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500000043

第43章 无碍心印详解(2)

疏: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偈子,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偈子,违反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偈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偈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偈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偈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偈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边。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由这首偈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偈子很契合禅宗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弘忍看到这个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之一的经典,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十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从心所欲,妙实莫知其然;不约而孚,机更难并其捷。

吕真人曰:从心所欲者,盖指心体浑全时,神光遍烛而言也。人心万理毕具,养得此点灵光灿烁,则五德自随欲而流,举立道绥动,不待安排布置,自然各著。任此真意所发,无非合天符地之妙谛。此功候已到化地,与有所为而为者迥别,故曰从心所欲。此欲字非凡夫之欲,乃真一流露之意也。到此境界,妙行层出,并不自知其妙,惟真意动而功自彰耳,故曰莫知其然。佛云观自在,即此境地。道曰妙行,亦此时节光景。凡印心无碍,苟于真常活流时,犹自知自觉,则无碍之体段,尚末尽全,必到此莫知其然,方为无碍上品。何谓不约而孚?即易所谓信及豚鱼之妙用。凡士人君子,欲信孚于俦类,无不有待于约,若至诚如神之上境,则本此心之诚一,流露于动作语言间,物自隐为孚信,即道所谓大信不约是也。此中妙法,实气相感召,其功之捷,孰与并耶?此就发用中之外一层言,以见心德布施之无碍。人共禀此圆灵,后之学者,可让圣神以独步,不求所以攀跻欤。

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本经大士名号是”观自在“,”观自在“表示观照般若已经自在无碍了。

《礼记集说》云:”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释义云”大德、大道、大信皆指圣人而言。时,天时也。不官,不拘一职之任也。不器,无施而不可也。不约,不在期约之末也。元化周流一气,屈伸不可以截然分限求之故,方荣之时而有枯者焉,寂之时而有旉者焉,惟其不齐,是以不可穷。凡此四者,皆以本原盛大而体无不具,故变通不拘,而用无不周也。君子察于此,可以有志于学而洪其本矣。“元·陈澔撰《礼记集说》卷六,《钦定四库全书》经部,礼类,礼记之属。

静含动而动亦静,若时出之渊泉。

吕真人曰:何谓静含动而动亦静?盖指心之本体养到浑全,真机活现之景象而言之也。人心果能从五德炼到纯熟,还归寂然炫然之本体,常觉深沉静默,何思何虑,可误用静之至矣。静极而神室开宕,冲漠中莫可测其际涯,内有不可名状之真元,于静极中贯澈上下,只可得而知,不可得而言,此种灵活神光,从静极生出,谓之静含动。是至诚无息功候。释道所阴极生阳,即此义也。然真神流动,实从无妄之本体跃出,非以意为之,故机动而本体仍浑然静寂,毫无所摇,谓之动亦静。此种动,非引动之动,亦非震动之动,乃真灵活泼。若认妄动为动,则失之远矣。静非死灰顽石之谓,乃神宇广大,清淑内蕴有似于寥廓空明,尘雾不障光景。若认冥顽死板为静,则又梦梦。所以静动二机,为天地生化之奥密,人得之而可以成道。学者必究明此中真趣,乃得修心要领,方可印心于无凝。今之儒生,多不解心中动静二机之妙,所以读圣人之书,亦不过徒为记闻,老死牖下耳。究何益于赋于之本耶?何谓若时出渊泉?渊有静深之象,泉有流动之机,泉在渊本静也。而渊之本体既充泉流之活泼,自然莫遏,当其随时活流而流,而于渊之静深本体,究无所亏,以其本源之充足也。人心动静之机,何以异是?此一节乃心印心无碍之真谛,修心之士,尤宜参究也。

疏:

中国哲学的很多境界只能靠”内证“,且这种内证需要修炼才可证得。现在所谓的科学性有一大要素就是”可重复性“,中国哲学的可重复性则以修炼为前提,在如法修炼的前提下,当然有可重复性,而不如法修炼,甚至不修炼,当然不可重复这个境界。

至静之动,动从静极处生来,可见修心主要还是静功。

如龙从海中跃出,龙动水不动。

静是至诚无息,动是真灵活泼。

心如渊泉,如渊之静深,如泉之活泼。

常寓奇而奇如常,表大经于宇宙。

吕真人曰:何谓常寓奇而奇如常?盖心体浑全,随其所流露而万化休和,是真常之活著,此用常也。然古之圣神,有同是无碍心德活著,往往流出有与蔼然太和之气异者,假如动而流出,怵惕维厉,又如动而流于风化,使人心震慑畏威,如此之类,皆谓之常寓奇。然奇变无非自一心无碍之本体,自然发出,原不等矫揉造作,故随所发而皆合乎天理之节文,人事之准则。奇而不失平真常,故曰奇如常。此从其变而征心德之无碍也。观此便可晓然于太上经中所云道法自然之义。何谓表大经于宇宙?经者,常也。使人可秉执以为常,谓之经。范围不过便是大。至圣本一心之真常,流露于貌言,及至于风观,纵或权变不一,而无不曲中时宜,合陬澨而不悖,不可谓表大经于宇宙乎?无碍境界,必到此乃为足云。苟所发而有一强为,不能通达,尚未可云无碍也。印心之功候,岂易诣其极耶?惟功候未易到,学者所以不可自恃焉。

疏:

无碍心有常有奇,亦自然之道。

此言无碍心之广大无边。

配天配地,有浩乎靡既之藏;即诚即明,得悠然不尽之用。

吕真人曰:此合以上数节所存所发之无碍,而总言体用之广大。何谓配地?盖天主动,地主静,动静不失其常,天以无所为而行化,地以无所作而生成,其机莫遏,其象莫名,神对心体诚极而流,有如是之默妙,故谓之配天配地。配者,合而有助之谓。天地造化有缺憾处,神圣则本此真常可以弥之,从可知天地健顺之德,圣神直以一心包涵。欲以窥测尽其藏,贯浩乎其靡既也。此以包涵无所限量见其无碍,一物有遗不在并蓄之内,则仍有碍而不能达,惟此无不包,自无所遗,是以无碍也。人苟能从众理散殊会通,寻到本源地上,养得纯全,亦一神圣广大无碍之心体焉。用功虽分劳逸,成功并无低昂,人何□而不为耶?何谓即诚即明?此指无碍境界之由于生来而然也。盖上圣有生而即如天地之诚一不二者,真常内固,此心自常如皓月之当空,举万物莫能逃其洞鉴,此明由诚出,不假修持,而心之真常耀气,自能无所隔碍,故谓之即诚即明。何谓悠然不尽之用?悠对迫言,极诚而明之功用,宽舒永久,非同迫狭。即如照无私照,明可常明,其用亦安有穷期?故曰悠然不尽。然后而即诚明者,不可多见,必待修持以复其极诚无安之本真,则印心于明。照不尽之境,亦兴得之生禀者无以异。此一节上是全体之无碍,下是大用之无碍,心苟印证到此,儒者之功力全矣。

疏:

《老子解》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道言之,则虽天地与王皆未足大也,然世之人习知三者之大,而不信道之大也。故以实告之,人不若地,地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自然。然使人一日复性,则此三者,人皆足以尽之矣。“宋·苏辙撰《老子解》卷上,《钦定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

《礼记集说》云:”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又曰: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故学必尽其心,尽其心则知其性,知其性则反而诚之圣人也。“宋·卫湜撰《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二,《钦定四库全书》经部,礼类,礼记之属。

修齐治平,内耀全则恢恢如游刃;经权常变,素灵具则洋洋若顺舟。

吕真人曰:儒者之学,功施无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空谈功施,从发用上支支节节求其陈迹,断无有四达而不碍者。万化起于一心,必求此心真元养到浑全,积久自发其光。盖身与家国天下之理,到此心养得粹然浑全时,固已包涵无遗。此心常觉洞然如日当中,谓之内耀。统家国天下,皆此耀气布施,是家国天下尽入襟怀内,可随是真无之耀发出,遂觉毫无挂碍。好比善刀者,批隙导窽,无有间隔,故曰恢恢游刃。此可见逐末之学,不从本源上求其圆成,未有不阻碍百端也。圣神所以能四达不悖者,以其心体先造到无碍境,乃有此乐事耳。何谓经权常变?此就圣神布施中有许多不齐言,化行有万古不易者,有因时为则者,此通经尤贵达权。有按常理可推暨者,有待斟酌变通者,故守常又须知变,合经权常变之不齐,而窒碍丛生矣。人欲经权常变皆无碍,从发用一一讨求,断无可造,惟于此心能不失其最初之灵,加以修持养育之功,则素灵内具,物来顺应,自不须节节茹度,举天下之疑难,无虑阻塞而不通,好比顺风扬帆之舟,洋洋然所之无碍也。故曰洋洋若顺舟。天下无无本之学,此印心无碍,所以为要紧,亦为上乘。习心学者,其思之。

疏:

《抱朴子内篇》:云”故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养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即身死,死者不可生也,亡者不可存也。“晋·葛洪撰《抱朴子内篇》卷四,《钦定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

参见下文:”气者,心德之耀。“

点题,无碍心为基本。

《五礼通考》云:”登歌奠玉,帛用肃和,金行在节,素灵居正。“”惟素灵受职,储休万宝以成飨于西郊,奠玉陈牲,侑以雅乐来歆克诚。“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五礼通考》卷三十二,《钦定四库全书》经部,礼类,通礼之属。

不分其美而美自彰,不损其气而气莫遏。纯儒功臻极地,神明之无碍若斯;后学果能循途,道岸之诞登一也。

吕真人曰:何谓不分其美而美自彰?美者,盖指心德浑全之体而言,凡手有所布施,则必待分而予之,而后功施始见。若心德浑全,其功施所流无不被及,美可谓彰矣,而究其心体内藏之美,全者,恒全,毫无所减,是不待分其内美以布施也,故曰不分其美而美自彰。观此便见一心造到无碍境之妙。何谓不损其气而气莫遏?气者,即心德之耀,与有质之气不同,凡有质之气,发越久则本原必亏损,一损而不后发越,是遏矣。若心德养到纯全,耀气自然焕彩,愈发越而愈灿烂,如日月之久照而不敝,是一心耀气无所损,惟无所损,是以长发而莫能遏也。无碍之妙,实无有加焉。此二句,承上文印心无碍而统强之,皆纯儒至极之功。凡体用无碍处,悉归神明之默为贯彻,故直谓之神明无碍。人特患甘自弃其心,乃终让神圣独证无碍境,而诞登道岸耳。茍能反求灵明地上,循厥修持程途,勿妄勿助,久之而心之真元自复,养到纯全,亦居谓之一,岂虚语哉?吾愿儒生共勉之。

疏:

《御定子史精华》云:”大美不言“,释义云:”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御定子史精华》卷一,《钦定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 《攻媿集》云:”太上立德,本无事于饰名,大美不言。“宋·楼钥撰《攻媿集》卷十九,《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有质之气,如需要能源而后能发之光。此种光芒越来越消耗能源,终依赖外力而不可持久。心德浑圆之光因不依赖于外界能源,故可永久。

观此可知,无碍心即心德纯全之心。

言及虚空法界,大妙由大觉而生;清静功修,能化以能诚为本。

同类推荐
  •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近年来,江苏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绩可喜。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
  •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本书为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年轻临床医师,包括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本书以较少的笔墨概述每一疾病,并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处方和警示的条目编写,简洁明了。本书的编写围绕处方用药这一主题,对发病机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把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二为一成诊断要点。为了方便临床医师的实际使用,本书在治疗要点之后,以处方的形式列出详尽的治疗用药选择,尤其适合于全科医师和低年资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对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书也一并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 怎样保养你的肾

    怎样保养你的肾

    本书为“健康快易通系列”丛书之《怎样保养你的肾》分册,由王元松、陈志强等主编。全书分两篇,第一篇为基础知识,第二篇介绍肾病的病因、症状、检查方法、治疗措施及调养技巧等,旨在身边没有医生时,家庭成员也能懂得如何观察患者和正确进行一般性的处理。为了增强本书书的可读性、实用性,本书尽量做到文字通俗易懂,方法简便实用,内容充实全面,希望对广大读者保持健康的身体有所帮助。
  • 慢性支气管炎(贴心大夫丛书)

    慢性支气管炎(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凡药涉巨毒,方涉峻烈者,或有其他注意事项者,均在【说明】项下对其详加说明。这些方剂屡试屡效,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书集众家之所长,聚新方于一鉴,可供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研究、学习、使用。
热门推荐
  • 西桐情事

    西桐情事

    在日光迟缓而雍容的冬日里,桐河路的悠闲与安详是西桐最淋漓尽致的浪漫。沿河的步行街畔有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院,样式精巧的路灯伴着枝叶斑驳的梧桐树,粉嫩的梅花在岸边开得肆无忌惮,连呼吸都能闻到那柔软的馨香。在日光迟缓而雍容的冬日里,桐河路的悠闲与安详是西桐最淋漓尽致的浪漫。沿河的步行街畔有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院,样式精巧的路灯伴着枝叶斑驳的梧桐树,粉嫩的梅花在岸边开得肆无忌惮,连呼吸都能闻到那柔软的馨香。王子扬就是在这年空气微凉的冬夜里,在月光柔和的桐河路上,在那个叫作“玉楼春”的画廊里,初遇了穿着灰太狼棉拖鞋安静地作画的章慎择。这样热和的画面呵,该是每一个淡然如菊的女孩的梦境吧?她不自觉地就与他越走越近了。而他待她也尤其地温顺细致。他同她一道走过漫长的街讲似乎无尽的话,给她送往自己亲手炖的汤,救她于最尴尬的境地,也在最黑暗的夜里递给她一双最热和的手。她在他的陪伴下,渐渐丢弃那些自以为是的理智,也放手那些一厢情愿的感情。所有那些由不甘而衍生的爱怨,都随风而去吧。在西桐,唯有爱,才值得珍惜。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萌妃甜妻:冷王的俏娇丫头

    萌妃甜妻:冷王的俏娇丫头

    她与他梨树下想见,便从此沦陷。那年她身中剧毒,他为她寻遍名医,却不想将她推入水深火热之中。那年她昏迷不醒,他在床边后悔自责。昏迷中她总是做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男子看不清长相,却异常熟悉。待她醒来,不过数日,他却要娶她人为妻。她一怒之下不辞而别,远走他乡。到底是前世的纠葛还是命运的额轮回?“为什么……你还不来……我就在这儿……等你……”恍惚中,她又听到了那微微的呼唤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惊天女太监:皇上是盘中餐

    惊天女太监:皇上是盘中餐

    穿越了,进宫了,以女儿身成太监了。做为吃货,最大理想,不用干活,有吃有喝。混个两年,假死脱身。可一来就入了人的眼,脱身不能。只能改变目标。得到主子宠爱,让主子不舍得杀自己。于是,她奋斗在争宠的道路上,卖萌、卖乖、卖丑。偶尔还要卖卖眼泪和生命……在她为主子几度生死之后,终于获得主子的宠爱。别说她从太监变成女人,就是占了主子的床,抢了主子的食,调戏了主子的老婆,主子都听之任之。所有麻烦全都交给主子解决,所有危险全由主子扛,所有……爷,救命啊。大姨妈来袭!!这您能扛不?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相思系有时

    相思系有时

    你觉得我残忍,你觉得我恶心,那我就让你尝尝,被这样一个恶心残忍的人爱着,是什么滋味!赵有时,我等你回来。然后,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叫做——赵有时。
  • 状元王妃

    状元王妃

    从皇宫到官场,让她懂得什么是真爱。王妃与官员的双重身份却让她分身乏术、难以招架,她遇上了一个让她又气又恼的书虫。让她慢慢地明白了思念这回事。从王府到皇宫,而她会以悲剧或喜剧来结束这身不由己的双重身份呢?--情节虚构,从江湖到王府,请勿模仿
  • 剑斗九天

    剑斗九天

    看着身边人一个一个的在我面前倒下,我哭了---我的命运,怎么可能由上天来主宰?不能,绝不能。所以,我要逆天而行,用我手中之剑,埋葬我心痛的泪水,让九天在我面前忏悔......(86464840最新群)
  • 蜃楼志

    蜃楼志

    全书以广东洋行经纪苏万魁之子苏吉士(乳名笑官)的活动为线索,描写了他周围形形色色的人,曲尽人情世态。《蜃楼志》一方面将目光投向了清朝中后期中国南部沿海开放口岸,着眼点较为独特。另一方面充分暴露了官场的黑暗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