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300000031

第31章 文字的改革(16)

此诸现象,冯汉骥先生《由中国亲属名词上所见中国古代婚姻制》(见《齐鲁学报》第一期)先以交表婚姻制释之。其说舅姑二名云:“如己身(女)与母之昆弟之子结婚,由母之昆弟(舅)与夫之父为一人,以舅一名词统之,固属自然。再如己身(女)与父之姊妹之子结婚,则父之姊妹(姑)与夫之母,又为一人,以姑一名词统之,亦属自然也。吾人当知在亲属关系增加之程序上,舅(母之昆弟)、姑(父之姊妹)之关系在先,舅(夫之父)、姑(夫之母)之关系在后,以先有之名词加诸后来增加之关系上,在语言上固属自然之趋势也。反之己身(男)若与母之昆弟之女结婚,则母之昆弟(舅)与妻之父为一人,又若己身(男)与父之姊妹之女结婚,则父之姊妹(姑)与妻之母则为一人,以同上之理由,舅姑之名亦可加之于妻之父母也。”其说《尔雅》之甥统括四种不同之亲属,仍以交表婚姻及姊妹交换婚释之:“若己身(男)与姑之女结婚,则姑之子与妻之昆弟同为一人,又若己身(男)与舅之女为婚,则舅之子与妻之昆弟又同为一人,在双系的交表婚姻制之下,己身若不与舅之女为婚,即与姑之女为婚,故姑之子、舅之子、妻之昆弟,实际上实属相等,故可以一名词统之也。又若在双系的交表婚姻制之下,姑之子或舅之子娶己身之姊妹为妻(彼等均系交表亲属,故可为婚,如是则为相互交换姊妹为妻矣),则己身、姊妹之夫与姑之子、舅之子,妻之昆弟,亦属相等,故皆可以甥名之也。”据此舅、姑、甥名称成立在前,而此诸亲属关系则为后来所增加。又甥之一名,实涵两种行辈不同之亲属。如姑之子、妻之子、妻之昆弟、姊妹之夫,皆平行亲属。至姊妹之子为甥,女之夫为甥,则为卑亲属。冯氏于此卑亲属之称更以周时贵族中盛行之姊妹同婚及内侄女婚释之,经传中称此婚制曰媵,《公羊》庄公十九年《传》云:“媵者何?诸侯娶一国,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冯氏更进而释之云:“甥之本义为舅之子、姑之子、姊妹之夫及妻之兄弟。其姊妹之子,女之夫,亦曰甥者,乃其后来之引申也。请详言之:在交表婚、交换婚及内侄女婚制之下,姊妹之子可与己之女为婚(交表婚),姊妹之夫亦可与己身之女为婚(内侄女婚),如是则姊妹之夫、姊妹之子、女之夫,在亲属关系上实属相等。又如舅之子与己身之姊妹为婚(交表婚),则亦可与己身之女为婚(内侄女婚),故舅之子、姊妹之夫、女之夫,在亲属关系上亦属相等。综合言之:则舅之子、姑之子、姊妹之夫、妇之兄弟、姊妹之子、女之夫,在亲属上均为相等之关系,故用甥一名词以统之,亦无不可也。”

冯氏以近代人类学上之新知,释古代经学上之资料,立说精辟,使千载经师之积滞结,为之冰释,至堪钦佩。惟释卑亲属之甥,而以贵族之特殊现象为说,而双系交表婚及姊妹同婚、内侄女婚四种稠叠复合之关系,亦不易同时备于一身,故此甥之一名,仍有商榷余地。案甥之本义为新,如以古代男子先从妇居及交表婚制两重关系释之,则无不合矣。盖男子初来妇家,在妇家之人如妻之父、妻之昆弟及姊妹之夫之先来者,均当呼之为甥,意即今之新郎,固不必以行辈为限也。若系交表婚,则此新郎不为姊妹之子,即为姑之子、舅之子矣。据此而言,先从妇居之俗,在我国古代之盛行又何疑焉。

八、结论

本文虽以探求青铜器与两轮大车之由来为主,如副题所示者。但涉及中国原始文化之范围较广,兹再分条综述如次:

一、古代北狄当为构成中华民族之一支。其与中国之关系,就今日所得之史料言,当远在殷商之前期。古称狄为易,契之母为简狄,明殷之母为狄,其字或作易、作逷。《商颂》及《吕氏春秋》又称其为有氏,从戎,戎狄并称,明非中国族类,而实与中国相为婚姻者也。又《山海经》、《竹书纪年》、《楚辞·天问》载王亥与有易之故事,有易《天问》正作有狄。王亥故事中有“托于有易河伯仆牛”之言,《世本》又称“相土作乘马”,相土、王亥皆成汤以前之先公,殷人有两轮大车,或即与此族有关。

二、古狄与易互通,故易牙或作狄牙,易水或作狄水,《周易》称“丧牛于易”、“丧羊于易”即丧牛于狄、丧羊于狄。而《周易》之称易,或即由北狄输入。盖骨卜较龟卜早,而骨卜当为北方射猎掠夺而畜牧牛羊之民族所创始,其以五十蓍筮法,则为由骨卜演进之简易占问术。

三、狄之异文为翟,其异译有丁宁、丁灵、丁令、丁零、狄历、敕勒、铁勒、特勒,及林胡、儋林、褴、投鹿、橐离、兜离、朱离、狄诸称。铜器中之句,《国语》谓之丁宁,《说文》谓之令丁。东晋时自康居入居中国之狄,即以翟为姓,而称其族为丁令,此可证古之读狄正为端系与来泥母之复辅音。

四、春秋之狄有赤、白之分,其义为尚赤衣白衣,今其遗俗尚存于朝鲜、西藏民族中。唐代黠戛斯亦尚赤,疑邾娄之得名或即为朱离、兜离之异译,邾从朱或即兼译其尚赤之义。

五、狄之本义为林木,林胡之林,译其音兼译其义,而中国语中之朱、林及铃、铎等称,皆有北狄语之成分(英语中tree或亦与此有关。劳干先生谓条顿(Tenton)人本居林中,高卢人称之为日耳曼。Tenton当与狄音近,原意亦为林中人,英、德皆北方蛮族,或亦与此族有关)。

六、匈奴帝国之兴起,实为东方史上划时期之大事。自此以前,中国与北狄居境相接,婚俗相通,中国文化自此而北,与秦汉以后中国文化自江淮而南者,其情事正复相似。

七、匈奴帝国兴起以后,中国与北狄即以匈奴为之鸿沟而长此隔离。其部族远窜于匈奴之北、东、西三方者,在东为东胡,西为乌孙、康居等行国,北为丁令,其分布之地东起蒙古北境之独洛河与西伯利亚之贝加尔湖,或更东至东海滨之黑水、室韦、扶余,西迄黑海之滨、罗马帝国之东境,依据山谷,往往不绝。

八、传说中殷墟之前期,王亥作仆牛、相土作乘马,已有服牛乘马之事,孔子称“乘殷之辂”,殷人即以乘两轮大车著称。据甲骨文字及殷虚发掘所得,殷虚时代两轮大车已甚普遍使用,其形制自象形文字、发掘遗物及经传所载言,实与巴比伦图绘乘车之状无不同者。而巴比伦之使用两轮大车,则远在殷墟时代以前。

九、《考工记》称“胡无弓车”,先秦之世北族即以善制两轮大车著称。小盂鼎称伐鬼方而俘其车两,是赤狄当殷周之世已有两轮大车。元魏、隋、唐之世,敕勒、回纥仍以乘高轮车著称。唐、五代时契丹之作车帐,即学自黑车子,是北狄之有两轮大车,必有悠远之历史。如以两轮大车在东西两土出现之时代言,北狄适为此由西传播至东之中介。

十、独轮车自后步推,而两轮大车则在前曳引,此两种动作方式,绝非相续演进而成,而实为两种独立之发明。

十一、古文字中虽有像独轮车之各,与像两轮车之车,但古谓人之所行为路,所至为格,入室为客,两轮大车亦有辂称,如大路、玉路、象路、孔子称殷之辂,此当为中国先有独轮车之证(至汉人称鹿车,以车缀于辂下为词,则又展转相袭,不足为两轮车在有独轮车之先之证)。而东北民族如勿吉即黑水,仅有步推之车,而汉魏时之马韩,尚不知骑乘牛马,此亦为东土原无两轮大车,而仅有独轮车之旁证。

十二、青铜器为铜与锡之合金,其字在金文中初作 (甲骨文中未见金字),即示其为铜与锡二者之合金。继以 之所指不易明了,故复从今从王以会意兼声。盖今象铃形,王者以之宣布教令,《礼记·明堂位》云“振木铎于朝,天子之政也”,正可为金从今从王之注解。金亦从今得声。

十三、铃本名,以其自北狄输入,或译为丁宁、为丁令,汉人倒互言之为令丁,省称为铃,此犹林胡之林,或译为儋林、褴,而省作林也。铃其初自北狄输入,因即名之为,为丁令,及在中国传播既久且广,乃以中国之名加之,则曰今,盖其音有似中国之琴,故即以今(琴)之名譬之,此犹如今人称胡琴、风琴、钢琴、洋琴也。今象铃有舌之形,而读为琴,小篆与今隶之琴复从今声者,则又后起之孳乳字,展转相从也。

十四、铃之使用,北族初以系于犬、马、牛、鹿项下。自输入中国以后,王及令长即易其悬系之钮而为手执之柄或甬,或去其舌而叩击为声,继又仿此式而为钟,钟之形无舌,有似于筒,因即谓之为筒,而制字为、为铜。金铜之称起于制铃与钟之后,由其形制与名称之演变言,其为自北狄输入,实可无疑也。

十五、北狄穴居,在一年中至少在冬季必返至其原居地,故北狄必甚易转而为定居民族。人类自有定居(即土著)之后,对于盗贼之防范在部族内必加重其责罚,在部族外,即筑城郭垣墉以为之防。

十六、定居民族以防卫为主,不事劫掠,其生活所资必营采捕农牧之混合经济。其不兼营农采者,必漠北寒苦之地,生长期短,又不适于艺植也。凡此不能兼营混合经济之定居民族,则必出行战伐掠夺以弥补其不足。

十七、牛、马、羊既非东部亚洲所驯畜,故东土原始民族绝不能仅营单纯之游牧经济。故中亚游牧民族,其先必兼营农采,其后因拥有大群牛羊(尤其是羊),又居近森林边际之草原地带,因而逐渐演进为单纯之游牧经济。夫游牧民族必有穹庐毡帐与两轮大车,且拥有大群牛羊,其非原始文化所有,盖可推知。故早期之游牧社会,如匈奴、鲜卑、乌丸、奚、契丹,今西康、青海,皆兼营有粗耕农业,如、麦、东穑、青稞等。

同类推荐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朦胧中芳香飘来,纯洁如水月夜白,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热门推荐
  •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成功的因素不仅取决于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更取决于沟通能力。沟通不善,会出现交流障碍,造成误会和曲解,丧失许多机遇。有效沟通是双方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桥梁,帮助你双赢解决问题冲突,轻松实现目标。
  • 爱在渐暖的午后

    爱在渐暖的午后

    她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健全的身体,但他在她的眼中从来不是一个颓废的人——从一开始,我知道,我最终还是会爱上他的,那个男人,那个虽然瞎了眼瘸了腿也废了一颗心的男人,我不得不承认,他真的很好,他诚实、勇敢、优雅,他是名真正的勇士,值得这世上所有的人都爱他!
  • 裸婚之恋:偏爱木头老公

    裸婚之恋:偏爱木头老公

    一个对爱情有着执念的女孩,遇上一个遇到爱不懂怎么表达的男孩。误会,偏见,离别,争吵汹涌而至。两人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现实的考验接踵而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偷龙转凤:碧落烟华

    偷龙转凤:碧落烟华

    一次救人得到的金针,一次交易遭遇的杀手,一次无意的相识引发的杀身之祸,一切皆因金针背后的组织。到底他们想要做什么?为何几个毫无关联的人被人刺杀,都与他们有关。到底他们的身上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共同点。一个只想好好挣钱,有点贪财的小女妖,却总是遇上莫名其妙的人,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刻意的安排。而那些与她邂逅的人中,会不会有人成为她的真命天子?欲知详情,请看《偷龙转凤结奇缘:碧落烟华》
  • 智谋观止

    智谋观止

    中国人研究智谋,运用智谋,相关的故事浩若繁星,数不胜数,有的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有的是后人的夸张演绎的,但无论是否真实,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书从无数中国智谋故事中选择了一小部分,用通俗的方式加以讲述,并在故事后进行适当的点评,以便读者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智谋的精髓,并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
  •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夏商司法制度;周朝司法制度;秦汉司法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司法制度;隋唐司法制度;宋、辽、西夏、金司法制度;元、明、清司法制度。
  •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王杰平出生在革命老区平山县的一个革命大家庭,其叔叔和兄弟中共有4人参加过八路军,其中2人为国捐躯成为烈士。该书记述了王杰平离休后帮助平山县三汲乡修路、帮助川坊村打井、帮助张家川村引水上山、帮助县里发展经济的感人事迹。
  • 孤芳不自赏(钟汉良、Angelababy主演)

    孤芳不自赏(钟汉良、Angelababy主演)

    同名电视剧由钟汉良、Angelababy主演。白娉婷一向不信“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她是小敬安王的侍女,却过得比一般小姐更加矜贵,所凭恃的不是容貌,而是比男子更睿智聪敏的头脑;她不需要旁人为她平庸的外在感到遗憾,她想要的是能够并驾齐驱、一较高下的心灵。因此,纵使那男人是敌国大将、纵使两人之间尽是谎言与阴谋,她依旧无法不为这个男人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