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000000009

第9章 五代两宋政权与西南民族的关系(1)

西南民族的关系题记:

西南民族,种类繁多,发展不均,势力不等。10至13世纪,西南民族或以“国”称,或以“道”言,或以“部”名。范成大在广西考察说:除“大理国”外,“稍有名称者,罗殿、自杞以国名,罗孔、特磨、白衣、九道以道名,此皆成聚落”。蜀地之西,有“西山八国”;蜀地之南则有“浅蛮”三部,大渡河之南更有“东蛮三部”等族群。

五代分裂时期,真可谓是政权林立了。代表中原政权的后唐以及“十国”中的前蜀、后蜀、楚、南汉等政权与西南民族先后发生过、有时还较密切的关系。梳理唐宋之际“过渡时期”的民族关系,可以窥见宋朝南方民族政策之先导。

“云南八国”每见于唐末至宋之史籍,今论则多以“大理国八个行政区划”释之。考之史实,殊有不合。其实它是“云南”和“西山八国”之省文,古无标点,让我等迷糊。此虽“介末”考辨,然于梳理唐末五代以至北宋之西南史地关系甚大。宋代又有“玉斧划界”的传说,是谓宋太祖手挥玉斧,放弃了大渡河以南的管辖。传闻不一定得实,但宋朝廷对大理国以及西南诸族采取保守态度则是事实。而其导源,则在唐末五代,虽山川阻隔,更兼所谓“玉斧划界”,然而西南与内地双边或多边的往来却未能隔绝。宋室南渡,被迫因应对西南民族政策做出调整。北宋以来的“不生事”的国策仍然延续,然而物质文化交流却显现出兴盛的局面。至于南宋末,宋军试图“结约诸蛮”以抗击蒙古军的进攻,南宋朝在风雨飘摇中疲于奔命,其与西南民族的关系也就走到了尽头。五代十国政权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引言唐代后期,唐王朝与云南的南诏王国交恶,南诏军队先后于大和三年(829)、咸通十年(869)、乾符元年(874)三次北上,越过大渡河,前两次进围成都重镇。唐西川节度使高骈筑马湖、沐源川、大渡河三城,列屯拒险,方有效阻止了南诏的北上企图。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大军攻克长安,僖宗避乱入蜀。为了安稳后方,“募能使南诏者,得宗室子李龟年及徐虎、虎侄蔼,乃以龟年为使,虎为副,蔼为判官,使南诏。南诏所居曰苴叶城,龟年等不至苴叶,至善阐,得其要约与唐为甥舅。僖宗许以安化公主妻之,南诏大喜,遣人随龟年求公主”。不久因黄巢败,僖宗东还,这一段“姻缘”乃止《新五代史》卷七四《四夷附录第三·南诏蛮》。南诏舜化(898-902)时期,遣使款黎州修好,唐王朝内顾不暇而未答。

唐朝亡后,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据有中原称帝。在其周边则先后建立有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南平)、北汉等十国政权,史称“五代十国”(907-960)。正如《新五代史》卷六〇《职方考》述云:“(唐)自僖、昭以来,日益割裂。梁初,天下别为十一国”,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分裂时期。

与此同时,地处西南的南诏王国因连年对外用兵,国力也迅速衰落。中兴五年(902)南诏王舜化贞死后,权臣郑买嗣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大长和”。大长和国传三主,于天成三年(928)为东川节度使杨干贞灭,历时26年。杨干贞拥立原大长和清平官赵善政为主,改国号为“大天兴”,十个月后,杨干贞杀赵善政自立,改国号为“大义宁”。杨干贞“贪虐无道,中外咸怨”,通海军节度使段思平乘机起兵,借东爨三十七部兵力,灭大义宁国,建立大理政权,揭开了西南民族史上新的一页。

地处今西藏的吐蕃王国自唐末瓦解之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与中原甚少往来。五代时期(宋代仍然如此)史籍所载的“吐蕃”,实际上多是指今甘青一带的藏族先民地区,不在本文讨论之内。本文所说的“西南地区”,是指今川、滇、黔、渝四省市及相邻的湘西、桂西等地区。在这一历史阶段,主要有五代政权中的后唐(923-936)以及“十国”中的前蜀(907-925)、后蜀(934-965)、楚(927-951)、南汉(917-971)诸政权先后与西南少数民族势力集团发生过、有时还较密切的联系。本文梳理这一较少为学界关注的史实,从中亦可看到宋王朝南方边疆民族政策之先导,兹分述如下。

二、前蜀

唐末僖宗入蜀避乱,都头王建护驾有功,不久留蜀为官。王建乘机“招集亡命及溪洞夷落”四处攻略《新五代史》卷六三《世家第三·前蜀世家》。,屡屡得手。光启三年(887)三月,利州刺史王建在当地“召集溪洞酋豪,有众八千,沿嘉陵江而下,袭阆州”[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五六,僖宗光启三年(887)三月壬辰。文德元年(888)六月,朝廷以宰相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分邛、蜀、黎、雅为永平军,拜王建为节度使。不久韦昭度被威迫离蜀,于是王建“以兵扼剑门,两川由是阻绝”,继而攻略了整个西川,成了当地的实际统治者。大顺二年(891)十月,唐以王建为“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新五代史》卷六三《世家第三·前蜀世家》。唐乾宁四年(897),南诏王舜化初立,“上皇帝书函及督爽牒中书木夹”,王建视之为“小夷不足辱诏书”阻之于黎州[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五《前蜀一·高祖本纪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四月,王建出兵攻秦、陇之地,时有官马八千,私马四千。史称:“建本骑将,故得蜀之后,于文、黎、维、茂州市胡马。十年之间,遂及兹数。”[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四,唐天复三年(903)四月。几处市马场地均为宋代茶马贸易中所继承。

唐末以来,黎雅间有浅蛮刘、郝、杨三王,各有部落。因其近汉界,故称“浅蛮”。胡三省谓此三王蛮“盖笮都夷、白马氐之遗种。杨、刘、郝三姓世为长,袭封王,谓之三王部落。叠甓而居,号凋舍。至宋,又有赵、王二族,并刘、郝、杨谓之五部落,居黎州之西,去州百余里,限以飞越岭。其居叠石为凋,积糗粮器甲于上。族无君长,惟老宿之听。往来汉地,悉能华言,故比诸羌尤桀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九,后梁贞明元年(915)正月己亥。三王部落在唐代依违于唐与南诏之间,也被称为“两面羌”,是一支重要的民族势力集团。西川岁赐缯帛三千匹,使觇南诏,但三部落亦受南诏命刺探成都虚实,而一些官员也与三部落相为表里。王建镇西川后,绝其旧赐,并将与其暗地往来的押牙山行章斩首。于是“邛崃之南,不置鄣候,不戍一卒”[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一,唐乾宁四年(897)“是岁”条。,求得约十年的相安无事。

天祐四年(907)唐朝覆灭后,王建拒受朱梁节制,于该年九月即皇帝位,是为前蜀。武成元年(908)正月,大赦境内,改元。赦文曰:“朕爰自统临,八国同心,诸藩部落首领已下,宜差使臣各赐诏敕,分物宣谕,其见在鸿胪礼院入朝藩客等,各赐分物,续有敕旨处分。”[宋]勾延庆:《锦里耆旧传》卷一,《四库全书》影印本。王建曾任“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唐末名僧贯休晚年入蜀依附王建,亦曾任有“云南八国镇国大师”[五代]贯休《禅月集》附其门人所撰《后序》。《十国春秋》卷四七《前蜀十三·贯休传》载其有“云八国镇国大师”之衔,显然“云”字后佚一“南”字。又,八国指“西山八国”,是唐代以来岷江上游八大羌部之称,参见李绍明《唐代西山诸羌考略》,载《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等职衔。所谓“八国同心”虽为自誉,亦显示前蜀立国之时,周边可能有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宋王象之《舆地纪胜·长宁军》载“五代伪蜀敕牒”,有武成三年(910)牒淯井镇(今长宁)“羁縻十州五团土都虞候罗元审”和“羁縻淯州土刺史罗元楚”;永平元年(911)牒“土兵马使罗元培”。表明王建试图延续唐代以来实行的羁縻制度,在周边民族地区建立稳固的统治。

前蜀永平四年(914)十一月,云南大长和国军进犯黎州(今四川汉源),蜀军先后败之于黎州南界之潘仓嶂等多处,斩其酋长赵嵯政等。黎州三面阻大渡河,“俘斩数万级,蛮争走渡水,桥绝,溺死者数万人。宗范等将作浮桥济大渡河攻之,蜀主召之令还”。胡三省以为:“蛮地深阻,不欲劳师远攻,驱之出境而已,此蜀主之志也。”[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九,19册8785页。《锦里耆旧传》卷二系之于永平三年冬十二月“寇边”,四年春正月讨之。《九国志·王宗范》记此为:“黎州蛮入寇,以王宗范为第一招讨使。……杀八千余人。擒蛮王子赵龙眉等三人以归。”此表明蜀境南面未过大渡河,此正宋朝所谓“玉斧划界”之西南边疆民族政策之前导。永平五年正月,王建举行受蛮俘仪式,同时以“潜通南诏,为之诇导”之罪而斩黎、雅蛮酋刘、郝、杨三人,“自是南诏不复犯边”[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九,后梁贞明元年(915)正月己亥。这是王建第二次针对三王蛮采取的果断行动。

据后蜀何光远《鉴诫录》载:“王蜀后主乾德(919-924)中,南蛮选布燮段义宗、判官赞卫、姚吟等为使入蜀。义宗不欲朝拜,遂秃削为僧,号曰大长和国尤街崇圣等赐紫沙门银钵。既而届蜀,群臣议奏:僧有佛法,宜令礼拜。义宗于是失节焉。”[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卷六《布燮朝》。布燮即宰相,《十国春秋》所载此段文字略有异,号曰作“大长和国左街崇圣寺赐紫沙门银钵”,当是;末句作“义宗不得已,遂行属国礼焉”[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四七《前蜀·段义宗传》。,可作互证。乾德二年(920)二月,“云南遣使朝贡”;六年春,“云南进江猪”[宋]勾延庆:《锦里耆旧传》卷二。,显然双方有友好往来的一面。《五代会要》卷三〇《南诏蛮》载后唐灭前蜀后,“得王衍昔获俘数千人”,此俘从何而来?我以为要么是王衍统治时期(919-925)在战争中所俘,史文缺载;要么是前面提到的永平四年战中所获,史文误载。结合《十国春秋》卷三七《前蜀三·后主本纪》有载前蜀王衍曾忧“北有后唐,南有南诏”而不能吊伐来看,史文误载的可能性更大。

前蜀时,另有两起边地民族的反叛事件,均被蜀兵“讨平”。一是蜀永平二年(912),“维州羌胡董琢反,蜀主遣保銮军使赵绰讨平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八,后梁乾化二年(912)四月。;二是天汉元年(917),“戎州界獠胡连等反,七州捕盗使王球领兵讨平之”[宋]勾延庆:《锦里耆旧传》卷二。

三、后唐

唐王朝亡后,中原王朝与云南的割据政权的联系中断。至后唐同光三年(925),“魏王继岌及郭崇韬等破蜀”之后,情况得以改观。首先,恢复了与大渡河之南的两林、邛部诸部的交往。天成元年(926),“巂州山后两林百蛮都鬼主、右武卫将军李卑晚差大鬼主傅能、阿花等来朝。明宗引见,加其官,遣还”[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二九,中华书局影印,1986年。是年十月丙午,“以巂州山后两林百蛮都鬼主李卑晚为宁远将军,大渡河山前邛部六姓都鬼主、怀安郡王勿邓摽莎为定远将军”。又十二月戊子诏曰:“矧彼云南,素归正朔……百蛮都首领李卑晚、六姓蛮都首领勿邓摽莎等,天资智勇,世禀忠勤,梯航之道路才通,琛赆之贡输已至。……今则各颁国宠,别进王封。其巂州刺史李及、大鬼主离吠等,或遥贡表函,或躬趋朝阙,亦宜特授官资,各迁阶秩。”《旧五代史》卷三七《明宗纪第三》。

后唐“初平蜀川,乃募曾使南诏者”,试图恢复与云南的联系。秦州副使徐蔼自云“唐中和年僖宗在蜀,命嗣王龟年使云南,蔼季父为副使,蔼为判官”,最终“被止于界上,唯国信与蛮俘得往”[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三〇《南诏蛮》。此行乃“矫诏”归还其数千俘虏,“持金帛”,“谕以威德”,然而“南诏不纳”《新五代史》卷七四《四夷附录第三·南诏蛮》。此乃同光三年(925)闰十二月事。看得出,对于恢复与中原政权的交往,大长和国持很谨慎的态度。

继而后唐政府做了第二次努力。后唐天成二年(927)七月癸丑,“以左金吾卫将军乌昭远为左卫上将军,充入蛮国信使”;其年九月戊寅,西川奏据黎州状申:“云南使赵和于大渡河南起舍一间,留信物十五笼,并杂笺诗一卷,递至阙下。”《旧五代史》卷三八《明宗纪第四》。《五代会要》记前次遣使受阻之后云:“续有转牒,称都督爽大和长国宰相布燮等,上大唐皇帝舅奏疏一封。自鹤拓历至几美、白崖爽等,又入弄栋演习、白鹦鹉邵膳裔爽等。又入平夷、新安、宁远、标莎,差人转送黎州,其纸厚硬如皮,笔力遒健,有诏体。后有督爽陀酋、忍爽王宝、督爽弥勒、忍爽董德义、督爽长垣、忍爽杨布燮所署。有彩笺一轴,转韵诗一章。章三韵,其十联有类击筑词,颇有思本朝姻亲之义,语亦不逊。其笼中即返其国信,旧封犹存。复命左卫上将军乌昭远往,皆不能去。”[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三〇《南诏蛮》。 此当为大长和国对前次后唐“国信”的回音。然乌昭远充入蛮国信使在先,可能后唐政府本已拟有所举动,适逢西川奏申,遂派乌昭远前往,仍未成功。

由此次交往中可以看出,云南少数民族自南诏以来,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双方都有加强交往的愿望,唯客观情势未为许可。

在黔南地区(主要在今贵州),唐末以来主要有两类民族活动:昆明和牂柯。昆明族人早年主要活动在滇西一带,渐向东发展至“牂柯”地区。《旧五代史》载后唐天成二年八月己酉,“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遣使随牂牁、清州宋朝化等一百七十三人来朝,进方物。各赐官告、缯采、银器放还蕃”。据方国瑜考释:“所谓九部落,即昆明部族。……所见罗殿为昆明部族之大者,在今安顺、大方地区,普露静当是普宁,在今安顺城附近。”《旧五代史》卷三八《明宗纪第四》;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第619页。《五代会要·昆明国》载昆明部落“在黔州西南三千里。山路险阻,住止高栏,亦有羊马。其俗椎髻跣足,酋长披虎皮,下者披毡”,此次乃“随牂牁来朝贡”,说明其势力当时尚未居主导地位。罗殿国是此后至南宋末年一直雄踞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

牂牁蛮则是比昆明人更早聚居于当地的少数民族,《五代会要·牂牁蛮》载:“其地北去兖州一百五十里,东至辰州二千四百里,南至交州一千五百里,西至昆明九百里。无城郭,散居村落,多霖雨,稻皆再熟,无徭役,唯征战之时,乃相屯聚。刻木为契。其法,劫盗者三倍还赃,杀人者出牛马三十头,乃得赎死。首领姓谢氏,唐时频遣使朝贡。”民族成分当属“僚人”,属壮侗语族或接近壮侗语族之民族。前次所贡方物,包括“草豆谷二万颗,硃砂五百两,黄蜡二百斤”,得赐官诰金帛而返。《宋会要》说:“西南蕃,汉牂牁地也。唐置费、珍、庄、琰、播、郎、牂、夷等州。王建据西川,由是不通中国。后唐天成二年,牂牁朝化,亦尝来朝。孟知祥镇蜀后,不通朝贡。”[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一〇。

《十国春秋》载后唐长兴四年(933)末,“是时,蛮人高曩阁藏、杨夹失朵儿只率众归附,置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六军民安抚司,赐阁藏‘世勋’二字,世袭安抚”。孟知祥于第二年闰正月即位,故此之“军民安抚司”应乃后唐之事,此“六军民安抚司”开当地后世土司之先[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四八《后蜀高祖本纪一》。据《元史》卷二〇《成宗本纪三》载,大德二年(1298)正月,“并土蕃碉门安抚司、运司,改为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军民宣抚司”。

四、后蜀

同类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本书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领域;新收几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充实,文字精当,考证细密,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经典性著作。
  • 老陈说鄱阳事

    老陈说鄱阳事

    本书是江西省鄱阳县电视台开播的《老陈说鄱阳事》一档节目的文学结集。在书中作者较完整系统地回顾了鄱阳历史的悠久和鄱阳文化的璀璨。
  • 大唐平叛传(下)

    大唐平叛传(下)

    这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以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叛乱为背景,叙述了平叛战争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书中除了以大手笔描写了千军万马拼力厮杀的恢弘场面,百十位出场的人物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作者在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及宗教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底蕴。大手笔、大气度、大时空在大历史背景下跃然纸上,最冲击思维的特色是作品主题立意高远,自始至终都在呼唤着人们淡失的爱心和良知,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思想。
  • 三国云起

    三国云起

    三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梦想!纵观三国英雄云起云落,回首再看三国风云不免有些感慨!人生如梦,且看一个梦想着回到三国的年青人真的回到三国时代的金戈铁马!
热门推荐
  • 谋杀名单

    谋杀名单

    一对经营证券投资的兄弟俩之间因利益纠葛、金钱纷争而导致轰动一时的纽约凶杀案,揭示了西方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人对财富的贪欲和亲情的冷漠。股票交易人艾文·班森是亲朋好友眼中一致公认的“老好人”,却突然在家中遭遇枪杀。他穿戴整齐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头部中弹,手中拿着书,看上去像在闭目养神一样。是自杀?抑或是有人蓄意伪造现场?
  • 魔女公主的花之追爱记

    魔女公主的花之追爱记

    那个,那个,占星学太复杂,纯奈再这里暂且不谈……太阳星座,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十二星座。因为是以地球为不动的对照点,太阳在一年中以宇宙中黄道面为平面,围绕着十二个星座运动为周期。
  • 未央流年

    未央流年

    她是乱世之中颠沛流离的女子,一朝没入宫籍,原以为再也没有出头之日。然而乱世之中风云骤变,如果不想成为旁人垫脚的石子,就只能拔出利剑,守护自身。那一年杏花微雨,她含笑如春风拂柳,他青衣高冠,风姿卓越。然而岁月流年,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斗里,如何能人生若只如初见呢。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僵尸问道

    僵尸问道

    僵尸出没!小心!!!宅男张洋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修真界,成为一头最低级的小僵尸,凭借着一本《太阴炼形》混得风生水起、霸气凛然,留下了一段“僵尸会法术,谁也挡不住”的传奇。
  • 七彩放逐

    七彩放逐

    张枫,耀日大陆的巅峰强者,天界诸神的梦魇之神。他曾驰骋沙场,震慑敌胆万人难敌;他曾经笑傲神界,让最高神胆颤心惊。一个身负血海仇恨的无名小子,一个英姿飒爽的帝王公主,一个脾气火爆天真率直的龙谷千金,一男两女,情关难断;姐妹情深,情路崎岖。我要什么!是武极巅峰?是人间权势?还是万世盛名?不,这还远远不够。我要的是,左手江山,右手美人!
  • 农民工维权法律读本

    农民工维权法律读本

    采用问答的形式,共分为三大篇目,即答疑解惑、农民工维权案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丰富、实用,可操作性强,紧贴当前社会现实,是集新颖性、实用性、全面性于一体的法律手册,是农民工兄弟的良师益友,体现强烈的时代感和参考价值。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冷王爷的俏王妃

    冷王爷的俏王妃

    云奇对爱绝望,发誓如有来世她愿为鸟,当她真正为鸟以后,被不死人五百年情思,五百年苦等感动,于是,她苦练法术渴望有朝一日化身为人。云奇在天空俯瞰人间几百年,她爱上了一个嗜血,仇恨,魔鬼般的男人,当这个男人为情一夜间华发半白,深深的揪痛了她的心,她不顾鸟后的阻拦,依然化身为他再续前缘!盼狼山,千年鬼魅雪儿为爱苦等,一天,她渡她一口甘露,她认出了她就是她千年前的夫婿,为了得到她,为了再续千年情缘,她用法术让她的灵魂脱离女儿之身…她最终的归宿是他还是千年鬼魅雪儿,请大家和我一起观看他们的恩爱缠绵…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