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32

第32章 专案研究(5)

就南林寺戒坛重受戒所依戒本来说,如依求那跋摩,则以《四分律》系统为主,同时他也译有《十诵羯磨》;如依僧伽跋摩,则以说一切有部《十诵律》系统为主;如依狮子国比丘尼,按法显至狮子国的见闻,该国比丘尼应弘《五分律》系统。考虑到南林寺戒坛的主事人为僧伽跋摩,笔者倾向于按《十诵律》系统。

据笔者考证,净秀未曾从求那跋摩或僧伽跋摩受戒见下节《略论禅林寺净秀尼》。不仅如此,当时许多著名比丘尼没有参与此次受戒律。比如景福寺当时有一位比丘尼法辩,“少出家为景福寺慧果弟子”,未参与元嘉十一年的二部受戒。她的出名,在于与扬州刺史琅琊王刘子产的交往及从畺良耶舍习禅的修为。按她大明七年(463)卒,元嘉十一年已30岁,符合二部受戒的要求,但未有二部受戒记录。就法辩在比丘尼史上的地位来看,如未有记录,则可能她没有参与重受戒。再有,普贤寺著名的尼僧正宝贤尼元嘉十一年已44岁,时住建安寺。她有参与的可能性,但未有参与二部受戒记录。

再考南林寺戒坛涉及的尼寺,包括景福寺、建安寺、瞿昙寺、永安寺及王园寺等5所尼寺。笔者在本书第三章中统计,刘宋朝仅建康一地有新建尼寺19所,加东晋朝已建尼寺8所,共27所,且仅是见于记录的尼寺。此次重受戒、建福寺、延兴寺、简静寺、青园寺等重要尼寺均未有尼参与。综合推论,此次二部授戒并不如后世记录的那么重要。虽有慧基等僧的参与,南朝佛教界对此事并不重视,较有可能体现了刘宋政府对建康佛教势力再分配的干预。

其后,至“元徽二年,法颖律师于晋兴寺开《十诵律》题,其日有十余尼,因下讲欲重受戒。(普)贤乃遣僧局,赍命到讲座,鸣木宣令诸尼,不得辄复重受戒。若年岁审未满者,其师先应集众忏悔竟,然后到僧局。僧局许可,请人监检方得受耳,若有违拒,即加摈斥。因兹已后,矫竞暂息。”《比丘尼传校注》,第109页。普贤寺宝贤作为京邑尼僧正,将南林寺二部重受戒定性为“增长戒善”,并禁自后重受戒的行为。

§§§第四节 略论禅林寺净秀尼

《禅林寺净秀尼传》记录于《比丘尼传》卷四,《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南藏》、《赵城藏》、《高丽藏》、《弘法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嘉兴藏》、《清藏》、《频伽藏》、《弘教藏》、《大正藏》及《古今图书集成》中有收录参见童玮编《二十二种大藏经通检》,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31-132页。除《比丘尼传》外,净秀尼的事迹在《广弘明集》、《释氏六贴》、《佛祖统纪》、《大宋僧史略》、《释氏要览》、《出三藏记集》及《兜率龟镜集》中有相关记载,收录于《古今图书集成》。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印行的影印本《高僧传合集》,以碛砂藏本为底本。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比丘尼传校注》,由王孺童依据《大正藏》为底本,采用《资福藏》、《普宁藏》、《永乐北藏》、《赵城金藏》、《高丽藏》、《碛砂藏》、《径山藏(嘉兴藏)》、《永乐南藏》、《清藏》进行对校。本节以《高僧传合集》影印的《比丘尼传》为底本,参考《比丘尼传校注》、大正藏本《比丘尼传》、沈约撰《南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及《古今图书集成》尼部列传部分和其他相关资料考校。

其中,《南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具有较大参考价值,不仅因为作者沈约“历仕三代,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南史》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七·沈约》,第941页。,被道宣评价为“沈休文之慈济,颜之推之归心,词采卓然,迥张物表”《广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第97页。,也因为该篇成书在释宝唱撰文之前。沈约生卒年为441—513年,他“天监中又撰《梁武纪》十四卷,又撰《迩言》十卷,《谥例》十卷,《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皆行于世”《南史》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七·沈约》,第942页。也就是说,《南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在公元513年前就已完成并有流传。而释宝唱撰《比丘尼传》成书于天监十五年(515)之后,因为卷四记录闲居寺僧述尼天监十四年(514)卒,顶山寺道贵尼及山阴招明寺法宣尼于天监十五年卒。《开元释教录》也记载:“(宝唱)天监年中,频敕撰集,皆惬帝旨。十五年景申,又敕撰《经律异相》一部。唱又别撰《尼传》四卷。”《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册,第538页。按成书的时间先后,考《比丘尼传》编撰缘由,笔者认为,释宝唱参考了沈约撰《南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也许是同一原因,《古今图书集成》收录从晋到齐的比丘尼中,除了净秀尼事迹按沈约《南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其余均按《比丘尼传》引录。一净秀尼生平

按沈约《南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净秀尼先祖世代为官:上溯周孝王时,净秀先祖名非子者被封于秦,非子曾孙秦仲为宣王侯伯,秦仲少子被平王封于梁为伯。少子故之后,此一支旁宗以梁为姓。汉景帝时,梁林为太原太守,徙居北地乌氏,汉元嘉元年梁景为尚书令。魏时,梁爽为司徒左长史,晋太始中,梁阐为凉雍二州刺史。净秀祖遭永嘉之难,后还于宋,秀祖父子畴为征虏司马,父梁粲之为征虏府参军事,封龙川据郑梁生,吴文星等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台北:三通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第2285页注:龙川“(今县名)在广东惠阳县东北三百三十里,汉置,属南海郡”,“东汉属交州南海郡,晋属广州南海郡,南宋,南齐因之”。都亭侯《比丘尼传》为“都乡侯”,笔者认为应是“都亭侯”。“乡亭”一指乡村的亭,与“野亭”、“下亭”指同一范围,据《光武纪》云:“亭侯,伺候望敌之所”(参见安作璋《秦汉制度史稿》,第212页)。之后成为一种官职,与军事有关,并不太高,较符合净秀父亲的身份。

净秀生于东晋末年,历经宋、齐、梁,僧腊70年左右,天监五年(506)89岁往生兜率。她的一生,见证了佛教在南朝主要时期的发展、困顿与兴盛。她家世显赫笔者认为,净秀先祖受永嘉难后归宋,是东晋士族南迁,文化转移并形成南朝江东文化的体现,一方面表明了南朝所认定自己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作为有代表性并有一定地位的家族成员,净秀出家为尼一事也反映了统治者对佛教的认同。、童贞出家、戒行精严、少习涅槃、往生兜率,和当世多位重要高僧有接触,与历代统治者交好且关系密切宋南昌公主及黄修仪、宋明帝、齐文惠帝、齐竟陵文宣王及梁武帝相敬并供给物资。其受戒尼师业首及弟子僧念、僧述在《比丘尼传》中均有正传记录,可以说,净秀在比丘尼史上相当重要。本节主要考证她的出家受戒及往生情况。二出家及受戒

1.出家年龄

净秀尼的出家年龄,一说19《大正藏》及《比丘尼传校注》所录。,另说29《高僧传合集》,第974页,据《比丘尼传校注》:金藏、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径山藏、清藏、金陵本作29。,各传记录不一,但卒于天监五年(506),所有记录均同,现将各传中相关年表统计如下:表7-4净秀尼出家年龄推断表事件/年龄《比丘尼传校注》《比丘尼传校注》,第164-166页。《高僧传合集》

本《比丘尼传》《高僧传合集》,第 974页。《广弘明集》《南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广弘明集》卷二十三,《大正藏》第52册,第270-272页。《释氏六贴》[五代]义楚《释氏六贴》卷八《高行部诸尼》,《大藏经补编》第13册, 第144页。出生(反推出)义熙十四年(418)义熙十四年(418)数据不详义熙十四年(418)持斋7岁自然持斋

元嘉元年(424)7岁自然持斋

元嘉元年(424)7岁自然持斋,十岁诵经行道,长斋蔬食7岁

元嘉元年(424)受五戒7岁后,12岁前7岁后,12岁前10至12岁7岁后,12岁前初求出家12岁

元嘉六年(428)12岁

元嘉六年(428)1212岁元嘉六年(428)出家19岁

元嘉十三年(436)29岁(446)

元嘉二十三年2929岁(446)

元嘉二十三年受精舍、施寺大明七年(463)

47岁大明七年(463)

47岁大明七年(463)大明七年(463)

47岁禅林寺命名泰始三年(467)

50岁泰始三年(467)

50岁泰始三年(467)未提敕见至内殿天监三年(504)

87岁天监三年(504)未提天监三年(504)往生天监五年(506)

89岁天监五年(506)

89岁天监五年(506)89岁再查僧述尼传僧述尼传中生卒时间需要重新校核,案《比丘尼传》,僧述卒于天监十四年(515)84岁,那么元嘉二十四年应为16岁,而传中记录她元嘉二十四年已19岁。这是另一问题,不再此论述,本文仍以19出家为准。,僧述于元嘉二十四年(447)19岁从禅林寺净秀尼出家,如果按净秀天监五年89岁来算,元嘉二十四年净秀只有29岁,所以净秀或是19岁出家,或是公元447年已超过29岁。综合比较之下,笔者认为净秀19岁出家较合理。

2.是否受戒于求那跋摩

《比丘尼传》记载:“宋元嘉七年,外国沙门求那跋摩至都,律范清高,秀更从受戒。”《比丘尼传校注》,第165页。但《广弘明集》录为:“又于南园就颖律师陈垣《释氏疑年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页录: “京师多宝寺法颖(敦煌索氏),齐建元四年卒,年六十七(416-482)”。受戒”,“后又就三藏法师受戒”《南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广弘明集》卷二十三,《大正藏》第52册, 第271页。《释氏六贴》录为:“请晖法师、颖律师讲十诵律,从跋摩受戒。”《释氏六贴》卷八《高行部诸尼》,《大藏经补编》第13册,第144页。以上三条不同记录,引出净秀是否从求那跋摩受戒,《比丘尼传》此处“求那跋摩”是否需要校改的问题。

案《高僧传》:求那跋摩,罽宾人,20岁出家受戒,“深达律品妙入禅要”,于元嘉八年前,已随商人竺难提元嘉十年此人载比丘尼铁萨罗等入住景福寺,见《僧果传》。 “值便风遂至广州”,“以元嘉八年正月达于建邺”《高僧传》卷三,《大正藏》第50册, 第340页。另一说录于《比丘尼传校注》第43页:“元嘉六年,西域沙门求那跋摩至。”。求那跋摩至建邺后,(元嘉八年)住祇洹寺讲法华和十地,并译出《杂心论》后品,于“其年九月二十八日中食未毕”逝,时65岁《续高僧传》卷三,《大正藏》第50册, 第341页。如果求那跋摩元嘉八年逝,时净秀只得13岁,尚未出家,不可能更从其受戒。

另一位外国三藏法师僧伽跋摩也有为南朝比丘尼传戒的经历:元嘉十一年笔者认为应指元嘉八年,元嘉十一年一说适用于僧伽跋摩。,“时师子国比丘尼八人来,未几复有尼铁索罗三人至,足为十众,乃请僧伽跋摩为师,为景福寺尼慧果等,于南林戒坛依二众重受具戒,度三百余人”《佛祖统纪》卷三十六,《大正藏》49册, 第344页。但是,僧伽跋摩“元嘉十九年,随西域贾人舶还外国,不详其终”《高僧传》卷三,《大正藏》第50册, 第342页。根据《南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净秀)后又就三藏法师受戒,清净水香复如前,不异青园”一句,笔者推论,这一受戒时间应在立禅林寺后,即大明七年(463)后,“跋摩”不应指求那跋摩。至于僧伽跋摩,元嘉十九年后,是否又还南朝为尼受戒,有待考证。另一种可能,因为《净秀尼传》中提到有神异的外国道人来自罽宾,所以净秀一系法脉应和罽宾有联系,她受戒于一位来自罽宾并且当时在都下的三藏法师,但已失该三藏法师之名号,而以求那跋摩代之。

与净秀及戒律有关的外国沙门还有一位僧伽跋陀罗,永明十年(492),“禅林比丘尼净秀,闻僧伽跋陀罗法师于广州共僧祎法师译出梵本《善见毗婆沙律》一部十八卷,京师未有,渴仰欲见”,并以十一年“四月十日得律还都,顶礼执读,敬写流布”《出三藏记集》,《大正藏》第55册, 第82页。由此可见,净秀也从僧伽跋陀罗处受得戒律一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净秀并未直接受戒于求那跋摩。三持律与往生

禅林寺净秀尼作为东晋宋齐梁陈时期比丘尼习禅及往生的代表人物,极具特点。首先,净秀对佛教戒律的学习,并非只限于一种:净秀先从外国沙门普练谘受五戒,她的受业师青园寺业首尼的戒法传承不详,极有可能是《摩诃僧祇律》系统,因为东晋时期由佛陀跋陀罗与法显译共的《摩诃僧祇律》与佛陀跋陀罗在建康弘传的禅法相配合,建康地区大多数寺院对此部律有一定接触。其次,净秀受戒于法颖,创立禅林寺后又请比丘于寺中讲《十诵律》。再次,不只限于建康所译的戒律,净秀又远赴广州从僧伽跋陀罗处得到《善见律毗婆沙》一部。也就是说,净秀对各大戒律都有研究,博采众家之长,以符合中国比丘尼的需要。

在净秀带领下的“禅林寺为禅学所宗,去来投集更成嚣动”《比丘尼传校注》第204页。而且,禅林寺也经常显现神迹:“秀手写众经,别立经台置在于堂内。娑伽罗龙王二兄弟,现迹弥日示其拥护,知识往来无不见者。每奉请圣僧果食之,上必有异迹。”净秀“又尝七日供养礼忏讫摄心澍想,即见二胡僧举手共语:一称弥呿罗,一称毗佉罗,所著袈裟色如熟桑椹。秀即以泥染衣,色令如所见。他日又请阿耨达池五百罗汉,复请罽宾国五百罗汉”同上,第166页。等,均为神通显现应验事例。

净秀往生弥勒净土在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力,在净秀早年,“时有马先生,世呼神人也。见秀记言:‘此尼当生兜率。’”天监五年,“彭城寺慧令法师六月十九日,梦见一柱殿严丽非常,谓是兜率天宫,见净秀在其中,令即嘱之:‘得生好处勿忘将接。’秀曰:‘法师兄是大丈夫。弘通经教自应居胜地。’”这一年七月十三日,净秀梦见“幡盖乐器在佛殿西”,二十七日,净秀“告诸弟子:我升兜率天”《比丘尼传校注》,第166页。这段话表明,持戒与往生弥勒净土有一定关系。

上段所录彭城寺比丘慧令,笔者认为,是梁武帝时期的僧正:梁天监九年 “敕僧正慧超,令唤京师能讲大法师,宿德如僧祐、昙准等二十人,共至建康。前辩妙光事,超即奉旨。与昙准、僧祐、法宠、慧令、慧集、智藏、僧旻、法云等二十人,于县辩问。”《出三藏记集》,《大正藏》第55册,第40页中-下。案《广弘明集》,中大通五年,“自皇太子王侯以下,侍中司空袁昂等,六百九十八人,其僧正慧令等义学僧镇座一千人,昼则同心听受,夜则更述制义”《萧子显御讲金字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序》,《广弘明集》卷十九,《大正藏》第52册,第237页上。从时间上推论,上述慧令为同一人。笔者认为,比丘慧令在萧梁的建康佛教界具有相当影响力,作为建康二十大德之一,及京邑僧正,他的弥勒净土信仰对僧尼的修行起到指导作用。

§§§第五节 “八敬法”再检视

“八敬法”,也译作“八不可过法”、“八重法”,规定了比丘尼应尊敬比丘的八条基本原则,在“布萨时应白比丘尼僧中说是八敬法。布萨竟,至明日,是先受八敬法比丘尼,应还来礼是教诫比丘足。比丘尼僧和合,头面礼和合比丘僧足,比丘尼僧和合布萨竟”《十诵律》卷四十七,《大正藏》第23册,第345页下。若“未说八敬法,便语后比丘者突吉罗”《十诵律》卷十一,《大正藏》第23册,第82页上。在部派传承过程中所记录的“八敬法”充分展示了比丘对于比丘尼的优越地位。一“八敬法”的主要内容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热门推荐
  • 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

    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

    工作或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利的事,都会有心情郁闷的时候如果让这种抑郁的心情恣意发展下去,抑郁的程度一定越来越厉害,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衍生出更多的新的烦恼、因此,一个人无论正在面临什么问题,正在遭遇什么烦恼,都不要因此输了心情,输了心情,就等于输了全部。有了好的心情,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大的挫折,也有重新开始、东山再起的资本。正像法国的文学家乔治·桑说的那样“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土的最佳卫生法”。《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告诉读者面对成败输赢,要善于调控情绪,把握心态。不能悲观、气馁甚至绝望,不能在内心把自己打垮。
  • 穿越到汉朝做王爷

    穿越到汉朝做王爷

    简介:现代女子兰夕若,一个青春美好的精英白骨精,因为一次灵异世间,不小心穿越到了古代的汉朝,还变身为一个容貌倾国倾城的王爷。只是这个王爷也太衰了点,不但母后惨死宫中,就连做太子的哥哥也被人陷害而死。当今的皇上更是时时刻刻想着要他的命,就连太后也不放过他,想要毒死他。那些王族贵族更是不把他放在眼里,时时欺凌侮辱,就连守门的小小侍卫都敢公然嘲笑他。更让他疲于应付的是,那绝色的侍女眉烟,对他倾心相爱,时时含情带娇。妩媚迷人的卫子夫皇后也是暗暗的秋波乱送,就连贵戚的郡主们,也对他多有纠缠。一边是英俊的梁王,冷酷无情的武帝,绝色潇洒的大将军卫青、霍去病,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还有江湖第一公子的冷倾月。另一面却是对他痴心不悔的红颜们,夹在这些人之间,女主该何去何从。有金戈铁马的喧嚣,也有历史长河的儿女情长,更有缠绵悱恻的爱情,让我们跟着女主去体验乱世的情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薄情后夫别动我

    薄情后夫别动我

    一个对婚姻绝望的逃亡者,面对前夫的出轨,面对独自异乡生活的艰难和寂寞,和一个离异男人组建了再婚家庭。原本以为没有爱也能凑合过日子,却在刁钻恶劣的继子和难缠苛刻的婆婆面前,面目全非。前夫的出现,彻底把这场不牢靠的婚姻推向了危险的断崖。再婚家庭,最终要如何收场?
  • 武破十方

    武破十方

    一把钥匙,一个少女,一场风云际会,改变了他的一生,成就一代无敌武神。且看一个孤儿如何纵横大陆,破尽十方。
  • 玄天九变

    玄天九变

    文弱少年路小南因为骷髅之戒改变了原来的命运。天剑一神,雪舞二仙,罗刹三尊,飞仙四圣。这些传说中的人物究竟实力如何。四大凶地又隐藏着哪些神秘故事。这一切如此偶然,却又如次相似。路小南注定要走上一条不能回头的逆天之路。
  • 秦朝那些事儿

    秦朝那些事儿

    蹒跚着潮流历史的脚步,挣扎着传统思想的禁锢。铿锵着真挚情感的倾诉,释放着疯狂燃烧的温度。
  • 嫁个老公爱上爱

    嫁个老公爱上爱

    白糖姑娘在某天发现自己突然拥有了异能,也就是传说中的乌鸦嘴,于是,一连串的爆笑乌龙事件就发生了。
  • 无盐丑女

    无盐丑女

    长孙容看到周围飘荡的一缕缕游魂,惊讶的睁大了双眼。天哪,这是哪里?怎么会出现这种鬼东东?抓来一个看着顺眼的,丢过去一记媚眼,娇滴滴的问道“请问,这里是哪里吖?”“阎王殿…”鬼被她吓的口吐白沫,就怕又升天一次。OMG,想她活了二十三年,做的好事可以按千计算,那她这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老天嫉妒她太美了吗?还好,她有个小聪明,懂得魅惑这里的老大——阎王。然后,她重生了!只是,就不能让她正常一点的重生吗?怎么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就是盖着大红的盖头?这也就算了,竟然还让她遇到了劫亲的。而那个打劫的人说什么?丑女?原来自己竟然变成了一个丑女,那她就更加的好奇,到底是谁有胆量娶自己这个丑女了。不过,丑女多作怪,看她如何玩转这个不存在的历史朝代!“皇上,您为什么和月妃都不穿衣服?”某女色迷迷的看着男人和女人光滑的身体。(当然是偷偷的看)某男和某女恨的牙痒。“漂亮姐姐,你用的是什么胭脂,为什么你的皮肤这样的光滑细嫩,我的就不可以?”某女一脸天真的看着她口中的那个漂亮姐姐!某男脸部肌肉抽搐不停,该死,这个丑女眼睛有问题吗?他是男人!“你跟着我干什么?”某女终于出了皇宫,没有想到,就被一个和尚跟上了。“阿弥陀佛,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如今,贫僧也看不穿了!”和尚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但是,那句诗词,却让某女浑身一震!“虽然我长的很丑,但是,配你刚刚好,而且,我会很温柔的,一定不会让你感觉到痛苦!”一张很耐看的脸(呃,其实就是很丑,咱不好明说)的主人对着在他不远处的一个丑女开口。“我丑吗?”某女巧笑倩兮的上前,然后,出其不意的,一拳落在了丑男的鼻子上,顿时,鲜血喷洒当场!“看来你是真的喜欢我,看到我都流鼻血了!”丑男脸部在抽搐,然后,口吐白沫,直接晕倒!本文女主强大,腹黑,在皇宫中扮猪吃老虎,出了皇宫就恢复了自己的本色!文文前半部分是纯小白,中间有点偏正,后面也是小白,喜欢的亲们跳坑了~~文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是精彩搞笑的故事情节,可以让看的亲们都笑口常开,喜欢的亲们请收藏,很喜欢请推荐,非常喜欢请留言!月在这里谢谢大家了,群么么!强烈推荐好友NP文夜子翎《收了祸世相公们》友情链接月的好友的文,请喜欢的亲们捧场哦!《前妻魅惑》作者:沫筱然天使的《帅哥,我来自武侠时代》,古代女主VS妖孽男主,帅哥美男层出不穷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