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000000013

第13章 第三套攻占计(4)

“抛砖引玉”之计本意是用类似的东西引诱对手上当受骗为我所用。它的实质就是给敌人一点小甜头,使敌人中计上钩遭受重大损失。简而言之,就是用“砖”换“玉”,舍小取大,用香饵钓大鱼。道家曾辩证地讲过“抛”与“引”的关系:“欲敛先张,欲弱先强,欲废先兴,欲取先予。”抛出小利时必须针对敌人的喜好。使敌军利令智昏,敌军才能不加防备地钻入圈套。

擒贼擒王十八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消灭敌人的主力,抓获其首领,就可以瓦解全军。好像离开大海到旱地作战的龙,陷入绝境,一切全无用了。

擒贼擒王,语出唐代诗人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民间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也是这个意思。蛇无头不行,打了蛇头,这条蛇也就完了。

公元220年,曹丕死后,其子曹睿即位,封钟繇为太傅,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其他文武官僚各有封赠。天下大赦。

当时,雍州、凉州缺人把守,曹丕命司马懿率兵镇守西凉等地。西凉乃蜀入魏的重要关口。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不啻是一声晴天霹雳。他作为一个军事谋略家,深知司马懿在魏军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诸葛亮本想在收服南蛮后,就大起西蜀兵马出祁山,伐曹魏。现在,司马懿镇守西凉,实在是西蜀的心腹大患,如不除之,出师无用。怎么办?

参军马谡出谋划策,说:“我有一计,叫司马懿死在曹睿的手里,未知丞相意下如何?”

诸葛亮忙问:“什么计?”

“司马懿虽然是魏国的重臣,然而,曹睿对他一向怀有戒心。如果我们遣人秘密潜入洛阳、邺郡等地,散布流言,说司马懿有造反之心,再假借司马懿的名义捏造一些榜文,到处张贴。曹睿心疑,为自己江山着想,一定会杀死司马懿才觉得心里踏实。”

诸葛亮一听,此计虽然已用滥,没有新鲜之处,但临时还想不出更为高明的办法,姑且按照马谡的计策去做。

间谍到了魏国,四处活动,洛阳城、邺城顿时就传开了:“司马懿要造反啦!”

谣言四起,很快就传到曹睿耳朵里去了。开始,他还似信非信,不久,守门人送进一张司马懿声言反魏的檄文。檄文是这样写的:

骠骑大将军总领雍、凉等处兵马事司马懿,谨以信义布告天下:过去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来想立陈思王曹植为皇帝;不幸的是,奸谗之人,充斥朝野。皇孙曹睿,向来没有德行,并且,妄自菲薄,居功自傲,辜负太祖遗望。现在,我顺人们的心愿,兴师伐罪。告示到日,都应该听从新君领导。如有不服,当灭九族!

白纸黑字,把曹睿脸都给气黄了。他马上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他说:“我素来就怀疑司马懿有反骨,只是不敢说出来,现在什么都明白了,与其等着去死,不如先发制人。朕想亲率三军,克日平司马。各位爱卿,还有什么高见?”

文武大臣多有附会的,唯有大将军曹真出班上奏:“臣认为不可。现在皇上刚刚即位,国内外都不安定,正是用人的时候。况且,此事也未明真假,轻率用兵,这不是逼着司马将军造反吗?也许是蜀国诸葛亮欲伐我魏国,正畏司马将军镇守要塞,所以才派出间谍来行反间计,致使我方内部自相残杀,诸葛亮再出其不意,出击我方。使我方无暇西顾。古语说,射人先射马,如果我们真的除掉司马将军,那么他们就攻取无忧了。请皇上三思!”

曹睿无法反驳,但仍狐疑不决:“司马懿如果真的有反意,那怎么办呢?”

曹真说:“假若皇上放心不下,臣下倒有一计。”

曹睿急不可待,催促他说:“什么计?”

“过去汉高祖刘邦怀疑楚王韩信谋反,陈平给他出主意,假装到云梦去巡游,骗韩信迎接,而一举逮住韩信。这事皇上肯定知道吧!如今皇上何不仿效汉王的做法,以观司马的动静呢?”

曹睿姑且依照曹真的话去做。第二天,传令后宫,准备巡游晏邑。司马懿不知道其中缘故,心想:既然天子驾到,我何不整顿兵马请他检阅,使天子知道我治军有方,所向无敌呢!于是他率领数万全副武装的甲兵雄赳赳气昂昂迎立道旁。

探马马上报告曹睿:“司马懿果然率十余万甲兵,前来抗拒王师。”

曹睿慌了,命令曹休先领兵迎战。

司马懿见了大队伍已经开过来,还以为是皇帝驾到,伏在道上跪迎。

曹休往前一站,厉声叱问:“仲达接受先帝托孤的重任,何故背叛朝廷?”

司马懿闻言大惊失色,脸上豆大的汗珠往下滴,望着曹休惶惑地问:“此话怎讲?”

曹休把谣言四传和张贴檄文的事简单地说了一遍。司马懿冷静下来,申辩说:“这是吴、蜀行的反间计,想叫我们君臣之间自相残杀,他们再乘虚而入。我要亲自面见天子,澄清此事。”

他命令兵马退下,飞快跑到曹睿车前匍匐禀报道:“我受先帝托孤的重任,安敢怀有异心?这一定是吴、蜀的奸计。为此,我请求陛下允许我率军出征,先破蜀,后伐吴,报答先帝和陛下的知遇之恩,也表明臣下忠于陛下的心迹。”

曹睿听司马懿这么一说,又犹豫起来。

华歆奏道:“陛下不可交给他兵权。依我之见,最好罢免他的官职,让他回归故里。”

曹睿准华歆所奏,当场削去司马懿的兵权。

诸葛亮探知此事,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他高兴地说:“擒贼先擒王,魏军去了司马懿,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他马上给后主上一道《出师表》,表明要北伐曹魏,平定中原,以报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曹军中没有了司马懿这样有勇有谋的统帅,诸葛亮驱军如入无人之境,势如破竹,所到之处,魏军闻风丧胆。蜀兵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南安、天水、上卦三郡。

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向洛阳。曹睿急得惶惶不可终日。他知道,西凉是长安和洛阳的屏障,西凉一破,两京指日可陷。他心里害怕极了,但是,他还是强作镇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司徒王朗说:“先帝时,曹真为大将,战无不胜,皇上何不封他为大都督,大概可以退敌?”

曹睿仔细思忖,也找不出一个比曹真更合适的人来,便召曹真上殿,道:“曹将军,你是先帝托付给我的大臣,有话也不转弯抹角,现在的战局不利,想你不会坐视不管吧!”

曹真知道自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唯一能够与之抗衡的只有司马懿将军,但目前的局势不能使他过多的考虑其他事情。魏主的旨意,他一点也没有推诿,慨然受命。

曹真率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不日来到前沿阵地。观察地势之后,曹真就跟军师王朗、副将郭淮商量开了。王朗说:“明日老夫出阵,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就让诸葛亮拱手来降。”

曹真一听,有这样省心的事,何乐而不为。只要诸葛亮一降,蜀军就成无缰之马,那么,我们只要提一旅之师,就达蜀国的西川。先帝欲统一中国的宏愿就要在我的手里实现了。曹真太天真了,曾经舌战群儒的诸葛亮,谅一个王朗哪能与他较量?

果然,第二天,两军对阵之后,诸葛亮轻轻几句,就把王朗活活地气得撞下马来摔死了。

曹真一惊,赶快叫人把王朗尸首抬回营帐,随即传令兵马撤退。初次交锋就失去一位军师,无形之中给士兵的震慑是可想而知的。就是曹真,虽然在战场滚爬了几十年,还从来没有碰到过几句话就把人杀死的事情,他凝视着苍远的天穹,一言不发,眉宇间流露出深深的忧闷和惧怕。副将郭淮说:“都督放心,我有一计,可使诸葛亮死无葬身之地。军师已死,蜀兵料我方为军师治丧,夜间必来劫寨。我们分为四路,两路兵从山僻小路,乘虚去劫蜀寨;两路兵伏于寨外左右击之。”

曹真熟读兵书,也料诸葛亮必来劫寨,郭淮的一番话正中下怀,心里一高兴,精神大振,赶快进行布置。

诸葛亮对曹真之辈的肺腑洞察得一清二楚,索性来一个将计就计,把曹真的四路兵杀得落花流水,鬼哭狼嚎,曹真也只得逃往西羌求借救兵去了。

诸葛亮一连串的获胜,人心大振,蜀兵个个只盼望着冲出祁山,杀过长安,直取洛阳的一天快点到来。诸葛亮何尝不如此设想呢?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官,很清楚北伐中原的关键在哪里。他正为这事忧愁呢!

正在这时,一个好消息凭空而降:曾经降魏的孟达思念故主,想重新举旗归蜀。今特派遣使者持书信拜见诸葛亮丞相。诸葛亮心想:如果孟达倾新城之兵,再会合金城、上庸两处兵马,径取洛阳;我方直攻长安,两面夹攻,大事指日可成。他马上召见使者,询问详情。突然,蜀军细作入报,说是魏主重新起用司马懿,加封为平西都督。还有魏主亲自出征,已到达长安下榻。诸葛亮心里一惊,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当时马谡在旁,就问:“丞相何故这么惊讶,谅一个曹睿何足道哉!”

诸葛亮看着马谡,严肃地说:“曹睿我倒不怕。司马懿足智多谋,他知道新城地势险要,是洛阳的门户,如果一旦知道孟达起事,他没有不举兵剿灭的道理。我担心的是孟达轻举妄动,自取灭亡。”

马谡说:“他的使者还没有回去,丞相何不马上修书一封带给孟达,叫孟达早日提防就是了!”

孔明想,时间紧迫,也只能这样办理。他一面写信,一面传令三军准备应战。

司马懿官复原职后,率领兵马前来听令。忽然,他的心腹把孟达欲反之事向他报告。他听完后以手击额,说:“也是皇上洪福齐天。诸葛亮在祁山,杀得我军胆落心惊,皇上不得已亲临长安,偏偏这个时候孟达起事,如果皇上再迟一点起用我,长安、洛阳之地尽属他人了。孟达举事,肯定与诸葛亮通谋,如果我先擒孟达,诸葛亮必然心寒。局势对他不利,再战无益,必然退兵。”

他马上传令下去,以徐晃为前部,自己居中,司马师、司马昭压后,也不禀奏曹睿,风雨兼程,直接取道新城。

再说孟达接到孔明的书信,好生不以为然:“人家都说孔明多心,现在看来,一点也不夸张。试想,这里距离洛阳有千里之遥。司马懿就是长上翅膀,十天半月也飞不到。”他约下金城太守申仪、上庸太守申耽商量克日举事。耽、仪二人欣然同意,然后,他们又派人回报说:“军器粮草,都还没有完备,暂缓几天。”其实,他们这是拖延时日以待魏兵的缓兵之计。孟达心粗,没有仔细去探究此事,也就信以为真。

过了几天,孟达熬不住了,传令三军换上大汉旗号,准备率领全部兵马攻取洛阳。

忽然,探马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魏军大批人马兵临城下。

孟达猛地一惊,急忙登上城楼。果然,远处尘埃蔽天,喊声震耳,一面大旗呼啦啦地在空中翻动,上面书写着“右将军徐晃”五个大字。徐晃率领魏军遮天盖地滚滚而来。孟达此时也不知怎么办才好了,连声大喊:“快,快把吊桥吊起来!”

徐晃飞一样冲到城池下面,勒马高叫:“反贼孟达,早早下来受降!不然,打破城池,杀你个片甲不留。”

孟达勃然大怒,拉开弓“嗖”的一箭,正中徐晃头部,倒地而死。一时间,城上矢如飞蝗,魏兵一阵慌乱,只好引后退去。

孟达正想开门追赶,后方喊声又起,司马懿威风凛凛,率兵赶到,孟达跺脚仰天而叹:“果不出孔明所料!我死无葬身之地了!”于是,闭门不出。

第二天,孟达登城巡视,只见魏兵黑压压一片,把新城围得铁桶似的。孟达百思无计,心急如焚。忽然,两路后马从外围杀来,魏兵没有提防,纷纷逃散。孟达睁眼一看,真是喜从天降,原来是申耽、申仪的救兵到了。

“真是天助我也!”孟达随即发布命令:“各位将士,打开城门,会合耽、仪二位将军,立功的机会到了。”

城门大开,孟达一马当先,直冲向魏兵。

“反贼休走,吃我一枪!”申耽奔马过来,举起长矛对着孟达猛刺。孟达知道上当,急忙拨转马头,往城中跑去。可是,已经晚了,城池已被魏军夺得,城墙上到处插满魏军的彩旗。孟达心中慌乱,被追赶上来的申耽一枪刺于马下,将士皆降。

司马懿夺取新城,使曹睿对他的看法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但给他兵权,而且赐金钺斧一对,说:“以后遇有什么军事机密,不必奏闻,相机办理就是。”

曹睿为何这么器重起司马懿来?前面已说过,新城乃蜀兵入魏的咽喉,新城有失,洛阳、长安两都就危在旦夕,你想魏之江山,若不是司马懿这一闪电式的举动,结果谁能说得清楚。

新城之失的消息马上传到诸葛亮的耳朵,这本是他预料之中的事,孟达做事不慎,必然会死在司马懿的刀下。他现在所考虑的则是街亭的防守。街亭,进则可以攻,退则可以守,新城这个有利地势已经失去,街亭尤其显得重要了。司马懿轻取新城,士气正旺,没有不来夺取街亭的道理。而事实证明:诸葛亮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

司马懿请示过曹睿后,命大将张为先锋,引军二十万向街亭突飞猛进。此番他们的战略是:径取街亭,断蜀军粮道,逼迫诸葛亮退回汉中。

也是诸葛亮合当失败,在关键的时刻选拔马谡这样只知熟读兵法,不善灵活运用的庸才把守,难怪司马懿说:“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街亭失守后,战局突然转化,诸葛亮只好退兵,以图再次寻找战机。

可见,作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擒贼擒王,这是克敌制胜的绝招。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最爱读国学系列)

    宋词三百首(最爱读国学系列)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历来与唐诗珠联璧合,与元曲争奇斗妍。 对于现代人而言,宋词仍然是一笔宝贵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本次精编出版的由逸闻和雨潇编选的《宋词三百首》,精选宋代词人九十家,词作三百余首,风格包括豪放派、婉约派,篇幅兼有小令、中调、长调等。
  • 弹痕

    弹痕

    当过兵,站过岗,守过边疆上过天。走过南,闯过北,拉着死神跳过舞。挨过刀,中过弹,枕着鳄鱼睡过觉。翻过山,游过海,搂着死人嗥过歌。
  • 解放军带兵艺术与领导之道

    解放军带兵艺术与领导之道

    向军队学管理、从军队借鉴管理经验,这是组织管理的普遍现象。联想、华为、万科、海尔、杉杉、双星、宅急送等等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由复员军人创建;柳传志、任正非、王石、张瑞敏、郑永刚、汪海、陈平、宁高宁等中国20余年最优秀企业家曾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缮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在中国排名前500位的企业中,具有军人背景的总裁,副总裁就有200人之多。解放军创立之初,只有几个人、一个信念、一面旗帜,但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个先后有数千万人参加的组织改变了中国社会,并影响了世界。毫无疑问,在执行缔造者所赋予的使命、在制度建设、在人才培养、在自主变革等方面,解放军是管理效率最高的组织。
  •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世界军事百科之近代战争

    世界军事百科之近代战争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偶像是精分

    重生之偶像是精分

    一夜之间我成了白富美。但小姐的身,丫鬟的命。这是一只小白推开男神大喊“放着我来”,结果自己被车轮碾成植物人后,重生到偶像经纪人身上的小言故事。
  • 兵王传奇

    兵王传奇

    为了青梅竹马曾经的一句话,兵王辰南隐居市井,以开洗车行为生,却没想到曾经的红颜已坠入红尘。辰南心灰意冷,却遇美女总裁逼婚。莽莽长白延万里,皑皑珠峰屹九天,其内隐藏着何种秘密?荒凉的沙漠真的荒凉吗?这一切等着你来揭晓!【作者老四,VIP书友群:68716575,欢迎加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斗破苍穹:第一诛神魔女

    斗破苍穹:第一诛神魔女

    谁知,新笔名揽月公子,上云起书院,奇葩女配花式手段层出不穷,让她忍无可忍,搜《毒舌小妖女:上仙也承包》新书简介,无需再忍。这是一个酷冷仙尊师伯对上逗比小师侄的故事,穿越成昆虫,哦,一对一(揽月公子书友群375922391),qq书城。人贱自有天收,她得罪了高冷师伯为了调教不听话的小小妖女,高冷师伯决定带她去人界度蜜月,装-逼自有人打,换了马甲,且看她如何与奇葩女配斗出新境界。不,雪雪新文已发,是历练。
  • 4号门诊楼

    4号门诊楼

    一名男子在一次心脏手术中意外身亡,同一天夜里,副院长的妻子离奇跳楼,经抢救无效死亡,随之,地下室停尸房里的值班人员也意外毙命,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后来被人称之为死亡之楼的4号门诊楼上,难道这一切只是巧合?
  • BOSS追缉:至爱萌妻很迷糊

    BOSS追缉:至爱萌妻很迷糊

    她傻傻笨笨迷迷糊糊,身边还跟着一枚小竹马。他一无所缺,却唯独睡不着觉,直到遇见她。“顾苏苏,你如果再敢逃,我就把你做成标本放在我的床头!”“温煦,我不是你的催眠枕!”大BOSS倏尔一笑,“你的确还有别的功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意志力提高手册

    意志力提高手册

    意志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驱动的力量,它是每个成功人士都拥有的最主要的精神特质。一个能自觉修炼自我意志的人,将获得无比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能够完全地控制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引导人的忙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帮助他克服各种困难,并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 富贵逼人

    富贵逼人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首富的摊贩不是好奸商。想成为十六世纪的比尔盖茨,要抛却所有良民思想,以奸欺诈,以富逼人,贪官一律踢死,奸商全部PK!唱唱曲子、钓钓凯子、赚赚银子,把大明财政握于己手,将番邦经济控于怀中。对小矮人说的话:犯我奸商底线者,虽远必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