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42

第42章 东亚各国的学术交流(6)

在此期间,中国学者赴日本游历来往多选择水陆不同途径,陆路经朝鲜,可顺便参观交流。1930年杨树达等人途经汉城,即参观总督府的博物馆、朝鲜王宫、科学馆、京城帝国大学,并与京城帝国大学教授藤冢邻、辛岛晓等交流学业。(参见《积微翁回忆录》,46~47页。)如果说古代朝鲜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那么随着近代东亚政治格局的改变,其作用更多地表现为学术交流的通道。

§§§第五节 魏建功与金九经

1927年4月,京城帝国大学法文学部聘请魏建功为讲师,教授中国语上下级。(参见《京城帝国大学学报》,第2、14号(1928年5月5日)。)魏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预科俄文班和国文系,毕业后进入国学门读研究生,治语言学。早期在整理国故中相当活跃,尚在本科生期间,就参与了整理清代内阁档案和《一切经音义》的工作,以后又在国学门编辑专门书目中负责方言书目部分,参加国学门的整理档案会、方言调查会、歌谣研究会、风俗调查会等学术组织的活动,关于歌谣、古音、古史研究等发表了不少著述,如《古阴阳入三声考》、《戴东原年谱》(载《国学季刊》,第2卷第2、3号)、《吴歌声韵类》、《到底怎么样》、《新史料与旧心理》(载《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3、15、16期),同时又是新文学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后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一度担任《国学季刊》编辑主任,20世纪50年代担任过副校长。他在京城帝国大学任教一年余,其间以《侨韩琐谈》为题,撰写了大量观感杂记,寄回中国发表,从这些重要信息中,可见这一时期中国知识人对韩日中关系的观念态度。

魏建功关注的问题主要在两方面,其一,朝鲜亡国的原因和中国应当吸取的教训,其二,中韩关系的状况与未来。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鼓动参与者,魏建功对朝鲜亡国原因的探讨,很自然地与中朝文化交流史相联系。在韩期间,他阅读史籍,考察遗物,认识逐渐深入。到汉城之初,他便阅读了朴趾源的《热河日记》,从其中第一种《渡江录·小序》获得两种印象,“1.朝鲜人的笃旧安素;2.无抵抗者的悲歌当哭。”“从第一点看来,我很替我们自家担忧;这种自取灭亡之道实在可怕,并非朝鲜人单独如此,黄帝子孙皆禀赋几分被压迫的根性也!第二点,可怜之外,总该还有几分可敬,至少可以算是在‘撒种’,不过往往像小孩子们‘打你不过,唾你或骂你两下’的‘撒娇’似的意味;虽是无抵抗者的无可奈何,终觉是一件怯懦无勇的衰弱病,阿Q的‘总算被儿子打了’的精神亦复在神明华胄的生命里存着呢!”(《侨韩琐谈·崇祯后三庚子》,载《语丝》,第131期(1927年5月14日)。)

以后他进一步观察体验,觉得“朝鲜人的思想与生活几于是整个的儒教化”(《侨韩琐谈·杭——蒿》,载《语丝》,第139期(1927年7月9日)。),不像中国掺杂佛道,“这些‘东国’道学先生的令人气闷实在不是国内的‘道学先生’可比得上的”。影响朝鲜民族近代史最大的两个中国人,“思想方面是‘朱夫子(熹)’,生活方面是‘朱天子(元璋)’”。他从朝鲜知识人所著《朝鲜佛教通史》附录的宗教小说《放牛歌》中读到作者假托发挥的感叹:“头外则朱天子之网巾束缚之,脑中则朱夫子之网巾束缚之;有此内外之束缚,人无以为活也!”“在这两个重要关系下,朝鲜思想史上的大反动,他们积极要离开中国而独立自主,那实在是有很大的需要和价值。所以明白两朱子与朝鲜的影响,就自然了悟朝鲜之所以有二十多年前的独立自主的事实,乃是一件当然的必然的结果。我们更可以明白,今日朝鲜的所由来,岂偶然哉!”(《侨韩琐谈·两朱子》,载《语丝》,第141期(1927年7月23日)。)

与旧士人的天朝意识不同,魏建功声称虽然“总想看一点‘大国’化育群小的‘恩泽’究竟是什么”,但“所觉到的都不是些‘嘉惠’于别人家的,而反以为处处只见得人家受了我们的累!”这种反躬自责最后还是落到对本民族地位前途的思考,“我常以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衰落,都不是凭空的。那过于古老的文明虽然足以夸炫于人,却也就是直趋衰落的根由。凡事死守著‘故旧’,大都在全个的大生命将委败而无力支持,和已经僵死而竭力挣扎的意味中。这其中往往有些不关痛痒的,或是心怀叵测的‘异类’来‘越俎代庖’的提倡。用时行国中的名词说,那就是‘文化侵略’——我以为‘思想麻痹’尤为切当”(《侨韩琐谈·考试官梁启超》,载《语丝》,第156期(1927年11月26日)。)。

由于个人身份和所处环境的限制,魏建功不能公开指责批评日本的殖民侵略,但朝鲜民族的境遇与中国前途的危难令其感同身受,行文中不时流露出谴责意向。因职业关系,他常与日本人一起交游谈话,每当后者谈及妓生或朝鲜的任何一切,“总觉他们有一种特别玩忽的态度。我心下却一般呕气,凡是不能自己挣气的方面所遭受的刺激,我总替这一方面呕气。我更替一切玩忽的人,和一切迷恋的人可怕。迷恋的可怕还没玩忽的可怕可怕。”他认为:“大约人与人间的感情是在互相尊重的原则上来的,最好说是相互平等的观念发生出来的。”友人告以凡是日本到各国去的人,都喜欢他们各自到过的国家的人,而到过日本的各国人,却并不很欢迎日本人。魏认为这至少是一部分玩忽别人的日本人的影响。他既痛恨玩忽别人的日本人,更痛恨无时无地不被玩忽,同时又无事无物不加迷恋的感情迟钝的中国人和载厚负重的朝鲜人。(参见《侨韩琐谈·麻将和妓生》,载《语丝》,第139期(1927年7月9日)。)

甲午战败以后,在朝鲜的中朝人关系可以说相当恶化,彼此利益冲突,成见甚深,纠纷不断。当时每天到朝鲜的中国人约有千余,在朝鲜人的心目中,生活较苦的是可以任由搓捏的劳动者,生活较优的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浪荡男女,其余则是“钱锥子”的奸商。而在魏建功看来,“朝鲜人除了那些‘不逞’的,其余都算‘太逞’了。他们有悠久的附庸的历史地位,再加上新近的厚重的负载,所以大部分变成好贪小惠的习气。奴隶得到一丝一毫的好处便比什么都要高兴,感激涕零的颂念他主人的恩惠;他因此也很喜欢做别人的主人,大概是想着他的奴隶可以如他对主人一般的恭顺驯伏于他。”中国侨民在朝鲜受欺负,朝鲜侨民同样在中国受欺压,消极的中韩人民感情上的爱恶,是人类畛域的不幸,经济利益的冲突并非精神上爱恶的全部根据,“目前事实中华韩人民感情上的相恶,以及理想中华韩人民精神上的相爱,恰是‘共荣共存’的‘东亚主义’之表面与里面”(《侨韩琐谈·华韩之间的爱恶》,载《语丝》,第142期(1927年7月30日)。)。这实际上包含着对日本殖民政策及其欺骗性的谴责和揭露。

魏建功在中国学术界交友极多,滞韩期间,他与鲁迅、顾颉刚等人通信,向中国学者报告朝鲜的学风,“拟唤起国人注意朝鲜文化”。魏受科学主义影响,重汉学而轻宋学,又为新文化之风鼓动,厌读儒教言论,对于朝鲜六百年思想唯朱熹之学独霸的局面不以为然,对于史学材料则十分重视。他认为“朝鲜半岛文化本为模仿中国者,往在国中以为荒僻无足观者,及来此间乃知其为东洋史学极重要之地,国人对此素来隔膜,弟颇有感慨。初到此间,起意研究朝鲜史”,尤其注意朝鲜党争问题,认为“此当是朝鲜最重要之历史也”。虽因一部分已为日本学者整理有绪,其他则简直遍地都是材料,收集不易,无从下手,仍然提醒国内同行注意:“朝鲜著作,在思想方面无所可取,在历史方面必有极重要之价值,可以参证国中汉(今日已发掘之古物)唐宋元明史实之不足也。”

为此,他在教书研究之余,主要做了三件事:一、受北平图书馆袁同礼之托,以该馆调查员名义收购朝鲜史学书籍,并着手编辑《朝鲜书籍志》,“取其《艺文考》(《文献备考》中)及所得旧抄本、《东国艺文略》与大学图书馆所藏各重要图书馆(总督府李王职、京城府)实在书目较录,并略述鲜书版本种类”。二、注意到“朝鲜之语言如日本与中国之关系,而其发音较日本尤为明白可考”,欲下心研究“年来盘旋于胸中之古声韵问题”,并“拟就日鲜两国人发音特别情形编写一书,自发音以至文艺读物,一反他人之为到中国吸收利益而只学说话的积弊”。三、代为收集梁山伯故事等源自中国的朝鲜民俗传说,并进行翻译,以推动国内方兴未艾的民俗研究。(参见《学术通讯:魏建功——顾颉刚》,载《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2集第21期(1928年3月20日)。)

魏建功在京城帝国大学交往的主要是日本学者,但与朝鲜知识人也有联系,他曾经提到和日本朋友去朝鲜店铺买苔纸,价高而质次,和朝鲜朋友去买,则比较优待,全权委托朝鲜朋友办理,更是价廉物美。(参见《侨韩琐谈·油纸扇青苔纸》,载《语丝》,第148期(1927年9月10日)。)所结交者中的一位当是金九经。魏到京城帝国大学时,金任职于该校图书馆,半年后自动辞职(据1927年9月15日发布的《叙任及辞令》,“图书馆雇员金九经依愿免职”(《京城帝国大学学报》第7号,1927年10月5日)。),来到中国,据说是因为不满日本的殖民统治。开始住在未名社,而魏建功与未名社同人如台静农、李霁野及鲁迅等交谊甚深,疑金九经来华得到魏的帮助或引介。魏建功回国后,继续与金来往联系,曾共同参与一些学术界的交际应酬。

金九经后来在北京大学教日、朝鲜文。他与鲁迅有所交往,与周作人、钱稻孙关系尤深。1929年7月至1932年2月,金九经多次拜访周作人,并几度招宴。(参见《周作人日记》中册,665、705、737页;下册,66、69、145、190、197页。)这期间北京大学恢复日文预科,后升为本科,由周作人负责(参见《苦茶——周作人回想录》,357~361页。),疑双方接洽与此不无关系。周作人的日记过于简略,由所留蛛丝马迹看,二人关系先密后疏,似有隔阂。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日本学者来华,多与金九经联系,1928年5月,他带领引荐京都大学派来留学的冢本善隆、水野清一、仓石武四郎拜访短期来北京的鲁迅,参观其所藏造像拓本。几天后,再与水野清一同访鲁迅。6月3日,鲁迅启程归沪,金九经和魏建功、张目寒、常维钧、李霁野、台静农等人到车站相送,并赠给鲁迅《改造》一本。(参见《鲁迅全集》,第14卷,765~767页。)1930年,原田淑人、矢野仁一等人来华,日本驻京人士设宴招待,金九经和周作人、贺嗣章也出席作陪。(参见《周作人日记》下册,148页。)1931年,东京帝国大学师生来华游历参观,金九经和钱稻孙、桥川时雄等人为其导游,引导参观北京大学第一、二院及北平图书馆。(参见[日]小笠原、渡边、黑木、稻叶生:《北支旅行记(五)》,载《斯文》,第13编第8号(1931年8月)。)同年1月,胡适致函金九经,谈后者送来的铃木大拙关于楞伽宗研究的著作的意见。(参见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校订版),第3册,959~960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以后他任满洲农业大学教授,曾与奥野信太郎一起前往西城受壁胡同拜访钱稻孙。金九经告诉奥野信太郎,他离开北京后总是想起钱先生。(参见[日]奥野信太郎:《燕京食谱》,见《随笔北京》,40~42页,东京,第一书房,1940。)后情况不详。遍查日本殖民当局所编流亡中国的朝鲜人状况名册,找不到关于金的记载。

§§§第六节 还期相敬莫相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热门推荐
  • 毒女难为

    毒女难为

    侯门嫡女、中宫元后含冤而亡,怨冲天地,浴火重生!欠了我的,统统都要还回来。喜财的钱财尽失,惜命的命丧九泉,爱名的身败名裂,权势至上的那就夺了你一切权柄,让你猪狗不如!复仇路上,人挡杀人,佛挡弑佛,神挡屠神!
  • 帝少掠爱:萌妻乖乖入局

    帝少掠爱:萌妻乖乖入局

    只缘一次陪驾,她被他追的如同丧家之犬。只缘一枚黑痣,她得到他特殊的照顾。人生的下一秒,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她盯着他,怒气冲天:“你怎么可以这样无耻?”他冷声大笑:“如果这个算无耻的话,那我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无耻!”什么才是男人给女人最大的承诺?且看你许我青丝白发,且看我修炼成妈!
  • 大元王朝3

    大元王朝3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对症拔罐治百病

    对症拔罐治百病

    无论日常保健还是治疗疾病,都是一个与体内“邪”、“毒”、“瘀”对抗的过程,当“寒”、“热”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外邪和内患相结合就会导致机体气血阻滞,从而引发身体不适甚至病变。只有将“邪毒”彻底拔出,才能扫清体内瘀滞,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书特邀高级中医技师亲自示范,针对最常见的健康养生问题,向人们推荐最简易和科学的家庭拔罐方法,并配以标准的拔罐真人示范图以及食补方,让即使不懂医学的人也能轻松取得最佳疗效,从而获得真正健康的人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销售就是搞定人

    销售就是搞定人

    微观销售就是搞定人。人是灵动的,所以销售不是一个静态的事情,它注定是一个动态的事情。在动态的系统中保持平衡,这就和冲浪运动一个原理,在大海里,高水平的冲浪就是一种艺术。对于如何去做销售,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这当然不是用来坐着讨论的问题,因为一切都在变。前辈很好的销售方式到现在就不那么适用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时代变了,我们沟通的方式变了。采用老的销售方式不能完成今天的销售。
  • 沙漠之城

    沙漠之城

    埃及,一个充满了妖艳而疯狂气息的沙漠之域。旅行探险家本尼西本想在这里体验一番奇妙的异域风情,探寻传说中的法老秘宝,却意外地被骗入地底洞穴,命悬一线。正当他想方设法、挣扎求生之时,愕然发现在这无垠的沙海之下,竟掩埋着具具血骨寒尸,匪帮的掠夺、部族的仇恨、“复仇之子”的追杀……周旋于这种种邪恶阴谋之中的本尼西,究竟能否逃出生天,并拯救被困于牢笼之中的无辜灵魂?
  • 学会用人,学会管人

    学会用人,学会管人

    本书网罗了古今中外赢家的用人智慧,提炼出了用人的精华要点,并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用人体系。通过轻松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识别、选拔、委任、激励、培养以及留住人才等用人谋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方能傲视群雄。
  • 盛宠豪门妻

    盛宠豪门妻

    ——夏瑜,你去死吧!又是一条无名短信,仿佛来自地狱的诅咒。在甲板上晒着太阳,正和经纪人聊的欢畅的夏瑜,恹恹的看着手机屏幕,眼底闪过古怪。会是谁一连三天,每天13点13分准时发来这种短信,像是个刻意的恶作剧。“瑜,又是那种短信?”“嗯,恶作剧吧!”揉揉眉心,夏瑜懒懒的答应着,余光不经意的撞到经纪人慕寒担忧的眸,扯动唇角安慰的笑笑……
  • 少儿喜爱的寓言故事

    少儿喜爱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打开心灵的一把钥匙,是一盏直抵心灵的指路灯,更是培养品行的一种极好方式,通过一则则短小精悍的寓言,可以把做人的道理以最质朴、最形象的方式诠释得淋漓尽致。《少儿喜爱的寓言故事》由李鹏和张茗馨编著,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人物故事;中篇:动物故事;下篇:人与动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