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500000020

第20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5)

慧能另一重要的佛教思想是顿悟佛说。顿悟还是渐悟也是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与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两派的根本分歧点。顿悟说主张无须长期修习,只要一旦领悟即突然觉悟佛性便可成佛。渐悟说则认为必须通过长期修习才能逐渐把握佛理而成佛,神秀的法偈“身是苦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试,莫便有尘埃”便是渐悟思想的写照。而慧能认为“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又说“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成佛在于一念领悟、刹那之间,而不在长期修习。既然成佛在于“一念”,在于刹那顿悟,那么传统佛教所主张的读经、念佛、坐禅等一系列修习功夫,也失去了重要意义。传统佛教讲究读经,而神宗讲佛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成佛“当令自悟”;传统佛教讲布施、造寺等修功德,而禅宗讲功德再心作,布施造寺并无功德;传统佛教讲出家修行,而禅宗讲“法法在世间”;传统佛教讲定慧双修讲坐禅功夫,而禅宗讲“外于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抛弃了传统的禅法等等,它一改以往中土佛教周密论证的方法,而立单刀直入简结明了的顿悟法门,既与释迦佛祖传心之法一脉相承,也与中土其他佛教宗派的教理融通无悖,更对当时佛界空谈义理、不重实修的弊端有较强的针对性。

禅宗以简练直接的风格,把佛教教理与中土文化氛围相契合,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禅宗以明白易懂的语言,表明了佛性与人性的融通一体,指明了人身见性解脱的可行性与当下性,这对于中土文化中以人性为核心,重现世的传统,无疑缩小了心理上的距离,《坛经》云:“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第二,禅宗的顿悟见性与中国文化的修心养性传统遥相呼应。《坛经》云“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我此法门,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儒家的思想孟学派专以心性论见长。孟子有“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名言。“大学”则有“知止而后有定,复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修养之道。这与禅的修持法门有相似的旨趣。“放心”之说有似于禅的去除执著,“止、定、静、虑、得”则有似于禅的“戒、定、慧”三学。第三,禅宗倡导出世与入世圆融一体的生存方式,与儒家的人生理想较为一致。《坛经》有“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后发展为后期禅宗所倡扬的“运水搬柴,无非妙道”的平常心。这种精神被中国士大夫发挥演变为一种特有的生活艺术。孟子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进退两种价值取向,中国士大夫却在禅的极富弹性的表达中,找到了实现这种进退自如的统一。

慧能本人并不识字,却智慧高远,这使得禅宗门风以简捷著称,更突出了佛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与“实相无相”的宗旨。禅宗的这种简捷的表达风格贴合了中国文化重直觉体悟,不善周密思辨的习惯。禅从一个新的角度激发了中国人的灵感想象力,对中国文化造成深远的影响。

§§§第四节佛道二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自公元148年安世高东来译经、佛教传入中国起,佛教在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相互碰撞、磨合中,不断地发展、壮大,逐步完成了其中国化进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传入之初到理学创立的一千多年时间里,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主流。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均产生了相当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第一,佛教对中国哲学有巨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哲学重经验认识,轻理论思维;注意对生活自身的探讨,轻视思考彼岸世界的问题;对宇宙本体论的阐述也很不系统、比较粗糙。佛教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在人生本原、人的认识能力、世界本体等方面都作了十分详细的补充。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中国哲学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后世的儒学、道学都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佛教的理论。佛教对中国哲学影响最显著的时期有三个:唐代,佛教完成了中国本土化进程,并由自身的鼎盛刺激了儒学的发展;宋明时期,理学家们通过对佛教华严宗、禅宗思想的直接吸收,实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实现了儒家道统的复兴;近代以来,理学衰微、西学流入、传统治国方略落伍,佛教被作为近代知识分子新的精神源泉、思想素材而得复兴,成为梁漱溟、熊十力等学者会通儒佛以促儒学复兴的重要理论支柱。

第二,佛教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相当广泛。

魏晋以后,佛经的翻译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文体和遣词造句方法,数千卷译经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各类经书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佛教中的变文、俗讲和禅宗的语录体与中国的通俗文学有着深刻关系。诗人和禅僧的长期接触、互相影响,在扩大和提高古典诗歌的题材、境界及语言、格调方面,都显示出新的面貌。佛典本身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素材,启发艺术构思,对六朝志怪小说和明代《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的产生和繁荣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佛教的出世以及因果报应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许多古典作家,《红楼梦》、“三言二拍”、《聊斋》和许多笔记小说中,都渗透着佛教思想。

中国语言也受到了佛教的深刻影响。由于佛经的翻译不断输入新词汇、新语法,扩大了汉语词汇并促进语法变化。禅宗语录保存了大量当时语言,且运用圆熟洒脱,可谓中国语文学上一项丰富遗产。现今流行的如宗教、世界、实际、平等、清规戒律等词语也都来自佛教词汇。

佛教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也颇深,古代建筑中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许多佛教建筑,如石刻、塑像、禅寺、塔寺、译经刻经道场等,已作为重要的人文景观而成为我国各地风景名胜的突出标志。佛教的石窟艺术,以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为代表,既吸收了印度建筑的特点,又有中华民族独特的造像艺术风格,成为世界艺术瑰宝。

在中国绘画艺术发展中,佛经中的故事常成为艺术家们描绘的题材,历代许多名画家都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由文人画发展到写意画,与禅宗思想有很大关系。佛教音乐对中国本土音乐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第三,佛教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也十分重大。

佛教宣扬一切皆空,引导人们走上非现实的精神解脱道路;因果报应论为封建统治秩序作了论证;惮悦和净土信仰给严酷的社会现实注入了润滑剂,调和了统治阶级与民众之间的矛盾冲突,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因此,自佛教传入以后,中国多数统治者都懂得利用佛教,如梁武帝、隋炀帝、武则天。当然,历史上也出现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两宋,特别是明清统治者对佛教采取限制政策,都反映了佛教与封建统治者也有矛盾的一面。在改朝换代时期,佛教还多次被不同的政治集团所利用,以作煽动民众的工具,显示了佛教政治作用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第四,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天文、医学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唐高僧一行创《大衍历》和测定子午线,对天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我国医学中有不少从印度传入的医书和药方;佛经的刻印促进了中国印刷术的发展,现存的世界最早的版刻印本,几乎都是佛教典籍。

二、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贡献。

第一,就思想方面而论,先秦诸子有许多人物及其著作早已被正统的儒家思想所摒弃排斥,由于道教吸收了它们的许多思想内容纳入《道藏》中,才使之免遭湮灭,为后人研究古代思想保留了宝贵的材料。道教徒对这类著作的注释疏,极有价值,如陈抟研究《周易》推衍出《先天图》(即《无极图》),直接开创了宋明以来易学研究道教的规模和传统。尤其是道教与道家纠结,更使其力量雄厚,在儒释道的斗争和融合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道教和儒学结盟,以华夏正统文化的身份,攻击佛教是夷狄之法,与之争取宗教阵地,客观上加速了佛教的中国化。宋明理学的《太极图》和先天学都来自道教,宋儒主静的修养方法亦得自道教。道教把宇宙万物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认为普通人也可通过勤修苦学而得“道”,虽然其道有神秘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却接近于人们对事物本原或内部规律的探索,具有某些辩证法因素,它强调万物之灵的人类,能洞察宇宙奥秘,掌握役使万物的方术,表现出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包含自然哲学的思想,不断启迪古代哲学思想水平的提高。

第二,道教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道教较其他宗教和思想流派重视自然科学,其热衷于对修炼养生、延年益寿的研究,在道教文献中留下大批此类著作,由此产生的太极拳等确有增强体质、防病健身的作用,成为传统医学中的宝贵财富。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及酒、豆腐等食品的发明均与道教徒们修炼丹药有关。古代许多科技名人,如葛洪、孙思邈等也是道教中的重要代表。道教所继承的古代巫术、神仙方术中包含了许多数学和天文历法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随着道教的发展也有相应发展。道教中包含的许多珍贵而具有科学思想的内容,现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第三,道教的一些思想在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中也有重要地位。在文学方面,如历代山水诗层出不穷,基本受“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各种用于道教仪式的“青词”、“绿章”已自成体裁,保存了极华丽的骈体文。道教的一些重要人物本身就有较深的文学造诣,如北宋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及弟子“北七子”各有文集,诗词造诣皆深,对元曲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道教中的许多神话、传说及仙家形象,也是古代文学作品创作的源泉。音乐更是道教的重要内容之一,道曲清静幽远,迄今我国各地道教中的道乐、道曲都已成为各地民乐、民歌的一部分。从巫觋的舞蹈中发展而来的道教的禹步、九宫步、步罡踏斗等,对中国舞蹈艺术也有一定影响。道教自然风景选择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因其形而建立道观,并在全国多处留有石窟艺术,其建筑别具一格,内部的塑像与壁画等各具特色,在建筑和绘画艺术上有一定贡献。

第四,在民俗领域,中国民间信仰多受道教影响。过去广大汉族农村神庙林立,祭祀驳杂,菩萨、玉皇、财神、灶神、关帝、土地、城隍等神仙很大一部分来自道教。道教的许多宗教活动无形中也转化成了民间习俗,代代相传,蔚然成风。如春节以道观为基地举办庙会,进行民间祈神、游艺、商业等综合性节日活动;岁时节令、天灾人祸,都得请道士斋戒祭祀等。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行业神崇拜盛行,其中多为道教神仙。道教的劝善书,对民间道德生活也有深远影响,起着移风易俗的作用。道教的修炼法,也深入民间,武当内家拳等成为人民群众普遍传习的体育活动。

同类推荐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热门推荐
  • 伪婚:豪门潜规则

    伪婚:豪门潜规则

    最后他对她怒目而视,她拿走金卡以为两人不再有交集,李思静,等你生下宝宝,就滚出旋家!她回复,不用你说我也知道!旋郁森,生下宝宝后,他生平最厌恶见钱眼开的女人他毫不怜惜地讽刺她他绝对不会因此听从母亲而娶她,你我再无瓜葛!生下宝宝第二天,她便无故失踪,此时他的心却空了起来,往日的种种全部齐聚心头他不是厌恶她,讨厌她的吗?为什么他的表现却像忘不了她?他派人去找,她却拿着怀孕化验单出现在他的面前她竟然以此为要挟找他要五百万,全部音信全无,却查到了当初的真相,他实在错的离谱!他们的婚礼上,他未出现,第二天关于他的桃色新闻满天飞三年后,珠宝界出现一个叱咤风云的女人,一夜强宠,当她出现在他的宴会上他那该死的冷静去了哪里?他的视线追逐着她她却笑着和别的男人跳舞,旋郁森,我早说过我们再无瓜葛他靠近她,觥筹交错间,他道,他掷下五百万,李思静,你逃不掉的,这次,我是赢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魂之舞

    灵魂之舞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灵魂之舞》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阿来的短篇小说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灵魂之舞》收录了:鱼、月光里的银匠、永远的嘎洛、野人、灵魂之舞、格拉长大、银环蛇、红狐、槐花、阿古顿巴、老房子、声音、界限、清晨的海螺声、赞拉土司传奇、沃日土司传奇、末世土司、怀想一个古人、露营在星光下、从乡村到城市、看望一棵榆树、落不定的尘埃等文章。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一个关于个人命运与爱情的故事,一个关于历史与现在,理想与现实,冲突和理解,记忆与羞耻的故事。高中学生文学谦本是泛泛之辈,因偶然对好朋友的女友何文萱暗生好感,引得兄弟讨伐,无奈只得放手。却又在高考中因运气脱颖而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楚天工大,并阴差阳错当选班长,不劳而获新的恋情。可他心里却悄悄爱上另一个女生钱倩,两人逐渐走向暧昧,当爱情即将被证明之时,学谦却感到似乎历史又在重演……
  • 皇上:饶了臣妾吧!

    皇上:饶了臣妾吧!

    大婚之夜,新娘变成了旁观者,看着新郎和丫鬟洞房,就因为新娘是丑女吗?别人牙被打掉了和着血,吞进肚子里,风妃偏不,牙掉了我偏偏和着血吐出来!谁敢咬皇上的屁股?风妃就敢!厉害吧!
  • 重生农门娇

    重生农门娇

    元梦死后重生到庄户人家,瞧瞧这家穷的,连饭都吃不饱。守着无比富饶的大海怎么会饿肚子呢,这不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吗?看元梦如何从大海里捞金。怎么瞅着这家人有点神秘呢?看女主如何拨开重重面纱,有仇的报仇,有恩的报恩,看看现代女孩是如何活出别样的人生来。
  •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责任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超越能力的素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