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800000012

第12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体论思想(3)

在此思想背景影响下,早期道经《太平经》称:“元气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气而生”,“夫物,始于元气”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8、254页。王明先生认为,《太平经》问世与《潜夫论》的年代大致相当,它利用当代流行的元气说的思想材料,从自己的理论系统出发,创作出原始道教独特的宇宙生成论(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下编,《论〈太平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抱朴子内篇·至理》也说:“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元气”是“道”的实体化呈现,“道”是“元气”的抽象性概括,“道者,气也”,“道者何所谓焉?道即元气也。”《云笈七签》卷三十二,引《服气经》;卷五十六《诸家气法·元气论》。只不过,此本体与本源意蕴之元气亦作“炁”,《无能子·文王说》:“夫人与鸟兽昆虫,共浮于天地中,一炁而已。”王明:《无能子校注》第15页,中华书局,1981年。道为“气(炁)”的理论成果被《本际经》继承,卷二《付嘱品》云:“福果之人,禀炁纯和,其根利故,能生善欲。钝根罪报,受气浊辱,其根暗钝,则生恶欲。”卷九《开演秘密藏品》:“本身为物始,生炁布三才。”另外,在有些情况下,“道”与“炁(气)”是同义词,《性命圭旨》云:“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炁也。”《藏外道书》第9册,第509页,巴蜀书社,1992年。“道”“气(炁)”组合,可以看作是同语反复、异名同谓,如《老子想尔注》:“道炁常上下,经营天地内外。”《太上妙法本相经》:“夫一切万物有生之性,皆受之于道炁。”《道藏》第24册,第857页。《升玄内教经》卷七《中和品》:“人当念道,道亦念人。人之若鱼,道之若水,鱼得水而生,失水而死。道炁不居人身,人身则空。人身既空,何得久生?”《中华道藏》第5册,第98页。《本际经》卷九《开演秘密藏品》:“道炁高远,寂灭不生。”然而,陶弘景说:“道者混然,是生元炁,元炁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陶弘景:《真诰·甄命授》,《道藏》第20册,第516页。“道”是最根本的本体,先于“气(炁)”而存在;“道”须与“气(炁)”挂搭,通过“气(炁)”的运动来表现“道”的作用。所谓“道之无用,以四时受炁发生,各得其所为用。道因炁而生,因炁而死。”《云笈七签》卷六十四,《辨金石药并去毒诀》。说明,作为超越性终极存在的“道”,只有与实在性的本体之“气(炁)”结合,才能作为道教神学内核。东汉以后,在道教的最高神灵形象的描述中都能发现“元气”的身影,“一气(炁)化三清”之说就是“元气”神格化,成为道教至上神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隋书·经籍志》说:“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

和上述把“道”神格化,作为道教的至上神的表现手法一样,无论采取哪种形式,一旦把作为哲学范畴的“道”实体化、具体化、绝对化,都是对道家形而上本体之道哲学意蕴的“褪色”。故在佛道论衡中,佛教思想界肯定道家而贬斥道教思想,成为传统话题。如:“妄托老君之后,实是左道之苗”《广弘明集》卷二十五,《大正藏》第52册,第284页。,“道士”诸经唯有《庄》、《老》,余皆伪诳”《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大正藏》第52册,第391页。等等。所以,道教哲学的理论建设,一直朝着精心构建道、老子、《道德经》“三位一体”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道体”与“元始天尊”

综观道教道体论的发展,以南北朝为分水岭,汉魏至南北朝早期,道体论的诠释任务主要是神学命题,即把道体实体化、从生成论的角度论证道教的至上神实有。南北朝以后,道体论的重心在于逐步建立、完善哲理化的宗教哲学体系,论证道体永恒及众生禀赋道性的本体学说属于哲学命题。如果作一下中西参照系对比,西方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主题是论证上帝的存在,那么中古道教哲学的主题就是神仙存在和神仙可学、神仙可致的证明。《太玄真一本际经》就是在六朝末至隋唐初期,这一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的时代产生的,虽然《本际经》中有哲学的闪光点,但是该经毕竟宣称出自“元始天尊”之“金口玉言”。

一《本际经》论“道”

既要继承道家之“道”的本体思维传统,又要恪守道教之“道”的绝对神性原则,《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体论是哲学性的道体“本体”说与宗教性的道体“实体”说的结合。

卷三《圣行品》说:“夫道也,无祖无宗、无根无本、一相无相,以此为源。了此源故,成无上道,而独能为万物之始。以是义故,名为元始。既称元始,何得复有宗本者耶?虽复运导一切,道为极尊,而常处三清,出诸天上。以是义故,故称天尊。亦曰高皇,高出无上,莫能过者,故谓为高。皇者,光明也。以智慧光,照明一切,故曰高皇。亦曰玉帝,其德其淳,润益一切,不可染污,谛了诸法,所说的当,定为物宗,故称玉帝。诸如此等,名称不同,随顺世间人君假号,引物归依,使重尊敬。总一切有,名曰世间;所共宝贵,号天尊也。”

《本际经·付嘱品》提出道教的“三身”概念,即:“法身”(又名“真身”、“真体”)、“应身”、“生身”。“法身犹如虚空,圆满清净,即是真道,亦名道身,亦名道性”;“(真身)清净无碍,犹如虚空不生不灭,常住善寂大智慧源,虽复窈冥,其精甚信”;“(真体)恒安不动,超绝无伦,非是小圣二乘之所知觉”。

从字面上分析,“法身”具有双重内涵。首先:法身“三位一体”,兼赅“道”(即是真道)、“道体”(亦名道身)、“道性”(亦名道性),这也说明道、道体、道性在本体层面是相通的。其次:所谓真身、真体之说其实都是在描述道体,只不过“真身”倾向于本源意义而言;“真体”则指向本体层面,道体实际综合了本源和本体的意蕴。

“为众生故,现应受身,游入五道,称缘开度,随宜方便,皆使悟入,应物根性,权示色像”,“而此应身,亦无生灭,无有去来,常住不变,为利一切,隐显不同,发起精进,令无退转”。应身同时具备了道体、道性的特质,是道体、道性在形而下现实世界的应化显现;应身与道体、道性之间是“权实”的关系。

“生身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具足微妙,人中天上,三界特尊”是元始天尊据日本学者福永光司研究,“元始天尊”一名出现于六世纪(见《昊天上帝与玉皇大帝与元始天尊—儒教的最高神与道教的最高神》,东京大学《中哲文学会报》第2号,1976年。据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第182页之介绍。转引自王惠民《〈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初探》,《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第264页,三联书店,1998年)。另外,小林正美注意到“元始”二字在《淮南子》、《抱朴子》等书中就已出现;而“天尊”二前缀,先出现于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和西晋法立、法矩译的《佛说诸德福田经》等佛典中。“元始天尊”一词,于五世纪晚期,才出现于南齐严东注《度人经》中。(严东注《度人经》卷二:“元始符命,时克升迁”句注云:“东曰:元始天尊说经之时,命召十方无极世界……”。卷三:“唯有元始,浩劫之家”句注云:“东曰:元始者,天尊也。”这里,用“天尊”疏解“元始”,说明尚未普遍流行“元始天尊”之称。六世纪初,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将元始天尊列为道教的最高神。从此,“元始天尊”的概念才逐渐流行起来。(见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第165—167页。转引自王惠民《〈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初探》,《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第264页,三联书店,1998年。)《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称:“道君复告普济曰:‘我本师大圣元始天尊,禀虚无自然妙道化身。”(《道藏》第6册,第130页。)即言元始天尊是道之化身。只不过元始天尊有时亦被称作“元始天王”。《清微斋法》卷上云:“元始天王,元始者实为至道之高称,万道之根本也。”(《道藏》第4册,第282页。)

的“化身”,与“应身”相同,生身即应身。最终,“三身”皆归结为“一切诸法皆空寂相”,呼应了《护国品》“空假无异相,权实故同途。道场与烦恼,究竟并无余”的说法。由此说明,法身为诸法实相不可得之真空理体;于事相而言,元始天尊是法身之“道成肉身”(生身即应身)。故“道”与“道体”、“道性”理事圆融;“道体”、“道性”事事圆融。

在此思想基础上,《本际经·圣行品》进一步明确,本经所尊奉的至上神——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是“道”之化身的观点,并非《本际经》孤明先发。《云笈七签》卷二“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引大致在南朝刘宋年间成书的上清经——《太真科》云:“混洞之前,道气未显于恍莽之中,有无形象天尊,谓无象可察也。后经一劫,乃有无名天尊,谓有质可睹,不可名也。又经一劫,乃生元始天尊,谓有名有质,为万物之初始也。极道之宗元,挺生乎自然,寿无亿之数,不始不终,永存绵绵,消则为气,息则为人,不无不有,非色非可,居上境为万天之元,居中境为万化之根,居下境为万帝之尊,无名可宗,强名曰道。” 元始:《尔雅·释诂上》:“元,始也。”(清人郝懿行等著《〈尔雅〉〈广雅〉〈方言〉〈释名〉清疏四种合刊》第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云笈七签》卷十九《第四十五神》:“元者气也。”《老子·三十二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将知之。”河上公注:“道,始所生者,(一也)。”可见,“元”即“气”,“气”即“道”,“始”亦为“道”。“元始”即元气、道气,又为天尊之号。元始天尊即“道”的化身。天尊:为道教最高神。先秦“太一神”是道教最高神的前身,《太平经》的最高神是“金阙帝君”。魏晋时期,道教的最高神称为“道君”或“天尊”,上清派最高神多称为“道君”,灵宝派最高神则称“元始天尊”。,是“道”的化身。元始天尊是集法身(道为极尊;总一切有,名曰世间;所共宝贵,号天尊也)、报身(常处三清,出诸天上。以是义故,故称天尊)、化身(亦曰高皇。……亦曰玉帝玉帝:即元始天尊。《云笈七签》卷三《道教三洞宗元》:“三代天尊亦有十号:第一曰自然,二曰无极,三曰大道,四曰至真,五曰太上,六曰道君,七曰高皇,八曰天尊,九曰玉帝,十曰陛下。”高皇:《无上秘要》卷一九《天帝众真仪驾品》:“东海水帝神王,常以立春、春分之日,乘碧辇飞龙,上诣高皇玉帝,削罪简,注仙箓,列言上帝之前。……右出《洞真飞行羽经》。”高皇、玉帝:法琳《辩正论》称:“道有十号”,《辩正论》卷二引道经《宝玄经》称“道”“自然应化,有十种号。一号自然,二号无极,三号大道,四号至真,五号太上,六号老君,七号高皇,八号天尊,九号玉帝,十号陛下。统领一切,立君臣之道。”(《大正藏》第52卷,第498页。)《上清太上开天龙跃经》卷四,亦称元始天尊自然应化,“相应生十号,托迹诸天:一号自然,是物根本;二号无极,莫知所穷;三号大道,普包滋育;四号至真,真是至纯;五号太上,极大穷高;六号老君,历代应接;七号高皇,光明极上;八号天尊,天中宗尊;九号玉帝,玉美尊主;十号陛下,诸天上帝,高上莫过。天中之尊位,称陛下。”(《道藏》第33册,第742页)。

……名称不同,随顺世间人君假号,引物归依,使重尊敬)于一体《本际经》对于元始天尊神性的描述,在唐玄宗时代太清观主史崇主持编修的《一切道经妙门由起·明天尊第二》征引《天师请问经》,其中正一真人(张道陵)与太上大道君的对话内容与《本际经》相同。可以证明,《本际经》相关论述曾经被单独改编成《天师请问经》加以流传。

《本际经》又以“无”解释“道”。“无”既是“道”的内涵,“无祖无宗,无根无本,一相无相”一相无相:借用佛教名相,指真如实相之法乃寂灭平等,故称一相;又一相亦不可得,故称无相。诸法一一遍摄一切,法法互遍无际,其当体寂灭平等之实相,本来就离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故称之一相无相。;又是它的外延,“以此为源,成无上道”。而且道“为万物之始,名为元始”。既然把“道”定义为“无”、无上道,又称元始,那么“何得复有宗本者耶”?《本际经》以自问自答的方式,阐释了“道为极尊”,“始”其实也就是“本”的意思(本源即本体)。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元始天尊既是天地万物之“始”也是天地万物之“本”。这就呼应了《护国品》之“归根返本,无本为本,返于无本,是名返本。本于无本,依无所依”的思想。

《本际经》的道体论继承了老子“有无相生”(《老子·第二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的思想传统,道体的内涵虽然为“无”,但是外延却涵涉了“全有”。《本际经》之后的道教也是从“有”、“无”两方面来理解、解释“道体”的,吴筠说:“道能自无而生有,岂不能使有同于无乎?”《宗玄先生玄纲论》,《道藏》第23册,第676页。杜光庭说:“无者,道之本;有者,道之末。”“(道)乃是无中之有,有中之无,不得指而定名,故谓之为恍惚尔。”“道者,虚无之称也。以虚无而能开通于物,故称曰道无不通也、无不由也。若处于有则为物滞碍,不可常通。道既虚无为体,无则不为滞碍,言万物皆由之而通。”《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三二、卷一九,《道藏》第14册,第472、402页。进一步阐明了“道体”涵盖全有的原因,同时强调普遍性为“道”之特性。此如王玄览云:“道能遍物,即物是道。”《道藏》第23册,第602页。《三论元旨》称:“然以道观之,则万物万法通于一道。”《道藏》第22册,第911页。

《本际经》卷三《圣行品》对道教之“道”的哲学性与宗教性的诠释,呼应了卷九《开演秘密藏品》所云:“道身不生灭,任理自玄通。湛然常清净,独立强言空。绝名无待对,亦忘造物功。端静息义用,萧寂守虚冲。本身为物始,生炁布三才。冥功难叵测,圆照逐念开。能为妙迹本,表现亿万该。神用无起灭,奇功靡去来。生身托父母,寄慧示同凡。琼胎非世孕,变示适所堪。端严使欣慕,白首破迷贪。非是骨肉身,随愿之所潭。权迹无定方,现身亦长久。遍示五道行,姿容顺妍丑。任本之所垂,利益无优负。乍有变化生,时或因父母。”

《本际经》以“无”解释“道”,源于老子以“无”称“道”。《老子》之“道”既是虚无的,同时又似乎具有一丝实在性。如《老子·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又《二十一章》云:“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在老子看来,这种“唯恍唯惚”之“不可名状”,只能勉强称之为“道”。《本际经》进一步在内涵和外延上,明确地把“道”的这种“唯恍唯惚”、“不可名状”的特质定义为“无”。此如冯友兰先生所云:“本体欲统摄万事万物,必是其外延已大至无可再大,而其内涵则相对小至无可再小。此时它必剩下一个规定性,就是‘有’。但事实上没有一种仅存在而没有任何其他规定性的东西,所以极端抽象的‘有’同时也就成为‘无’了。”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第46—47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

《本际经》的道体论如果停留在这里,则仅仅是《老子指归》以“虚无”为本和魏晋玄学中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无派以“无”为本哲学思想的简单重复。

《老子指归》云:“道德之化,变动虚玄,荡荡默默,泛泛无形,潢漭恍惚,混沌无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开导禀授,无所不存,功成事遂,无所不然,无为之为,万物之根。”(卷三,《为学日益篇》)“夫道之为物,无形无状,无心无意,不忘不念,无知无识,无首无向,无为无事,虚无淡泊,恍惚清净。……无为者,道之身体而天地之始也。”(卷三,《天下有始篇》)又说:“虚无无形微寡柔弱者,天地之所由兴,而万物之所因生也;……万物之源泉,成功之本根也。”(卷二,《道生一篇》)“道体虚无。”(卷四,《方而不割篇》)“虚无无为无知无欲者,道德之心而天地之意也。”(卷三,《行于大道篇》)天地万物皆以“虚”、“无”而生,“道,虚之虚,故能生一”,“一以虚,故能生二”,“二以无之无,故能生三”,“三以无,故能生万物”,“万物之生也,皆元于虚始于无。”(卷二,《道生一篇》)并主张“因其本,修其无”(卷七,《信言不美篇》)。

同类推荐
  • 李龙炳的诗

    李龙炳的诗

    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和文字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农民,命运之诗会永远呼啸在我的血液之中。我只能说,诗歌确立了我和世界更美妙的关系。我只能站在我的这片土地上,用语言的手打开一扇又一扇崭新的窝口,见证着时光流转,云飞雪落。我所有的诗歌,都与这片土地的宿命有关,都是对真理、正义、崇高、光明和美好无尽的向往。对文本的探索。无论明朗或晦涩,始终贯穿着坚定的精神立场,在爱与忧愤之间也有对落难的承担,隐逸着一份刀锋的光芒,这些诗歌是一个现代农民和土地和时代牢牢拥抱在一起的见证。我的创造和想象,探索和追求,就是为了在纷乱的汉语诗歌中获得独特而独立的音调,让自己拥有心灵的自足。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人性寓言全集

    人性寓言全集

    触摸真实的人生,解读成功的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读本,成就大事者必备的成功指南,在轻松的阅读中,洞悉人性弱点,领悟生存方略,在丰富的哲理中,提升人生境界,赢取成功智慧。本书在独特阐释人性的同时,将可读性、趣味性、思想性、哲理性等融为一炉,让我们在融会贯通之后获得成功的心法!
  •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
热门推荐
  • 恋上酷千金的拽少爷

    恋上酷千金的拽少爷

    她,美貌智慧集于一身的黑帮千金、黑帮继承人、地下组织的创始人,却有着不可告人的身世秘密;他,高傲不羁的面容掩盖不住自己的邪恶气息,翩翩是她的未婚夫,心里爱着的却是“别人”;他,天骄之子将她玩弄于鼓掌之中,翩翩是别人的未婚夫……
  • 豪门少主的禁忌爱人:佳期无约

    豪门少主的禁忌爱人:佳期无约

    米佳从小就备受争议和嘲讽,某天从家里逃跑的米佳误入酒吧不小心喝醉被陌生人带进酒店却不慎走错了房间成了L市最危险的冷情总裁的一夕恋人……可谁知两人竟被爆出原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妹,而此时,米佳发现自己怀孕了……
  • 弃妇太妖媚

    弃妇太妖媚

    一朝穿越,居然是个坐了回头轿的新娘?失贞?天大的罪名安在了自己的头上,左胳膊上的守宫砂述说着她的委屈,可惜那个应该得到怜惜的人儿,不会是她!为救妹妹,楚蝶飞意外的来到了瑞国,面对着陌生的国度,知道了身体原主的委屈不平,她只是摇头浅笑。不是她硬要上门的,是对方的父母与自己父母定下的姻缘,可惜,一个堂堂正正的千金大小姐比不上青楼一个卖笑的的女子!他要她,所以,污蔑了自己!东方珏,看着自己的新娘,虽有些愧疚,但为了心中的那一株雪莲,自己留她不得!“来人啊,将这个不贞之人送回家去!本王不屑要别人用过的破鞋!”在父母亲到来之前,楚蝶飞被扔回家去。回头轿,一路上大家的指指点点,叽叽喳喳的声音她不是没有听到,满心的委屈想要回家倾诉,不料——“滚!这个不是你的家,若是敢在来,给我打死扔出去!”父亲连门都没有让她进,轻易打发一个人便将她给打发了!父亲的冰冷更是霎时冻结了她的心、、、、、、、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走,她自己一人面对着大家的指责、、、、、、“没有料到楚家庄的小姐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姑娘家啊,你说说,嫁给了王爷,若不是真的太过分了,皇家岂会抖出这样的丑事来?”无处可去,不如归去、、、、、、楚蝶飞傻眼了,为何自己偏偏是那个坐了回头轿,又被逼到跳水自尽的无辜新娘?悄悄的叹息,算了,现在的是自己,以前的事情,可不干自己的事!为了帮助救命恩人,楚蝶飞开始了她的古代之旅,且看她如何赚个满盆钵,勾得一个个美男心动、、、、、、黯然的东方珏,面对着浅笑嫣然的的女子,心里苦涩。失去了,错过了,便不再了?不,我决不放弃!是我的便只能是我的!冷漠的冰残,带着一丝的庆幸一丝的后悔,那样的姑娘家原本该是用来呵护的,若不是自己随意的一句话,现在的她便是那高高在上的王妃了,可是,现在的自己又是多么的庆幸自己开口了,这样一来,现在的蝶儿,还不是珏的妻!翩翩雅的公子楚鹰飞,不近女色,原因无它,心里已经藏着一个妙人儿了。妹妹啊,为何你是我的亲妹妹?心心念念的可人儿,却永远也不可触摸、、、、、、“蝶儿?”欧阳修小心翼翼的低唤,暗藏着多少的柔情,傻傻的人儿,每每因为她而动怒。太多的情,她如何承受?太过耀眼的她,他如何放心?爱恨交织之间,谁是谁的一生,谁是谁的劫?原名《不贞新娘》,现在改为《弃妇太妖媚》本文过程美男多多,结局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
  • 偷生一个萌宝宝

    偷生一个萌宝宝

    当他如被激怒的猎豹,赤红的眼看到她小腹上那条疤:“这是什么?”她感受着他一触即发的愤怒那痛,却并不足够!五年后再遇,当他未婚妻挥手跟她打招呼说:我是傅忻寒的未婚妻!的那一刻,她的心已死。傅忻寒,这只尔虞我诈里滚打出来的腹黑狼,再见她第一眼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却只字不提。何醉,曾经的千金小姐,如今的平凡打工女,五年后再见她还能让他宠爱她如昨?那天她领着四岁多的儿子去逛街,小家伙突然拉住她的手对前面喊:“妈咪,是爸比,爸比啊……”她以为只要她不承认就不会有问题,她一向从容淡定的却也终于像只被激怒的母豹子。命运,那么的捉弄人,总是开着玩笑……精彩片段(一)重逢:电梯打开的刹那她抬头撞进那双敏捷漆黑的眼,只听到等的不耐烦的声音:要上?他冷漠无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让她尴尬的像个小丑,跟他挨着的肩膀更像是受了风一阵阵的疼。五年分离,一场纠缠后他竟然像是完全不认识她的样子。精彩片段(二)父子相认那天萌宝忧心的问:“妈咪说爸比会唱小星星哦!”某男额上果然两条黑线,又听萌宝说:“那不会唱的就不是爸比啦!”某男紧蹙眉毛:“一定要现在?”商场门口全是……人头……*爱情,是一门艰难的功课不管是在青涩的年华还是历尽千帆后!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哥伦比亚现代文学精品,巴西现代文学精品,墨西哥现代文学精品,拿大现代文学精品,美国现代文学精品等美洲地区国家现代文化大作。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蛇蝎寡妇

    蛇蝎寡妇

    前世的她被未婚夫背叛,伤心之下穿越到另一个女子身上,而且还是一个寡妇的身上自己相公死在青楼女子的身上不说,自己更是怀着身孕。她本来想要安生度世,却发现自己不光不被祖母喜欢,更是被那几个姨娘看不起,被小姑子嘲笑,甚至连丫鬟都可以踩到自己头上作威作福。不光少吃短喝,更是被父亲扶正的姨娘夫人百般欺压,被人陷害肚子里的孩子。更被管家差点凌辱。由此她方明白:女人,没有地位,什么都是空想。没有钱财,一切都是幻想。掌嘴丫鬟,教训妹妹。陷害这个姨娘,拿捏那个姨娘的短处,人前笑颜如花,人后百般算计。为坐上当家嫡母的位子而努力。商场上,她腹黑狡诈。家里,她步步为营,当家人的位置被她捏在手中。声名鹊起的同时,风流,水性杨花,口腹蜜剑,心如蛇蝎的词语也伴随着她而来。被人背叛的她觉得爱情神马的都不如钱财还有地位来得重要,可是那个冷酷如冰山的男人是怎么回事?第一次,俩人在青楼为一个美人而言辞激烈,而她以微弱优势而取胜;第二次,她装弱抛洒眼泪让商场的对手名誉扫地,然后就看到不远处一双似笑非笑的眸子看着这一切,而她只是张了张嘴,翻了个白眼无声道:“关你毛事?”第一次是偶然,第二次是巧合,那么第三次,第四次,直到无数次之后,那么偶然也成了必然,巧合就成了成心。于是乎就有了下面这对话:他说:“本世子看上你这女人了!”她点了点头,波澜不惊的道:“哦!”然后就听到对面的人有些咬牙道:“我说,我看上你了!”然后她瞄了他一眼道:“我是个寡妇,还带着一拖油瓶。”他回答道:“没关系,我也成过亲,还带着一儿子。”然后她又道:“我风流成性,水性杨花。”他的身子动了动,然后道:“以后只对我一人风流就好了!”她淡淡一笑,道:“人家说我腹黑狡诈,心如蛇蝎。”他极快的答道:“别人还说我嗜杀成性,冷酷无情呢!”她看了他一眼道:“可是我还克夫呢!”然后就听对面的人低沉笑道:“无事,我命硬,而且克妻!”她翻了白眼道:“所以呢?”就听那人道:“所以,我们两个是绝配!”当她的身世被揭开,一切真相大白之时。似乎只有报复才能抹平她心中的伤痕。也唯有那个男人不顾一切的宠她,爱她,一如既往。如果说复仇给她的是无尽的黑暗,那么爱情,就是是开在黑暗之中一朵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本文宅斗,商斗,各种斗神马的都会有。简介很无能,看文是正道。喜欢的姐妹请收藏。
  • 微微一笑很倾城

    微微一笑很倾城

    前脚“前夫”才“移情别恋”娶了第一美女,后脚就有第一高手来求婚?还说要给一个更盛大的婚礼?名校计算机系的系花贝微微一边囧着,一边……飞快地嫁了。如果一个被无数人仰望的传奇人物、名校顶尖牛人,第一次见面就反问你,“我们什么时候不是那种关系了”,你会怎么反应?那人出身世家,运动全能,外表风雅,气质清华,举止从容,本质……土匪……还傲慢得要死要活……
  • 懒情女主

    懒情女主

    哎呀,死了!重生了!到古代了!当大小姐了!封建社会啊,没权没势怎么活?哎呀,砸了青楼啦!当街抢了男人了!咱上头有人,我是流氓我怕谁?哎呀,画了本漫画疯抢了!写了本小说流行了!咱出名啦!!!哎呀,上辈子少爹疼缺娘爱,这辈子爹娘疼爱,兄长关怀!嗯,嗯,既然借了这身子重活一会,那咱就好好孝敬爹娘关爱兄长,那咱就逍遥生活阖家欢乐!只是——怎么捡个男人却是个教主,抢个男人竟是个王爷,砸个青楼还粘上个风流神医?……且看咱现代女杀手穿越成为古代大小姐,她会变个什么样的人?且看咱现代著明艳情小说家穿越到古代后,会怎么生活?且看咱现代鸭店老板穿越到古代是否还会开鸭店?你有看到过当杀手的作家吗?木有。所以很惨,明子死了,然后穿越了,不过她点气好,穿过去就当大小姐,所以,当向往平淡生活的明子穿越成为李明儿后,她会怎么生活呢,她的生活是真的趋于平淡还是多姿多彩呢?…………………◆◆片段一“……”看着对面张狂的女人,呃,很烦,因为她很吵。明子打个哈欠,“春芽,关门,放小白。”“汪汪汪……”一只浑身通黑毛色锃亮的藏獒冲了去来。“啊……”“咚”晕了。安静了,世界真美好,生活多美妙!◆◆片段二“你要和我抢这个男人?”“哎呀,不好意思啊,我会不和你抢的。来人啊,扛了回府。”明子挥着手身后出来六个壮汉,扛着地上的男人转身就走。“你……,把人给我放下,你知道我是谁吗?”“不好意思,你是谁我不赶兴趣,我现在只对他有兴趣。拜拜!”转身潇洒地离开。◆◆片段三“来人啊,给我砸,狠狠地砸,砸坏了算她的。”明子指挥着众人。呃,算谁的?顺着手示看去,哦,原来是算老鸨的啊,那就砸吧。…………囧,简介无能,文文精彩,慢热文,本文宠文,帅男多多,轻松小白,亲们可以跳坑啦!!此作是淼一时抽风下的产物,本文不出意外应该是np文,所以,对于不喜欢NP文的亲们,淼在此表示很不好意思,但,可以预定下一本吧,现言的一对一,嘿嘿…………………………特此介绍淼的完结文《重生之老公要从小养成》睡梦中也能重生?嗯,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重生回到六岁的自己的身上,那咱就要从小励志好好学习,没事帮老爸种种瓜,帮老妈赚赚钱,帮家里托托贫,再去找到小时候的老公,从小培养。嗯,嗯,不错,一定要把他变成理想中的完美好男人,完美好老公。◆◆◆◆◆◆◆◆◆◆◆◆好友文文:《首领小夫人》景行《盛世军婚》逐云之巅
  •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本书针对大众日常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提供具体的自我诊断测试、行为分析以及自我矫正(疗法)指南等。涵盖了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忧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以及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普遍心理问题。每种类型的心理异常,都设计了一个针对此心理异常的总体测验或者分类测验,以便读者进一步鉴别心理异常的情况和类别。每个心理异常包括自我诊断测验、测验结果的解释与建议、矫正心理异常的建议措施、预防该类心理异常的建议等。通过书中的诊断性自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趋向,以便及早地发现不健康的心理信号。
  • 蝙蝠

    蝙蝠

    爱情,不是最终的依靠。只有退到底线时,才发现,身边默默陪着你的才是真正值得的情感。三篇动人的短篇治愈故事集结,蔡智恒用文字温暖你人生中的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