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09

第9章 东晋宋齐梁陈社会文化的(6)

“夫昆山多玉,尚有砾沙,浮水丰金,宁无土石。沙门之中,禅禁实多,不无五三,缺于戒律。正可以道废人,不应以人废道,子何睹此,遂替释教。故经曰:‘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册,第143页下。随着中国僧团的发展壮大,出现有悖于佛教教义的行为,略带普遍性,由此引发争论,成为社会问题焦点。所以,一定时期宗教政策的制定,既由统治者意志决定,又由僧人自身问题引发,与社会实际相关联,各朝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确立佛教合法地位——东晋时期

政府对佛教管理的要求,据已有文献记录,起于东晋成帝时期,现象是发起沙门是否致敬王者的争论。这一次争论形式上是讨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实际是执政党派间的派系冲突。

东晋咸康六年(340),“成帝幼冲,庾冰辅政,谓沙门应尽敬王者。尚书令何充等议不应敬。下礼官详议,博士议与充同。门下承冰旨为驳,尚书令何充及仆射禇翌、诸葛恢、尚书凭怀、谢广等奏:‘沙门不应尽敬。’”接着,何充等又二奏:“辄共寻详有佛无佛,固非臣等所能定也,然寻其遗文钻其要旨,五戒之禁实助王化。贱照照之名行,贵冥冥之潜操,行德在于忘身,抱一心之情妙。”从佛教有助于社会道德建设,有利于帝王统治的角度支持佛教。然后,何充等又三奏:“直以汉魏逮晋不闻异议,尊卑宪章无或暂亏也。今沙门之慎戒,专专然及为其礼,一而已矣。至于守戒之笃者,亡身不吝,何敢以形骸而慢礼敬哉。每见烧香咒愿,必先国家欲福佑之隆,情无极已,奉上崇顺。出于自然,礼仪之简,盖是专一守法。是以先圣御世,因而弗革也。”《尚书令何充奏沙门不应尽敬》,《弘明集》卷十二,《大正藏》第52册,第79页中-80页中。再从佛教历史沿革、宗教为王朝祈福等方面说明僧人行为可以超越世俗礼仪。

此次议沙门是否致敬王者的两派势力,庾冰代表皇族外戚,要求所有佛教僧人必须向统治者致敬,突出帝王的权威。另一派以何充为代表,属于有佛教信仰的顾命大臣,主张佛教僧人可以不向统治者致敬,在皇权统治之外,留有独立空间。通过三次上书,随着何充一派势力的增强,质问僧人是否需要遵守世俗礼仪管理的争论也平息下来,仍循前制。

何允、庾冰的权争,以何充胜而告终。正是这位何充,施宅建立了东晋第一所尼寺。由于何充对佛教的支持,东晋佛教,特别是比丘尼僧团得以顺利发展。

褚太后继何充后建立了东晋第二所尼寺——延兴寺,在她临朝称制期间,未对佛教出台限制政策。“桓温之废海西公也,太后方在佛屋烧香,内侍启云:‘外有急奏’,太后乃出。”《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下》,第636页。可见褚太后对佛教信仰的身体力行。

东晋孝武帝信仰佛教,太元六年(381)春正月,“帝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人,引诸沙门以居之”《晋书》卷九《帝纪第九·孝武帝》,第148页。佛教因而得以大力发展。案《比丘尼传》,孝武帝与简静寺支妙音有交往。同时,孝武帝曾供给僧朗物资,并有通信。他说:昔刘曜创荒戎狄继业,元皇龙飞遂息江表。旧京沦没,神州倾荡,苍生荼蓼,寄在左衽,每一念至嗟悼。朕心长驱魏赵,扫平燕伐,今龙旗方兴,克复洢洛,思与和上,同养群生。至人通微,想明朕意,今遣使者,送五色珠像一驱,明光锦五十匹,象牙簟五领,金钵五枚,到愿纳受。《晋天子司马昌明与僧朗书》,《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大正藏》第52册,第322页上。孝武帝希望信仰佛教可以带给他幸运及力量。

东晋安帝时期,继庾冰、何充之争后,经桓玄发起,又展开了对僧门是否要致敬王者的争论。这一次争论的起因,起于桓玄整顿僧纪,“把遵守戒律修道和远离世俗归隐山林的修行人除外,放逐了一般庸僧,严格管理户籍”镰田茂雄著,关世谦译《中国佛教通史》第二卷,台北:佛光出版社,第377页。从实质上讲,同样是因为皇权微弱和大臣派系间的争斗。此次争论,以桓玄与王谧为代表。

桓玄认为,佛教是否服从世俗礼仪的规定,仅说“历代不革,非所以为证也。曩者晋人略无奉佛,沙门徒众皆是诸胡,且王者与之不接,故可任其方俗,不为之检耳。今主上奉佛,亲接法事,事异于昔,何可不使。其礼有准,日用清约,有助于教,皆如君言。此盖是佛法之功,非沙门傲诞言之所益也,今笃以祗敬,将无弥浓其助哉”《桓玄与王令书论敬王事》,《弘明集》卷十二,《大正藏》第52册,第81页中。他承认佛教的教义有助王化、改善社会道德风尚的功能,但是,这些并非是佛教僧人可以不遵守世俗礼仪的理由,僧人并不能完全代表佛教。由于桓温多年经营,桓玄权盖一时,僧尼面临被沙汰局面。

隆安元年(397),“桓玄劝帝沙汰僧尼。诏曰:‘沙门有通经律,行可宣寄大化者,听依所习,否者悉令罢道。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及远法师以书抵元(桓玄),遂停其诏”《历代编年释氏通鉴》卷二,《续正藏》第76册,第29页上。对于此次下诏时间,《佛祖统纪》录为隆安二年(398),诏“有能伸述经牒,演说义理,律行修正者,并听依所习,余悉令罢道。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两书所录相差一年,除此之外别无记录。此次桓玄发起的沙汰僧尼行动,因收到庐山慧远书信而暂缓,后因篡位事发而中止。

隆安三年(399),发生支道林此段所记录的支道林,按时间考定,与“六家七宗”代表人物之一,著《即色游玄论》的支道林非同一人。著《即色游玄论》的支道林东晋太和元年(366)已去世,而建康支道林上书的时间明确为隆安三年(399),时差三十三年。但考虑到“六家七宗”的支道林与郗超交好,郗超与恒温关系密切,确有可能为支姓僧人上书桓玄,而后人托名为支道林。上书桓玄述沙门名籍一事:四月五日,京邑沙门等顿首白:夫标极有宗,则仰之者至;理契神冥,则沐浴弥深。故尼父素室,颜氏流涟。岂不以道隆德盛,直往忘反者哉。贫道等虽人凡行薄,奉修三宝,爱自天至,信不待习。但日损功德,抚心增忾,赖圣主哲王,复躬弘其道。得使山居者骋业,城傍者闲通,缘皇泽旷洒、朽干蒙荣。然沙门之于世也,犹虚舟之寄大壑耳。其来不以事,退亦乘闲,四海之内,竟自无宅。邦乱则振锡孤游,道洽则欣然俱萃。所以自远而至,良有以也。将振宏纲于季世,展诚心于百代,而顷频被州符求抄名籍,煎切甚急。未悟高旨,野人易惧,抱忧实深。遂使禅人失静,勤士废行,丧精绝气,达旦不寐,索然不知何以自安。伏愿明公,扇唐风于上位,待白足于其下,使怀道获济,有志俱全,则身亡体尽,毕命此矣。天听殊邈,或未具简,谨以上闻,伏追悚息。[梁]释僧祐《弘明集》卷十二,《大正藏》第52册,第85页下。案上文所录,此事虽以求沙门名籍为名,实则反映了时下僧尼“顷频被州符求抄名籍”的状况。

隆安年间,并发道教孙恩起义。“隆安三年十一月甲寅,妖贼孙恩陷会稽,内史王凝之死之。”“隆安四年五月,会稽内史谢琰为孙恩所败,死之。恩转寇临海。”“六月,辅国司马刘裕破恩于南山,恩将卢循陷广陵,死者三千余人。”“冬十一月,宁朔将军高雅之及孙恩战于余姚,王师败绩。”“义熙七年卢循走交州,刺史杜慧度斩之。”《晋书》卷十《帝纪第十·安帝》,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67页。刘宋武帝刘裕在对孙恩战争中获胜,也成为政治上的大赢家,迫使东晋末帝禅位,成为刘宋开国皇帝,这也是刘宋朝支持佛教的原因之一。

元嘉十二年(435),何尚之与宋文帝的对话,列举了东晋以降士族中的主要佛教信仰者:度江以来,则王导、周、庾亮、王濛、谢尚、郄超、王坦(之)、王恭、王谧、郭文、谢敷、戴逵、许询,及亡高祖兄弟、王元琳昆季、范汪、孙绰、张玄、殷,或宰辅之冠盖,或人伦之羽仪,或置情天人之际,或抗迹烟霞之表,并禀志归依,厝心崇信。《高僧传》卷七,《大正藏》第50册,第367页下。总的来说,佛教在东晋得到了士族势力的支持,确立了合法地位。这一时期,何充、褚太后、东晋孝武帝、东晋穆帝的佛教信仰推动比丘尼僧团建设,使比丘尼僧团得以在东晋存在和发展。二佛教自由传播及其弊端显现——刘宋时期

元嘉八年(431),求那跋摩至建康,宋文帝曾就“戒杀”一事询问跋摩,说自己“常欲持斋不杀,迫以身殉物,不获从志。法师既不远万里来化此国,将何以教之?”求那跋摩回答:夫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非由人。且帝王与匹夫所修各异,匹夫身贱名劣,言令不威,若不克己苦躬,将何为用。帝王以四海为家,万民为子,出一嘉言则士女咸悦,布一善政则人神以和。刑不夭命,役无劳力,则使风雨适时,寒暖应节,百谷滋繁,桑麻欝茂。如此持斋,斋亦大矣。如此不杀,德亦众矣。宁在阙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然后方为弘济耶。《高僧传》卷三,《大正藏》第50册,第340页下。此言深得宋文帝之心,于是感叹:“夫俗人迷于远理,沙门滞于近教。迷远理者谓至道虚说,滞近教者则拘恋篇章。至如法师所言,真谓开悟明达,可与言天人之际矣。”《高僧传》卷三,《大正藏》第50册,第341页上。这段记录显示出刘宋初期“五戒”与当时社会文化不相适应的一面。正如“俗人迷于远理”,“沙门滞于近教”所强调的,宋文帝对佛教及当时建康僧尼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元嘉八年(431)后,佛教内部进行局部改革。元嘉十一年(434),南林寺戒坛由僧伽跋摩主持重受戒,也可视作对建康佛教势力的干预与再分配。

元嘉十二年(435),刘宋朝颁布第一道限制佛教的诏书:丹阳尹萧摹之奏曰:“佛化被于中国,已历四代,而自顷以来,更以奢竞为重。请自今以后,有欲铸铜像者,悉诣台自闻;兴造塔寺精舍,皆先列言,须许报然后就功。”诏可。又沙汰沙门,罢道者数百人。《南史》卷七十八《列传第六十八》,第1309页。《释教部汇考》(《续正藏》第77册,第4页中)并有记录:“太祖元嘉十二年,诏禁兴造寺塔,沙汰沙门罢道者。按《宋书·太祖本纪》不载 ……元嘉十二年,丹阳尹萧摩之奏曰:‘佛化被于中国,已历四代,形像塔寺,所在千数。进可以系心,退足以招劝,而自顷以来,情敬浮末,不以精诚为至,更以奢竞为重。旧宇颓弛,曾莫之修,而各务造新以相姱,尚甲第显宅。于兹殆尽材竹铜彩,糜损无极,无关神祇,有累人事。建中越制,宜加裁检,不为之防,流道未息。请自今以后,有欲铸铜像者,悉诣台自闻。兴造塔寺精舍,皆先诣在所二千石,通辞。郡依事列言。本州岛须许报,然后就功。其有辄造寺舍者,皆依不承用诏书律。铜宅林苑,悉没入官。’诏可。又沙汰沙门,罢道者数百人。”因为佛教在元嘉年间得到极大发展,僧尼数量激增,需要大量建设佛寺。在造寺过程中,由于佛寺修建风格华丽,耗用社会财富较多,引起了社会人士的不满,并以此为由要求停止或暂缓佛寺建设。

元嘉二十一年(444),佛教僧人参与孔熙先谋反:“(王园寺)尼法净、昙览,染孔熙先谋,人身穷法,毁坏寺舍,诸尼离散。”《比丘尼传校注》,第159页。这次事件谋反,涉及彭城王刘义康、孔熙先及臧质。王国寺尼法静在其中起到上下勾通的作用。第一,她进出彭城王刘义康府宅;第二,她与孔熙先有交道;第三,法静的妹夫许耀,经法静介绍与孔熙先联系;第四,法静与豫章胡藩子遵世有交往。然就其政变需要依靠僧尼广为联系来说,如非夸大其词,则折射出刘宋元嘉年间比丘尼行动自由、与社会各界均有接触的现象。

元嘉年间比丘尼出入王宅府第并非孤例,宋文帝太子刘劭谋反参与人之一,女巫严道育利用巫蛊诅咒,事发后“道育叛亡,捕之不得。上诘责劭、浚,劭、浚唯陈谢而已。道育变服为尼,逃匿东宫”《南史》卷十四《列传第四·宗室》,第254-255页。由此可知太子府有比丘尼进出。同时,太子母宋文帝元皇后是佛教信仰者,资助建福寺建造无量寿佛像一尊;宋文帝潘妃供给青园尼寺四时物资,也与比丘尼有往来。可见刘宋朝允许佛教自由传播,比丘尼往来宫廷略带普遍性。

孝武帝孝建二年,大臣周朗上书言:释氏流教,其来有源。渊检精测,固非深矣;舒引容润,既亦广矣。然习慧者,日替其修;束诫者,月繁其过。遂至糜散锦帛,侈饰车从。复假粗医术,托杂卜数,延妹满室,置酒浃堂。寄夫托妻者,不无杀子,乞儿者继有,而犹倚灵假像。背亲傲君,欺废疾老,震损宫邑,是乃外刑之所不容戮,内教之所不悔罪。今宜申严佛律,裨重国令,其疵恶显著者,悉皆罢遣,余则随其艺行,各为之条。使禅义经诵,人能其一,食不过蔬,衣不出布。若应更度者,则令先习义行。本其神心,必能草腐,人天竦精,以往者,虽侯王家子,亦不宜拘。《释教部汇考》,《续正藏》第77册,第4页中-下。书奏忤旨,周朗自解去职。周朗上书所透露的信息显示,彼时僧人分为“习慧者”、“束戒者”;也有僧人行“医术”、“卜数”;寺院有“寄夫”、“托妻”、“杀子”、“乞儿”现象;僧尼来源有“侯王家子”及“宫邑”诸人。当时僧尼,甚至有“禅义经诵”不能其一、食有过于蔬、衣华丽于布的现象。然而孝武帝默许以上诸行为,究其原因,一是政权初立,僧尼势力对他仍有助益;二是延续东晋以来形成的传统。

同类推荐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香水女神:制服特种兵男友

    香水女神:制服特种兵男友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是香水界人人称奇的公主,他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特种兵军官!看着面前俊拔的男人,她无所谓道:特种兵又怎么样?她看上的男人,只有乖乖束手就擒的份,想逃开?没门!!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相府庶女之吾兄妖孽

    相府庶女之吾兄妖孽

    刚出生时因病弱被师父抱上了尼姑庵六年一过不知人间险恶的小尼姑又被踢下了山*相府内,阴谋诡计,阳奉阴违,处处危险。后母姐姐都出手,好生危险有木有!半月一过,回到相府的小尼姑安然无恙依旧活着。阴谋诡计呢?巧计陷害呢?这不科学!*一只小手,忽的从中截断,一下子抓住了他的手,转头一看,正是一个面目干净可爱的小娃娃,小手轻轻的捏着他的手腕却丝毫动弹不得,他挣脱了半天也挣不开小尼姑笑颜可爱,甜甜的开口:“施主,打打杀杀很没有教养的,君子动口不动手,万事皆休,以和为贵才是君子之道,施主您说对么?”小尼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大眼眯成月牙状,看起来无害又天真。我佛慈悲,身为佛家弟子,必须心存善念不可杀生,不可害人,切记渡人渡己*小尼姑醒来的时候愣了约莫能有一炷香才从迷茫中回过神来看了看自己纤细修长的五指,她咬着手指努力的回想,才清醒的意识到昨天发生了什么。她的秘密,被发现了…被哥哥发现了!心怀慈悲的小尼姑困扰的想着嗯…灭口吧!*【片段】当小尼姑醒来时,发现自己赤条条的坐在浴桶内抬头,妖孽哥哥笑眯眯的蹲在旁边,将下巴抵在浴桶边缘之上。小尼姑眨了眨眼,妖孽哥哥跟着眨眨眼,笑:“是我救醒你的哦。”小尼姑低头一看,愣住。“啊啊啊啊——”凄惨的叫声响起。门外姐姐和后娘捂脸,娘嘞,作孽哦,被那样的妖孽盯上。*心怀慈悲小尼姑VS妖孽妹控阴险哥哥的故事本应该降妖除魔的小尼姑表示…天下没有比自家哥哥最妖魔的玩意了!!!伪兄妹,不乱伦。群号:85969061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价弃妃

    天价弃妃

    苏漠漠,二十一世纪的神级法医,经她手检验过的死人,不管有冤没冤,通通死得安息。除此之外,她还是帝级的武术教练,高徒满天下,谁敢欺负她?保准被扁得只剩半口气。另外,闲时无事,她也会上T台走走秀,每一次的出场都把摄影师手上的相机电源耗尽一次又一次。如此风云人物,却最后含恨而死。靠!为什么她好好爱岗敬业,累死累活几日几夜不曾休憩地为人民服务,回报她的就是一把冷冰冰的枪口?遇到不法之徒丧命就算了,为什么还不能让她睡个安稳觉?非得要安排她穿越?穿越就罢了,为什么偏偏是个谁都能捏的软柿子?还是个不得宠的弃妃?靠!她不干了,像她这样在现代中国黑白两道的风云人物,凭什么要呆在这个鸟不拉屎的荒蛮地方被人欺负被人辱骂?她是谁?是连鬼都不怕的苏漠漠。现在这具身体是她的,谁再欺负她,小心她送她个解剖当见面礼!在这个虚情假意横行,尔虞我诈肆虐,强者生存弱者淘汰法则的时代,且看她如何从一个人人唾弃不得宠的弃妃,从一开始软弱无能只能看着自己被人欺辱,却毫无还手之力的弱小势力,完成破茧化蝶的美丽蜕变,成为三国群雄逐鹿的唯一风云人物。苏漠漠:总有一天你会知道你有多愚蠢,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哪怕是全天下的珍宝,你的江山,甚至是你的性命……也同样唤不回一颗心……君御轩:休离?女人你是不是吃错药了?本王告诉你,你想休夫想都别想!君御风:漠漠,从此你是朕生命中唯一的信仰,所以,请你别只是留给朕一个无情的背影好吗?纳兰浅:我一直在等,等你成为弃妃的那一天……届时本相一定下天价的聘礼,娶你为正妻,从此弱水三千,只取你一瓢!!邪青:漠漠,你知不知道你把我未痊愈的心伤得有多血淋淋?是你,让我从此失去了心底的支撑,让我陷入绝望的深渊。可是,即便如此,我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你……故事还在深入,人物还在增加,男主也在一步一步浮出水面,欢迎亲们深入探讨……简介无能,亲们多多包涵……***【感谢区】***感谢亲hnd6706送的钻钻;亲xiaochun64送的花花;韩韩千雅亲送的花花;亲毓虞懿妤谀煜聿佾送的钻钻;亲3368689送的花花;亲johnson1224送的钻钻和花花;亲流水vs落花送的花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家教是青少年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任重而道远的。为了孩子少走弯路,为了孩子不受伤害,为了孩子多学点儿知识技能,为了孩子能健康地成长……父母有太多的理由,也付出了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家长们,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多一些应有的尊重;少一些强制和命令,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少一些猜测和居高临下,多一些信任和心平气和……给孩子自由的阅读空间,让他们从精彩的故事中学习和成长
  • 霸你霸上瘾:风尘帝姬

    霸你霸上瘾:风尘帝姬

    简介不符合要求,请按照规定重新拟定。
  • 王子跟我谈恋爱

    王子跟我谈恋爱

    亲眼目睹了好朋友和男朋友在床上缠绵的楚逆大受打击,转头又被这两位最亲密的人算计陷害,以前真是瞎了眼了!夏之光的出现,像一道强烈的光芒一样,照亮了楚逆的世界。游戏也好,真爱也罢,就是面前这个男人了吧!就这样吧,我不挣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