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52

第52章 梅花题材的绘画(上):历史与观念(1)

一、画梅的兴起

绘画是审美文化中的重要方面,而对于梅花的审美表现来说尤为重要。“问多少幽姿,半归图画,半入诗囊。”岳珂《木兰花慢》,《全宋词》第2516页。至少从宋代开始,梅花就成了绘画中较为流行的题材,元明以来愈演愈甚。绘画以其直观的视觉取胜,在梅花形象的理想塑造和社会传播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在整个梅花观赏文化中举足轻重。下面分两章就其历史进程、艺术观念以及经典画家画作等方面进行论述。

纵观整个画梅的历史发展,大致说来,经历了两个时期五个阶段。两个时期以水墨画梅的出现为界,此前是画梅萌芽和发展的初期,其中又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实用工艺绘图阶段;二是花鸟画发展初期工笔画主导的阶段。水墨画梅的出现标志着这一题材文人画时代的开始,从此水墨写意成了画梅艺术的主流,其中又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两宋时期墨梅艺术的确立和初步发展;二是元代王冕等人对墨梅写意情趣和表现格局的拓展;三是明代后期以来梅花大写意风气的出现和发展。本书上编对宋元以来绘画领域的发展论述已多,下面仅就萌芽和初起阶段的情况重点阐发。(一)画梅的萌芽阶段

画梅最早应追溯到经学、小学及本草类图谱有关梅树、梅实的图像。晋郭璞注《尔雅》,“注解之外,别为音一卷、图赞二卷,字形难识者则审音以知之,物状难辨者则披图以别之”郭璞、邢昺《尔雅注疏》尔雅注序疏。。《隋书·经籍志》:“《尔雅图》十卷,郭璞撰。”《尔雅》一书多处说到梅,郭图有十卷之多,所绘物象当不少,其中或有梅花。据说晋朝画家卫协曾画毛诗草木鸟兽图明朱谋垔撰《画史会要》卷一。,后来唐文宗曾命人在此基础上重绘《毛诗草木虫鱼图》20卷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五七。。

魏晋尤其是晋室南迁以来,随着人们对梅花欣赏的发展,实用工艺和日常生活中开始出现了梅花题材的装饰。这方面的例子最早可能要追溯到清人所记载的汉梅花纹壶,沿口有一串五瓣小花,其造型与后世典型的梅花图案颇为相似梁诗正等《钦定西清古鉴》卷二一。。东晋南朝有两则梅花装饰的故事极其著名:一是东晋武帝太元三年(378)谢安修缮宫殿,造太极殿欠一梁,忽有梅木浮来,因取为梁。殿成乃画梅花于梁上,以表嘉瑞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一。。二是南朝宋武帝寿阳公主人日卧含章殿,梅花落额上,后人仿作梅花妆白居易、孔传《白孔六帖》卷四。。这两则故事多少都带些传说的色彩,其中谢安画梁花表瑞事却属实,这正反映了梅花作为装饰题材的兴起。南北朝时咏梅诗赋大量出现,相应的绘画中也出现了咏梅图卷。梁张僧繇有《咏梅图》卷唐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由梁入周的庾信《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昨夜鸟声春,惊鸣动四邻。今朝梅树下,定有咏花人。”庾信《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395页。所咏当为一幅咏梅图。所谓咏梅图,从题材上说属人物画,但其中也应有梅花的形象。隋展子虔《游春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写春日田庄风景,湖水两岸、山庄周围点缀白花者当为梅树朱家溍主编《国宝》第66-67页。,这可以说是今天所见最早的梅花图像了。(二)花鸟画初起时的画梅

唐五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经历了早期陶器纹饰和魏晋以来一些蝉雀鸟兽绘画尝试之后,花鸟画开始作为独立的画科并逐步走向成熟。大约从中唐开始,梅花就是当时花鸟画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据现存画史资料,最早涉笔画梅的是唐德宗时的边鸾,他是当时最著名的花鸟画家,山花园蔬莫不遍写,宋《宣和画谱》卷一五载其有《梅花鹡鸰图》,同时代萧悦有《梅竹鹑鹩图》,于锡有《雪梅双雉图》。

晚唐五代时花鸟画长足发展,画家数量增多,题材更为广泛,而技巧风格也日趋多样,出现了所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大流派,影响极其深远。于中梅花题材也颇受喜爱,如五代西蜀画家滕昌祐长于画鹅,宣和御府藏其花鸟画65幅,其中《梅花鹅图》两幅,《梅花图》(独立入画的最早记载)1幅《宣和画谱》卷一六。。黄筌有《雪梅冻雀图》邓椿《画继》卷八。。南唐画家徐熙有《梅竹双禽图》、《雪梅宿禽图》、《雪梅会禽图》等4幅。徐崇嗣有《梅竹鹩子图》《宣和画谱》卷一七。。唐希雅有《梅竹杂禽图》、《梅竹百劳图》、《梅竹五禽图》、《梅雀图》同上。、《梅花嘉雀图》、《梅菊萱荷杂禽图》《画继》卷八。。从题材上说,这时画梅“或俪以山茶,或杂以双禽”宋濂《题徐原甫墨梅》,《宋学士文集》卷一〇。,画家的趣味也在于写形逼真,虽然徐、黄之间笔法略有不同,黄家勾勒填彩,色泽鲜艳,徐氏不重线条勾勒,而是落墨写形,但总以因类设彩、着色求真为主,这是此间花鸟画的基本艺术面貌。这种画法画风一直延续到北宋早期的画坛。(三)文人墨梅的起源

入宋后,随着林逋等人咏梅诗影响的扩大,梅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欣赏,其闲静淡雅的神韵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反映到绘画领域,梅花题材越来越受到画家的重视,审美地位不断提高。统计一下《宣和画谱》中梅花题材画家和作品的数量,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从唐五代至《宣和画谱》编纂的北宋后期,以梅花为题材的画家和画作数量在不断增加,画家个人作品中梅画的比重也在不断递增。如南唐徐熙249幅花鸟画中含有梅花的作品仅4幅,而到了宋神宗、哲宗朝的吴元瑜189幅中涉梅作品则有14幅。与此相对照,牡丹作品的比重则在逐步减小。这两种花卉的起伏消长,很能反映宋人审美趣味的深刻变化。

与梅花的日见重视相配套,花鸟画乃至于整个绘画艺术的艺术情趣和形式风格也酝酿着历史的转型。艺术性、审美性更为纯粹的山水和花鸟画日趋活跃、发达,文人画派崭露头角,“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苏轼诗集》卷二九。的写意信念正在成为艺术追求的新时尚。具体到花鸟画领域,无论宫院画还是文士画中,寒禽野树、风竹败芦等简朴野逸之物都日受青睐,原本以色彩鲜丽、时艳气息为宗旨的静态花鸟组合逐渐让位给生动有机的意趣写生。墨色的使用日受重视,北宋后期的宫廷院画中出现了不少单一墨色绘就的花鸟。墨色浓淡层次日见丰富,笔法也日趋纵逸洒脱。墨竹作为独立的文人画类在北宋中期的文同手里已完全成熟,文同墨竹所体现的托物写意以及非专业画家易于操纵和发挥的简单造型和笔法,经苏轼等人的理论发挥与倡导,成了文人画创作成功的榜样。同时,苏轼墨写枯木山石,汴人尹白墨画牡丹、荷、杏等苏轼元丰八年《墨花》序:“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苏轼诗集》卷二五。开拓和尝试,也都颇有影响。这种笔法自由简率的水墨写意正越来越成为绘画艺术尤其是文人画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方面是对梅花的日益欣赏和推重,另一方面是水墨写意倾向的发展,两者的结合正是墨梅产生的历史机缘。画史公认的墨梅创始者为衡州(今湖南衡阳)花光寺长老仲仁(1052?-1123),同时慧洪《题华光〈梅〉》:“华光绍圣初试手作梅,便如迦陵鸟方雏,声已压众鸟。”释慧洪《题华光〈梅〉》,《石门文字禅》卷二六。这是有关墨梅创始时间最明确也是最早的记载。

根据宋代文人有关题咏资料提供的信息,仲仁画梅多“以矮纸衡笔作半枝数朵”刘克庄《花光梅》,《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画花以墨渍点晕,所谓“烟胶翻在瑶华色”,辅以“疏点粉蕊”,轻扫香须。树干出以皴染,富于质感华镇《南岳僧仲仁墨画梅花》,《云溪居士集》卷六。。从整体上说,这是一种较为疏淡简率的风格,典型地体现了当时新兴文人画戏墨写意的精神。

仲仁绘画的渊源是董源、巨然以来包括宋初惠崇等人一脉相承的江南僧画的传统,仲仁擅长山水与墨梅,其山水多画衡湘及故乡鉴湖洲渚平远、云烟迷离小景,长于简率的意象和大块水墨的变幻晕染,这是江南山水画派的独特风格。仲仁的墨梅也有着胎息江南山水画的明显痕迹,同时文人有关酬咏和题跋几乎众口一词地表达了一种云深深雨濛濛甚而隔雾观花的观感。之所以如此,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仲仁墨梅包含了其鉴湖、潇湘一类水墨山水画云烟明灭、水气溟濛之意境、笔法的渗透。仲仁在墨写花枝外的空白处,有饱蘸水墨横落纸面的大块淡墨晕染烘托。或者就在描写主景之前,如同时华镇诗中所说,先行“浅笼深染起高低”华镇《南岳僧仲仁墨画梅花》,《云溪居士集》卷六。,作大块或整幅水墨淋漓的背景铺垫。墨色晕染花枝,再加以如此大块的水墨渲刷,水与墨相互渗透,就极易形成一种朦胧模糊的效果。这种水气淋漓、烟云明灭的气象是江南画派山水画中也应是仲仁山水画中常见的情景。对仲仁墨梅,后来元人好用“如花影然”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三。之类来加以形容,也应是对这一草创情形的一种解释。

北宋后期与仲仁同时的著名画家徐公麟、米芾可能也偶有水墨写梅的尝试南宋张元干有《龙眠〈墨梅〉》(《全宋诗》卷一七八五)。龙眠,即李公麟(1049-1105),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熙宁进士,著名画家,善画人物。朱淑真《墨梅》:“若个龙眠手,能传处士诗。借他窗上影,写作雪中枝。”(《全宋诗》卷一五九九)所题也应是他的作品。又邓椿《画继》卷三记米芾水墨写意:“其一纸上横松梢,淡墨画成,针芒千万,攒错如铁,今古画松,未见此制……其一乃梅、松、兰、菊,相因于一纸之上,交柯互叶,而不相乱。以为繁则近简,以为简则不疏,太高太奇,实旷代之奇作也。”李公麟崇宁五年(1105)去世,米芾大观元年(1107)去世,都较仲仁早卒十多年,如果他们有水墨写梅之作,都应不在仲仁之后。。宋徽宗政、宣之际的汴京地区也颇有一些以墨梅著名的高手,如周纯、康道人、颜博文等。周纯,字忘机,成都人,久居荆楚,亦称楚人。少为浮屠,弱冠游京师,以诗画为佛事,士大夫多与之游,其中王寀最与相亲,宣和元年也坐其累编管惠州,流落不知所终。康道人,当为道士,名姓、事迹不详,曾献画朝廷,又尝为朱勔画全树梅花帐朱松《三峰康道人墨梅三首》其三:“缃囊墨本入宣和,林下霜晨手自呵。不学霜台要全树,动人春色一枝多。”作者注:“康画尝投进,又为朱勔画全树帐极精。”《全宋诗》卷一八五八。。颜博文,字持约,德州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能诗善画,因佞谀张邦昌,建炎元年(1127)流窜澧州(湖南澧县)、贺州(今广西贺县)等地。他们三人的画梅渊源师承不一,除周纯早年长期居楚为僧,与仲仁画风相去不远外,其他各有所自,与仲仁也无甚联系。这种现象表明,北宋后期的墨梅创作已远非少数先驱者分散、孤立的行为,而是画坛一个较为普遍的追求,并且已形成不小的社会影响。

尽管墨梅的肇始者实际很难论定,在当时政治中心的汴京地区也活跃着一些墨梅画家,但仲仁无疑是最早以墨梅擅名的一位。不仅如此,历史总交织着客观的机遇与主观的选择。仲仁南岳高僧的特殊身份和幽逸人格,与孤山幽吟的林逋一样,正是梅花题材开拓的理想角色。宋哲宗绍圣以来,朝中党争翻云覆雨,波谲云诡,政治环境日趋恶化,迁臣逐客络绎南下,不绝于湘路。仲仁以方外之身对他们一视同仁,以画作迎来慰往,殷勤交酬,博得了他们的倾心感动和交口称赞。其中黄庭坚、秦观等元祐名士的品题称赏,据说还有苏轼的肯定,都有力地扩大了仲仁水墨写梅的影响,使其突破了丛林栖隐之流的狭小圈子,进入主流文人的视野,奠定了其墨梅创始者的形象。其渊源独特、烟昏雨暗的墨梅画风在南北宋之交的江南僧画中也盛行一时,墨渍点花的方法也成了写梅的重要技法传统。(四)南宋墨梅的发展

南宋人对梅花的推重真可谓与日俱增,无论士林还是宫院,梅花都成了热门的绘画题材。墨梅作为文人画新兴的类型,吸引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一代代画家积极探索,艺术技巧不断丰富发展。

南宋初期的墨梅画家以仲仁影响下的那些僧人画家为主,流行仲仁那种小幅疏枝、墨渍花头、皴法写干的禅僧苦硬画风。从根本上改变此风,为墨梅拓新格局的是高宗朝的扬无咎。扬无咎(1097-1171),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江西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晚寓南昌。与仲仁一代的僧侣画家不同,他是一个世俗文人,虽未入仕,擅画善词,与当地文人和地方官员广泛交游,名声颇著。他从花光弟子处得仲仁墨梅再传,但自出己意,一改墨晕花瓣为墨线圈花,所谓“变黑为白”。因其学欧阳询楷书笔画劲利,以之写梅,飞白发枝,点节剔须,都别有一分清劲之气。同时又善文词,作画间题小词,诗画配合,深具文人画之意趣。扬无咎在墨梅画派的地位,相当于墨竹画派的文同。花光仲仁虽然创立墨梅,但传世作品寥寥,影响也多只在寺僧群体中,而扬无咎写梅更多书家意趣,笔法简练清雅,体现了文人水墨写意的基本精神,同时也奠定水墨写梅的基本范式。其外甥汤正仲(字叔雅)、侄扬季衡,以及徐禹功、僧定、刘梦良、鲍夫人、毕公济、雪篷、谭季萧等人均承其法度,擅写墨梅,赵孟坚称之“逃禅宗派”,尊为墨梅正统。关于此派基本技法,赵孟坚有几篇墨梅题咏诗文作总结,后文有专题介绍,此不赘述。在墨圈白花外,扬无咎的后继者中还出现了“倒晕素质”的画法。姜特立《李仲永墨梅》:“花光道人执天机,信手扫出孤山姿。陈玄幻却西子面,此语俗士那能知。近时赏爱扬补之,补之妩媚不足奇。李生于梅却有得,高处自与前人敌。倒晕疏花出古心,暝云暗谷藏春色,我一见之三叹息。”姜特立《梅山续稿》卷四。又朱熹《跋汤叔雅墨梅》:“墨梅诗自陈简斋以来,类以白黑相形,逮其末流,几若禅家五位正偏图一矣。故汤君始出新意,为倒晕素质以反之……汤君自云得其舅氏扬补之遗法,其小异处,则又有所受也。观其蕴藉敷腴,诚有青于蓝者。”《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四。传世扬无咎梅竹画中已有墨晕背景之法,但花头仍用圈法。而李仲永、汤正仲等却以淡墨倒晕花头取胜,与花光墨瓣、逃禅圈白鼎足而三,后世墨梅花头画法不出此三种。

二、画梅的原理与法则

同类推荐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热门推荐
  • 春江水暖鸡不知

    春江水暖鸡不知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继承者归位:错爱冷艳二小姐

    继承者归位:错爱冷艳二小姐

    一场篡夺财团继承权的明争暗斗,他百般提防却已然错爱,最后只好拱手相让守护多年的那份财产,连带自己的心一起奉上。“还不走?”她签完财产交接文件后,冷冷的问道。“走不了了。”他抽出夹在里面的结婚协议书,眼中带着狡邪,厚颜无耻的贴上她,“你已经在我的卖身契上签字了!老婆大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的吕布兄弟

    我的吕布兄弟

    章辕某日醒来,意外发现穿越到汉末,成了九原县令公子张援。幸机缘凑巧,结识了杀虎救杜鹃的吕布,与他结拜兄弟,并且爱上杜鹃。杜鹃却爱着吕布。吕布杀仇人判徙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良仙难求

    良仙难求

    天音花了五百年来向衍歧证明自己的爱,可不管她如何死缠烂打或是欲擒故纵,衍歧从来都不屑一顾,所以她只好又花五百年来消磨它。五百年后,她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天界公主,变成一介毫无仙力的凡人,而衍歧却已经成为天界太子。天音对他客气有礼,也不再缠他,他却开始不习惯,过去那个像小尾巴一样老是跟在他身后的天音去哪里了呢?
  • 低调少奶奶

    低调少奶奶

    此文简介有鸟家三群众人提供:简介:女主名字——简单。一个只想把弟弟妹妹养大成人的平凡女人,突然发现自己很有身价的故事。伊天南:金宇公司老总。(就是这厮偷了女主的资料,一个人偷偷摸摸的去把婚给结了。)禅让:华夏公司幕后老板。(女主前男友。身份很强大。当腹黑男遇到强大男,气场很复杂,特别是作为情敌身份。)简家人物:大女儿:简单。(小四曰:“鸟文中,我永远支持的是女主。”)二女儿:简弟。(妖妖曰:“.鸟,我喜欢这个女人.......”)三女儿:简妹。(SUZZY怒曰:“妖妖你敢外遇………..”)四儿子:简万。(梅曰:“我就喜欢这种闷骚型的男子,调戏起来很有成就感。”)五儿子:简千。(蓝夜:“这人我能不能领回家……….”)六儿子:简百。(拉链:“我怀孕了就生个这样的吧……….”)***********************************新文:《笑看妃乱》简介:她对美男免疫,唯一的爱好是挖掘他人隐私。她不喜男人太优秀,认为凑合耐用就行,不用像孔雀一样招摇。正文:白小鼠是勇定王府的最低妾室,她淡定的扮演着自己身份,慢悠悠的在通往王妃之路的旅行中无聊的攀升。只是她有个不太好的爱好,把别人的秘密和隐私当糖豆吃,吃的越多,心情越好,吓的人越多养分越充足,除了这些她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微笑淑女,行为端庄。推荐鹦鹉家的完结文:《阴毒妃嫔》《贤妻良母》《相公这是21世纪》天下归元:《凰权》(真正的斗智斗勇)好文大放送:风染白《逢场作戏》水中影《夫人七嫁》枫飘雪《驭妖》不道心《离婚》闲听冷雨《二手王妃》莫言殇《白发皇妃》后妃《狂野未婚夫》月出云《侧妃不承欢》落随心《七夫人》友情推荐:李筝《步轻尘》张小鹿《至尊弃妃》迷途亡者《重生迷惑》潇湘非倾城《狂惑》皇炎儿《婚外情》简思《孽婚——门当户对》--蝴蝶酥《名门少奶奶》落随心《丑颜倾城》漫天花雨《黑道贵妇》随风清《重生之豪门嫡女》
  • 倾世女佣兵:庶女太狂傲

    倾世女佣兵:庶女太狂傲

    她即使特工,又是雇佣兵。她是唯一一个隐退特工组,又不被特工人员所击毙的特工。她拥有绝世容颜,却不喜露出真正地脸,喜欢用平凡遮盖她的一切。但是她有时却猖狂的犹如天神。一次偶然,身体分裂的另一个灵魂是福还是祸?一起关注绝尘的穿越人生。【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
  • 再生

    再生

    《再生》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取得四川省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着力发掘富于原创能力的新锐作家,资助出版他们在文学创新方面的文学成果。这种举措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四川文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些计之长远的人才培养与新的艺术经验积累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 末世之希望树

    末世之希望树

    遭逢末世,林染彤幸运的获得了与众不同的空间异能,空间中有一颗神奇的希望树。于是,她没事种种菜,养几只鸡鸭,照顾照顾儿子,交几个知心好友,一起在这艰难末世中求生存,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