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56

第56章 梅花题材的绘画(上):历史与观念(5)

今所见抄本《松斋梅谱》不仅缺其中5卷,而且所见各卷误书、衍脱、窜乱、删节所在多有。岛田修二郎解题和校定本做了细致的比勘校对工作,指明了许多错误。就问题较大的方面说,如卷四的《梅花喜神谱》,卷一一的范成大《梅谱》都有完本传世,可资参订增补。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序刊的王思义《香雪林集》26卷,是一部大型的梅花专题资料汇编,最后两卷收画梅谱,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画梅全谱》、《画梅人谱》(卷二五)与《画梅图诀》(卷二六)。研究表明,这三部分取材于《松斋梅谱》。《画梅全谱》即《松斋梅谱》卷一、卷二的理论和技法,《画梅人谱》与卷一四的松斋“画梅人谱”相对应,《画梅图诀》名义上分三部分,实际则对应《松斋梅谱》卷三至卷六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理论还是图谱,都有一些条目不见于抄本,如《扬补之写梅论》、《汤叔雅写梅论》、《论形》、《论骨情性》等,都是很重要的论说,应属卷一、卷二的内容。《香雪林集》卷二五的《画梅人谱》虽然文字上多有删节,但也有一些条目不见于抄本,如马远、毛益、陈宗训等,都是画院画家。想必《松斋梅谱》“画梅人谱”原本有画院画师一类,但都被抄本删节了。总之,《香雪林集》的材料对全面了解《松斋梅谱》是有所补益的。还有一点值得推敲,《香雪林集》最后两卷虽然保存了《松斋梅谱》的大量材料,却没有任何《松斋梅谱》抄本所缺5卷内容的蛛丝马迹。究其原因,可能是《松斋梅谱》流传有限,明代中后期人们所见只是残本,王思义所据本与传入日本的本子可能属于同一种残本或其裔本。

(6)价值地位

《松斋梅谱》15卷,是一部规模空前、内容丰富、体制周备的专题画学著作,包括了画梅理论和技法、生物品种谱、画梅人谱、梅花诗赋等几大方面,可以说涵盖了梅花专题最主要的知识体系。单就画学知识而言,相比较宋伯仁、赵孟坚等人的画谱著述,也是理论资料、技法口诀、画法图谱与画家传记兼容并包的大型汇编,集中保存了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中期墨梅繁荣时期的理论和技法资料。全书的体例可能受到早前竹谱一类编著的启发。画竹是整个花鸟画中出现较早的题材,更是文人画中独立较早的一个重要类型,无论在创作理论还是在实践经验上都有先驱的意义。元代大德三年(1299)李衎《竹谱》20卷,包括画竹谱、墨竹谱、竹态谱、竹品谱四大方面,体系完备而详赡。《松斋梅谱》与之相比,不重自述己见,而是以汇辑资料、编类知识为主,材料来源也不如其广博,但在技法理论与品目图谱之外别立画家传记和文学作品,兼有画谱与画史、画学与类书之多重性质,可以说也不乏创意,是一部视野更为开阔、内容更为周备、功能更为实用的专题法典,代表了梅画艺术成熟与繁荣时期的理论成就和学术视野。

遗憾的是这部大型理论编著流传极其有限,且有残缺。除了万历中的《香雪林集》转载外,几乎未见其他的称述和记载,这可能与吴太素一生栖隐浙东、声名行迹不彰有很大关系。但这并不等于说其影响完全绝迹,稍后夏文彦《图绘宝鉴》就大量引用其有关画家传记文字,另两部著名的梅谱——《华光梅谱》与传王冕《梅谱》,其实都应是《松斋梅谱》的节编本,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松斋梅谱》在绘画史上依然发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2《华光梅谱》

该书可能由书坊节取《松斋梅谱》而成,时间大约在元末明初。今所见为陶宗仪《说郛》(明刊百二十卷)本。《说郛》卷九一所称只言《画梅谱》,明《续百川学海》本也只此名,并无“华光”二字,撰者为元华光道人。《王氏书画苑·詹氏补益》本始称《华光梅谱》。所谓《画梅谱序》实即《松斋梅谱》卷一之“原始”。近人张宗祥据六种明抄本校理而成之百卷本《说郛》(涵芬楼本)未收《画梅谱》,该本更近陶辑原貌,或即陶氏编《说郛》时未见此书。

在日本抄本吴太素《松斋梅谱》不为世人所知之前,有推测《华光梅谱》出于南宋扬无咎者。其实只要与《香雪林集》所收吴太素《画梅全谱》比读,就不难发现它只是吴太素《松斋梅谱》前两卷的一个选编本,所有内容都见于其中,先后次序也全然无异,只是篇翰变少、名目简省而已。如《松斋梅谱》卷二有《论梅之病》、《续论梅之病三十六事》两条,《华光梅谱》则剩一条,名《三十六病》,文字也有所删补和梳理,显然前者保留了第一手资料的原始风格。

3王冕《梅谱》

元末鄞县定水寺僧来复《胡侍郎所藏会稽王冕梅花图》:“会稽王冕双颊颧,爱梅自号梅花仙。兴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有时百金闲买东山屐,有时一壶独酌西湖船。暮校梅花谱,朝诵梅花篇。水边篱落见孤韵,恍然悟得华光禅。我昔识公蓬莱古城下,卧云草阁秋潇洒。短衣迎客懒梳头,只把梅花索髙价。不数扬补之,每评汤叔雅。”僧来复《胡侍郎所藏会稽王冕梅花图》,《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四。来复与王冕有交往,所谓“暮校梅花谱”,不知是泛泛称颂,还是实有所指。但今所见《永乐大典》卷二八一二所存王冕《梅谱》,情况却与《华光梅谱》大同小异,也显系《松斋梅谱》的节编本,只是所取篇目稍有不同。既然为《永乐大典》所采,可见至迟明代初年已经出现。其中《扫梅十要》,日本抄本《松斋梅谱》已脱,而《香雪林集》所收吴太素《画梅全谱》有见。比较《华光梅谱》与王冕《梅谱》,不难发现,前者重视技法口诀,后者多选论说条目。在内容的编排上,前者由浅入深为序,颇便于初学;后者从总论到分论,更具理论体系。与《松斋梅谱》相比,两书都更有条理。(三)明代

1刘世儒《雪湖梅谱》

刘世儒,字继相,号雪湖,室名万玉楼,山阴人,约嘉靖十四五年至天启四五年间人。家世为儒,幼读书,知诗文,少时见元章梅钦慕之至废寝忘食,学成遂负笈买履,走名山幽谷,“历吴越,涉金陵,驰闽楚,访缉遍海内,始得见诸家真墨”(《雪湖梅谱》自叙),遍观梅花之奇,尽得其意态。所写梅笔意潇洒,极疏影横斜之致,晚年笔力几如拗铁,花蕊纷披,于苍老中益见幽致。行年九十,画梅八十载。善诗,与同郡徐渭唱酬甚洽,一时名宦雅士多与之交游。

《雪湖梅谱》初刻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此后广求名士题赞,并不断增订,迭经重刻,至万历二十四年已为四刻。此后崇祯间王思任、清初墨妙山房、康熙二十年山阴盛振英等复事重刊,流传甚广。书初仅一卷,后增为二卷,《明史》卷九八《艺文志》、《千顷堂书目》卷一五皆著录四卷,是合像赞、评林、赠言等二卷而言。是书所见有关画谱内容实不多,大致分两类:一是画法口诀,有《写梅十二要》、《写梅歌诀》、《梅病》、《华光口诀》、《扬补之论》等;二是画法图式,分《花目》(有正阳、正阴、判官头、孩儿面等24目)、《枝式》(有一枝春信、数点天心、五星聚魁、苍龙奋角等24式),另有梅花图目若干。全谱以图式为主,画法也多取口诀教条,简明易诵,极便于学习。全书编入大量时贤名儒的诗文题跋、书信赞言等,几占全帙十之七八,可见明人好自标榜延誉之习。

2沈襄《梅谱》

沈襄(1546-?),字叔戌,号小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沈炼之子。幼读书外,好学剑,见窗下老梅,日摹写其状。闻刘世儒画名,师之旬日,尽得其意。因悟其纵横之妙,与剑法同沈襄《〈雪湖梅谱〉序》,《雪湖梅谱》卷首。,遂以写梅竹称绝一时,尤善墨梅。髫龄时,父遭谪保安(今陕西延安),随家远适。未几父为严嵩所杀,流戍极边。隆庆初,父得诏褒彰,赠光禄少卿。次年以荫补官,屡迁刑部郎中,仕至云南姚安(今云南大姚)知府。据《梅谱》所附沈襄像赞,当为七十而卒。

沈襄《梅谱》,一名《小霞梅谱》,版本不详,清初《千顷堂书目》卷一五:“沈襄《梅花谱》二卷。”今所见唯晚清徐荣《怀古田舍梅统》卷四、卷一○所引。从中可见全书大概,书分两卷,前有徐天池《姚安太守小霞沈公像赞》,一卷为诸家题赠诗作、沈襄自题梅花诗190首,另一卷为梅谱,包括《花光口诀》、《扬补之论》、《(画梅)歌诀》3条,《写干》、《分枝》、《点苔》、《圈花》、《添须蒂》、《布景》、《用墨》、《梅种》、《梅病》、《八忌》共13款15条。其中《花光口诀》、《扬补之论》、《(画梅)歌诀》、《梅病》与《雪湖梅谱》大同小异,或即转录而略事补订。所列诸条有总论有分论,体系明白,颇切画梅大要,且文字深入浅出,无枯涩玄奥之辞,为画梅论中简明易知之佳作。

3周履靖《罗浮幻质》

周履靖(1542-1614?),字逸之,初号梅墟,又号螺冠子,晚号梅颠道人、物外散樵、鸳湖钓徒等,自称江左周郎,斋名闲云馆。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少从长洲皇甫汸学,为庠生,不喜仕进,尝征召为广文,不赴,布衣终身,“筑舍鸳湖之滨,种梅百余株,时吚唔其下”《槜李诗系》卷一五。,夫唱妻和,编书刻书,自得其乐。好为古文,兼擅诗词曲,工书,篆、隶、草、行、楷皆能。善画,山水、人物、梅竹尤妙。著述宏广,有《广易千文》、《江左周氏诗苑》、《菊谱》、《锦笺记》等。

周氏所编画谱有人物、兰竹、翎毛等,其中《罗浮幻质》一卷是为梅谱,见万历二十六年金陵荆山书林刊本《夷门广牍》卷三二。首有《写梅法》、《写梅论》、《写梅诀》,分别署名扬补之、汤叔雅,实即吴太素《画梅全谱》之《扬补之写梅论》、《汤叔雅写梅论》及《写梅五要》(载王思义《香雪林集》卷二五)。接着是七言八句《写梅花歌诀》、《写梅枝干诀》,隐括花头和枝式画法名目,并逐一示以例图。花头有余字、火字、示字、猿耳、兔嘴、孩儿面、大放、小放、三台、麦眼、椒眼、一丁、二点、攒三、聚四、贯珠、蒂萼等80多目。枝干有十多法。图当为自写,刻印清晰,颇便学者观摩。

4黄凤池《梅竹兰菊四谱》

黄凤池,徽州(治今安徽歙县)人,在杭州花市经营集雅斋书坊,于万历年间相继辑刻了《五言唐诗画谱》、《七言唐诗画谱》、《六言唐诗画谱》,颇受欢迎,遂于泰昌元年(1620)刻印《梅竹兰菊四谱》。天启元年(1621)又出版《木本花鸟谱》和《草木花诗谱》,复收万历时杭州清绘斋本《唐解元仿古今画谱》及《张白云选名公扇谱》合八册为一辑,统称《集雅斋画谱》,包括了山水、人物、花鸟各种题材,图文并茂,刻工精良,文字书写大多请当代名人或书法家操笔,诗、书、画相得益彰,成为明代画谱中之佼佼者。

《梅竹兰菊四谱》继三种《唐诗画谱》之后编辑刻印,前有陈继儒万历庚申(1620)春三月《题梅竹兰菊四谱小引》:“夫三春舒丽,百卉竞芳,大都非妖艳则浓华,为俗眼睁睁,而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芬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以故诸水墨家亦注注求工此四种,不极其肖不止。”明确把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很有影响。《梅谱》居四谱之首,辑梅图26幅,配以名诗,但不署名款。如第一首,“漠漠纷纷不奈何,狂风急雨两相和。晚来怅望君知否,枝上稀疏地上多”,是白居易《惜落花赠崔二十四》七绝。四谱中竹、兰、菊三谱之末幅均署虎林孙继先(字汉凌)款,或此三谱为孙氏绘。而梅谱不署,当非孙氏所绘,或取前人梅谱摹刻之。

5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梅谱》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人类文明史的进程,是一个与各种灾害相抗衡、与大自然相适应的艰难历程。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人口相对集中,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些年来,地震、洪水、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突发性疫情、火灾、爆炸、交通、卫生、恐怖袭击等伤害事故频频发生。这些“潜伏”在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危险因素,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人员伤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这些事件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安全风险中,而且谁也无法预料自己在何时何地会遇到何种灾难。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暴力皇后的驭夫术

    暴力皇后的驭夫术

    暴有个性的女主(gl小说) 她与她因率性洒脱的个性相识 她与她在一次次机缘巧合下相知严肃认真如她,在初见时便轻易吐出“我若为王,必封你为后”的戏言 聪敏灵动如她,却在心里坚信了这个誓言她胸怀大志,无视女子的身份,决意挑起一国重担;她全力相助,宁逆天下之人,助她夺得皇位。 她给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并肩共看风云激变;她常伴君左右,出谋划策无人匹敌。一场乌龙选秀,她终于看清心中情意,竟要求她空置六宫天下无妃!龙颜大怒,她将她遁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处处绝情却又处处留情! 她终于不再掩饰坦率豪气的真性情,我行我素,对君主大施暴力!她万般无奈,却心甘情愿去接受。该称赞暴力皇后驭“夫”有术呢,还是两颗早有所属的心注定要靠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日常商务信是指商业机构、公司、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一些有关的事务性书信来往。其作用是维持商业经营的正常运转,处理一些必要的商业事务,作为一些贸易活动中的过渡性、衔接性环节,保证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喜乐小日子

    重生喜乐小日子

    出生的第二天把她抱走,她认了,谁让她是爹地的孩子,父债女还。对她不是打就是骂,还到处抹黑她,也认了,谁让她是自己的阿姨呢。将亲生女儿换去做了豪门千金她也认了,反正她有手有脚,自己能挣钱。可素你丫的不能坏事做尽还赶尽杀绝吧。怒……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小敏一直都不是一个乖乖兔……重生后,抢回她的爸妈,抢回她的身份,再抢回属于她的男人。哼,哼……看你们谁还敢唧唧歪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