不得,乃见体裁。”(《说诗晬语》卷下)“五言古,长篇难于铺叙,铺叙中有峰峦起伏,则长而不漫。短篇难于收敛,收敛中能含蕴无穷,则短而不促。又长篇必伦次整齐,起结完备,亦为合格。短篇超然而起,悠然而止,不必另缀起结。”(《说诗晬语》卷上)“歌行起步,宜高唱而入,有黄河落天走东海之势,以下随手波折,随步换形。苍苍莽莽中,自有灰线蛇踪,蛛丝马迹,使人眩其奇变,仍服其警严。至收结处,纡徐而来者,防其平衍,须作斗健语以止之;一往峭折者,防其气促,不妨作悠扬摇曳语以送之,不可以一格论。”(《说诗晬语》卷上)五律“起手贵突兀。王右丞‘风劲角弓鸣’,杜工部‘莽莽万重山’、‘带甲满天地’,岑嘉州‘送客飞鸟外’等篇,直疑高山险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三四贵匀称,承上斗峭而来,宜缓脉赴之,五六必耸然挺拔,别开一境。上既和平,至此必须振起也。崔司勋《赠张都督》诗‘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和平矣,下接云:‘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杜工部《送人从军诗》‘今君度沙碛,累月断人烟’,和平矣,下接云:‘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泊岳阳城下》‘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和平矣,下接云:‘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如此拓开,方振得起”,“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本位收住。张燕公‘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就夜饮收住也。王右丞‘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从解带弹琴宕出远神也。杜工部‘何尝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就画鹰说到真鹰,放开一步也。就上文体势行之。”(《说诗晬语》卷上)

三是音韵。沈德潜说,五言古“转韵初无定式。或二语一转,或四语一转,或连转几韵,或一韵叠下几语。大约前则舒徐,后则一滚而出,欲急其节拍以为乱也”(《说诗晬语》卷上)。“歌行转韵者,可以杂入律句,借转韵以运动之。纯绵裹针,软中自有力也。一韵到底者,必须铿金锵石,一片宫商。稍混律句,便成弱调也。”(《说诗晬语》卷上)“律诗起句,可不用韵,故宋人以来,有入别韵者。然必于通韵中借入,如冬韵诗起句入东,支韵诗起句入微,豪韵诗起句入萧、肴是也。若庚、青韵诗,起句入真、文、寒、删;先韵诗,起句入覃、盐、咸,乱杂不可为训。”(《说诗晬语》卷下)“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故有看去极平,而断难更移者,安稳故也。安稳者,牢之谓也。杜诗‘悬崖置屋牢’,可悟韵脚之法。”(《说诗晬语》卷下)

沈德潜对诗法的具体讨论,显然与其对格调的崇尚密切相关。

四溯源流,讲涵咏

叶燮论诗有历史感,其所以重宋诗,在于认为宋诗是对唐诗的发展。沈德潜虽不重视宋诗,但叶燮论诗的历史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沈德潜特别注重诗的源流变化。他说:“作文作诗,必置身高处,放开眼界,源流升降之故,了然于中,自无随波逐浪之弊。”(《说诗晬语》卷上)

按历史发展,沈德潜有古诗、唐诗、宋金三家诗、明诗及清诗之选,其考察唐诗之源,颇有见解。他说:“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古诗源》序)沈德潜认为唐诗之源,首先与《诗经》有关。他说:“学者但知尊唐而不上穷其源,犹望海者指鱼背为海岸,而不自悟其见之小也。今虽不能竟越三唐之格,然必优柔渐渍,仰溯《风》《雅》,诗道始尊。”(《说诗晬语》卷上)这本是他强调儒家诗教的观点。沈德潜尤其认为唐诗与古诗有关,他说:“唐诗者宋元之上流,而古诗又唐人之发源也。”(《古诗源》序)因之有《古诗源》之编。王士禛曾有《古诗选》,按五言、七言选编,五言兼取唐人,七言下及元代,三四言及长短杂句不录,沈德潜《古诗源》体例不同,“溯隋、陈而上,极乎黄轩,凡三百篇、楚辞而外,自郊庙乐章迄童谣里谚,无不备采”(《古诗源》序),重在唐诗之源。这多少体现了和王士禛诗学观点的差异。

沈德潜编《明诗别裁集》,注意到“明诗其复古也,而二百七十余年中,又有升降盛衰之别”(《明诗别裁集序》)。“洪武之初,刘伯温之高格,并以高季迪、袁景文诸人,各逞才情,连镳并轸,然犹存元纪之余风,未极隆时之正轨。永乐以还,体崇台阁,骫骳不振。弘正之间,献吉、仲默力追雅音,庭实、昌毂左右骖靳,古风未坠。余如杨用修之才华,薛君之雅正,高于之冲淡,俱称斐然。于鳞、元美,益以茂秦,接踵曩哲。虽其间规格有余,未能变化,识者咎其尠自得之趣焉,然取其菁英,彬彬乎大雅之章也。自是而后,正声渐远,繁响竞作。公安袁氏、竟陵钟氏、谭氏,比之自郐无讥,盖诗教衰而国祚亦为之移矣。此升降盛衰之大略也。”(《明诗别裁集序》)历史线索很清楚。

沈德潜重视诗歌“以微言通讽喻”(《施觉庵考功诗序》),但他反对动辄牵入。他说:“朱子云:楚辞不皆是怨君,被后人多说成怨君。此言最中病痛。如唐人中少陵固多忠爱之辞,义山间作讽刺之语,然必动辄牵入,即小小赋物,对镜咏怀,亦必云某诗指某事,某诗刺某人,水月镜花,多成粘皮带骨,亦何取焉?”(《唐诗别裁集凡例》)“窃见向时读杜诸家,贪多者矜奥博,事必泛引,语必捃摭,甚或伪造典故以实其说,而一二钩奇喜新之士,意主穿凿,辞务支离,即寻常景物,亦必牵涉讽刺,附会忠孝,而诗之天趣亡焉。”(《杜诗偶评序》)“石曼卿句云:‘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朱子赏之,谓得吾与点也之趣,而于邵子‘梧桐月向怀中照,杨柳风来面上吹’,每涵咏而咀吟之,盖意未尝深,语未尝奇,即眼前景物,而乐天无闷,物各自得之意,隐然遇于言外。”(《南园唱和诗序》)沈德潜有丰富的阅读经验,他强调涵咏体会。他说:“读诗者,心平气和,涵咏浸渍,则意味自出,不宜自立意见,勉强求合也。况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唐诗别裁集凡例》)“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说诗晬语》卷上)

§§§第二节袁枚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五十五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寒士家庭。袁枚祖父袁锜、父袁滨、叔袁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袁枚夙慧早悟,年十二,中秀才。乾隆元年,袁枚赴广西看望在巡抚金处当幕僚的叔父,金非常赏识他的文才,以为“国家应运生才,必为大成之器”(袁枚《随园诗话》卷一)。适逢朝廷博学鸿辞科开考,金随即荐举袁枚去京参加。参加者一百九十余人,多老师宿儒而袁枚最年少。最后只录取十余人,袁枚虽落选,却声名远播。三年,袁枚应顺天乡试中举,翌年,连捷成进士,选庶吉士。七年,散馆,放任江南,先后在江苏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袁枚颇有政绩,百姓十分拥戴。但官场应酬每使他厌烦。十三年,袁枚被荐举为江邮太守部驳不准,加以其母患病,于是辞官乞养归山,时年三十三岁。翌年,袁枚买下江宁织造隋家的隋园,修葺整理,易“隋”为“随”,是为随园,移居于此。十七年,袁枚重起为官,到陕西赴任,但不久即返回随园。从此绝迹仕途,作诗论文,过着纯粹的诗人生活。

袁枚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尺牍》等。

一才具性格

袁枚天资过人。自述其八岁学作诗,九岁有五律诗记游山,句云:“眼前三两级,足下万千家。”又有《偶成》句云:“月因司夜终嫌冷,山到成名必竟高。”(《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他又说:“谚云:‘读书是前世事。’余幼时,家中无书,借得《文选》,见《长门赋》一篇,恍如读过,《离骚》亦然。方知谚语之非诬。”(《随园诗话》卷四)袁枚天才自负,其字子才,称袁子才,就有这种意味。其又有诗自述云:“子才子,颀而长。梦束笔万枝为桴浮大江,从此文思日汪洋。……终不知千秋万岁后,与李杜韩苏谁颉颃?”(《子才子歌示庄念农》)“但看十七史,逊我者大半。”(《偶然作》)他又说:“我之生也,是天之有求于我也,畀之耳、目、口、鼻以粉饰太虚,而非我有所求于天也。我之仕也,是人之有求于我也,畀之爵、禄、车、马以受其利济,而非我有所求于人也。”(《释官一篇送李晴江》)

袁枚不喜拘束,他说:“余性通脱,遇繁礼饰貌之人,辄以为苦。”(《随园诗话》补遗卷四)他极有个性,自述云:“己未朝考,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余欲刻画‘想’字,有句云‘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诸总裁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大司寇尹公与诸公力争曰:‘此人肯用心思,必年少有才者,尚未解应制体裁耳。此庶吉士之所以需教习也。倘进呈时,上有驳问,我当独奏。’群议始息。”(《随园诗话》卷一)“余刻一私印,用唐人‘钱塘苏小是乡亲’之句。某尚书过金陵,索余诗册,余一时率意用之,尚书大加诃责。余初犹逊谢,既而责之不休,余正色曰:‘公以为此印不伦耶?在今日观,自然公官一品,苏小贱矣;诚恐百年之后,人但知有苏小,不复知有公也。’一座冁然。”(《随园诗话》卷一)

袁枚“负海内狂名”(《与汪可舟》),但对此他很冷静。他说:“人常言,某才高,可惜太狂。余道:非也。从古高才,有过颜子与孔明者乎?然而颜子则有若无、实若虚矣。孔明勤求启悔,孜孜不倦矣。曾赠德厚庵云:‘……骥虽力好终须德,人果才高断不狂。’”(《随园诗话》补遗卷四)整体说来,袁枚是一个明智通达的人。当初金“朝夕观其为人,性情恬淡,举止安祥”(《随园诗话》卷一),殆非虚语。袁枚尝自述云:“余为县令理讼,每判是非,有原告是者,有被告是者,有原被告俱不是者,有原被告俱是而不是在中证者……办案有愈详细而愈妙者,有愈草率而愈妙者。以详细为妙者,人所易知;以草率为妙者,人所难知。总在一片心精圆通领悟而已。”(《牍外余言》)其《山问》设山神评他云:“山之高,不如子之超;山之灵,不如子之明。”其易“隋园”为“随园”,颇有深意焉。其《随园记》说:“茨墙剪阖,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这“随”颇能体现其随物俯仰的人生哲学。

袁枚重人生享受。少时家境不好,这方面谈不上。中进士后,有条件了。据说,他在做翰林的时候,就有男女二色之事。乞养归山,他并不情愿,结果是更加随意起来,讲究起来。他喜欢同异性交往。据统计,袁枚有女弟子五十三人,至老共有一妻五妾。在这方面,他从不讳言,尝自述其“好色”(《所好轩记》)。又有诗说:“有宦不仕偏寻乐,无子为名又买春。”(《自嘲》)“及时行乐春犹少。”(《编得》)“若道风情老无份,夕阳不合照落花。”(《白头》)与人书说:“假我数年,古稀将届,精神毛发逐渐衰颓,惟登山临水、寻花问柳八字,一息尚存,双眸如故。”(《寄庆雨林都统》)袁枚对饮食非常讲究,尝自述云:“袁子好味”(《所好轩记》),袁枚甚至著有《随园食单》,对食物的选择、烹饪有详细的说明。他认为,食物的选择很重要。他说:“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烹饪的方法,首先是火候的把握。他说:“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鸡蛋之类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鲜鱼蚶蛤之类是也。肉起迟则红色变黑,鱼起迟则活肉变死。”他重调味:“调味者宁淡无咸,淡可盐以救之,咸则不能使之再淡矣。”“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饰,便伤至味。”袁枚甚至讲到腌菜,他说:“腌冬菜、黄芽菜,淡则味鲜,然欲久放,则非盐不可。”

袁枚的才具性格对他的诗学很有影响。

二儒学新释

明代后期,思想活跃而驳杂,士人心态迷乱而狂躁,公安派也是如此。公安派不仅有其诗学主张,更有其人生哲学。袁宏道的许多议论,振聋发聩,常为人所诟病,以为离经叛道。袁枚常称公安三袁为本家,对公安派的思想很是注意。袁枚也是极有个性、极有见解的。公安三袁、特别是袁宏道的许多看法,他并不完全赞成,但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公安派,袁枚常在思考之中。他不准备违背儒家思想,他也不可能违背儒家思想。在他看来,如果公安派真的是全都违背了儒家思想,当然应该摒弃,但事实又并非如此。他自己的许多见解常常给人感觉和公安派有某种联系,和儒家思想很不同,他违背了儒家思想吗?袁枚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他觉得,他的很多看法,从根本上说,并不违背儒家思想,有的听起来很刺耳,但其实可以说本来就是儒家思想里早就有的,只是一般人不太注意罢了。袁枚吸取了公安派的教训。公安派只是提出自己的思想,从来不去考虑自己思想的根据。当然,他们也不准备到儒学那里去寻求思想根据。由于没有坚实的思想的根据,公安派最终只能陷入困境。袁枚对儒学进行重新解释,寻求自己思想的根据。这是为自己辩解,但有时候也可以说,是在为公安派辩解。这种重新解释,进一步张扬了他的思想。袁枚的许多思想,常常是他的诗学的基础。乾隆前期,沈德潜诗学的影响很大。袁枚对儒家学说的解释,是对沈德潜诗学的一个回应。

同类推荐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鲁迅作品,历来总是强调其战斗的一面,而忽略他文学中闲适的一面,优美的一面,甚至游戏的一面。新版《朝花夕拾》精选鲁迅先生48篇优美有趣的散文,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朝花夕拾》,儿时美好记忆牵挂一生;第二部分,选取鲁迅先生随手拈来美文小品,余闲时,赏玩风筝、秋叶、江南雪;第三部分,看先生风趣妙谈古今历史;第四部分,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先生笔端随波荡漾,静谧安好。请阅读这些鲜活的文字,认识一位活生生的鲁迅,欣赏他的好玩,丰富,优美,温柔。
  •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我喜欢深夜的那种静谧,几乎听得见呼吸。我的许多话语这个时候就会汩汩涌出。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习惯,我发现许多的雨和雪都是从深夜开始下起的。而别人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在昨天夜里又发生了什么。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对世界的触摸有多深!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 婚然天成,首席的VIP恋人

    婚然天成,首席的VIP恋人

    在凉莫相亲第N次后,她状似开玩笑地说:“和我结婚吧。”结果,对面的男子,狭长的黑眸一眯,淡淡回应:“可有成年?”“二十。”“好,带上户口本民政局门口见。”于是,两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人,就这样领证了……*顾少泽,家世显赫还帅的一塌糊涂,万千女人追捧的梦中情人,比灰姑娘还灰的凉莫做梦也没想到会嫁给这么一个富翁。*凉莫在一次公司聚餐上,喝得断片。醒来后,她一脸无辜地望着他,“老公,我错了。”他的眼角抽了抽,“还有呢?”“不该酒后乱来。”她吞了吞口水。顾大少的眼角抽的更为厉害,薄唇邪肆地一勾……奇怪的是,这个平淡无味的女人,让他越爱越上瘾。*女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找对了人,他纵容你的习惯,并爱着你的一切。顾少泽,这个大她十五岁的沉稳男人,用浓情将她一点点融化,直到爱上他。凉莫说:爱是一种遇见,却无法预见。顾少泽说:亲爱的老婆,谁都可以说爱你,却唯独我在这里等你……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享受一分钟的感动

    享受一分钟的感动

    本书截取了生活的精彩文章,其中亲情、友情、爱情故事以及励志等文章,能够使你享受生活快乐,体验人生意义的同时,让你树立信心,帮你克服人生路上的各种绊脚石。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 鏖兵台儿庄

    鏖兵台儿庄

    蒋介石是当时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他调兵遣将,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策定津浦线防御战;他下令处决韩复榘;他同李宗仁及台儿庄前线各高级将领保持密切的电报联系;在台儿庄最危险的时刻,他亲临前线巡视;在举国欢庆台儿庄大捷时,他通电全国,告诫军民保持清醒头脑,“闻胜勿骄”。
  • 重生之误入星途

    重生之误入星途

    程书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在娱乐圈这个圈子里混……因为,她死之前,是一名女警。
  • 老婆,非你不可(完)

    老婆,非你不可(完)

    没有婚纱,没有婚戒,没有婚礼,她被迫代替妹妹嫁给那个传说中恶魔一般的男人。一双嗜血的眸冷冽无情:秦暖,你不过是秦家送到穆家的牺牲品,在穆家,你连一个下人的地位都没有。她默默的忍受名义上的丈夫和情敌对自己的百般羞辱,只为能够平安的将腹中的宝宝生下。心灰意冷,她拼命护住腹中胎儿,一消失就是五年五年后,她带着拖油瓶从国外归来,“暖暖,秋天到了,我们要去哪儿收获爹地啊?”一手一根超大棒棒糖,粉雕玉琢的小家伙儿一边舔一边撅着小嘴巴问道。“哪里埋的种就去哪里收!!”看着S市那座最高的建筑大厦,墨镜下的眸子突然划过一丝悲伤。宝宝VS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