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200000002

第2章 导论(2)

无疑,宋代晚唐体的源头在唐代,虽名为“晚唐体”,但其源头却在中唐。首先是“晚唐体”的两大宗主姚合、贾岛二人是中唐时人也有人将二人置于晚唐,如《中国文学史》:“贾、姚二人诗名起于元和后期,但贾卒于会昌,姚卒于大中年间,已入晚唐。其诗代表晚唐一种最普遍的创作风尚,追随者很多,所以将两家归入晚唐诗人中较为合理。”(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41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但宋代晚唐体的一些师法对象如张籍、卢纶、司空曙等都是中唐时人,所以窃以为没有必要因为是晚唐体便将姚、贾二人置于晚唐,况且二人的主要活动时期也在中唐。,赵师秀选了姚、贾二人诗集名之为《二妙集》,这或许就是后世将姚、贾二人并称并以之为宋代晚唐体宗主的最直接证据。姚合、贾岛二人同以“苦吟”著称,但因个人气质及经历的不同,诗风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所谓“岛难吟,有清冽之风;合易作,皆平淡之气”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六。是也,姚合的诗风甚至被认为“已与白居易有些同道了”尹占华在其《论郊岛与姚贾》一文中便说:“孟郊是典型的韩派诗人,贾诗较孟已不知平易多少,而姚合又向平易大大前进了一步,已与白居易有些同道了。”见《文学遗产》,1995年第1期。宋代晚唐体总体来讲是继承了姚、贾的苦吟传统和句法特点,但在风格上更多的是抛却了贾岛的“奇”而汲取了姚合的“平易”,这也就是他们会被批判为“尖纤浅易”范晞文《对床夜语》说时人:“乃尖纤浅易,相煽成风,万喙一声,牢不可破,曰此‘四灵体’也。”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97年,第416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将整体风格由“奇”转向“平易”之后,他们的天地顿然宽阔起来,“淡而有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核心,陶渊明等人的诗歌实在是其中的典范宋代晚唐体诗人也尊陶,其诗歌中多次提到。,即便是近体诗,也有很多中晚唐诗人可以学习了。也正因为如此,赵师秀在《二妙集》之外还选了一个《众妙集》。《众妙集》选了75位诗人《四库全书总目·众妙集提要》说总共选了76位,但今查阅台湾中华书局影印文渊阁的《四库全书》,发现只有75人。,按《四库全书总目·众妙集提要》的说法是:“以风度流丽为宗,多近中唐之格。”其实 “众妙”基本上就是中晚唐的“妙”,其中除去沈佺期、卢象、王维、孟浩然、岑参几人以外,其余全部是中、晚唐诗人,包括张籍、许浑、马戴、方干、薛能、郑谷、刘得仁等。我们不妨和张为的《诗人主客图》比较,赵师秀所选75人中,共有20人入选《诗人主客图》,其中入选“清奇雅正”(李益为宗主)的所占比例为最高。

“清奇雅正”共计27人,其中12人入选《众妙集》,入选率44%,若是加上姚合与贾岛(二人已选入《二妙集》,故《众妙集》未收),入选率为52%。其次是“清奇僻苦”(孟郊为宗主),“清奇僻苦”共5人,有2人入选,入选率为40%。再依次是“瑰奇美丽”29%、“博解宏拔”25%、“广大教化”6%、“高古奥逸”0。如果这些数据能够起一些佐证作用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众妙”跟“二妙”的联系还是有些紧密的。

清李怀民不满唐末张为的《诗人主客图》而重订《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只分两派:“清真雅正”以张籍为主,下列朱庆馀、王建、于鹄、项斯、许浑、司空图、姚合、赵嘏、任翻、刘得仁、郑巢、李咸用、章校标、崔涂等;“清奇僻苦”以贾岛为主,下列李洞、周贺、喻凫、曹松、马戴、裴说、许棠、唐求、张祜、郑谷、方干、于邺、林宽等。李怀民的做法其实只是将张为的《诗人主客图》中“清奇雅正”和“清奇僻苦”两派的人物作了些改动,并加入了郑谷、曹松、李洞等晚唐体诗家。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改动是将原本在张为《诗人主客图》中同列“清真雅正”一派的张籍、姚合、贾岛三人进行划分:以张籍为“清真雅正”主,姚合为其派“升堂”;贾岛则为“清奇僻苦”主。

李怀民的分法与明代杨慎的说法类似,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一谓:“晚唐之诗分为二派:一派学张籍,则朱庆馀、陈标、任蕃、章孝标、司空图、项斯其人也;一派学贾岛,则李洞、姚合、方干、喻凫、周贺、‘九僧’其人也。”不过杨、李二人之说中,姚合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杨慎以姚合为学贾岛者,而李怀民以姚合为学张籍者,这多少说明两派的诗风其实是有其一致性的。所以,虽然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但他们学习的对象并不仅限于姚合与贾岛。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不会惊讶一度曾是晚唐体追随者的刘克庄的这段话:“或古诗出于情性,发必善;今诗出于记问,博而已,自杜子美未免此病。于是张籍、王建辈稍束起书袋,铲去繁缛,趋于切近,世喜其简便,竞起效颦,遂为晚唐体。”刘克庄《韩隐君诗序》,《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六,四库本。而在这段话中,刘克庄归纳出了晚唐体的一些特点,那就是“铲去繁缛,趋于切近”、“简便”,而这些正是宋代晚唐体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同样与宋代晚唐体有些瓜葛的吴子良吴子良不满四灵诗风,不过他是叶适弟子,而四灵中至少翁卷是叶适弟子,叶适对四灵赞赏有加。的一段话,可与刘克庄的那段话相印证。吴子良说:“水心之门,赵师秀紫芝、徐照道晖、玑致中、翁卷灵舒,工为唐律,专以贾岛、姚合、刘得仁为法。”吴子良《跋四灵诗》,《荆溪林下偶谈》卷四。以贾岛、姚合为法没错,问题是刘得仁是被李怀民归入张籍一派的诗人。不过只要看看刘得仁的诗集,问题就消解了。刘得仁的诗确实有一些带有明显的 “晚唐体”特征,如“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苔新禽迹少,泉冷树阴重。师意如山里,空房晓暮钟”(《青龙寺僧院》)等诗,而“眼穿乡井树,头白渺弥程”(《送新罗人归本国》)、“汲泉羸鹤立,拥褐老猿愁”(《题景玄师院》)等诗句,则让唐末的张为在《诗人主客图》中将刘得仁置于“清奇僻苦”主孟郊的麾下。

了解了宋代晚唐体的学习对象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宋末的方回的一段话:“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晚唐体则九僧最为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潘逍遥、赵清献之父,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势极盛……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旧,晚唐体非始于此四人也。”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桐江续集》卷三十二,四库本。方回为了贬低四灵而突出九僧,于是说宋初诗风“铲五代旧习”,而实际上,五代诗风基本上就是晚唐诗风的延续清人牛运震在王渔洋《五代诗话》序中说:“五代之乱极矣,政纪解散,才士凌夷,干戈纷攘,文艺阙如,即诗歌间有之,亦多比于浮靡噍杀,噭然亡国之音皆是也,乌睹所谓风雅者乎!然夷考其时,若韦庄、陈陶、罗隐、和凝、杨凝式、徐仲雅,以及黄滔、齐己、贯休诸人,或清丽可喜,或怪峭自异,其为诗之源流本末,及夫唱酬往复,异同高下之辙致,盖亦有足采者。居今之世,论古之为,虽闰位余分,诗篇失次,要亦文人韵士得失之林也。岂唯盛时,如自开平以迄显德,上下六七十年,推挹逸韵流风,犹足以踵晚唐启初宋。”(清王士禛《五代诗话》,第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在这段话中,牛氏已经明确表示五代诗风是有“踵晚唐而启初宋”的功效的。况且牛氏所提韦庄、罗隐等人,多为晚唐入五代之人,算是五代大家,在其时影响颇大。本书第二章将会列出一些五代入宋的晚唐体作者,这些作者的存在是五代沿袭晚唐诗风的最有力证据。因此,“五代旧习”基本上就是晚唐“旧习”。因此,现行《中国文学史》作了如下评述: “宋末的方回说:‘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送罗寿可诗序》)说宋初诗坛已经铲除‘五代旧习’,稍嫌夸张,但把宋初诗风归为三体,则颇为准确。”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4页。

从研究性质来说,本书属于文学史研究中的诗歌流派研究,旨在描述宋代晚唐体的存在状态、发展变化。晚唐诗风历经唐、五代、两宋、元、明、清,一直显示着生命力。而将宋代晚唐体单独挑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是因为在宋代的诗歌发展史上,晚唐体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从时间上来说,在宋代300年的诗歌发展中,有一半时间属于晚唐体流行的时间:北宋开国到真宗朝的60年间,是晚唐体在这个王朝的第一次流行;南宋乾道、淳熙间一直到宋末的百年时间,则是晚唐体第二次流行。而且,这个诗歌流派在宋代有着相当的影响,前文所引方回称宋初晚唐体时已云“深涵茂育,气势极盛”;而南宋后期范晞文说时人则是:“乃尖纤浅易,相煽成风,万喙一声,牢不可破,曰此‘四灵体’也。”范晞文《对床夜语》,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97年,第416页。可见其盛况空前。宋代晚唐体的存在还改变了宋代诗歌的整体格局,此后人们在讨论“宋调”时不得不进行一些必要的说明,因为“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98年,第2页。凭这几点,宋代晚唐体便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更何况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宋代晚唐体作品一直流传,泽惠着一代代后人。因此,没有理由轻视宋代晚唐体的研究。

我们将宋代的晚唐体诗歌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初。宋初的晚唐体作者还没有能力(抑或是心情、语境)进行开辟,所以基本是沿袭唐五代的风格,诗人以九僧、魏野、林逋、寇准等人为代表。第二阶段是仁宗朝至孝宗淳熙年间。仁宗时期宋代文学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名家辈出,而且与晚唐体诗风完全相反的江西诗派出现于诗坛,前后超过一个半世纪,所以这段时间是宋代晚唐体的衰微期。不过,“一部文学作品,即使是最新发表的作品,也不是信息真空里出现的绝对的新事物,而是要通过预告、公开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含蓄的暗示把它的读者引向一种特定的接受方式。它总是要唤醒读者对已阅读过的作品的记忆,使他们进入某种情绪状态,引起他们对作品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在阅读过程中又会按照一定的规律保持、变化、转移或消失”姚斯(Hans Robert Jauss)《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见《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9页。所以晚唐体还是若隐若现的有些踪影。第三阶段是宁宗朝期间。这算是宋代晚唐体的又一个高峰,因为永嘉四灵活动于此时期,四人的诗歌与九僧等人相比其实并没有什么更大的突破,但他们受到了诗坛热情的欢呼,叶适对他们的大力提携应该只是次要原因。其内在原因,大约是江西诗风的末流已经让人感到厌倦,人们需要这种清新刻露的诗风来清洗思维和胃口。第四阶段是理宗朝至宋亡。晚唐体诗风与江西诗风各据半壁江山,固执者入主客奴,以至相互攻讦,纷扰不断;而开明者则试图将两者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但效果均不是太好,或许只能用气数已尽来解释了。

同类推荐
  •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遴选出近200篇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中外 散文名篇。本书选文作者多为名家。中国作家中有蜚声中外的现代散文家鲁迅、朱自清、周作人、梁实秋 、丰子恺等,当代散文家季羡林、刘白羽、秦牧、贾平凹等;外国作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如萧伯 纳、纪伯伦、雨果等,又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聂鲁达、川端康成等。《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兼收并蓄,力求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阅读需求。
  •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爱情是贯穿始终的主旨,而至始至终推动它的,是一种对与生俱来的美好事物的祈盼或告白,如同《小王子》一样,充满爱和同情心,它能让人慢下来静静地看,用眼睛看,让身体放松,或干脆站起来哭一场。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毛泽东声东击西诱敌固守围而不打,蒋介石试图拉傅作义南撤,以加固长江防线。傅作义主张“固守平、津、塘依海作战”。由此为解放军创造了战机。林彪天津还未开战就坦言胜券在握,用鲜血钻穿“铜墙铁壁”活捉陈长捷……
热门推荐
  • 异度迷影学院

    异度迷影学院

    迷影学院,一个存在于传说中的校园,一个据说只收取精英中的精英为学生。
  • 无上武法

    无上武法

    这是一个上古破灭,气息变弱,修炼瓶颈,无法再有飞跃的时代。当上古时代的底蕴一一再次出现在这个时代时,一位同时拥有武魂和法魂的少年从偏远的一个小城市里走出,成为受人瞩目的闪耀之星,而血雨腥风只是才刚刚开始.....爆发进行中,史无前例,每日八更大爆发,日更两万字以上,让大家看得见,看得爽,喜欢就收藏,投票,打赏,订阅,求一切支持~~~ 爆!爆!爆!
  • 一世浮沉宫心计:帝妃策

    一世浮沉宫心计:帝妃策

    一代影后,拍戏过程中,竟穿越至剧本所在的时空,唯有假戏真做,本以为只要按着历史演好自己的角色便能安然无恙,谁料人事皆非,步步惊险……本该帮助自己最多的贴身丫鬟却死于非命;本该对自己厌恶入骨的他,却看似有爱,但又若即若离,暧昧不明;本该谋朝篡位的父亲却对朝廷忠心不二誓死效忠;本该对自己疼爱有加的太后却冷漠无情……她,失去了自己所熟知的剧本,该如何安然演完这出戏?究竟,宫廷之中藏着什么为今人所不知的秘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异能女王强势归来

    异能女王强势归来

    是自己太好了吗?是自己太过于善良了吗?亲爱的妹妹,即便是我对世人无情,即便我是冷血嗜血的女王,却从小都给你想要的东西,结果你的回报却是杀父弑兄,甚至还连我丈夫都不肯放过,呵呵!韩菲你最好祈求不要有来世,要不我会让你尸骨无存,沐云溪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人生轨迹也随着改变,逆天的随身空间,可爱的小宠,神兽助阵,俊男美女齐齐效忠自己,这时候报仇...没兴趣,只要仇人看着自己站在最高点,不用报仇,她也会气的吐血。
  •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 微信改变世界

    微信改变世界

    该书从微信应用入手,详细介绍了微信的发展。也收录了微信营销的经典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网络新经济研究者、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邱道勇先生撰写的国内第一本微信相关书籍《微信改变世界》在京上市发售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痛婚之宝贝你被捕了

    痛婚之宝贝你被捕了

    (已完结),当婚姻成为卡在喉咙里的那根刺,吐不出也咽不下,该如何承受这痛?**“表姐,其实姐夫真正爱的人是我!原本不想告诉你的,怕你伤心,可我已经怀孕了!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求你成全我们吧!”女孩水眸含泪,泫然欲泣,好像受伤害受委屈的人是她。“……”林惜瞠大清眸,简直不敢相信这次的小三竟然换成了她的表妹!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六年来,在背叛和屈辱中度过的婚姻,令她痛苦疲惫不堪。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她隐忍至今,却想不到,小三也可以同样高喊口号——我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千疮百孔的婚姻犹如爬满虱子的华丽长袍,她毅然撕裂它,决然转身--这个男人送给你,附赠酗酒的公公刻薄的婆婆还有冰窖般的大房子,只有女儿我带走!义无反顾地冲出残破的围城,她带着孩子该如何立足如何生存?**那双深邃似海璀璨如星的黑瞳,敛尽峰芒之后依然慑人心魄。回忆的伤太重,让她至今无法复原,无法对视那双曾给予她无数悸动的眼眸。爱情破灭,婚姻失败,这世间所有美好都似乎离她远去!她还敢再奢望幸福吗?面对男子在她危难时的扶持和关怀,冷切的心慢慢回温。“听说过魔鬼和神灯的故事吗?”男子魅惑的眼在迷离的灯火处睇着她,似笑非笑。“……”“林惜,我是那只被装在神灯里的魔鬼,而你……”男子吐字如魅:“就是我盼了几千年又恨了几千年的渔夫!”*****年少时的痴狂,无论对错已成追忆!为何还苦苦纠缠不休?蓦然回首,谁还在那抹温暖的灯火阑珊处等她?今生今世不离不弃?--------请看离婚女人如何凤凰涅槃,蜕变重生的故事!新坑开挖,每天更新,绝不断更,如若断更,第二天补上两更,亲们请收藏跟读,谢谢哦!感谢可爱的读者,花开谁相依为烟茫建的读者群,群号:186169057,验证信息是烟茫任何一部作品的名字,欢迎大家踊跃加群!O(∩_∩)O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宝贝儿,你被捕了!》
  •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