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31

第31章 胡适与国际汉学界(3)

不过,苏俄汉学界的旧派学者对胡适等人倡导文学革命和整理国故的欧化偏向不以为然,伊凤阁似也有所保留。1926年6月,国学门在龙头井公教大学召开第四次恳亲会,并欢送即将赴欧的胡适。席间胡适发表对于整理国故之最近意见的演讲,针对许多青年争相研究国学的状况以及回应陈源等人对此的批评,宣称:“我们所提倡的‘整理国故’,重在‘整理’两个字。……是用无成见的态度,精密的科学方法,去寻求那已往的文化变迁沿革的条理线索,去组成局部的或全部的中国文化史。不论国粹国渣,都是‘国故’。我们不存什么‘卫道’的态度,也不想从‘国故’里求得什么天经地义来供我们安身立命”,以免被误解为“保存国精”、“发扬国光”。他断言国学是条死路,其中经学、文学、哲学都没有什么宝贵东西,青年应尽量少走,而未经科学方法训练的人也不能走和不配走,进而呼吁“少年朋友大家要走生路!”得到在座的马幼渔、徐旭生等人的附和赞同,叶瀚、伊凤阁却有异议。伊婉转表示:“胡先生主张用新方法甚对,但其悲观不敢同意。中国学问材料太多,外人要研究非常困难。中国人用自家方法整理令人明白,亦甚要紧。”并针对徐旭生批评中国传统历史文学观念的说法予以指正:“文学是美,历史是教科书,乃是十八世纪外国人犯的病,这不是中国人的病。”(《研究所国学门第四次恳亲会纪事》,载《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第1卷第1号。)外国汉学家与中国新学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读出不同的东西,如沙畹认为《史记》的客观叙述,在西方史学中罕见,实在值得从各自的方法本身深思反省。

除了和长期侨居者的深交,胡适还与一些来访的匆匆过客建立联系。1921年10月,胡适在法国《政闻报》主笔孟烈士特(Alphonse Monestier)的宴席上与瑞士汉学者戴密微(后入法国籍)相遇。戴是沙畹的弟子,少年时即得到沙畹、马伯乐等汉学名家的指教,1920年考进河内法兰西远东学院。(参见耿昇整理:《戴密微》,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6)。)来北京时已能读中文书,看过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有意译成法文,但尚未能自信。两天后,胡适在原康奈尔同学王彦祖的宴席上与之再会,这次戴是主宾,陪客还有辜鸿铭、孟烈士特、徐墀等人。席间辜鸿铭对两位法国人大加调侃,痛斥法国政府授博士学位给徐世昌,令主宾十分尴尬。(参见《胡适的日记》,237、239页;胡适:《记辜鸿铭》,见《胡适文萃》,656~659页。)但这一机缘却促成戴密微于1923年至1924年间,先后在《河内远东法兰西学校校刊》(BulletindeL’EcoleFrancaised’Extreme-Ori-ent)载文介绍胡适关于井田制的反传统见解及其章学诚研究,并探讨胡适的新诗。(参见アンリ·マスペロ著,内藤耕次郎、内藤戊申共译:《最近五十年支那学界の回顾》,载《东洋史研究》,第1卷第1号(1935年1月),第6号(1936)。)

戴密微后在厦门大学任教两年,1926年赴日本,曾任日佛会馆学监。(参见耿昇:《戴密微和〈吐蕃僧诤记〉》,载《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研究通讯》,1985(1)。)1927年5月,胡适因国内政局不稳而羁留日本,在奈良旅馆中与之重逢共餐,同席的还有英国的爱里鹗和法国的印度教及佛教学家列维等人。(参见《南游杂忆》,见《胡适文萃》,630页。)后者曾到北京大学讲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学派诸大师凋零殆尽,戴密微成为重镇,胡适曾通过王重民与之联系。(参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90页。)

研究中国美术史的瑞典斯托洪(Stockholm)大学教授西伦(O.Siren,又作喜龙士),是西方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先驱者之一,著有多种关于中国古代建筑、雕刻、绘画的书籍,他于1922年3月认识胡适后,曾就中国美术长于表现精神意境等观念与后者交换意见,胡适还为其在北京大学演讲“东西洋绘画的要点”担任翻译。(参见《瑞典西冷博士在北大讲演启事》,载《北京大学日刊》,第999号(1922年4月13日)。)西伦所说在蚌埠和几位外国人士计划组织古物学会,引起胡适对近年中国古物出土甚多一事的注意。几天后,胡适便与中国新兴考古事业发生联系。1926年胡适访英,与之重逢,西伦听了胡适的讲演,又陪同其参观博物馆的玛雅文化藏品,认为其中有与中国相似处。但胡适不大相信。(参见《胡适的日记》,289、292、297、306、313页;《胡适的日记》,手稿本,1926年10月17日;《汉学发达史》,153页。)后来专攻中国建筑史的梁思成对其著作有相当严厉的批评,指其不懂中国建筑的规律,任意瞎写。(参见[美]费慰梅(WilmaFairbank)著,曲莹璞、关超等译:《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36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胡适与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交往,堪称“中国学史上的一桩很巧的因缘”。后者在国际汉学界声望仅次于伯希和,而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最大,尤其在音韵学方面,几乎独霸了半个世纪。1920年,高本汉在法国《亚洲学报》(JournalAsiatique)载文《论原始的中国文》(LeProto-chinois-langueflexionnelle),讨论中国古代代名词的变化,其方法、材料和得出的结论,与胡适留学时代发表的《尔汝篇》、《吾我篇》几乎一样。当时在莱比锡的林语堂看过高本汉寄赠的抽印本,诧为奇事,即复函相告。高虽然因生性骄傲而颇感惊诧失望,却由此产生结交之意。1922年11月,他从美国回欧洲,路过上海,本想到北京拜访胡适以及通过安特森(JohannGunnarAn-derson)博士了解其他中国学者,不幸因病不能北上,遂致函胡适,询问有关中国学者的古文字学近著、学术机构的汉学期刊以及白话运动的主要口号等问题,并寄赠前年论文的单行本。胡适知其“为欧洲今日中国学的大师”,写长信回复。(参见《胡适的日记》,514~515页。)两人从此订交。

胡适此前译载钢和泰论文,在向国内学术界介绍以高本汉为代表的欧洲汉语研究方面已起到积极作用。此后,高本汉陆续将自己的著述寄赠胡适,而胡适则设法将其中重要部分转介国内学者。不过,胡适的小学功夫甚浅,仅凭聪明和无师自通的科学方法治此清代学者成就最大的专门,多半是参“野狐禅”。(胡适曾坦白道:“考据之学,其能卓然有成者,皆其能用归纳之法,以小学为之根据者也。王氏父子之《经传释词》、《读书杂记》,今人如章太炎,皆得力于此。吾治古籍,盲行十年,去国以后,始悟前此不得途径。辛亥年作诗经言字解,已倡‘以经解经’之说,以为当广求同例,观其会通,然后定其古义。吾名之曰‘归纳的读书法’,其时尚未见《经传释词》也。后稍稍读王氏父子及段(玉裁)、孙(仲容)、章诸人之书,始知‘以经说经’之法,虽已得途径,而不得小学之助,犹为无用也。两年以来,始力屏臆测之见,每立一说,必求其例证。”(《胡适留学日记》,1064~1065页)陈寅恪曾对胡适的《尔汝篇》、《吾我篇》隐加讽喻。)而高本汉治古汉语,语法乃是最弱的一面,主要贡献还在语音。这方面他与钱玄同、林语堂、赵元任等专家也保持联系。钱从1922年起即在北大讲课时引用高著的材料,而系统仍旧。(参见魏建功:《〈中国音韵学研究〉——一部影响现代中国语文学的著作的译本读后记》,载《图书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9月30日)。)胡适之功,主要在于推动,实际输入则由语言专家完成。如国内最早刊登的高本汉著述译文,为1923年7月北大《国学季刊》第1卷第3号的《答马斯贝罗论切韵之音》。此文原发表于《通报》,回应马伯乐《论唐代长安的方音》(LedialectedeTch’ang-ngansouslesT’ang)中对其《中国音韵学研究》一书的论难,并对自著做出重要修正。后寄赠胡适,胡因病,瞩林语堂代译。由此开端,高本汉的重要著作陆续被译成中文,得到新学者的一致赞誉。而国内学界围绕高氏著述展开的讨论及修订,进一步确立了其总原则对中国音韵学研究的支配地位。

高本汉在汉语音韵学上的贡献,最能支持即使整理国故科学方法也较传统方式为优的主张,因此胡适屡屡予以鼓吹。1928年9月,胡适撰《治学的方法与材料》称:“近年一位瑞典学者珂罗倔伦(即高本汉)费了几年的工夫研究《切韵》,把二百六部的古音弄得清清楚楚。林语堂先生说:‘珂先生是《切韵》专家,对中国音韵学的贡献发明,比中外过去的任何音韵学家还重要。’(《语丝》第四卷第二十七期)珂先生的成绩何以能这样大呢?他有西洋的音韵学原理作工具,又很充分地运用方言的材料,用广东方言作底子,用日本的汉音吴音作参证,所以他几年的成绩便可以推倒顾炎武以来三百年的中国学者的纸上工夫。”用这一“三百年的古韵学抵不得一个外国学者运用活方言的实验”为例,胡适呼吁乱钻故纸堆的青年及早回头,先在自然科学的活路上有了好成绩,再以余力整理国故,“那时候一拳打倒顾亭林,两脚踢翻钱竹汀,有何难哉!”(《胡适文存》,第3集,203~205页。)

对于高氏的其他著作,胡适也予以提倡。1926年他收到高本汉寄来的《〈左传〉真伪考》,在太平洋舟中读完并节译大要,欲请顾颉刚、钱玄同看后发表。后因故耽搁。而陆侃如和卫聚贤则全文译出,胡适阅后写《〈左传真伪考〉的提要与批评》的长序,对高氏以文法学的研究考证古书的创举表示钦佩(胡适自己曾有此主张而未及实行),并进而与作者及为中文版作跋的卫聚贤讨论得失。(据《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第1卷第7、8号合刊《论〈左传〉之真伪及其性质》,高本汉另寄一单行本给赵元任,赵转赠李济。卫聚贤见后欲读,因外语不好,请教同学陆侃如,遂合译之。由陆口译,卫笔受,并经赵元任校正。)

1928年,胡适因夏剑丞送来两本关于古音通假的新著请其作序批评,用一个月时间“消遣”地阅读清儒音韵书及高本汉著作,并主要参照引申高著写了篇《入声考》,欲补其不注意汉以前古音的不足。初稿写定后,忽收到高发表于《皇家亚洲学会杂志》当年10月号的近作《中国古音问题》(ProblemsinArchaicChinese),所用材料、方法和得的结论,又几乎完全与之相同,不禁惊为奇事。(参见《入声考》,见《胡适文存》,第3集,225页;《胡适的日记》,手稿本,1928年12月1日。)后来重审《水经注》公案时,他引此事为例,说明学术史上此类巧合并非罕见,“凡用同样方法研究同样材料,当然可得大致相同的结果”(《胡适书信集》中册,964页。)。高本汉晚年称“只有爱护本国文物历史而从事研究的中国学者是真正的知音”(《高本汉诗经注释》,作者赠言。),胡适无疑当在其列。

此外,一些来华的欧洲汉学家虽与胡适仅仅一面之识,却也透露出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如苏俄专治中国哲学的柏烈伟和专治蒙古、藏文的潘克拉托夫(B.Pankratoff),前者曾任北京俄文专修馆教授和北京大学俄文讲师,要求将胡著《中国哲学史大纲》译成俄文,得到允准;后者则告以正将《元秘史》译成俄文。(参见《胡适的日记》,125~126页。)

还有一些人士,严格说来并非汉学专家,但与中国研究的近代学术发展颇有关系,如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有欧洲第一汉籍收藏家之称的法国汉文学者罗道尔,多次赴中国西南探险、熟悉当地民族风俗习尚的美国人类学者洛克(J.F.Rock)博士,留华逾50年、收藏大批古物并著有《中国艺术综览》、《历代著录吉金目》、《历代著录画目》等书、曾任北京历史学会会长的美国人福开森,治中国哲学的燕京大学文理科科长博晨光(LuciusChapinPorter),研究基督教史的耶鲁大学神学教授赖德烈(后任美国学会理事会促进中国研究委员会委员),任教燕京大学多年、研究基督教在华历史的瑞士学者王克私(PhilipedeVargas)等。(参见《胡适的日记》,292、297、305、355、359页;《胡适的日记》,手稿本,1929年12月15日,1936年1月3日。)

斯文·赫定曾多次来华探险调查,后更与中国学术界联合组织西北科学考查团,所写报告,风行世界。他还是瑞典国家学会18会员之一,可以推举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20世纪20年代末,曾运动提名中国作家,以沟通感情,便于考察活动。据丁文江函告,意中人之一便是胡适。后斯氏在火车上与胡适邂逅,当面又旧话重提,但希望胡自己将著作译成英文。胡适对其来意似有误解,态度是:“如果他们因为我提倡文学革命有功而选举我,我不推辞;如果他们希望我因希冀奖金而翻译我的著作,我可没有那厚脸皮,我是不配称文学家的。”(《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444页;《胡适的日记》,手稿本,1929年2月26日。同时斯文·赫定还拟提名梁启超和鲁迅。)

王克私也是文友会会员,1921年6月拜访胡适,后又来函及登门采访有关新文化运动之事。1922年2月15日,在文友会讲演“中国文艺复兴的几个问题”(SomeAspectsoftheChineseRenais-sance),这应是欧洲人首次以学术眼光评论中国的新文学运动,引起与会者的热烈讨论。丁文江持梁启超之见,认为中国文艺复兴只限于清代汉学,不当包括近年的文学革命运动。胡适则反对此说,“颇助原著者”。后来王克私再就文学革命运动采访胡适,在胡的帮助下,修改成同题长文,刊登于1922年4—6月上海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北华分会名誉书记顾令(Samuel Couling)创办的《新华学报》(The New China Review)。两人因此交往多年,成为很熟的朋友。(参见《胡适的日记》,96、255、263、267~268、280页;《胡适的日记》,手稿本,1923年4月3日,1953年3月23日。胡适虽参与意见,但认为王克私文“实不甚佳”,次年4月,复用英文自撰《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TheChineseRenaissance),分为宋学、王学、清学、新文化4期。)以后王克私曾任燕京大学史学系主任、《燕京学报》编委,抗战期间燕京大学教职员遭受日军迫害,外籍教员或亡走或被囚,王克私尽力照管校产和同仁,起了很好的作用。(参见梅贻宝:《燕京大学成都复校始末记》,载《传记文学》,第44卷第2期(1984年2月)。)

同类推荐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 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 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 ,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拨开历史的层层迷 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热门推荐
  • 红楼梦(白话本)

    红楼梦(白话本)

    《红楼梦》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作品透过贾宝玉、林黛玉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揭露和批判了以宁荣二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罪恶,预言了封建统治必然灭亡的趋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文笔细腻,语言风趣,人物众多,各有其貌,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为研究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
  • 必懂的军事知识

    必懂的军事知识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先吃厚爱

    先吃厚爱

    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之中,突然乌云密布,雷声滚滚,白色的闪电划破天迹,轰隆隆几声巨响,倾盆大雨倾泻而下。街上无数的行人,匆忙的离开,就连来往之中的汽车,都快速的消失大街之中。一辆银色的跑车在雨水之中快速的开入一幢别墅之中,跑车所过之处,溅起无数的水花。跑车吱的一声响,稳稳的停在别墅之中。这里是A市最有名的豪宅,天外村豪宅,这里不仅是权势的代表,更加是财富的代表,里面所住的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霸行三国

    霸行三国

    梦回千年,是命运的恩赐还是内心的执着。英雄齐聚,是时势的需要还是信念的召唤。新书《汉末逆流》,不可错过的铁血三国小说。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商女魔妃

    商女魔妃

    宁静琬,出身商贾之家,自幼由外公抚养长大,生活在富甲天下的锦绣山庄。渐长至风华初现的少女,却因一个意外,得知自己的生父尚在世,宁静琬难耐心中的好奇,假意答应父亲的请求,谁知却被卷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争斗之中。皇上赐婚,宁静琬一跃由一个地位低下的商人之女成为凤临国最尊贵的景王妃,顿时惹来无数双嫉恨的眼睛。尽管没人看得上宁静琬,可是凤临国几大豪族却都盯上了这富可敌国的财富,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财富争夺战。宁静琬为了保住宁氏的产业,与这几大势力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角逐!景王爷凤君寒,深沉优雅,心高气傲,风采绝世,对出身低下,名声不堪的宁静琬根本不屑一顾,大婚当晚便毅然出征边疆,坦言宁静琬这样无德无能的女人根本不配做他的正妻!然而,随着宁静琬进入景王府,一件又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凤君寒竟开始正视这个一直以来被他无视的女人!看一个深藏不露的妖孽女子,一个深不可测的妖孽男子,如何在这权力,财富,爱情的角逐中最终成为赢家?
  • 吃透道德经

    吃透道德经

    《道德经》概念上的意义,要大过它的本质与内在。很多人在深奥、晦涩的印象前望而却步,只片面地记下 “上善若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网恢恢,疏而不失”之类的句子,仿佛《道德经》是一本可以窥探宇宙奥秘却难以翻开的神书。
  • 佣兵天下:妖孽请自重

    佣兵天下:妖孽请自重

    “少废话,脱衣服!”月疏离瞪了皇帝一眼,皇帝乖乖点头,“喔。”他站了起来,非常配合的褪去了衣裳……可月疏离嘴角微微的抽搐了下,整个人似乎雷劈了一般:“该死的男人,裤子不用脱……”一个堂堂雇佣兵,穿到古代,变成个人尽可夫的妖后,还要带这个懵懂痴傻的皇帝,她到底招谁惹谁了?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