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600000014

第14章 动荡年代(2)

第三条渠道是汉族儒生士大夫通过出任胡人政权的官职,推动其汉化。儒家强调文化正统说,"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当中原的胡族政权"中国之",推行儒术的时候,汉族儒士纷纷加入其政权组织,与汉化了的胡人知识分子一起倡导儒学,促使胡文化向汉文化转向。

在胡人汉化的同时,胡文化也不断影响汉文化,促使汉人胡化。早在东汉末年,汉灵帝就很喜欢胡人的生活方式,如胡人的服饰、舞蹈、乐器、饮食,等等。十六国时期,在汉人中很流行胡人的生活方式。胡人的生活习性对汉人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汉人习惯席地而坐,宴会时,就在地上铺上"筵",再在上面铺上"席",故吃饭有"筵席"之说,后来,汉人采用"胡床",即胡人发明的高足坐椅,就改变了席地而坐吃饭的习惯,高足家具开始流行。汉人食用奶制品也是胡化的一个表现。

与北方胡汉交会的同时,在南方,蜀、吴,以及魏、两晋在南方进行统治时,汉族与山越等少数民族也加强了融合,促进了巴蜀、江南一带的开发。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时,吴国的造船技术十分发达,曾派万人船队达到夷洲(今中国台湾岛),这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发生联系的最早记录。

三、魏晋风度与玄学

东汉末年,皇权式微,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党争激烈,一些不愿随波逐流、独立不羁的官僚士大夫品评人物,抨击时政,时称"清议",这些清流名士后多遭受"党锢"之祸,丢官丧命,牵连九族,使得刚正不阿之士对政治丧失了信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

曹魏末年,司马昭专权,有当皇帝的野心,所以当时的皇帝曹髦就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终于篡夺了曹魏皇位。对于司马氏的政治野心和专权、篡权行为,不少正直之士极为反感,但又不敢刚正直言,以免在改朝换代之中像清流之士一样遭受杀身灭族之祸。他们慑于统治者的淫威,为了保全性命,回避现实,不谈政治,明哲保身,甚至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讲自己不想讲的话,行为放荡不羁,"皆以任放为达",这种处世之道被后世称为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是"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这些名士一反儒家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常态,要么过分讲究,涂脂抹粉;要么不修边幅,故意穿着破烂,行为放浪不羁,不拘礼节。比如,阮籍总喜欢脱光衣裤,岔开双腿而坐,称为"箕踞",这相对于儒士倡导的席地而坐,是十分不礼貌的。刘伶在会见客人时,竟然一丝不挂,却还调侃地问客人:我把天地当作建筑物,把房间当作衣服,你怎么钻进我的裤裆里来了呢?

魏晋名士为求自我解脱,常以饮酒和服丹药自娱。刘伶、阮籍等人都很好酒,总是喝得酩酊大醉,借酒消愁,以醉避祸。据史书记载,阮籍本来有济世大志,但因社会黑暗,有志之士总是遭遇迫害,他就脱离世事,以"酣饮为常"。他们还流行服食一种叫寒石散的丹药,一则想麻醉自己,忘却世间烦恼;二则因为向往远离世俗的神仙般的生活和感觉。何晏长期服药,慢性中毒很深,内热难耐,即使大冬天也要冷水浇身才能缓解。

还有一种名士则隐居山林,逃避现实。魏晋时,不少名士为保持正直的人格和气节,不想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同时,又不想放荡形骸,毁坏自身形象,他们就洁身自好,到深山老林中隐居,过与世无争的生活,时称"隐士"。有个叫孙登的隐士,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以弹琴自娱,很少与人说话。司马昭派嵇康去与他说话,他竟一言不发,三年之中没有回答嵇康的任何问题。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幅与世隔绝、诗情画意般的乌托邦式的生活画卷,反映了士人隐逸的目的:"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与魏晋风度同时盛行的是玄学。玄学是魏晋风度在思想上的显现。魏晋时期,社会动乱,政治腐败,政纲不振,使名教日渐颓废。两汉经学作为"官学",为给皇室正统做注而变得繁琐僵化,过于拘泥迂腐,甚至与谶纬之学相结合,变得有些荒诞。至魏晋,儒家经学"已为世人所厌","公卿士庶罕通经业",甚至有人认为六经是"圣人之糠秕"。儒家纲常名教也遭受严重挑战,"儒者之风益衰"。不少读书人不再信从儒学,纷纷以追求"无为"的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于是产生了玄学。

《老子》、《庄子》、《周易》,在魏晋时被称为"三玄",玄学就是对这三部典籍进行阐释的学说。玄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正式开创玄学的是何晏和王弼。他们精习《老子》、《庄子》,以老庄之学解释《周易》、《论语》,这是玄学的第一阶段。何晏、王弼等人力图调适儒道思想,抛开两汉儒家正统思想的神学外衣,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形成了"贵无"的思想体系,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并以"无"附会社会现实,认为"无"是自然,名教是"有","有"出于"无",那么,"名教出于自然",是自然的必然结果。这种谈玄说道,以道解儒的做法和思想既受到统治者的欢迎,也很得士人们的喜爱,玄学从此开始盛行,逐渐风靡天下,名士们无不以谈玄自矜。

在何晏被司马氏所杀,王弼病逝之后,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玄学之士,对司马氏标榜名教、大杀异己、蓄意篡魏的行为非常反感,相率以老庄为师,反对名教,崇尚自然,在思想言论上,诋毁经学,指斥"六经未必为太阳",敢于"非汤武而薄周孔",高唱"越名教而任自然",鄙视所谓的名教礼法之士,讥讽他们是"裤中之虱",在行为上使酒任性,玩世不恭,甚至以裸体为乐,追求所谓的"通达",反映了士人对现实的绝望。这是玄学的第二阶段。

到西晋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的玄学之士开始融合儒道,认为老庄兼顾名教与自然,名教即自然,以道家神仙养生之术为内,以儒家入世治世之道为外,此乃老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力图使"儒道为一"。同时,他们把名教即自然的观点运用到现实政治中,认为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合理的。这是玄学的第三阶段。

西晋灭亡之后,玄学在北方就逐渐消失了。在南方的东晋,玄学也逐渐渗透到佛教教义之中。

玄学摈弃世务,专谈玄理,强调理性思辨,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有学者认为,玄学的发展使得魏晋时期成为中国先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

四、敦煌、云冈与龙门石窟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儒学衰微,佛教得到很大发展,进一步被中国化。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虽有不少人信奉佛教,但汉人出家为僧却被政府明确禁止。曹魏时期为"汉地沙门之始",出家的汉人越来越多。

至两晋南北朝时,产生了不少"高僧",他们与外来传教之士共同传播佛教,调和佛教、道教、儒学。后秦有个僧侣叫法显,他西行取经,历时13年,译出佛教经典百万余言。随后,鸠摩罗什从龟兹来中原传教,他精通梵文和汉文,译出98部佛教经典。东晋的佛学大师道安集汉代以来的佛教般若、禅法二系之大成,其弟子慧远精通大乘、小乘佛教,既强调佛法为"不变之宗",维护佛法本义,又用佛学融合儒玄,努力建立中国化佛教。南方另一高僧竺道生提倡"顿悟"说,倡言"一阐提人(即没有善性的恶人)皆得成佛",只要诚心信佛,就可以进入极乐世界。直至南朝梁时,产生了一个融合儒道释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即在浙江天台山创立的天台宗。佛教中国化不是一帆风顺的,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下令灭佛,使佛教遭受了两次"法难"。

佛教的发展主要有两大物化标志,一是广为兴建寺院,"天下名山僧占多",各地寺院广布。二是建造巨型石窟,雕刻佛像,石窟是随着佛教东传而在北方各地由西向东陆续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珍宝,在今天的甘肃、山西、宁夏、陕西、河南、四川、新疆等地都保存有许多石窟和数以千计的佛像,最著名的是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敦煌石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包括莫高窟、西千佛崖、榆林窟、水峡口四处,其中以莫高窟最负盛名。莫高窟位于今敦煌县东南的鸣沙山上,全长1600多米,现存石窟492个,其中,开凿于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的有32个,现保存完好和经过修复的佛像有2450尊,有壁画25000多平方米。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据史书记载,在这一年,有一个叫乐僔的和尚,他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有一天他来到鸣沙山,忽然看见一片金光,有上千个金佛在闪烁,于是,他就开凿一个石窟,雕刻了一尊佛像。随后有个叫法良的禅师,路过此处,就在乐僔所造的石窟旁又开凿了一个石窟。以后只要有禅师到此,都会开凿石窟,雕刻佛像,至隋唐时,已有1000多个石窟,故莫高窟又称千佛洞。

这些石窟洞里藏有不少佛经,在1900年,被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发现,莫高窟从此闻名于世,也引来了不少国内外考古学家和盗宝者,洞内的藏经与珍宝大量被盗,石窟上精美壁画也受到严重损毁。现在,敦煌莫高窟得到很好保护、维修,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

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北崖,东西绵延1公里多,现存石窟53个,石雕造像五万一千多个,其中,最高的有16.8米。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帝时。公元460年,沙门统昙曜为了弥补北魏太武帝灭佛所造成的影响,弘扬佛法,显示佛的尊严,在力主复兴佛教的文成帝的支持下,在北魏首都平城西边的武州山上,"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者六十尺",这五所石窟后来被称为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的开篇之作。云冈石窟大部分建造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至孝明帝时才建造完毕。

龙门石窟,位于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的河南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又称西山)和香山(又称东山),这两座山古称伊阙,所以龙门石窟又名伊阙石窟。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确切时间至今尚无法确定,有的说是公元497年,有的说是宣武帝景明初年(500),有的说是正始二年(505)。龙门石窟从北魏开始,中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诸朝,历时四百多年建造而成,至今还保存有石窟1352个,佛龛2100多个,佛塔39个,佛像近10万个,其中,大部分造于唐代。

此外,甘肃永靖县灵炳寺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也是兴造于北魏、南北朝时的著名石窟。

这些石窟体现了佛教文化的雄浑,堪称雕刻和绘画艺术的精品,是儒道释相融而生的优秀文化成果,也是整个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吸引着海内外的无数游客。

同类推荐
  •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本文的研究以反映清代地方城市景观在明末清初动乱后的重建与发展为主题。本文将围绕着清代成都景观的重建展开研究,以城市景观建设为轴线构建一个...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 蛮书

    蛮书

    中国唐代记述云南地方及民族史的著作。亦名《云南志》、《云南记》、《南夷志》、《云南史记》。唐樊绰撰。全书10卷,记载云南自然地理、城镇、交通、里程、物产,特别是对南诏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作了系统的阐述,是唐代有关云南的专著及研究唐代西南民族历史最重要的著作。
热门推荐
  • 黑灵之舞

    黑灵之舞

    一架曼谷飞往上海的班机。在茫茫无尽的黑夜學遭遇了强大气流。当全机人都因此而惶恐不已时,只有一对头倚着头沉睡的小夫妻丝毫不为所动。飞机安全降落后,机上工作人员却发现这对夫妻竟然已经死亡!更诡异的是,曼谷力面沒确他们的任何出境记录。而法医鉴定的结果是,他们俩在登机的两天前就已死亡……一场情与欲的较量、灵与肉的博弈!人心的沉沦胜过一切未知的恐惧!带着我的灵魂离开,逃离这冰冷的深海。我愿在故土的夜幕下,不停不息地旋舞。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至爱王牌妻:无良世子淡定妃

    至爱王牌妻:无良世子淡定妃

    【女强,宠文】她是国家机器,冷峻狂傲,生杀予夺,一朝穿越,只求一世安稳。然而,这江山这天下容不下她的安稳,那她只好杀出一个安稳来。我自跋扈?我自嚣张!怎么,你嫉妒?权财我的?美男我的!想抢,问问我的刀答不答先!——淡定无害,邪恶跋扈,是她。冷峻狂傲,生杀予夺,还是她。无良妖孽,绝色倾城,是他。翻云覆雨,睥睨天下,还是他。京城第一恶女VS江湖第一纨绔,合作还是PK,这是个问题?!
  • 明日又天涯

    明日又天涯

    相见,何恨晚,立誓盟约,奈何桥畔,有谁料得,劳燕终须离散。人生如梦恨如雪,都化作水流烟淡。而今斯人安在?明月青山空唤。
  • 洪荒青莲圣卷

    洪荒青莲圣卷

    数年之后,张成再收二徒弟。分别为列天猴孙云,东海三太子敖汜是为天下五行合壁。此为后天五精地道大全。又隔千年,秦出天下天道圣人借其之手争夺气运……又千年之后汉出天下地道定之为霸……再有五千年唯有一本洪荒青莲圣卷流传于世,还有就是那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传说!
  • 心软是病爷认命

    心软是病爷认命

    又名《老婆,我认栽:总裁逼婚》豪门圈里人人知道,他不爱她,偏偏长辈们认定她该归他管,他走了什么霉运摊上这么个女人?某日,小女人兴奋相邀:“玩骰子?输的人要做一件他最不想做的事。”他玩味勾笑:“行,要是我输了,我就娶你!”她努嘴,歪着脑袋沉思:“哼,要是我输了,我就嫁给你!”该死的女人,居然敢说嫁给他是她最不想做的事!“女人,你活腻了吗?”
  • 霉女千金

    霉女千金

    苏蕴涵:百丈悬崖之巅,你牢牢握着我的手,即便是到了绝境,你帅气俊美的容颜之上,依然带着从容的笑意,你说:“别怕,就算是死,我也会一直陪在你身边,不管是今世,还是来生,我,都不会放开你的手!”而如今,我孤身处在这异世这中,思念成殇,成为众人眼中的钉子,他人手中的棋子,而你,你又到底是在哪里?韩帅:我一直都在,只是,我知道你,而你却不知道,我是我而已……蓝景夜:你是我此生唯一在乎过的女人,就算是不顾一切,也要把你留在我的身边,如果你不能爱我,那就选择恨吧,即便是恨,我也是开心的,至少证明,你还没有忘记我……
  • 高手无敌

    高手无敌

    一个神秘古武门派的传人!一个佣兵国度里面的大帝!一个高手中的超级高手!在都市中叱咤风云,走向最强巅峰的传奇!
  • 总裁的临时妻

    总裁的临时妻

    ------本文已加入潇湘永久免费作品列(应该再有个把星期就可以免费看了),亲们可以放心收藏哦!女主不白,是那种被人夸了就迷糊却有着自己小小执着的小女人。本文会有一点点的虐,但总体上走温馨路线。本文励志,看女主如何让自已活的更精彩!简介不会写,或许会与内容有些差别,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相信内容不会让你失望哦!!大人篇:***情景一***柔软的大床上,她恐惧的看着他,几乎要忘了呼吸。“记清楚你的身份,除了你肚子里的孩子,你在唐家什么都不是......”俯身按在床上,他危险的眯着眼睛,说罢眼睛移向了她的腹部:“更别妄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你放心,不是为了宝宝,我也不会呆在这里,因为......我同样讨厌你!”咬着唇,她一字一句,眼睛里虽然还有着恐惧,但更多却是倔强。“好,很好!记住你今天的话,如果你爱上我,我们的合约立刻中止,你休想再从我这里拿到一分钱!”***情景二***“他是我的儿子?!”他眯起眼睛看着那个男人怀里的小不点,简直就是自己的缩小版!“你也太自以为是了,”她嘲笑的看着他,眼神里透着自信和惑人的妖娆,曾经的清澈早已不见了踪影:“我想那一天你不会不记得吧?”“但是,乐儿......”“我跟你没那么熟吧,唐先生!......对不起,我们还有事先走了!”从男子怀里接过宝宝,还不忘与男子深情对望,然后才满脸甜蜜的离开。看着她幸福的一家三口,他的拳头紧紧握起,找寻了她这么久,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景,不!在她身边的应该是我,只能是我!宝宝篇:“妈咪,他是谁?为什么要一直跟着我们?”她怀里的宝宝歪着小脑袋盯着身后面的他。“宝宝乖!他只是个陌生人,我们就快到家了哦!”她回过头瞪着他,警告他不许再跟过来。“妈咪,我叫他陌生叔叔可以吗?”宝宝将小指头含在嘴里,大眼睛依旧盯着那个好看的男人。“不准!”“不行!”两人同时否定道。“他是坏人!”“我是你爹地!”两人又同时说道。“爹地!”宝宝脸上闪过惊奇,可随之又消失了,只因为妈咪说他是坏人......*她本平凡无奇,她本有着相恋三年的男友,她本可以就此平淡的生活下去,可是遇到他之后什么都变了。他,温柔也冷酷!他,痴情也霸道!......痴情为谁、霸道又为谁?本是两条平行线的人,错误的交接点引出一段错误的恋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