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600000012

第12章 两汉文化(2)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述的范围上自汉高祖,下至新朝的灭亡,共约230年的历史。《汉书》仿《史记》纪传体撰写体例,分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有100篇,但比《史记》更加严密周详,增加了不少内容,特别是10篇志,十分丰富。《汉书》虽然是一部断代史,但它很注重贯通古今,详述史实的来龙去脉。而且,它虽然注重颂扬西汉帝王的圣德,但叙事也较客观,"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后世史家誉为"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

总之,《史记》奠定了纪传体史书之根基,《汉书》是断代史史书的开山之作,以后中国近两千年的正史纂修都是仿此先例,二者代表了两汉时期史学的最高成就,在世界史学史上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萌兴

先秦时期和终有秦一代,中国虽然盛行多神传说,有"敬天法祖"的传统,但没有形成有系统教义的宗教,到了西汉,虽然经学与阴阳五行学说、谶纬之学相结合,被神学化了,但也没有发展为宗教。中国出现宗教,是在西汉之后,包括外来宗教佛教和本土宗教道教。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由与孔子同时代的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他被他的信徒们尊称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或"佛"。佛教在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被定为国教,随后开始向外传播,后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向外传播,大致有南北两条路线,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阿富汗等国和中国云南少数地区,以小乘佛教为主;向北传入西域诸国,再东传至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在中国西藏盛行的佛教是大乘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佛教是从西北陆路传入中国的,属于大乘佛教,但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却认为佛教是从广东一带经海路传入中国的。

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呢?在古代,佛教徒为了提高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编造了许多神话,把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大提前,有的说是西汉,有的说是春秋战国,甚至有的编造说是黄帝时。据后来的史家考证,佛教传入中国当在两汉之际,最早不能在张骞开通西域之前,因为此前中国还不知道身毒(即印度),也就更不知道佛教了。传入的具体时间,也是众说纷纭,较公认的说法,一是西汉末年哀帝元寿元年(前2),大月氏的使臣伊存首次在中国口授浮屠经(即佛经),博士弟子景卢听了他的讲解;一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明帝遣使到印度访求佛法,从大月氏请来了两个佛教僧人,并在洛阳建立了白马寺,请他们翻译佛经。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被称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在东汉,洛阳成为了佛教中心。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在流传过程中,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与中国固有的儒学、道教既互为消长,又彼此融合,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主要在上层社会流传,信徒多为帝王贵族,他们往往把佛教与黄老道相结合,把黄老与佛陀并行祭祀。据悉,第一个信仰佛教的贵族楚王刘英"喜黄老学,为浮屠(浮屠,即佛陀)斋戒祭祀",第一个信仰佛教的皇帝汉桓帝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当时,佛教几乎被视为一种神仙方术,甚至有佛教徒为了把佛教与黄老之学牵连在一起,不惜歪曲事实,说"老子入夷狄为浮屠"。

到了东汉末年,佛教经过在上层社会近二百年的流传后,逐渐扩散至民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流传范围从中原地区扩展到江淮一带,直至南方的广州、交州。洛阳、徐州、豫州等地先后兴建了佛教寺院,塑造了一批佛像,特别是徐州的寺院,佛堂能容纳三千人,信徒达五千余户。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严佛调是有记载的第一个出家当僧侣的中国人。佛经的翻译事业也逐渐发达,汉译佛经越来越多。翻译佛经影响最大的是安息(波斯)人安世高和大月氏人支娄迦谶,前者主要翻译小乘佛教,重在阐述"禅数";后者主要翻译大乘佛经,重在阐述"般若"。而且,还产生了阐释佛教教义的汉文著作,即《牟子理惑论》,开始出现中国化了的佛法思想。

与佛教传入中国几乎同时,中国本土还产生了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即道教。道教的产生,与古代的鬼神崇拜、神话传说,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和秦汉时代的黄老之学有关,以先秦时期的道家为根基,杂糅了儒家、墨家、阴阳五行家和汉初的黄老思想。

道教成为有组织、有教义的正式宗教,是在东汉末年。汉顺帝年间,有个叫宫崇的人向官府献上他的老师所得到的"神书",名为《太平清领书》,共170卷,此书即后来所说的《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系统阐述了道教的基本教义,为道教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基础。此书现存57卷。

约与《太平经》问世同时,张陵到四川鹤鸣山学道,据《太平经》制作道书24篇,据说是太上老君口授,并据此布道,同时结合巴蜀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创立了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设立"治",作为传教点,并以符水咒语治病,广收教徒,参加道教要交纳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因张陵自称天师,所以又称为"天师道"。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其孙张鲁继续传道,在巴蜀汉中一带势力十分强大,张鲁因此据汉中20多年。张鲁败亡开始于向曹全操国之传后播,。道教徒流向北方和江南,使得道教道教的另外一支是太平道,由张角在汉灵帝时所创,直接以《太平经》为教义,教人"叩头思过",以符水咒语治病的法术布教收徒,倡导天下"大公平",故在民间很受欢迎,教徒达几十万。太平道是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的组织者,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也基本上消逝了。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指一种有灵性的"神异之物",道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得道成仙",使得肉体永生,灵魂常在。道教追求养生之道,对中医的发展很有促进作用。道教还富有哲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诸多影响,鲁迅曾经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道教不仅广布于中国,还远播到东南亚、日本、印度甚至欧美,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神医张仲景、华佗与中医理论的发展

两汉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获得很大发展。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前者能观测天象,后者能在短时间内测出地震的时间、方位和强度,比欧洲发明类似仪器要早一千七百多年。西汉初期中国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蔡伦又对造纸术进行了很大革新,他发明的技术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这一时期,中国还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的王充详细叙述了指南针的制作方法、结构和功能,此为世界上关于指南针的最早记述。

两汉是中医学集大成时期,不仅产生了淳于意、张仲景、华佗等大医学家,还产生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著作,使得中医理论得到很大发展,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淳于意,西汉初年著名医学家,他每次看病后,都会详细记录病人的姓名、住址、脉象,以及所患病的病名、病因、治疗方法、药方、愈后等详细情况,汇集成《诊籍》,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病历,对了解当时许多病的病理及治疗方法很有帮助。

张仲景,名机,东汉著名医学家,被尊为"医圣"。他从小就精心研究医学,十分注重吸取前人的医学经验,诊断态度十分严谨,医德非常高尚,创造了一套根据病变的表、里、阴、阳、虚、实、寒、热等不同情况,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的临床诊断理论。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著有《伤寒杂病论》,共有16卷,此书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是一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床诊疗专著,内容十分丰富。可惜,此书已经失传,目前能看到的是经过后世名医改编过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华佗,名旉,东汉著名外科医生,他一生淡泊名利,行医足迹遍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许多地区,深受人民尊敬,被尊为"神医"。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医病救人的故事,比如,为三国时著名将领关羽"刮骨疗毒",剜掉肌肉,刮去骨头里的毒,挽救了关羽的性命。在为河内太守一个20岁的女儿治病时,在她的腿骨里取出了一条蛇一样的死骨,治愈了她长达八年的痼疾,至今,民间还把死骨称为骨蛇。公元208年,华佗因不愿做曹操的侍医而被杀害,后来,曹操的孩子生病,因无名医医治而死,他才后悔不已,认识到不该杀了华佗。华佗最精湛的是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把麻醉剂运用到医学手术上,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他还擅长于针灸,提倡用体育锻炼防治疾病,自编了一套"五禽戏",即按照虎、鹿、熊、猿、鸟的运动姿势编导的一套体操,据说当时有个叫吴普的人按照此法锻炼,到九十多岁了,还"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黄帝内经》从战国时开始编纂,西汉正式成书,是中国第一部医学著作。该书分为《素问》和《灵枢》(或称《针经》)两部分,《素问》采用与黄帝对话的形式,阐述了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及其成因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石。《灵柩》主要记述了许多针刺之法。《黄帝内经》虽然带有神秘色彩,但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中的科学成分,也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成分,两千多年的实践证明,该书所记述的不少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还是有效的。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西汉,也有人认为成书于东汉初年,不是出于一人一时之手,而是中医药物学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果。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和植物分类学著作,第一次较全面、系统地对中医药物进行了分类、说明。它共收录了365种药物,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并把这些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对每种药物的性质、产地、主治辅治何种疾病、异名等都进行了详细记载。该书还论述了药物理论,包括医方中的主药和辅药的关系、药物相配的制剂原则,以及药物的药性和制作方法。该书奠定了中国药物学的基础,它所记述的许多药物的药效,经过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都是正确的。

总而言之,两汉时期中医文化获得了长足发展,把临床实践和医学理论相结合,既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又注重病理的探讨,在治疗方法上,以方治病成为主要手段,方剂开始流行。实行药方和药物相结合,对药物的认识也更系统,针灸技术也更成熟。此一时期基本形成了中医的完整体系。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人类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至今都与西医并称为世界医学的两大体系。

同类推荐
  • 玩明

    玩明

    神秘油田的发现,阴差阳错穿越回了明初战场,步入官场的黑暗,改变了古代历史,带给他的将会是什么呢?,措手杀死燕王朱棣。同时也改变了他的历史
  • 盛唐风月

    盛唐风月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四年,大唐帝国如日中天,京兆长安恰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都市,没有之一。姚崇、宋璟、李白、王维、张旭、吴道子、颜真卿、公孙大娘、裴旻、郭子仪……当此一时,盛唐的天空群星璀璨。生逢盛世,作为一介江郎才尽泯然众人矣的神童,杜士仪担心的不是天下大势,而是如何在这第二次人生中活得更精彩。盛唐风月,有的是雄风傲骨,有的是自信从容,有的是出将入相,有的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八年笔耕,九部作品,继《朱门风流》、《奸臣》、《冠盖满京华》、《富贵荣华》之后,2013府天新作《盛唐风月》,带你领略一个真正的盛世大唐!
  •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以传统国史为据分上下两编,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政治历史的变革。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典章制度、个人点评,倾注了吕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见,能够给读者提供中国历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是最权威、最经典、最完整的中国通史著作。
  • 浪遏扁舟

    浪遏扁舟

    人生如浪里扁舟,坎坷似遏浪而来;没有爱情的支撑,生活就难以前进。本文写主人翁从小立志要富起来,可在他求索中才知道生存是那么的难,他受尽了人间苍伤。他与几个女子都有爱情,可是都被现实击破了踏入伊甸园美好梦想,以致他的爱情多次受挫而痛苦的经历。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热门推荐
  • 男人成大事的5种能力

    男人成大事的5种能力

    《男人成大事的5种能力》成功的创业者必定是一个想当元帅的士兵,对成功的强烈渴望是成大事最基本的条件,在如此快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如果你自己不渴望成功,那么幸运的光环又如何能罩在你的头上呢?因此,你不能固守于现在,必须有开拓的精神、学习的劲头,从容面对职场风云。不论做什么事,你必须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一个人做事业时,如果能以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做什么事业,都会走上成功之路。把自己喜欢的并且乐在其中的事业当成使命来做,就能发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以充分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无非是机遇时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自身的修养、学识、能力、阅历、性格等。在内在因素中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又取决于内在困素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说内在因素的其他方面决定了这种方法,而这种与外界沟通交往的方法又是一个人内在因素的体现。其实,这种方法就是;做人办事的手段、方法对了,自然办事效率就高了,事也办得顺利了。
  • 和领导沟通的艺术

    和领导沟通的艺术

    在职场中,那些拥有好口才、会说话的人总能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而那些不懂口才和语言技巧的人,时常会引起领导和同事们的反感,甚至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真正的人生,不是你继承的那部分而是你创造的那部分,它是你不断选择和努力的结果。不论你有个富爸爸还是穷爸爸,幸与不幸都可能在你的手中转换。你的一生,由你自己打造。一部彻底改变你人生、工作、交际、财富观的心灵成长之书。
  • 剩女重生记

    剩女重生记

    大龄女青年陈訫一朝回到了小时候,意外得到胎记空间。空间开了金手指,开始了新一轮的生活。找一个可以陪着自己的优质男过着农夫山泉有点甜的生活。
  • 万事不求人(大全集)

    万事不求人(大全集)

    《万事不求人大全集(超值金版)》详细介绍了与家庭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选购、贮藏、保鲜和饮食宜忌的常识,家居装修、居室布置和花卉养护的知识,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健身和心理健康的具体方法,日常生活购房置业、购车养车、安全行驶、外出旅游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厨艺、烹饪技术,美容美发技巧,人际交往、留学移民、理财投资、创业经商、婚恋育儿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以及家用电器、燃气等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天后逆袭记

    天后逆袭记

    她不过是为了一笔救急的钱在咖啡厅里扮演了被他抛弃的女人一回,害他出糗,不仅仅惹得这位总裁大人对她上了心,还新仇旧恨一起算……收购她所在的演艺公司也就算了,还要她继续扮演他的女人?她是喜欢演戏,可不喜欢和他上演你侬我侬的爱情游戏!这是一个草根女逆袭娱乐圈的故事,且看草根怎么命犯腹黑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