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500000015

第15章 佛教的人生价值论(4)

南朝刘宋初慧观和谢灵运等又以昙无谶译本为主,对照法显译本,增加品目,修饰润文,改为36卷25品,称《南本涅槃经》。此经宣扬“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是6卷本《大般泥洹经》说一阐提没有佛性。经文的异义引起中国僧人的兴趣和思索,研究者遍于南北各地。在北方,道朗曾列席昙无谶的译场,他作《涅槃义疏》等,提出“非真非俗中道”为佛性说。在南方,竺道生首唱“阐提皆得成佛”说,认为一阐提也属于众生,为什么唯独他没有佛性呢?大胆批评《大般泥洹经》的经义并非圆满。道生还著《顿悟成佛论》(已佚),反对当时流行的“积学渐悟成佛”说,从而和同出于鸠摩罗什门下、持渐悟说的慧观发生分歧,形成了南方涅槃师的两大系。在整个南北朝时期,涅槃学者就一阐提有无佛性,佛性是什么,成佛的觉悟是顿还是渐等问题,展开了长期的争论。但是,总的趋势是,道生的涅槃佛性论和顿悟成佛说愈来愈为佛教界所接受,并受到最高统治者的赞赏,如宋文帝和孝武帝都提倡顿悟说,梁武帝亲撰《制旨大涅槃经讲疏》101卷,宣传佛性就是灵魂,灵魂就是成佛的实体,影响极大。隋唐佛教宗派,尤其是天台、法相唯识、华严和禅诸宗,一般地说也都以心性问题为本宗的理论重心,禅宗的明心见性和顿悟成佛的学说,更是以往涅槃师和其他宗派的涅槃佛性学说的总结与发展。中国佛教学者的心性理论是对印度佛教涅槃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为灭谛学说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时也给宋明理学的创立和发展以重大的思想影响,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心性学说。

佛教的灭谛学说,实质上是关于人生理想价值和价值标准问题的理论。佛教主张人生应当以追求涅槃为最高理想境界,并且认为人生通过学习佛法,坚持修炼,建立功德,是可以达到涅槃境界的。这表明,虽然佛教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不幸的,应当摆脱、超越人生,带有贬低乃至否定生命乐趣、人生价值的明显倾向,但是又认为人生是可以达到理想涅槃境界的,现实人生也是超越人生的基础,从这一层意义上说,人生又不是无价值的,而是有重要价值的。佛教认为人而为人是高于畜生、鬼和地狱的,更有条件听闻佛法,获得觉悟,求得解脱。人生的价值取决于自我解脱的程度,越解脱价值就越大,反之则价值就越小。佛教提倡追求涅槃境界,是一种适应一些人们心理需求的宗教归宿。它反映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愿望:追求生命的延续,企求更高形态的生命,渴求生命的永恒存在。它作为解决有限人生与无限宇宙的矛盾,人生的痛苦、不幸与追求快乐、幸福的矛盾的方式,在所设计的方案中,强调作为有限者、短暂者的人可以转化为无限者、永恒者,在自身获得无限、永恒的同时,又把握、体认宇宙的无限、永恒。

佛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解脱法,使人们获得某种心理平衡,在主观情感、心理体验上获得把握有限的、短暂的人生和无限的、永恒的宇宙的统一的满足。佛教的这套方案,为一些人所接受,也为一些人所批评,还为一些人所反对。

四、道谛道谛的“道”,指道路、途径、方法。所谓道谛就是引向灭除痛苦、证得涅槃的正道。前面已提到,释迦牟尼时代,印度各派信徒出家修道,早已蔚然成风。释迦牟尼不赞成当时其他流派的种种解脱人生痛苦的主张,他不相信苦行主义的自我虐待,认为单纯的禁欲是无价值的,也是无益的;他也反对纵欲主义,认为这更不能摆脱痛苦的纠缠;他也不要求人们信奉天神、祈祷和祭祀,认为这对于解除现实的苦难无济于事;他还认为冥思玄想,诸如探求宇宙和万有的始末问题,是无用的,并不能带来解脱。释迦牟尼在初次说法时提出了不苦不乐的中道主张,共八项,称为“八正道”。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又增加了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合称为“七科三十七道品”。“道品”,又作“菩提分”、“觉支”。三十七道品也称三十七菩提分。就是说,达到成佛的觉悟,证得涅槃的途径,共为七类三十七项。

在七科中,最重要的是八正道,八正道又被归结为戒、定、慧三学。后来大乘佛教还提出“菩萨行”——“四摄”、“六度”的学说。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先简要地介绍七科三十七道品中的六科二十九道品,再介绍八正道和三学,最后介绍四摄和六度。

(一)六科二十九道品1.四念处,也称“四念住”。“念”,观照的意思,“处”、“住”,指所观的境。所谓“念处”或“念住”,是指以智慧观察和思虑对象,慧力能令心念于所观的对象明记不忘的意思。佛教认为,众生往往对身、受(感受)、心和法(事物、现象)四境,生起四种颠倒妄见,以为身体是清净的,感受是快乐的,心是恒常的,现象是有自体的,由此又产生了贪爱无明。为了对治这四种颠倒妄见,众生应当在精神专注的状态中,以高度的智慧去观察和思虑身之不净,受之不乐,心之无常和法之无我,破除那种以不净为净,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和以无我为我的四种颠倒,并使之永志不忘,这称为“四念处”。后来,大乘佛教从空观的角度又对小乘佛教的四念处说加以发展,强调身如虚空,受是内外空,心但是名,法为善恶俱不得。也就是说,空寂思想的色彩愈来愈浓烈了。

2.四正断。“正断”是能根除懈怠的意思。四正断也作“四正勤”,“正勤”是专心勤修的意思。所谓“四正断”或“四正勤”就是四种精勤修习:(1)对于已经生起的恶,应当努力断除;(2)对于未生的恶,要努力防止它产生;(3)对于已经生起的善,应当坚持到底,使之圆满;(4)对于未生的善,要努力使它生起。

3.四神足。“神”谓神通。“足”,如身依足立,意为赖以产生的凭借或基础,此指禅定。

四神足也作“四如意足”。“如意”,是禅定和神智均等,所愿都得满足的意思。所谓“四神足”或“四如意足”,就是四种可以达到神通的禅定:(1)“欲如意足”,由希求达到神通的欲力引发生起的禅定;(2)“念如意足”,也称“心如意足”,由心念之力发起的禅定;(3)“精进如意足”,由努力止恶进善的勤力发起的禅定;(4)“慧如意足”,也称“观如意足”、“思维如意足”,由思维佛理的慧力发起的禅定。释迦牟尼以后,佛教开始宣扬,修行这四种禅定,就能具备神通变化如意自在的能力。

4.五根。“根”是根源的意思。所谓“五根”就是五种能产生一切善法的内在条件。具体指:(1)信根,对佛教的坚定信仰;(2)精进根,勇猛进修,又名“勤根”,指“四正断”;(3)念根,于境忆持为念,指“四念处”;(4)定根,专注所缘为定,指“四禅”;(5)慧根,简择得失名慧,指“四谛”。佛教宣传,五根对于众生的断恶生善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5.五力。指由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的力量:(1)信力,信根增长,信仰虔诚,可以破除一切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除种种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邪念,获得正念;(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除各种杂乱惑想;(5)慧力,慧根增长,能破除迷惑,成就智慧,达到解脱。

6.七觉支,也作“七等觉支”、“七觉分”、“七菩提分”等。“觉”,觉悟、觉了;“支”,品类。七觉支就是达到佛教觉悟的七种类别:(1)念觉支,于境明记不忘;(2)择法觉支,根据佛理观察得失,辨别是非真伪善恶;(3)精进觉支,努力修善,坚持不懈;(4)喜觉支,因悟善法,于意适悦;(5)轻安觉支,也称“猗觉支”,因断除烦恼,身心调畅;(6)“定觉支”,心注一境,思悟佛法;(7)舍觉支,舍弃一切分别,平等寂静,心无偏颇。

(二)八正道八种合乎正确的成佛途径,称为“八正道”,也称“八圣道”、“八直圣道”、“八圣道分”、“八支圣道”等,是七科中最重要的一科。其具体内容是:

(1)正见。离开邪非的正确知解,也就是具有佛说的四谛知识,以及四谛中包含的业报轮回学说的知识,远离唯神、唯我、唯物等见解。简单地说,正见就是佛教的智慧和知识。

(2)正思维,也作“正思”、“正志”。指离开世俗的主观分别,离开邪妄迷谬,舍弃欲乐,端正思想,作佛教的纯真智慧的思索。

(3)正语。纯正净善的语言,合乎佛法的言论,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

(4)正业。合乎佛教要求的正当的活动、行为、工作,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或不淫),不作一切恶行。

(5)正命。正当的生活,即按佛教的标准谋求衣食住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尤其是对各种生物会引起伤害或危险的职业,如贩卖奴隶,马帮商贩,屠夫,卖酒,出售毒品,诈现奇特,自说功德,星相占卜等,都应反对。

(6)正精进,也作“正方便”。谓正确的努力,止恶修善,向解脱精进。也就是要努力防止恶心生起,已经生起的要使它断除;要努力使善心生起,并使它发展臻于完善。总之,是要按照佛教的标准辨别善恶,去恶从善,强调自觉努力,反对懈怠与昏沉。

(7)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明记四谛等佛教真理。强调要精勤自觉,专心致志,脱离贪欲和愚痴,以自知来进行自制,自己主宰自己。

(8)正定。正确的禅定,即正身端坐,专心一志,身心寂静。注心一境,远离散乱心,思想集中,深入沉思,以佛教的智慧观察整个世界,洞察人生的真实,领悟四谛的意义,了解贪著欲乐、生存和愚痴这些恶事的起源与终止,这样,个人就和此生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人就有真正无限的知识,用这种知识观察世界,犹如一池清水,其中鱼群和石砾都清晰可见,从而也就获得了身心的解脱。

八正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精神生活,以正见为主,正思、正念、正定为辅;二是物质生活,以正命为主,正业为辅。正语、正精进是双关的。正见和正命分别为佛教徒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主要点,在八正道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后来大乘佛教又特别强调正思维的智慧作用,认为正思维是获得一切善、根除一切恶的法门,是进入涅槃境界的关键。八正道只重个人解脱,不多谈对他人的慈悲。大乘佛教不同,强调慈悲。

从八正道来看,早期佛教修行方法有其显著的特色,它特别重视健全宗教精神生活,除正业、正命两条以外,其余六条都是涉及精神修养的,强调见解、认识、思想、言论的正确,强调专心和努力。还在物质生活方面规定正当的活动、生活、职业,这都体现了它的重视理智和道德的可贵精神。在八正道中既排斥了纵欲、苦行的偏见,也没有对神灵的祈祷和对偶像的崇拜,没有仪式主义的任何规定,这在各类宗教中是值得注意的。但是,八正道作为宗教实践,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贬低、排斥生产劳动、社会斗争和科学活动,这不仅压抑了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广泛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不利的。

(三)三学八正道可以归结为戒、定、慧三学,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正念、正定属于“定”,正见、正思属于“慧”。正精进是就学佛的态度而言,是全面的,但正精进也是慧的一种表现,可以归属于“慧”。戒、定、慧三学通常被认为是学佛者修持的全部内容。戒是纯洁行为,庄严操守,为定慧打下基础,再通过定即调练心意的功夫,而生起智慧。这也就是所谓依止于戒,心乃得定;依止于定,智慧才生。三学中,慧是根本,以慧为主体,戒定为方便。戒、定、慧三学不是孤立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三者是有内在联系的。同时,大小乘佛教对于三学的态度也并不一致。小乘佛教严格区分戒、定、慧,大乘佛教则将戒和定都归属于慧,三学合成一体。小乘佛教讲戒和定是作严格的规范,大乘佛教则强调提倡方便,灵活地运用戒和定。

1.戒学戒,作为三学之一,是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借以防非止恶,从是作善。对于出家僧众而言,它既是生活纪律,也是道行标准。戒按其内容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所谓止持戒,“止”,防止、止息,意指防非止恶的各种戒,如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等。所谓作持戒,“作”,修习善行,意指奉持一切善行的戒,如二十犍度等。止持戒和作持戒分别止恶作善,相辅相成。戒和律二字还经常连用,称为戒律。一般地说,戒也是律,指为出家和在家信徒制定的一切佛教戒规,但律和戒也有区别,单言律是指专为出家比丘、比丘尼制定的禁戒,是所谓能制伏诸恶的,在家佛教信徒不得闻知。

戒学作为佛教徒的道德实践和生活准则,其根本要求是止恶从善。佛教所讲的善恶,通常有所谓十善业和十恶业之说,对善和恶作出了基本的规定。所谓“十善业”,简称“十善”,是佛教的基本道德信条,其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或不淫),此三者属于身业;不妄语、不两舌(离间语)、不恶口、不绮语(杂秽语),此四者属于口业;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此三者属于意业。所谓“十恶业”,简称“十恶”,与“十善”相对。具体指杀生、偷盗、邪淫(或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佛教的戒律规定就是针对这些善恶表现而作的,以收消极防止和积极提倡之效。

相传释迦牟尼认为,在世俗社会中要实践八正道是困难的,他要求人们出家,即“走出”现实社会而“进入”僧团生活。僧团有一定的组织原则,没有私有财产,有比较充分的民主和平等,后来还逐渐形成了僧侣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适应这种生活的需要,释迦牟尼亲自制定了戒律。后来的佛教学者又根据僧伽集团的生活变化,逐渐增制戒律,以至发展成为三藏中的律藏,对于戒体、戒法、戒行、戒相和受戒仪式等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说明和规定。小乘重视专门用抑制的手段来养成不致产生恶行的习惯,为此根据信徒的在家和出家、男和女的区别,制定了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等。大乘则强调不避烦恼和积极克服烦恼,虽然也遵循小乘佛教的戒规,但又另行制定大乘戒加以补充。佛教各派对戒律的具体主张各有不同。下面简要地介绍一些常见戒律的内容和意义。

五戒。指在家男女佛教徒终身应当遵守的五条戒律,即:(1)不杀生——尊重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尊重个体的生存,不可杀害;(2)不偷盗——也作“不与取”,不能擅取他人的东西;(3)不邪淫——尊重所有的异性,不能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4)不妄语——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能随便乱说,要努力做到句句实言,诚实待人,也不要挑拨是非,不能刻薄谩骂;(5)不饮酒——不能饮用带有刺激性的、易于麻痹神经、扰乱心态的饮料,以随时保持心神的宁静状态。

五戒是教徒的根本性的德行,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首先是要维护众生的生命,所以“不杀生”被列为第一条。众生的生存需要物质条件,如果被抢夺侵占,生存就失去保障,由此“不偷盗”列为第二条。人类的生命由男女夫妇的结合而产生、延续、繁衍,“不邪淫”就是为了保持夫妇的和睦。为了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又规定“不妄语”。最后为了防止迷心乱性,坚持佛教修炼,还规定“不饮酒”。这都是从维护人类生存和推动佛教修行而确定的佛教基本道德准则。

同类推荐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每天读点养生学

    每天读点养生学

    心理的健康、良好的居家环境、健康的职场生活、科学的防病治病、有效的排毒、开心的旅游等都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每天学点健康知识。既能打开视野,又能帮助你获得健康生活的经验。对于珍视健康的您来说,每天读一个健康箴言能受益一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遇到低谷期,你就得努力克服,而且还得一路走过来。在一路走来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这样问自己:低谷期是否含有某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低谷期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它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我们要怎样去理解和尝试呢?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一个:把脚步放慢点!干任何事情,实际上都不可能做到一帆风顺,决策一个比一个英明,措施一个比一个得力。该书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风平浪静、一路平坦的,会遇到许多的坎坷和困难,若不去正视与克服这些关隘,就会彻底地堵塞通往成功的大路,而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我们自己争气,因为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 倾城妖妃:宠冠六宫

    倾城妖妃:宠冠六宫

    穿越,忒流行的词了,有朝一日我也很不小心的穿越了。既然我是孤儿顺便在古代开间孤儿院也不错的说。可为虾米我穿越迎来的是腥风血雨捏?人生道路历尽波折却不料置身宫廷,将要来的却又是另一场勾心斗角,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原来古代也并不如书中所写的美好。且看妖妃如何媚行六宫。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王妃太有肉

    我的王妃太有肉

    推荐水儿新文《黑道“傻”后》《朕的皇后太爱钱》轻松搞笑文:+++++++++++++++++++爆笑贪吃小肥女,一张吃嘴闯古代萧纤柔——一个身材惹火的女孩子,舞蹈界新升起的一颗明日之星。在外人眼中,她光鲜亮丽,充满活力。殊不知真正的她最大的愿望则是做一枚坐吃等死的懒女。(米虫)为此还特地给自己定了一个懒人十大梦想,每晚睡觉前都会默念几遍。话说人倒霉,那是接二连三的,一个重要的舞蹈大赛前,一不小心感冒了,真的很倒霉。她自认了。比赛时一个喷嚏,害得她与冠军失之交臂,真的很惨,她也接受了。害得被父母惩罚,逼着每天加紧练习舞蹈,她也服了。可为什么倒霉的事还没有结束呢?练舞练累了,本想偷个懒,却没想到喝口饮料被呛到,居然穿越了?穿就穿了呗!接受现实,可却倒霉的穿越到了一个体态臃肿,超级肥胖的女子身上。但既然命运如此,她也欣然接受了,好歹人家的父母也蛮有钱的,只要能在这个朝代实现她坐吃等死的十大梦想,她也就觉得值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霉运居然也跟着她穿越了——刚穿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女生活没过几天,皇帝就给她来了个什么赐婚?听说还是个冰冷的王爷?唉!既然这是上天的安排,行,她接受了,只要依旧能让她做米虫,让她坐吃等死,她嫁就是了。毕竟人家也是位大帅哥,有权有势,拒绝了多伤人家的面子啊!调戏美男,是她做懒女以外的另一个梦想,既然上天让她实现这个梦想,她就美美的享受吧!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可是——没想到这个王爷夫君有些太不识抬举!本姑娘不嫌他冷,愿意下嫁。他居然不知好歹的嫌自己肥,还给自己起了个很吉祥的外号“福娃”唉!要不是知道他是土生土长的傲天国人,还以为他也是穿来的呢!精彩一:“女儿啊!快进来!看你的未来夫君来看你了。”“真的吗爹爹?”屋内的三个俊美男子,听到外面这声娇柔的声音,便猜测起这人定是如声音一样的美丽动人——随后三人就觉得地晃动的厉害,地动山摇的,好似地震却又不像——好似有什么东西快速的朝他们移来——片刻后,只见一肥的像球一样的女子。拽着肥肥的身子,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定眼扫了屋内三个俊美男子一眼,脸一红,扭捏了下肥胖的身子,故作一脸害羞状的亮起娇柔柔的声音道:“爹爹,那位是我的未来夫君啊?”
  •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实地介绍了文书教研论文及科技报告各部分的写作内容及写作规范,并附上真实的案例,让您即使没写过类似的文书也能轻松上手!
  • 绝宠亿万甜心妻

    绝宠亿万甜心妻

    他是GC集团的接班人,万众瞩目的焦点。她是如野草般的普通女孩。好姐妹设下的一场阴谋,害她误入陷进,他善心大发救下她,却因误会,两人剑拔弩张。她以为自己贞洁不保,对他恨彻入骨。正值母亲病重,迫不得已的她在好朋友的唆使下,向他讨要补偿费,他对她表示极度的厌恶与轻蔑,为了能够治好母亲的病,面对他的无理要求,她咬牙答应。她被迫成了他的妻子,却备受冷遇。当扮演的角色结尾时,面对她的离开,他万般不舍,却不愿放下身段去挽留,一贯的强硬,让她很是反感,而她也袒露心声,另有所爱。自尊心受挫的他,强行将她留下。爱与恨的纠葛,幸福到底何去何从?
  • 重生一不嫁豪门前夫

    重生一不嫁豪门前夫

    【已完结】三年痴恋只换得身死,情灭重生,她与他擦肩而过。【她】她是一个富家女,追求她的富二代、官二代有一卡车那么多,可是她偏偏就是死心眼,认准了他。他拥有无数财富,但是所给她的,就只有一张薄薄的注册结婚的小红本而已。包二奶,包三奶,他甚至很少回家。她爱他,全心全意为了他,却唯独抓不到他的心。因为爱,她放下了自尊,甘愿卑微。三年的时间,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当她终于支持不下去,想要见他最后一面的时候,他在陪伴他的情妇做人流。三年,是他们之间的终结,也是她一世的终结,她终究是对他死了心。所以,当她重生在一个小她三岁的女孩儿身上的时候,她决定,要为自己好好活一次。【他】他什么都不缺,唯独缺的,是爱。那个在他身边守护了三年的小女人,他以为他可以不屑一顾,但是当他抱着她冰凉的尸体的时候,他发现他错了。当他看着她三年来日记中记录的字字句句时,他不自觉的掉下了眼泪。他越发冷酷起来,没有人再能走进他的世界。当她像是一束阳光悄悄出现时,他的灵魂都为之震颤了。可是,她和他说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再见”?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好文推荐】【叛-情】-潇湘尚帝【盗种妈咪】-夏日寒阳【迫嫁豪门】-恋上你的香味【王牌逃妻】-临窗纱【新婚不宠妻】-逃爱【总裁好强大】-秋如意【誓死不离婚】-裴歆【教授真禽授】-裴歆【任家五小姐】-如小果【重生一黑道女王】-翼妖【重生—暗夜征服】-杖小竹【重生—黑道千金】-神圣祭祀【重生之顶级蜜宠】-邪魅书生【重生之名门大小姐】-金小邪【重生之老公六个半】-月莲花【重生一豪门大小姐】-九尾鸢【头牌团最新出品强势好文传送阵】【誘妹】-头牌莲【猎妻游戏】-头牌云【狠绝前妻】-头牌然【最强皇女】-头牌烟【重生之风华】-头牌城【重生之豪门少夫人】-头牌花【重生一不嫁豪门前夫】-头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