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600000003

第3章 作战篇①第二(1)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sì)车千驷②,革车千乘(shènɡ)③,带甲十万④,千里馈(kuì)粮⑤,则内外之费⑥,宾客之用⑦,胶漆之材⑧,车甲之奉⑨,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⑩。

注释

①本篇主要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着重论述了"持久作战"会给国家带来危害的观点,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的军事思想。为减轻作战的负担,孙武进一步提出"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主张,认为战争中应尽量减少远程运输,节约作战开支。②驰车:快速轻便的战车;驷:古代四马拉一辆的车叫"驷",这里作量词。③革车:认为指运粮秣、军械、装具等辎重的兵车;乘:辆。④带甲:用甲胄武装起来的士卒,这里泛指军队。⑤馈粮:馈,馈送、供应,馈粮,指运输粮食。⑥内外:这里指前方后方。⑦宾客之用:指与各诸侯国使节往来的费用。⑧胶漆之材:胶漆,指制作、保养弓矢器械的物资,这里泛指维修作战器械所需的各种物资。⑨车甲:车辆、盔甲;奉:保养,这句指武器装具的保养补充。⑩举:出兵作战。

译文

孙子说:凡兴兵作战,需要出动轻车千辆,重车千乘,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还要千里迢迢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外交使节往来的开支,器材物资的供应,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

原文

其用战①也胜,久则钝兵挫锐②,攻城则力屈③,久暴(pù)师则国用不足④。夫钝兵挫锐、屈力殚(dān)货⑤,则诸侯乘其弊⑥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⑦。夫兵久而国利者⑧,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注释

①用战:用兵作战。②钝兵挫锐:钝兵,钝了刃的刀;挫锐,挫了尖的矛。这里比喻军队疲惫,锐气挫伤。③力屈:屈,竭尽,这里指力量耗尽,战斗力衰竭。④久暴师:军队长期在外作战,暴,通"曝";国用:国家的开支。⑤殚货:耗尽物力财力,经济枯竭;殚,枯竭;货,财货,这里指经济。⑥弊:疲惫。⑦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没有见过求巧而久拖的。拙,笨拙;巧,巧妙。李贽注:"宁速毋久,宁拙毋巧;但能速胜,虽拙可也。"(《孙子参同》卷二)⑧兵久:指作战时间长;国利:对国家有利。

译文

用这样庞大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则军队必然疲惫,挫失锐气。攻城就会耗尽力量,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军事实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这样,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不能挽回危局了。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没有见过求巧而久拖的。战争长期拖延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所以,不能完全了解用兵危害的将领,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

原文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①,粮不三载②;取用于国③,因粮于敌④,故军食可足也。

注释

①籍:户籍;古代按户籍征兵,这里指征集兵员。②载:运输。③指武器装备等从国内取用。④因:依靠。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三征集兵员,不用多次从国内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

原文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①,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②,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③。力屈、财殚,中原④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pí)马⑤,甲胄(zhòu)矢弩⑥,戟(jǐ)楯(dùn)蔽橹⑦,丘牛大车⑧,十去其六。

注释

①师:军队;远输:远道运输。②贵卖:物价飞涨。③丘役:指赋税徭役。丘,古代地方行政单位,一般按丘征发人力、畜力、物力等赋役。据《周礼》,在古代九家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④中原:这里指国内。⑤破车罢马:战车破损,战马疲惫。罢,通"疲"。⑥甲胄矢弩:泛指装备战具。甲,护身的铠甲;胄,头盔;弩,用机括发箭的弓。⑦戟楯蔽橹:泛指各种攻防兵器。戟,将戈、矛合成一体的一种古兵器;楯,同"盾"; 橹,用作屏蔽的大盾牌。⑧丘牛:指从"丘"征集来的牛,大牛;大车:辎重车辆。

译文

国家因用兵而导致贫困,是由于军队远途运输,远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靠近驻军的地方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老百姓物资枯竭,国家就会急于征集赋税和劳役。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空虚,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战车破损,战马疲惫,甲胄、弓箭、矛戟、盾牌、拉辎重的牛车也损耗掉十分之六。

原文

故智将务①食于敌,食敌一钟②,当吾二十钟;(qí)秆一石(dàn)③,当吾二十石④。

注释

①务:必须。②钟:容量单位,每钟六十四斗。春秋时期齐国量器分升、豆、区、釜、钟。③秆:泛指喂牛马的草料。,通"萁",豆秸;秆,禾茎。④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汉书·律历志》:"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译文

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运来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草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运来的二十石。

原文

故杀敌者,怒也①;取敌之利者,货也②。故车战得车十乘已③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④,车杂⑤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注释

①怒:指激起士兵对敌人的愤怒。②货:财货。这里指用财货来奖赏士兵的意思。③已:同"以"。④更:更换;旌旗:旗帜。⑤杂:混合,掺杂。

译文

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激起士兵对敌人的愤怒;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作奖赏。所以,在车战中,抢夺敌军战车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人。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去上面的旗帜,编入我方车队之中。对俘虏来的士卒要给予善待。这就是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越发强大的原因。

原文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①,国家安危之主也②。

注释

①生民:泛指民众;司命:古星名。此处借喻为命运的掌握者。②主:主宰。

译文

所以,用兵作战贵在速胜,不宜久拖。

深知用兵之法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历史实例

1.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地处江汉之间的楚国日益强盛,它控制了西南和东面的许多小国和部落。在楚文王时期,楚国开始北上向黄河流域发展,攻占了申(今河南南阳北)、息(今河南息县西南)、邓(今河南漯河市东南)等地,并使蔡国屈服。楚成王时期,齐国崛起,齐桓公称霸中原,楚国难以再向北扩张。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霸业衰落,这时楚国乘势向黄河流域扩张,控制了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小国。公元前638年,楚军在泓水之战中打败了宋襄公,开始向中原发展,期望成就霸业。

正当楚国图谋中原称霸之时,在今天山西西南的晋国也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晋文公即位后,实施一些改革措施和外交活动,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主地位的强敌实力。

早在晋文公即位那年,周襄王遭到他兄弟叔带勾结狄人的攻击,王位被夺,文公及时抓住了这个尊王的好机会平定了周室的内乱,护送周襄王回到洛邑。襄王以文公勤王有功,便赐以阳樊、温(今河南温县西)、原(今河南济源西北)等地。晋文公遂命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经营这一对争霸中原有战略意义的地区。由于晋文公抓住了"尊王"这块招牌,在诸侯中的地位大为提高。晋国势力迅速发展,引起了楚国的不安。楚国急于想阻止晋国的进一步向南发展,而晋国要想夺取中原霸权,就非同楚国较量不可。因此,晋、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公元前634年,鲁国因和莒、卫两国结盟,几次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助。而宋国因在泓水之战中被楚国击败,襄公受伤而死,不甘心对楚国屈服,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增,也转而投靠晋国。楚国为了保持其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借以制止晋国的向南发展。晋国也正好利用这一机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这样,晋、楚两国的军事交锋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等多国军队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宋国的司马公孙固到晋国告急求援。于是文公和群臣商量是否出兵及如何救宋。大夫先轸力劝晋文公出兵救宋,他认为,救宋既能够"取威定霸",又报答了以前晋文公流亡到宋国时,宋君赠送车马的恩惠。但是宋国不靠近晋国,劳师远征救宋,必须经过楚国的盟国曹、卫;而且楚军实力强大,正面交锋恐怕也难以取胜。晋国的狐偃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晋文公先攻曹、卫两国,那时楚国必定移兵相救,那样宋之围便可解除。晋文公采纳了这一建议。尽管如此,晋国感到真正的敌人是楚,要对付如此强大的敌人,必须进行较充分的准备。晋国按照大国的标准,扩充了军队,任命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贵族官吏出任军队的将领。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晋文公于公元前632年一月,将军队集中到晋国和卫国的边境上,借口当年曹共公侮辱过他,要求假道卫国进攻曹国,遭到卫国拒绝。晋文公迅速把军队调回,绕道从现河南汲县南黄河渡口渡河,出其不意地直捣卫境,先后攻占了五鹿及卫都楚丘,占领了整个卫地。晋军接着又向曹国发起了攻击,三月间,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定陶),俘虏了曹国国君曹共公。

晋军攻占了曹、卫两国,但楚军却依然用全力围攻宋都商丘,宋国又派门尹般向晋告急求救。晋文公开始感到左右为难了。不出兵救宋吧,宋国国力不支,一定会降楚绝晋;出兵吧,自己兵力单薄,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直接与楚发生冲突,会背忘恩负义之名。(文公当初流亡路过楚国时,楚成王招待他非常周到,不仅留他住了几个月,最后还派人护送他到秦国。)这时,先轸分析了楚与秦、齐两国的矛盾,建议让宋国表面上同晋国疏远,然后由宋国出面,送一份厚礼给齐、秦两国,由他们去请求楚国撤兵,晋国则把曹共公扣押起来,把曹、卫的土地赠送给宋国一部分。楚国同曹、卫本是结盟的,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拒绝齐、秦的劝解。这样楚国就将触怒齐、秦,他们就会站在晋国一边,出兵与楚作战。晋文公对此计十分赞赏,且马上施行。楚国果然上当中计,拒绝了齐、秦的调停。而齐、秦见楚国不听劝解,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齐、秦的加盟,使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相传为春秋末吴国将军孙武所撰。它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全书共13篇。
  • 越战的血

    越战的血

    一个在现代只知道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来到了他父亲所在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代,他又会怎样面对这样一个血与火的世界,怎样面对自己曾经痛恨过的父亲呢?越战的血,为您开辟一个全新的战场,讲述一段不同寻常的战友之情!
  • 特种兵迎战天下

    特种兵迎战天下

    这是一个生死未知的战场,这注定是强者的路。热血男儿,保家卫国。林子豪被父亲一脚踹着就当了兵,一步一步,成为特种兵,华丽蜕变,成为特种兵中的王者。迎战天下,我怕谁。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吴孙子兵法》,相传为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该书总结春秋时期作战经验,揭示战争规律,对战争意义、治军方略、战略战术等多有创见,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我国最早且最有价值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三十六计》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作者佚名。全书按六计并为一套,共分六套。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 特种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特种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具有“陆战之王”的美称,通常装有一门火炮和多门自动武器,有的带有穿甲弹,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极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突击能力,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
热门推荐
  • 责任胜于能力(白金版)

    责任胜于能力(白金版)

    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地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 冷宫懒妃

    冷宫懒妃

    为了懒一辈子的伟大理想,她自愿嫁给皇上为妃,这男人有钱有势又女人多,实乃她心中的极品。楚清浅,霖天集团最神秘的董事长,慵懒嗜睡,却将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条,一场意外,她穿越时空成了宰相家最不受宠的三小姐。在尔虞我诈的皇宫内,她如何将懒散进行到底?后宫争斗,她怎样一次次的化险为夷?又是如何将仇人一步步送进地狱?又有谁知道,在她那颗漠然懒散的心里,藏着最纯洁的爱请?她不爱则已,爱了便倾尽所有,即便是错的也在所不惜?剧情一“你是皇上?”清浅笑着看着他,收起了刚刚的凶恶样子,一下子变成了小绵羊,刚刚就觉得这个人没准是皇上,要不把我的床拆了,我非得也拆了你不可。“滚开”烨霖厌恶的打掉趴在自己身上的清浅,讨厌的拍了拍衣服。“皇上,你在怪我不能侍寝吗。人家也很可怜的”清浅嘟着小嘴,哀怨的望着他,还不停的眨着眼睛放电,只是那呆愣的眼神不像放电,更像是眼睛里进了虫子。“闭嘴”烨霖大吼一声,像碰到臭虫似的,看也不看清浅一眼。剧情二:狠心的走出房间,她的脸上再无波澜,点燃火把,她沿着冷宫,将房子点了一圈,回到房间她将所有的纱,布,棉,只要能燃烧的全部点燃,她要烧了这里,欲火重生,干燥的房屋经不住火的考验,平日里曼妙的纱窗,猛的烧了起来,很快大火便烧了起来,站在院子里看着火越来越大,清浅脸上惨淡的笑着,那笑容那么迷人,那么让人心痛,大火已经吞没了整个房屋,听见外面有了动静,清浅急速向房内冲去,大火从房檐上掉下来,被她险险的躲开,她坐在床边的脚蹬上,浅笑着看着火越来越大,她不急,她在赌,尸体发出烧焦的味道,房屋烧焦的味道,充斥着她的神经,她忍不住的大吼着,发泄着心中的痛苦。【请收藏+留言+投票。谢谢!】推荐我的完结文《傻妃》懒女惑夫/云的新文谢谢支持!
  • 三国神医

    三国神医

    医者只可医人,而王者却可以医天下。一个现代男子穿越后来到三国,看他如何作为一个医者医遍三国猛将牛人,又如何作为一个王者救治病入膏肓的大汉民族。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梦,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医者。
  • 冷帝皇后爱跑路

    冷帝皇后爱跑路

    【非女强。群号:325200257】皇后是浮云,皇帝是神马。他说:“追你,是我前半生要做的事。”“宠你,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事。”“至于爱你,是我生生世世的事。”历经一切,只为做到这三句话。她以为自己只是他的棋子,不想沦为棋子,所以她逃了。你跑,我追,你再跑,我再追,说不定一不小心,我们就白头到老了。一代帝皇,丢了心,能否追回自己的小皇后呢?红绸帐,龙诞香,谁许异世皇后,天天伴君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丈夫很冷血

    丈夫很冷血

    在一个极其混乱的月夜!欧阳雪的生命里,出现了一个让她后来痛不欲生的男人!短暂的相遇,她从他的视线里消失地极其彻底!多年以后!当她突然跑到他面前来,说什么那两个孩子是他的?在他来看,这两个孩子不只是麻烦的生物。更是两个祸胎!后来他终于证实和明白了那个女人,为什么死皮赖脸要他签收孩子的用意了!……是要他保护这两个小不点儿!……没错……是货真价实的保护!这俩小鬼的血和心脏很值钱!值钱到那个得了病快翘掉的国际军火头子为保命,亲自砸重金了。而那些想讨好他的人就都不择手段想弄到这两个小鬼!开玩笑……想从他手里抢东西?没门儿……尤其这两个麻烦生物还是他自己亲自造出来的……等等……搞没搞错?他为什么要承认?他是什么人?这样的事情他没遇到过?当他是小孩子?不过……很意外……这两个麻烦生物好像蛮懂事的。还会为他做饼干,烤蛋糕,放洗澡水……他是不是被收买了?为什么当他看到那个一把病骨的女人的时候,却又那么…偶然间!在一次画展里,他看到了一幅画……飞舞的花瓣在两人之间飘散着,有一种怦然的心动似乎穿越了过去和现在。然后点燃了欧阳雪内心深处的悸动!清冷的雨丝飘洒着,带着古代的味道,交融着他身上那股特有的气息,扑在了欧阳雪的脸上。他的眼波甚至没有任何改变,就这样与她擦肩而过!画里的女子是欧阳雪,而那个和她擦肩而过的黑衣人好像自己!这样的情形他遇到过?&&&&&&&&&&&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混乱的!他必须要等那个该死的女人,不再动不动就吐血,时不时因为并发症住院,天天担心她会断气的时候。好好地,实实在在地和他谈谈才成!要不然他觉得自己很像一个傻瓜!对他来说,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不过混乱是混乱了点儿,但有一点他很清楚!是他的!别人休想来动一根手指头!&&&&&&&&&&&&&&&&&&
  • 来不及悲伤

    来不及悲伤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痞少追爱:预定小小妻

    痞少追爱:预定小小妻

    据说阮氏的大少爷有了一个未婚妻,对于这段灰姑娘与王子的“爱情”,很多人都是抱着看戏的态度,这不,刚订婚不久,一个自称阮少高中同学的女人就跑到公司公然勾引他。我去……阮家那本《阮王氏打击小三大全》她是白读的吗?与小三斗争,绝不手下留情,为了自己的幸福着想,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场好戏开始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