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15

第15章 自我觀看的影像(1)

——宋代自贊文研究

(臺灣)謝佩芬

一、前言

歷經多年戰亂,公元960年,趙匡胤(927-976)暫時終結了動盪不安的局面,開創了較為穩定平和的“建隆”新世“建隆”為宋太祖建國後所立第一個年號,沿用三年後,更改年號為“乾德”,又五年,改為“開寶”。面對殘破景象,宋人除致力收拾舊山河之外,更著意自歷史長河中尋索可資借鏡的楷模,以為長治久安的基礎。

文人們借由科舉考試晉身仕宦行列,公領域的經世濟民、效法前賢外,私領域的立身處世、觀看創作,都會讓文人再三思考“開闢真難為”的困境及突破方法。在這樣的氛圍下,宋代出現諸多史論文、詠史詩,賦詠慨歎歷史陳跡、古人作為都能提供他們追慕倣效的對象。只是,偏向内斂自省的宋人文化,將視野投注外在世界之餘,也不忘反躬自省,自《全宋文》中留存衆多自叙性文章便可略窺一斑關於書寫自我的文章該如何以一個共同通用、涵括周到的名詞稱呼,似乎頗為困難,郭登峰編集《歷代自叙傳文鈔》時,將單篇獨立的自叙文、附於著述的自叙文、自作傳記、自作墓誌銘等歸為“自叙傳”,書牘體、辭賦體、詩歌體、哀祭體、雜記體的自叙文、附於圖書上的自叙文、自狀、自訟、自贊列為“準自叙傳”,而這是按性質分類,如從自叙對象而言,郭氏認為“或係本人一生、半生的綜述,或係叙述足以代表本人某種性格的一端或數端的事情。”(參見氏編前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版,第2-3頁)。王元則將郭氏“自叙傳”文章命為“自傳”,“準自叙傳”文章稱為“準自傳”(氏著《傳記學》,臺北:牧童出版社,1977年版,第33-34頁)。廖卓成認為郭氏所説的“自叙傳”就是“自傳”,就是“自述的傳記”,因此廖氏研究“自傳文”時,將自訟、自贊、自祭文、家慶圖贊、畫像自贊、自誓文、自題小像等文章排除在外。(見氏《自傳文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6月,第7頁)王學玲則為了與西方所謂“自傳”有所區隔,避免以先入為主概念界定中國具有自傳性質的文學作品,所以刻意捨棄“自傳”一詞,而沿用郭氏“自叙傳”名詞,但擴大收納範圍,將自序、自傳、自為墓誌銘、自祭文、自叙、自狀、自訟、自贊、回思錄、日記等總稱為“自叙傳文”。(見氏著《不可侵犯的懺語——明清之際自叙傳的諧謔與悔愧》,《淡江中文學報》第13期,第73-75頁)。考察諸家説法,關於各種書寫自我文章的稱呼其實與各人對文章性質、分類的看法有關,學界似乎仍未找到貼切適合,一以貫之的名稱。郭氏“自叙傳”、“準自叙傳”的説法可能是較被認同的説法,事實上,“準自叙傳”必然具備了部分“自叙傳”特質,重點都在具有“自叙”性質,為了與傳統“自叙”、“自序”區隔,也為方便起見,本文暫時將郭氏所列舉的所有“自叙傳”、“準自叙傳”都以“自叙性文章”稱之。

《全宋文》中自叙性文章略有:自傳、自序、自撰墓誌銘、自祭文、自箴及自贊,其中“自贊”數量最多,約有110篇詳參後附表格。,較其他體類多出不少,而無論自傳、自序、自祭文都有較長久的歷史淵源,宋前文人們繼作較多,但宋代卻是以自贊文居多,頗為特别。

自贊屬於贊的一種,關於“贊”的原始意涵與起源,古今學者自來有幾種不同説法,或謂“贊”本為“明也”,“助也”之義現存文獻中最早得見“贊”者,可能為《尚書·皋陶謨》“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贊贊襄哉。”韓注、孔傳均曰“贊”為“助也”,鄭玄則訓為“明也”。見《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重刊宋本尚書注疏附校勘記》(臺北:文印書館,1965年版),《虞書·附釋音尚書注疏》卷四《皋陶謨》,第63-2頁。,乃起源於儀式唱誦張立兵《論先秦兩漢的頌、贊、箴、銘》(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碩論文,2004年),第25頁;胡吉星《作為文體的頌贊與中國美頌傳統的形成》(暨南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第78-79頁。;或云“贊”本具“頌美”之義,乃“乘人之美”《釋名》([東漢]劉熙《釋名》,[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釋典藝》。、“集其美而序之也” 《釋名》([東漢]劉熙《釋名》,[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釋典藝》。,“所以昭述勳德,思詠政惠”桓範《贊象》,《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三國文·魏》(嚴可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版),卷三七,第1263頁。;吳訥(1372-1457)以為:

按贊者,贊美之辭。《文章緣起》曰:“漢司馬相如作《荊軻贊》。”世已不傳。厥後班孟堅《漢史》以論為贊,至宋范曄更以韻語。唐建中中試進士,以箴、論、表、贊代詩賦,而無頌題。迨後復置博學宏詞科,則頌贊二題皆出矣。西山云:“贊頌體式相仿,貴乎贍麗宏肆,而有雍容俯仰頓挫起伏之態,乃為佳作。”大抵贊有二體:若作散文,當祖班氏史評;若作韻語,當宗東方朔《畫像贊》。吳訥著,于北山點校《文章辨體序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7-48頁。

斷定“贊”必為贊美之辭,簡述其發展歷程,並就性質細分為史贊散文與畫贊韻文二類,而自唐代建中進士考試科目以箴、論、表、贊代替詩賦一事視之,則不難見出唐人重視“贊”的態度。事實上,即使建中前未將“贊”列入科考項目,但歷代史贊的存在早已提示“贊”體重要性。徐師曾(?-?)意見與吳訥類近:

按字書云:“贊稱美也,字本作讚”,昔漢司馬相如初贊荊軻,其詞雖亡,而後人祖之,著作甚衆。唐時至用以試士,則其為世所尚久矣。徐師曾著,羅根澤點校《文體明辨序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頁,本書與《文章辨體序説》合刊。

除强調“贊”“稱美”意涵外,也説明贊體作者甚衆,久為世人崇尚重視,但即使在這樣的歷史淵源下,唐代自贊文仍然非常稀少,翻查今存全唐文,僅有三篇自贊文,因為作品稀少,面向自然也不夠豐富多元。

到了宋代,自贊文數量突然暴增,且遠遠超過其他書寫自我的體裁,極可能反映出宋人有意開闢新疆域,拓展贊文範疇,並試圖超越前代書寫,甚至建立新典範的嘗試。

以宋初編集的二部文學總集《文苑英華》、《唐文粹》為例二書編成年代分别為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至雍熙三年(986)、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左右,宋代詩文革新尚未成功,文學未具趙宋嶄新氣象。,《文苑英華》“贊”類計收帝德、聖賢、佛像、寫真、圖畫、雜贊等七大類,其中佛像贊數量最多,未見自贊文篇章。《唐文粹》分贊甲、贊乙二卷,收畫像贊、器物贊34篇,其中僅有裴度(765-839)《自題寫真贊》一篇,又與其他先賢畫像贊並置一處,顯示編選者極可能只是將自贊文視為一般畫像贊之一,並不認為有獨立的必要,而就宋前自贊文數量而言唐代自贊文共有三篇,前已言及,下文將分别討論。唐代之前自贊文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所收,僅見[隋]劉炫《自贊》一篇(《全隋文》卷二七,第4176頁),該文又見於《隋書》,《隋書》縷述劉炫生平事蹟後,謂:“於時賊盜蜂起,穀食踊貴,經籍道息,教授不行。炫與妻子相去百里,聲問斷絶,鬱鬱不得志,乃自為贊曰。”可見該文並非附屬畫像的贊文,内容為:“通人司馬相如、揚子雲、馬季長、鄭康成等,皆自叙風徽,傳芳來葉。余豈敢仰均先達,貽笑從昆。徒以日迫桑榆,大命將近,故友飄零,門徒雨散,溘死朝露,埋魂朔野,親故莫照其心,後人不見其纹,殆及餘喘,薄言胸臆,貽及行邁,傳示州里,使夫將來俊哲知余鄙志耳。余從綰髮以來,迄於白首,嬰孩為慈親所恕,棰楚未嘗加,從學為明師所矜,榎楚弗之及。暨乎敦叙邦族,交結等夷,重物輕身,先人後己。昔在幼弱,樂參長者,爰及耆艾,數接後生。學則服而不厭,誨則勞而不倦,幽情寡適,心事方違。内省生平,顧循終始,其大幸有四,其深恨有一。性本愚蔽,家業貧窶,為父兄所饒,廁縉紳之末,遂得博覽典誥,窺涉今古,小善著於丘園,虛名聞於邦國,其幸一也。隱顯人間,沈浮世俗,數忝徒勞之職,久執城旦之書,名不挂於白簡,事不染於丹筆,立身立行,慚恧實多,啟手啟足,庶幾可免,其幸二也。以此庸虛,屢動神眷,以此卑賤,每升天府,齊鑣驥騄,比翼鵷鴻,整緗素於鳳池,記言動於麟閣,參謁宰輔,造請羣公,厚禮殊恩,增榮改價,其幸三也。晝漏方盡,大耋已嗟,退反初服,歸骸故里,玩文史以怡神,閱魚鳥以散慮,觀省野物,登臨園沼,緩步代車,無罪為貴,其幸四也。仰休明之盛世,慨道教之陵遲,蹈先儒之逸軌,傷羣言之蕪穢,馳騖墳典,釐改僻謬,修撰始畢,圖事適成,天違人願,途不我與。世路未夷,學校盡廢,道不備於當時,業不傳於身後。銜恨泉壤,實在茲乎?其深恨一也。”(見是書,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卷七五《儒林傳·劉炫傳》,第1722頁)實乃劉炫戰亂之餘追憶一生歷程,憾歎世事、抒發苦悶心情之作。篇幅甚長,雖參雜似贊體的四言句,基本上仍屬散文句式,性質與篇幅均較類近一般史贊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所錄文字僅“觀省野物”作“觀省井閭”,與《隋書》有異,其餘完全相同。,也確實無法單設一類。這種情形下,宋代文人大量書寫自贊文的現象,正透露出他們關心層面的轉移,頗具文學史意義。

此外,純就“贊”文本身而言,宋代自贊文在題目、内容、筆法上都有特殊之處,不完全只是承襲舊製贊文,附屬在畫像上的簡短文字,而是具有豐富意涵的新異創作,透過文人們對自我評贊的書寫,也可看到他們自我觀看、省思的種種面向與其中關涉問題,饒富意義。

為明瞭宋代自贊文書寫時代及其數量,本文先全面翻檢《全宋文》,一一臚列相關作品,並依作者生年先後匯入表格,以便依時代順序觀察自贊文演變痕跡。

但當進一步分析各篇内容、筆法後,卻發現即使時代相近,但因作者個性、閱歷、背景不同而使自贊文風貌各異,較難歸納出某段時期的共同趨向或特色,而易流於瑣碎。相較之下,如就内容、筆法考論,反而較能歸納出其共同性,彰顯宋代自贊文特色。因此本文採分類處理,各分類討論中如能扣合時代遞嬗以詮釋書寫情形者,則附加説明。

二、即真非真,是相非相——畫像與自我的區判

人們呱呱墜地後,張開雙眼,最早看見的“同類”身影泰半是至親的父母家人,成長歲月中,不斷得到家人的關愛呵護,看著家人嬉笑逗弄的面容,嬰孩逐漸熟悉、記憶家人面貌,確立彼此關係,但此時他看見、認得的都是其他主體的形貌,對於自我的“認識”其實是相當模糊的。也許得到6-18個月大,嬰孩借由鏡子映射看見自己參考拉康“鏡像階段”論,黃漢平《拉康與後現代文化批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第32-37頁。,歷經疑惑、探查、思索種種過程,纔終於明白鏡中人就是自己。只是,鏡中呈現的是左右顛反的影像,也是扁平而片面的影像,與真正“我”的形象或他人眼中看到的“我”是極不相同的。

雖然只是部分“我”的映現,但人們還是想看見自己,或透過這樣的看見而修飾、改變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我”的樣貌,所以會攬鏡自照,所以會顧影自憐,所以會透過鏡子拼湊外在世界的自己。

關於對鏡與自我認知問題,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意見常被引用,他認為世人必須經過觀看鏡中折射影像,纔會出現自我(ego)的主體概念,在“鏡象階段”(Mirror Phase)時,“自我”最初是以“他者”形式出現,對鏡主體必須對鏡中影像充分想像纔能衍生“自我”參見馬元龍《雅克·拉康——語言維度中的精神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年),第50-60頁及福原泰平著,王小峰、李濯凡譯《拉康——鏡像階段》(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0-50頁,前揭黃漢平書第32-49頁。,“想像”,正説明了外在的看見是有所不足的。

對鏡看見自己,認知自我的同時,不管願不願意,鏡子都會如實地記錄時間腳步,刻劃歲月在個人容貌留下的痕跡,鏡中的自己顯得那麽無力,無力對抗時間的拉扯,無力留住青春美好的回憶,只能任一切悄然溜逝,徒餘喟嘆。也許是為了對抗時間吧?人們發現了能夠看見自己,卻又能喝令時間暫停,不時回味生命中某一美好片刻的方法,那就是繪製肖像畫。

肖畫像如同鏡子般讓人們透過外在物質媒介看見自己,卻不如鏡子般殘酷無情,畫像將時間暫時凝定,保留在被畫者準備好面對“記錄”的良好狀態,甚至借由畫師精妙技藝可為被畫者修潤容顏,透過每一次觀看,回憶彼時彼刻美好的生命。

當然,被畫當時的心情必然與日後重新觀看時的心情不同,凝望被固著在一定框架上的自己,敏感多情的文人難免有所感發,自贊文於焉產生。

一般而言,自贊文存在的前提幾乎都是先有一幅作者畫像的產生,所以最初涉及的必然是視覺作用,繪畫者因為某種機緣得識被畫者,接著可能以近距離的方式仔細觀看、審察被畫者的形貌、服飾,或者氣韻精神,揣摩、貼近被畫者的内心世界,掌握性格。先將被畫者外在有形的物質狀況在心中組織再造,也許結合個人對對象外現的精神狀態,或藴藏於内心的幽微神韻,透過畫者體會融合為一,在畫者心中構設成無形的圖相,最後借由畫者對筆墨、紙張、光影的控制,再現成有形的畫像。

每一道程序的轉換其實都可説是一種“翻譯”的努力。被畫者的形貌、服飾,透過光線被他人看見,因著光線强弱明暗、角度種種因素的影響,被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實情狀。好比夕陽西下與日正當中映射進室内的光影就極可能造成被畫者臉部線條的柔和剛硬、軟橘豔紅差異,繪畫者接收到被畫者外在的種種訊息,透過自己的詮讀,在心中重組成一種解釋。當畫者試圖將心中認知表現出來時,其實也是另一種翻譯解讀。就如同一首詩歌,由中文譯成英文,再由英文譯成法文、德文,無論翻譯者學識多麽淵博,語文造詣多麽高深,因著每種語言自身的文化背景、語言特性,再怎麽信達雅,也極難完全傳遞該首作品在原有語言中的精藴。類似的,繪畫時的“翻譯”必然也會有難以完全掌控、傳遞的訊息,再高明的畫師,即使是李公麟(1049-1106),也不可能完全再現被畫者。

因此,當畫作完成時,畫中人其實已經是繪畫者理解、呈現的對象,而不是真正的被畫者本身;當被畫者透過紙墨等外在媒介觀看畫像時,他所看到的其實已經與自我所感知的自己不同,就某種意義而言,畫中人已經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另一種創造出來的存在。

面對創造出來的另一個我,文人們不免生發諸般疑惑,李之儀(1048-1128?)《自作傳神贊·三》問道:

孰從而圖,孰從而狀?大千俱空,況爾幻妄。直須壁立千仞,要且無事一向。雖然覿面相呈,便是本來形相。《全宋文》(曾棗莊、劉琳主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2册,卷二四二五,第198頁。

同类推荐
  •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历史之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并加以申述。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热门推荐
  • 2012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

    2012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

    《2012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精选了2012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悬疑小说作品。《2012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收录了《灵魂主宰》、《异现场调查科·酷刑》、《202号窗口》、《活死人法案》、《齿轮》、《魔女的庭院》、《镜子》、《人心游戏》等十三篇经典悬疑小说作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跑出一片天之臭小子

    跑出一片天之臭小子

    一个运动世家出身的男孩,为了追求自己奔跑的梦想,历经各种磨难与考验,最终掌握自己命运的故事。
  • 腹黑爹地不好惹

    腹黑爹地不好惹

    他在她身边三年,笼络她的心,却只为复仇;她是杀手榜上冷血无情的金牌杀手,却因为眷恋他的温柔,而情不自禁的陷入了他的陷阱,跌入万丈深渊。两人的情仇,两代的恩怨,究竟谁对谁错?七年后,H组织总部,一个小屁孩拿着电话,翘着个二郎腿,“嗨,爹地,别来无恙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儿童营养食谱

    儿童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爱在深秋

    爱在深秋

    他站在那里,仍然是一脸的惊诧。心下疑惑:难道他老伴还有个孪生的姐妹?不,不可能,从没听说过啊!难道是他的老伴又复活了?不,更不可能了,这简直是无稽之谈。那么眼前这一个……
  • 谋杀现场3

    谋杀现场3

    我们的口号是:谋杀有瘾!推理光荣!(新群号84118648,其它几个都满了。)
  • 老公太温柔

    老公太温柔

    她,本以为自己不会为任何男人动心,可是他硬要把自己拉进了他的世界。因为他的温柔,她的心禁不住也开始了跳动。原来爱是这样的美好。既然心已经不受控制,那就让它跳吧!可是,就在她爱上他以后,却又让她发现另一个残酷的事实。原来,他早就有了自己的爱人。为什么要骗她啊!自己做错什么了?如果不爱她就不要来招惹她啊!既然让她得到了,又怎么可以再失去啊!心会痛哎!可是,心都不在了又要怎么去挽留。她,不该相信的!这世上怎么可能有爱呢?原来,温柔也可以如此的伤人,比残酷更伤人。那她,可不可以不要了,不要如此伤人的温柔。不要再爱了。还是离开吧!还他自由,还自己自由。虽然放手,是那么的不容易,可是放手了,痛就会到此为止吧!不要再见他了,真的不要了。可是世界真的很小。五年后,他们还是相遇了。他不再温柔,处处刁难她,变得暴躁,动不动就发火。让她不知所措。他,不爱她。可是为了不让母亲再逼他而娶了她。本以为,那么无所求的一个女孩子,想要离开她的时候应该很容易。可是,当要离开的时候,看到了她眼睛里的泪,自己的心为什么会有点酸。她离开以后,他才知道自己已经离不开她了。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早就爱上了她。他后悔了,真的后悔了。想要再找回她,可是为什么都找不到她,自己真的伤她很重吗?她说,是他的温柔伤了她。那好,他就不要再温柔。从此,他变得冷酷,甚至,不近人情。五年后,当再次遇到她,心已经不受控制。发现,她的身边有了别的男人,他竟会如此害怕。不行,决不允许她再离开自己。就算她不再爱自己,也不允许.。新文《婚后试爱》在结婚前一天,看到自己的未婚夫与别的女人在她亲手布置的婚房内抵死缠绵,她该怎么办?哭喊,愤怒,揍人,还是要死要活?这些她都做了,可换来的是什么?“你就是死,也别死在我面前。”面对未婚夫无情的怒吼,泪潸然落下。他说喜欢温柔可爱的女孩,所以她磨平自己的棱角,收起骄傲的自尊,只为,可以在他眼中有她影子,可现在她得到是什么?背叛,羞辱。“其实,只要你还像以前一样,我还是愿意娶你的。”听着他冰冷的话语,她压制住将要狂涌的泪水,挺直背脊没有丝毫犹豫的掉头、远走。她,从来不是圈养在笼中的金丝雀,不需要任何人的施舍,她有自己的天空要翱翔,没有时间在这里与一只乌鸦废话。望着她毫不留恋的背影,他难得错愕的晃了眼。
  • 师傅你跑不掉

    师傅你跑不掉

    【她很“善良”】“小姐,我们这样不好吧?”“嘿嘿,不怕!区区一个富家恶少算个鸟,要知道姑奶奶我邪气凛然正气不侵,只要我一出马,他绝对给趴下,难道昨天你没看到吗?”“小姐你……”“嘿嘿,你家小姐我平生不修善果,一直只知杀人放火……”【她很“纯洁”】“呐,师傅,常常在晚上我都从窗子上看到你和派里的美人姐姐在床上滚,然后美人姐姐光溜溜地被你扔出来,你们那是在干什么捏??”“……”被捉奸在床的某人无言……【她是个“认账的好孩子”】“喂喂喂,帅帅你是谁啊,虽然你长得确实不赖,但是你这样和我睡在一起很遭人非议丫!”“你你你……我们都一起睡那么久了!被毁清誉的是我好不好?!”【她很“负责”的说】“我找你那么久了,为你守寡那么久了,说一千年有点少啊,原来为我们做媒的可是……啊。”“小夜夜……那个,从那天我和他……那个婚就不算数了好不好?”【她很“无良”】好吧,她不就是无聊的时候,折磨死了那个老鸨么?额,汗,这群女的就要跟着她?【某人被抓现场,她确实很:“天真”】-众人看着这个小妮子:这娃果然太天真了,肯定有危险,人心险恶,她绝对会被弄死的吧-“羽儿,她们俩是不是你弄死的?”“其实……这不能怪我,师傅,呜呜呜,你怀疑人家?这真的不能怪我嘛……”◆◇南宫某人小档案相貌等级★★★★★【这丫的漂亮的没话说……】腹黑指数★★★★★【其实啊,她在师傅面前,都很乖的!师傅背后就说不定了】残忍指数★★★★★【看看老鸨,看看王家,这些个可怜孩子啊】才华等级★★★★★【武林第一美人,能没两把刷子么……】桃花指数★★★★★【什么?某羽你说这是误会?哼哼,那师傅和小夜,都是怎么回事……】女人缘:★★★★★【好吧,篱落,清崎,棼妤……这些个可怜的孩子都是最好的证据……】……总之,此女绝非善物!某人性格: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个地球;你敢犯我一寸,老娘还你一个宇宙!(凡事总有例外,这个……遇上男猪就说不准了。)攸羽王朝公历五年原本金碧辉煌,堪称天上人间的南宫府一夜之间被血洗。而她,南宫羽忆,便是那场屠杀的幸存者……所幸,她遇见了师傅。一切,从此开始。【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亲亲们,领养活动现在开始!只要文文中出现过一次的人物,皆可领养!领养方式:留言……
  • 爱上恶少

    爱上恶少

    20以下 ,你相信偶像剧 ,那就算了。 20以上 ,你还相信偶像剧 ,那就完了。可是,我怎么就遇上这么戏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