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200000001

第1章 绪论(1)

在历史的天空中,杜甫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形象闪耀着绚烂的光辉。人品决定诗品,只有品格与精神伟大高尚的人,才能成为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的诗之所以长盛不衰,一直是文化中的热点,杜甫之所以始终受到人们的钦佩与尊敬,正是杜甫伟大品格与精神的巨大魅力使然。在古人心目中,杜甫是像孟子一样伟大的圣人,是万世师表。宋代黄彻说:“东坡问老杜何如人?或言似司马迁,但能名其诗耳。余谓老杜似孟子,盖原其心也。”(《溪诗话》卷一)故而人们尊杜甫为诗圣。

自孔子创立儒学,战国时已欣欣向荣,迅速发展。汉代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老庄思想盛行,儒家思想入老庄思想而成为玄学。唐代重新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国家规定科举要考试儒家经典,组织著名学者注释儒家经典,以广其传。杜甫出生的时代,正是唐代儒学氛围最浓的时代。杜甫幼年就受到良好的儒学教育,儒家思想渐渐化为杜甫的思想,成年的杜甫的思想品德已经完全符合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杜甫已经是一位纯粹的儒。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杜甫天资醇厚,他怎么想就怎么做,表里如一,言行如一。他的思想既然已经儒家思想化,他的行为也就完全符合儒家的行为规范。可以说,杜甫的言行和思想,完全符合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规范,特别具有儒家所宣扬的仁爱。渔民捕食幼小的银鱼,杜甫坚决反对,认为那样太残忍,是暴殄天物。在夔州,邻居老妇扑枣,亲戚吴郎插篱拒之,杜甫劝导吴郎同情老妇,说那是贫困无食所致,要吴郎撤篱任老妇扑枣。虽是一些小事,却表现出杜甫的博爱精神和大仁思想。

杜甫少年时代就树立了远大的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个理想就是辅佐君王,把国家治理好。可以说杜甫少年时代就立志献身国家。他刻苦砥砺自己的政治才能,汲汲奔走求仕,以求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却没有得到机会。但他的爱国之心却愈益执著,愈益强烈。为了国家,他批评玄宗用武力开拓边境,大肆征兵,造成田园荒芜(《兵车行》:“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批评玄宗享乐腐化,横征暴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他抨击皇亲国戚邀宠弄权,气焰熏灼。他犯颜救房琯,认为国家用人之际不该贬大臣,自己却遭贬官。他研究军事,作诗为国献策献计,以抗击安史叛军。延安的芦子关是军事要塞,杜甫认为国家防守的兵力不够,如果被安史叛军攻破,对肃宗驻跸的灵武会产生严重威胁,认为应该火速派重兵严守不失,而作《塞芦子》云:“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乾元时,郭子仪等领兵围攻据守邺城的安庆绪,杜甫认为应该派兵直捣安史叛军的老巢,以求全胜,而不应只是围攻邺城。《观兵》写道:“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这些都表现出杜甫伟大的爱国精神和杰出的政治与军事才能。

杜甫精神的根本是爱国爱民。在杜甫心中,民与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杜甫爱国爱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忧”,就是忧国忧民。他忧国是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天宝时国家昌盛,一片太平景象,他已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对立,从官府的横征暴敛,预感到国家潜伏着巨大危机,社会将发生巨大变乱。“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那时,他对国家的前途已深感忧虑。他忧得广。国家很多重大问题,他都要忧。他忧怎样平息安史之乱,忧借兵回纥可能给国家产生的危害,忧吐蕃在西川边疆发生的骚扰与战事,难以一一细数。他忧得远。他忧很多将领借安史之乱拥兵自强,形成藩镇割据,忧安史之乱后不断对国家产生的严重后果。杜甫的忧国是看到国家现实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希望国家用政治智慧和力量化解并战胜危机,始终保持安定与强盛,这是最深挚的爱国。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对人民的爱与忧都是很深的。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杜甫深知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极为重要,但百姓的生存状况极为堪忧。杜甫注意到,就是太平盛世,百姓的境况也非常凄惨。百姓遭受横征暴敛,处于饥寒中,甚至冻馁而死。有的失业,没有生活来源;有的守边,艰难而又危险。这些在杜甫的诗中多有记载。在战乱中,百姓更是生活在危难与水深火热中。百姓惨遭杀戮,幸存者逃难而去,留在家乡的人要负担比平时更沉重的赋税和徭役,血汗完全被榨干,过着非人的生活。杜甫所到之处,总是对百姓的悲惨境况表示深切的关注和极大的忧虑。三峡地区远离战乱的中心地带,而这里的百姓却与战乱中心地带的命运完全一样。“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战争和贫穷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夔州女子长年负薪,显得粗丑,四五十岁尚不能出嫁,杜甫非常同情她们,认为完全是战争和贫困造成的悲剧。

杜甫的伟大之处更在于他能认识到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和富人的豪夺巧取是造成人民痛苦和不幸的主要根源,在爱国忧民的同时,对统治者和剥削者的残酷掠夺和压迫进行严厉的斥责和挞伐。他晚年在湖南作的《遣遇》写道:“石间采蕨女,鬻市输官曹。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这样恶劣的世道完全没有百姓的活路,实在令人悲愤!

杜甫始终憧憬一个美好的社会。这个社会清明、太平、淳朴、和谐。就是在战乱中,他也抱着这样的憧憬。说到底是希望国家能尽快平息战乱,让社会能够太平。轻徭役,薄赋税,使百姓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他在诗中写道:“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寄柏学士林居》)在赠朋友道州刺史裴虬的诗中说“上请减兵甲,下请安井田”(《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就是希望朋友在管辖范围内,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真正把杜甫的愿望落在实处。即使是一点点,也是很好的。

现实中的杜甫一生失意,困顿坎坷,可就精神而言,却是一位品德高尚、忠君爱国、忧世忧民的伟人,一位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完人。在封建社会由极盛而走向衰落的时代,杜甫俨然成了儒家新的重要的代表人物,成了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儒家思想的领袖。杜甫的思想是儒家在封建社会衰落时期的思想,杜甫的言行是儒家思想在封建时期衰落的运用与表现。它有着封建社会衰落时期的鲜明特点。其特点有二。一、强烈的忧患意识。首先是忧得早。先天下之忧而忧,在太平之时已忧天下的动乱。其次是忧得广。天下大事,似乎件件堪忧,似乎没有不令人忧的大事。再次是忧得深。其忧像大海一样深,像高山一样高。问题总像不能解决,而忧愁总是没有尽头。二、真诚的献身精神。忧世自然就想救世,而世已病入膏肓,自己没有回天之力,又不愿放弃救世,只有献身。在没有献身机会的情况下,就表达救世献身的愿望。杜甫漂泊成都时,大风吹破茅屋,雨脚如麻,家漏无干处。杜甫想到的是,天下屋漏的人很多。只要这些穷人有房子住,自己就是冻死,也心甘情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里表现出的是一种类似宗教献身的高尚的精神。在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忧世和献身都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无法拯救封建社会的灭亡。但其对美好社会的追求、舍身的奉献,更显出精神的伟大、品格的高尚,显出圣人的风采。

文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作品。平庸的时代、混乱的时代,绝对不会产生伟大的作品。何谓伟大的时代?就是社会高度繁荣与发达的时代,就是社会大变革的纷繁复杂的时代。伟大的时代为作家提供了无比繁富精彩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造就作家无比广阔的胸怀,极大地激发作家的思想与激情,极大地激发作家的艺术才华。这样,伟大作品的产生也就成为必然。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帝国由极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由极盛而走向衰落的时代。正是这个封建社会大变革大转折的时代,把杜甫的诗集《杜工部集》成就为最伟大的诗歌。

《杜工部集》的内容极具特点。

它全面、生动、真实地记录了唐代开元至大历初期的社会。

唐代开元至大历初,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衰落的时代,安史之乱正是最重要的转折点。杜甫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以正义的思想,注入强烈的爱与恨,来表现当时的社会,表现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生活状况,表现时局的变化和发展。

作品所写的时代,大致可以划为三个时期。一、盛世时期,即开元天宝时期。二、安史之乱时期,从安史之乱的爆发至平定时期,即肃宗至德至代宗广德时期。三、后安史之乱时期,即代宗广德至大历五年杜甫去世。

开元时代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国家富裕、强盛、祥和、繁荣,史家称为开元盛世。《忆昔二首》其二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但是,渐渐地,一切都在变化。唐玄宗贪图享乐,懒于政事,宠信权贵,弊政百出。官府横征暴敛,赋税徭役沉重,贫富严重对立。这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深刻而全面的描写。虽然天宝时期表面依然是盛世,实际上充满尖锐的矛盾,充满巨变的危机。唐王朝就像处在一座平静的活火山上一样,随时都有爆发巨变的可能。

安史之乱突然爆发。叛军占领长安,“黄昏胡骑尘满城”(《哀江头》)。玄宗幸蜀,肃宗在灵武即位,组织抗击叛军。战争非常激烈,作品对平息安史之乱的全过程有细致的记载。官军在前期与叛军的战斗中,遭受惨败,陈陶战役、青坂战役、桃林战役都伤亡极重。后任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收复都城长安,扭转战局。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又取相州,收邺城。官军节节胜利,最后荡平幽燕,平息叛乱。

作品同时记录了处于战争状态的社会。烽火连天,尸骨遍野。“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遣兴》)“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山原丹。”(《垂老别》)战争地区,百姓惨遭杀戮,幸存者纷纷逃命,田园荒芜,村落残破。“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无家别》)在战区之外,百姓青壮年都被征兵,还要负担沉重的赋税。“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羌村三首》其三)

战乱破坏了国家的纲纪,破坏了社会的秩序,带给百姓的灾难是无穷无尽的。逃难离开家乡的百姓大量死于路途和他乡。御林军像土匪一样大肆掳掠杀戮,地方军阀发动叛乱,造反者也杀掉地方长官造反。《三绝句》写道:“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其一)“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其二)“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其三)对百姓来说,战乱时期的社会就是一座活地狱。

平息安史之乱,战乱却依然不断。这种战乱主要是地方藩镇之间的战争。在安史之乱中,各地很多主帅就拥兵自重,对中央阳奉阴违,形成地方藩镇势力。它是唐代军事制度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杜甫对政治非常敏感,早在安史之乱尚未平息之时,就担心地方军队主帅成为对抗中央的藩镇势力,危害国家。在听说河北诸道节度使入朝时,杜甫作诗云:“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战斗欲何须?”(《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一)“不道诸侯无表来,茫茫庶事遣人猜。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万里回。”(同上,其四)“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同上,其一二)从诗看,杜甫确实对河北节度使入朝感到很欢欣,但对藩镇拥兵自重仍有担忧。事实上,拥兵自重的藩镇是很多的,而且有不断蔓延之势。藩镇拥兵自重是安史之乱以后,战争的主要根源,动乱的主要根源。藩镇拥兵自重没有停止,战乱就会继续。“战血流依旧,军声遂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杜甫这样感叹道。其实,藩镇割据表明唐王朝已无力实施封建集权统治,也表明封建社会开始衰微。

平息安史之乱,朝廷中兴,本应创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轻税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让社会繁荣起来。但现实是,战乱还在延续,赋税依旧沉重。“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又呈吴郎》)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百姓难以生存,国家就难以生存。杜甫对国家的前程深深地忧虑。

在诗歌史上,还没有一部诗集如此真实生动地记录那样多的时代史实,如此大量而强烈地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自己生活的时代,如此鲜明而正确地展示社会未来的走向。

《杜工部集》另一大特点,就是大量作品组成了一部非常完善而精彩的自传。从自传的角度来看,其具有如下特色:

(一)真实、生动而完整地记录了杜甫自己的一生。记录了他一生的主要经历、重要事件,记录了家庭重要成员、日常生活,记录了重要的交游,记录了重要的所闻所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对他自己一生的全景观展示。

(二)作为自传,展示有重点。主要是展示安史之乱爆发后直至去世前夕其经历与生活。主要为陷贼与为官时期、避难秦陇时期、漂泊西南时期、留寓三峡时期和辗转湖湘时期。故自传的异乎寻常之处,在于记录战乱中的流寓漂泊生活。这样大量记录战乱漂泊流寓生活的诗集,是极为少见的。

(三)重要的作品在写自己时,往往都会写家事与国事。或者在写国事时,会写到家事与自己。就是说,杜甫重要的自传性的作品,很多都会写到国事,写到时局。表明杜甫的经历与生活与国家有密切的关系,与时局有密切的关系。这说明杜甫的自传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

(四)重要作品在记录自己的经历和生活时,往往会披露自己的内心活动,表现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披露内心活动细腻,表达的思想感情随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杜甫的作品在记录自己人生的经历时,也记录着自己的心路历程、思想与感情的轨迹。这是用自传性的作品对自己全方位的动态展示。

同类推荐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座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座

    封面人物为贾樟柯和赵薇,2013年对于他们是难忘的一年。2013年贾樟柯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3年赵薇以7亿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并获得29届金鸡奖导演处女奖。100位华语导演,他们是最艺术的,也是最先锋的;他们是最商业的,也是最新锐的。首次聚焦华语电影导演的处女作,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去探究他们的第一次源于什么样的渴望。第一次,也许没有经验,但是有足够的激情。他们寻找,他们探索,他们历险,100位导演,100部处女作,100种不同电影道路的开启,却又殊途同归,他们都是诞生在光影之中的追梦人。以虔诚和谦卑之心,向梦想致敬!
  •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中国古代名人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华历史每走到关键处,总要凸现出几颗辰星,或明或淡,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们中有英雄豪杰,也有跳梁小丑;或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因为他们的出现,才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奇丽壮阔与丰富多变。他们身上浓缩了华夏数千年的风雨历程,彰显着中国人性的善恶与美丑。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御兽女少主:逆世小王妃

    御兽女少主:逆世小王妃

    一道诡异的旋风,扒开了尘封万年的史卷。当天空再次裂开,救补苍天的已不再是女娲。飞尘堡走出一位俏丽的女少主,有上古神兽护体,斩妖除魔,历经重重险阻。冷酷无情的魔君,唯独对她温柔备至。爱上她自信的笑容。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不羁俊美男子,可曾是她的良人?“如果有一天,世界毁灭了,你只能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如果真的有这一天,我希望,你还在我记忆里。来世,让我还能找到你。”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 跟奥巴马学从政

    跟奥巴马学从政

    为官从政,细细说来,无非还是关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比起平凡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就自然要比平凡人的要求和准则来得严格和高标准。奥巴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从政人员,以及我们普通的社会群众学习和借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有山有水有点田

    有山有水有点田

    重生为农家女,爹娘兄长失踪,弟弱妹小,家徒四壁,更有叔伯欺负,举步维艰。摆脱困境,是秦筱雨面对事实后所能做出的唯一选择。细弱肩膀扛起一家生存大计,依靠天然的山水田园,小农女也必能织出一幅锦绣画卷!
  • 我当插班生那些事儿

    我当插班生那些事儿

    【妙妙的群:58078717,欢迎加入!】初次见面,他就强吻了她,自诩是他的未婚夫;再次见面,他用亿万钞票将她带走,霸道的喊她老婆;她倔强的对着他大吼:我不嫁,我嫁猪嫁狗都不嫁你!他邪恶一笑,依旧像枚口香糖一般的粘着她,在她得意的时候羞辱她,在她失意的时候帮助她,让人琢磨不透……      
  • 金钱树

    金钱树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危险的南迁之旅(小猪弗莱迪)

    危险的南迁之旅(小猪弗莱迪)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小时候形成的做人与做事习惯,常会阻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所以,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应从小抓起。本书特设了36堂课,手把手教您关注影响孩子一生的做人与做事细节,一步步改变和提升孩子做人与做事的习惯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