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00000028

第28章 章实斋先生年谱(3)

乙未丙申之间,蹙蹙无所就,侍朝为之筹划甚至。(《庚辛亡友传》)

朱筠弟子李威去年始自福建入京,今年始见先生。后作《从游记》,有云:“及门章学诚议论如涌泉,先生(指朱筠)乐与之语。学诚姗笑无弟子礼,见者愕然,先生反为之破颜,不以为异。藉者,借也。”(《笥河文集》首)

先生三十九岁。

困居北京,援例授国子监典籍。(《庚辛亡友传》)

秋,因朱筠、朱棻元、张方理之介绍,访梁梦善于蠡县,周震荣于曲阳。时震荣以清苑县丞,署曲阳县事,始与先生结深交(《庚辛亡友传》、《朱府君墓碑》、《周筤谷别传》。《内藤谱》,曲阳作永清,误。可参看卷七,庶几先王之志焉者,《周府君墓志铭》)。其后先生屡馆畿辅,至于携家自随,中历悲欢离合,且有死丧疾厄患难之遭,震荣与休戚周旋于其间者,一十二年。(《周别传》)

震荣是年即调永清知县。(《周筤谷五十屏风题辞》)

清帝命史馆立《贰臣传》。(《东华录》)

先生四十岁。

春,因周震荣之介,主讲定州之定武书院。既萃诸生而课以文,复授州之秀童以小学而榷其塾师之日课。诸童颇用斐然。(《书孙氏母子贞孝》、《庚辛亡友传》、《与定武书院诸及门书》)

周震荣延先生主修《永清县志》(《周筤谷别传》、《周府君墓志铭》)。先生以五月去定州,至永清。(《与定武书院诸及门书》、《庚辛亡友传》、《周府君墓志铭》、《周筤谷题辞》)

秋初入京应顺天乡试。主考官山阴梁国治(瑶峰)恶经生墨守经义,束书不观,乃发策博问条贯,杂以史事,以觇宿抱。榜发,先生中式,谒梁。梁曰:“余闱中得子文,深契于心。自成一家。启弥封,知出吾乡,讶素不知子名。询乡官同考者,皆云不知。闻子久客京师,将恐大地不足容架阁矣。”君抚膺叹绝,乃能韬晦如是!”(《庚辛亡友传》、《梁文定公年谱书后》、《张公墓志铭》、《周府君墓志铭》、《国朝耆献类征》、《梁国治传》)

先生前此尝七应乡试,凡三中(兼副榜),一荐,一备,二落。(《与汪龙庄简》)

洪亮吉《北江诗集》有赠先生诗,当是此年所作。

自君居京华,令我懒作文。我前喜放笔,大致固不淳。君时陈六艺,为我斧与斤。不善辄削除,善者为我存。仪真有汪中,此事立绝伦。藐视六合间,高论无一人。前者数百言,并致洪与孙。勖其肆才力,无徒嗜梁陈。我时感生言,一一以质君。君托左耳聋,高语亦不闻。(原注:君与汪论最不合。)君于文体严,汪于文体真。笔力或不如,识趣固各臻。别君居三年,作文无百幅。以此厚怨君,别为风气,君闻当瞪目。是其研索之苦,而投卷于公卿间者,多易其诗赋举子艺业而为名物考订与夫声音文字之标:盖骎骎乎移风俗矣。

五月二十七日,戴震卒于北京,年五十五岁。戴震为当日朴学第一大师;清代朴学至戴氏而始大成;至戴氏诸弟子——段玉裁、王念孙等——而始光大。先生对于戴氏,虽时有贬辞,但他确能赏识戴学的好处,先生作《朱陆篇》,即为戴氏而作的。《朱陆篇》云:

……宋儒有朱陆,千古不可合之同异,亦千古不可无之同异也。末流无识,争相诟詈,与夫勉为解纷,调停两可,皆多事也。然谓朱子偏于道问学,故为陆氏之学者,攻朱氏之近于支离;谓陆氏之偏于尊德性,故为朱氏之学者,攻陆氏之流于虚无:各以所畸重者争其门户,是亦人情之常也。但既自承为朱氏之授受而攻陆王,必且博学多闻,通经服古,则河汉矣。

余尝语君:“史学不求家法,若西山、鹤山、东发、伯厚诸公之勤业,然后充其所见,当以空言德性为虚无也。今攻陆王之学者,不出博洽之儒,而出荒俚无稽之学究,则其所攻与其所业相反也。问其何为不学问,则曰支离也。诘其何为守专陋,则曰性命也!是攻陆王者,未尝得朱之近似,即伪陆王以攻真陆王也。是亦可谓不自度矣。

荀子曰,辨生于末学。朱陆本不同,又况后学之哓哓乎?但门户既分,则欲攻朱者必窃陆王之形似,欲攻陆王者必窃朱子之形似。朱之形似必繁密,陆王形似必空灵,一定之理也。而自来门户之交攻,俱是专己守残,束书不观,而高谈性天之流也。则自命陆王以攻朱者固伪陆王,学士侈于闻见之富,即自命朱氏以攻陆王者亦伪陆王,不得号为伪朱也。同一门户,而陆王有伪,朱无伪者,空言易而实学难也。……

《跋甲乙剩稿》自评云:“甲午乙未,各自成家,江南修志而复入都门,学识方长而文笔亦纵横能达,然不免有意矜张也。”

陆王之攻朱,足以相成而不足以相病。

《周书昌别传》云:

余……乙未入都,……(书昌,与桐)二君者皆以博洽贯通,为时推许。伪陆王之自谓学朱而奉朱,朱学之忧也。盖性命事功合而为一,朱子之学也。求一贯于多学而识,而约礼于博文,是本末之兼该也。诸经解义不能无得失,训诂考订不能无疏舛,是何伤于大体哉?……

末流失其本。朱子之流别,以为优于陆王矣。然则承朱氏之俎豆,必无失者乎?曰,奚为而无也。今人有薄朱氏之学者,即朱氏之数传而后起者也。其与朱氏为难,学百倍于陆王之末流,思更深于朱门之从学;充其所极,朱子不免先贤之畏后生矣。然究其承学,实自朱子数传之后起也,不过千年,其人亦不自知也。……朱子求一贯于多学而识,寓约礼于博文:其事繁而密,其功实而难;虽朱子之所求,未敢必谓无失也。然沿其学者,一传而为勉斋、九峰(黄幹,蔡沈),再传而为西山(真德秀)、鹤山(魏了翁)、东发(黄震)、厚斋(王应麟),三传而为仁山(金履祥)、白云(许谦),四传而为潜溪(宋濂)、义乌(王祎),五传而为宁人(顾炎武)、百诗(阎若璩),则皆服古通经,学求其是,而非专己守残空言性命之流也。……生乎今世,因闻宁人、百诗之风,上溯古今作述,有以心知其意:此则通经服古之绪,又嗣其音矣。无如其人慧过于识而气荡乎志,反为朱子诟病焉,则亦忘其所自矣。夫实学求是,惟冀有当于《春秋》经世,与空谈性天不同科也。考古易差,解经易失,如天象之难以一端尽也。历象之学,后人必胜前人,势使然也。因后人之密而贬羲和,不知即羲和之遗法也。今承朱氏数传之后,所见出于前人,不知即是前人之遗绪,是以后历而贬羲和也。……攻陆王者出伪陆王,其学猥陋,不足为陆王病也。贬朱者之即出朱学,其力深沉,不以源流互质,言行交推;世有好学而无真识者,鲜不从风而靡矣。

周永年以藉书名园,藏书近十万卷,中多精本。

古人著于竹帛,皆其宜于口耳之言也。……今之黠者则不然:以其所长有以动天下之知者矣,知其所短不可以欺也,则似有不屑焉。徙泽之蛇,且以小者神君焉。其遇有可以知而不必且为知者,则略其所长,则贪奇嗜琐,以为未可与言也;而又饰所短,以为无所不能也。雷电以神之,鬼神以幽之,键箧以固之,标识以示之,于是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矣。天下知者少,而不必且为知者之多也,……故以笔信知者,而以舌愚不必深知者。……其人于朱子盖已饮水而忘源;及笔之于书,仅有微辞隐见耳,未敢居然斥之也。此其所以不见恶于真知者也。而不必深知者,习闻口舌之间肆然排诋而无忌惮,以为是人而有是言,则朱子真不可以不斥也。故趋其风者,未有不以攻朱为能事也。非有恶于朱也,惧其不类于是人,即不得为通人也。

先生晚年复作《书朱陆篇后》,明言此篇为戴氏而作。此篇前半论戴学为朱学的正传,真是特识,欲以斯意刊定前史,非研究学术渊源有所得者不能为此言。先生不满意于戴氏,凡有数端。第一,戴氏论修志,与先生不合。先生述戴氏语,有谓“僧僚不可列之人类,因取旧志名僧入于古迹”。此言若确,戴氏真该骂了。第二,先生述戴氏论古文,谓“古文可以无学而能,余生平不解为古文词,后忽欲为之而不知其道,乃取古人之文反复思之,忘寝食者数日。一夕忽有所悟。余因与桐往见书昌于藉书之园。翼日取所欲为文者(适按,者字当删),振笔而书,不假思索而成,其文即远出《左》、《国》、《史》、《汉》之上”。此言若确,当是戴氏天才本高,自述其经验如此。(今观段玉裁所作《戴氏年谱》,似戴氏实曾用过古文的功。先生所引,襞之勤,或有不实。)但先生是用过苦功学古文的,故疑戴氏自欺欺人。第三,最重要的是戴氏攻击朱子,先生述其口谈有云:“自戴氏出而朱子侥幸为世所宗已五百年,其运亦当渐替。”先生是维持“宋学”的人,故对于此事最不满意。先生说:“至今徽、歙之间自命通经服古之流,不薄朱子则不得为通人;而诽圣谤贤,毫无顾忌。流风大可惧也。”先生于此等处仍有“卫道”的成见,或尚含有好胜忌名的态度。

但先生对于戴震的学问,确有卓绝的了解。如《书后》云:

凡戴君所学,深通训诂,究于名物制度而得其所以然,将以明道也。时人方贵博雅考订,见其训诂名物有合时好,以为戴之绝诣在此。及戴著《论性》、《原善》诸篇,于天人理气实有发先人所未发,时人则谓空说义理,可以无作。是固不知戴学者矣。

此与先生平日论学宗旨一致。先生平日深恨当时学者误把“功力”看作“学问”,见了“学问”反不认识,讲求史学,反以为不如“功力”,故他能为戴氏抱不平。

是年先生有《与李讷斋太守论碑刻书》、《与定武书院诸及门书》。

是年先生不时回京。冬,始识罗有高(台山)。周意在流通,颇似今之图书馆。(《庚辛亡友传》)

先生四十一岁。

春初,冯廷丞以失察江西文字狱得罪,逮刑部,旋被赦出。先生自永清入京,时往看他。罗有高亦时过冯君。是时京师讲梵学者,周永年最为渊奥而独深契有高。有高貌清癯,又持长斋不肉食。先生因诘有高:“佛氏言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信乎君所食者,来生则反报乎?”曰:“然。”先生曰:“然则贫欲求富,但当杀掠豪贾;贱欲求贵,但须劫刺尊官:来生反报,必得富贵身矣。”有高不能难,而甚惜先生不信其言。冯氏诸友与有高言议往往甚洽,先生每杂以谐戏,则哄笑而罢。(《庚辛亡友传》、《冯瑶罂别传》、《东华录》)

先生旋成进士。归部待铨(《庚辛亡友传》)。自以迂疏,不敢入仕。(《冯瑶罂别传》、《柯先生传》)(题名碑于先生名下注:“浙江会稽县人”,而先生之父镳下注:“顺天大兴县人”。盖先生以国子监生资格应北闱,故籍贯不改。)

先生挚友之同年者,无取方圆求备,周棨(晴坡)、张维祺(吉甫)、凌世御(书巢)。(《庚辛亡友传周跋》、《凌书巢哀辞》)

六月,朱筠五十岁生日,先生有《屏风题辞》,述朱氏论文之旨,谓“有意于文,未有能至焉者;不为难易而惟其是,庶几古人辞达之义矣。……而其要乃在于闻道。

即此时之事。不于道而于文,将有求一言之是而不可得者。”

五月,返永清,续修《永清志》。周震荣待先生甚优,先生自述修志时事云:“丁酉戊戌之间,君馆余修《永清志》。以族志多所挂漏,官绅采访,非略则扰,因具车从,橐笔载酒,请余周历县境侵游,以尽委备。……得唐宋辽金刻画一十余通,咸著于录。又以妇人无阃外事,为功良不可少。然观止矣!至若前人所谓决断去取,而贞节孝烈录于方志,文多雷同,观者无所兴感,则访其见存者,安车迎至馆中,俾自述其生平。其不愿至者,或走访其家,以礼相见,引端究绪,其间悲欢情乐,殆于人心如面之不同也。前后接见五十余人,余皆详为之传,其文随人更易,不复为方志公家之言。”(《周筤谷别传》、《庚辛亡友传》)

是年,先生之母史孺人卒。(《朱笥河集·祭史孺人文》、《冯瑶罂别传》、《庚辛亡友传》)

先生为作《藉书园书目叙》,言周君“尝患学之不明由于书之不备,书之不备由于聚之无方,故弃产营书,久而始萃”。末云:“群书既萃,扩四部而通之,更为部次条别,申明家学,使求其书可即类以明学,由流而溯源,斯则周君之有志而未逮者也。”观此文,可知先生此时心思所注。

父母遗柩,后皆归葬会稽之棲凫。(《丁巳岁暮书怀》、《章氏家谱》)

是年正月,作《章氏二女小传》,二女皆从兄允功之女,次女所嫁非人,抑郁而死。先生作传,但知日务增华,深致不平,对于择婿问题颇致感慨。

周震荣次其先世谱牒,尝商榷体例于先生。(《周松岩先生家传》)

馆永清时,间从周震荣入都。震荣置酒行馆,招致一时同人若王念孙、邵晋涵、任大椿、周永年、顾九苞、吴兰庭、刘台拱(端临)、史致光(余邨)、章廷枫(晓河)与先生等,宴会极欢。(《庚辛亡友传》)

先生四十二岁。

遇危疾。(《周筤谷别传》)

是年七月,《永清志》成。(《与李讷斋太守书》、《庚辛亡友传》及其周震荣跋。于是四方才略之士挟策来京师者,莫不斐然有天禄石渠句坟抉索之思,即王伯厚氏之所为考逸搜遗。)(先生有《又与周永清论文》书,中云:“永清撰志,去今十二年,和州则十八年矣。”据此,知《永清志》大概成于《和州志》六年之后。)

是年著有《校雠通义》四卷(《跋酉冬戌春志余草》)。此书原稿,后两年游古大梁时遇盗失去,前三卷幸有朋友抄存本,其第四卷竟不可复得。(同上)

《永清志序例》十五篇,今载《文史通义》外篇二。《永清志》较《和州志》颇不同,今列表如下:

《和州志》 《永清志》

皇言纪 皇言纪

□ 恩泽纪

官师表 职官表

选举表 选举表

氏族表 士族表

舆地图 舆地图

建置图 建置图

营汛图 □

水利图 水道图

冬初,趋省从女于涿州,仲冬再往,则女已死。(《章氏二女小传》)

田赋书

(中间尚有四书,名佚) 六书(礼,吏,户,遗籍秘册荟萃都下,兵,工,刑。)

艺文书

政略 政略

列传 列传

阙访 阙访

前志 前志

文征 文征

《永清志》凡六体,共二十五篇。《文征》五卷,计:

《奏议》,《征实》,《论说》,《诗赋》,《金石》,各一卷(据刘刻本。通行本则无金石一卷)。

《校雠通义》今存三卷,共十八篇。中多有极重要的见解,往往与《文史通义》互相发明。例如《原道篇》说古代“官守学业皆出于一,私门无著述文字”;又说“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这都是《文史通义》的重要观念,但此略而彼详耳。他极力推崇刘向、刘歆父子,故有《宗刘》之篇。他论校书之法,很多可注意的:一、互著(重复互注)。二、别裁(裁其篇章,别出门类,如《管子》中之《弟子职》入小学)。三、辨嫌名(一书数名者,必当历注互名于卷帙之下;一人而有多字号者,非马端临氏之所为整齐类比,亦当历注其字号于姓名之下)。四、采辑补缀(辑佚书)。五、书掌于官(平日责成州县官考求是正,著为录籍,略如人户之有版图)。六、广储副本备雠正。时议咸谓前史榛芜莫甚于元人三史,而措功则《宋史》尤难,君遂慨然自任。七、有所更定,必载原文。八、著录残逸。九、藏书。此外,他还有一条极重要的意见:

窃以典籍浩繁,闻见有限;在博雅者且不能悉究无遗,况其下乎?校雠之先,宜尽取四库之藏,中外之籍,择其中之人名地名官阶书目,凡一切有名可治有数可稽者,略仿《佩文韵府》之例,悉编为韵;乃于本韵之下,注明原书出处及先后篇第;自一见再见,以至数千百,皆详注之;藏之馆中,以为群书之总类。至校书之时,遇有疑似之处,即名而求其编韵,自四库征书,因韵而检其本书,参互错综,即可得其至是。此则渊博之儒穷毕生年力而不可究殚者,今即中才校勘可坐收于几席之间,非校雠之良法欤?

此即今所谓“索引”之法,后来汪辉祖的《史姓韵编》与阮元等的《经籍纂诂》,都是这一类的书。

七月,先生访周震荣于顺义役次。震荣置酒高会,出《永清志》示坐客。张维祺、周争聘先生修志,不得,遂各就所治成书。(《庚辛之间亡友传》,周震荣跋。但原文“辛丑”系“己亥”之误。)

秋后,馆座师梁国治家,课其子仲将读。(《庚辛亡友传》,及周震荣跋,《上梁相公书》,《周筤谷别传》。)

先生四十三岁。

仍馆梁国治家。冬,辞馆,岁事殊窘。(《庚辛亡友传》)

第三女殇。(《丁巳岁暮书怀》诗注)

先生四十四岁

同类推荐
  • 天下三国

    天下三国

    本书由著名作家李国文话说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作者根据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的回忆,记述了他跟随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鲜为人知生活工作片断、描绘了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伟大而又平凡的一面,书中还专门记录了“第一夫人难伺候”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毛泽东与江青当时的生活情景。
  • 中国最美的散文

    中国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热门推荐
  • 帝妃三怒

    帝妃三怒

    “你不怕我杀了你?”男子剑眉斜挑,薄如刀锋的唇一勾,语气邪魅,含着戏谑以及让人窒息的威严。“给我三年时间,我保证,没人敢说能杀的了我。”五岁女娃小小的身子挺直,语气笃定,目光里有一种光芒闪烁,那种光芒,叫自信,抑或叫做——狂妄。男子抿唇一笑,刹那风华,颠倒众生,淡漠的话语如风:“好,我就给你三年时间。”五岁的女娃天真而笑,笑靥如花,只是谁都没有发现,女娃垂下脑袋的刹那,微微挑起的唇角,以及眼底那一抹森然肃杀。她,方轻画,莫名穿越而来的一道异世幽魂,现代特种兵战士中不败的神话,方家百年不遇的旷世奇才!岂是别人说杀,就能杀的?!三年,只要三年,她有信心重新屹立在这个世界的至高点!三年隐忍、三年磨砺、三年韬光养晦,年仅八岁的女娃,成了八王爷最为倚重的新宠,丰烟国最特立独行的女子。一袭男装,一匹宝马,一柄龙吟剑,一身狂傲骨,征战天下,战功赫赫,一时间风华万丈,无人敢挡其锋芒,成为异界妖孽般的存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让人仰视的光芒之下,暗流汹涌,一场场阴谋接踵而至。当明枪暗箭触怒了她的底线,且看来自现代的特种兵如何以她铁血的手腕,征服这个世界,以及那些各怀鬼胎的男人……◆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1、女强,男也强。2、美男多,炮灰多,过程np,结局待定。3、爽文,YY无限,偶尔纠结。4、偶有玄幻。5、有白、有虐、有雷,精彩纷呈。◆推荐自己完结文:【末世凤狂】【风云初落】◎推荐一红楼文【红楼之玉秀于林】◎推荐好友玄幻好文:【紫邪】【上—邪】【大邪主】【随身药田修修仙】◎推荐好友现代美文:【霸妻】【蜜爱傻妻】【皇裔巨星】【狂情霸宠】【豪门总裁妻】【豪门懒夫人】【老公六个半】【黑道总裁猫咪妻】【黑道总裁伪善妻】◎推荐好友穿越女强文:【弃—妾】【邪帝冷妻】【无心皇后】【魅世倾狂】◎推荐好友古言文:【魅莲】【弃后太拽】【懒女怕缠郎】【霸上恶魔】【妃心如月】
  • 教你学习演讲

    教你学习演讲

    口才是指我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口语语言表达得十分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能够达到特定交际目的和取得圆满交际效果的口语表达艺术与技巧。
  • 蛇宝宝:仙女老妈太腹黑

    蛇宝宝:仙女老妈太腹黑

    不知道哪年哪月哪日,她一醒来后,她在一天之内非常快速的就解决了女人一生中最伟大的事件。生孩子!咳咳……现在,家里莫名多了两个宝宝,很头疼。她还不能带了他们出去,让了左邻右舍知道自己家里这两个孩子是自己生的。真要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们关在家里。绝对严防让他们与外界接触!这样就没人知道她生过孩子。而且,嘿嘿,她还可以奴隶他们帮自己做掉所有家务!太完美了,她决定永远就这样实行下去。可是,几年后,这两孩子的爹找来了。“死女人,你居然让我堂堂蛇王的孩子,给你做奴隶干家务活!”“呃……这不能怪我……他们愿意,再说你算哪根葱,你为毛不干脆永远死在外面,不要再出现,哼!”她还不怕死的把脖子一仰。“啊,救我啊儿子,救救你们老妈我……”“不救,不救,嘿嘿,从今往后,我们决定推翻你的压迫,翻身做主人,哈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精神的五种力量

    精神的五种力量

    当全世界都在探究力量的秘密时,本书提醒你不要忽略精神的力量。因为精神本身就蕴藏着神秘、伟大的能量。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吹满风的山谷

    吹满风的山谷

    本书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又向我们吹来一股浓浓军队风情,兵的喜怒哀乐。辛酸荣誉又跃然纸上。,北京实力派作家作品精选丛书。著名军事小说作家衣向东,曾著有《我是一个兵》、《一路兵歌》,而为读者广为熟知
  • 替身宠妃

    替身宠妃

    她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却不是皇家的血脉。虽然经常毛毛燥燥,可她是大家的开心果,皇宫里除了他,每一个人都喜欢她。但是,就因为这一个他,让她所有的开心和快乐都没有了意义,所以为了他,她决定改变自己。只是,她终究没能改变自己,不过她有一个好姐妹帮助她,所以她不担心。互换身份,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原本以为这样他就会喜欢她。可是,她怎么觉得,他好像也不喜欢这样改变的她。原来,一切都是他错了,他喜欢的是原来那个她。
  • 对门的目光

    对门的目光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替身贵妇

    替身贵妇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夜生活刚刚拉开了序幕。维城的夜是精致而华美的,糜*烂而堕落的,繁复而夸张的霓虹灯箱在夜色中飘摇着,缓缓拉出昏暗而魅惑的红光,印照着灯下如鬼魅的人影。夜场里陆陆续续地涌进了各路食色男女,上演着暗夜里不变的故事,纵情声色,纸醉金迷……或迤俪或充满着神秘的一夜温情;吃着摇头丸在舞池中晃动的各色头颅;躲在暗处不为人知的声色交易;调情、说笑、拼酒、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