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500000015

第15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7)

二、唯物辩证传统

中国传统哲学中有源远流长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在自然观和认识论方面都有鲜明体现。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中国古代对于这一观点最主要理论形式是“气一元论”。古代中国尚未形成科学的物质概念,却提出了接近物质概念的范畴“气”。气一元论主张世界统一于“气”,“气”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或本体,“气”的不同性质、形态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气”是永恒运动的,“气”的运动变化使物质世界呈现为一个无限变化的“气化流行”的过程。气一元论用“阴阳推移”和“空不离气”来说明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及其和物质不可分离的思想。气一元论不仅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形式,也是朴素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据《国语·周语》载,早在西周末年,周太史伯阳父就曾用“天地之气”的失序来解释地震,可视为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春秋时期,人们用阴阳二气和“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六种“天气”)来概括说明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其中已可初见将物质概括为世界本原的端倪。战国时期,《管子》明确指出,“气”是万物的本原,它“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中圣人”。并在“精气说”中用“气”解释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认为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依赖于物质的身体和生命,归根结底来源于“气”。《管子》关于精神依赖于物质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荀子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荀子认为构成人的生命基础的“血气”与“知”(人的知识和能力)紧密关联,“有血气之属必有知”(《荀子·礼论》。),在肯定“知”依赖于“血气”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论》。)的观点,认为只有“气”聚成“形”(人体)后,精神活动才能产生,这显然渗透了唯物主义思想。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中更加明确地指出,人的生命以阴阳二气为基础,“阴气”形成人的骨肉,“阳气”形成人的精神,物质性的“阴气”先于精神性的“阳气”而存在,人的生死是“气”的聚散,有生命有形体都有“知”,“形”(人的形体)是“知”(精神)的必要条件,“气”又是“形”的必要条件。北宋理学家张载较为系统地论证了气的客观实在性:“知太虚即气则无无……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阐明“有”和“无”都统一于“气”,即在本质上统一于“有”。明清之际,王夫之对哲学史上的“理气之辩”作了总结,指出天地间除了“气”,“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张子正蒙注·太和》。),“气”并非是“生物之息”的空气,“气”的最本质属性是“实有”,即客观实在性,这种概括已经相当接近现代科学的物质定义了。汉代王充、王符,唐代柳宗元,北宋张载则一步步发展了气一元论哲学中“生生不息,气化之道”,即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的观点。中国古代哲学家还从最早的《尸子》一书起,经过庄子、墨子、扬雄、张衡、邓牧等人的发展,最终至集大成的王夫之、方以智,提出宇宙充满了阴阳二气的,是由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不断积累而成的思想,不仅把时空和物质运动统一起来,而且已经接触到了有限和无限的辩证法,认为无限的时空是由无数有限的时空积累而成,在不断积累过程中,有限时空即转化为无限时空。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详细论述,中国传统哲学用“阴阳”、“五行”范畴来说明这一观点,这两个概念都源自对天象、气候的观测。“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的《甘誓》、《洪范》篇。“五行”即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形成“相生”、“相克”的关系,导致了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五行观念的产生可说是古代中国人探索世界的起源和多样性统一的一种最初尝试。起源于殷周的《易经》,对“阴阳”观念从哲学的高度作了高度概括,它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复杂现象中抽象出阴、阳两个基本范畴,并以阴阳的变化来说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现象,阴阳互补、互动表现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体现了一种宇宙秩序。阴阳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已从“五行”观念的简单多样性,上升到探索事物的对立规律,产生了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中国传统哲学还认为,天、地、人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它们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同处于一个“生生不息”的变化之流中。中国哲人观察宇宙人生,总是以“统观”、“会通”的方式,把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看做是不同的系统,肯定各个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除《易经》外,先秦哲学家老子、庄子和孟子都对此作过论述,宋明哲学家亦特别强调“万物一体”的观念,肯定人与天地万物在本体上的一体性,肯定人与天地万物的联系和宇宙的整体性的统一,这些都是符合辩证法的宇宙观的。至于辩证法的发展观,我们也可以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事物“生生不已”、“动静互涵”、“相反相成”、“积渐成著”、“革故鼎新”等的论述中寻见。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看来,“万物皆化”(《庄子·至乐》。),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从《易经》到《易传》,始终以变化、变易为主题,从易学的观点看,万物都在大化流行中,整个宇宙是一个变动不居、生生不息的大过程,阴阳二气的对立、交感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和总规律,易道的特点就是“为道也屡迁……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通者,趋时者也”(《易传》。)。以后的中国传统哲学,一般都继承和发挥了《周易》的发展变化思想,有关论述不胜枚举,均认为既然宇宙是一个变动不定、永恒运动发展的过程,那么人事之道就要效法天地自然、顺应时代潮流而不断趋时更新,传统的变易之道往往成为主张社会变革的理论根据。中国传统哲学在肯定万物恒动的同时,也讨论了动静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分割,老子、荀子、宋明理学家都对动静作了深入研究。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对此的看法更加深刻,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思问录·外篇》。),“动静互涵,以为成变之宗”(《周易外传·震》。),“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思问录·内篇》。),比较接近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静关系辩证法。

中国古代哲学素有辩证思维传统,早在《易经》中即有体现,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在两种势力的矛盾对立中产生和发展的,这两种对立的势力用符号表示出来就是“”和“”,二者配合构成“八卦”,“八卦”相互叠加形成“六十四卦”,以表示万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易经》中有不少表示对立意义的文字:吉凶、祸福、大小、远近、内外、进退、往来、上下、存亡、泰、否、损益等,表示其中实际已肯定了矛盾的普遍性。堪称辩证法大师的老子认为,事物都是与其对立面相互依存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老子新译·二章》。),对立面之间是相互转化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新译·五八章》。)。《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柳宗认为,“事物自休,自峙自流”,“自斗竭,自崩自缺”(《柳河东集·非国语上》。)。张载提出:“一物两体,气也。”(《张载集·正蒙·两参》。)两体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运动变化,这种变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化”,一种是“变”。“变,言其著;化,言其渐。”(《张载集·横渠易说·上经·乾》。)“化”是渐变、量变;“变”是突变、质变。朱熹讲“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朱子语类》卷六七。),世界万物都遵循“一分为二的规律”发展变化。方以智提出“合二而一”的命题,他说:“曰有,曰无,两端是也……尽天地古今皆二也。两间无不义,则无不二而一者。”(《东西均·相征篇》。)即说事物都有相对立的两端,两端相互交合,从而形成一个统一体。王夫之认为,“合二以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矣”,就是说,事物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这种“一物两体,中庸和谐”观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律,“积渐成著,以著显微”涵盖了辩证法中质量互变的观点。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国先哲们亦提出不少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深刻见解。如《管子·牧民》中说:“仓禀实则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孟子也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都在一定程度涉及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关系问题。

在认识论方面,中国先哲们的探讨集中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其中以王夫之的思想最为深刻、精当。他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礼记章句·中庸衍》。),“并进而有功”(《读四书大全说》。)的命题,既强调了“知”、“行”的区别,又强调了二者的相互联系。“知”、“行”各有功用,不能混同,但又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他还进一步指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尚书引义·说命中二》。)说明了“行”是“知”的基础,来源和目的,“知”靠“行”来检验。这和现代哲学中强调的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基本思路上是相通的。

总之,中国传统哲学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辩证法内容,凝结着中国先哲洞察天人、自强不息、进步日新、处理各种复杂矛盾问题的智慧,虽还缺乏系统、科学的论证,但经过唯物辩证法的诠释,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重天人关系与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哲学可以称为“天人之学”。“天人之际”,即人与天的相互关系是中国哲学的总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诸多像“阴”与“阳”、“道”与“器”、“知”与“行”、“理”与“势”之类联系紧密、成对出现的著名哲学范畴,其中最古老的、历时最久、地位最为重要、最大众化的范畴之一,当属“天”与’人”。一方面,“天人之际”问题具有相当理论深度。在唯心主义思想家那里,“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和创造者;在唯物主义思想家那里,“天”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在两种观点中,“天”的力量都相当巨大,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基础。中国传统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往往是围绕“天人之辩”展开的,故“天人之学”为历代哲人瞩目,各出机杼,辩争不息,错综复杂,至今不绝。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超过其他任何哲学问题的普及性,对于中国民众的观念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法接受教育的下层民众可能未听过“离坚白”、“玄冥”等魏晋玄学的重要哲学概念,加之其远离他们的日常生活,故百姓也无思考的必要及可能。但是,“天”、“人”却是民众耳熟能详、时时接触、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加之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国,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主要是靠天吃饭,故他们无法回避,也不能不思考自身与“天”的关系。因此,中国历代哲学家都对天人关系问题甚为重视,邵雍所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为学之”(《观物外篇》。)可谓相当有代表性。

“天”与“人”这对范畴出现于西周初期,当时为今人所最熟悉的“阴阳”、“知行”、“道器”等范畴均未出现。自西周初年的周公姬旦,直至近代的大学者章太炎,几乎每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都把“天”与“人”作为自己体系中的主要范畴之一,把研究二者关系当成极重要的论题。在先秦和两汉时期,天人关系问题可以说是当时哲学争论的最重大的问题,是孔孟、老庄、荀子、墨子、董仲舒、王充等哲学泰斗所探讨的中心。魏晋时期,天人关系问题虽暂退居次要地位,但郭象等一批哲学家仍对此作了认真研究,并有一定理论上的进展。隋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著名哲学家之间展开了有关天人关系问题的激烈争论,甚至佛教哲学家宗密也加入其中。宋明时期,天人关系重又成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哲学问题,当时的邵雍、张载、朱熹、王廷相、王夫之等大儒均对此探究不辍。近代史上,地主阶级开明派袭自珍、魏源,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洪仁干,资产阶级改良派严复、康有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章太炎、孙中山都对天人关系这一传统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有关天人关系的哲学论述,就曾有过天命论、天人相分说、天人感应说、天道自然说、天人交相胜说、天人合一说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时至今日,“天”与“人”这对已经延续了30多个世纪的范畴仍在中国哲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关天人之际的学说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源远流长、占主导地位,自西周始,孟子、董仲舒、张载、二程、朱熹、章太炎等都持此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类与自然界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哲学家们在探讨这种天人之间的“合一”、“统一”、“一致”时,多从以下几个角度讲:一是天与人同心,天人具有共同的意志,可以感应;二是人的天性是由最高本原——“天”所赋予的,故人性的内容与“天”相通;三是人的认识、道德修养以及社会政治的最高理想,是与最高本体“天”合而为一,即为天人合一为理想;四是天的规律与人类的规律一致,天道即人道。因此,人必须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方可成功,必须“知天地之恒制”,才能“有天下之成利”(《国语·越语》。)。由于人有“私欲”,故现实的人性与天性并不一定相符,因此,人生理想就在于以自身修养而去除“私欲”,恢复人的天然本性,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天人合一”论相对,天人相分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重要地位,关于该理论的阐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强调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差别;强调天命与人力的对立;强调天性与人为(先天与后天)的差别;剖析社会现状(理想是天人合一,但现实则与天背离)。持这种观点的哲学家以朴素唯物主义者居多。“天人相分”论也是自西周肇始的,子产、老子、墨子等人都有过一些论述,最典型的是战国的荀子,隋唐时期的柳宗元、韩愈和明代中叶的王廷相以及近代的一些思想家。不过,总地看来,大多数思想家都兼言合分,只有少数人单方面强调合或分。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和协统一的论述,在当今也有相当的现实意义。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不断加重的环境污染,我们确应汲取“天人合一”说中的合理成分,不要急功近利地对自然进行掠夺式开发和改造,而要让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重建破坏的生态平衡。当然,古代的“天人合一”论中也有违心主义、不合理的成分,例如宋明理学家的“天人合一”之境是要用“灭人欲”来实现的,愚昧、残酷的封建礼教扼杀了许多人争取正当权利与现实生活幸福的努力,造成了不少悲剧。而且,古代的“天人合一”论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斗争、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忽视人类社会历史所特有的规律,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

中国传统哲学在重视天人关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轻视对自然探求的倾向。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有着安土重迁的传统,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固定劳力,在农耕区人口密集程度是比较高的,居住情况也是相对固定的,家庭、家族是人群聚居的基本单位,故历代哲人比较强调“众”、“群”、“民”,即人之群体或社会,着力研究如何建立比较合理、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维护社会之稳定。在哲学史上,儒家提出“仁”之观念,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之道,以及“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建立一整套划分等级、尊卑的统治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礼教制度,说到底,是为了调节人际关系,在自我克制中求得社会整体平衡统一的效应。作为儒家对立面的道家,也十分看重人际关系的和谐,要求人们“无为”、“不争”,是用消极退守的方法来协调人际关系。法家虽然认为君臣利害不同,但仍可以“以计合”(《韩非子·饰邪》。),可以做到“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韩非子·扬权》。)。只有人们“莫争”、“莫讼”、“莫得相伤”,才是理想的治世。至于其“法”、“术”、“势”的交互使用,在政治生活中的纵横捭阖,也有调整上下左右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社会制度的用意。由于这种注重人际关系的哲学传统,造成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这虽然有利于造就安定团结的局面,使人们怡然地工作,但也容易因庸俗关系学对社会生活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对自然的研究常被人际伦理道德的烟雾笼罩,使中国难以产生西方那样纯粹的自然哲学、分析哲学和实证哲学,中国文化在近几个世纪落伍,与过分偏重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的潜质有一定关系。

同类推荐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 山西抗日女兵连

    山西抗日女兵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一批杰出知识女性,正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投身抗战,成就了自身,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热门推荐
  • 完美世界之魔域

    完美世界之魔域

    平凡出身的人该如何面对这惊天的玄境?让人恐惧又不得不被深深吸引的奇幻之境。究竟是什么让他变得强大,步步为坚,难以控制的欲望改如何克服?修仙?练级?还是重生?看完美世界之魔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腹黑皇帝:皇后被软禁

    腹黑皇帝:皇后被软禁

    她刚穿到古代,身边就有俩帅哥,王爷帅,皇帝更帅。这王爷为毛每天都来看她,每天进门就喊:皇嫂,我来看我侄子了。某女黑线:你侄子还在我肚子里呢。悲剧的是,她被皇帝软禁了。不行,这皇帝跟她有过节,她得逃啊!某皇帝阴险道:让她逃,天下都是朕的,她能逃哪去!
  • 逆天狂妃:废柴九小姐

    逆天狂妃:废柴九小姐

    国际知名魔术师在幻术表演之时消失在舞台中央,一朝穿越到奥加大陆,自小被认定是废柴一枚,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惊世之能,训神兽,擒贼寇,炼金丹,学法术,一人主宰法师药师双重法术,又得千年神兽护法,秉持惹我者,还之,范我者,灭之,震慑四方。龙族为他折服,狼人为之倾倒,鲛人为之折尾,精灵更愿意舍弃千年寿命追随她于天地。然,谁才是那与她生死与共,共站云之巅峰。(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 薄情后夫别动我

    薄情后夫别动我

    一个对婚姻绝望的逃亡者,面对前夫的出轨,面对独自异乡生活的艰难和寂寞,和一个离异男人组建了再婚家庭。原本以为没有爱也能凑合过日子,却在刁钻恶劣的继子和难缠苛刻的婆婆面前,面目全非。前夫的出现,彻底把这场不牢靠的婚姻推向了危险的断崖。再婚家庭,最终要如何收场?
  • 红衫

    红衫

    宇宙,人类最后的疆界。无畏号,星际联盟的旗舰,赫赫有名的英雄舰艇。它在宇宙中执行着一项项伟大的任务,探索新世界,寻找新文明,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宇宙洪荒。对于这一切,刚被调去舰上的低级军官达尔感到既光荣又兴奋……直到他发现:(1)每一次看似寻常的外勤任务,都免不了要遇到匪夷所思的危险;(2)飞船的舰长、首席科学官还有帅气的领航员总能戏剧化地幸存下来;(3)但很不幸,毫无例外,至少有一名军衔较低的船员会在任务中死去。为了拯救自己,为了不让下一次外勤任务成为自己的人生谢幕,达尔和他的伙伴们展开了一场疯狂又惊心动魄的冒险。
  • 重生之霸爱夫人

    重生之霸爱夫人

    前生,因为误信“良人”,晋城第一美人尹丽君抛夫弃子,落得身败名裂,不得善终。从地狱深处回归,尹丽君誓要保护挚爱的家人,扫除一切妖孽,在这个乱世找到自己的真爱,活出自己的精彩。【片段一】“冉家成,你可信我?”女子临风而立,双目含笑地看着眼前一身戎装的男子。“你叫我如何信你?放下布兵图,我便······”男子一脸沉痛的望着女子手中的染血的布兵图。“可是······我不能”,女子笑得凄然,爱而不信,爱何其深?万丈悬崖,女子迎面跳下,只留下满目仓惶的男子在悬崖边痛苦咆哮。【片段二】“无论是尹丽君还是君飞凰,我都不会再放手。除非,我死!”妖娆绝美的男子深情无悔地说。“飞凰,无论以何种身份守护,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清冷俊美男子的眼中一抹瑰丽一闪而过。【片段三】“娘亲,便宜爹爹说,你要是再不回去,他就纳妾了。”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向拿着金豆喂宠物的娘亲打小报告。“女人,难道你要看着别的女人睡你的床,霸占你的夫君,甚至打你的娃吗?”一脸严肃的男娃娃在一边耳提面皮。“告诉他,他敢纳妾,我就敢娶夫!”女子将一把金豆扔在一边,眸中含笑,芳华潋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