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200000015

第15章 宋辽金元(8)

杜诗喜欢写实,多用史实入诗,用现实名物入诗,又喜欢化用前人诗文,不加以注释,故读者很难理解杜诗的含义。苏轼对杜诗有些精辟的注解和阐释。他的《书子美自平诗》注解杜诗“自平宫中吕太一”云:

杜子美诗云:“自平宫中吕太一。”世莫晓其义,而妄者至以唐时有自平宫,偶读《玄宗实录》,有宫中吕太一叛于广南。杜诗盖云自平宫中吕太一,故下有取珠之句。见书不广,而以意改文字,鲜不为笑也。(《东坡题跋》卷二)

苏轼的解释无疑是正确的,如果不是苏轼用《玄宗实录》来解“自平”之诗,恐怕人们会一直在迷惑中徘徊。苏轼释杜诗之“荨草”也颇为精当。《荨草诗》云:“杜子美有《除荨草》一篇,蜀中谓之毛荨。毛芒可畏,触之如蜂虿。治风疹,以此草点之,一身失去。叶背紫者入药。杜诗注云:荨音潜,山韭也。”(《仇池笔记》)杜诗作于蜀中,苏轼为蜀人,以自己的见闻来解释荨草,非常准确。

苏轼对杜甫在诗坛的地位,也作了崇高的评价。他认为李白、杜甫是古今最伟大的诗人。“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次韵张安道读杜诗》,《东坡集》卷二)“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书黄子思诗集后一首》,《东坡集》卷二三)像元稹一样,苏轼也认为杜甫更卓绝,“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认为杜甫的诗达到了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书吴道子画后》,《东坡集》卷二三)

苏轼把杜甫推为古今诗歌第一人,认为杜甫之后,诗人难有作为,因为杜甫已是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书唐氏六家书后一首》,《东坡集》卷二三)苏轼是北宋文坛的领袖,是中国文化名人,他对杜甫的崇高评价,对于加固杜甫在诗坛的独尊地位,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造就宋人对杜甫的崇拜,有特殊的作用。

苏轼认为杜甫和李白诗登上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峰,但也是诗歌艺术衰落的开始。苏轼云:“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一首》,《东坡集》卷九)物极必反,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杜甫与李白的诗也无法逃脱这一规律。苏轼的见解是极为独到、深刻的。杜甫、李白继承、综合一切诗歌艺术创作的技巧,并加以极大的创新,使诗歌艺术登峰造极。既然要达到极限,难免用力太过,失去诗的天然风致。既已经达到极限,自然就会给人达到尽头的感觉。事实上,我们今天回顾整个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更体会到苏轼论断的正确性,更体会到苏轼哲人的睿智。

宋代好杜诗成风,学杜诗也成风。但真正学到杜甫人格的人很少,学到杜甫现实主义精神的人很少,学到杜甫艺术风格的人也很少。针对这种情况,苏轼指出,人们应该努力学习杜甫的精髓:“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三)这对于促进人们对杜甫的学习和研究始终沿着正常的轨道前进,非常有益。

苏轼是一个关注社会、关爱百姓的官吏,他也把杜诗用在为政中,用在教化百姓中。他在海南时,看到海南乡村妇女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极度劳累,而家庭却很贫困,与杜甫写的夔州女子极为相似,便诵杜诗教化当地父老。苏轼自己记叙道:“‘夔州女子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当供给。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面妆手(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若到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海南亦有此风。每诵此诗以谕父老,然亦未易变其俗也。”(《书杜子美诗后》,《东坡题跋》卷二)

将杜诗的研究与现实结合起来,用在教化中,用在政治中,是苏轼的发明,是一个伟大的举措,也是杜诗研究的重要开拓。

苏轼是中华民族著名的文化巨擘,他对杜甫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开拓也是多方面的。他是杜甫学术研究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七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宋代最大的文学流派,也是宋代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是在宋代杜甫学非常繁荣的背景下产生的,其成员成分颇为复杂,诗风也有很大差别,但其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即以杜甫为宗祖。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领袖,最提倡熟读杜诗、研究杜甫、学习杜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作中有所建树。江西诗派中的人物,当时都是杜甫学的著名学者,都有杜甫学的成果传世。据吕本中所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江西诗派共26人,在黄庭坚之下,“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饶节、僧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薖、夏倪、林敏功、潘大观、何觊、王直方、僧善权、高荷,合二十五人,以为法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检黄希黄鹤《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之《集注杜诗姓氏》,江西诗派成员共26人,除江端本一人外,其余25人(黄庭坚、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饶节、僧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韩驹、李彭、晁冲之、杨符、谢迈、夏倪、林敏功、潘大观、何觊、王直方、僧善权、高荷)皆在其中。此书号称“千家注”,其《集注杜诗姓氏》所列注家151家。而江西诗派即占去25家,即占整个注家的六分之一。这是何等大的一个比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江西诗派在宋代杜甫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其领袖黄庭坚,在宋代杜甫学中的地位更是非常高。

为了论述方便,现将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其他成员分别加以论述。即将黄庭坚单独论述,将江西诗派除黄庭坚外的成员集中论述。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幼警悟。举进士,调叶县尉。教授北京国子监。苏轼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世之表,世久无此作。知太和县。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以亲嫌,遂移戎州。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后主管玉隆观。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名而卒,年六十一。

黄庭坚对杜诗评价极高,认为杜诗达到了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他说:“杜子美一生穷饿,作诗数千篇,与日月争光”(《题韩忠献诗杜正献草书》,《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六),“文章韩杜无遗恨”(《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七,《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七)。他像元稹一样,认为杜甫是诗坛第一诗人。这对牢牢树立杜甫在诗坛的独尊地位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黄庭坚认为杜诗表现出强烈的忠义,表现出强烈的是非,具有伟大的意义。他看重杜诗,首先就是重视杜诗所具有的强烈的政治内容。据记载:“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诗胜韩退之《南山》诗,王平甫以谓《南山》胜《北征》,终不能相服。时山谷黄鲁直尚少,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以与《国风》《雅》《颂》相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二,又见《竹庄诗话》卷一二)足见黄庭坚是把政治思想内容的评价放在第一位的。其诗云:“老杜文章擅一家,国风纯正不欹斜。帝阍悠邈开关键,虎穴深沉样爪牙。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潜知有意升堂室,独报遗篇校舛差。”(《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四)。黄庭坚认为杜诗表现出忠义,表现出纯正的儒家思想,这正是杜诗伟大的根本所在。

黄庭坚认为杜诗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作品,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汲取一切文化的精华,无一字无来处。《论作文》说:“作诗句要须详略用事精切,更无虚字也。如老杜诗,字字有出处,熟读三五十遍,寻其用意处,则所得多矣。”(《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六)强调诗要有实际内容,要“言近而旨远”。《答洪驹父三首》其二云:“所寄释权一篇,词笔从(纵)横,极见日新之效。更须治经,深其渊源,乃可到古人耳。青琐祭文,语意甚工,但用字时有未安处。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九)杜甫学识广博,转益多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造就杜诗伟大风格的重要原因。黄庭坚用“无一字无来处”总结杜诗,确实点明了杜诗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当然,“无一字无来处”并非学术研究的精确表述,而是文学形象化的话语。虽然认真看,有些说过了头,但事实上,杜诗从内容到艺术,都有很多创造,没有依傍,有些东西来自民间,不全是“无一字无来处”,故黄庭坚的话也引来一些批评。另一方面,黄庭坚指出杜诗从学问中来,是非常有创见的研究成果。

黄庭坚笺释和校勘杜诗,使更多的人阅读到文字正确的杜诗,真正领会杜诗。黄庭坚著《杜诗笺》,对杜诗的注解多有发明。如:《已令请急会通籍》条释“请急”:“晋令,给假者五日一急,一岁以六十日为限。书记所称急、取急、请急,皆请假也。”《石尹行》条释“石笋”:“《华阳国志》:蜀王妃物故,哀念之,遣五千至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九尺,盖石,俗名为石笋。”《蚕崖雪似银》条释“蚕崖”:“蚕崖在茂州带雪山。”其余,如《杂论》释“腹腴”:“燕人切鲤方寸,切其腴以啖所贵。腴,鱼腹下肥处也。故杜子美诗云:‘偏劝腹腴贵年少。’”又如释《至日》“一线”为女工“一线之功”而非日影一线之长:“《至日》云:‘愁日愁随一线长。’释者谓:《岁时记》云:‘宫中以红线量日影,至日日影增一线。’而《唐杂录》谓:宫中以女工揆日之长短,冬至后日晷渐长,比常日增一线之功。此说为是。”(《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七)又如释《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的“潦倒”:“《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云:‘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注引《嵇康传》,浅陋。乃魏天保以后重吏事,谓容止温藉者为潦倒,出此也。”(同上)在校勘方面,黄庭坚根据杜甫的诗意来确定文字,亦可见其深厚的学养和校勘功力。如:“黄独无苗山雪盛”不少版本作“黄精”,黄庭坚认为应为“黄独”,其校勘记云:“老杜云:‘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揜胫。’往时儒者不解‘黄独’义,改为‘黄精’,学者承之。以予考之,盖黄独是也。《本草》‘赭魁’注:‘黄独肉白皮黄,巴汉人蒸食之,江东谓之士芋。余求之江西,江西谓之土卵,蒸煮食之,类芋魁。’”(《杂书》,参见《杜诗笺》之“黄精无苗山雪盛”条)这样的校勘很好。其余如:校“只今年才五六十”应为“只今倏忽已五十”:“《百忧集行》云:‘只今倏忽已五十。’旧本云:‘只今年才五六十。’此语似方五六十,才五六十也。”又如,校“减”应为“检”:“‘看题减药囊’,一作‘检’,‘检’字乃合意。”(《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七)当然,黄庭坚的有些解释和校勘也有过分拘泥的地方。如“‘野航恰受两三人’别本作‘航’,航是大舟,当以‘艇’为正。”(同上)显然,此处应以“航”字为优,诗人作诗用词不一定取本意,而取其基本意思,因而词意往往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然而,就总体来说,黄庭坚博学多识,距唐较近,对唐代的史实、典章和文化多有了解,他见到的唐和唐以前的书籍比现代多得多,他对杜诗的注释和校勘多有精彩之处,值得我们充分利用。黄庭坚的一些笺释,短小精悍,颇似后世的诗文评点。这对于评点这种文学评论样式的产生有开启作用。尽管这种笺释还不能算评点,但可以说它是评点的鼻祖。

黄庭坚热衷杜甫研究,在杜甫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而他自己的文学活动也受着杜甫的巨大影响。

首先,他的文学理论的建立和杜甫研究的心得有密切的关系。他“点铁成金”的著名文学理论,就源于杜诗“无一字无来处”的研究结论。黄庭坚认为,杜甫、韩愈诗文无一字无来处,故诗文皆登峰造极,进而推导出“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当然,“点铁成金”的理论并非文学创作的好理论,因为它引导人们在前人作品中讨生活,而不去创造。这样,势必造成因袭守旧、剽掠稗贩,把文学创作引入死胡同。王嗣奭云:“诗意无穷,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能尽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规模其意形容之,谓之夺胎法。余谓换骨夺胎不离于窃,巧则骗人,拙则败露。高人偶合,原非袭也。请箴以一语: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管天笔记外编》)批评虽然尖刻,却中肯棨。推求黄庭坚所以提出这样错误的理论,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和他研究杜诗继承前人的创作成果,得出过头的结论——所谓“无一字无来处”,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他的创作风格也和杜诗研究有密切关系。他对杜诗烂熟于心,深入研究,其创作自觉或不自觉受到杜诗的影响,加之创作思想受杜甫的影响,因而他的诗风和杜甫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实际上黄庭坚并非一位只知道点铁成金的方士,而是一位有创造才能的作家,他能在杜甫的影响下,创造自己奇险健雅的独特诗风。他虽然没有完全学到杜甫的精髓,没有学到杜甫的善于创新,没有学到杜甫善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但他也并不简单模仿杜甫,而是总结杜甫创作的某些经验,加以运用发展。所以,“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宋史》卷四四四《黄庭坚传》)。

黄庭坚热衷于宣传杜甫,提倡学习杜甫。黄庭坚始终提倡熟读杜诗。他在《论作诗文》中说:“如老杜诗。字字有出处。熟读三五十遍,寻其用意处,则所得多矣。”(《豫章黄先生别集》卷六)黄庭坚创立的江西诗派,就是一个崇奉杜甫的创作团体,一个学习杜甫的诗派。

黄庭坚努力促进杜诗的保存流传。他在蜀中做官时,亲自书写杜甫蜀中诗,由杨素翁请人刻石,建高屋保存。其屋取名大雅堂,并作《刻杜子美巴蜀诗序》和《大雅堂记》。其序云:“自予谪居黔州,欲属一奇士而有力者,尽刻子美东西川及夔州诗,使大雅之音久湮没而复盈三巴之耳。”(《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六)其记云:“丹棱杨素翁,英伟人也。其在州闾乡党有侠气,不少假借人,然以礼义不以长雄也。闻余欲尽书子美西川夔峡诸诗刻石,藏蜀中好文喜事之家,素翁粲然,向余请从事焉。又欲作高屋广楹庥此石,因请名焉。余名之曰大雅堂。”(《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七)从刻石可以看到黄庭坚保存杜诗和促成杜诗流传的良苦用心。

同类推荐
  • 撒切尔夫人传

    撒切尔夫人传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位本世纪的政坛巨星——出生的年代,正是英国社会比较动荡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虽使大英帝国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但却是以国力大耗为代价的,英国自此明显地走下坡路。在国内,称霸了英国政坛半个多世纪的自由党已衰落下去,由工会创立的工党迅速兴起,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少有的三党竞争的局面,英国政局处于不稳定状态。玛格丽特出生的这一年——1925年,虽然没有可载入历史的重大事件发生,但这前后却都发生了对英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1924年,英国工党首次上台执政,虽然是少数党组阁,并不到一年就下了台,但这标志着工党的兴起和壮大,是破天荒第一由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政党掌握政权。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心王爷痞子妃(大结局)

    花心王爷痞子妃(大结局)

    南宫云,堂堂水月国三皇子。文才武略样样精通,俊美无涛的面容更是让男子妒忌,女子流口水。却偏偏风流成性,花心无度。朝野上下人人不敢将女儿嫁其为妃,只担心这个无为王爷会毁了自家清白的女儿,让自己为同僚嘲笑!可是,她——司徒玉,一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乡野丫头偏偏冒到了他的眼前。这丫头要什么没什么,除了小样儿还免免强强入得他的眼,其他的可就没有半分让他不倒胃口了。瞧瞧,斗大的字不识一萝匡!不说琴棋书画了,就是好好天上飞的一只风筝,她都能惊喜得一跳三尺高;口中还会哇哇大叫:“哇,好大的一只鸟啊!这鸟我以前在林子里怎么没见过?”。“扑通”几声,不是风筝掉下来了,而是听到这话的人都被她的话给活活砸晕死了!于是,一个乡野丫头,一个当朝王爷,这身份也够悬殊了吧?可命运偏偏将他们绑到了一起,也让两个互不顺眼的人,莫名地在心里印上了对方,直至谁也逃不掉!当经历生离死别,当历经爱恨情仇,当面临爱情的决择,这两个早已注定的一对人儿,是否能如愿相守?待到尘埃落定万象皆清,谁的怀中拥有了她?-----------------
  • 负朱颜

    负朱颜

    原名为:《默妃》月不随人老。任霜刀、万年削磨,依然娇好。夜风起,疏香飘缈。一缕入怀魂不定,把残冬尘梦都惊扰.......她一名受了神佛点化而穿越来到这里的女子,为了了却一断曾经的孽缘。原因只因为她爱上不该爱上的亲哥哥。一把匕首,一身白衣,一缕青丝,她飘落至后宫之中,成了帝王众多女人中的一个。可是,她那来生的哥哥居然是恭亲王。一曲离别散,一滴红颜泪,造就了一场悲剧。可是最后究竟谁才是她的归宿?她说: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然却一去无踪,芳影难觅。她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然却将红豆洒落千和湖,了却了相思,结束了缘分。……香风拂尽花不知炙情焚过爱未识最是伤心不逢时钟情已成旧时事爱情当真只是在逝去之时才明白弥足珍贵......@@@@@@@@@@@@@@@@@@@@@@@@@@@@@@@@@@@@@@@@@@@@@@@@@@@@@@一场别样的穿越,一场别样的爱情故事,和一个别样的江湖。他说:乌云再怎么遮掩还是掩不住月的英华和美,既然乌云常蔽月,月儿又为什么总爱往乌云处钻,却与明日追逐。她漠然低首,回头相望,却无言相承诺。他说:人为何总是追逐天边云,却看不到身旁人......她黯然神伤,仰望天中浮云,道:为何明日一定要追逐月儿,为何月儿偏偏喜欢云......后宫,王府,江湖,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能容得下她的地方?@@@@@@@@@@@@@@@@@@@@@@@@@@@@@@@@@@@@@@@@@@@@@@@@@@@@@@@怜花应相陪,何忍空垂泪?他道:明日照芳菲,无须如影随......人物介绍:慕容若离:女主,江湖中传闻中的‘月魔’,江湖人称‘六指琴魔’云轩:帝王,江湖中的六大至尊之一的‘赛诸葛’,又名‘玉笛’欧阳无情:江湖神医‘赛华佗’,又名欧阳明日,是云轩最嫉妒的神般男子。弄月公子:公主的夫婿,时而哀伤至极,时而温润如玉,擅长抚琴与吹笛,曾以一曲《离别散》名震江湖。云延:恭亲王,长相极似若离来生的亲哥哥。云末:江湖中唯一的生辰纯阴男子,性格古怪,喜好不明,亦正亦邪,是云轩的亲弟弟。皇后:杜相之女,杜贞儿。.......不是NP,江湖与后宫之间的纷争,汇集天下奇才美人......女主也非善类,,从不吃亏,心机沉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描摹,能够给读者比较完整的印象。
  • 超级兑换戒指

    超级兑换戒指

    帮人可升级,害人也可升级;救人可升级,杀人也可升级;一切都是为了任务,一切都是为了升级。屌丝逆袭,美女投怀,不求风骚惊天下,但求猥琐动世人。逆天升级系统,开启一段传奇的升级之路。
  • 迷你女神医

    迷你女神医

    紫微星现,天下大乱!值此乱世,谁主沉浮?他,阴鸷冷酷,誓夺天下的西楚国君--西门擎天?他,豪情万仗,心系天下的北燕太子--北堂霁枫?他,邪魅妖饶,游戏天下的南珠国君--南宫孤月?他,温文尔雅,抛弃天下的东齐王子--东方明旭?他,剑胆琴心,英俊潇洒的江湖第一公子--上官雨晨?当他们遇见沉着淡定,无欲无求的她时。似乎一切都变了!她让他们了解了一个客观存在,却被世人忽略的事实: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靠朱颜?谁说女子撑不起这边天?她,君冰凌,带着前世记忆重生的丑小鸭。十岁前她面纱遮丑,命运离奇坎坷。十岁后她面纱掩美,人生变得绚丽多姿,充满了传奇色彩!且看她如何蜕变成蝶,遨游江湖,驰骋沙场,力挽狂澜?且看她如何不靠容貌仅以女儿本色驾御一众俊男霸主?本文男主强,女主更强。背景沉重,情节幽默。描写轻松诙谐。喜欢的读者请给予果儿支持与鼓励!票票,收藏,留言~果儿新文:《主母当家》《重生一天才狂女》推荐果儿的完结作品:《特工傻后》《千年后娘》(五折促销中)《粉嫩娘亲》推荐黯香娘子的文:------《虐妃》推荐三妹落叶孤单的文:------《三嫁极品夫君》推荐小妹筱静梦的新文:-----《废后爆君》推荐好友文:《你丫抢婚有完没完》《新月妖鬼谈之奇鬼新恋》《小小逃妃震江山》《冷宫德妃》《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妃狂》《狂妃御龙》婴落推荐女强文:------阳乖乖《媚宫》------夏广寒《强上天子》------炎焱《神气小小妃》------无意宝宝《天魔》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摩羯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摩羯座

    2012年是摩羯“绝地大反攻”的一年,让大家看清楚你是谁。摩羯过去的客气、礼让,并不代表没想法也不是没意见,而是在等待机会,用行动、用成功来证明你们不容小看。2013年,你的守护星—土星从“重视名声、地位”的宫位,转移至“深入公众市场、扩大影响力”的位置。过去的你已经证明你并非浪得虚名,现在更想追求“名副其实”,所以土星要你修炼的是“影响力”。此刻你该为完成下一个课题做好准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