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00000013

第13章 跋《红楼梦考证》(1)

1

我在《红楼梦考证》的改定稿(《胡适文存》卷三,页一八五——二四九)里,曾根据于《雪桥诗话》、《八旗文经》、《熙朝雅颂集》三部书,考出下列的几件事:

(1)曹雪芹名霑,不是曹寅的儿子,是曹寅的孙子。(页二一二)

(2)曹雪芹后来很贫穷,穷的很不像样了。

(3)他是一个会作诗又会绘画的人。

(4)他在那贫穷的境遇里,纵酒狂歌,自己排遣那牢骚的心境。(以上页二一五——六)

(5)从曹雪芹和他的朋友敦诚弟兄的关系上看来,我说“我们可以断定曹雪芹死于乾隆三十年左右(约1765)”。又说“我们可以猜想雪芹……大约生于康熙末叶(约1715—1720);当他死时,约五十岁左右”。

我那时在各处搜求敦诚的《四松堂集》,因为我知道《四松堂集》里一定有关于曹雪芹的材料。我虽然承认杨钟羲先生(《雪桥诗话》)确是根据《四松堂集》的,但我总觉的《雪桥诗话》是“转手的证据”,不是“原手的证据”。不料上海、北京两处大索的结果,竟使我大失望。到了今年,我对于《四松堂集》,已是绝望了。有一天,一家书店的伙计跑来说:“《四松堂诗集》找着了!”我非常高兴,但是打开书来一看,原来是一部《四松草堂诗集》,不是《四松堂集》。又一天,陈肖庄先生告诉我说,他在一家书店里看见一部《四松堂集》。我说:“恐怕又是四松草堂罢?”陈先生回去一看,果然又错了。

今年四月十九日,我从大学回家,看见门房里桌子上摆着一部退了色的蓝布套的书,一张斑剥的旧书笺上题着《四松堂集》四个字!我自己几乎不信我的眼力了,连忙拿来打开一看,原来真是一部《四松堂集》的写本!这部写本确是天地间唯一的孤本。因为这是当日付刻的底本,上有付刻时的校改,删削的记号。最重要的是这本子里有许多不曾收入刻本的诗文。凡是已刻的,题上都印有一个“刻”字的戳子。刻本未收的,题上都帖着一块小红笺。题下注的甲子,都被编书的人用白纸块帖去,也都是不曾刻的。我这时候的高兴,比我前年寻着吴敬梓的《文木山房集》时的高兴,还要加好几倍了!

卷首有永(也是清宗室里的诗人,有《神清室诗稿》)刘大观、纪昀的序,有敦诚的哥哥敦敏作的小传。全书六册,计诗两册,文两册,《鹪鹩庵笔尘》两册。《雪桥诗话》、《八旗文经》、《熙朝雅颂集》所采的诗文都是从这里面选出来的。我在《考证》里引的那首《寄怀曹雪芹》,原文题下注一“霑”字,又“扬州旧梦久已绝”一句,原本绝字作觉,下帖一笺条,注云,“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雪桥诗话》说曹雪芹名霑,为栋亭通政孙,即是根据于这两条注的。又此诗中“蓟门落日松亭尊”一句,尊字原本作樽,下注云,“时余在喜峰口”。按敦敏作的小传,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敦诚在喜峰口。此诗是丁丑年作的。又《考证》引的《佩刀质酒歌》虽无年月,但其下第二首题下注“癸未”,大概此诗是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作的。这两首之外,还有两首未刻的诗:

(1)赠曹芹圃(注)即雪芹。

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司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阿谁买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

这诗使我们知道曹雪芹又号芹圃。前三句写家贫的状况,第四句写盛衰之感(此诗作于乾隆二十六年辛巳)。

(2)挽曹雪芹(注)甲申。

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孤儿渺漠魂应逐(注: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新妇飘零目岂瞑?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适按,此二句又见于《鹪鹩庵笔麈》,杨钟羲先生从《笔麈》里引入《诗话》;杨先生也不曾见此诗全文)。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

这首诗给我们四个重要之点:

(1)曹雪芹死在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我在《考证》说他死在乾隆三十年左右,只差了一年。

(2)曹雪芹死时只有“四十年华”。这自然是个整数,不限定整四十岁。但我们可以断定他的年纪不能在四十五岁以上。假定他死时年四十五岁,他的生时当康熙五十八年(1719)。《考证》里的猜测还不算大错。

关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声明一句。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1713),下距乾隆甲申,凡五十一年。雪芹必不及见曹寅了。敦诚 “寄怀曹雪芹”的诗注说“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有一点小误。雪芹曾随他的父亲曹在江宁织造任上。曹做织造,是康熙五十四年到雍正六年(1715—28);雪芹随在任上大约有十年(1719—28)。曹家三代四个织造,只有曹寅最著名。敦诚晚年编集,添入这一条小注,那时距曹寅死时已七十多年了,故敦诚与袁枚有同样的错误。

(3)曹雪芹的儿子先死了,雪芹感伤成病,不久也死了。据此,雪芹死后,似乎没有后人。

(4)曹雪芹死后,还有一个“飘零”的“新妇”。这是薛宝钗呢, 还是史湘云呢?那就不容易猜想了。

《四松堂集》里的重要材料,只是这些。此外还有一些材料,但都不重要。我们从敦敏作的小传里,又可以知道敦诚生于雍正甲寅(1734),死于乾隆戊申(1791),也可以修正我的考证里的推测。

我在4月19日得着这部《四松堂集》的稿本。隔了两天,蔡孑民先生又送来一部《四松堂集》的刻本,是他托人向晚晴簃诗社里借来的。刻本共五卷:

卷一,诗一百三十七首。

卷二,诗一百四十四首。

卷三,文三十四篇。

卷四,文十九篇。

卷五,《鹪鹩庵笔尘》八十一则。

果然凡底本里题上没有“刻”字的,都没有收入刻本里去。这更可以证明我的底本格外可贵了。蔡先生对于此书的热心,是我很感谢的。最有趣的是蔡先生借得刻本之日,差不多正是我得着底本之日。我寻此书近一年多了,忽然三日之内两个本子一齐到我手里!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了。

十一,五,三

(原载1922年5月7日《努力周报》第1期)

答蔡孑民先生的商榷

2

蔡孑民先生的《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是对于我的《红楼梦考证》的一篇“商榷”。他说:

知其《红楼梦》所寄托之人物,可用三法推求:一,品性相类者。二,轶事有征者。三,姓名相关者。于是以湘云之豪放而推为其年,以惜春之冷僻而推为荪友:用第一法也。以宝玉逢魔魇而推为允礽,以凤姐哭向金陵而推为余国柱:用第二法也。以探春之名与探花有关而推为健庵,以宝琴之名与孔子学琴于师襄之故事有关而推为辟疆:用第三法也。然每举一人,率兼用三法或两法,有可推证,始质言之。其他如元春之疑为徐元文,宝蟾之疑为翁宝林,则以近于孤证,始不列入。自以为审慎之至,与随意附会者不同。近读胡适之先生《红楼梦考证》,列拙著于“附会的红学”之中,谓之“走错了道路”,谓之“大笨伯”,“笨谜”;谓之“很牵强的附会”;我实不敢承认。

关于这一段“方法论”,我只希望指出蔡先生的方法是不适用于《红楼梦》的。有几种小说是可以采用蔡先生的方法的。最明显的是《孽海花》。这本是写时事的书,故书中的人物都可用蔡先生的方法去推求:陈千秋即是田千秋,孙汶即是孙文,庄寿香即是张香涛,祝宝廷即是宝竹坡,潘八瀛即是潘伯寅,姜表字剑云即是江标字剑霞,成煜字伯怡即是盛昱字伯熙。其次,如《儒林外史》,也有可以用蔡先生的方法去推求的。如马纯上之为冯粹中,庄绍光之为程绵庄,大概已无可疑。但这部书里的人物,很有不容易猜的;如向鼎,我曾猜是商盘,但我读完《质园诗集》三十二卷,不曾寻着一毫证据,只好把这个好谜牺牲了。又如杜少卿之为吴敬梓,姓名上全无关系;直到我寻着了《文木山房集》,我才敢相信。此外,金和跋中举出的人,至多不过可供参考,不可过于信任(如金和说吴敬梓诗集未刻,而我竟寻着乾隆初年的刻本)。《儒林外史》本是写实在人物的书,我们尚且不容易考定书中人物,这就可见蔡先生的方法的适用是很有限的了。大多数的小说是决不可适用这个方法的。历史的小说如《三国志》,传奇的小说如《水浒传》,游戏的小说如《西游记》,都是不能用蔡先生的方法来推求书中人物的。《红楼梦》所以不能适用蔡先生的方法,顾颉刚先生曾举出两个重要理由:

(1)别种小说的影射人物,只是换了他姓名,男还是男,女还是女,所做的职业还是本人的职业。何以一到《红楼梦》就会男变为女,官僚和文人都会变成宅眷?

(2)别种小说的影射事情,总是保存他们原来的关系。何以一到《红楼梦》,无关系的就会发生关系了?例如蔡先生考定宝玉为允礽,黛玉为朱竹垞,薛宝钗为高士奇,试问允礽和朱竹垞有何恋爱的关系?朱竹垞与高士奇有何吃醋的关系?

顾先生这话说的最明白,不用我来引申了。蔡先生曾说:“然而安徽第一大文豪(指吴敬梓)且用之,安见汉军第一大文豪必不出此乎?”这个比例(类推)也不适用,正因为《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不是同一类的书。用“品性,轶事,姓名”三项来推求《红楼梦》里的人物,就像用这个方法来推求《金瓶梅》里西门庆的一妻五妾影射何人:结果必是一种很牵强的附会。

我对于蔡先生这篇文章,最不敢赞同的是他的第二节。这一节的大旨是:

惟吾人与文学书,最密切之接触,本不在作者之生平,而在其著作。著作之内容,即胡先生所谓“情节”者,决非无考证之价值。

蔡先生的意思好像颇轻视那关于“作者之生平”的考证。无论如何,他的意思好像是说,我们可以不管“作者之生平”,而考证“著作之内容”。这是大错的。蔡先生引《托尔斯泰传》中说的“凡其著作无不含自传之性质;各书之主人翁……皆其一己之化身;各书中所叙他人之事,莫不与其己身有直接之关系。”试问作此传的人若不知“作者之生平”,如何能这样考证各书的“情节”呢?蔡先生又引各家关于Faust的猜想,试问他们若不知道Goethe的“生平”,如何能猜想第一部之Gretchen为谁呢?

我以为作者的生平与时代是考证“著作之内容”的第一步下手工夫。即如《儿女英雄传》一书,用年羹尧的事做背景,又假造了一篇雍正年间的序,一篇乾隆年间的序。我们幸亏知道著者文康是咸丰同治年间的人;不然,书中提及《红楼梦》的故事,又提及《品花宝鉴》(道光中作的)里的徐度香与袁宝珠,岂不都成了灵异的预言了吗?即如旧说《儒林外史》里的匡超人即是汪中。现在我们知道吴敬梓死于乾隆十九年,而汪中生于乾隆九年,我们便可以断定匡超人决不是汪中了。又旧说《儒林外史》里的牛布衣即是朱草衣。现在我们知道朱草衣死在乾隆二十一二年,那时吴敬梓已死了二三年了,而《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已叙述牛布衣之死,可见牛布衣大概另是一人了。

同类推荐
  •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浮尘

    浮尘

    有一段日子了,秋妹每次背着割给羊吃的青草从山上下来回家时,都要站在路过的河埂上,望着沁河对岸镇上新建的那栋教学楼出神:那撩拨人心“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用洁白瓷面贴墙耀人眼晕的五层教学楼,以及操场上高高矗立着的旗杆上随风飘扬发出“啪啪”声响的鲜红国旗……望着望着她的眼睛就模糊了,于是,她赶紧用手背擦擦眼角快要落下的泪水,低下头匆匆朝家里赶去。
  • 快活的发明家

    快活的发明家

    本书收录了“快活的发明家”、“生之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明星篇”、“总是春光”等10余篇报告文学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比较研究,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
热门推荐
  •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六度分隔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指的是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因而可以说,其实我们与美国总统以及与任何一个我们想……
  • 听阳光穿窗而过

    听阳光穿窗而过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媚妖绝恋柔情君

    媚妖绝恋柔情君

    红玉,一个妖界有史以来最为奇特的妖精,她不仅身份奇特,感情经历奇特,性格奇特,语言奇特,她还有一个巨大的奇特的秘密隐藏在自己的心中。有人说她幸运,有人说她不幸,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切才是刚刚开始……倾寒,一个为了心爱的女人守护了几千年不娶的男妖,只爱心中那一份感情,即使他一辈子都对人冷酷,也要用最美丽的笑容面对他此生唯爱的女人,此份爱不掺杂任何杂质,不离不弃,用最理性的爱面对自己所爱的女人时,却发现与爱的女人却越走越远……
  • 笔下有千年

    笔下有千年

    雪落无声之时,黄昏悄悄,余晖宁静而安逸,只有温柔缺乏了浪漫,我多想再回到那波光粼粼的湖面,由我驾桨,乘那叶小舟,再带你缓缓地飘摇,我在汩汩流动的岁月之河边仰望你,我在铺满了霞光的春之晨放飞我心中的白鸽,带著我的热情和奔放问候你,我以我真诚的初恋青春之情,编织一个五彩的网,去寻捕我那失落的梦。
  •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了解了人性,你就能读懂他人,而读懂了他人,你就能掌控自己的工作、生活,掌控周围的人和事,掌控一切。纵观古今中外,能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大人物一般都有自己独到的控人之策,制人之道。《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就是一本了解人性、洞悉人性,从而掌控人性的必备手册。在书中,我们首先带您认识真实的人性,分析人性中的美好与弱点;接下来讲述每个人都应该掌控的人性透视术,帮助您洞悉人性,趋利避害;然后告诉大家人性丛林中必知的生存规则,只有按规则行事才能游刃有余,自在行走;最后通过实战指导,告诉大家如何在求人办事、人脉、职场、生活中了解对手,掌控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 强嫁腹黑老公

    强嫁腹黑老公

    她,是始至今日第一个成功脱离‘绝密’组织的王牌,再隐蔽,藏不过她指尖一划;再精密,识不破她的巧手伪装;一手神出鬼没的电脑技术,高科技武器遍布的世界她照样如鱼得水!他,外人只能仰视臣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契约丑妻:帅老公别跑

    契约丑妻:帅老公别跑

    “只要你娶了这个丑女人,我保证马上资金注入你们孙氏避免破产的危险。”白富美的前女友趾高气扬并带着戏谑的在孙建安面前笑道。“娶就娶,但你要说话算话!”高富帅的孙建安牛脾气上来了,“不就是一个契约丑妻吗?晚上关上灯你和她都一样。”前女友听到这里脸都气绿了,“好,我就要看看你每天都面对着一个丑女丑妻要怎么生活的幸福又有滋味~!”<br/>??“尼玛,你们说谁丑呢?我只不过就是单眼皮厚嘴唇和趴鼻梁,又壮了点而已。嘿嘿,不过这男人可真帅,天上居然砸下了个帅老公给我,不要白不要。”刘双喜对着孙建安直流口水。<br/>
  • 总裁,你醉了(全本)

    总裁,你醉了(全本)

    因为失恋,和一大群朋友去酒吧买醉,喝得醉醺醺的胡可儿稀里糊涂的上错车,醒来时,发现床上莫名多了一位俊美的男子,而她身上的衣服也被换了,他竟然甩下一句话:“我还没有到饥不择食的地步,我只对美女感兴趣。”什么意思,她长得就那么惨不忍睹嘛。可她发现原来他竟然就是龙氏帅气又多金的总裁,在夺走了她的吻、看光了她的身子后,竟然面露鄙夷的对她说:“你也算个女人?”士可忍,孰不可忍,士可杀不可辱……
  • 尚书博文精粹

    尚书博文精粹

    百篇博文记录一个铁骨柔情的中年男人的五味生活,他是丈夫,他是父亲,他是悉心记录生活的书写者。有琐碎,更有精彩,每一篇都透着醇厚的日常情味,本色笔墨书写本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