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100000003

第3章 导论(2)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扬雄在《法言·吾子篇》中说:或问:“景差,唐勒,宋玉,枚乘之赋也,益乎?”曰:“必也淫。”“淫则奈何?”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寖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是以扬子悔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司马迁所说的“好辞而以赋见称”,可能是一种互文见义的用法,即喜好辞赋,并以辞赋创作而知名。扬雄和班固把楚辞统称为赋,不过,已经有了“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的区分。也就是说,当时的人既把屈原的楚辞称为赋,也把宋玉之后包括汉人所作的一些所谓“丽以淫”的赋称为辞,基本上“辞”与“赋”的用法是含混不分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里,已经把诗、辞、赋三者的关系分得比较清楚,他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也。这句话明确表示,诗、辞都是赋的渊源,只是诗是赋的远源,辞是赋的近源。

萧统主持编纂《文选》,他把赋与骚完全分开,一开始是由“赋甲”到“赋癸”,分赋为十类;接着便是“诗甲”到“诗庚”,分诗为七类;再接着才是“骚上”与“骚下”。

在《文选》之后,人们通常把楚辞与赋分别论述。不过,赋学史上也有“祖骚而宗汉”(参见祝尧:《古赋辩体》卷三)的观点,同时赋的体裁也可以分成骚体赋、文体赋、骈体赋、律体赋四类(参见詹杭伦:《宋代辞赋辨体论》,载台湾《逢甲人文社会学报》,2003(7)。,其中不仅骚体赋与楚辞体往往难以断然区分,而且其他体裁的赋作中,也偶尔会掺杂楚辞体的句法。总之,在六朝以前,辞、赋名词可以换用,从文体上将辞、赋二体分别开来,是刘勰和萧统以后之事。从理论上说,把楚辞体与赋体作区分是有必要的,但从实践的层面来讲,人们在写作专门的楚辞史时,固然需要讨论辞体对赋体的影响;同样,人们在写作赋史时,也可以全面讨论楚辞体和骚体赋的作品。

三、楚辞之作品

(一)由以地域为中心到以政治为中心的嬗变

从空间上看,楚辞的诞生背景当然是楚地。从时间上看,楚辞则恰好出现于战国后期,也就是中国由诸侯争霸的分裂时代向秦汉的大一统时代转变的时期。楚辞的主要作品就是在这种政治嬗变的过程中产生的。以《楚辞章句》为例,从屈原的作品到王逸自己的《九思》,这些作品跨越了战国后期到东汉中后期长达三百年的历史。

我们注意到,这三百年里产生的楚辞有着明显的断代。先秦时期的楚辞与两汉的楚辞在精神内涵、艺术风格、审美价值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那么,楚辞作品中的这种断代是如何出现的呢?

从先秦的诸侯争战,到秦代的领土统一,再到西汉的文化大一统,这一过程不仅是政权的更迭和朝代的变换,而且是时代整体思想的嬗变。楚辞创作的变化,则体现这种思想的嬗变。

第一,先秦楚辞的创作根本上是以楚地这一地域为中心的。

楚辞的定型以及巅峰之作皆是屈原倾一己之力来完成的,而《离骚》一篇的分量就占了全部楚辞的半壁江山。《离骚》最主要的精神内涵,就是抒情主人公在政治黑暗和奸佞排挤之下对个体精神的张扬,这种个体精神的力量来自何方?仅仅是对君主的情感吗?不,这一情感在《离骚》中已被抒情主人公的远游所超越。《离骚》的结尾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陟陞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抒情主人公真正的心灵寄托是自己的故乡。屈原其他作品精神内涵的种种表现,如香草美人、思念君主等其实都是围绕着楚地这一地域而展开的。因为此时的楚国正面临着最严重的灾难,国势十分危急,屈原一切的情感最终都会归结到楚地上来。因此,先秦楚辞基本上是以楚这一地域为中心而创作的。

第二,汉代楚辞的创作根本上是以大一统政治为中心的。

西汉的君臣多为楚地之人或与楚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汉代尽管逐渐独尊儒术,但对楚辞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汉代楚辞全面延续、模拟、代言了屈原作品,因而,从表面上看,汉代楚辞和先秦楚辞的文体、内容甚至结构都很相似。这种相似其实只是表面现象,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汉代楚辞有屈骚之形式,少屈骚之精神;有屈骚之词语,少屈骚之情感。

汉代的文化大一统形成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原本极具个体张扬和政治批判色彩的楚辞精神逐渐被强大的意识形态所压迫。同时,汉代楚辞的作者较少有屈原的坎坷遭遇,甚至不少作者都是文学侍臣和学术领袖,这就造成了汉代楚辞与先秦楚辞种种的不同之处。

因为大一统之下,人人可以“四海为家”,所以汉代楚辞的写作不再以故乡为中心,而是以对君王的讽谏、对朝廷政治的美刺为目的。首先,政治目的全面替代了屈原那种故乡沦陷的情感目的;其次,汉代楚辞也虚构了不少的神话世界,但这些世界的魅力都比不上屈原创造的神话世界那般瑰丽,更重要的是,屈原的目的是远游,而汉代楚辞中抒情主人公的目的主要是求仙,个体张扬的力量再次被降低;再次,汉代楚辞尽管也描绘了不少楚地的花草树木、风俗习惯,但由于这些作品不再以楚地为中心,因此这些描绘也显得极其淡薄和贫乏。

但是,汉代楚辞的特点逐渐与汉赋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汉代楚辞的嬗变与衰落,只是把文学的接力棒递到了汉赋的手中,汉一代的文学是以与汉代文治武功相匹配的汉赋为代表的。

总之,要全面认识楚辞的创作特点,就要清楚先秦楚辞到汉代楚辞的嬗变过程。

(二)屈原与先秦之楚辞

先秦文献流传下来的能够确认的楚辞主要是屈原和宋玉的作品(此暂不涉及出土文物),同时先秦楚辞与汉代楚辞的差异又是如此之大,因此后代的学者与选家都对楚辞作品的分类做了很多工作,也按照自己的观点进行增删。当然,无论他们怎么给楚辞分类,都必须以屈原的作品为核心。

早在汉代,司马迁、班固、扬雄等人都直接把《离骚》称为楚辞。似乎在他们眼中只有《离骚》才是楚辞。这种观点对后代影响比较大。

王逸编纂《楚辞章句》十七卷,列明屈原作的占据八卷的篇幅。包括卷一《离骚》,卷二《九歌》(分十一篇),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分九篇),卷五《远游》,卷六《卜居》,卷七《渔父》,还有卷十《大招》,也署名屈原作或曰景差作。

朱熹编选《楚辞集注》,把收录了屈原作品的前五卷统称为《离骚》,而把收录了宋玉、景差、贾谊、严忌、淮南小山作品的卷六至卷八称为《续离骚》。明代汪瑗的《楚辞集解》更激进,正文八卷,只注了屈原的作品。

这就表明,屈原就是楚辞的灵魂,如要了解先秦楚辞,就必须了解屈原的生平。

目前关于屈原的资料,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较早的文献,其中大部分的史实是可信的,但在屈原的生卒年、流放的时间、屈原自杀等方面,今天依然有很多争议。

屈原的生年,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一句来看,比较流行的有这样几种。一是王逸认为“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屈原生于“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但据现代天文学考证“摄提格”的说法已经是汉代了;二是朱熹认为“摄提”是天上星宿之名,只能证明屈原生于寅月寅日,但生年不定。现有的各种推断,基本上在公元前350年至公元前338年之间。

关于他的卒年,则更是说法不一。据统计历史上至少出现过十余种说法,但没有一种能够服人,综合各家与现有文献,屈原大概卒于公元前294年至公元前278年之间。

屈原,名平,其远祖是颛顼高阳氏,高阳是黄帝的后代,可能是黄帝的五世孙。根据《史记·楚世家》,高阳氏的六代孙季连就是楚的创业始祖。根据我们在前面引用的文献,可知周成王时,季连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传至楚武王。他的儿子瑕,被封采邑于屈,于是子孙就以屈为氏了。所以屈原的确是楚国的贵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据考证,楚国的屈姓长期担任重要的职位,洪兴祖《楚辞补注》引《元和姓纂》云:屈,楚公族芈姓之后。楚武王子瑕食采于屈,因氏焉。屈重、屈荡、屈建、屈平,并其后。又云:景,芈姓。楚有景差。汉徙大族昭、屈、景三姓于关中。看来,屈原能够出任司徒,与他的世系还是有关系的。但也有很多人考证屈原这一支在当时已经衰微了,这是有道理的。

屈原所担任的司徒,据游国恩考证,则可能是相当重要的职位。《史记·楚世家》记载了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的事迹: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而担任过楚左徒的,可能仅有屈原与春申君二人。由此可知屈原所担任的左徒,也一定是相当显要的职位。从司马迁记载的他出入朝廷皆应对自如的现象来看,这份职位的确很重要。屈原主要对内讨论国事、起草宪令,对外应对诸侯,曾两度出使齐国。

屈原后来担任的三闾大夫,可能是楚国管理王室宗族事务的官员。三闾即楚宗室昭、屈、景三姓聚居地,所以屈原的这份职务也是相当重要的。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起初,屈原是很受楚怀王信任的,不久,上官大夫靳尚要和屈原争宠,就不断地在怀王面前诋毁屈原。这导致楚怀王对屈原的疏远,也不再听取屈原的劝谏。不久,不听屈原劝谏而执意到秦国去的楚怀王被秦国囚禁而死。这时,顷襄王即位,屈原再次受到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的诋毁,导致屈原被放逐。最后,屈原投水而死。

屈原之死,也引来后世学者的纷纷议论。有“殉君说”、“尸谏说”、“殉国说”、“精神崩溃说”、“洁身自好说”等。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不能说服所有人。屈原之死与两千年之后的王国维之死同样耐人寻味。因此,屈原之死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上述种种原因或许都只是一种因素。不管屈原之死怎样,他的自杀令他的作品在后世不断得到升华,也被赋予了越来越深刻的意义。

把握屈原的生平,就可以理解他的作品了。

《离骚》是屈原,也是全部楚辞的代表作,是一首具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之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离骚》创造的不仅是一种歌辞,而且是一个艺术世界。第一,《离骚》创造了一个美好的象征的世界,这个世界表现的是屈原个体精神的张扬和个体品质的自我珍惜。在这个世界里,屈原使用了无数的芳花香草,描摹了弃妇一般的美人的形象。其中,香草象征着屈原的高洁品质,也象征着对小人的憎恶;而美人一般被认为是屈原自喻。这个象征的世界集中体现了屈原的内心,也是整首《离骚》最动人的地方,屈原坚贞高洁的形象就是在这香草美人的象征中树立起来的: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第二,《离骚》描摹了一个黑白颠倒、君主昏庸的现实世界。屈原的悲伤在于,这个混浊的世界恰恰是他的故乡楚国。所以,他对君主的感情,对政权的感情,根本上都包容在对故乡的感情之中。在这个世界里,小人当道,君主被蒙蔽,往昔那种忠臣贤君的“美政”的场景再也见不到了: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一向志意高洁的屈原,就在这个现实世界中被压迫、排挤、流放,直到最后走向死亡。这个现实的世界是《离骚》最具震撼力的场景,也是整首歌辞的底色。这个现实世界,也引起了后代文人的共鸣,他们通过这个世界来认识屈原,同情屈原。汉代楚辞对先秦楚辞最大的模仿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模仿。

第三,《离骚》还创造了一个瑰丽神奇的神话世界,抒情主人公的远游、求女等活动都是在这个世界中展开的。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未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这个神话的世界是屈原完美理想的化身。因此,神话中的抒情主人公显得无比强大,这就折射出屈原对个体张扬的无比渴望。神话中一次次的求女,则象征着屈原对完美的追求。

这三个世界加起来,就是《离骚》的世界,即象征世界、现实世界和神话世界。但这三个世界在《离骚》中不是归于毁灭,就是变得黑暗,三个世界的理想其实都破碎了。这就导致了屈原的自杀: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就是《离骚》的悲剧。

屈原其他的作品,也基本上体现了这几个世界。《九章》的主旨与《离骚》大体相同;《天问》除了这种主旨上的一致外,还因为屈原对自然宇宙和社会历史提出的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中保留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古史资料而备受重视;《九歌》本为楚地乐歌,今本由屈原在原始乐歌基础上加工改造而成,歌辞深沉动人。

先秦楚辞的另一位作者是宋玉,他的《九辩》也具有极高的价值。这是宋玉受屈原影响而写的一篇作品,它长期以来被看作宋玉代屈原立言,以表示对屈原的哀悯之情的作品。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九辩》:“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宋玉也在这里抒发了自己忠直被谗的苦闷,但由于宋玉的性格和现实因素与屈原不同,因此《九辩》委婉有余,激愤不足。这不是缺点,只是作者之间的个性不同而已。

(三)汉代之楚辞

同类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会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会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本书是一本集聚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争书籍,它告诉读者:战争带来劳民伤财、废墟残骸的同时,也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书中包括了十字军东征、血战顿河畔、德国农民战争、海地独立战争、美英战争、菲律宾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这些战争有的让世界重新划分版图,有的让权力者重新洗牌,有的……
  • 使命的召唤

    使命的召唤

    一个从黑暗的地域中走来的邪恶灵魂——他,拥有黑暗与邪恶的过去,双手沾满了血腥与杀戮;他的存在,似乎只为证明一件事——屠杀!他没有理想,毫无抱负,只是为了屠杀而存在,似乎是接受了死亡的召唤!但当他遇到了她……为了正义、为了正在遭受压迫的人们——他终于站了出来,自由与荣耀在引领着他,走向明日的辉煌!这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在这个纷乱繁杂的世界中,人凭借一己之力改变着这一切。(本故事纯属虚构。)
  •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在《三国演义》中运用最精彩的当属赤壁之战,假使操作谋略得当,精心筹划,以百万之师去克不足十万之师,真的有可能大功告成。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曹操就可能统一天下。不料,东吴年轻的都督周瑜,谋略得当,筹划精密,再加上诸葛亮的帮助,一举打败了曹操,使曹操统一天下的希望化成泡影。再如彝陵之战,陆逊谋略得当,战术正确,用以逸待劳之法大败蜀军,几乎活捉刘备,不但挽救了东吴,也奠定了自己在东吴的位置,一举成名。另外,三国演义中出了几位超级谋略大师。诸葛亮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曹操是不折不扣的谋略大师,周瑜和陆逊是三国里的美男子,也是英雄少年,一个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一个战败了世之枭雄刘备。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又见红楼

    又见红楼

    原来她本身就是一株仙草幻化而来,她深知自己最终的命运是如何,但她不愿受到摆布,只会化尽这一世的眼泪,经历重重磨难与思想斗争之后,从小在学校饱受欺凌家庭蒙受阴影的16岁小姑娘竟然穿越到了明代,她最终在牛郎之女相会之期在云端与宝玉在一起。“”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她在”大观园中的危机四伏是她无法想象的,寄人篱下的她几乎到了绝望欲死的地步,从来没有想过原本自己丑陋不堪的穷家女竟会变成大观园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宝玉是否真的可以放下自己
  • 王爷的小野猫

    王爷的小野猫

    她就像一只难以驯服的野猫,邪恶残忍的他将她囚禁起来……他有信心让她爱上他,一场灵与肉的纠缠开始了……一夜之间,十船被焚,血河滚滚,他高高在上地看着她,狂妄放肆地道,“小美人,来当朕的小奴隶!”他是野心勃勃邪恶无比的王爷,残忍嗜血;他是一手遮天的皇帝,狡猾如狐,她是穿越到海盗女儿身上的现代惊风号间谍,强悍嚣张,俗称百变女郎;连接二三而来的美男,个个狠毒无比,身手不凡,她,将如何逃出那残暴王爷的手掌心,又如何安全地周旋于众美男之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大明望族

    大明望族

    谚云: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与汝南周氏、会稽顾氏、陇西李氏、东海陈氏、中山张氏并称中国六大世家。大明中叶,世家郡望早已凋零,沈氏分支立足松江,名声鹊起,为当世显赫望族。只因一现代灵魂,回到至五百年前,重生到祖宗身上,混个了风生水起。*《登基吧,少年》2019年1.11起点首发,可以开养了,^_^
  • 蜜宠弃妃

    蜜宠弃妃

    “走开,不要!啊……”离去前一晚,她在众目睽睽下被人掳上马车极尽凌辱。完事后把她扔到苏家大门口。她是绝色的祸水,她负尽天下男人,可却终究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小白版简介:青阳第一美人苏流水是个胸大无脑,感情用事的蠢人!大婚当日,镇国将军被罢官免职,苏氏一门九族之内有官职者,皆锒铛入狱,听候发落!曾经对她海誓山盟,才迎她进门的夫君清零王爷,当即写下一纸休书。当夜,青阳第一美人自尽毁容!再度醒来,她再不是那个将烈女传,女四书倒背如流的苏流水。而是跨国集团的美女总裁龙写意!“流水临死之前,想为王爷做最后一件事!这薄情之名,便由流水来担!”“由你来担?怎么担?”他轻轻淡淡的道。“和离。把休书改为和离!”手拿放妻书,她对他低泣,“今生不能侍奉王爷身边,是流水一生最大的遗撼!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妾身这便去了!”她说罢,转身而去。成为青阳国头一个与王爷和离的女子!出宫之后,她从开始的做黑市,到后来的开店铺,在商场上头无往不利。她,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再次见她,她神采飞扬,脸上红斑已然尽褪。他不知,她竟是如此清秀绝伦,绝代风华,天姿国色!“苏流水!不过是二王弃妇!”她波澜不惊,勾魂一笑,“青阳律法——户婚明文记载。和离,是夫妻二人相协离异。与其说流水是弃妇,倒不若说清零王爷是弃夫。”至此,他终于明白她当年为何不要休书,坚持要放妻书的原因!想起她当日离去之时,竟还假意说要与他再续前缘,他不禁怒火冲天!“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那是说的来世啊!所以王爷,还是那句话,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她的声音慵懒如猫。却几乎让他吐血!当她一个人竟然交了国库一半以上的税收,苏氏流水,又代表了另一则传奇!温于意:冬至节生男子。青阳国六王爷,从小身体孱弱,才华横溢,清俊非常。“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苏流水,你会后悔负我!一定会!”花千树,元宵节生男子。为人风流不羁,喜好处处留情。“我喜欢处处留情,可我真正喜欢的那个女子,却不会爱我。”同是应了那句,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孤城,重阳节生男子,一生谋求只为利。紫月国首富。一代奸商。为人机智,手段凌厉。哄抬物价,从中赚取巨额利润。“我从来不会做亏本生意。可是我在想,若然此次我赚了这一笔,她又会以何等眼光来看我!所以这一次,我情愿血本无归!”
  • 卓越管理者说话之道

    卓越管理者说话之道

    从管理者日常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让管理者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得体而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解决问题、宣示主张、发布命令、同时树立管理者超凡出众的形象和应有的权威。相信《卓越管理者说话之道》能够帮助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不同级别的管理者提高自身的讲话水平,为事业的蓬勃发展助力、增势。
  • 小小龙女很倾城

    小小龙女很倾城

    她叫龙浅歌,是神龙族最小的公主,排行老九,却打出娘胎便怕水,在其即将成年时被龙族所弃,流落凡间;他叫凌破晓,是人族首领,保卫人间和平,却碰上胆小的她,命中注定二人恩怨纠缠;他叫裂宇,是狼族尊主,野心勃勃,势欲统领人间,偏偏计划每次都被龙浅歌破坏,可他偏偏倾心于她。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