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800000009

第9章 “本际”义与《本际经》(7)

僧肇是鸠摩罗什门徒中声望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弟子,汤用彤先生称之为“中华玄宗大师”,“世人伪撰,托名肇公,固无足异。今肇公之著作,虽有疑伪而又不全,然《物不迁》、《不真空》,及《般若无知》三论,实无上精品”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然而,后人为什么一定要托名此作是僧肇所为呢?史载僧肇“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后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高僧传》卷七《僧肇传》。说明,他是把《庄》、《老》同《维摩》沟通起来理解了。日本学者蜂屋邦夫先生认为:“在最初期的僧肇那里,般若空观似乎得到了正确理解,但是在其思想深处,仍然有老庄道家本体论‘自然’说的影响。在‘因果’问题上,其理解方式也存在若干问题。《注维摩诘经》将经文‘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解释为‘夫有无为之果,必有无为之因。因果同相,自然之道也。’从中可以看出,在僧肇那里,以‘因果’为首的佛教思想与‘自然’思想是如何紧密结合的。”隽雪艳、陈捷等译《道家思想与佛教》第7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后来的道教学者大概也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点。此文虽然托名僧肇伪作,但是绝不能排除他及其思想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永明延寿之《宗镜录》中的“本际”义

五代宋初时期的义学沙门,禅师永明延寿著的《宗镜录》“《宗镜录》是延寿的主要著作,它总结了宋以前中国佛学的得失,指出了此后中国佛教的发展道路,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佛教在五代宋初演变的基本轨迹。《宗镜录》的主旨,是要在肯定唐代宗密‘禅教一致’说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发扬光大,并把这种融合思想的原则推及所有佛教宗派。”(潘桂明、董群、麻天祥:《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第24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中,引用、吸收了《宝藏论》之“本际说”。

“一切世间,从其本际,展转传来。想自分别,共所成立。”《宗镜录·卷六十八》,《大正藏》第48册,第799页。“是知有情、无情,究其初原,皆不出一心本际。……众生之原,名曰本际。……生死之本,为众生原。……虚空之本,为生死原。……问:虚空有本乎?答:无。问:若无有本,何故云虚空之本,为生死原?答:此犹本际之本。”《宗镜录·卷七十八》,《大正藏》第48册,第845页。“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故。此经文明何义,所谓显示一切诸众生,自性清净心,从无始已来,具足三智,圆满四德,无所阙失故。以何义故名如来藏,由颠倒心不知不觉故,从能净立其名故。九者所摄如来藏,一切染法无明地藏,既乃出离,圆满觉者,为所摄故。不增不减契经中作如是说,如来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此本际离脱不相应烦恼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故。”《宗镜录·卷八十二》,《大正藏》第48册,第871页。“若了一心本际何法不通。以诸法从心所生,皆同一际。住此际中,一一圆满,举目咸是,何待意思。智不能知,言不能及,故云:金刚宝藏,无所缺减。”《宗镜录·卷九十六》,《大正藏》第48册,第933页。“夫言修道者,此是劝喻之词,接引之语。从上已来,无法与人,只是相承种种方便。为说,出意旨,令识自心。究竟无法可得,无道可修。故云:菩提道自然。今言法者,是轨持之名。道是众生体性,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灭。唤作随流之性,常无变异。动静与虚空齐等,唤作世间相常住。亦名第一义空、亦名本际、亦名心王、亦名真如解脱、亦名菩萨涅槃。百千异号,皆是假名。虽有多名,而无多体。会多名而同一体,会万义而归一心。若识自家本心,唤作归根得旨。”《宗镜录·卷九十八》,《大正藏》第48册,第945页。

综上所述,《宗镜录》之“本际义”可以归纳为,第一:本源说。“一切世间,从其本际,展转传来。”(世界本源说)“众生之原,名曰本际。”(众生本源说)第二:本体说。“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此法如实。”(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体)“道是众生体性,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灭。唤作随流之性,常无变异。动静与虚空齐等,唤作世间相常住。亦名第一义空、亦名本际、亦名心王、亦名真如解脱、亦名菩萨涅槃。”(心体即道体)第三:恒常说。

由此可见,《宗镜录》之“本际义”基本是持“本源即本体”;心体即道体;“心”与“道”是“常”、是“本”,为“源”、为“根”说。如同永明延寿在《自序》中说,此书的宗旨是“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围绕对“一心”的阐释为核心,延寿将世界及众生的本源(本体)性统统纳入“一心”,而此“一心”既是“心体”又是“性体”。最终,延寿把此“一心”与“道”合一,这样一来,众生解脱就变成了开发真性、回归“道体”。印度佛教所破斥的“本际说”,在延寿这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本 章 结 语

南北朝末年、隋代,正是佛教三论宗流行之时,吉藏在《中观论疏》中的《本际品》里把老子学说判为“本际外道”,从思想史的因果逻辑推论,刘进喜造作《本际经》时应在吉藏此说之后。“本际”在唐初又曾经成为佛道论衡中的焦点议题之一,李仲卿作为当时道教思想界的代表,参加了以“本际”为议题的这场“庭辩”。这也许就是促使他们“创作”本经的最初动因。

佛教思想界之所以借“本际”问题发难,真正意图在于通过辨析“本际”的本源论思想内涵,把道家与道教哲学的核心范畴“自然”和“道”的本源性特征网罗入佛教“因果”论的辩证逻辑当中,攻讦“道法自然”命题之伪。既然“道法自然”则自然是生道之因,道(果)因自然而有,故“既因他有,即是无常”。说明“自然”和“道”都是无常法,无常即是“无我”。那么据此可以推论出道与自然永恒长存,乃荒诞不经之说。其次,道教既然将老子之道神格化(智慧灵知之号),故“道”是有义。有“有”则滞,不及自然无待,结果又陷入了早在王弼时就已有的“圣人体无,老子是有”之论的窠臼。由此为突破口攻讦《老子》哲学体系的合理性乃至合法性,动摇道教的理论基础与政治地位,改变因新时代下政治因素造成的“三教位序”中的不利地位。

道教学者刘进喜、李仲卿造作《本际经》,是为了在新的思想及时代背景下,论证老子乃至道教哲学的合理性、合法性与神圣性。当然,不能否认这里面也暗含了为政治服务的需要。这也证明了“《本际经》是总结了隋唐之际佛道论争并从新的理论思维水平上回应佛学挑战的道教作品”。

虽然“本际”在道教和佛教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它们都背离了印度吠檀多哲学安荼论师以物质性的实体作为现象世界“第一因”的本际元初本义。由于“本际”最初的印度词源已经无法考释,作为中古时期汉语翻译成果的“本际”一词的多义性,就为佛、道二教因“本际”在不同语境中而引发的不同理论诠释,预留了充分的思想发挥空间。

《本际经》问世后,佛教学者多指责其“抄袭佛经”、“剽窃佛典”。然而,刘进喜、李仲卿绝不是“戴着假面具的佛教徒”,站在道教立场,对于“本际”的“反向格义”,更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与“实用主义”。“本际”一词的多义性成为嫁接“本体”说与“本源”说的工具,借本际之义在道教思想内部,可以探讨“道体”与“道性”的本体之究竟和本源之起始。可是,《本际经》又对本经的“本际义”语焉不详,透过这层神秘面纱的背后,似乎是在暗示“道体”无本、真道无形、大道无形无相。这种“意会”的表达方式,也许继承了玄学“言意之辩”的言不尽意、书不尽言、“得意忘言”的方法论。

借佛教语汇解道教之义,实际上代表了在佛道论衡的思想背景下,道教思想界完善自身理论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一种顽强的不妥协性,而这种“性格”也正是楼观道的传统家风。据道教方面史料记载,周武建德年间欲沙汰佛教,正议同废道教时,诏楼观道士严达入便殿,问佛道二教优劣。严达答曰:“主优客劣。”谓释出西域是客,道在中夏是主。并谓:“客归则有益胡土,主在则无损中华。去者不追,居者自保,不亦可乎。”见《仙苑珠编》卷下引《楼观传·严达》,《三洞群仙录》卷八、卷十一引“高道传·严达”,《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严达传”。转引自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435页。具有明显的排佛倾向。而《本际经》的思想价值取向,正是继承并糅合了通道观“融会贯通”和楼观道“卓尔不群”的学术风格。

同类推荐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笛鸣悠悠

    笛鸣悠悠

    眷念,是一种情怀,是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当岁月的年轮翻飞,烟尘一路远去,面对故土,眷念也便愈发深切。风来了,且听……这悠悠笛声,似文字,似旋律,似实景,亦是意象,不管怎样,我总感觉到她来自于心灵,来自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的点点滴滴……
  • 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

    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

    本书作者在长期从事中国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力图在现有的研究模式下另辟蹊径。充分借助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之互动关系,深入揭示魏晋南北朝文艺批评的内在生命机制与智慧方法,激活文艺批评与社会人生、时代环境的精神蕴涵,从而启发现代文艺批评与人文精神的建构,为再造当今对话文明提供学术资源。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爆笑田园:弃妇耕田娶贤夫

    爆笑田园:弃妇耕田娶贤夫

    【正文已完结】一身血腥的她,穿越成为了救赎。下田挥锄,养鸡喂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穿越的日子平淡踏实。可是谁知,有一天,她下地收小麦,收回来一个麻烦精,从此她的生活不再宁静。“滚开,别让我再看见你。”某男扁着嘴,一双大大的眼睛水灵灵的盯着她,不怕死的抱着她的手臂。“不要,伦家看不见你会心痛,吃不下饭,难道你忍心看见你亲亲亲相公这样吗?”某女听到那相公二字,鬼火直冒,运量着怒火,用力的挥动被抱着的那只手臂,同时也大声的吼道:那你去死吧……
  • 学院传说之青春之歌

    学院传说之青春之歌

    他们是六个身份各异的姐妹,虽不同出身,却情同手足,他们的家庭都有各自的伤痛,可是伤痛终有一天会痊愈,他们坚强,独立,乖张,叛逆,他们正是青春热血的时候,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青春,为了音乐的快乐,她们走上了舞台,结交到了一群与他们一样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朋友……
  • 特工来袭:懒妃要逆天

    特工来袭:懒妃要逆天

    她是二十一世纪王牌特工,命定穿越,她到了蓝月大陆,遇见了那个仙风道骨的他····“浮生有梦的一愿,白首一人为雪倾,这是他对她的执念。多年后,凌霄宝殿上,他的大婚当日,她被告杀人投毒等罪,成为众矢之的。他的无情大火向她烧来,她涅槃重生,两世为神,两世记忆,她唯独忘了他们之间的情。当真相一步步的揭开,她才知道,她爱他,早在两世之前····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好想和你在一起

    好想和你在一起

    他陪伴在她身边整整十五年,她却爱了另一个男人十五年。“不要伤心了,打起精神来,刑杰森不是也没怪你吗?”“他是没怪我,可我受够了那些明明自己难过还要不停安慰我的人,这感觉让我觉得自己糟透了。”当她不顾一切追求真爱,却撞破南墙头破血流的时候,他默默用时间来证明了,他才是最好的。当她终于明白自己的心意,蓦然回首时,灯火阑珊处依然有他在等候。他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走过来略显浮夸地勾搭住她的肩膀,嘴里的话也依然欠揍:“我妈给我取这名字的时候可真有先见之明啊,姜涞姜涞,我可不就是你的将来么。”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变,却唯独他能用这么漫长的时间证明给她看,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还是存在永远不变的人,当她终于顿悟,悔恨回头,他依旧和十几年前一样,一心爱她,全心等候,毫不吝啬地向她展开了怀抱。他说:“因为不知道下一辈子是不是还能遇见你,所以我这辈子才这么努力,想把最好的都给你。”
  • 吕祖飞仙记

    吕祖飞仙记

    《吕祖飞剑记》共十三回,其成书之时即以其“文采飞扬,诚慕仙道”而闻名,后更为明代萃庆堂手抄流传于世。本书叙述了吕洞宾成仙得道的故事。《吕祖飞剑记》就出现于当时。它受到了当时宗教、方士的影响。其文采优美,反映了作者一定的文字功底。
  • 虐仙记

    虐仙记

    仙道不仁,以天地为洪炉,烹虐众生!一背负柴刀的少年,愤然而起于陇亩之间,抒写逆天的传奇!人道合于天道,天道合于仙道,仙道合于自然。
  •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大陆的几百万两黄金被国民党秘密运往台湾。这些黄金是大陆人民辛勤劳动的血汗,本应属于人民,但国民党却盗取了国库中的黄金。本书详尽叙述蒋介石如何调兵遣将细致布置黄金运出计划、运输手段……只是人们都知道蒋介石从大陆运走了黄金,却不知其中的三分之二却源于美国!?本书丰富了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的历史背景,为大众架构起一段完整、清晰的历史图景。
  •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本书将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两大类:有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和倾向于失败的思维模式,透过对“成功模式”和“失败模式”的系统性对比,论述了成功与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如同绿灯行(油门)、红灯停(刹车)的交通指令(操控系统),指导着我们启动“生产成功的流水线”以创造成功,提醒着我们关闭“生产失败的流水线”以规避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