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700000057

第57章 弥陀净土理念:净土宗与其他重要宗派终极信仰的共同基础

一、净土宗的创立

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其义旨是以修持者的称名念佛为内因,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祈求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宗的创立,始自南北朝,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了唐代才真正形成宗派。创宗的代表人物是昙鸾、道绰和善导,他们与山西玄中寺都有殊胜的因缘。北魏昙鸾(476-542)著《往生论注》(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宣扬弥陀信仰的净土学说,并突出难行、易行二道之说,以自力的修行为难行道,以通过他力而往生净土为易行道。昙鸾的学说为后世净土宗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隋唐时代的道绰(562-645)继承了昙鸾的学说,大力提倡口诵阿弥陀佛,专修净土法门。他撰的《安乐集》,本于难行、易行之说,进而立圣道、净土二门。他把凭借自己力量而修行,以臻于觉悟之域的教门,称为圣道门;把凭借他力(弥陀愿力)往生弥陀净土的法门,称为净土门。他强调在末法时代,只有净土法门是唯一的出离之路。唐代善导(613-681),系道绰的弟子,著有《观无量寿佛经疏》等一系列作品,完备地建立了净土一宗的宗义和行仪。善导把往生净土的行业分为正、杂二行。正行是依净土经典的修行,杂行是正行以外的其他修行。正行又分诵读、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五种。其中又有正业、助业的区别,称名是符契阿弥陀佛本愿的正业,其余四种是助业。善导提倡舍杂行,归正行:主修正业,旁修助业。自此以后,此宗行持归为专以称名念佛为主的修行方法。善导在长安的光明、慈恩等寺宣扬一心专念阿弥陀一佛名号的净土法门,风靡京城,影响甚大,由此形成了净土宗。我们认为善导是净土宗的实际创建者。(详见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四章"隋唐之宗派"第七节"净土宗"。)中唐以后,净土宗流行于民间;五代以后,净土宗与禅宗渐趋于合流,进一步深入民间;明清时代,更形成"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民间佛教信仰格局。中国佛教的净土法门,最早始于东晋时的竺法旷(327-402)和慧远(334-416)。史载竺法旷经常讲诵《无量寿经》的净土学说。(详见《高僧传·竺法旷传》。)慧远曾率弟子123人,在庐山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净土。又传,慧远与十八高贤结白莲社,同修净业。慧远的弥陀净土,重视念佛修持。念佛法门有三:称名、观想、实相。慧远修持的是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而非称名念佛。因慧远修持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又传结白莲社,故后人奉慧远为净土宗初祖。这从弥陀净土信仰的层面而言,虽然有一定的历史根据,但是实际上以行持称名念佛为主的净土宗,与慧远净土信仰的修持方法是有很大差异的。严格地说,净土宗并非宗派,而是一种思潮,一个学派。因它既没有师资授受的传承法系,也没有严密的僧团组织,只是到了南宋时代,才有天台宗人四明宗晓仿效其他宗派,为净土宗立慧远、善导、法照、少康、省常、宗赜六祖之说。(详见《乐邦文类》卷3。)后来四明志磐又删去宗,增承远、延寿,立莲社七祖说。(详见《净土立教志》,见《佛祖统纪》卷26。)明清以来,莲社祖师又不断地有所增加。在上述净土宗的祖师系列中,没有出生与行化于北方的昙鸾和道绰的地位,可能与盛行于南方的天台宗人确立净土宗祖师的视野、视角、尺度有关。但是也有净土宗人,专门以持称名念佛为标尺,立昙鸾、道绰、善导、法照、少康为净土五祖;清初净土宗僧实贤思齐尊昙鸾、道绰、善导为净土最初三祖,其说影响颇大。

二、净土宗思想的特质

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的思想,中国净土宗人提出的极乐往生和念佛往生两说,体现了该宗思想的基本理念与特质。

极乐往生是说众生离开现实世界时,会往生于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极乐净土是离开迷妄世界的、无生灭变化的世界,位居众生所处世间的西方,相距十万亿佛土。极乐净土,草木茂盛,空气清新,梵殿宝塔,肃穆庄严,环境优美,幽雅清静。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在众生中说法。人死后,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能享受到诸多的快乐和好处,如身上会有佛的三十二相,庄严美妙;又具有神通法力,无所不能;心境清凉舒畅,欢悦安稳;虔诚供养弥陀佛,即能开启觉悟。彼岸极乐世界彻底摆脱了人世间的一切烦忧与痛苦,是净土宗人渴望的最高理想境界。

念佛往生说,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修行方法,即是通过念佛的名号而往生。《阿弥陀经》称,若人一心系念一佛的名号,观想佛的三十二相好光明,如此念念相续不断,就能在定中见佛,并往生佛国。中国净土宗人更以念阿弥陀佛为修行法门,提倡专诚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善男信女若能岁岁月月如此坚持不懈,则可望于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现在其前,其人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念佛,是忆念所皈依的佛。净土宗人称名念佛的内涵有三:一是以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为忆念对象,称阿弥陀佛有诸相好威仪,巨亿光明,寿命无量,且在为众说法。众生若能尊崇、称颂、皈依阿弥陀佛,就会与佛产生感应,佛浸润众生的内心,众生即由此而醒悟。二是持名,念佛名字,以使修持者意志纯诚,除诸妄想,达到一心不乱、欢愉安定的境地。可以说,执持名号,念念是佛,不劳观想,不用参究,方便直捷,极为简易。三是把念佛法门与祈求往生净土的思想结合起来,为称名念佛的修持提供神圣理想的支撑。

净土宗念佛往生法门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方法简易,境界美满,即以极为简便易行的修持方式而获得最高预期的胜果——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从行为学来说,花较小的心力而得到极大的收获,是最为成功的行为,也是众人所期盼的。正因为如此,在古代中国,阿弥陀佛成为佛教信徒普遍渴望仰慕的对象,极乐净土成为民间信仰的普遍归趣。

西方极乐净土信仰,不仅广泛深入民间,为平民所奉持,而且对社会上层知识精英也颇具有吸引力。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居士,在晚年自撰的《醉吟先生墓志铭》中表白平生志行"外以儒行修其身,内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他还专言冥报净土,为此而重修洛阳香山寺,结香火社,修持佛事,以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又如近代杨文会居士,常自称"教宗贤首,行在弥陀",以弥陀净土为归宿,虔诚笃修净土,数十年从无间断。从白居易到杨文会的事例表明,西方极乐净土信仰不仅是广大平民信徒情感慰藉的需要,也是部分知识精英为缓解死亡痛苦所做的宗教理性抉择的结果。

三、弥陀净土理念是中国佛教终极关怀的共同基础

中国佛教各宗派一向重视念佛法门,而且采用的念佛法门,也都和持名求生净土的思想相结合。这是对印度佛教念佛法门的重大发展。

净土宗与其他宗派在净土信仰上的最根本差异,是修持成道方法的不同。天台、三论、华严、禅等诸宗,主张依靠自己修行的力量往生净土,即以自力成道的方法,自力往生。净土宗则主张以教主阿弥陀佛的救度为成佛之道,是采取他力信仰以成道的方法。

虽然净土宗与其他宗派在修持成道方法上不同,而且在佛身、佛土的具体论述方面也有所不同,但是往生极乐净土几乎是中国佛教绝大多数宗派的共同追求,极乐往生是中国佛教终极关切的主流信仰。如,三论宗创始人吉藏撰《无量寿经义疏》,论述了净土法门。又如,天台宗创始人智撰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和《阿弥陀经记义》等,阐扬弥陀净土思想。后来,天台宗学者四明知礼的弟子神照本如还慕净土行仪,结白莲社。明末灵峰智旭遍涉诸宗,而以天台为主,行愿则专在念佛往生。他撰《弥陀经要解》,用天台宗思想诠释净土义理,又选辑《弥陀要解》和《西方合论》等多种著述,成《净土十要》,以弘扬往生净土信仰。再如,北宋时律宗学者灵芝元照博学群宗,深究南山律宗,也撰有《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和《阿弥陀经义疏》等,与其弟子道言一同兼修净业。

至于禅宗,力主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而作为宗教,过分偏执于自力,不讲求助于神力(他力);过分偏重自心解脱,不祈求往生彼岸世界,亦易产生流弊。五代以来,禅宗日益与以他力追求彼岸世界的净土信仰合流。五代末,禅宗法眼宗巨匠永明延寿(904-975)盛倡禅净合一同修,赞扬持名念佛法门,且一心念佛,一意修持净业。宋代曹洞宗人长芦清了,著《净土集》行世。宋末元初临济宗人中峰明本,通禅、净、律、密,到了晚年专修净土。明末禅门宗匠憨山德清也力主禅净一致,念佛参禅兼修。

中国佛教崇奉往生净土信仰,尤其是热衷于往生弥陀净土信仰,不是偶然的。从宗教理论、思想体系的构成来说,一般而言,其构成要素有三:一是分析、论述现实人、现实社会、现实世界,通常是做负面的否定性的判断、论定;二是预设理想未来、理想人生、理想境界,通常是描绘为极其美好、崇高而神圣;三是设计由现实通往理想,实现人的转化、提升、飞跃的道路、方法、手段。净土宗的弥陀净土学说较之其他各佛教宗派来说,其理想极为美妙崇高,而实现理想的方法又极为直接简易,这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信仰魅力,禅宗等宗派之所以能容受吸纳弥陀净土信仰的内在思想原因,似即在于此。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热门推荐
  • 清穿之福晋难当

    清穿之福晋难当

    幸好生有一张倾国倾城的脸,还有一条天界神龙帮她开外挂,头顶小傻子绰号,皇家妻难为。学渣富二代变成清朝官二代,安逸当米虫还是可以的。什么?要嫁给十三爷成为十三嫡福晋?身娇体弱还结巴,清朝白富美,经常被人看笑话。范莎哭瞎:“不不不,其实我是四爷党是四爷的脑残粉啊!!!”十三爷危险地挑眉:”哦?福晋你说啥?“范莎媚笑:“没啥没啥,听说爷您是重生的?那太好了!其实我是穿越的!咱们天生一对!”
  • 风萧萧 易水寒

    风萧萧 易水寒

    秋夜,凉如水。无名山中竹林深处,一位隐士手捋美髯,凝视摇曳竹影,心事重重。少时,自其身后屋中走出一位少女,一袭白裙,裙摆及地,手中拿一件褐色布衫,对背影道:“爹,天凉了,多穿件衣服吧!”隐士回头,望着那张美如明……
  • 天才萌宝:给娘亲找个相公

    天才萌宝:给娘亲找个相公

    魂穿异世,还带着两个小包子,该死的连孩子的爹是谁都不知道。没男人,她一样活的潇洒,带着一对极品儿女敛进天下钱财,男人永远没有银子来的实在。洛宝儿:“娘亲我今天打劫了一个美男,让他给你当相公怎么样?”娘亲:“……”洛宝儿:“娘亲那个叔叔好有钱,你不是喜欢土豪吗?”娘亲:“废话,谁会嫌钱多,土豪也要有本事,万一被他败光了怎么办?”洛巧儿:“娘亲我可以养着他,只要长得帅就行了。”诙谐幽默,极品爽文非雨群号:488079371,新浪微博:云起-莫非雨,欢迎亲们加入
  • 极品帝妃:废材庶女太嚣张

    极品帝妃:废材庶女太嚣张

    前世新婚夜被情敌剔骨而亡,每世活不过二十,有仇必报的她王者归来,灭渣男渣女。当废材觉醒,身负上古神女之力,锋芒无人能敌。天界太子“要么进地狱,要么屈服”战神帝君:“一路杀戮,弃尽我所有扭转你的天命。”鬼君:“十万冤魂只为祭奠你”昔日惊艳六界的龙公主华丽归来,引动天上地下翻云覆雨,长达千年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闪婚双宠:首席老公老搞错

    闪婚双宠:首席老公老搞错

    纪慕然做了一个梦,自己小心翼翼地用翡翠杯端给对面的男人。林大公子轻嗅赞道“老婆,你茶艺越来越精了。”仰头一饮而尽,哭着脸说:“你拿走了我的心,我该怎么办?”纪慕然惊道:“你是林二?”‘啪’地一声,四亿元的翡翠杯掉在地上,摔个粉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温柔的淡定

    温柔的淡定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兔病防治路路通

    兔病防治路路通

    为什么不能突然改变饲料?应该怎样做?家兔缺乏维生素A的症状是什么?如何治疗?家兔缺乏维生素E的症状是什么?如何治疗?家兔全身性缺钙会导致什么病?饲料中应怎样添加?家兔缺磷会导致什么病?饲料中应怎样添加?家兔缺钠会导致什么病?饲料中应怎样添加?家兔饲料中蛋白质等成分比例失调可能会导致什么病?饲料中应怎样添加?通过阅读本书,你就能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 名门嫡妃

    名门嫡妃

    “宁纳青楼妾,不娶跛足妃!”现代医学博士穿越异世,醒来便面对东晟国五皇子毫不留情的退婚,一夕间,她沦为天下笑柄,更成为府里人人能打骂的出气筒!笑话——这天下间谁敢取笑她!痴傻?跛足?貎丑?那又如何!那是过去的东方语,不是现在的她!凤凰浴火,涅槃重生,昔日痴儿惊艳变身!一声嗤笑,纤手一挥,“宁嫁乞儿郎,不入殿下房!”下毒?设局?陷害?暗杀?让她变疯子?谁想让她变疯子,她让谁全家变成疯子!下毒害她?谁下的毒,她让谁把毒药吞下去!放火烧她?她变身归来,让人生不如死!抢她男人?抢得走的男人不要也罢,但……她不要别人也休想得到!收拾完豺狼虎豹,自然该操心婚姻大事了;回头草?她抬脚,狠狠踩下去!皇子?哪凉快哪待去!太子?了不起?靠边站吧!她的男人自己挑,论不到别人指手画脚。片段一:她剔着指甲,漫不经心道:“我对未来相公的要求不高,只要是个三从四得的男人就行。”他勾起邪魅笑容,欢喜满怀,问:“哪三从?”她抬头望天,半晌,懒懒答:“我说的话要听从;我提意见要顺从;我的命令要服从!”他嘴角狠狠一抽,笑容僵化:“那四得呢?”她笑意晏晏,眸光流丽:“我的心思,要懂得;我发脾气,要忍得;我花他钱,要舍得;我人老珠黄,要耐得!”他沉默良久,一字一顿道:“还有一得;你一天不点头嫁给我,无论一月一年还是一辈子,我都等得!”片段二:他皱眉,轻轻敲着桌子:“太子子嗣单薄,恐有被废嫡之危!”她凑近他面前,笑嘻嘻道:“子嗣单薄?说明太子的种子有问题!”他咬牙,无奈低吼:“东方语,你用词能不能别那么粗俗?”她挑眉,振振有词:“粗俗!我说种子怎么了?它色情吗?它下流吗?人人听得懂听得明白,那叫通俗,通俗懂不懂?切!思想龌龊的男人!”他语塞,脸色直接黑如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