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300000001

第1章 文字学的定义及其取材的范围(1)

§§§第一节文字学的定义

汉字的特点是衍形而兼衍音的。现在世界上的文字大多衍音,虽然有的国家古代文字也是衍形(如埃及),但又不衍音。汉文文字学要探讨汉字的形音义三方面,而又以形为主,因形以探求音与义。清代几个著名的小学家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一书下注说:“(说文)以字形为书,俾学者因形以考音与义,实始于许(慎)。”王念孙为段氏的《说文解字注》作序也说:“说文之为书,以文字而兼声音训诂者也。”王筠《说文释例》也说:“夫文字之奥,无过形音义三端,而古人之造字也,正名百物,以义为本,而音从之,于是乎有形。后人之识字也,由形以求其音,由音以考其义,而文字之说备。”

我们讲汉文文字学,是要根据汉字最古的形、音、义来推求字源,本课之所以称为“古文字学”,因为它是先溯源而后究其流变的。以字形而论,我们这门课以小篆为主,上溯金文、甲骨文以观文字的原始形象,再分析独体的“文”与合体的“字”的不同,再推求其所谐的声和其引申的意义,从而找出字源。这就是我们汉文古文字学的任务。

古代讲字形的书从《说文》起,以下有《玉篇》、《字汇》、字典之类。讲字音的书有《声类》、《切韵》、《广韵》、《集韵》等。讲字义的书有《尔雅》、《方言》、《释名》、《广雅》等。以上三方面在古代都各有专书,我们讲文字学必须结合这三个方面才能了解字源。但本课程的讲授以字形为主,大体上属于《说文》系统。因为音韵学在近代已成为专门之学,在这方面,我们只是就前人成果加以运用,不打算多所阐发。

§§§第二节许慎的《说文解字》

《后汉书》卷七九下《儒林传》下,有一个简略的许慎传:“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长,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说文》成书年代,据后序,是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二十年后,到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由他的儿子许冲诣阙献上,很受到赏识。此书借皇帝的力量,不到100年就流行了。东汉末的一些学者,如郑玄注《周礼》、《礼记》,应劭作《风俗通》,都曾引用过《说文》。

《说文》在当时是一部崭新的著作,也是中国文字的第一部字典。汉以前的经典,一直到后来都能够诵读,能得到比较正确的解释,此书起了很大的作用。北齐颜之推在他所作的《颜氏家训·书证篇》中,谈到他对《说文》的看法说:“客有难主人曰:‘今之经典,子皆谓非,《说文》所言,子皆云是,然则许慎胜孔子乎?’主人抚掌大笑,应之曰:‘今之经典皆孔子手迹耶?’客曰:‘今之《说文》皆许慎手迹乎?’答曰:‘许慎检以六文,贯以部分,使不得误,误则觉之。孔子存其义而不论其文也……大抵服其为书,隐括有条例,剖析穷根源,郑玄注书,往往引其为证,若不信其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颜氏认为假使没有《说文》,我们对古代的典籍是不能了解的。

《说文》一书是许慎的毕生精力所寄,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许慎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是当时大经学家贾逵的学生,当时人称赞许慎的经学说:“五经无双许叔重。”以他的学力,作此书是很恰当的。《说文》作成后,在将近二千年中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作《说文》采取的主要资料,在《说文》序中都一一列举出来了。现在我们把它分述如下:

《说文》以小篆为主,又兼采不同时代的古文和籀文。当时存在的字书有《史籀篇》、《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史籀篇》文字,时代较早,是秦国统一以前的小学读本;《仓颉》、《爰历》、《博学》诸篇是秦灭六国之后,用秦文来统一六国文字的课本。汉朝人把这三篇合拢来,统称为《仓颉篇》,60字一章,共55章,约3300字。西汉末扬雄据之作《训纂篇》,增为5340字。这些字体东汉虽已不用(东汉用隶书),但还保存下来,为许慎所及见。

在西汉建国以来,除挟书之律(秦禁藏书),原来流传于东方地区,藏在屋壁中的“壁中书”也逐渐发现。鲁共王坏孔子宅,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后张苍又献《春秋左氏传》。这些都属于“古文”系统,是战国时代东方学者用六国的文字书写的,其中有许多是秦统一后所罢去的与秦文不合的文字。古文经在西汉也有它的传授系统,与今文经学相对立。“古文”到许慎时还存在,也是他取材的一个来源。

汉初的经书靠传诵,比如《诗》是可以背诵的,《尚书》是伏生所口传,这是今文经的主要经典。经书中毛氏与来源不大清楚的《周官》同属于古文系统,也是许慎所根据的。

许慎还看到秦书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其中大篆、小篆就是《史籀篇》与《仓颉篇》。隶书是当时的通行文字,其余五种乃是因古代文字用途的不同,而形体稍有差别,和篆书比较,有的只取其仿佛形似,有的为求匀称时加增省,此数种文字,《说文》中很少采用,因为它们多半不合条例。

此外还有王莽时代的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说文》序)其中与秦书八体不同的,只是大小篆之外有古文,其余如缪篆(减省笔画)、鸟虫书(增加笔画)与八体中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等五体大略相同。

秦八体与莽六书是秦代与新莽时代对古代文字种类的两次总结,许氏都曾加以参考。

许慎作《说文》以经学为基础,采用当时保存下来的古代文字,归纳为540部,共9353文,重文1163,解说共133441字。此数字与现在的大徐本《说文》有些出入。今大徐本正文9431字,增多78字;重文1279,增多116字;解说字数凡122699字,少10742字,可能是由于后代抄写时有所增省的原故。

许慎在《说文》叙中虽谈到“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但此类彝器当时出土的数量很少,可能许氏并未看到,《说文》中只是偶尔引用到秦刻石。大体说来,许氏作《说文》时,书本上的材料是充分利用了,至于地上地下的铭刻文字,因搜集不易,基本上没有用到。

自六朝唐宋以来,研究《说文》的人很多,其中清代学者段玉裁所作的《说文解字注》,对《说文》一书有许多发明,是一部很好的书。段氏对《说文》有深刻的认识,他说:“自有《说文》以来,世世不废,而不融会其全书者,仅同耳食;强为注解者,往往眯目而道白黑,其他《字林》、《字苑》、《字统》,今皆不传,《玉篇》虽在,亦非原书,要之,无此等书无妨也。无《说文解字》,则仓籀造字之精意,周孔传经之大,蕴不传于终古矣。”段氏的学生陈奂叙述段氏作书的经过是:从乾隆庚子在四川去官后就开始著此书,先作长编,名“说文解字读”,经过30年而后才告完成。王念孙替段氏的书作序说:“吾友段氏若膺,于古音之条理,察之精,剖之密,尝为《六书音韵表》,立十七部以综核之,因是为《说文注》,形声读若,一以十七部之远近分合求之,而声音之道大明。于许氏之说,正义、借义,知其典要,观其会通,而引经与今本异者,不以本字废借字,不以借字易本字,揆诸经义,例以本书,若合符节,而训诂之道大明,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推崇段氏在许慎《说文》之外,还有更多的发明,如像以古音十七部来贯穿《说文》,这就是超出许氏之外的。

所可惜的是段玉裁的书取材仍只限于书本,宋以来所出土的大量铜器铭文,他用得很少,所以他虽然订正了一些《说文》的错误,但沿袭《说文》错误的地方还是很多。要把《说文》的错误全部廓清,这个艰巨的工作还有待于我们将来的努力。

§§§第三节甲骨文、金文、竹木简、刻石

同类推荐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趣谈中国文化

    趣谈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本书以生动的文采带你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吃货娇妻

    吃货娇妻

    四九城内,没有人不认识徐宸,他是徐家的嫡孙,身份尊贵,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他说一不二,杀伐果决,可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在一个叫江瞳的小女人面前却始终接二连三的破例,甚至被她骑到头上作威作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未婚夫要淡定

    未婚夫要淡定

    一日之间,她变得一无所有,不仅失去了最信任的两个人,更被狠狠地剥夺了爷爷留给自己的一切,她恨他们的背叛,更恨自己的无能!“总有一天,我会拿回属于我的一切!今日之痛,千倍奉还!”金黄的沙滩上,她平静的望着眼前碧蓝的海水,眸中闪着从未有过的凌厉!【这样的求婚】“晴川,你愿意和我一起走完下半生吗?”他目光深情直视,似乎眼前的女人真的是他一身的最爱。她闪神两秒,转瞬勾起唇角微微一笑:“我,愿意!”某种的狡黠一闪而过,似乎他们理当如此。看似相爱难分的二人实则是:男人:该死!真想揍死这群狗仔,居然破坏他的求婚大计!臭女人,敢不答应试试看!女人:此番求婚一定会被大肆宣扬,他想不帮她夺回沐氏都难!╭(╯^╰)╮【老顽童】“夫人,这……会不会太多了点?”瞪着空空如也的包装纸,李妈有些凌乱。宁珍妮疑惑的瞥了眼,咧嘴笑道:“死不了的!”最多就是要死不活嘛!“......”李妈嘴角狠狠的抽了抽,史上最“好心”的奶奶,绝对非她这位夫人莫属!居然对自己的孙子下药,可怜哦!【无赖成这样】“老婆,今晚吃什么?”某男一脸媚笑的冲进办公室,无视女人的怒瞪。“古先生,请不要诋毁我的清誉,小心我告的你倾家荡产!”“老婆……”他吞吞吐吐,当她以为他怕了,没想到:“你现在就去告吧,反正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嘛!咱们是夫妻,没关系的!”“噗——”某女无语白眼,“保安,将这个疯子丢出去!”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因爱而痛因爱而放,最后的最后,究竟是“携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是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 蔷薇花墙-童话生死恋

    蔷薇花墙-童话生死恋

    能够改变的是命运,不能改变的是宿命,命运掌握在你的手中,宿命早在千年前已经决定。<br/>一枚传世的蔷薇戒指,一个家族的兴亡变迁。<br/>我们被命运冲散,又在命运的指引下相遇,在错的时间错的地点遇到那个对的人,究竟,我该何去何从?<br/>落难的千金小姐,隐世的绝代王子,命运兜兜圈圈,他们相爱却又注定分离,究竟是情人还是敌人?<br/>一场相爱,一场煎熬<br/>我爱你,是我的宿命,我爱你,也是我的劫难。<br/>我心甘心愿地坠入地狱,只要那里有你,就是我的天堂。&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通过一节节生动有趣的心灵瑜伽课,帮助18岁后的读者明白活在当下,必须掌握的人生道理,从而实现彻底的觉醒。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找回内心的平静,找到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情绪,重新认识工作的意义,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一本适应当下生活,不可多得的心理自助、个人修养读本。
  • 丑丫头变身美女校花

    丑丫头变身美女校花

    如果我们都不死,你可以做我女朋友吗?
  • 雍正皇帝:雕弓天狼

    雍正皇帝:雕弓天狼

    帝王行止、宫闱秘闻素来为读者关心,本书描写鲜为人知的清廷生活,却又不拘囿于那小小的紫禁城。阿哥党争,杀机隐隐,龙庭易主,雍正险胜。改诏说,弑父说,继位说?一段历史,几多疑云,扑朔迷离,令人难解难分。作者用史笔著文,用文笔立史,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无不尽收笔底。上至典章制度、宫廷建筑、饮食服饰、礼仪乐律,娓娓道来,书卷气浓;下至勾栏瓦舍、寺庙堂肆、市井乡野、客旅古渡,徐徐展开,风情万种。阿哥逐鹿,明争暗斗,字字权谋机诈;女伶歌伎,绕梁余音,句句回肠荡气。其情节铺设,天矫跌宕,人物塑造,浓淡相宜,谋篇均别出心裁;以思想为经,艺术为纬,鸟瞰历史,探究人生,非大家而不可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