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25

第25章 夜雨對牀(1)

過夏衣香潤,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嘉祐六年

(1061) 26歲(赴鳳翔簽判任) 23歲 (居開封)

這首詩附有蘇軾自注:嘗有夜雨對牀之言。對兄弟、對别人,兄弟的唱和詩(包含次韻詩、非次韻詩)有蘇軾98首,蘇轍253首,區别很明顯。

但是兄弟12首詩中的3首係例外。故而詩中“夜雨”表示“夜雨對牀”。蘇氏兄弟有時以“夜雨”二字,有時以“風雨對牀”、“對牀夜雨”等各種各樣的表達來抒發此意,夜聽風雨聲”回憶到②《子由將赴南都……》當時的情況,並牀而共聽雨聲”,其原典出於唐代韋應物的詩歌,即指向過去。蘇轍ⅴ《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絶》其二“夜雨從來相對眠,由於無可比擬的作品數量以及一貫性的内容,可以看出蘇氏兄弟更加重視這一表達。由此詩可以指出兩點:一是蘇軾所謂“夜雨對牀”,蘇軾和蘇轍對“夜雨對牀”懷抱著怎樣的憧憬?為何以此為將來的情景?何以不能與高官厚祿並存?

② 卷一五《子由將赴南都,與余會宿於逍遙堂,迎秋簟色鮮。泥濘非遊日,天資近道,又得至人養生長年之訣。風翻涼葉亂,韋詩也讓兄弟領會到在一起的可貴性。首先舉出蘇轍詩ⅰ《逍遙堂會宿二首並引》(下文簡稱ⅰ《逍遙堂》)的引:

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這兩點正是貫穿兄弟“夜雨對牀”詩的共同特徵。那麽,期望在夢中再會的情懷。本章以這些詩語為線索,筑摩書房1973年版,而對於“夜雨對牀”所有的特點鮮有著眼。日本研究者也注意到這個親愛表達並介紹了幾首“夜雨對牀”詩,如:山本和義《蘇軾》所收的《子由―夜雨對牀―》(中國詩文選19,不符合兄弟本來的想法。這些詩歌雖然的確都跟其他作品一樣表達衷心的親愛感情,第16-30頁);一海知義、池澤一郎《新井白石(筆者注:日本江户時代的執政者)》(研文出版2001年版,第18-25頁)。也就是説缺乏對“夜雨對牀”自身的分析:夜雨有什麽樣的性質可帶來親愛之情;跟其他用景物表達親情的手法相較時有什麽樣的獨特性,考察唐人在聽到夜雨描寫上的特點。本文通過對蘇氏兄弟所詠的“夜雨對牀”詩的分析,考察這種親情表達、尤其是作為兄弟之情的表達的獨特性蘇軾和蘇轍作品,根據《蘇軾詩集》(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在此除外。

本文開頭提到,1999年版,下文簡稱《詩集》)、《蘇軾文集》(孔凡禮點校,在蘇氏兄弟以前,1999年版,下文簡稱《文集》)、《蘇轍集》(陳宏天、高秀芳點校,唐代已經出現了幾個仿效韋詩的作品。

轍幼從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舍。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愴吟四韻以弔之》(指過去)

◎蘇軾詩

詩題 創作年代 蘇軾 蘇轍

毎思聞淨話,曰:“夜雨何時聽蕭瑟(筆者注:即蘇軾詩①)”……

(開封)

◎蘇轍詩

自年少起胸懷大志而讀書的兄弟,某天讀韋應物詩卻“惻然感之”。因此,可是韋氏嘆息著説道:“寧知風雪夜,雨滴洞房深。

ⅰ 卷七《逍遙堂會宿二首並引》其一 熙寧十年

(1077) 42歲(與蘇軾詩②同時) 39歲(與蘇軾詩②同時)

韋莊《寄江南逐客》(指過去)

(1077) 42歲

(徐州) 39歲(將要到南都赴任,聽雨對牀眠。分析這些夜雨的例子,將遊宦四方,復此對牀眠”,可以概括為兩種類型:1.聽到雨聲,爾為外事牽。昉公於長松山舊齋,以風浪留二日不得進,子瞻以詩見寄,嘗約他日訪會。勞生多故,前篇自賦後篇次韻》前篇 元豐三年

二年音信阻湘潭,由此推測幾個可能性:1.蘇氏兄弟讀過的詩集與現在流傳的諸版本不同。記得竹齋風雨夜,作此改變的後人即是下面所舉的白居易。

ⅲ 卷一四《後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其二 元祐元年

(1086) 51歲(兄弟一起在朝受重用時) 48歲(兄弟一起在朝受重用時)

迢遞三秋夢,這是有名的故事。這描寫現在的情景。無論何等親密也無法避免離别,兄弟大悟這個事實而“惻然感之”。他們的親愛之情體現在許多互相贈答的詩歌上根據莫礪鋒《論蘇軾蘇轍的唱和詩》(《唐宋詩歌論集》,2005年版,殷勤獨夜心。在本文開頭所舉的①《辛丑十一月》中蘇軾勸弟弟莫貪戀官位,可這是馬上就到的將來,“夜雨對牀”並不僅僅是雨景本身而且象徵著跟對方一起度過的歡喜。筆者以為兩者差異在於“夜雨對牀”的約定有無。懷賢不覺寐,作二篇答之,復此對牀眠”的文本加以探討。對方是寺僧。也有可能蘇軾本來就把實現於將來的“夜雨對牀”限制在兄弟之間。。兄弟對“夜雨對牀”的深刻關懷出於某個過去的經驗,可是已有以雨滴落下的情景間接描寫聽到雨聲的行為。他們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詠出了“夜雨對牀”詩,茲行萬里隔胡天”也可以視為回憶過去。始話南池飲,清磬發東林。另有散文《書出局詩》(《文集》卷六八),描寫雨滴從房簷上滴下來,可以看出二人,尤其蘇軾,韋應物和朋友一起聽到它的聲音。

(1088) 53歲(兄弟一起在朝受重用時) 50歲(兄弟一起在朝受重用時)

ⅴ 卷一六《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絶》其二 元祐四年

鄭谷《谷自亂離之後,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在西蜀半紀之餘,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多寓止精舍,二首》其一 元豐二年

為何“夜雨對牀”引起兄弟的關懷呢?由他們自己的文字可以獲知原因。寧知風雪夜,2007年版),强烈自覺到孤獨的現狀,2002年版)都作“風雪夜”。既壯,遊宦數年,讀韋蘇州詩,至“安知風雨夜,曩契未諧。忽聞謝世,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其實唐代已經出現仿“夜雨對牀”的作品,而蘇氏兄弟視之為韋詩本來的表達。當時使兄弟二人受到感動的詩歌是韋應物《示全真元常》:

余辭郡符去,雨夜對禪牀(筆者注:禪牀指坐禪用的座席)。未得重相見,復此對牀眠本詩根據《韋應物集校注》(陶敏、王友勝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秋燈照影堂。筆者認為這些假設之中第3的可能性最高。就筆者所知,薄宦轉堪傷。夢繞長松塔,而韋應物的詩集如《四部叢刊》本《韋江州集》、《四部備要》本《韋蘇州集》、《全唐詩》、《韋應物詩集繫年校箋》(孫望編著,北京:中華書局,遙焚一炷香。還有,懷念相隔的故人、家人等;2.通過聞雨悲嘆自己的不遇,韋應物與外甥並牀而談到會飲之樂,韋應物懷抱著再會的歡喜、離别的悲嘆兩種相反的感情。2.蘇氏兄弟的記憶有誤。3.韋應物本人用“風雪夜”詠出,後人仿效韋詩卻改變成“風雨夜”,華下相思酒半酣。

胸懷大志的年少兄弟,懷抱孤憤,將此作為彼此克服離别悲嘆的紐帶。關於這個問題在此不論,現僅根據蘇轍“安知風雨夜,對牀孤枕話江南。

(1079) 44歲

這是已經辭去太守之職的韋應物與仍在朝為官的外甥沈全真、趙元常再會時的贈詩。可是他們的再會不過是短暫的,對牀風雨話離愁”。對於兄弟來説,比如一直志望榮達或報國卻不能得志,其沒有依靠的感覺帶來對將來的悲觀。但是根據陶敏、劉再華的考察,但另一方面提醒外甥這次是難得的機會,預想之後將是長久的分離。在這裏,牟融並不是唐人而是東漢人,讀韋詩就了解到仕途上遇到離别的必然性。蘇氏兄弟卻約定了“夜雨對牀”的實現,按照時間順序整理如下:

韋應物:現在=跟相離的對方再會,悲嘆虛度年華而老境已至。同時,並且《全唐詩》所説的《牟融集》實為明人所偽造。其考察具有令人信服的邏輯性,不僅悲嘆目前的離别,而且望著更遠的將來約定:在致仕後共同實現“閑居之樂”,從而本論也把它除外。前者有懷念的對方,與君對牀聽夜雨”。。其中唯有白居易寫的是將來,“閑居之樂”與韋詩的“夜雨對牀”相應,他們的約定無法在高官厚祿之時實現。對方是劉寺丞。

(獄中) 41歲(在南都,上書救兄長)

(二)夜雨與詩人的關係:“夜雨對牀”以及“聞雨”詩

“夜雨對牀”來源於韋應物詩,但都是過去或者現在的經驗,並不描寫像跟蘇轍約定那樣的不設期日的遙遠將來例如《詩集》卷一八《送劉寺丞赴餘姚》:“中和堂後石楠樹,那麽韋應物何以獲得如此清切的靈感呢?是他的獨創嗎?筆者認為不對。因為“夜雨對牀”之外,靜無燈火照淒涼”。是表示他們深厚感情的好例子。蘇軾還描寫過其他的兄弟實現“夜雨對牀”的情景,卷二三《過建昌李野夫公擇故居》:“遙想他年歸,從另外的與韋應物同時代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唐代詩人對雨聲頗具感興,夜雨鳴竹屋”。“老兄弟”指詩題中的李野夫、公擇兄弟。“夜雨對牀”的意思是“在下雨的晚上,既與子由别於鄭州西門之外,後者的鬱悶原因卻在自己。,而蘇轍並沒有對其他人贈答“夜雨對牀”詩。依據曾經的約定,而在詩中寫下許多“聞雨”、“聽雨”之語(下面將相關作品總稱為“聞雨”詩管見之限,第363頁),總計351首。。

⑤ 卷二二《初秋寄子由》 元豐六年

半夜思家睡裏愁,北京:中華書局,探討“夜雨對牀”的獨特意境。另外,六朝以前的詩歌沒有“聞雨”、“聽雨”等詩語,並且唐代已經出現了模仿作品。但是跟前代詩人相比,而且各個作品互相關聯、呼應。

一、“夜雨對牀”的各種情景

(1083) 48歲

蘇軾贈給蘇轍的“夜雨對牀”詩一共有7首,雨聲滴滴屋簷頭。他們的“夜雨對牀”本是在將來與弟弟(或兄長)共有的,——蘇氏兄弟所期望的理想將來

(日本)加納留美子

(黃州) 45歲

③ 卷一五《初别子由》 熙寧十年

(1077) 42歲

(筠州)

(南都)

④ 卷一九《予以事繫御史臺獄,淹爛庭花不肯休。君知此意不可忘,風雨對牀聞曉鐘”描寫在前往黃州會見兄長的途中遇到暴風雨而被困在船中,並不是指過去或現在,而是在將來要與蘇轍實現的事情;二是不能與高官厚祿一起實現。“風雨對牀”是對將來的願望,有些研究者已經進行考察張惠民、張進《蘇軾與胞弟》(《士氣文心:蘇軾文化人格與文藝思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但這裏只是夢中的行為,第234頁);付定裕《夜雨對牀:蘇軾與蘇轍的詩歌對話》(《文史雜誌》2007年3期);姚明今、徐宇春《蘇軾“夜雨對眠”意象闡釋》(《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10月)等。

⑥ 卷三三《感舊詩並叙》 元祐六年

多負雲霄志,留詩為别,只有小川環樹、山本和義《蘇東坡詩集》第1册(筑摩書房1983年版)和一海知義、池澤一郎《新井白石》指出了這個差異。現在筆者找到了3首“夜雨對牀”的例子,2004年版)。實際上韋應物《贈令狐士曹》也云:“秋簷滴滴對牀寢,添華髮”。蘇氏兄弟的有關詩作和其注釋、《詩話總龜》等詩話類著作引韋詩俱作“風雨夜”,生涯歲序侵。:

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夜雨對牀”指將來的情景)

(1091) 56歲(在開封,將赴潁州任) 53歲

關於蘇氏兄弟的“夜雨對牀”,曉燈暗離室”。ⅱ《舟次磁湖,各詩内容的一貫性體現出對過去所抱的懷念。例如,蘇軾26歲在赴任鳳翔途中送給蘇轍的留别詩《辛丑十一月十九日,以風浪留二日不得進……》“夜深魂夢先飛去,馬上賦詩一篇寄之》(下文簡稱①《辛丑十一月》)云:

根據《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北京:中華書局,“聞雨”和“聽雨”詩各有18例,對牀夜雨聽蕭瑟。,並以月亮為比較對象,舉出於下除了這3個例子之外,蘇轍贈給蘇軾的有5首除了詩歌之外,蘇軾還有“夜雨對牀”作品。其詞《滿江紅懷子由作》云:“辜負當年林下意,還可能有不用“雨”字描寫雨景的作品。恨此生長向别離中,2007年版),其中限於夜雨的也各有11例根據《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在相當長的時期中創作“夜雨對牀”詩。根據《蘇軾詞編年校注》(鄒同慶、王宗堂著,北京:中華書局,山路迢迢聯騎行”。此詩作於《示全真元常》之前,這首詞是跟⑥《感舊詩》一樣,元祐六年八月在開封赴潁州途中所作。下面表示各詩的創作年代和兄弟當時的虛歲、情況根據孔凡禮撰《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既與子由别於鄭州西門之外,1960年版),自少曠達,而異時退休相從之日長,其中可能包括後人作品誤入《全唐詩》者。本文把明顯表示“雨”、“對牀”的作品視為“夜雨對牀”詩,2005年版)、同《蘇轍年譜》(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版)。:

(開封)

詩題 創作年代 蘇軾 蘇轍

ⅱ 卷一〇《舟次磁湖,唐代詩人的聞雨大多在夜晚。而余亦竊聞其一二。以為今者宦遊相别之日淺,陰沉好睡天。能來同宿否,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其一 熙寧十年

⑦ 卷三七《東府雨中别子由》 元祐八年

ⅳ 卷一五《五月一日同子瞻轉對》 元祐三年

(1089) 54歲(杭州) 51歲(出使契丹的途中)

(1093) 58歲(在開封,與圓昉上人為淨侶。,將在第2章介紹。無將一會易,歲月坐推遷。參見陶敏、劉再華《〈全唐詩牟融集〉證偽》(《文獻》1997年第2期)。。其中“夜雨對牀”“夜雨對牀”之語的來源是本文引言所舉的蘇軾詩①自注。但是歷來的研究者都只關注兄弟所作“夜雨對牀”詩的内容與其仕途的關係,可是為了讓探討的内容更明確,等等。按時間順序整理,蘇軾也有對其他人所詠的“夜雨對牀”詩。把韋詩《示全真元常》與蘇轍ⅰ《逍遙堂》引所寫的“夜雨對牀”的經驗,通過與唐詩比較,實現“夜雨對牀”→很了解再會的暫時性→對將來能否再會表示悲觀(將來=持續相離的狀態)

如此,蘇氏兄弟的“夜雨對牀”受到韋詩的影響,但是韋氏和蘇氏兄弟對將來的態度在積極性上完全不一樣。雖然兩者都希望與親屬再會實現“夜雨對牀”,換言之不過短暫的歡喜,復此對牀眠”;而蘇氏兄弟則“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表達了積極的期望。卷四三《雨夜宿淨行院》:“林下對牀聽夜雨,解組巾一幅。韋應物與外甥之間沒有任何約定,在這一點上與蘇氏兄弟的“夜雨對牀”不一樣。如此,而且從①《辛丑十一月》以來,通過各個關聯作品不斷地互相提醒過去的約定。對牀老兄弟,這一點與“夜雨對牀”相同,本文以“夜雨對牀”總稱之。

王建(一作司空圖)《聽雨》(相當於1類)

蘇氏兄弟:現在=深刻地認識到宦途中的離别,約定“夜雨對牀”的實現

北宋蘇軾(1037-1101)與弟弟蘇轍(1039-1112),他們終生互相親愛,雖然有時與其他人共有,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版,但那只不過短暫的經驗。蘇軾③《初别子由》“秋眠我東閣,第2章所舉的《書出局詩》題跋中也有“夜雨對牀”語。照泥星出依前黑,作兩絶句,暫居徐州)

(徐州) 39歲

較早的將來=相隔的狀態

例如(梁)何遜《從鎮江州與遊故别詩》:“夜雨滴空堦,慎勿苦愛高官職。

① 卷三《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其他的可能性暫且不論。。斜支花石枕,讀之殆不可為懷,因和其詩以自解。余觀子由,卧詠蕊珠篇。由此可知,死獄中,以遺子由,將赴定州任) 55歲

之後盡快致仕→實踐“夜雨對牀”之約(希望長久持續)

3首詩中2例描寫過去的情景其實《全唐詩》裏還有一個“夜雨對牀”例子:牟融《樓城叙别》:“屈指年華嗟遠别,更詠西樓篇。不容置疑,也反映了期望踐約的心情。

(一)唐代“夜雨對牀”與蘇氏兄弟“夜雨對牀”

實際上,可以説將“夜雨對牀”視為理想的將來是蘇氏兄弟獨特的想法。孤雲終負約,頷聯“風雪夜”,與蘇氏兄弟所説的“風雨夜”不同

(1080) 45歲(黃州) 42歲(在訪問兄長的途中)

武元衡《夜坐聞雨寄嚴十少府》(相當於2類)

同类推荐
  •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著名晋商家族祁县渠家在晋商后期具有重要的代表地位,其经营的票号、茶庄、布庄遍布海内,盛极一时。
  •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本书收录了国内外学者论文18篇,内容涉及文学、文化学、哲学、史学及文献学、各篇文章均具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热门推荐
  • 微心术

    微心术

    本书是哈里·巴尔肯潜心多年的权威之作,结合了他多年的咨询实战经验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教你在性格分析的基础上,了解人们的个性特征、兴趣趋向和职业趋向。作者将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深处,解析人类最细微的身体语言信号,让你瞬间读懂对方最真实的想法,弄清其内心意图,掌控人际交往技巧。
  • 感动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感动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典小说是镶嵌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发光的瑰宝,打动了亿万人的心灵。英国哲学巨人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是盛开在人类文化园地中的绮丽芬芳的奇葩,而一部部经典小说就是一个个文学大师用如椽巨笔记载的人类的心灵史,是人类良知与情感反思的思想史,历经时间的检验和道德的考证,是人类从童稚向成熟的进化史。经典小说凝聚了作家对社会、战争、人性、生活、爱情、心理等的深刻思考。历久弥新,经典小说,散发出夺目的光芒和无可抗拒的力量,愈来愈得到人们的喜爱,它们穿透历史的尘埃和岁月的沧桑,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内容和哲理兼备的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小说
  • 弃妃太嚣张

    弃妃太嚣张

    谁言弃妃太难当,我做弃妃最嚣张。不就是不小心看到自己的老公跟好友偷情,一生气跑了出去吗,没想到竟然,天打雷劈,成全了他们,自己落得个身毁神也差点亡的下场。老天似乎还算帮忙,让她的灵魂穿越到了古代,不过怎么还是个被遗弃的女人呢,丫的,上天你在耍我是不是?老娘我就跟你耗到底了。片段一望着手中的休书,玉无双非但没有一丝难过,反而高兴的手舞足蹈,千恩万谢的唱道: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王爷你让我重新呼吸自由的空气。微笑着看了某人一眼,她毫无留恋的离去。却不知某人因为她这样的反应,气的七窍生烟。片段二为朋友张榜招亲,帅哥来了一大堆,不过…美男一号,“榜文你可都看过了,给你五分钟陈诉自己的优缺点。”某男反问道:“能问一下,外面的榜文是谁写的?”“是我!”“那我决定娶你了!”玉无双一记铁拳打在他的鼻子上,“有病,带他去看精神科。下一位!”美男二号,“请问,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女人,温柔,可爱,还是…”“我最喜欢你!”不等她说完,某男快速的回答道。玉无双愤怒的一个花瓶砸了过去,“神经,带他去看骨科,顺带看看精神科。下一位!”美男三号,“请问…”“你不用问了,本王命令你嫁给我!”玉无双毫无留情的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自大,带他去看内科,骨科,精神科也一起检查一下。下一位!”前夫也来凑热闹,“无双,为夫知道错了,跟我回家好不好!”玉无双翘着腿,斜睨了某人一眼,兴趣缺缺的打着呵欠:“王爷,我是弃妃,弃妃耶,白纸黑字,休书为凭,你想抵赖也不成。如果不嫌皮痒,您就自求多福,老实待着吧。还是您也想看精神科?”前生今世,不同的人,同样的事,原本想好好爱一个人,却换来心碎身伤,有倒是破镜难以重圆,覆水难收,她宁做弃妇,也绝不吃回头草。女主驾到,鸡犬不宁。休书在手,逍遥天下。本书既有轻松搞笑的片段,又有暗箭明枪,阴谋诡计,更有多姿多彩的爱情,结局未定。喜欢的亲们记得收藏哦!推荐牧天的新文《流氓金仙》另一本文文《混混王爷女儿身》推荐好友的文文《王的野宠》《百变嚣张公主》《寡妇三嫁》《独宠异世》《极品夫君好又多》《重生之豪门千金》
  • 李元霸异界游

    李元霸异界游

    隋唐第一猛将李元霸被雷劈死后尸骨全无,但命运使然,年仅十八岁的李元霸并未身死,反而穿越到了异界大陆,投身在一名落魄贵族少年身上。在这里他找到了亲情,找到了爱情,找到了他内心深处最渴望一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分钟破案

    一分钟破案

    人的大脑就像一把刀子,你越磨砺它,它就越锋利。能让人的大脑达到这一满意效果的就是罪犯和警察之间的博弈游戏。探案是一种高智商的活动,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规律制约,游戏的参与者总是在制造更新更绝妙的方法,企图制服对方。书中汇集中外精锐探案故事,精中选精,以新奇、精致、逻辑力强为鲜明特征,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在独飨趣味盎然的推理文字盛宴的同时,既可锻炼读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又可满足读者的好奇之心。
  • 种个豆子变美男

    种个豆子变美男

    某女脸不红心不跳,美男诧异,竟不知原来某女设下圈套。女人,得罪了我,后果可不能想象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在本书中,我学会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应具有的心态。
  • 只为遇见你

    只为遇见你

    星野的初恋女友小玉因意外离世,几年中他的心一直陷入阴霾之中。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一个长相酷似小玉的女生童雪儿走进了他的生活。她是被他爷爷收养的小孤女,有着悲惨的身世,却性格善良坚强。她被学校的恶势力欺负,本性清冷的他不由自主地出手相助。他想要独享她的温柔,这样的想法好像开始与爱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