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000000050

第50章 美术 书法 摄影(16)

内容介绍:著名摄影评论家刘树勇、李树峰、巩志明、藏策、那日松,文艺评论家王久辛,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何吉贤以及吴砚华等的精彩评论文章,都不约而同地站在了国际化的视野或个体研究,对四川摄影30年发展进行总体评述,有肯定、有褒扬、有批评、有期望,文字冷静、从容、客观、中肯,每篇都很精彩,其文本和史料价值将在中国摄影史上产生重大影响。

《林跃藏獒油画作品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

内容介绍:本画册收录了林跃100多幅精品力作,分为五个创作部分展现,印刷精美装帧豪华,包括作品及林跃的艺术生涯、成果的详细介绍等。画册不但容量大,且由林跃亲自挑选、调色,所以其无论从清晰度还是色彩饱和度都更接近原作。

(三)论文

许佳星:《浅谈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1期

袁光富:《设计艺术中“技”与“艺”之重的再认识》,《美与时代(上)》2011年第1期

李振宇:《从文化领导权研究的角度看新中国连环画》,《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1期

何崝:《吕洪年〈草书法式五种〉序》,《文史杂志》2011年第1期

李明:《不断探索·愈变愈奇——读谭正的雕塑作品》,《厦门航空》2011年第1期

胡冰霜:《荣格的曼陀罗绘画对自性的追寻》,《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期

吴丹:《绵竹年画的创新与文化产业》,《装饰》2011年第1期

钱来忠:《略论巴蜀画派》,《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第1期

刘伟:《羌族碉房的室内空间文化剖析》,《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1期

何煦:《隔帘看月,隔水看花——论中国艺术中的朦胧美学观》,《美术界》2011年第1期

张岩:《言情不尽,其情乃长——浅析巨然的〈秋山问道图〉及对绘画状态的思考》,《美术界》2011年第1期

杨林:《浅析达芬奇的绘画美学思想》,《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彭肜:《在东西方“杂交地带”自由地创造——重读余虹〈全球化与中国图像序言〉》,《中外文化与文论》2011年第1期

杨小晋:《近现代国画教育的逻辑混沌》,《艺术教育》2011年第1期

李倩:《对建筑外墙装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思考》,《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第2期

徐涛:《“边缘”的大师——张大千的文化性格及其对现代艺术之启示》,《作家》2011年第2期

钱来忠:《略论巴蜀画派》,《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2期

郝锦绣:《再识清初“四王”的画坛地位》,《大众文艺》2011年第2期

杨先平:《论高校绘画专业色彩教学方法的创新》,《美术大观》2011年第2期

彭肜:《崇高悲剧的缩减与衰变——论中国当代美术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李松:《当代艺术背景下对书法“厚”的美学思想研究》,《书法赏评》2011年第2期

格桑益西:《藏族传统美术在当代的发展创新》,《中国藏学》2011年第2期

宫修建:《中西音乐、绘画艺术的线性结构差异论略》,《艺术探索》2011年第2期

韩刚:《北宋翰林图画院外宫廷画家制度及画史地位考略》,《美术研究》2011年第2期

苏擎:《〈西藏美术史〉读书报告》,《群文天地》2011年第2期

姬璐:《顾恺之〈女史箴图〉考》,《群文天地》2011年第2期

周裕兰:《试论斯堪的纳维亚朴素功能主义设计风格》,《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左玲:《近代蜀绣纹样结构形式研究》,《丝绸》2011年第3期

严敏:《论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风格的影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吴爱峰:《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发展现状及缺失问题分析》,《大众文艺》2011年第3期谢罗敏:《浅谈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材料发展》,《大舞台》2011年第3期

路瑶:《当代中国画的创作浅论》,《大舞台》2011年第3期

李振宇:《文化领导权理论视野中的新年画运动》,《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3期

赵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油画创作的发展及启示——兼论社会形态对油画创作的影响》,《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宋晓希:《取其“支离”,以抒胸臆——论傅山学颜》,《书法赏评》2011年第3期

钱超:《历史的宽容性与严谨性刍议——以书法家作品的流传为例》,《书法赏评》2011年第3期

董耀华:《“看”与“知”的转换——姿势素描引入设计素描教学的思考》,《中国艺术》2011年第3期

唐宏:《浅析羌族传统图案中的文化内涵》,《中国艺术》2011年第3期

王晓高:《水粉画的用笔研究》,《中国艺术》2011年第3期

何家英:《中国工笔画创作谈——何家英与林木的对话》,《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华文:《工笔花鸟画的装饰美》,《文艺争鸣》2011年第4期

屈波:《观念与时世: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观之嬗变》,《文艺争鸣》2011年第4期

刘显成:《宝梵寺明代壁画〈西方境〉的艺术特色》,《文艺争鸣》2011年第4期

周萌:《“西秦会馆”装饰艺术解读与评述》,《前沿》2011年第4期

秦安建:《论关良的油画艺术》,《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王雪松:《传统吉祥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初探》,《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王小录:《人与自然的观照——谈中国山水画的写生精神》,《美与时代(下)》2011年第4期

鲁明军:《欲——病理与凝视》,《荣宝斋》2011年第4期

王亚南:《艺坛中一朵永远的奇葩——论吴冠中的艺术精神》,《大舞台》2011年第4期

张冰:《先锋艺术中的斯芬克斯之谜——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史意义探讨》,《美术界》2011年第4期

青苗:《从中西方绘画看“写实”与“写意”》,《现代交际》2011年第4期

王少姝:《试析包装色彩的指示功能》,《美术大观》2011年第4期

杨代欣:《论草书大师吕洪年及其理论(上)》,《文史杂志》2011年第4期

汪毅:《大风墨妙——漆千一的彩墨世界》,《文史杂志》2011年第4期

梁欣然:《论当代中国观念摄影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4期

梁欣然:《小议当代油画个性化语言的时代特征》,《群文天地》2011年第4期

吴丹:《绵竹年画的传承与创新》,《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李振宇:《文化领导权理论视野中的新时期连环画——1980年代〈富春江画报〉意识形态解读》,《艺术探索》2011年第4期

黄凌子:《近现代“美术革命”中的身体观论争》,《艺术探索》2011年第4期

侯东菊:《略论简牍在书法艺术发展中的影响》,《书法赏评》2011年第4期

成海明:《唐代楷书理论研究述略》,《书法赏评》2011年第4期

鲜益:《民间年画中的绘画叙事形态》,《文艺争鸣》2011年第5期

鲁明军:《实验水墨中的“书写”与新型话语生成》,《艺术评论》2011年第5期

耿兆辉:《水墨元素之新风——浅谈水墨元素在海报中的运用》,《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第5期

李鹏伟:《西方文化的历史逻辑性与亨利·摩尔雕塑的形式意义》,《美术观察》2011年第5期

李莉丽:《浅析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根源》,《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

赵雪伟:《抗震救灾精神的艺术创作与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

杨代欣:《论草书大师吕洪年及其理论(中)》,《文史杂志》2011年第5期

石英:《对石涛诗画结合的新观照》,《文史杂志》2011年第5期

顾佳:《设计文化中“反传统”的新旧辨证》,《大众文艺》2011年第5期

付小平:《巴蜀文化元素视觉符号系统的构建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梁时民:《虚静天然·清峻有致——读李志国的花鸟画》,《书画世界》2011年第5期

魏红珊:《中西绘画色彩语言比较:水墨为上与光色表现》,《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5期

李雯:《蜡染冰纹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钱超:《书法史视域下的宽容性与严谨性——以赵孟、蔡京为考察中心》,《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

于洁:《颜真卿对北宋和南宋书法的影响比较研究》,《书法赏评》2011年第5期

何尹:《关于中国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意义和创作》,《大众文艺》2011年第6期

姬璐:《“绘事后素”考辨》,《大众文艺》2011年第6期

汪燕翎:《雾都嘉年华——再论伦敦设计节》,《装饰》2011年第6期

马茜:《浅谈CG绘画与游戏美术设计的关系》,《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黄海燕:《以“荷”为载体的油画色彩语言探索》,《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黄海燕:《以荷为载体的绘画语言》,《艺海》2011年第6期

杨先平:《论动画艺术的特殊性》,《美与时代(中)》2011年第6期

王赠怡:《论中国山水画的含蓄性》,《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6期

连超:《浅析颜真卿及其书法与道教》,《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6期

张鸿翔:《试论“人品不高,用墨无法”》,《美术界》2011年第6期

谢华文:《论张大千的绘画思想在当代中国山水画发展中的借鉴价值》,《美术大观》2011年第6期

林木:《从中国出发——读徐仲偶的现代场所绘画》,《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11年第6期

林辉:《盛唐风范·民族精髓——浅析巴中石窟佛帐艺术特征》,《中国美术》2011年第6期

杨代欣《论草书大师吕洪年及其理论(下)》,《文史杂志》2011年第6期

于洁:《尚意与式微——颜真卿对两宋书法影响之比较》,《文史杂志》2011年第6期

黄宗贤:《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设计应用中的文化意义——以2007FIFA世界杯女足国际海报展作品为例》,《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6期

谢和平:《中国书法的文化性、人本性、社会性和国际性》,《中国发展》2011年第6期

苗玉红:《形式主义美学视域下的政治前卫:中国1980年代抽象主义绘画》,《艺术探索》2011年第6期

罗小兵:《直觉的力量——论艺术直觉在绘画中的作用》,《艺术教育》2011年第6期

王娟:《伦勃朗作品中油画语言的特色初探》,《大众文艺》2011年第7期

李亦男:《收空于时与寓时于空——浅析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时空交融》,《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7期

朱丹枫:《〈灵动之影〉显意境桂全智将军花卉摄影作品评析》,《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第7期

王平:《墨色交融·光韵烟岚——张大千作品中的“光”》,《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林婥琴:《从“无意为书”到“有意为书”——论汉代书法的自觉发展》,《大舞台》2011年第7期

李浥:《民间美术构成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大舞台》2011年第7期

钟伟:《中国肖像画的传承与发展》,《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

宋海山:《浅谈材料研究在定格动画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大舞台》2011年第7期

张冰:《杜尚的创作与20世纪艺术发展轨迹的转变》,《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黄宗贤:《美术与社会:主体的变奏与建构——“延安美术”之再认识》,《美术》2011年第7期

林木:《在传统与生活间创造——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画变革》,《美术》2011年第7期

范益民:《中国美术教育三十年发展变化研究》,《新西部(理论版)》2011年第13期

钟伟:《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论中国肖像画》,《大众文艺》2011年第13期

汤玳:《浅谈当代美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大众文艺》2011年第13期

黄大川:《民族审美视角下平面设计中视觉符号的民族化探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3期

唐清华:《林风眠中西融合创作观的艺术特征探析》,《大众文艺》2011年第14期

侥卉:《试论儿童图书插画之美学价值》,《作家》2011年第14期

罗小兵:《从自然到心灵——论塞尚绘画的现代性特征》,《名作欣赏》2011年第14期

罗小兵:《情感与形式——论绘画形式语言的创造》,《飞天》2011年第14期

屈波:《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与科学之融合》,《文艺争鸣》2011年第8期

廖仁荣:《西方油画中的表现性语言》,《美术大观》2011年第8期

陶昌平:《谈素描的本体语义》,《美术大观》2011年第8期

鲁明军:《用具—记忆—艺术:从日常情感到伦理政治》,《荣宝斋》2011年第8期

林木:《徐匡的魅力》,《美术》2011年第8期

王盼:《云肩霞披的艺术表现与文化意义》,《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8期

李丽:《崇洋倾向与革新,但不是创造——对在西方现代艺术影响下的中国抽象水墨的思考》,《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8期

吕洪波:《产品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分析》,《大家》2011年第9期

杨勇:《中国画布白空间向负空间的演进》,《大家》2011年第9期

吴永强:《转益多师臻化境·借古开今知大千——林木谈张大千的艺术观与中国绘画传统》,《美术观察》2011年第9期

冉健:《日本当代设计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

王苗苗:《在反叛中开拓——论现代陶艺的反叛精神》,《艺海》2011年第9期

杨波:《从〈周易·贲〉看美术创作中“文与质”的关系》,《美与时代(下)》2011年第9期

郑兴梅:《中国当代风光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浅析》,《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

廖泽明:《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视觉方式比较研究——以莫奈、郭熙为例》,《美与时代(中)》2011年第9期

彭肜:《图像影响与图像重构: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图像的西方影响与中国特性》,《中国美术馆》2011年第9期

廖仁荣:《笔触与塞尚绘画艺术》,《美术大观》2011年第9期

汤春:《浅析老庄哲学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大众文艺》2011年第9期

胡文瑾:《一个论摄影,一个谈生活——比较〈论摄影〉与〈明室〉》,《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9期

薛樱寒:《儒道思想文化内涵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9期

刘静:《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墓葬石刻图案艺术初探》,《艺术教育》2011年第9期

曹彦峰:《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发展空间》,《美术界》2011年第9期

宫修建:《礼乐文化基因与民族文化传统——以音乐人类学视角审视国画大师张大千》,《名作欣赏》2011年第17期

蒋田喜:《浅谈抗战时期桂林地区木刻创作与鲁迅左翼文学之关系》,《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7期

赖佳:《论现代艺术的自主性及其作用机制》,《大众文艺》2011年第17期

赵艺兰:《真实,不真实——西方立体主义与山水画的散点透视的相似处》,《群文天地》2011年第18期

范益民:《现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与地域文化》,《大家》2011年第18期

吴爱峰:《试谈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历史发展》,《大众文艺》2011年第10期

王小录:《从自然形象到艺术形象的升华——谈风景写生的概括与提炼》,《大众文艺》2011年第10期

李静:《浅析中国传统纹样在四川大学行政楼中的运用》,《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第10期

张丽:《基于旅游凝视理论的旅游摄影形象构建研究》,《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第10期

吕瑞娟:《异型结构对书籍装帧的影响》,《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

冯泽民:《荆楚民间挑补绣艺术探究》,《丝绸》2011年第10期

同类推荐
  •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王占义先生编著的《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收录中外词目、语目约4300余条,涵盖日常用语、时尚语言、翻译词语、俗语、成语、称谓以及古诗词名句等。本书条目释义简要,注重溯源分析,大多有与释义、溯源相关的饶有趣味的故事,无论是对家长和学生读者,还是对于喜欢故事的一般读者,都具有明显的阅读和娱乐功能,既是一部理据分析溯源、始见书证探源、故事解说并重的俗语源辞典,也是一部故事性、趣味性兼具的阅读型辞典。
热门推荐
  • 穿越时空只为与你相恋

    穿越时空只为与你相恋

    偶叫莫玥樱,21世纪的独立女孩。最大愿望就是能有一个灰常灰常疼偶滴帅锅锅。还有一个粉爱粉爱偶滴帅锅。还有就是当系最最流行的穿越,以及谈上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呵呵。什么呀,我只不过是写了一个心愿瓶而已。第二天醒来就真的穿越了。还附身到了当朝南宫丞相的千金身上。拜托,有没有这么神奇呀。人家都说古代的美男多。可我看那古代帝王的画像都长得很丑诶。正好借这次穿越来辩辩真假好了。我这个人一点都不贪心哦,我觉得吧喜欢不同于爱,此生我只能把我的真爱为那一直以来等待着我出现的人而绽放。亲爱的老公,等着我哦。哦呵呵。
  • 伤魂

    伤魂

    龚合国是“我”在新兵连认识的铁哥们。一次,“我”为新兵们请命,得罪了班长。起初,龚合国还跟“我”一条心,不久却“变节”了,二人的情义也至此决裂。很多年后,战友沈从武偶然联系上了“我”,他说龚合国早就转业到地方政府机关工作,不过现在人已废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龚合国竟然在他的家乡上演了一出堪称惊世醒人的活报剧,他独创的“频道论”至今仍被大家津津乐道,而他和他所在的小城里的官员们有一天忽然懵懵懂懂地去“集体自首”,更是荒诞离奇……小说充满了黑色幽默,发人深省。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天边一朵云

    天边一朵云

    农安妮终于决定和顾梓恩好好地开始,林于康却告诉农安妮,顾辛恩是他的表哥,是他打电话让他到的现场,也是为了让她撤销控诉才让他接近她。而夏洛洛却爱上了林于康!农安妮无法面对对欺骗,离开这座城市。而夏洛洛为了忘记林于康也远走海外。三年后,失去联系的夏洛洛突然回来后再次消失。农安妮失去声音。她休学去北看顾梓恩,却再次错过。又是三年。夏洛洛回来。身边的未婚夫却是顾梓恩,农安妮为他们做伴娘。最后他们何去何从,他们的爱情去处又是哪里?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拟神传说

    拟神传说

    上帝与两个门徒:亚达、欧尔斯创造了神、狱、普三界,本以为能使万物和谐,谁知道三界却互起冲突。一名普通的普界青年从一出生就继承了一种神圣的力量,拥有这股力量的人被称为“神能者”,就这样有了这么一个故事――拟神传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梅关

    梅关

    《梅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