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100000008

第8章 “不识时务”的黄门郎(3)

古代不少卓有成就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大多给予《太玄》和扬雄以极高的评价。跟扬雄同时而且同事的桓谭说:“扬子云才智开通,能入圣道,卓绝于众。汉兴以来,未有此人。”他还说:“扬雄作玄书,以为玄者,天也、道也。言圣贤制法作事,皆引天道以为本统……《玄经》三篇,以纪天、地、人之道。”桓谭:《新论·闵友第十五》。东汉著名思想家、科学家张衡说:“吾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数,乃与五经相似。”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对《太玄》的研究用力最勤、所得最多而评价最高的,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司马光。司马光认为,当孔子的儒学理论在两汉之际遭到质疑和曲解的时候,扬雄的《太玄》起到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作用,他在《读玄》一文中说:“大厦将倾,一木扶之,不若众木扶之之为固也。大道将晦,一书辩之,不若众书辨之之为明也。学者能专精于《易》,诚足矣。然《易》,天也;玄者,所以为之阶也。子将升天而废其阶乎?”司马光认为,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家理论是“天”,扬雄的《太玄》便是登天的“阶梯”。

现代的不少学者认为,《太玄》在哲学上有三个突出的贡献:升华了儒家的“人本主义”思想,创立了“相对认识论”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因循革化”的哲学命题。

《太玄》不仅提出了“天、地、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而且将人的性命置于中心地位,强调“人”是所讨论的一切问题的核心。《太玄·玄文》说:“天地之所贵曰生,物之所尊曰人,人之所大伦曰治,治之所尊曰辟。”扬雄这种思想,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而是为儒家的核心理论“仁学”找到了根据,构建了一个理论基础。

《太玄》还对长期以来使人迷惑不解的宇宙时间和空间问题作出了解释。扬雄在《太玄·玄摛》中,解释了“玄”的运动变化之后说:“是故阖天谓之宇,劈宇谓之宙。”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空间观念,是人从整体静定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和事物时的感受;而人的时间观念,是人从分别运动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和事物时的感受。扬雄认为,在认知活动中,人是最高地位的认知主体,天和地都是被认知的客体;因此,人既可以用数理的方法去辨析世间万物,也可以用养生的方法去探求宇宙的运动规律。同样是儒学“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其他西汉儒学大师,都是把“天道”视为凌驾于“人道”之上的绝对权威,而扬雄却是将“人心”视为认知活动的根本,天地、宇宙也只是“人心”认知的对象而已。“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被扬雄推导成为一种可供操作和实践的理论,这就是所谓“相对认识论”。基于这种“相对认识论”,扬雄主张:人们应当通过对自身的认识去认知天道,通过对天道的理性认识去认知人道。所以他在《太玄·玄告》中提倡:“善言天地者以人事,善言人事者以天地。”

在《太玄》所有的哲学命题中,最具有现实针对性也最具有实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是“因循革化”这一命题。扬雄在《太玄·玄莹》中明确提出:

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知革而不知因,物失其均。革之匪时,物失其基;因之匪理,物丧其纪。因革乎因革,国家之矩范也。矩范之动,成败之效也。

按:“因循”相当于“继承、因袭”,“革化”相当于“革除、变化”,“道”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这段话告诉人们以下几个基本的道理:第一,对待“道”的态度。不能将“道”视为一成不变的死教条,应当有“因”有“革”,即所谓“有批判地继承”。第二,明确“因循”与“革化”的道理和关系。有“因”有“革”是为了“得天道”和“驯(顺)天道”。但“得天道”才是目的,“驯天道”只是手段,因此“革化”比“因循”更重要。第三,掌握“因循”与“革化”的原则。因为“因循”与“革化”都关系到国家的成败,所以必须掌握好“因”要合理、“革”要适时这个基本原则。扬雄故里的“草玄亭”扬雄“因循革化”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因素,是一种进步的历史发展观。扬雄始终坚持这种进步的历史发展观来对待时局、判断是非,既使他站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也使他不为人所理解而落得遭人诟病的下场。

扬雄著《太玄》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为“浑天说”寻绎理论根据。

“浑天说”是汉武帝时代的四川阆中人落下闳首先提出来的。“浑天说”是针对“盖天说”而出现的关于天、地形状和关系的理论。

“盖天说”所反映的是上古先民对天地的直观印象——天圆地方。它把人们头上的苍天视为一个硕大无篷的蒙古包,足下的大地就仿佛一个无边无际的棋盘。“盖天说”无法解释许多与天地有关的现象,先秦时期就有人对它表示了怀疑,屈原的《天问》中所质疑的许多问题,就是“盖天说”所无法解释的。与“盖天说”有关的古代历法如《颛顼历》,也逐渐暴露出了它的许多弊病,“盖天说”也因此受到愈来愈多人的怀疑。

落下闳“浑天说”的核心,就是把大地看成一个球体。至于天和地的关系,就好像鸡蛋的蛋壳和蛋黄——天好像一个硕大无比的蛋壳,地有如悬浮在蛋壳中的蛋黄。尽管“浑天说”还不是完全符合科学理论的天体学说,但是它显然比“盖天说”进步得多了。落下闳依据“浑天说”理论修改的历法——《太初历》,也成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极有价值的历法。

扬雄最初是深信“盖天说”的。但当他跟桓谭一起对“浑天说”展开了几次争论之后,他不仅彻底抛弃了“盖天说”,而且通过认真的思考,写了一篇题为《难“盖天”八事》的论文。

应当说,扬雄写作《太玄》,既有进一步为“浑天说”寻找科学依据的目的,也可以说是受到“浑天说”理论的启发而产生的结果。

总之,《太玄》既是扬雄维护儒学理论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又是扬雄在哲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太玄》不仅奠定了扬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人甚至这样认为:

《易》和《太玄》这两个玄学的主体文本,就像中国思想文化大厦中的两根有生命活性的主栋梁,既支撑起了中国思想文化大厦,又不断先导性地发现中国思想文化与动态历史本身所带来的不适应,从而为中国思想文化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中国文明文化长期保持了青春……《太玄》是和《易》同样重要的著作。扬雄去世以后的千年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太玄》的重要价值。在扬雄学说的奠基下,中国的“玄学”完全成为了一门数理与义理相兼的知识体系,直接对中国后来的儒、释、道、医、养生和天文、地理、数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东汉张衡的“浑天”宇宙论思想,就是直接受益于扬雄的《太玄》江天圣:《扬雄与〈太玄〉》。。四、事“莽”美“新”

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仅二十五岁的汉哀帝驾崩。

一听说哀帝驾崩,太皇太后王氏立即赶到未央宫收取皇帝玉玺,并派人召王莽立即回京。王莽回京以后,以太皇太后诏令的名义,首先罢了大司马董贤的官,然后诏令京城百官和宫中御林军一律听从王莽调遣。

王莽再次当上大司马大将军。哀帝时不可一世的丁氏、傅氏外戚集团及其党羽,除傅喜之外,全部都被罢官免爵;连“帝太太后”傅氏、“帝太后”丁氏、“皇太后”赵飞燕等人,也遭贬黜,夺去“皇太后”尊号。董贤夫妇则在被罢官的当天就一起自杀了。

哀帝也没有子嗣。王莽与太皇太后商议,决定由汉元帝的庶孙中山王刘衎继位,这就是汉平帝。

汉平帝即位时只是个九岁的孩子。名义上是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大司马王莽秉政;但太皇太后已经七十二岁高龄,朝廷大小政事,实际上完全由王莽决断处理。平帝即位三年以后,王莽又让自己的女儿做了皇后。这样一来,汉平帝完全成了被王莽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傀儡。

王莽于初始元年(9)篡汉自立,正式称帝,国号“新”。九年间,由大司马到“安汉公”,由“安汉公”到“摄皇帝”,再由众人“劝进”让他名正言顺地当了皇帝。客观地说,王莽篡汉完全是一场“和平演变”。这场“和平演变”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他的姑母汉元皇后对“和平演变”过分信任这一重要因素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王莽很善于“伪装君子”。

仅就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论,篡位之前的王莽,生活简朴,勤奋好学,事亲孝悌,执法如山,既不贪财也不好色,可谓集传统美德于一身。今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王莽母亲生病,朝廷中的公卿大夫、王侯将相都派自己的夫人到王莽家中探视慰问。王莽妻子出来迎接时,竟然被夫人们误认为是王莽家的女仆,因为王莽妻子的装束打扮,竟然跟仆妇们的装束没有两样,令夫人们感到非常惊异。

王莽一直勤奋好学。向名儒陈参学习《礼经》时,从来没有摆过贵族子弟的架子,衣着与一般儒生无二,而且特别尊重老师。其他王氏子弟,无不在声色犬马上与人比高下,只有王莽读书勤奋、对人恭敬有加。

王莽哥哥死得早,王莽不仅很恭敬地侍奉嫂子,而且坚持代替哥哥承担起抚养儿子的责任,像父亲一样地把侄儿培养成才。王莽有七位叔父,加上堂叔父王音,共是八位。除了因为权力之争而对王立不仅谈不上孝敬,甚至还有排斥陷害之嫌以外,王莽对其他几位叔父,都是非常孝敬的。王莽的飞黄腾达,也跟几位叔父的大力提携和栽培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王商和王根。因此王莽给人以“事亲孝悌”的良好印象。

王莽的二儿子王获,一时盛怒之下杀了一个家奴。王莽对王获给以严厉责备,王获不愿承认错误,盛怒之下的王莽竟然亲自处死了儿子。官吏和百姓见王莽如此执法如山,纷纷向他投书诉冤。三年之内,王莽处理了上百起冤案。《太玄经》英文版内页第二,王莽很善于“利用关系”。

为了夺取权柄和巩固自己在朝廷中专权的地位,王莽总是能够不失时机地利用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而且又总是能够达到目的,如愿以偿。例如:

王莽二十五岁时还没有入仕做官。他在王凤生大病时,日夜守候在王凤身边。仆人端来汤药,王莽一定亲自尝过之后才给王凤喝。王莽两个多月内,没有脱过衣服睡觉,弄得蓬头垢面,憔悴不堪。王凤临死时,带话给汉元后母子,要他们关照王莽。这样,王莽才被“拜为黄门侍郎,迁射声校尉”,从此进入仕途。王莽的“孝行”也感动了他的另一位叔父王商,以致王商上书给汉成帝,表示愿将自己的封邑分一些户数给王莽。朝中不少很有声望的大臣,也都为王莽说好话,这才引起了汉成帝对王莽的赏识和器重,不仅封王莽为新都侯,还提拔他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仅两年时间,王莽就由一位儒生跃居朝廷重臣的高位。但王莽地位愈高,待人愈显谦恭,因此大家对他都有好感。

同类推荐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热门推荐
  • 婚后试爱

    婚后试爱

    “宋安然,我警告你,别让我再看到你动她一指头,否则我会让你生不如死,滚。”看着宋嘉美脸上的掌印,孟泽坤嗓音已经是阴沉万分。安然怔怔的捂着自己脸,被孟泽坤眼中的狠戾惊得忘了动作,呆呆的站在原地望着他,希望他可以告诉自己刚才那些话都是假的,可是,他却再也没有看她一眼,微暗的房间内只剩他轻声哄着怀中女人的柔声细语,那是她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温柔。看着这刺眼的一幕,她木然的转过身,踉……
  • 总裁前夫

    总裁前夫

    谁料,在她怀胎三月之时,却因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而不幸流产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失踪......五年之后,当她领着宝宝站在他的面前,他怒了。拽住她的手。,婚后的生活在别人看来完美无瑕,而她也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归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海洋刺客

    海洋刺客

    战争并非人间才有,动物界也充满了争斗与厮杀。在《海洋刺客》中,看“海上霸王”虎鲸如何称霸海洋世界,看“丑陋毒王”纹腹叉鼻鲍如何吓退掠食者,看“伪装高手”石鱼如何隐藏自己……《海洋刺客》生动揭示动物界鲜为人知的战斗场景,告诉小读者一个真实的大自然;并以高清晰图片从多个角度展现所选动物的风采,努力为孩子们奉献一道视觉上的美味大餐。
  • 破解企业战略决策风险

    破解企业战略决策风险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各种各样的风险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书便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根据无数知名企业的成败起伏,认真总结出企业面临的十大战略决策风险,它们分别是:经营决策风险、企业环境风险、多元化风队、市场决策风险、并购决策风险、目标决策风险、资金动作风险、合作战略风险、领导决策风险、企业文化决策风险,对每个风险都做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之道。通过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以正确的战略决策去规避风险、少走弯路,最终抵达成功之巅!
  • 教室别恋

    教室别恋

    十年前你是我的老师,十年后你却是我的当事人,我第一个当事人。十年前我有了我们的孩子,但十年后我还是孤家一人,赵宋宁,这辈子你欠了我太多太多……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同时,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青年时代,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上世纪20年代起,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女神试炼

    女神试炼

    普通穿越者在魔法世界成长生活冒险的故事。小奥顽皮好动,小赫低调强势,两小只快快乐乐地生活、学习、冒险,与腹黑奸滑的小吉一起守护萨拉洛瓦。神佑之城萨拉洛瓦,神迹无处不在,诸神试炼也无处不在。圣殿责任:拒绝圣战,和平万岁,光荣永存,赞美萨拉洛瓦。
  •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将明朝皇帝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犹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最终口王现出来的是一部风云起伏的大明王朝朱氏家族史。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在朱家统治的时期,它写就了无数的辉煌,也留下来了无数的骂名。品味朱氏家族近三百年统治史上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盛与凋敝。纵观明朝的朱家皇帝,皆有近乎病态偏执性格,莫不多疑刻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太祖的多疑刻薄、威祖的狠毒无情、宪宗的滥用私人、武宗的狂妄自大、神宗的偏激逆反、崇祯的目4愎自用等等,不仅皇帝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这个偏执者家族写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琢磨不透的明朝。《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为您讲述了一个统治家族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隆与凋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