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600000002

第2章 引言:如何安置孔子

古人有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的确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更值得大书特书。孔子以后的中国历史,基本上被孔子和归于孔子名下的教化传统所笼罩。从我们现在所关心的主题看,无论是中国这个国家的历史形成,还是中国老百姓的身心安顿,儒教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历史上中国的形成而言,可以说,没有儒教,就没有中国,儒教是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内在根源。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汉代经学的建立和汉武帝的复古更化,奠定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崇儒教以治国的基本方针。此后中国的社会发生过很多变化,但崇儒教以治国的信念在历代统治集团那里从未动摇过,而作为中国之命脉的儒教在中国社会中的主导性地位也从未改变过,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

从辛亥革命到现在的一百年,中国经历了自己的现代化过程。由于现代性肇始于西方,所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不断西化的过程。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以反儒教为主调的新文化运动。很多研究者已经指出,新文化运动乃是对于辛亥以来共和危机的一种直接反应,因此,新文化运动的政治涵义是非常明显的。新文化运动的政治后果之一,即是将儒教排除在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这一重大主题之外。

而之后中国的国家建构,就只剩下政党—国家(Party-State)这一条道路。政党—国家的理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而提出的政治主张,也是中国国民党基于对三民主义的新理解——孙中山晚年的思想转向以及随后的戴季陶主义——而提出的政治主张。当然,二者都基于晚清革命派人士念兹在兹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理念。

晚清革命派人士试图建立一个以汉族十八省为边界的民族—国家,而与革命派人士具有竞争关系的保皇派人士则试图继承清朝的疆域和法统,背后是一个包括满、汉、蒙、回、藏等多个族群在内的现代中国想象。二者的对立有很多方面,其中特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主制与君主制的对立,二是民族主义的国家观念与天下主义的国家观念的对立。

实际的情况是,革命派获得了历史性的胜利,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吸纳了保皇派人士的一些重要看法。章太炎在1907年写作《中华民国解》时已经明确意识到,在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过程中教化的力量仍将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而孙中山则明确地将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教化传统安置在民族主义的主题之下。因此,我曾提出,革命派人士在国家建构问题上的实际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保皇派人士的意见,而其核心乃是一个民族—文教—国家(Nation-Cul-ture-State)的理念:“如果文教仅仅是或蜕变为民族的文教,也就是仅仅在文化民族主义的层次上被理解,那么,民族—文教—国家就仍然是一个民族—国家,因为这里的文教可以被民族完全涵盖。如果文教的意义和文教的理想被突显出来,显示其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的天下关怀,那么,民族—文教—国家就不同于一般所谓的民族—国家,而更像一个‘小天下’,其对内、对外的政治理念就有可能在承认现实、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彰显出一种理想性的超越民族间、国家间之壁垒的环宇政治维度。”(唐文明:《夷夏之辨与现代中国国家建构中的正当性问题》,见《近忧:文化政治与中国的未来》,30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然而民国初年的政治变化并未朝好的方向发展,不但教化传统在国家建构中的潜在意义没有被充分重视,而且在知识分子对共和危机的日趋激进的反思中,教化传统还成为被归罪的对象。虽然自身位列保皇派而又受到革命派思想影响的梁启超在1902年已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但可能除了极少数人,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思想家,大都对于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背后的教化因素缺乏深刻的洞察和足够的重视。与此相对应的一个历史事实是,辛亥革命后为应对中国是一个多族群国家而提出的政治理念无关乎教化,而是单纯政治意义上的“五族共和”。紧扣历史的脉络来看,新文化运动以后,共和已不再可能,政党—国家成了惟一的选择。国民党和共产党各自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政党—国家的理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国民党认为政党—国家中的那个独特的政党,必须是自身能够承担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能够代表全体国民利益的政党,或者说正如其名称所显示的那样,必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民政党。共产党对国民党的这一看法并无异议,而又以阶级理论为基础,提出这样一个能够承担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能够代表全体国民利益的政党,只能是基于普遍阶级的理念而形成的阶级政党,也就是说,只能通过建立一个阶级—国家(Class-State)去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无论是国民党的政党—国家理念,还是共产党的政党—国家理念,都是以一个政党对应于国家,因而都是国家主义的政党。从我们所关切的问题看,二者的不同在于,前者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还为古典教化传统留有一定的位置和空间,甚至像戴季陶等人所提出的主张其实隐含着儒化国民党的思路,而后者则以共产主义信念作为整合各方、动员民众的主导性的意识形态,对古典教化传统的排斥更为强烈,即使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策略性主张,也难以改变其激进的反传统主调。

实际的情况是,共产党获得了历史性的胜利。1949年以后,中国的国家建构走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轨道,以至于有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一方面是政府努力改正错误的“拨乱反正”,另一方面则是新环境对国家建构的新挑战。1980年代以来,不光是中国共产党时时面临着执政的种种挑战,1949年以来的国家建构理念也面临着理论上的挑战。相比之下,后者显然更为根本,因而也更为麻烦。与此相关的一个直观的事实是,作为中国惟一的执政党的共产党或许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及保卫国家统一等措施较大程度地缓解其合法性危机——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但这些措施对于1949年以来所确立的新的国家建构理念所面临的理论危机则无济于事。

站在这样一个历史端口,我们以中国几千年的教化与文明为背景来重新审视这一百年来的现代化历程,自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民族—国家、阶级—国家的理念对于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都有不适合之处,那么,以文教—国家(Culture-State)作为现代中国国家建构的主导性理念是否更为妥当呢?至少在文教理想之下由族群差异和阶级差异所带来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可以在一个综合性的视野中得到衡定。如果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思路,那么,在国家建构的主题下提出如何安置孔子的问题就是很恰当的,而且,这将构成未来中国政治哲学的一个重大问题。

就历史上中国人的身心安顿而言,儒教所起的作用也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是造就中国人国民心理的主导性的教化力量,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明理学的开展与其相应的教化改革,使得儒教真正呈现出一个能为人提供具有终极意义的安身立命之所的教化传统。而且,鉴于儒教自身注重人道而非神道、注重后世而非来世等特点,历史上儒教与道教、佛教及各种民间宗教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出非常独特的景象。就各自的发展而言,一方面,道教、佛教及各种民间宗教往往会受到儒教的影响,比如佛教的中国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儒教也会受到其他宗教的影响,比如宋明理学中很多主题的开出就与佛教有很大关系。就各自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而言,一方面,对于道教、佛教及各种民间宗教,儒教从来不排斥,而是充分肯定这些宗教能够起到劝人向善、补王化之未逮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崇信儒教的同时也崇信他教,这在中国历史上很是常见,但这绝不意味着这种信仰方式不够虔诚。随着科举制、君主制的相继被废除,经学解体而代之以人文科学,书院衰落而代之以新式学校,能为人提供具有终极意义的安身立命之所的儒教失去了最基本的制度保障,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之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一直经受着科学主义的冲击。我们知道,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反礼教的两个重要口号之一就是科学,而1920年代中国知识界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则是现代中国人精神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与此相伴随的另一个理论现象是,在现代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过滤之下,原本贯通天地人、具有终极面向、意在全盘生活计划的儒教思想沦为道德学说,顺此狭窄化的诠释路径,儒教呈现出的就只剩下一副干瘪的道德主义面孔。(参见唐文明:《隐秘的颠覆——牟宗三、康德与原始儒家》,北京,三联书店,2012。)1949年以后,共产主义信仰作为关乎国体问题的国家信仰(statefaith)在中国是笼罩性的,对国民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共产主义信仰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础的,因而其在人生观的问题上也是诉诸科学。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对国民心理产生了更大影响的、更为基础的观念则是唯物主义。1980年代,共产主义主要作为政治理论发挥作用,其信仰功能减弱,而唯物主义对中国人的心灵的影响有增无减。我们常说198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出现了信仰的真空。而必须正视的是,与这一信仰真空相伴随的,是唯物主义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主导作用。而目前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很多严重的问题,都可以从这一线索得到理解。

从另一个角度看,尽管一百年来的“以夷变夏”力度不可谓不大,效应也非常显著,但儒教传统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儒教传统中的话语仍以片断的方式不断出现在中国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反思活动中,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而从1980年代到现在,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中国的民间社会中,儒教复兴的呼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实际上,关联于共产主义信仰功能的衰落而导致的信仰真空问题,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各种宗教都在不同程度地复兴。处于这样一个历史时刻,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意识到儒教真正发挥其安顿人的身心的教化力量则必须具备必要的制度安排的话,那么,在国民身心安顿的主题下提出如何安置孔子的问题不仅很自然,而且很紧迫。

毋庸置疑,缺乏适当的制度安置是现代以来儒教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一点是服膺儒教、关心儒教、关心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关心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的各方人士所必须正视的。而从国家建构和身心安顿两方面提出如何安置孔子的问题,则促使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在晚清到民国的历史性变革中,服膺儒教的人士如何应对儒教在制度方面所受到的巨大冲击。这就是我们研究康有为的孔教思想的缘由所在。

同类推荐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王局:囚爱皇后

    帝王局:囚爱皇后

    于是,她成为人人钦羡的皇后。她欠了他一个为什么。摩仙殿内,一朝穿越,不受宠的将军府大小姐凤凰涅磐。后来,温和如玉。嫁了之后,才发现他身边敌意重重,个个恨不得置他于死地!她大怒,“我的皇后,她过三关斩六将,一一替他扫除障碍物,一步一步助他登上皇位,为了一个答案,她才知道,从头至尾是他一步一步精心算计,诱她入局,只为了前世,朕…等了你一千年。”,太子妃在此!她的人岂容他人欺负。她心狠亦毒辣,他是当朝的太子,他温柔淡雅、笑容如雪,是他一个温柔乞求的眼神,骗得她成为他的太子妃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时光里的欧洲

    时光里的欧洲

    雅典的文艺与民主,罗马的教会和共和,米兰关于信仰的扩散,巴黎经典的哥特风格,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维也纳的古典主义……自公元前800年到今天,从英、法、意到西班牙、奥地利,整个欧洲的脉络在大地上勾勒。这是一本深度旅游背景书,为所有准备前往欧洲的人介绍城市的故事。
  • 真假亨特

    真假亨特

    美洲大陆正上演奴役、征伐和仇杀的悲剧。通过与印第安尤马部落的联手,老奸巨猾的梅尔顿把一批德国劳工诱骗到一座古老的神秘矿井劳作,同时还传闻他绑架了一些神秘人士。此时,梅尔顿的侄子与大富翁之子亨特,二人长到难分彼此的相似程度,由此引出一场争夺家族遗产的谜案……老铁手得知消息后,不顾个人安危,历尽艰难险阻找到了悬崖城堡,却阴差阳错救出了尤马部落的头领,以及美丽的犹太姑娘尤迪特,在救出遇难同胞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中,也穿插了着同样惊心动魄的爱情纠葛……刚毅智慧的老铁手和“丛林之王”温内图再度联手战胜邪恶力量,除了勇气的较量之外,还有正义、智慧的对决。
  •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由赵毅衡所著,大部分篇幅,都是讨论叙述形式问题,过于深入到细节之中。为了醒目起见,我把《苦恼的叙述者》的分析原则在此作简要说明。在全书开头讲这问题,有先人为主之嫌,实际上,下面的讨论应是全书的结论。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看完全书后不妨再读此节。
  • 引领青少年地理发现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引领青少年地理发现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这个相公有点冷

    这个相公有点冷

    “嘿呦!嘿呦!”朝着天空白了白眼睛,我恨死了现在的姿势,手脚被麻绳牢牢地捆住,一点儿空隙都没有,一根粗大的竹竿横穿过被缚住的四肢,只有屁股在空中晃荡来晃荡去!那副样子,不禁让人想起两个猎人抬着一头豪猪的场景!自我介绍一下,眼下这个被人捆得像猪一样抬着走的倒霉鬼就是我……刁小蛮,刚刚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黑帮千金。天空中浮现了一个说明框,嗒嗒嗒打出来以下几行黑体字…………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