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600000043

第43章 四川近代教育(2)

1920年9月四川省教职员联合会集会议决三条:(一)要求拨款解决开学一个月的经费;(二)清偿旧欠;(三)要求教育经费独立。之后,全体会员到四川省政府质问。翌年,成都学生为争取教育经费独立而罢课,四川学生联合会致函省长公署,要求拨专款以维持教育事业。年底在群众压力下,四川省政府行政会议通过了“整顿肉税以谋教育经费案”。1922年4月,重庆学生为争取教育经费独立进行游行示威,结果迫使省长刘湘同意划拨全川肉税作教育经费,并拟与该年4月起实行,通令各军防区照办。然而,在当时各派军阀控制下,不管是刘湘的电令,还是四川省署的公文,都不过是废纸一张罢了。

全川教员学生企盼的教育经费独立看来不过水月镜花,于是,四川省学联和省会教职员联合会在6月开会,发表宣言决定成都全市总罢课,请求省议会议决拨肉税为教育专款,设四川省教育经费收支委员会专管其事,宣言称:“解决川省人民压迫的机会到了,由社会部分教育经费运动到社会总解决的运动。”还指出士兵、工农受压迫,应团结起来“一齐要反响”,“作阶级式的斗争”,才能“军阀官僚一齐倒杆”(《民国公报》1922年6月11日。)。自6月10日起,成都各校学生持续开展了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集会和示威游行。军阀当局收买暴徒殴打学生至数十人伤亡,更激起全川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愤恨,运动迅速扩大到全川。面对如此激烈的斗争风暴,省议会被迫通过了拨肉税为教育经费独立专支的提案,至此,全川师生的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但是,应上缴纳省的肉税普遍被军阀扣留侵吞,甚至挪作军费,拒绝划拨或只划拨少数。四川146个县,遵令划拨的不及一半,省级教育经费全无保障,至1927年秋,省立学校“各校历年欠债,已达数十万元”(《民国公报》1927年11月7日。)。有的学校甚至发“欠薪证”,若不兑现,即成废纸。四川的教育事业濒临破产。

在此情势下,四川省于1927年底爆发了第二次教育经费独立运动。省立各校教职会议通电停止授课,各校校长全体辞职,以争取教育经费独立。教员的罢教索薪和学生的罢课赢得社会广泛同情,四川省政府的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等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和师生的一致斗争,遂于12月5日召开了“教育经费独立会议”,有师生代表参加。但会上省府当局对师生的正当要求采取敷衍态度,致使事态进一步恶化。愤怒的学生代表将教育厅长万克明拖出游行示众,又遭到持枪士兵抓捕。成都大学校长张澜等14所大中学校校长联名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支持教育经费独立运动。军政当局为避免事态扩大,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另派向楚为教育厅长,同意各军交出肉税,教育经费彻底独立。接收肉税的机关,在接收工作完成以前,由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三军长按月垫支大洋5万元专供省城学校使用,以维持教育现状。第二次教育经费独立运动取得了胜利。1935年川政统一后,省政府决定实行全川肉税金额、全川教育经费统收统支、学校会计独立、四川教育经费独立等四项办法。至此,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

1922年和1927年的两次争取教育经费独立运动,由单纯的经济因素发端,发展到与学界政府当局的正面交锋,影响遍及全川,声势浩大,举国震动。一方面,从教育角度看,取得教育经费独立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看,由于起初对教育经费问题重视不够,在学界要求教育经费独立的运动中,不是真心诚意地去解决问题,而是故作姿态,敷衍了事,引起事态进一步恶化,学界与政府发生直接冲突,导致社会动荡。

4.张澜与国立成都大学

张澜(1872-1955),四川南充人,字表方,清末秀才。武昌起义前参加立宪派,“四川保路同志会”领导人之一。曾任四川省省长、成都大学校长等。抗日战争期间被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1941年任民盟主席,1949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国立成都大学(其主体部分与“国立成都师范大学”以及“公立四川大学”于1931年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是四川的第一所大学,其地位在四川教育史上极其重要,张澜于1926-1930年出任国立成都大学校长。张就任后,提出“打开夔门,欢迎中外学者来川讲学”的口号,广揽人才。在聘任各科系教师时,不论其来自何省何国,属于何党何派,学历出自何校,唯才是举。因此,成大的教师队伍中,既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员和其他党派人士。教授社会学的杨伯恺教授为共产党员,国民党员黄季陆也被聘为教授(先后留学日本宝应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多所大学)。青年党的建立者李璜(留学法国)也被聘用。数学系的魏时珍,生物系的罗世疑、周太玄,化学系的曹四勿、林兆宗等,皆为当时国内著名学者。中文教授向楚、蒙文通、吴虞、林思进、余苍一、李人等,历史教授叶秉诚,经济学教授张禹九等,也皆为当时学界名流。

张澜任成都大学校长时间虽短,但组建了一个群贤毕集的教师阵容,在当时教育部立案的21所国立大学里排名第七,这对于地处西部边陲、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的成都来说,能够建立如此规模的普通大学,实属不易。

1927年底,成都教育界掀起了教育经费独立运动,各校纷纷罢教,军阀们撤换了一些学校的校长。国民党骨干分子杨廷铨接任有名的省立一中校长,而杨不久即在与学生的冲突中意外死亡(成都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四川军阀政府遂以“杨案”为借口开始对在川的共产党人进行屠杀和迫害,1928年2月在成都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师大附中、四川法政学校等学校共抓捕师生一百多人。张澜在得知学生被抓捕后非常气愤,当中共川西特委请求他设法营救被捕师生时,他当即答应,并立即打电报给在重庆的刘湘,请其向刘文辉说情,自己则亲自去找刘文辉,但刘托词不见。正当张澜设法营救被抓捕师生时,传来十四位师生被枪杀的噩耗,他悲愤难抑。惨案发生后,烈士暴尸露野,无人敢去认领,张澜挺身而出,面见刘文辉等人后怒不可遏:“你们人都杀了,我们连尸都收不得吗?”(四川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6辑,第82页。)之后,他派教务主任前去将成大学生的遗体掩埋于武侯祠旁的荒地中。

惨案发生三日后,张澜致函刘文辉、邓锡侯,请辞成都大学校长一职。他在信中指责军阀“大学事前未获当局之公函,军队可以任意蹂躏,事后不闻当局之通告,学生能不恐怖惶惑?”(四川师范学院《张澜文集》编辑组编《张澜文集》,第79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张澜提出:“在澜既不能预教育于前,以出学生于政党之狂澜,在学府复丧失其尊严,以堕教育事业之神圣,此澜所以引咎辞职,以谢邦人。”(同上。)成都大学师生们获悉后,一致挽留张澜,形成“挽张”运动,并呈文军阀,请求取消通缉学生案并敦促张校长复职。四川军阀们迫于各方压力释放了在押师生,并致函张澜,挽留其留校。

张澜在复职大会发表演说,披露军阀政府制造惨案的动因,表明自己对于此次事件严重性的看法,认为此“恶例一开,以后惨死枉死的人,不知道还有多少。我之所以决定辞职,就是不忍见四川的人民,从今以后要接接连连的枉死惨死”(同上,第83页。)。还谆谆教导学生们,不要作无谓的牺牲,并以孙中山先生为例说明,“革命要有真实的本领,就是要有真实的学问与知识能力,革命才能够成功,才免得走入歧途,才不至于只有破坏而无建设”(四川师范学院《张澜文集》编辑组编《张澜文集》,第83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此番讲话让学生们颇受启迪,亦可见张澜对学生的拳拳之心。

张澜任职成都大学期间,实行民主办学,不拘一格广延人才,使之学术气氛浓厚,思想自由开放,学校声名远播。在军阀混战的动荡岁月里,面对尖锐的学政冲突,他临危不乱,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为重的原则和立场,促使学政冲突妥善解决,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为四川教育作出了较大贡献。

二近代四川留学潮

近代四川的两次留学潮都得到了四川当局的支持。这两次留学潮的主线先后有两条:一是留学日本,二是赴法勤工俭学。从全国范围来看,两次都是四川留学人数众多,规模宏大,对四川影响颇深,留学运动的价值亦远远超出了教育范畴。

1.留学日本运动

四川省政府对留学日本是支持的,最早的一批即是光绪二十六年(1901),四川总督奎俊接受日本陆军大尉井户辰的建议,选派省城成都书院和中西学堂的22名学生由周善培率领赴日留学,此后四川派出的官费、自费留日学生逐年递增,到1906年达到高峰,为八百人之多,占全国的10%,四川留日学生“最多的时候,达二三千人”(吴玉章:《辛亥革命》,第60页,人民出版社,1961。)。据《成都通览》“东洋留学生姓名统计表”统计,1909年在日本留学的成都府属十二州县的留学生有158人,加之已毕业或因事回国的有89人,共247人。四川一度成为中国西部留日学生的典范,故同年清政府谕旨各省督抚一律仿照江南、湖北、四川等省选派学生出洋,以造就人才。

清末民初四川留日毕业生学成回国后,或仿照日本模式创办新学,或任教于各类新式学堂。如1902年袁治安等创办的彭县高等小学堂;刘东塘担任1912年成都联合中学校长;顾臧任武备学堂的中国总教习兼翻译;曾纪瑞、李梧荪倡议创办川东师范学堂;1921年从日本东京美术专科学成回国的万从木在重庆办西南美术专科学校。还有大量留学生充任中小学师资,华阳、绵竹、平武等地以及四川省立的小学堂都用留学归来的教员。中学师资更以留日归国人员为主(蓝勇、阚军:《近代日本对于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初探》,载《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

四川蚕桑学堂的创办者张森楷亲自考察日本蚕校,并从日本购回许多教学仪器而创办学校。另有许多在日学习军事的留学生回国后带兵,成为辛亥革命的军事骨干,如彭家珍等。

四川通过留日运动借助国外教育较快地培养了急需的新式人才,推进了四川本地的经济、教育、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近代化。四川新式教育在全国开始较晚,却一改元明清中叶以来七百多年四川文化教育地位的衰落之势,成为全国新式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2.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四川虽然僻处内地,却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最早兴起的省份,留法勤工俭学生的人数也最多。据统计全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共一千九百人左右,四川约占三分之一,高居各省之冠。这主要得力于四川各界人士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早在1912年,当吴稚晖、李石曾等人在北京发起留法俭学会时,四川一批辛亥革命元勋如吴玉章、黄复生等人便在成都筹组了四川俭学会,并创办了留法预备学校。

北京华法教育会成立后,吴玉章不仅在北京、上海等地鼓动青年留学法国,还联合川籍名流熊克武、但懋辛、黄复生等成立华法教育会四川分会,并筹办留法预备学校。校长由成都志诚法政学校校长张春涛兼任。1919年春四川督军熊克武、省长杨庶堪指示学校,“凡经毕业考试名列前30名者,由政府发给每人旅费津贴四百元,以资鼓励”(黄里州:《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四川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3辑。)。陈毅及其兄陈炎(孟熙)以及天文学家刘子华、文学家金满成,均获得省政府津贴而赴法求学。

1919年6月,第一批成都留法预备学校毕业生赴上海时,曾在重庆停留。重庆商会会长、大中银行总经理汪云松、巴县劝学所视学(视学:官名,民国于教育部、各省县教育行政机关皆设之,掌视察学务,南京国民政府改为督学。)温少鹤等人目睹盛况,深为感动,遂联合渝中镇道各署、商会、教育会、劝学所以及法国驻重庆领事,发起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重庆分会,并即刻开办重庆留法预备学校。邓希贤(小平)、江克明(泽民)等,均为该校毕业生,其赴法资费,均由校董事会补助百余元。

四川东川道尹(道尹:官名,民国三年设置,不久即废。隶属巡按使(后改省长),为一道之行政长官,道内所辖各县知事,均须受其监督。)公署给赴法勤工俭学生提供了经济方面的扶持,所起作用亦不可忽视。该署专门制定了留学贷款章程,初限于男生,后及于女生,规定赴法勤工俭学生每年可借款二百元。东川道所属巴县、江津县均为当时全国留法勤工俭学生人数最多的县,与此贷款章程有极大关系。

四川省政府还派员护送留法学生至上海乃至法国。省长杨庶堪、政务厅长向楚电令四川东川道尹并勤工俭学生途经的各县知事,派出“团警于道出该县时,妥为保护……”(四川省档案馆藏《东川道尹公署档案·第191-1100号》。)东川道尹接到电令后,即向有关各县知事下令,“俟该员生等到县,立即选派干队,递护前行,毋稍疏虞”(同上。)。

四川社会名流或政府官员个人对留法运动也无不支持。黄复生邀请著名旅法华人郑毓秀女士来川鼓励女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省长杨庶堪保举了17名留法俭学生,后任省长张澜也亲自致函上海有关团体,荐举赴法勤工俭学生。

许多川籍留学生在法国、比利时、德国等地接受了高等教育,成为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为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作出了突出贡献。比如,川籍学生刘子华,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行星的预测》运用八卦原理与数理推测,断定太阳系有第十个行星的存在,在法国和世界引起轰动。1989年刘以89岁高龄完成《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书,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给刘的信中称,“对您的大作我恐怕提不出什么意见,它将是我们的图书馆新增一本最有价值的书”(刘子华:《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也有许多勤工俭学学生在国内已受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或参加了一些革命活动,到法国更多的是为了探寻振兴中华的真理,如陈毅、邓小平、赵世炎、聂荣臻等。旅法求学的经历不仅坚定了他们自己的信仰,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后来中国的命运。

小结:四川省政府发起的四川学子赴日求学,引发了随后的赴法留学热潮。这一潮流冲击并逐步瓦解了四川古老的教育模式,刺激了近代教育在川的发展,促使四川较快地拥有了急需的新式人才,这是符合四川利益与历史发展进程的。四川省政府对这两次留学运动都给予了支持,起到了相当的推动作用,值得肯定。

同类推荐
  • 霸宋西门庆

    霸宋西门庆

    泱泱大宋,水深火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外族觊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看我,凭手中长剑,青锋三尺;唤世间好汉,铁血一心。虎贲三千,复收燕云旧地;龙飞九五,重开华夏新天!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热门推荐
  • 花瓶重生日记

    花瓶重生日记

    老婆,只许我宠你简介这个世界真是太玄幻了!她这个云氏集团顽劣三小姐,在绝望自杀未遂之后,怎么忽然变成炙手可热的豪门媳妇人选了呢?有着“GAY”传闻的雅痞美男动不动就对她又搂又抱,哪有半点儿同志的倾向!青梅竹马化身天王巨星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引来无数粉丝的嫉妒唾骂!曾经暗恋的学长居然想要抛弃她的闺蜜,对她展开追求,幡然醒悟想吃回头草?我滴个心肝脾肺肾啊!她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就好了,她才不要嫁入豪门,成为娱乐大众的对象呢!可是选来选去,为什么她的新郎官居然是最最最不普通的那一个?呃.她退婚可以不?答案是:绝对不行!某男将某人吃干抹尽之后,才深情地告白:这辈子,只许我宠你!美女帅哥众多,欢迎领养先苦后甜的宠文,过程有点儿小虐哈~精彩片段一“听说那个自杀的云家三小姐的男朋友是个GAY?”“哪里,我听说是一个超级大明星!”“不是吧,我听说的是她抢了闺蜜的未婚夫.”面对如此众多的听说,云缈只是云淡风轻的一笑,将那些聒噪的声音抛在脑后。精彩片段二“老公,我想开一家自己的餐厅.”“没问题!我出钱你管理。”“老公,我想买一栋属于自己的写字楼.”“没问题,想要哪一个楼盘?”“老公,我想去看XXX的演唱会.”某人不乐意了“不行!要听歌,我唱给你听!”精彩片段三“我求你劝劝你老公,让你高抬贵手,放过云家!”云一峰垂丧着头,拉下老脸对这个从来不上心的女儿恳求道。云缈冷笑着。“凭什么我要帮你?!”云夫人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破口大骂。“你这个死丫头,你怎么能这么对待自己的亲人?!好歹养了你十几年,你连一点儿亲情都不顾还在这里幸灾乐祸,你到底有没有良心啊?!”“亲情是什么玩意儿?”云缈的眼中充满了不屑。“是我的亲人,会轻则蔑视辱骂,重则拳打脚踢?如果这就是你们所说的亲情,那我还真是不敢领教!你们这么对我,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对你们?!”
  • 鸭子·蜜柑·入伍后(沈从文小说全集)

    鸭子·蜜柑·入伍后(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发表于1926年11月至1928年7月的《鸭子》《蜜柑》《入伍后》《老实人》四部短篇小说集。该集子反映作者创作的特色,对湘西生活,爱情美好等的描写,笔调较为清新;入伍后写从新兵视角看待军旅生活和战友情谊等,叙写之中带有对人生的思考。
  • 探索发现未解之谜

    探索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偷心魔女

    偷心魔女

    记忆中的生活总是最美好的,“四大家族”中的少爷千金各个都有着迷人的相貌,几人情同青梅竹马,但随着年龄的曾长,不如意的事情频频出现,几个身世地位不凡的俊男靓女在一块在情感上难免会出现些许摩擦,南宫瑞雪的容貌可谓是倾城倾国,身边的少爷无不为之心动,众人的追求她选择的对象又是怎样?
  • 天火大道

    天火大道

    天火大道是一条长达两千零四十八米的街道,这里有着一百六十八间店铺,每一位店铺的主人,都是一位强大的异能者。绰号宙斯的佣兵界之王,因为妻子在意外中身亡隐居于天火大道。他的店铺,就叫做:宙斯珠宝店。在天火大道,他被称之为:珠宝师。【突破自我,神王无敌,唐门所出,必为精品】
  • 神箭诛日

    神箭诛日

    脚踏潇洒的舞步,吟唱死亡的战歌,一柄弓,一支箭,非凡节奏的背后,演绎传奇的人生!主角说:“其实上面的简介都是扯淡,这就是一个很神很射也很日的故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成长人生必修课(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成长人生必修课(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寸河山一寸血4

    一寸河山一寸血4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4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历史。
  • 逃妃:皇上,我要休了你(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