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7700000042

第42章 周书(6)

王如此说:“你们殷国的众臣,如今只有我们周王擅长奉行上帝的使命,命令说:‘夺取殷国,并报告上帝。’我们征伐殷商,不把别人当作敌人,只把你们的王家当作敌人。我怎会料想到你们众官员太不守法,不过我并没有动你们,动乱来自你们的封邑。我也想象到天意仅仅在于夺取殷国,于是在殷乱大定以后,就不治你们的罪。”

王说:“啊!告诉你们众官员,我故而将把你们迁居西方,不是我为了周国的利益而让你们不安宁,这是上帝的命令,不能违反。我不敢延缓上帝的命令,不要怨恨我啊!

“你们晓得,殷人的祖先有书册有典籍,记录了殷国革了夏国的命。如今你们又说:‘殷曾选用夏的遗臣留在王庭,出任各种官职为殷王服务。’我只接受、任命有德的人,如今我从大邑商招来你们,我是宽大和爱惜你们。这不是我的过失,这是上帝的命令。”

王说:“殷的众臣们,先前我从奄国来,我曾对你们四个国的臣民特地下达过命令。我是履行上帝的命令讨伐你们的,把你们从远方迁到这儿,要你们顺从地为我们周国效劳。”

王说:“告诉你们殷商的众臣,如今我不忍心杀害你们,我只向你们申述这个命令。如今我在洛邑建造成一座大城市,是由于四方诸侯无处朝贡,也是为了你们服务王事、奔走效劳的便利,你们要听从臣服我们。

“你们仍有你们的土地,你们也有安定地从事劳作和休息的生活。只要你们可以敬事我周国,上帝便会给你们以怜悯。要是你们不敬事我周国,你们不但会丧失土地,我也将会把老天的惩处加在你们身上。

“如今你们要安居于你们的城邑,持续你们的劳作,如此你们便可以在洛邑长久地生产并获丰收。从你们迁到洛邑开始,你们的后代子孙便会兴旺起来。”

王说:“归顺我!归顺我!才可以谈你们长久安居下去。”

无逸

[原文]

周公作《无逸》。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墙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墙,厥子乃不知稼墙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①。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大小,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年有九年。

“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爱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年有三年。

“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墙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人之犹胥②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胥张为幻’。此厥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联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注释]

①爰:于是。暨:与,和。②胥:相。

[译文]

周公还政于周成王以后,担心成王贪图玩乐,荒废政事,便发表了一通诰词,训诫成王力戒逸乐,勤于政事,史官记载下这通训词,写出《无逸》。

周公训诫说:“唉呀!君子从政居官,不可贪图安逸玩乐!事先对政事的艰难有所明了,即使是后来有机会安逸玩乐,也会晓得种田人的辛苦,看看那些民众们吧,作父母的辛勤艰难地耕种与收割,他们的儿子却不晓得耕种与收割的艰难,于是便贪图安逸玩乐。久而久之,他们便不再遵从法度,甚至于会轻慢无礼地对父母讲:‘你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真的是无知无识,什么也不知道。’”

周公说:“唉呀!据我所了解,过去,殷王中宗,仪态庄重,举止恭慎,性情谦敬,心气警惕,总是以天命为准则检查自己,怀着谦敬恭慎的心情治理民众,从不敢荒废政事、贪图玩乐。故而他在位时间长达七十五年之久。

“到了高宗,他早年做太子的时节,长期在外行役,于是便能够和普通民众一块劳作。等到他即位做了国君,又适逢父亲逝世,须守丧三年,于是他便恭行守丧之礼,沉默不语,三年之中从不轻易谈论政事。不过就在他轻易不谈论政事的三年里,偶尔论及政事,也和大臣们谈得很契洽。他不敢荒废政事、贪图安逸,故而把殷国治理得很好,从民众到大臣,没有人埋怨他。故而,高宗在位达五十九年之久。

“到了祖甲,他觉得替代兄长为王不合法度和情理,就逃往民间,当了很长时间的普通民众。等到即位做了国君,便很了解民众的疾苦,故而可以爱护民众,甚至于连那些孤苦无依的人,他也不敢轻慢。故而,祖甲在位也有三十三年之久。

“不过从此之后,立王之制一确立,君王贪图安逸玩乐的风气便形成了。立王之制所导致的君王贪图安逸玩乐的风气形成之后,君王们便再也不了解农事的艰难,不知道种田人的疾苦了,只是一味地追求、沉湎于安逸玩乐的生活。从此之后,国君再也没有长寿的,他们在位的时间,有的十年,有的八年,有的五六年,有的仅仅三四年。”

周公说:“唉呀!我们大周的太王、王季,一样可以谦恭谨慎,敬畏天命。文王也曾从事插秧劳作,既垦过荒又种过田;他心地善良,待人仁慈,德性完美,举止端谨,关心民众,尤其爱护孤独无依的人。每日辛勤处理政事,从早晨忙到踵,又从中午忙到晚上,忙得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为的是国家安定,万民和谐。文王从来不敢使用各个邦国进贡的贡赋供自己游猎玩乐。文王中年接受天命即位为君,在位长达五十年之久。”

周公说:“唉呀!从今之后,作为继位的君王,您切不可把天下民众进献的贡赋用于穷奢极欲的玩乐,比如观赏歌舞,安闲怠情,嬉戏游乐和外出找猎。偶有闲暇,切不可自我宽慰说:‘今日能够痛痛快快地享受享受了。’如此做法,既无法教化民众,又违反上天旨意;而如此做的人,也即是犯下罪过的人。故而,切不要象殷王那般迷惑昏乱,把酗酒当作美德啊!”

周公说:唉呀!我听到过如此的说法:‘古代的人,彼此尚且可以相互劝告,相互扶持,相互教诲,民众之间没有相互欺瞒,相互诈骗的。’古人的这种风范,要是不去效法和遵循,人们便会由着自己的欲念各行其是,甚至会打乱先王的教政,更改先王法令,使得下自小民上至大臣,人人都敢胡作非为。如此,民众便无所持守,他们心中便会产生怨恨情绪;故而就会更加无所适从,他们口里便要说出诅咒的话语。”

周公说:“唉呀!从殷王中宗到高宗,到祖甲,一直到我们大周的文王,这四个人都是通达明智的圣王。在他们并没有什么过失时,要是有人告诉他们说:‘民众在怨恨你,咒骂你。’他们听了便会更加敬慎自守;要是他们真的犯了什么过错,他们便会说:‘这是我的过失。’他们确实是如此做的。他们听见那些话,不但不敢心怀怨怒,还想常常听到那样的话,以便察知自己的政事治理得怎样。要是不这样,人们便会相互欺瞒、相互诈骗,只要有人告诉您说:‘民众在怨恨你,咒骂你!’那您便会相信他的话。如此下去,便会不从长远方面顾念国家的法度,不开阔自己的胸怀,乱罚无过之人,滥杀无罪之人,从而导致民有同怨,人们便会把埋怨集中在您的身上。”

周公说:“唉呀!作为继位之王,您一定要以此为借鉴啊!”

[原文]

召公为保,周为公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

周公若曰:“君,弗吊①,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无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

“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惟人。

“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②,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在今。

“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

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

公曰:“君,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

“天惟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

“惟兹惟德称,用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③,若卜筮,罔不是孚。”

公曰:“君,天寿天格,保有殷,有殷嗣,天灭威。今汝永念,则有固命,厥乱明我新造邦④。”

公曰:“君!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

“又曰:无能往来,兹迪彝教,文王蔑德降于国人。亦惟纯佑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闻于上帝,惟时受有殷命哉!

“武王惟兹四人尚迪有禄。后暨武王诞将天威,咸刘厥敌。惟兹四人昭武王惟冒,丕单称德。

“今在予小子旦,若游大川,予往暨汝其济。小子同未在位,诞无我责收⑤,罔勖不及。造德不降我则,鸣鸟⑥不闻,矧曰其有能格?”

公曰:“呜呼!君肆其监于兹!我受命无疆惟休,亦大惟艰。告君,乃猷裕我,不以后人迷。”

公曰:前人敷乃心,乃悉命汝,作汝民极。曰:“汝明勖偶王⑦,在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

公曰:“君!告汝,朕允保奭。其汝克敬以予监于殷丧大否,肆念我天威。予不允惟若兹诰,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言曰:‘在时二人。’天休滋至,惟时二人弗戡。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在让后人于丕时。

“呜呼!笃时二人,我式克至于今日休?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公曰:“君!予不惠若兹多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

公曰:“呜呼!君!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终。祗若兹,往敬用治!”

[注释]

①弗吊:不善,谓商纣王。吊,善、淑。②谌(chén):诚信。③一人:指天子、君王。一人有事于四方:指天子役使四方诸侯。④厥:发语词。乱:治。新造邦:即刚刚建立的西周王朝。⑤诞:语首助词。收:通纠,纠正。⑥鸣鸟:指凤凰。⑦明勖:都是努力的意思。偶:通耦,辅助。

[译文]

召公担任成王太保,周公担任太师,一起辅助成王,成为成王左右的辅弼之臣。召公对政情不满而不舒服,周公向他讲了自己的想法,史官依次作了这篇《君奭》。

周公如此说:“尊敬的奭啊!因为商纣王做了很多坏事,故而上天给殷国降下了灭亡的大祸。殷国已经失去了上天赐予的大命,我们周国已经接受了这个大命。我不敢明确地说:‘我们的事业可以永远地保持休美。’即使上天会辅助诚信的人,不过我也不敢明确地说:‘我们事业的结果会出现不吉祥。’

“啊!您过去说过:‘要依赖我们自己。’不过我们却不敢安于上帝的大命,而不去永久地顾念上天的威严和我们的百姓。没有无缘无故的过失和失误,一切只在于人为。

“或许我们后继的子孙,不能很好地敬重上天治理人民,丢弃了周室前人的光辉,不晓得天命得之不易。不明白要是不对天命诚信,便会失去天命,不能长久。继承前人的光辉,恭慎地奉行明德,便应从如今做起。

“我并不能做他人的表率,我只是想将前人的光辉,交给我们幼小的国君。”

周公又说:“上天是不能够信赖的,我们只有将文王的美德进行推广,上天才不会丢弃文王所接受的大命。”

周公说:“君啊!我听说以前在成汤的时候,已经接受上帝赐予的大命,那时便有个伊尹辅助成汤,祭奠时享配于天。在太甲的时候,便有个保衡。在太戊的时候,便有伊陟、臣扈分别辅助,祭奠时享配于上帝。巫咸辅助治理殷王朝。在祖乙的时候,便有个巫贤。在武丁的时候,有个甘盘。或许都是由于这些有道的贤臣,安定治理殷国,才让殷王朝诸王死后享受配天的祭奠,已经经历了许多年代。

“上帝保佑大命,商国的百官和同姓贵族没有不坚守正道,努力恭慎服务的。更何况那些朝廷官员和方国诸侯,都往来奔走效命。

“正由于这些贵族群臣根据德行获得推举,以辅助他们的君王治理国家,故而一旦君王差役四方诸侯时,四方诸侯没有不信任的,就如同信任占卜算卦一般。”

周公说:“君,天命平康,安定殷国,而殷国的纣王继位后,上帝消灭了殷国的大命。如今你要是永远记住这些,我们便能固守上帝所赐予的大命,治理并辉煌我们这个新建立的国家。”

周公说:“君!以前上帝为何一再嘉奖文王的品德,降下大命在他身上呢?由于文王经常可以治理、和谐我们中国,也由于有这个虢叔,有这个闳夭,有这个散宜生,有这个泰颠,有这个南宫括。

“有人说:这些贤臣不能奔走效劳,努力实施常教,文王也便没有恩德降给国人了。也由于这些贤臣保持美德,明了上天的威严,由于这些人辅佐文王治道光显,进而被上帝了解了,故而,文王才承受了殷国的大命啊。

“武王的时期,文王的贤臣只有四人还活着。后来,他们和武王履行上天的惩处,消灭了他们的敌人。也由于这四人辅佐武王很努力,于是天下普遍赞叹武王的恩德。

“如今我小子姬旦如同游于大河,我和您一块前往谋求渡过。我恫昧少知却居大位,您不督责、纠正我,便没有人勉励指出我的不足了。您这年高有德的人不指示治国的准则,便连凤凰的鸣声都会听不见,何况说将又能被上天嘉奖呢?”

周公说:“啊!您如今应当看见这一点!我们接受的大命,有无限的喜庆,也有无穷的艰辛。请求您,急于指导我,不要让后人迷惑呀!”

周公说:“武王表明他的心迹,详细地告诉了您,要做民众的表率。武王说:您努力辅佐成王,在于诚心接受这个大命,继承文王的功德,还会有无尽的忧患啊!”

周公说:“君!请求您,我所深信的太保。但愿您能警醒地和我一块看见殷国灭亡的大祸,长久让我们不忘上天的惩处。我不只如此告请,我还想道:‘除了我们二人,您有志同道合的人吗?’您会说:‘在于我们这两个人。’上天恩赐的休美越来越多,只是我们两人不能胜任了。但愿您可以敬重贤德,选拔杰出的人才,终究帮助我们后人去接受它。

“啊!真的不是这两个人,我们还可以达到今日的休美境地吗?我们一起来成就文王的功业吧!不懈怠地加倍努力,要让那海边日出的地方,没有人不听从我们。”

周公说:“君啊!我不如此多多忠告了,我们要担忧天命和民心。”

周公说:“啊!君!您晓得民众的行为,没有不善始的,要善其终啊!我们要依据这些,前往恭慎地实施治理啊!

蔡仲之命

[原文]

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

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①。蔡仲克庸祗德,周公以为卿士。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

同类推荐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8090:象牙塔里的少男少女

    8090:象牙塔里的少男少女

    他们是刚刚步入象牙塔的少男少少女们,帅气的乖乖仔韩洛偏偏遇上了标准的野蛮女友萧燕;专情的林子铭遇上了拜金女素云;多情却不留情的潘帅遇上了他的克星汤敏;男人婆王钰偏偏不爱痴情的衡伟,反而一心一意喜欢着潘帅……象牙塔里的少男少女,送给每一个走在花季雨季中的少男少女们,愿大家的青春能想凤凰花一般灿烂。
  • 枕上晨钟

    枕上晨钟

    通俗章回小说,小说叙述明代江南镇江府丹徒县人富珩,官至御史,因误用家人刁仁夫妇,被其欺骗愚弄,竟犯下贪赂卖爵。故权奸刘瑾将其遣发陕西兰州卫充军。其婿钟倬然,亦被刁仁所害,颠沛流漓,后因平宁王宸濠之乱有功,官至巡按,为其岳丈平反,全家团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冷少恋上俏秘书

    冷少恋上俏秘书

    读者群:63450393苏莹是个乖巧的女孩子,在一次无故被公司解聘后在心情郁闷下跑到了酒吧,喝多的情况下被下了药带到了宾馆,下药的那却临时有事走了。伤心过去的苏莹在一夜间什么都没有了,但是生活还是要生活,调整好情绪后重新找工作……
  • 淘气宝宝

    淘气宝宝

    温文尔雅如他:这次,我一定不会放开你!淡泊冷酷如他:你将是我唯一的新娘!聪明心细如他: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我都会守护着你!高傲霸气如他:你会是我的!顽皮固执如他:我是不会放弃你的!——————————————————————————————————这是淘气宝宝的QQ群:淘气宝宝16482441(已满)苍冥阁43961151(未满)大家如果喜欢这个作品,可以加进来讨论讨论!谢谢!90度鞠躬!.......----------------------------------------------------------------------------------------------水馨的其他作品:《魂断红尘》(连载中)
  • 重生明末当皇帝

    重生明末当皇帝

    现代人朱宇一夜醒来成为了木匠皇帝朱由校,传说中的一代昏君,然而他发现事实并非这么回事。他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反而是随时都可能丢掉小命的傀儡皇帝。明亡,亡于财政破产。一边是外患不断,一边是代表商人利益的东林党操控朝政、阻碍国家税法改革,一边又是天灾不断。为了挽救这个迟暮的王朝,从此君王不早朝。并走上了疯狂的敛财之路,经营皇庄、皇店、开设工厂、四处抄家。“昏君啊!比万历还贪。”“暴君啊!当初瞎了眼,竟扶其登基。”朱由校:“朕必将让大明火德,普照帝国每一位善良的子民,让他们不论富裕还是贫穷,都能更有尊...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独步惊华

    独步惊华

    她,顾若云,青龙国有名的废物,父母双亡,天生懦弱,丢尽了整个将军府的脸面,最终因与人纠纷而被亲身爷爷将毫无过错的她活活打死!再次睁眼,脱去了那一身懦弱,她再非昔日的废物小姐!身怀至宝,契约四大神兽,便是青龙国第一高手都抢着要成为她的跟班……丹药?算什么,她随手可以炼制一把。低阶灵器很强大吗?就连她手下使用的都是高阶灵器。你有高级灵兽?抱歉,她身后的圣兽已成千军万马,力压一切豪雄!只是谁能告诉她,这个强大妖孽的男人是怎么回事!为何却死皮赖脸的纠缠着她,更是誓不罢休!----------推荐新文《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依旧女强,妹子们收藏下,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