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700000041

第41章 中国佛教两千年

公元前2年,即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臣向西汉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以此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至今刚好两千年。

值此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之际,记者就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采访了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方立天。

佛教是如何中国化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独特的宗教信仰逐渐深入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传统文化之中,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与儒、道并列成为三大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文化,佛教是如何应对排拒,化解障碍,消除矛盾,而为中国人所接受,得以存在发展的?方立天教授一言以蔽之:"中国佛教两千年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他认为,佛教能够实现中国化,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与中国世俗政治的协调。自秦汉至清代,中国是中央集权专制国家,皇权至上,决不容许神权凌驾于皇权之上,也不容许神权漠视皇权的尊严,更不容许神权对皇权的挑战。因此历代皇帝都要运用至高无上的权力驾驭、控制、支配、管理宗教,使其服从自身统治的利益。严峻的现实使中国佛教上层精英逐渐认识到,妥善处理佛教与封建皇权政治的关系,是佛教在中国获得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东晋时佛教领袖道安就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道安的弟子慧远提出的"政教离即"论,更是全面地阐发了政教关系:既强调出家僧侣独立于政治,维护佛教的独立立场,又强调佛教的道德教化有利于政治统治的巩固,论证佛教与政治的一致性。这是封建时代佛教僧侣对政教关系所能做出的最出色的总结,为中国佛教处理政教关系确定了原则立场。为了协调政教关系,自5世纪末开始,中国佛教还设立了僧官制,以匡正僧众纪律,控制僧团势力。保持与世俗政治的协调关系,是佛教得以长期流传的重要原因。

二是与中国固有文化的磨合。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道为代表的中国固有文化虽然也发生过一些摩擦和冲突,但相互的融合是主要的。这种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佛教吸取、融摄儒、道。如用道家的专用术语来翻译佛经的一些概念,用黄老的无为思想来解说佛教宗旨,用魏晋玄学来诠释佛教般若学。佛教学重视融摄儒家的伦理思想。僧人出家,不拜皇帝,不拜父母,曾遭到儒家学者的强烈抨击。后来中国佛教学者也转而提倡忠孝,宋代契嵩撰《孝论》12章,系统阐发了戒孝合一论。另一方面是佛教对儒、道的影响、渗透。如僧肇撰《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实际上是对魏晋玄学基本问题的总结,推进了玄学理论的发展。佛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更是大家公认的,佛教的理事学说、心性思想和修持模式等成为理学的重要来源。佛教的禅宗和儒家的理学,是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互动而产生的两大文化成果。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磨合,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使其自身发展成为儒、道并列的三大传统文化之一,三者的融合甚至达到了"三教合一"的程度。

三是中国佛教的文化学术创造。中国佛教学者重视佛教学术研究,独立判别印度佛教经典的高下,选择某类经典为本宗崇奉的最高经典,并结合中国的固有文化加以融通,创造出新的宗派。隋唐时,中国佛教形成了天台、三论、唯识、华严、律、密、净土、禅八大宗派。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学术的繁荣,对佛教的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佛教丛林制度是中国佛教的另一重要创造。佛教传入中国后,原来"三衣一钵,游行乞食,树下一宿"的教制,与中国重视农耕、北方气候严寒等国情、民俗不相适应。中国佛教及时自我调整,逐渐形成定居式的僧团制。唐朝时全面建立了僧团管理制度,如长老制度,重视劳动生产的农禅生活制度,僧侣服制也由印度式改为中国化的唐朝衣冠。中国佛教丛林制度,特别是农禅并重的制度,适应了当时中国的生产方式,对缓解佛教与上层统治的矛盾,维系僧团的生存,维护中国佛教的持久发展有重大作用。

中国——大乘佛教第二母国

方立天教授充分肯定了中国佛教两千年发展的积极意义。

12世纪末13世纪初,印度佛教被外来势力所消灭。而中国佛教却不断得到发展,并传入周边国家和地区,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的佛教就是中国佛教宗派的延伸。这样,事实上中国成了大乘佛教的第二母国。两千年来,佛教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也程度不同地影响了东亚、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

佛教传入前,这些地区的文化主要是儒、道。儒家主张积极进取,道家主张顺其自然,二者基本上都没有探讨人的生死痛苦问题。相对儒、道而言,佛教关于宇宙存在的缘起论、人生痛苦的价值论、对人的生死的终极关切思想、细密的心性论、独到的伦理学说以及系统的修持方法等,都有显著的优势,弥补了儒、道的不足,为传入地区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安慰。佛教还是极富于伦理道德的宗教,如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等戒律,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对这些地区社会稳定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佛教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信仰、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天文等方面,对传入地区国家的文化发展影响很大。这是不同民族、国家的不同文化自由交流的成功范例,也是亚洲乃至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

中国佛教的传播、交流,还促进了中国和这些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如中日建交就是先从民间佛教交流开始的,赵朴初先生曾说,中、日、韩三国佛教徒共同筑起了黄金纽带。这条纽带推进了三国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增进了三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

综观中国佛教两千年发展,方立天教授认为,佛教在历史上积极、正面的作用是主要的,消极、负面的作用是次要的。

中国佛教的未来走向

经过两千年发展的中国佛教,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

方立天教授认为,未来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三个矛盾,有的改变了形式,有的则将更加尖锐。如贫富悬殊进一步扩大,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气温升高、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等难题正日益困扰人类,人类实际上面临着生存危机;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相对匮乏的精神境界的反差现象将长期存在,文化精神危机、价值危机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未来的中国佛教应当在缓解这些矛盾方面发挥作用。如把修持佛教戒律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帮助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在和谐人际关系、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发挥作用;把佛教某些修持方式方法运用在心理调节、心性修养、心灵提升等方面。

方立天教授特别强调培养佛教人才对佛教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位佛学造诣深厚、人格高尚、修持严谨、热心弘法利生的佛门龙象,其作用与影响要远远大于盖十座大庙。佛教人才是佛教未来命运之所系。

同类推荐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品闪婚

    一品闪婚

    新文:《独家挚爱,总裁的蜜恋甜妻》http://m.pgsk.com/a/961842/十一月连载求收藏《大龄总裁·先婚厚爱》http://m.pgsk.com/a/838904/即将完结(正文完结)第一次见面,他撞见她劈腿,一不小心惹毛了他。第二次见面,她痛快甩了前男友,站在天桥上砸下了高跟鞋,正巧砸破了他的车。第三次见面,她被前男友的“真爱”陷害,误打误撞,撞到他。第四次见面,她在相亲,他在相亲,她瞥了一眼穷追不深的前男友,娇笑道,我们结婚吧。于是见面总共不超过五次的两个人,当天就领回了两个红本本。————她以为婚后的生活,不过就是你妈变我妈,却不料还多了一项义务。————他极尽所能的宠她,却在她怀孕的时候冒出一个怀孕六个月的前女友,她冷笑,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飘,你口味真重。她甩出一张离婚协议,走得毫不留恋,他穷追不舍,堵光她的退路,她恨,却以为他在乎她。直到一场大火,他义无反顾的救出他的初恋,她才恍惚,这场婚姻,她输的一塌糊涂。
  • 冷情总裁叛逆妻

    冷情总裁叛逆妻

    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她倾尽半生,本以为是救赎却跌进一个报复的陷阱。丈夫外遇不断,小三、小四接连挑衅。不是意外的意外流产、车祸接踵而至她该何去何从。褚一航说:澜儿回来吧!她说:我虽不是良驹,也厌恶吃回头草!更何况我欠他的是一条命。汪承瑾说:离婚?想都别想!这辈子就算是死你都得是汪太太。她说:好吧!那我如你所愿好了!阴谋,报复,身世不明的孩子……当一切尘埃落尽,谁才是她的良人?本文一女多男,有宠有虐,结局HE。
  • 驮水的日子

    驮水的日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云彼端的妖精

    云彼端的妖精

    云彼端,穿越北极之巅后的神秘净土,住着一群与世隔绝的精灵。在三个不同的世界里,精灵、恶魔、凡人,他们的相遇不是命运的牵绊,但却带来一场难分难舍的情感故事。爱情和友情,习惯和在乎,他们都只是十六七的少年,却又是在这个世界上活了上千年的非人类。他们的故事让我们铭记在心,美好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珍惜现在,无论未来何时到来。
  • 皇上护短:宝贝小皇后

    皇上护短:宝贝小皇后

    一场阴谋,刚穿越过来的她被下药送上了花轿,嫁给敌国当皇后。原本当炮灰的她竟摇身一变成了冷血帝王的宝贝小皇后?那……多少等着瞧戏的人被气得吐血!他宠她,包庇她,却轻松将她推上宫斗浪尖?皇上,你真坏!她发誓死前一定要将皇宫闹得鸡飞狗跳……
  • 不再当公主之公主与灰姑娘(全本)

    不再当公主之公主与灰姑娘(全本)

    出生在同样拥有繁星闪烁的夜晚,一个是公主,一个却是平民。也许是命中注定了的吧!可是公主又如何,灰姑娘又怎么样!在友情面前,永不干涸的感情之泉源,深沉的心之默契,愉快的灵魂之交流,她们演绎平等、纯洁、真诚、关怀的友谊之爱。顾嘉星是一个出生于豪门贵族,生活在上流文明高雅中西思想相结合的环境中,成长在幸福安逸美好的家境里的“小公主”。优越的生活成长环境,让她成为了一个思想纯真、憧憬美好事物、乐观健康向上、富有正义感、心地善良、活泼可爱的少女。游晓星是顾嘉星主保姆乔雅未婚先孕的女儿,乔雅和顾嘉星的母亲李欣雨是深交好朋友。在游晓星出生一个月后,走投无路的乔雅来到李欣雨面前求助。李欣雨同情怜惜自己的好朋友,不想让她们母女两在外受苦,便要求她和她的女儿留在顾家大庄园,顺便照顾自己刚出生的女儿顾嘉星。游晓星自幼体弱多病,寄人篱下的感觉让她心地善良、多愁善感、文静而明事理。游晓星比顾嘉星大一个月,但她们都出生在一个拥有美丽繁星的夜晚。出生在相同的夜晚,却是不同的命运归宿——一个是公主,一个是灰姑娘。因游晓星自幼体弱多病,顾嘉星的爷爷顾年要求将她和自己心爱的孙女小公主隔开,才允许乔雅母女留下,并签了合同。天真无邪的童年相遇相知,没有让那合同给阻止,顾嘉星的活泼亲昵给文静胆小懂事的游晓星带来了一份温馨关爱的友情。顾嘉星因是顾氏集团未来的继承人,倍受其爷爷顾年的保护,一直在家中授着不同的学习教育。她不懂世态炎凉,不懂人心复杂。顾年担心再让她生活在这样优越安逸的环境中,将来会毁了她一生,便狠心在她十四岁那年定出“三年自由约”,让她过上平凡普通的生活,让她在这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懂得书本上学不到的道理,懂得世间的冷暖,让她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本故事的起因)令顾嘉星欣喜的是,她和游晓星之间微妙纯真的友谊感动了顾年,顾年没有追究游晓星违反合同的事情,反而答应顾嘉星,让她和游晓星一起去过上平凡普通的生活。在离开顾家大庄园前,游晓星无意间偷听到了自己的身世,她为自己还有爸爸而高兴,又为自己无法与爸爸相认而伤心。为了不打扰爸爸现有的家庭幸福,她答应顾嘉星的母亲李欣雨永远不说出真相。她们出了顾家大庄园后,在爷爷的安排下,顾嘉星改名为游星儿,成为游晓星的妹妹一起被寄养在顾嘉星父亲顾庆盛好朋友游向余家,巧的是她们被寄养的家正是游晓星的生父家。她们认识了游家的儿子游晓翔,她们从此多了个“哥哥”,也从此开始了她们的高中三年的校园生活。新的生活给她们带来了青春期的青涩恋爱,青春里更深的温馨友情,青春里的憧憬梦想,同样也带来了青春里的“矛盾”……到底什么才是友情,到底什么才是爱,到底什么才是青春美好的一面?
  • 苦儿流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苦儿流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区域经理

    区域经理

    雷子阴差阳错地踏进药行,不留神混成了一名区域经理。他肩扛六箱药品风尘仆仆扑地赶往嘉市,开始了他的医药代表生涯。头一张热脸,便贴在肖爱国的“冷屁股”上,让他的信心有所动摇。关键时刻,来自大连的徐立君给他上了宝贵的一课,令其醍醐灌顶。再经对方的热心引荐,他终于在“酒色”的帮衬下叩开了市医院的大门。他惊奇地发现,自己进入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圈子中。那些意想不到的权钱交易、情色交易,官与官的相互勾结,官与商的相互勾结,让他对天价药品的产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本书,为混迹药海二十余载的雷子的倾心力作,直逼当下社会现状之痛痒!
  • 爱有8种习惯

    爱有8种习惯

    本书为我们作出见证:当我们向丰盈之爱敞开心扉之时,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更美好,并将世界变成更公正而和平的地方。本书帮助我们回答并解决现代人面临的重要问题,诸如:为什么说我现在过的生活就是我应该过的生活?我怎样原谅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我怎样和难以相处的人坦率交流?我怎样给他人提供最大的帮助?我怎样忘掉过去着眼未来?本书通过富于启发性的故事和宝贵建议,向我们展示出:通过培养慷慨、静默、求真、坦诚、游戏、宽恕、慈悲和社群等简单却意义深远的爱的习惯,我们就能创造完满而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