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700000007

第7章 《道德经》意释致用(6)

古代善于以“道”治理天下的人不是引导民众耍小聪明,而是提倡民众保持淳朴忠厚。民众难以治理就在于小聪明太多。所以,谁要用小聪明治国,就会引导民众耍小聪明,这是对国家的戕害。谁要不用小聪明治国,而是引导民众保持淳朴忠厚,这才是国家的幸福。

知道此两者的差别就能发现真理。常懂得发现真理本身就是一种玄妙的“德”。玄妙的“德”很深、很远与万物相往返,然后达到完全随顺万物。

致 用

领导者应要求自己和下属保持淳朴。但是,淳朴不是傻瓜不开化,而是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在淳朴之外使用智能,想的再绝妙也是小聪明,收获再大也是蝇头小利。耍小聪明、拘泥于小利,早晚会招祸。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意 释

江海之所以超越无数深谷、成为最能会聚河流的地方,因为其地势最低,故能超越无数深谷。所以,圣人想成为民众的领导者,必须先以谦下低调使民众归之如水。想成为民众的表率,在好处面前必须置身民众之后。所以圣人成为领导,民众不觉得有负担。做一些超前的事情,民众不觉得有妨害。所以,天下人乐于拥戴圣人,对圣人当领导不会厌烦。圣人从不与人争夺名利,所以天下也没有人与他相争。

致 用

领导者的所谓“下之”、“后之”,既不是低声下气地讨好下属,也不仅仅是停留在语言上的谦下;应当是激活下属,为下属提供自我实现的条件。所谓“不争”并非什么都不争,而是不与下属争名利地位,不与下属比赛做具体事情本领的高低。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意 释

天下都说我行的“道”巨大,似乎不像什么。就是因为太大,世界每一物都比“道”小,所以似乎不像什么。若非得让“道”像什么,时间长了,“道”就会像每个具体物那样渺小了。

我的治国方略中有三个法宝可以体现“道”,须随时拿着它,保护好它。第一叫做慈爱,第二叫做节俭第三叫做不敢与天下万物争强。慈爱故能勇敢;节俭故能得到广泛认同;不敢与天下万物争强故能超越所有器物。舍掉慈爱而追求勇敢,舍掉节俭而追求据地宽广舍掉柔顺而与天下万物争强,必死无疑!用慈爱这个东西,战必胜,守必固。天要救谁,必用慈爱来保护他。

致 用

领导力的巨大在于能激活万物。领导当然本事越多越好。但领导者最重要的是善于行“道”,不应刻意追求在具体工作方面超越下属,与下属争强。否则,领导者就降低了自己的管理层次,与做具体工作的下属同列。

领导者如何具体行“道”?第一,以爱下属之心给下属布置工作;第二,作风俭朴,拉近与下属的距离第三,在做具体工作的能力上不与下属争高下。

§§§第六十八章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意 释

古代好的武士不用武力;善于作战者不用逞威;能制胜者不与敌方接战;善于用人者待人谦下。以上讲的都是不争的道德,也就是说借用对方的力量,这与自然的最古老的终极真理相一致。

致 用

领导者的智慧和力量并非在于自己个人智力超群而在于善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激活下属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实现自己的理想。领导者也是人,也具有人的一般性特点,即愿意比别人更强。但是,头脑清醒的领导者应该懂得,自己个人的强大总是有限的,只有善于借助众人的力量,其强大才是无限的。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

意 释

指挥战争的箴言是:“我不敢轻易采取攻势而宁可采取守势;不敢轻易争一寸而宁可退让一尺。”其中隐含的意思是:有队列如同无队列;奋臂如同无臂可奋赴敌如同无敌可抗;执兵器如同无兵器可执。用兵的祸事莫大于轻敌,轻敌能使我的战争法宝丧失殆尽。所以,两支实力相当的军队对峙,能够自我抑制的一方将最终取胜。

致 用

领导者切忌轻视别人,处处与人争先。具体来说领导者的强大并不表现在有形的硬实力如何雄厚,而在于能激活他人的有形实力,化而为自己的实力。这种能力才是领导者更应具备的无形的软实力。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意 释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可是天下却没有人能够理解,能够实行。我的话是有主旨的,我做的事是有指导的,人们就是不知道我的主旨和指导,所以理解不了我。理解我的人很少,取法于我的人更难得,在常人眼里圣人不值钱。虽然他胸中隐藏着美玉,外表却裹着粗布衣。

致 用

领导者识才固然要听其言观其行,更重要的是看其说话做事背后的指导思想。没有指导思想,虽然能做成一两件事,但却只能停留在盲动上,数量有限,难以持久。好的指导思想能使人做成无数件事。另外,一个人即便还没有做成什么事,只要有好的指导思想,仍比做成了一些事却无指导思想者更有前途。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意 释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高层次的优点;自己有所不知却自以为知是毛病。圣人没有这个毛病是因为他意识到这个毛病是毛病。只有意识到这个毛病是毛病,才能不让此毛病加身。

致 用

一个人特别是领导者,不怕自己有所不知,就怕不知道自己不知。更可怕的是明明不知,还自以为知。老子在这里强调人贵自知,自我把握。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意 释

民众一旦不惧怕统治者的威严,对统治者来说大的祸患就要来临了。不要简慢地对待民众的生活,不要腻味民众的生活琐事。只要你不腻味民众,民众才不厌恶你。所以,圣人自知之明,不张扬自己;珍视自己所达到的“道”的境界,不自以为高贵。所以丢掉后者追求前者。

致 用

自以为了不起的领导往往喜欢在群众面前耍威风他们轻视群众的力量,不重视群众的生存,不愿意和群众打交道。殊不知群众一旦看穿他们,厌恶他们,他们将威风扫地,一败涂地。领导者真正的自知之明就是知道自己的局限性,不盲目自夸。真正的爱惜自己就是不自以为高贵。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知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 释

勇敢表现在刚毅上则死,奋勇表现在柔顺上则活这两种勇敢的表现或得利,或得害,老天厌恶前者,谁知是何缘故?天之道告诉我们,不争才有真正的胜利不出声才有好的回应,不召唤自然到来,从容而不做作地筹谋。天道之网广大无边,虽稀疏却没有漏洞。

致 用

领导者做事宜因凭自然顺时就势。外于此的是非善恶、喜怒哀乐概不注目。胜,求符合规律之胜;回应求符合规律之回应;善报,求符合规律之善报。只要顺应规律,或早或晚,必得成功。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常畏死,而为奇者,吾执得而煞之,熟敢?

常有司煞者煞。夫代司煞者,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希有不伤其手。

意 释

“煞”,杀也。统治者违反“道”不给生路,民众被逼急了就不怕死,何必还用杀人恐吓之呢?要想使民众经常怕死,就不要偏离“道”。对偏离“道”的人捕而杀之,以后谁还敢偏离“道”呢?“道”自然会斩杀偏离“道”的人,谁要想代替“道”斩杀偏离“道”的人,就如同外行代替木匠去砍斫木头。外行代替木匠去砍斫木头很少有不伤手的。

致 用

领导者惩罚人必须符合“道”,即与人为善,助人改过,促人向上。领导者惩罚人,不与人为善就是不符合“道”。下属不惧怕不符合“道”的惩罚。要想使下属惧怕惩罚,所作惩罚必须符合“道”。对因违反“道”而受到的惩罚,下属没有理由不服,也没有反抗的勇气。“道”是应否惩罚人的唯一裁判者。在“道”之外惩罚人就是“代司煞者”、“代大匠斲”,最终受惩罚的是领导者自己。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

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意 释

民众吃不饱饭,因为统治者收税太多,所以吃不饱饭;民众难以治理,因为统治者满足自己私欲的作为太多,所以民众难以治理;民众不怕死,因为统治者享受太奢侈所以民众不怕死。只有不刻意追求享受者,才高于刻意追求享受者。

致 用

领导者并非不能享受。但不能有牺牲民众利益为代价的享受。领导者应有不与民众利益相冲突的享受。民众富我富,民众穷我穷。所谓“无以生为者”就是不于民众的利益之外另追求其他享受。

§§§第七十六章

人生之柔弱,其死坚强。

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

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意 释

人活着时躯体柔软,死后躯体僵硬;草木成长时质地柔韧,死后枯脆。所以坚硬者属于死亡一类,柔软者属于生存一类。所以军队数量太大,不好协调,容易被击溃;树木太高太粗,则要供人使用,容易招人砍伐真正的强大者不张扬,真正的柔弱者实质上居于上位。

致 用

领导者处下并非真的不竞争;柔软并非真的懦弱无能。处下、柔软就是屈己以顺“道”,不与“道”相对抗。在因顺“道”的基础上力争上游,最终定居上游。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馀。

熟能有馀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斯不见贤。

意 释

自然之“道”如同拉弓吧,拉开了又弹回去,弹回去又拉开。也就是多出来的截去,少了的补齐。自然之“道是截长续短。社会之道则相反,搜刮穷人让富人更富。人间谁能向自然那样拿出其多出的部分奉献给天下的不足者只有行“道”者。所以,圣人为政与“道”合一。做事而不自以为能,成功而不自傲。有贤德但不有意显露。

致 用

“道”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领导者行“道”,首先应找到自我调节系统是什么。系统在外部条件的强烈作用下会震荡不已,但无论如何震荡,始终不能打破系统内的平衡机制。比如,某一要素在系统内占有百分之十的比重;当我们将这个要素扩大五倍时,系统就会进行自我调节,或者让已扩大的再缩回去,或者将系统中的其他要素也扩大五倍。比如,钞票和货物的比值是个系统,钞票增加,货物必须按相应比例增加。若滥发钞票,必造成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

§§§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

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意 释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可是攻击坚硬强固的东西,谁也比不上它有力,因为它的渗透力是无以替代的。弱能战胜强大、柔能战胜刚强,天下无人不晓得却无人能实行。故圣人有言:“能够默默承受住整个国家的屈辱,才能当整个国家的君主;能够默默承受住整个国家的危险,才能当整个国家的统治者。”这些正面的道理总是用反面的经验教训来表达。

致 用

领导者以“道”战胜非“道”绝非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除迫不得已外,应从长远计,从广大计,从不同角度计。借其力,因其势,用其形,顺而同化之。为此,领导者必须能够忍辱负重、不计个人得失,以待转机。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意 释

化解很深的怨仇,无论怎么做,都必然有顾及不到之处,这岂能使对方改过迁善?圣人施德是出于自己的天然秉性,不要求回报。就像债权人手执债权的借据却不向对方索债一样。有道德的人只持有借据,不要求偿还。没道德的人老想让别人定期还债。天道无亲无疏,只支持善人。

致 用

领导者善待下属应是出于自己善良的秉性,并非以下属对自己忠诚作为回报。行善有不同层次:行善而祈望他人善待我;行善而祈望他人改过迁善;行善是我的本性,不祈望他人有什么反应。最后一种是最高的行善境界。

§§§第八十章

小国寡人,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意 释

小小的村落,有很少的民众。在这个村落里,不追求使用能提高十倍百倍效率的便利的工具;民众安土重迁。虽有通达远方的舟车,人们用不上;虽有铠甲兵器,人们从不列阵打仗,所以用不上。民众还是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这里的民众以自己的食物为甘,以自己的服装为美,以自己的居所为安,以自己的风俗为乐与相邻村落之间距离很近,乃至鸡犬之声相闻,抬眼就能互相望到,可村与村之间的民众至老死也不相往来。

致 用

一个社会在运行中总是存在着发展速度与稳定之间的矛盾。在这里,发展与稳定的平衡点应放在大多数人的幸福上。不发展,人的生活水平停滞不前不可;发展太快,造成贫富分化过大,引起剧烈的人际冲突也不可。如果冲突太剧烈,以至威胁到大多数人的生命存在,人们就会产生不如回到社会原来状态的心理。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意 释

真话不中听,中听的话不真。善良的人不用自我辩解,总是自我辩解的人不善良。自以为知的人知识并不广博,知识广博的人不自以为知。圣人不积私财,为别人做事越多自己拥有越多,给予别人越多自己所得越多。天之道利人而不害人,圣人之道,为他人做事而不为己争。

致 用

领导者应做到不偏爱听顺耳之言,不追求形表,不自以为最聪明最博学。

领导者也追求自我实现。但要通过为他人服务来达到自我实现。如果为他人服务却没有能够自我实现,没有做到“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说明服务者偏离了“道”。为他人服务也要建立在“道”的基础上。以“道”激活他人,他人做成的事业根源于我,亦可视为我之所有。

同类推荐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热门推荐
  • 青天衙门小江湖:捣蛋女捕快

    青天衙门小江湖:捣蛋女捕快

    看过捕快吗?看过女捕快吗?看过不按常理出牌的捣蛋女捕快吗?随我来看看吧!
  •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介绍张伯伦将军。张伯伦将军的勇敢精神,尤其是他的宽容精神,无论是对美国内战,还是当今中国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我在雨中等你

    我在雨中等你

    肖唯一:我将最美好的时光用来暗恋你,却不能和你在一起,杨新泽,你是不是我一生的劫,要不然,怎么会让我如此辗转反侧。几年的时间,一直以来的等待,等到最后你是否会明白?杨新泽:有些人总是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就消失在茫茫人海,无论以前有多么的亲密,我忽然有一天发现,肖唯一就是我这一辈子的变数,在不知不觉间,那个会傻傻的看着我笑的女孩子已然成长。杨旭:走了一圈才发现,有些人早已经刻在了灵魂的最深处,舍不得放下亦不肯放下,这一次,我不会再用退让来成全你一个未知的幸福。本文青春写意,没有虐恋情深,没有阴谋诡计,只有青春时期淡淡的忧伤与迷茫。我想说的是,谁青春年少时没有爱过一个不可能的人,也会想着与伊人相伴到老,世事无常,有的人很幸运,与所爱之人白头偕老,有的人只能看着伊人消失在茫茫人海,还带着祝福的微笑。你呢,会是那哪种情况?肖唯一不知道她的未来会怎样,她只是固执的站在风雨中,一直,一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 圈夫治家说明书

    圈夫治家说明书

    这是一个霸王欺负某男上瘾的故事。--情节虚构,这是一个女教主重生为千金小姐调教小纨绔的轻松故事,请勿模仿
  • 丞相的新娘

    丞相的新娘

    “碧落,我这里有一盒上好的绿豆糕,只要你玉手轻轻将绣球抛下去,这一盒绿豆糕就全归你了!”郑氏诱惑的说道。肚子里的谗虫被唤醒,婚事?绿豆糕.最终她为了一盒绿豆糕选择了抛绣球。“买大.买小.买定离手.”“我压大!”金碧落将手里的最后一块绿豆糕压在‘大’上面众人惊异“你压绿豆糕?”“恩!”碧落傻傻的点点头,希望这个绿豆糕可以赢回更多的绿豆糕。欧阳耀祖极度郁闷的问道“难道你离家出走的时候就没有带银子?”“没有,我只带了绿豆糕”碧落嘟嚷道。“那你知不知道没有银子就买不到绿豆糕?”欧阳耀祖忍不住笑道。“知道,可是银子太重所以我就只带了绿豆糕!”金碧落边说边抢过他手里的绿豆糕塞在嘴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夫君未正名

    夫君未正名

    她喜欢独来独往,哪怕是娘亲也疏离于她,原以为,日子就这般淡如止水,哪料,姐姐身受毒害,无可奈何之际,她只好只身犯险潜往敌城,殊不知,途中巧遇并对自己施以援手之人,竟是那敌城之主。据传言,他临风玉树,文韬武略,却心狠手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至尊妖娆之绝命毒仙

    至尊妖娆之绝命毒仙

    叶依云,生活在苗疆的小小少女,因为端午那日献出的毒蛊一不小心把五毒教圣物金蚕给毒死了,于是怀揣着呆呆的小蛇青青和一个不会响的铃铛开始跑路。机缘巧合之下叶依云解开银坠的秘密,发现自己身怀两系灵根,生母另有其人,过往的一切都被颠覆,然而却在水深火热中毅然踏上了修真之路。●﹏●初出江湖,五毒少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到正太白笙一枚,据说出自杏林世家。可是你一小小嫩娃为什么每天都在愁娶不到老婆的人生大事。“小白,你不要跟着我了,去找你妈妈去。”“不行,我不能留老婆大人一个人在这种危险的地方。”叶依云满头黑线“我是毒女,你是医师,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互相战斗的!”“才不是,你生下来是为了给不顺眼的人下毒,而我,生下来就是为了让你下毒然后自己治好然后你再下我再治好的…”“可是我比你大。”“我就喜欢年纪大的,懂事儿!”“可是你是木系灵根纯净天生青木元罡的天才,而我只是水土参杂的破败灵根。”“没关系,男人是应该厉害一点的,不然怎么保护自己老婆。”叶依云“我说这话的原因是我觉得木系很差劲,打架的时候不好用。”白笙“…”●﹏●“青青上,咬它!”少女躲在大树后替自己的小蛇加油助威,只听得咯噔一声,牙崩了。“青青你太没用了!”绿油油的小蛇伏在她的手腕上做镯子状。“喂喂喂,你皮这么厚,你妈妈知道么?”粉红色的蝎子尾巴摇啊摇。“喂喂喂,你别过来啊。”尖利的声音传来,惊起了满林的虫鸟。少女对着阳光看向手中的小鼎,一只缩小无数倍的粉红小蝎在里面打转“说了让你不要过来了,你就是不听。”崩了门牙的青青发出漏气的笑声。●﹏●五毒聚首,少女悍然突破灵根极限,强势跨入修真人士梦寐以求的炼虚之境。炼气甲“我会水火两系法术。”叶依云“我能毒死你。”筑基乙“我有本命飞剑,可千里之外取人首级。”叶依云“我能毒死你。”金丹丙“我有宝印曰九曲,能移山填海。”叶依云“我有一个不会响的小铃铛,里面可以养虫子,然后,毒死你。”“…”且看昔日苗疆少女如何成长为一代毒仙,她以毒入道,以毒成仙,却始终保持着善良的本心。从小分离的母亲将最好的祝愿留给她——我一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的萌宠带她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你以真心待我,我以生命偿之少年用稚嫩的肩膀陪她走过荆棘与坎坷——爱情,与年龄无关最后,叶依云是从了还是从了白笙?那就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