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48

第48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下):名家与名作(10)

不仅数量可观,更值得注意的是,方回此卷中的论说、评注较为丰富,主要有这样一些内容:一是咏梅史的勾勒、叙说。如类目序说较长,历叙了古来咏梅先秦唯取梅实,战国以来始言花,晋始诗咏,梁陈而唐宋渐次兴盛的历史进程。僧齐己《早梅》诗下论唐代咏梅数量不多,佳篇有限;杨诚斋五言《蜡梅》下论蜡梅难于题咏,王平甫(脱)七律《黄梅花》下补说蜡梅定名由来及此诗为蜡梅题咏之始,这都具有咏梅史论的意义。二是对咏梅诗法的论述。如晁叔用五言《梅》下言“凡赋梅,盛称其美,不若以自况而自超于物外可也”,陆游《园中赏梅》诗下言“咏梅当以神仙、隐逸、古贤士君子比之,不然则以自况,若专以指妇人,过矣”等,都是饱览众作后的经验总结。三是提供了许多作家的咏梅资料与评说。如僧齐己《早梅》诗下补叙唐人咏梅绝句佳作,杨诚斋五言《蜡梅》诗下叙高荷蜡梅七绝,杜甫《和裴迪发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下罗列杜甫涉梅诗句,苏东坡七言《红梅》诗下总论苏轼梅诗,陆游、刘克庄七言诗后总论其咏梅特色,刘克庄诗下还论及李缜梅花百咏。这些或总论或附言,总在已有选篇之外展示了更为丰富的咏梅创作情况。四是对所选作品大多圈阅评析,发表了许多中肯意见。如林逋《山园小梅》诗下论其“疏影”一联:“予谓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香能暗乎?繁秾之花,又与‘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涉?且‘横斜’、‘浮动’四字,牢不可移。”对林逋这一名句艺术造诣的阐发可谓简明有力。上述这些内容,使梅这一卷远远突破了一般选本的意义,具有了史述、评论、作品鉴赏和文献资料等多方面的价值。

4冯子振、释明本《梅花百咏》

冯子振(1257-1337?),字子正(一说字子振),号海粟,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元世祖至元、成宗大德间在大都(今北京),曾任集贤待制。大约至大四年(1311)因故罢官,流寓江南平江(今江苏苏州),与赵孟等三吴名士交好。至治三年(1323)再次入京,泰定二年(1325)后寓扬州(今属江苏)。冯以博学雄才、性格豪俊名于时,当酒酣气盛,横厉奋发,常一挥万余言,少也不下数千。由于贪多急就,所作也就不免良莠不齐,时议因此少之。释明本(1263-1323),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临济宗禅僧,字中峰,俗姓孙。早年出家杭州吴山圣水寺,后往天目山狮子院,师事原妙,得其传,有所发明,著书多卷行于世,提倡禅净合一,禅教融通,影响颇大。名闻于朝,仁宗时赐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力辞朝聘,也避居名山,屏迹自放,驻锡处皆以幻初名之,道行高妙,学博擅吟,广受僧俗两界推重。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一四:“明本善吟咏,赵子昂与之友。学士冯子振甚轻之,一日子昂偕明本访子振,子振出示梅花百韵诗,明本一览走笔和之。子振犹未以为然,明本亦出所作九字《梅花歌》以示子振,子振竦然,遂与定交。”英宗至治元年(1321)赵孟所作《方外交疏》记西湖一时志同道合之辈,就有冯子振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六。。可见大约仁宗延祐(1314-1320)年间,冯子振曾一度寓杭州,唱和《梅花百咏》即此时之事。今所见《梅花百咏》有两种,一种是七言绝句百题,冯子振原唱、释明本和作各百首,但和题不次韵,另一是七言律诗春字韵无题百首,唯存明本和作,冯氏原唱已佚。今有《四库全书》所采清夏洪基校本七绝百咏,附明本七律春字百咏。

“百咏”之制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中唐王建的《宫词》百首、唐末钱珝的《江行无题一百首》。入宋后士人夸尚文才,始多百首之咏,如宋太宗朝翰林学士杨砺“为文尚多,无师法,每作诗一题或数十篇”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当时文人至有应试“百篇科”者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宋人作品中,宫词之外,风土地理、咏史览古等题材多有成百一组的创作,如朱存《览古诗》二百首朱存《览古诗》,《全宋诗》卷一。、杨蟠《钱塘西湖百题》杨蟠《钱塘西湖百题》,《全宋诗》卷四○九。、郭祥正《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郭祥正《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郭祥正集》卷二五。、曹组《艮岳百咏》、阮阅《郴江百咏》等。此类百题,多为一地故事遗迹和山川风土等历史、地理的集锦式组咏,由于所咏内涵丰富,一景一题或一事一题,弥足展衍罗陈。而咏物诗的情况有所不同,视野止于一物,小题要能做大,更须人心之专致、才艺之激发,因而“百咏”联章出现较晚,也并不多见,如江西诗人谢逸有蝴蝶诗三百首,一时传诵,人称“谢蝴蝶”《宋诗纪事》卷三三引《豫章诗话》。。“梅花百咏”却一枝独盛。见于记载最早的“梅花百咏”出现在南宋。高宗朝李缜(1109-1164),参知政事李邴之子,字伯玉,号万如居士,有《梅花百咏》朱熹《朝请大夫李公墓碣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二。,今不存,唯30多条散句为李龏《梅花衲》采用见存,大略可知其应为七言绝句。南宋后期写作“梅花百咏”的诗人渐多,其中刘克庄等人的百咏唱酬最负盛名。与李缜略有不同的是,刘克庄的百咏是由十绝应酬反复叠唱,递积而成。莆田一带士人先后和作有20余家,姓名可考者有林仲嘉、吴尧、赵志仁、赵时愿、何谦、方元吉、方楷、王庚、林天麟、方至、方蒙仲、陈珽、袁相子、陈汝一、黄祖润、黄珩、徐用虎、江咨龙、陈迈高、魏定清等据《爱日斋丛钞》卷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二○、一○八、一○九、一一○。此外,南宋后期从事“梅花百咏”的还有楼考甫、吴元叔、陈公哲、赵时寒、李龙高、刘辰翁、方回等方岳《书楼考甫〈梅花百咏〉因徐直孺寄考甫》,《秋崖集》卷一四;姚勉《跋吴玉壶〈梅花百咏〉》,《雪坡集》卷四一;戴表元《陈公哲〈梅花百咏〉》,《全宋诗》卷三六四四;何梦桂《赵司理〈菊梅百咏〉跋》,《潜斋集》卷一○;《全宋诗》卷三七六三载李龙高七绝梅诗93首;刘诜《百咏梅诗》:刘辰翁“短调亦至百篇”,《桂隐先生集》卷一。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方)回为庶官时,尝赋《梅花百咏》以谀贾相,遂得朝除。”。遗憾的是这些“百咏”之作,除刘克庄百首(少量篇目也残),方蒙仲、李龙高数十首,黄祖润等数首外,大多失传。

冯子振、释明本的“梅花百咏”是现存最早且保存完整的百咏组诗。与刘克庄由“十咏”反复叠和而成不同,其七绝百咏,篇各有题,题咏一题或一事,是同时结撰之作。类似的方式宋人已有,宋人十咏、数十咏之组诗中也多分题立咏,如王铚《同赋梅花十二题》:“清晨”、“风前”、“月下”、“雪后”、“雨中”、“水边”、“竹外”、“江村”、“山馆”、“薄暮”等王铚《雪溪集》卷五。,是不同的生长环境。张至龙《梅花十咏》:“梅梢”、“蓓蕾”、“欲开”、“半开”、“全开”、“欲谢”、“半谢”、“全谢”、“小实”、“大实”等《全宋诗》卷三二八一。,是不同的花期花姿。赵时韶七绝咏梅组题:“吟梅”、“恋梅”、“爱梅”、“梦梅”、“折梅”、“叹梅”、“感梅”、“梅癖”、“梅债”、“问梅”等《全宋诗》卷三○一四。,多是不同的人事活动。今存最完整的宋人百咏是李龙高的《梅百咏》,除上述诗题外,有梅花品种,如“黄香梅”、“重叶梅”、“鸳鸯梅”、“绿萼梅”、“消梅”等,有梅花命名的各种用品,如“盐梅”、“梅角”、“梅屏”、“梅香”、“纸帐梅”等。还有各类梅花故事、遗迹及相关人物等,如“禹庙”、“成都”(梅龙)、“扬州”、“真州”、“罗浮”、“艮岳”、“梅关”、“道山堂”(杨万里陆游事迹)、“绿珠楼”、“红罗亭”、“玉堂”、“东阁”、“苏词”、“宋赋”、“陶诗”(陶诗无专题咏梅)、“范谱”同上,卷三七六三。,等等。冯子振、释明本的百题唱和也大抵涵盖了这些内容,具体题目如下:古(指古梅,下同)、老、疏、孤、瘦、矮、蟠、鸳鸯、千叶、苔、寒、腊、绿萼、红、胭脂、粉、杏、新、早、未开、半开、十月、乍开、全开、二月、忆、问、探、寻、索、观、赏、评、歌、友、寄、惜、梦、移、谱、接、浴、折、剪、簪、妆、浸、落、别、罗浮、庾岭、孤山、西湖、江、山中、清江、溪、野、远、前村、汉宫、宫、官、衙宇、柳营、城头、庭、书窗、琴屋、棋墅、僧舍、道院、茅舍、檐、钓矶、樵径、蔬圃、药畦、盆、雪、月、风、烟、竹、照水、水竹、水月、杖头、担上、隔帘、照镜、青、黄、盐、咀、玉笛、水墨、画红、纸帐。但就题而言,大抵汇集了梅花吟赏中最基本的事项,其中如僧舍、道院、钓矶、樵径、蔬圃、药畦、水墨、画红一类,潜含着入元后遗民野逸之风和“四君子”画风盛行的时代气息。

冯子振、明本二人百咏巨制,挥笔立就,赓和斗才,结成知己,一时传为佳话。两人在明清时广为人们称道,和者相沿不绝,如明初王达善张宇初《王达善先生梅花诗跋》,《岘泉集》卷四。、于谦于冕《行状》,于谦《忠肃集》附录。,明末周履靖王思义《香雪林集》卷一八。等。另明本七律百咏,也多和者。明周瑛《敖使君和梅花百咏序》:“梅为诗一赋百绝,自冯海粟始,一赋百律,自僧中峰始。近学诗君子皆追和之,其思健矣。”周瑛《翠渠摘稿》卷二。可见两人百咏的深远影响,而元明以来梅花百咏也成了咏梅创作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二)明清

1王思义《香雪林集》

王思义,字允明,上海人,明代后期著名学者王圻之子,曾为太学生顾秉谦《明故朝列大夫陕西布政使司右参议洪洲王公暨配诰封宜人陈氏合葬墓志铭》,王圻《王侍御类稿》卷一六。,因体弱多病,归养不仕,读书作画、交游唱酬为乐。承祖业,居诸翟(今上海闵行区诸翟镇),有园林百亩,半种梅,称香雪林,因号梅花散人、香雪林主人,作画则钤烟波钓徒、灵山主人、清江酒家、梅溪山人、新罗国人、醉吟居士、桂隐邻居等名号《香雪林集》卷一、卷二。,编纂有《宋史纂要》20卷、《香雪林集》26卷、《故事选要》14卷。

《香雪林集》是大型梅花专题资料的汇集,今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王氏自刻本,前有万历三十一年王思义自序、万历三十三年王圻序。全书26卷中,首为梅图二卷,为王思义与同时画友陆万里、马彧、朱从古等人所作各类梅画如一枝春信、数点天心、正阳全开、小鬼头、铜钱眼、判官头、猿面、半谢、顶珠、女字等名目图式。末为画谱二卷,采元吴太素《松斋梅谱》中内容,条目和次序略有变化。祁承《澹生堂书目》著录王思义《画梅图谱》凡四卷,或即由上述四卷合成单行。卷三、卷四为梅谱、事类、诗话等杂记,赋及记、序、传、说、引、文、颂、题、启、赞等杂文。卷五至卷二十为五言、七言、六言及九言等杂体诗。卷二十一至二十四为诗余。卷二十六附咏梅散曲(辑自《雍熙乐府》)、联语。每一类大致以时代先后为序,一直辑至当时。所辑资料校核不严,人名或字或号,较为混乱,作品张冠李戴的现象也复不少。但作为梅花资料汇编,也自有其值得重视之处。首先,该书是《全芳备祖》以来广集梅花资料的大型专题纂集,内容比较齐全,涵盖文学、绘画、园艺等广泛方面。就文学而言,也是诗、词、曲、文诸体俱备。其次,保存了一些明人的罕见作品,如卷十至卷十四收集了一些明人的梅花百咏,另如卷十九所收王思义、王之栋、何尔复、刘永祚等人的唱和,使这些名不见经传的诗人作品得以传世。再次,在绘画方面,卷二十五、二十六两卷基本上保存了吴太素《松斋梅谱》全本资料,是书中土久已失传,《香雪林集》所录与今所见日本藏抄本足资互校参证。

2黄琼《梅史》

黄琼,一名雪浪,字朋石,莆田(今属福建)梅村人(黄琼《梅史》目录),生平不详。《梅史》为咏梅通代总集,收南朝以迄于明末咏梅诗词赋文作品,今所见卷首有钱塘陆堦(字栖霞)康熙二十九年(1690)序和康熙三十二年编者自序,末有康熙二十九年编者跋,或即三十二年付刊,藏台湾“中央图书馆”,笔者所见为台湾成功大学博士生郑芳祥君寄赠的复印件,每卷均署“莆田黄琼朋石辑,林人中中子校”。序跋文字都较简短,但也透露了编者“安贫自适”、以文史为娱的心境。从跋文可知,除这部《梅史》外,编者另有“采录忠孝、儒林、理学、名臣列传”之纂辑。

全书共14卷,分体编次,赋一卷,五古一卷,七古(附九言)两卷,五律一卷,七律两卷,五排一卷,五绝(附六绝)一卷,七绝两卷,词一卷,序一卷,记一卷。同一体裁中则以时代先后为序。所收作品多为历代名篇佳作,与《香雪林集》之漫然杂抄不同。六朝唐宋与金元明数量各居其半,断代作品较为平衡,文字错讹也少,综而观之是一部六朝至明代梅花作品的上乘选集。

总集而称“梅史”,宋人已有先例。南宋周《清波杂志》卷一○记其“采掇晋宋暨国朝骚人才士凡为梅赋者,第而录之,成三十卷”,即定名为《梅史》,遗憾的是是编后来散失不存。同时画家扬无咎在咏梅词中也表示过为梅修史作书的类似愿望:“高压尽百卉千葩,因君合修花史。”扬无咎《玉烛新》,《全宋词》第1195页。“群芳欲比何如。癯儒岂膏粱共途。因事顺心,为花修史,从记中书。”扬无咎《柳梢青》其十,《全宋词》第1197页。可见集选而称《梅史》、《梅书》,正是尊梅、贵梅之义。想必黄琼此书命名,或受此启发。

同类推荐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四川文艺年鉴

    四川文艺年鉴

    总体来看,文化视界的真诚与扩展,是2011年度四川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四川文学艺术面临的环境日益繁复,文化生产、文学创作的审美与市场都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为此,四川文艺界正积极开拓、创新求变,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丰厚资源和精神内涵,并将之融入现代中国的大叙事。
  • 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它打破了传统的教科书的书写模式,该书对于从事慢性病预防和临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邹燃主编的《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也将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疾病知识的普及读物。,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系统地介绍了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
  • 钻石总裁别缠我

    钻石总裁别缠我

    天光已经放亮,城市在枚儿胡思乱想中不知不觉开始喧闹起来,树上不知名的小鸟也被滴滴的汽车声吓得无影无踪,枚儿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向家所在的小区走去……打开房门,扑鼻的是一股淡淡的绿茶的清香,这是枚儿的味道,她喜欢的味道。这让她感觉这里的一切还是属于她的。看到茶几上放置了一天一夜的手机,枚儿觉察不到的心动了一下,拿起来,屏幕上显示出她和承平相拥而笑的模样,枚儿发觉怎么她笑的那样……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泣,它也会给你摆出苦脸;你对它微笑,它便会对你展开笑脸。无论多苦,都试着给生活一个微笑,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你才能乘风破浪,尽快突破困境。本书通过十章的讲述,将人生的浅显而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走上新的征途。
  • 烟雨繁华,恰似流沙

    烟雨繁华,恰似流沙

    主要以校园故事为主,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伊欣高中的生活和单恋对象林夕的碰撞,但是情感十分纠葛,这段感情虽然得不到伊欣内心所想,但是这份感情却难能可贵,可是未来到底是怎样的?
  • 战争与和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战争与和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从零开始学炒股(大全集)

    从零开始学炒股(大全集)

    股市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场所,股票操作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对于新股民来说,首要的是学会客观冷静地看待股市,认真、细致地分析股市,准确、合理地把握股市,切不可凭一时热情,盲目入市,随意买卖股票。事实上,在股市中,股民最大的风险不是市场风险,而是股民自身的知识和技术风险,许多股民经不住诱惑,在对股票知识一知半解甚至半知不解的情况下,仓促入市,风险从一开始就高悬在他们的头顶。为了帮助刚刚入市的新股民快速掌握炒股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