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500000018

第18章 药法阐微详解(2)

吕真人曰:此一节承上文古方之不可轻投,玄微之必待详发,而总揭起下文,申论之意也。何以见古方之不可轻投?因人之疾多门,千变万化,所以方不可泥。不特方不可泥,即看人之病症,亦须详加细察,因其一端之发见,推究其百端之变态,故曰因端竟委。如同是一症,有自此宫发者,有自彼宫发者,亦有彼此互发者,固不可不一一究明;又如同是一症,忽然而变这般,忽然而变那般,亦不可不小心究察,皆可从症候一篇,熟玩而融会自得。惟其疾之多端,所以方之不可泥也。然疾既多端,方不可泥,所以用药必当求乎妙法。妙法者,活活发发,不可执拘者也。假如纯阴之药,冒袭风邪者所最忌,此常理也。然执此而不知变通,则又不能通。纵逐邪而邪究莫去,此何以故?因邪乘虚而入,有时必兼内镇而邪始退。举一自可悟其余,所以药在妙法,妙法则入险如夷,奇而不失为正。妙法者,巧中得其宜之谓也。巧从何而来?运之以一心。平日既把症候脉理,源源委委参透,临时已觉有胆有识。当用药时,自然巧计层出,如良将之兵机焉。但巧中犹虑涉于偏,则有得亦有失,故巧必须制宜,使不入于奇险,致误性命大事。盖用药往往有巧极而究非险者,理长则巧自合宜故也。观于此,便知玄微之必待发矣。

疏:

此段言要把脉理、症候、药法之原理参透,而后知常达变,灵活运用。

味若轻清,急需则或相倍蓗;品如重浊,过用则立见灾非。

吕真人曰:此一节与上节,皆统言用药之大概,以引起下文之意。何谓味若轻清?即药品中不论温寒补散,其药之气味轻清而功力缓,言其进则不速,守则不固,且其性不能久持,有时舍此而别无可用,故谓之急需。然需之急,而其力缓,难以见效,岂不迁延日久?且频频用之,往往缓上生缓。以其习惯,则常也。好比人食甘旨,食之习惯,而不觉其美,人之脏腑与药,亦此一理也。所以药味轻清,当急需而无可别用之时,最忌今日用些,明日用些,来日又复用些,使内脏习以为常。断虽见效,故必加倍或甚而十倍亦不等。譬如露之救火,其力微乎?否耶。若非大极,则今朝落些,明朝又落些,亦乌能济。万物皆一理,在人领悟。何谓品重浊?乃药味中亦不论温寒补散,其气味厚,其功力大,谓之重浊,譬如能将一可当千,一出而辟易百步,其气概颇似之。盖气厚力大之药,上则直上,下则速下,横则太横,无论用非其宜,固见杀人如反掌。即使有是症要是药,用所宜用,然用之太过,不称量而施,灾非亦觉立见。即如以水救火,应用一盂之水,而倾至一斛,则火根灭尽,欲取些火烹调而无矣。又若举薪引火,一握之薪则合用,若尽力抱去引之,则连身亦被焚。调人身之五气,何以异是?不及固不可,太过亦不可。医之一道,即体天地中和为妙法,无偏无当,不害不悖,而五气自并育并行。 调之既正,又何灾患之能生耶?

疏:

蓗,草细密之意。此言急症而用质地轻清的药,可以考虑加大剂量或者数种质地轻清药合用。

此言用质地重浊之药,不可用量过大。

善走多耗本真,太和易生恶积。

吕真人曰:何谓善走?乃药品中之行达等类。有速走者,有缓走者,或走于下,或走达于四肢与诸经络。此等药味,其性如雷如电。走上者,佐药即速达于上,走下者直攻于下,走四肢及诸经络者,亦使药速行,种种走达等,皆谓之善走,悉已备载于方书,无庸赘述。但知其利,须知其弊,盖此种药物,其性神速,譬之疾风迅雷,所过无不披靡。药性之善走者,所到亦无不披靡。试看行气之药,无不损气;行水之药,无不耗水;便可知善走者之多耗,或耗元气,或耗元精,或耗元神,或耗真阳,故曰多耗本真。此非谓其不可用,实恐人之妄用,至于耗损耳。当用亦安得不用?彼佐药使之直达者无论矣,间有明知其耗,而非此不足以取效者。如大乱之时,不暇计人民之屠戮,只管遗烈将以破敌,待平后则加之以安抚一番,有药攻击,即破敌之意也,愈后而真元多耗,加以调理其本真,即安抚之谓也。何谓太和?即药品中粘浊柔懦等类,此种药物,性多聚凝,最易积塞,一至积塞,虽合用亦不见功,然不特无功,抑且有害,或贻络道之不通,或致关膈之窒寒,故曰易生恶积。恶积一生,势必复用破耗,而真元又被劫,在本真无甚亏损者,犹可庶几;若本真已多耗散者,其害实不浅。非谓此太和之不可用也,当善用之。中气强者,重此何碍?中气过弱,用之无节,则必蹈此弊,所以不可不慎也,此一节与上节皆言药之大概,而用药亦可于此见其概焉。

疏:

中医典籍中关于“善走”之药的记载很多。如《局方发挥》云:“大黄之寒,其性善走。”元·朱震亨撰《局方发挥》,《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证治准绳》云:“穿山甲者,取其穿肠透膜而善走也。”明·王肯堂撰《证治准绳》卷五十三,《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神农本草经疏》:“此药(附子)性大热而善走,故亦善除风寒湿三邪。”又云:“(龙脑香)气芳烈,味大辛,阳中之阳,升也,散也。性善走窜,开窍,无往不达。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热之性,能散一切风湿。”明·缪希雍撰《神农本草经疏》卷十三,《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可见,“善走”之药包括范围甚广,如行气、活血、利水、泻下等。善走之药一般是攻邪药而非补益药,所以对正气有所损害。

此言与“善走”相反的“太和”之药,即“粘浊柔懦”之品,当慎用于“中气过弱”即脾胃虚弱之人,因为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不能运化“粘浊柔懦”之品的缘故。如一些滋腻的补血剂,阿胶,熟地等。

或降或升,有时交相为用;作通作塞,亦间准类以施。

吕真人曰:何谓或降或升?降者,用沉坠下行之药,使之直达下流;升者,用提振之药,使之上腾。宜降则降,宜升则升,此常理也。如气坠下陷,及邪沉坠于下等类,必用升法,此之义也。又如下部郁强,及中宫壅寒,或气逆于上等类,皆用降法,此降之义也。本来降自降而升自升,何以独云交相为用?此升降之变体也。假如郁结重重,必须用推降之药,而按其本真,气分衰微,一降则引气随下而流,必至贻误不浅。此种用药,动多碍手,故必生出一法,先用升提以振之,使不至于气随下流,然后大用降法,如此则无弊,此交相为用之一义也。又有上部亏歉,气多微弱,而用提振法,然肝中往往夹郁,有郁气逆冲,一升而愈甚,又必先用降法,降去其肝中郁气之逆冲,然后方大加提振,则无阻碍。此又交相为用之一义也。举一二端,其余可类推。何谓作通作塞?通者,导之使去;塞者,闭之使存。通必因塞而后施,塞必因其通而始用,此裁抑太过之法,亦常理也。何以独云准类以施?准类者,因其通而通之,因其塞而塞之,究之因其通而通,则可塞;因其塞而塞,则可通。此种法方书亦多所载,因其通而通者则塞之,盖内脏无甚亏损,只缘中宫积实而溃,再加以导之速去之法,遂止。此准类以施之一说也。亦有一种阴海干枯,而谷水二道为之塞者,一用滋补以塞之,遂顺流而即通,此又准类而施之一说也。但准类须要小心按认,一错则为患实深。用药之妙,千变万化,在人触类旁通耳。

疏:

《医学读书记》:“古人制方用药,一本升降沉浮之理……盖四时之气,春生、夏浮、秋降、冬沉,而人身之气,莫不由之。然升降沉浮者,气也,其所以升降沉浮者,人之中,犹天之枢也。”又云:“夫内伤之热,非寒可清;气陷之痞,非攻可去。惟阴阳一通,而寒热自已;上下一交,而痞隔都损。”清·尤怡《医学读书记》。历代临床大家很重视调节气机,如金元时期,李东垣以脾胃立论,注重调节阴阳,扶脾和胃。在“阴阳升降论”、“调理脾胃治验,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论”等篇章对气机及升降沉浮理论都有详尽的论述。又如清·周学海作“升降出入论”、“敛散升降四治说略”专论气机运动及其调节、用药之规律,为研究气机理论及指导临床辨证、立法、组方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方法。人体有三大气机:肝升肺降,脾升胃降,肾水升心火降。

通因通用:治疗学术语。系反治法之一,指有泻下症状,而仍然使用通下方法治疗。适用于内有积滞而外见泻利的症候,如伤寒阳明症热结旁流之类。塞因塞用:治疗学术语。系反治法之一。谓因塞症而用塞法。前“塞”为塞法,指补养固涩;后“塞”为塞症,指本虚标实之满胀不通的病症。《素问·至真要大论》:“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除灾如除盗。攻守自有权衡;调药似调兵,后先岂无节度?

吕真人曰:何谓除灾如除盗?灾者,指人身中之病而言。疾之中于身,由浅入深,历一关破一关,好比盗之入境,乘间而入,渐渐进于内地,遂扰坏于四方。故除人身之灾愆,亦如除盗一般。除盗者,有攻有守;除灾者,亦有攻有守。略以其概言之,恶气内侵则宜攻,营卫则宜守。营卫即各宫之真元也。然亦有不尽然者,邪恶逼入营卫,则营卫亦当攻,而后营卫可复,如军垒为贼所据,攻己之壨,即是攻贼也。贼破而垒可复。又有时邪恶所侵之处,本当攻,然正气未盛,遽攻之即伐其本真,故暂守其营卫以顾本,犹之乎贼所在之处宜攻,但营垒未曾筑固,兵力未足,一攻反至伤残兵力。所以医家除人灾,或攻或守,有权衡在焉。若昧厥权衡,则当攻而守,当守而攻,鲜有不致也。何谓调药似调兵?药为除灾之物,犹之兵为除盗之资,然药虽为除灾而设,苟不能调,则纷乱糅杂,无君无臣,必致互相戕贼。药与药已攻打一番,灾更从何而除?必加以调之之功,或彼距而此迎,或此攻而彼伏,如调兵之坐作进退,无稍差异,此其中更有先后焉。后者,从缓之意。如药本可用,而相其时,犹可从宽,则不必取以杂沓。若用兵,有时缓以取胜。先者,急用之意也。如药本有些须之挂碍,而实舍此别无可代,则不计其小疵,无异兵机有时走险以获功,总不外先后之得其宜也。看其何者宜后,何者宜先,调和中节,庶乎不差矣。

疏:

《用药如用兵论》云:“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生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导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威武也。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不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吴江徐大椿撰《医学源流论》卷上,《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按刚柔之妙用,别进退之机关。

吕真人曰:何谓按刚柔之妙用?刚者,拔乱之勇将;柔者,济治之良臣。此将与臣二字勿泥。作君臣之臣,特藉以喻之耳。刚柔各具一妙用,即如寒热偏胜而至于极,此皆大乱时也。若不重用拔乱之勇将,焉能救急?又如气体衰微,不受大攻大补等重将,则必用柔法,若强济以刚,反至害事。其中妙用,必须按而用之。按者,因其症之缓急轻重,并因人之虚实,以制其宜也。同是刚,而刚自不可以一律施行。本真不足者,纵有时不得不用刚,但刚必略济之以柔,即或济以柔而恐不能及,则用纯刚,后急以柔济之,免伤其本真。刚柔二字,奥妙千层,举一二端,自可触类而旁通。倘刚不可施,柔不能治,刚柔兼行,亦无所效,则不治之症也。何谓别进退之机关?进者,进前直达之义。上文走字之法亦在其中。当用药时,看得清见得定,有八分之病,即用八分之药。直进上前,亦谓之进。且固有而一旦失劫灭消者,直追而复之,亦是进,即五气失陷,使之复还之谓也。退者,安定之义,上文守字之法亦包在内。且本无而忽然乘间杂处,使之渐渐消去者,亦是退,若毒邪等类是也。然进退各有几关,务贵分别而用之。有时虚中一夹实,则进退二法兼施。进退二字,法制无穷,在人体会其机关。此一节,言病而发药之准,则在称量而施,不可卤莽致误也。

疏:

此谓用药或刚或柔或刚柔兼行,总“因其症之缓急轻重,并因人之虚实,以制其宜也”。

此言用药或进或退或进退兼施,“法制无穷,在人体会其机关”。

春夏相生,和同大造;秋冬交济,气合化工。

吕真人曰:何谓春夏相生?春者,其气属木;夏者,其气属火。由春及夏,木生火之义也。用药之相生亦取义于是焉。如火衰,徒用补火之药,未尝不暂见其效,究其所益之火,不过电光石火耳,不能久留,亦复消灭。此何以故?因其火为无根之火。故善补火者,必并长其木,以作生火之源,而后火乃可久,不至旋兴而旋灭。所以火衰,必并理其火之根本,此即春夏相生之妙用也。仿此理以理火,则火可久,且得妙合自然,而不至于烈,不烈则水火相生而和,如春夏之不相悖害,故曰和同大造。大造者,即气候生生不息之机也。何谓秋冬交济?秋者,金也;冬者,水也。由秋及冬,金水相生。用药之法,亦象乎此。如水竭泉枯,欲益其水,徒一味用滋水等药,非不合理,水亦未尝不可益。究之所益之水,旋来亦旋去,一时之盈,异时复涸。此乃无本之水,亦安能久蓄?善益水者,必并治其生水之金,使之生生不竭,则水自滋润于八方而靡穷。此用药实法乎秋冬之交济,于人身中居然一化工也,故曰气合化工。此一节即子母并行法,其间参伍错综,自可依类以推,学者当详究之。

疏:

可见“虚则补其母”其实有三大妙处:一虚得以补;二补力得以长久;三是补而不过,妙合自然。第一点大家比较容易认识到的,第二、第三点却往往让人忽略。认识不深刻所以不重视,往往什么虚补什么,如此岂合中医医道耶?

性禀中五,每贯彻乎八方;关膈有三,实统融于一气。

同类推荐
  •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力求贴近生活,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是广大群众防病治病的家庭保健必备读本。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没有健康,再灿烂的生命也只是流星一瞬,再辉煌的梦想也无从实现,再多的财富也无法享用。远离生活误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的最简便易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家庭医生保健丛书》以家庭保健为主要任务,从预防、就医、用药、生活、饮食、运动等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 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中藏经·素问玄机原病式:译注(文白对照·译注详解)》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中藏经·素问玄机原病式:译注(文白对照·译注详解)》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核心内容即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是我国特有的,根据病理变化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诊疗原则,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起源、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外科守护、心理疗法、针灸辨治等内容。
  • 临床肿瘤外科疾病治疗与护理

    临床肿瘤外科疾病治疗与护理

    良性肿瘤及临界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需要强调的是临界性肿瘤必须彻底切除,以避免复发或恶性变。恶性肿瘤常常累及全身性并伴浸润与转移,必须从整体考虑,拟订综合治疗方案,在控制原发病灶后进行转移灶的治疗,尤其是第一次治疗的正确与否会对预后产生很大影响。
  • 中药学知识问答

    中药学知识问答

    本书由知名中药学专家荟萃中医药理论知识,针对中药使用的各个环节,对中药进行详细剖析,以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书中的问题均“来自临床,面向患者”,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药品的基本知识,中药的选择、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用次数,中药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常用中药的鉴别以及药食同源中药的介绍等内容。书中的问题均是患者经常问到、药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的,解答力求贴近读者,内容丰富、具体,简明易懂,以帮助患者和广大群众了解常见疾病常识,正确选药,安全合理用药。同时本书也适合临床中药学工作者及药店药师、临床中医师等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谁偷走了你的快乐

    谁偷走了你的快乐

    中国很早就认识到“大怒气逆伤肝。”我国着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如是说:“我们一般人到了50岁,因动脉硬化每年血管都大约会狭窄1%~2%,如果你抽烟,或患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病,可能狭窄3%~4%或更多,若是要生气着急,一分钟动脉就可能痉挛狭窄100%,当时就死,情绪就这么厉害。”
  • 致命毒爱:冷漠首席戒不掉

    致命毒爱:冷漠首席戒不掉

    韩以诺说,顾珉宇这男人就像是毒药,一旦沾上,便再也戒不掉了。法国初次相遇,韩以诺便迷上了这个冷漠的男人,缠着他,她渐渐习惯了他的陪伴。结婚后,韩以诺更是对这个男人上了瘾,她戒不掉也不想戒掉。打打闹闹的生活,她沉溺其中,却不想身世曝光。韩以诺一夜成为杀人犯的女儿!雪上加霜的是,正牌小姐竟是已经怀孕的情敌!父母的抛弃,世人的嘲笑,让韩以诺濒临奔溃,好在她的身边还有顾珉宇。可是一次意外,命运竟连顾珉宇也夺走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乡土与底层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乡土与底层卷

    其中所选各位,既有源自人性邪恶狡黠之底层,也有自底层脱颖而出并始终对自己的故土念兹在兹的;既有以自己的立场角度驰骋对底层的想象的,也有沉溺苦水中而能表现人性之光的底层。也有取自底层的视角同其中人物呼吸与共的。,也有成名已久偶涉底层的名家;既有后起新秀。正因为这种色彩斑斓,这是对近年来底层写作和乡土叙述的一个总的巡览,故而就有了底层多样面貌的呈现,既有一直从事底层写作并以此闻名的“专家”,既有挣扎于苦难和血泪中的底层惨象,也有文坛宿将;既有位居显要而念念不忘底层艰辛并能保持一个永远的赤子之心的,也有不为苦难所迫而能保持乐观和坚韧的底层群像,也是对它们的一个全面的回顾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拥有艺术眼光是可贵的,因为它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使人的一生都充满温暖的美感。而对艺术性思维的启蒙,需要从孩童的时候开始。这里全面地介绍了为人父母者应如何对宝宝进行色彩教育,进而锻炼孩子的思维,提升宝宝的审美。
  • 人性寓言全集

    人性寓言全集

    触摸真实的人生,解读成功的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读本,成就大事者必备的成功指南,在轻松的阅读中,洞悉人性弱点,领悟生存方略,在丰富的哲理中,提升人生境界,赢取成功智慧。本书在独特阐释人性的同时,将可读性、趣味性、思想性、哲理性等融为一炉,让我们在融会贯通之后获得成功的心法!
  • 霸汉第三卷

    霸汉第三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