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800000046

第46章 附录四《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序

这本《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是胡颂平先生编辑的。颂平先生1990年刚刚故去。他是浙江温州人,青年时期曾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的社会科学院。那时,胡适先生担任中国公学的校长,颂平先生除了听他讲思想史、文化史的课之外,还曾到他家里去请教、谈话。将近30年后,胡适先生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时,颂平先生以50多岁的老学生的资格为胡先生做秘书和助手,直到胡先生去世为止。因此,颂平先生是胡适先生晚年生活及其思想言行的最权威的见证人。自然,这位老学生对他的老师是充满敬仰之情的。

颂平先生在他编撰的《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的《后记》里曾交代说,因为他把历年所记的胡适的言谈都编进年谱,结果使“最后四年的记载几占全谱三分之一的篇幅,在匀称上不成比例”。故在年谱付印前,将其所记言谈资料抽出,另编成《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这就是本书的由来。本书最初于1984年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现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想出一个新的本子,要我写一篇序。

胡适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上发生广泛影响的人物。从新文化运动时期起,历次重大的学术文化论争,他都直接间接地参与其事,作为一种思想和学派的代表人物,留下了很深的印迹。

胡适在政治上拥蒋反共,这是谁都知道的。他在学术文化方面的活动与建树,近年已有很多讨论。这本《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为我们了解胡适晚年如何自我定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从这本《谈话录》中可以看出,这位学者晚年仍保持着他一些基本的追求。

《谈话录》的内容涉及做人、做学问,涉及历史及文化传统等许多方面。

胡适是很讲究做人和修养的。从前有个叫温源宁的人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胡适之》,说胡适是个道地的平民主义者,任何一个人同他在一起都会感到舒服。这本《谈话录》中记载,胡适养病期间,常有各式各样的人去看他。负责照料他的人,总是希望客人早些告辞。但胡适自己却总是不断地想出话题同客人交谈,以免客人受到冷落。自然,胡适也并非一味迎合别人。他如果看出问题,他会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如有一位朋友爱写诗,实则完全不通诗道。胡适直率地对他说:“你的诗全是不通的”,“因为你的地位的关系,人家不便批评你”。劝他要有自知之明。

胡适常劝人要说实话,“说实话,包你有力量”。这是凝结了丰富的人生经验的话。

胡适轻意不肯替人介绍工作,他深知,以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如介绍某人到某部门去,势必会使那个部门的人受到压力,感到为难。尽可能地替别人设想,这是胡适做人的一项基本原则。他说,他的文章总是改了又改,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他的意思。有些人写文章洋洋洒洒,自说自话,甚至由于自己的思想本身没弄清楚,往往硬造一些不伦不类的词语,完全不管别人看懂看不懂,这是很坏的做法。他主张,写字不应太潦草,“写字让人看不懂,是不道德的”。

他特别注意体谅别人的困难。有一次,一位记者写一篇有关胡适的报道,其中有非恶意的失实之处。当某报的主持人来核实报道的内容时,他怕那个记者受到处分,竟自己承担起责任,说那个报道“全是真的”。

他向自己身边的人讲两则故事:从前,刘半农先生因在西北调查时染上回归热,在协和医院死去。其夫人认为是医生贻误所致,她竟动手打了那个主治的外籍医生的耳光。事后,胡适亲自向医院代为道歉。而商务印书馆的高梦旦先生,他的爱女因盲肠炎手术失误而死,这位老人却一句埋怨的话也没有说。两相对比,胡适甚为钦佩高梦旦先生的为人。对别人的工作表示尊重、体谅和不苛求,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精神。

《谈话录》每每谈到做学问的问题。胡适读书甚多,知识渊博,这是人所公认的。每谈到学问上事,他总是举一反三,津津乐道。一个字的古音,一件事物的来历,一种社会风俗的变迁,一句古话的意义,都能引起他讲论的兴趣。这种例子甚多,读者可于书中随处觅得。我这里特别提一下他晚年对治学态度、治学方法所发表的意见。胡适自己说过,他一生的著述都是围绕着方法问题转的。他的方法是在实验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的考证学相结合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他曾把它概括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个字。但“大胆的假设”若没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做基础,用得不慎重,往往会出毛病。胡适完全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晚年较少谈到“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而更多地用“勤、谨、和、缓”四个字来讲论治学的态度与方法。他给王重民写信(1943年5月30日,见拙著:《胡适年谱》,310页),给陈之迈写信(1957年5月2日,见同上书,405页)谈治学时,都是如此。胡适常说,所谓治学方法,其实就是治学实践中一种良好的习惯。他很称赞罗尔纲先生“一笔一画不放过”、“一丝—毫不苟且”的态度。在这本《谈话录》中,有一次就是因发现录稿上一个错字而谈起“勤、谨、和、缓”四个字的意义。他说:“勤,就是不偷懒。就是傅孟真(即傅斯年——引者)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样地去找材料,叫做:‘勤’。谨,就是不苟且。要非常的谨慎,非常的精密,非常的客观,叫做谨。和,就是不生气,要虚心,要平实。缓,就是不要忙,要从从容容地校对,宁可迟几天办好,不要匆忙有错。”胡适说,勤、谨、和、缓“这四个字本是前辈教人做官(办案)的方法,我把它拿来作为治学的方法”。他常举一些做学问的实例来说明这一方法的普遍意义。例如讲“勤”,他举欧阳修读书做学问讲“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一点空闲都要加以利用。又如讲“谨”,他提到陈垣先生做校勘,为了避免疏忽致误,他往往把比勘的两种文献从末一字起,倒过来读校,硬是每一字、每一笔都详细校勘过。这种谨慎的态度,实在可佩。讲到“和”,他说,做学问不可动感情,一动感情,就会产生偏见。他认为孟森、王国维判定戴震偷窃赵一清《水经注》本,就是因为误信前人而产生“正义的火气”,遂不能冷静平和地审查证据,而诬枉了前人。讲到“缓”,胡适最喜欢举达尔文的例子。达尔文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研究,本来早就发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但他迟迟不发表自己的见解,继续地调查研究,以求更多的证实,使他的见解更加坚不可摧。

其实,勤、谨、和、缓四字讲的是做学问的态度,还并不是做学问的具体方法。做学问,各家各派方法不同,不同学科的方法也略有区别。但不论哪家哪派哪种学科,若是不能具备勤、谨、和、缓的态度,就一定会出错。

胡适始终关注中国文化的问题。他对传统文化一直持批评态度。死前三个月,他还做过一次严厉攻击东方文明的演说,结果引致四面八方的讨伐。此事在此书中也有反映。应该指出的是,胡适虽然批评传统文化,但不等于完全抹杀传统文化。这本《谈话录》中,有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等等内容甚多。胡适对他家乡的文化背景材料极感兴趣。他曾对胡颂平说:“我将来如有工夫来写自己的传记,要用很大一章来写我那个时代徽州的社会背景。”《谈话录》中多次谈到他家乡的土俗、谚语、掌故以及社会风俗的演变等等。胡适主张,写历史都应特别具备文化史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的演变。1914年,他在美国留学时,特地万里寄书询问家乡辛亥革命后的习俗变迁与教育状况。1930年,他为他族叔胡寄凡的《上海小志》写序,极强调记载一地的生活状态、经济来源、民族迁徙、方音异态、风俗演变、教育状况等等之重要。他批评从前的史家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一句话所误,写历史专重朝代的兴亡、君主的废立、经年的战争等等“大事”,而完全不留心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习俗演变等等“小事”。其实,以现代史家的眼光看来,这些所谓“小事”的意义比那些所谓“大事”的意义要重要得多、深刻得多。

《谈话录》中还涉及许多历史人物的逸事和一些小掌故。例如,他讲北平的辅仁大学本是天主教大学,却请了个基督教徒陈垣做校长。又如,他讲到1927年王国维的投湖自杀是出于对局势恐惧的心理。又如,他讲1930年中国公学的风潮完全是政治上的党派之争弄出来的。又如,他讲1935年初,他过广州时参观黄花岗烈士墓,用粤语写了一首小诗,诗云:“黄花岗上自由神,手揸火把照乜人?咪话火把唔够猛,睇佢吓倒大将军。”此诗惹得军阀陈济棠大不高兴,竟把自由神铲去,换上国民党的党徽。如此等等,皆可为历史研究提供有趣的参考材料。

自然,《谈话录》中也颇有些只可姑妄听之的内容。例如,他把一个国家有无怕老婆的故事来作为判断其民主与独裁的分野。又如,他称赏陈之藩对比俄国革命前后小说的优劣,从而判断苏联不如沙俄。这是出于政治偏见。他忘记了,1926年7月,他路过莫斯科时,曾深为这个新国家的向上奋发的精神所感动的事实。况且,一个国家的哲学、文学在某种历史时期产生的伟大作品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在有些国家的历史上,恰恰是在走下坡路的末运时期成批地出现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黑格尔就曾注意到这一历史现象。契诃夫、托尔斯泰的存在不足以证明旧俄国比苏联好,正如曹雪芹的存在不足以证明清朝比民国好一样。所以,用小说的艺术水准论证一个国家整体状况的好坏,实不足为训。

这本《谈话录》如实记载胡适与周围人的言谈碎语,读起来毫不费力,既可作消闲之读物看,亦可作学者语录看。只要读者自己有相当的知识学问的基础,是可以得到不少益处的。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岳飞传

    岳飞传

    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令中华后人万分景仰。为了再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在宋金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再现那段悲壮的历史,历代文人、作家创作了《岳飞传》。本书对《岳飞传》进行了精编,以适合小读者阅读。
  •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是领袖还是战士?单枪匹马拯救一个国家!是圣人还是枭雄?用微笑让全世界都爱他!曼德拉作为全世界政坛最知名的文化符号,他何以让所有大国领袖都对他推崇备至?人人都爱曼德拉,他的出生背景和童年生活相比常人又有哪些不同?作为全世界的精神偶像,他是否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强人?在完美而耀眼的圣人光环下,他的个人生活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缺憾?一切的一切,这本书都将为您解答!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热门推荐
  • 聚魂天下之星宿奇缘

    聚魂天下之星宿奇缘

    一个落魄的男人,带着一个不落魄的女人,生活在这落魄的土地上,努力的挣扎,妄图掀翻这落魄的世界。。。。。。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这是一个热血与残酷并存的时代;这是一场生存与灭亡之间的较量;这是灵魂之间最后的一次碰撞!你---准备好了么?谨以此书献给默默支持我的爱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这本《瞿秋白选集》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入瞿秋白散文、杂文、文论和政论代表作,文本上详加勘订。对于读者了解瞿秋白的人和文都大有助益。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军事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军事篇)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基于物竞天择的本性,对外界的索求是永无止境的。由此引发的战争贯穿着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数千年历史。在探究历史上那些战争真相的同时,人类也在那些断垣残壁中反思。
  • 绝世狂妃:嚣张二小姐

    绝世狂妃:嚣张二小姐

    前世,她是四大家族之南宫世家的接班人,综合实力世界排行前十的高手,驯兽除恶,守护着天朝;今生,她是不会一点玄力的庶女二小姐,懦弱无能,逆来顺受!当她因故穿越到了废物小姐的身上之后,将会发生怎么样的传奇呢?
  • 再入红楼潇湘情缘

    再入红楼潇湘情缘

    绛珠还泪归来之时怨气太重,只待在在太虚幻境,不能回归神界,所以受好友女娲指点再入红楼……这一世的她了解一切后还会重蹈覆辙吗?神界早已苏醒的他却早已下凡等待与她的邂逅“你是我的,从一生下来就注定是我的,你休想逃离我的身边,我绝不放手,绝不!”“让你流泪的人,都得死!”“不要离开我,不要啊!”他只得无奈的看着她的离去,纵使心有不甘………他,总是温文尔雅的笑着,但那只是表面,在看到她时,那脸上的笑容终于为她有了裂缝,只是为她………他,不甘心她的离去,费尽心机想要得到她,保护着她,但终是命运与他开了个玩笑,她成了自己的嫂子……他,永远只能以弟弟的身份看着她……【男配多多】注意:请亲们注意一下哦!文中有一个错章,千万不要点啦!以免浪费了你们的点数。我想要删除又没办法,只能在这里提醒一下亲们哦!只有一章啦!已经被扣点的亲们很抱歉哦!紫梦在这里向你们道歉!!-------------------------------------------------------------------------------一直都喜欢黛玉,初次写文,喜欢可以收藏或评评哦!不是很会写简介,大家将就着看吧!推荐好友文:冥洛异能异世宁儿总裁的古代小娇妻梓楠影宿清荫【她的新文哦!】蔓妙游蓠冷心弃妃【很好看哦!】衣者【也是红楼文哦!】(瑾瞳的文,青春校园的,作者日更,都有些让我汗颜了!)——————————————————————-在女儿国开了个圈子,大家都可以去讨论哦!地址:http://m.pgsk.com/g/19931217z紫梦音阁哦!话说人咋不多呢?欢迎亲们加入!!!————————————————————————————————————————-
  •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幸福瞬间的确存在。每天,它们在我们身边徘徊,像银光闪闪的游鱼,等待我们去捕捉。即使你没有找到幸福,它们也会找上你。快乐似乎就是简单地做事,是一种能从最简单的事物中提炼出乐趣的能力。万事万物都绽放着美。漫步于田野或者树林,闲荡在夏日海边或山涧,细碎的困惑和忧虑都会烟消云散。
  • 没有男主不幸福

    没有男主不幸福

    读者表示:没有男主不开心啊,大大!作者表示:修真文讲究的是修身养性,得道成仙,不需要男主。读者表示:没有男主不开心啊,大大!作者表示:修真文讲究的是修身养性,得道成仙,不需要开心。读者表示:诅咒你穿成女主,找不到男主再也穿不回来!于是,林双夕从此踏上了苦逼的寻求男主之路
  • 如烟柳絮淡淡风

    如烟柳絮淡淡风

    她,只是一个亡国公主,在国破家亡后,辗转于尘世之中,遇见的男子,谁才是她最后的归属?她到底是在有硝烟的战场身亡,还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没落?只是,这些她都无从选择,或者消亡对她而言也许是一种解脱,她只是想淡然地生活,却是那么遥不可及,到底性情温淡的她又该何去何从......一个说爱她的人,却是亡了她的家国的男人......一个总是霸道地呵护她的男人,却主宰不了她的幸福.........一个温柔体贴,给了她新生的男人,却又将她推入炼狱,她却拒绝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