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31

第31章 园艺 园林与花艺中的梅花(下):(3)

林洪的《山家清供》、《山家清事》是两种专门记载江湖闲隐生活用品的著作,成书于定居杭州后,收载于陶宗仪的《说郛》中。前者主要记载各种风味食品,共102道,既有得之前贤故事和诗文吟咏,如槐叶冷淘、凋菰饭之类,也有时人包括林洪本人烹饪与饮食的最新经验。其中蜜渍梅花(杨万里首创)、汤绽梅、梅粥三种以梅花作主料,醒酒菜以梅花作佐料,大耐糕以梅实为调料,梅花汤饼则是以梅花形面片汆水拟落梅浮水,梅花脯以诸果拌食模拟梅花风味。以上总计7道,均为时人新创。《山家清事》主要记载江湖士人的生活要诀与器物,如相鹤诀、种竹法、酒具之类,共16条。其中“梅花纸帐”详细地介绍了形制与用法,另“插花法”中谈到梅花瓶插的注意事项,“种梅养鹤图说”则介绍了自家居处植梅的情形。总而言之,与梅花有关的内容占了不小的比重。

正如书名中“山家”二字所显示的那样,林洪是当时日益庞大的江湖无业游士群体中的一员,与范成大的朝廷显宦、张镃的贵胄公子不同,代表着广大中下层封建文人的社会身份、文化品格和生活面貌,所述“清供”、“清事”也更加着眼于生活的枝微末节,因此,透过其内容,可以感受到梅花在广大中下层封建文人日常生活中的深厚情结。在日常生活的诗意创造中,梅花成了一个重要的物质题材,点缀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着人们的情趣。

6陈景沂《全芳备祖》

《全芳备祖》是一部关于植物尤其是栽培植物专题的大型类书。辑者陈景沂,号肥遁,又号愚一子,天台(今属浙江)人。该书前有韩境序文,作于理宗宝祐元年(1253);辑者自序,作于宝祐四年(1256)。自序中曾谈及自己的简历:“余束发习雕虫,弱冠游方外,初馆西浙(引者按:今浙江湖州),继寓京庠(引者按:指当时都城临安的国子监)、姑苏、金陵、两淮(今江苏扬州、安徽合肥)诸乡校。晨窗夜灯,不倦披阅。记事而提其要,纂言而钩其玄。独于花果草木尤全且备,所集凡四百余门。”根据两序文所提供的信息,陈景沂早年即着手纂集《全芳备祖》,几经努力,估计脱稿在理宗即位(1225)前后,曾“呈天子之览”。其时作者约30岁左右,故自称是“少年之书”。其付刻约在宝祐癸丑至丙辰间(1253-1256)。

此书专辑植物(特别是栽培植物)资料,故称“芳”。据自序:“独于花、果、草、木,尤全且备”,“所辑凡四百余门”,故称“全芳”;涉及有关每一植物的“事实、赋咏、乐赋,必稽其始”,故称“备祖”。从中可知全书内容轮廓和命名大意。书分前后两集。前集27卷,为花部,分记各种花卉。如卷一为“梅花”,卷二为“牡丹”,卷三为“芍药”等等,120种左右。后集31卷,分为7个部分,计9卷记果,3卷记卉,1卷记草,6卷记木,3卷记农桑,5卷记蔬,4卷记药。著录植物150余种。各种植物之下又分三大部分:一是“事实祖”,下分碎录、纪要、杂著三目,记载古今图书中所见的各种文献资料;二是“赋咏祖”,下分五言散句、七言散句、五言散联、七言散联、五言古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凡十目,收集文人墨客有关的诗、词、歌、赋;三是“乐府祖”,收录有关的词,分别以词牌标目。今有宋刻残本、手抄本、农业出版社1982年影印宋残本(残缺部分由抄本配补)。

《全芳备祖》的植物学、园艺学、古籍辑佚与校勘等方面的价值备受重视,放在梅文化史上,也是地位突出、贡献多多。首先,从书中植物的序次上说,花部在前,而梅花又置于花部之首。序言道:“凡有花可赏、有实可食者,固当录之,而不容后也。至于洁白之可取,节操之可嘉,英华之夐出,香色之俱全者,是皆禀天地之英,皦然殊异,尤不可不列之先也。”此俨然是对梅花列于群芳之首的解释,简明地概括了梅花的超拔之处,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基本观点。其次,从数量上说,花部27卷著录植物120种左右,其中12种花占一卷分量,梅花即其一。在这12卷中,第一卷梅花是字数最多的,规模几乎是其他各卷的两倍。另有红梅、蜡梅一卷(第四卷)。这其中以“赋咏祖”最为丰富,辑录了大量的咏梅诗词,仅第一卷共计收完篇185首、散句133条,集中保存了唐宋时期大量优秀的咏梅名篇、佳句。这些篇章近九成属于宋代尤其是南宋,反映了宋代咏梅创作风气之盛。宋以后一些植物谱录和类书中的梅花资料多从此书摘抄、过录。

三、元明清

1吴全节漱芳亭

吴全节(1269-1346),元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人,字成季,号闲闲。正一派道士,13岁入龙虎山学道,至元二十四年(1287)随师张留孙入京晋见元世祖忽必烈。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授玄教嗣师。英宗至治二年(1322)授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吴全节生活于元代中期,颇受宠遇,久处京师,雅好与士大夫结交,能文善书,堪称儒雅。在梅花欣赏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京所建漱芳亭,从江南移植梅花。陶宗仪《辍耕录》卷九:“初燕地未有梅花,吴闲闲宗师时为嗣师,新从江南移至,护以穹庐,扁曰漱芳亭。”吴全节为嗣师时曾于至大三年(1310)赴江南祀茅山并归省双亲,移植梅花或即此行。所种梅花至少有红、白二种范梈《次韵赋吴尊师漱芳亭白红梅花二首》,《范德机诗集》卷五。。颇为江南文人所喜爱,张雨等名士游赏其下,为一时佳话。元都北京地区地处南温带北部边缘,冬季较为寒冷,梅花不能露地越冬,吴全节发明以蒙古包(穹庐)罩护,也属因俗制宜,据说当时张雨流连其中,恍如行西湖孤山下,又如入仙人壶中陶宗仪《辍耕录》卷九。。吴全节此举开创了燕地艺梅的历史。元代宫庭“绕罗亭植红梅百株”,“红梅初发,携尊对酌,名曰浇红之宴”陶宗仪《元氏宫掖记》,《说郛》卷一一○上。,当属吴全节引植后带来的变化。

2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

《二如亭群芳谱》(简称《群芳谱》)是明代后期一部植物学和农学巨著,其体例基本沿用《全芳备祖》,较为明确、全面。撰者王象晋,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字荩臣,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禛(1634-1711)祖父,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授中书舍人,迁礼部主事等,崇祯间任浙江右参政、右布政使。年七十致仕,优游林下20年,年九十余卒。王士禛《分甘余话》卷一:“万历中先祖官京师,为党人所忌,借丁巳京察,谪官家居十载,甘农圃以没齿,作为此书,名亭曰二如,以见志,后刻于虞山毛氏汲古阁。”丁巳京察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王象晋《群芳谱》自序也称“历十余寒暑,始克就绪,题之曰《二如亭群芳谱》”,可见王象晋编辑此书前后历时十年,最终完成于天启七年(1627)(今本《群芳谱》三十卷卷末有天启元年好生居士即王象晋的跋语,因而也多认为是该书撰成的时间)。全书分天谱3卷、岁谱4卷、谷谱1卷、蔬谱2卷、果谱4卷、茶竹谱1卷、桑麻葛苎谱1卷、药谱3卷、木谱3卷、花谱3卷、卉谱2卷、鹤鱼谱1卷,共计28卷。梅与蜡梅资料分见于果部卷一和花谱卷一。分品种、接法、移种、制用、艺文等,最具价值的是品种部分。果部卷一记梅品种:白花有绿萼、重叶、消梅、玉蝶、冠城、时梅、早梅、冬梅8种;红梅有千叶红梅(福州红、潭州红、邵武红三种)、鹤顶、鸳鸯、双头红梅、杏梅5种;异品有冰梅、墨梅2种;其他杂载品种有千叶黄、蜡梅、侯梅、朱梅、紫梅、同心梅、紫蒂梅、丽枝梅、胭脂梅9种。花谱卷一载蜡梅4种:磬口、荷花、九英(即狗蝇)、檀香。上述梅花共24目26种。其中侯梅、朱梅、紫梅、同心梅、紫蒂梅、丽枝梅、胭脂梅等7种,显然掇自《西京杂记》,并无实际意义,而玉蝶、时梅、早梅、冬梅、冰梅、墨梅等6种,蜡梅中的荷花,均为宋范成大《梅谱》未载,显属元明以来的新品种。遗憾的是,还有一些明代以来的新品种未及著录,如王路《花史左编》卷三、卷四所载“花开朵朵向下”的照水梅,王世懋《学圃杂疏》所载且霜梅、梅酱梅等果梅品种。尽管如此,王象晋《群芳谱》毕竟提供了当时较为全面的品种名录,集中反映了明代艺梅品种的基本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同时完成的徐光启《农政全书》梅之条目下的文字与《群芳谱》这一条目几乎完全相同。两书成书时间都在天启间,《农政全书》或延至崇祯初年,是否有这样一些可能,即王象晋取材于徐氏书稿,或两人取材于同一种前人著述。但似又不像,因为《群芳谱》中除罗列品种外,对当时的园圃情况还另有说明,如称“今人争上重叶、绿萼、玉蝶、百叶缃梅”,又引陈继儒语以为佐证,显然更像原始著述。而《农政全书》中删去了这些枝节。加之王象晋遗漏的且霜梅、梅酱梅、照水梅等梅品多属江浙地方品种,王象晋以北人对江南圃艺不得其详,情有可原,而籍贯上海的徐光启,对农艺研究颇深,不致如此。因此可以说,徐光启《农政全书》中的梅花条目是直接过录了《群芳谱》的相应内容,《群芳谱》在当时圃艺著述中的地位和影响也可见一斑。

3陈淏《花镜》

陈淏(1615-1703),字爻,号扶摇,又称西湖花隐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入杭郡庠生,名噪乡校中”,未得科名。一生主要生活于杭州,博学多艺,祖传医术,以经营书坊为生,曾一度寄居金陵,与李渔合作刊书方渭仁《扶摇陈先生暨原配戴孺人合葬墓志铭》,陈枚《留青新集》卷三,转引自王建《〈《花镜》作者陈淏子考〉辨》,《文献》2003年第2期。此处陈淏生卒年也采王建等人考说。。所辑《花镜》是一部花卉专书。自序署时康熙戊辰八月,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可见该书编辑当完成于此前,康熙四十六年(1707)完成的官修《广群芳谱》已见引用,也可佐证这一成书时间。全书6卷,专论观赏植物,而兼及果树。卷一“花历新裁(裁,一本作栽)”,排列四时花卉种植月令;卷二“课花十八法”,概括各种艺植、观赏、制用之法;卷三花木类考、卷四藤蔓类考、卷五花草类考、卷六禽兽鱼虫考,分类著述各种花卉的名义、特色、种植、制用事宜,尤详于艺植、制用之法,因而颇便于实用。梅花资料见于卷三花木类,该卷花品中牡丹第一,梅第二,与《全芳备祖》、《群芳谱》等书中梅花居首有所不同,代表了花卉审美中牡丹、梅花并重,以牡丹为花王、梅花为花魁的一派观点,同时也反映了入清后梅花地位的微妙改变。

4汪灏等《广群芳谱》

《广群芳谱》是以王象晋《群芳谱》为基础的大型增订本,由清康熙间官方组织续修。清人认为,《群芳谱》虽称丰富,但有明显不足之处,主要是所谓“略于种植,而详于疗治之法与典故艺文”《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六《〈群芳谱〉提要》。。康熙认为“比见近人所纂《群芳谱》,蒐集众长,义类可取。但惜尚多疏漏,因命儒臣即秘府藏帙,捃摭荟萃,删其支冗,补其阙遗”《御制〈佩文斋广群芳谱〉序》,《广群芳谱》卷首。。王象晋以一人之力写成《群芳谱》,难免疏漏、讹误,经汪灏、张逸少等人集体纂修,对原书讹误错漏加以更正,删削冗文,拾遗补缺,调整体例,自康熙四十四年(1705)六月至四十六年二月,历时两年。全书分天时、谷、桑麻、蔬、茶、花、果、木、竹、卉、药11谱共100卷。其中花谱32卷,数量最多,果谱其次,14卷。全书体例严谨,类次明确,各条下分释名、汇考(事实掌故)、集藻(诗文)、别录(制用、栽植)缀集材料。书中以“原”字表明为《群芳谱》原文,“增”字标明系新增内容。《四库全书总目》称:“新辑者十之八九,象晋旧文,仅存十之一二。”新增内容之多,已不啻为一部新著。

该书梅资料分花、果两题分置于花、果两谱之首。其中梅花有3卷,就数量而言,在花谱中仅次于菊花的4卷,与荷花、牡丹相同。红梅另立,附于梅花后,蜡梅则完全独立,与山茶、瑞香合据1卷。梅花部分,在《群芳谱》原有26种外,补录了范成大《梅谱》所载江梅、官城,《花镜》所载照水、品字、丽枝、台阁共6种,累计32种(合蜡梅)。显然,《广群芳谱》只是掇集诸家旧载,未能根据当时圃艺实际进行增补,贡献不大。《广群芳谱》梅花条目的贡献主要在汇考、集藻、别录诸栏增补了大量资料,尤其是《全芳备祖》成书以来各方面的梅花资料。如集藻栏中分序、说、文、传、记、颂、赋、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诗散句、词等体,按时间顺序排列历代赋咏梅花的名篇佳作,时间上涵盖整个清以前,提供了数量可观的文学资料。汇考、别录中则多为诗话笔记、诸子杂谈、地志杂史中的梅花掌故、艺植、制用一类资料。综合起来,《广群芳谱》构成了较为全面而丰富的文献资料汇编,代表了那个时代梅花历史文化知识的基本积累。

同类推荐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中华礼仪学

    中华礼仪学

    这本《中华礼仪学》从起草到出版已经四易其稿了。现在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师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些关怀和鼓励使得作者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完成了编写任务。宁夏大学党政领导,包括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日头日头照着我

    日头日头照着我

    长篇女性小说,冀中平原的清明上河图。催人泪下的小说不在少数,可是,《日头日头照着我》让读者流下的泪水,已经超越寻常意义上的感动或是震撼,它源自于我们胸口不曾寒凉的热血,不曾泯灭的真心,不曾被世事诡诈磨尽锋芒的“高尚的冲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夜都

    夜都

    那一代迷茫......,有关与迷茫与选择。为纪念他们,这是个沉重的问题,写下这篇小说,我们有一代人是迷茫的并且没有再次清醒过,只是纪念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从九个方面介绍了制定策划方案写作、广告文案策划写作、企业内部管理策划写作、经营目标及方针策划的写作、市场调查策划的写作、经营战略策划的写作等内容
  • 天纵娇颜

    天纵娇颜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却死于雨天路滑。她是世家千金,是胆小懦弱的呆小姐,爹不疼没娘爱,一桩婚嫁,一场阴谋她香消玉殒。当她成为她,杀气冲天,辣手无情。欺了她的,讨回来,欠了她的,还回来,宁愿她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她。他,帝国无敌将军,冷血自大,一桩一石二鸟之计,让他陪了夫人又折兵。当他对上她,谁输谁赢?他,王府世子,风流纨绔,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唯独她一个背影进了他的眼,入了他的心。让他化身为魔,为她逆行天下,斗转乾坤。她说:“我无心无情,不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和感情。”他说:“付出的感情又怎能收回,不愿看你孤傲清绝的背影。我宁愿化身为魔也要陪在你的身边,哪怕前路荆棘遍布,哪怕面对的是刀山火海,我愿与你一起披荆斩棘,黄泉碧落,不离不弃,生死相依。”(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小白赚钱宝典

    小白赚钱宝典

    世界上有一种倒霉叫无妄之灾。叶晓夏不过出门领个毕业证,转头回家居然欠了一百六十万的高利贷! 妈妈咪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闪腿可以不可以?什么?腿要被打断? 那,那,她老实还钱总可以了吧。 什么!有人定了游戏仓! 可以退不?什么?不可以! 那,那,她用游戏还钱可以了吧。 可是,可是,能不能告诉她游戏要怎么玩? 群号:91158210,敲门砖:作品里任意人物名字。
  • 上仙夫君妖神妻

    上仙夫君妖神妻

    修习各类仙法,熟读各类仙籍,七魄尽毁,成年时,重生异地。凌山拜师,妖气肆意,看尽六界名人,成为妖界之主,她神魂封印,妖孽仙君为她背离仙界!当她神魂回归,千绝峰上,力量觉醒,七世轮回,妖神合一,金鱼凤凰为伴,六界谁能与她抗衡?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