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200000013

第13章 宋代晚唐体的中衰期(2)

在120位诗人中,被化用最多的前二十位是:杜甫125次,韩愈60次,白居易51次,杜牧43次,李白42次,李商隐20次,柳宗元15次,王维13次,刘长卿10次,刘禹锡10次,张籍8次,韩偓7次,李群玉7次,王昌龄6次,王建5次,郑谷6次,令狐楚5次,温庭筠5次,陆龟蒙5次。这二十位诗人的作品共被引用448次,占总数的74%。

上述数据对了解王安石的诗学渊源及其诗歌兴趣应该有所帮助,至少提供了一个大概方向。根据这些资料来检讨前人谈及王安石绝句渊源时的一些观点,如“荆公晚年,亦或喜之(指义山),而字字有根蒂”惠洪《冷斋夜话》,《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第33页。, “王安石写诗主要师法杜甫、韩愈,晚年又参益摩诘。……王安石晚年的写景诗画意深浓,境界幽远,与王维笔下山水意趣相近,其《无锡寄孙正之》:‘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更几人’,显然自《渭城曲》脱胎。故方东树说:‘半山本学韩公,今当参以摩诘’”刘乃昌、高洪奎《王安石诗文编年选释》,第19页。,我们便会发现,这些判断并没错,但有片面性。王安石的绝句自然学了杜甫、韩愈、杜牧、李商隐,也在某些地方像杜甫、韩愈、杜牧、李商隐,但那不是王安石,而是被平面化了的王安石。真正的王安石的诗歌是他转益多师的结果,是他将吸取的东西经过消化、整合之后的结果。

真正的王安石绝句是怎样的呢?首先从技巧方面来说,他的绝句爱化用前人诗句,这一点上文中已作了一些介绍,兹不多说。他的绝句还善于炼句,工于对偶。前人有不少论述谈到这一点:“荆公退居金陵,多骑驴游钟山。每令一人提经,一仆抱字说前导,一人负木虎子随之。元祐四年六月六日,伯时见访。坐小室,乘兴为予图之。其立松下者,进士杨骥、僧法秀也。后此一夕,梦侍荆公如生。予书‘法云在天,宝月便水’二句,‘便’初‘流’字,荆公笑曰:‘不若便字为愈也。’”陆佃《书王荆公游钟山图后》,《陶山集》卷十一,四库本。 “荆公晚年,诗极精巧,如‘木落山林成自献,潮回洲渚自横陈’、‘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之类,可见其琢句工夫。然论者犹恨其雕刻太过。公尝读杜荀鹤《雪诗》云:‘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惟闻拆竹声’,改云:‘宜作禽飞影、竹拆声。’”陈善《扪虱新话》上集,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王安石的诗句,初看不甚着力,仔细品味,方能体会其中奥妙。如其《南浦》绝句云: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其中,含风、弄日两句,看似极为平常,仔细品味,方觉“含”字、“弄”字用得极妙,赋予了春水与柳条无尽的生命力。鸭绿比喻春水、鹅黄比喻嫩柳,充满创意,既写出了春水方生、柳叶儿初上的物理现象,又可拨动读者心弦,激发那种怜惜心理,真是妙不可言。“粼粼”、“袅袅”二字重复,看似有些多余,实则正是二字重复才充分体现了物态,因为水的清澈碧绿、柳条的纤长柔美是很难用语言进行精确述说的,作者便利用二字重复造成一种模糊以激发读者的审美经验,让读者的经验去填充语言所留下的空缺;音节重复也能营造出舒缓的节奏,有助于读者精神的放松,审美体验得以更好地进行。结尾一“起”一“垂”,音节形成一种起伏,不至过于单调。而“垂”字也给人一种落地的暗示,给人安定感。所以叶梦得称赞说:“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合,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如‘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读之初不觉有对偶。至‘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但见舒闲容与之态耳。而字字细考之,若经隐括权衡者,其用意亦深刻矣。”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历代诗话》,第406页。炼字之外,王安石喜欢在绝句中对偶,而且一般安排在最后两句,陈衍说:“荆公绝句,多对语甚工者,似作律诗未就,化成截句。”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1页。关于对偶,王安石有自己的心得,据《石林诗话》说:“荆公诗用法甚严,尤精于对偶。尝云:‘用汉人语,只可以汉人语对,若参以异代语,便不相类。’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之类,皆汉人语也。此法唯公用之不觉拘窘卑凡。”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历代诗话》,第422页。而《雪浪斋日记》也谈到了王安石对偶的精妙:“荆公诗:‘草深留翠碧,花远没黄鹂’,人只知‘翠碧’、‘黄鹂’为精切,不知是四色也。又以‘武丘’对‘文鹢’,‘杀青’对‘生白’,‘苦吟’对‘甘饮’,‘飞琼’对‘弄玉’,世皆不及其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五引,第236-237页。后来方回还以王安石的善于对偶为弊病:“王介甫最工唐体,苦于对偶太精,而不洒脱。”方回评梅尧臣《鲁山山行》,《瀛奎律髓汇评》卷四,第174页。其对仗之工,由此可见。

在诗歌内容方面,“半山体”也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在意象选择上,“半山体”以自然风物为多,诗歌充满画意,与山水田园诗人、晚唐体诗人有相似之处。不过,与晚唐体诗人不太相同的是,王安石笔下的自然意象一般都有着鲜艳的颜色(这一点导致人们认为王安石与李商隐等人的诗歌有渊源)、可人的姿态、勃发的生机。比如《午枕》一诗: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花香鸟语、日上钩帘,一派闲适气氛,没有一丝“愁绪”;若是晚唐体诗人,便当是落红、残照、愁眉了。其次,作者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半山体”中几乎总有一个自我存在,这也是区别于其他诗人的地方。《钟山即事》中的“茅檐相对坐终日”、《定林所居》中的“溪鸟山花共我闲”等明显有“我”的诗句自不必说,即便《江上》、《独卧》等诗歌也可找出一个隐约的自我。《江上》一诗说:“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忽见”二字,将自己暴露于读者的视野。《独卧》说:“茅檐午影转悠悠,门闭青苔水乱流。百啭黄鹂看不见,海棠无数出墙头。”黄鹂百啭却是“看不见”,便又将自己摆到读者的跟前。

读“半山体”,很容易感觉到诗人那种雍容平和、恬淡虚静的精神状态。虽然因了王安石的一封家信的出现邱锋《新发现的一封王安石的家信》(《光明日报》1976年8月8日),原文如下:“保儿来,备道祠堂成,甚喜,所谓宗祀有人矣。但予老病笃,皮肉皆消。为国忧者,新变法更尽矣。然此法与先帝议之二年乃行。天若祚宋,终不可泯,必有能变之者。慎勿与外人道也!金秋会面良难,写容以布,不悉。” ,有人便认为王安石“并没有做到所谓‘旷达’”、“也没有做到所谓‘风流’”张白山《王安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8页,但诗歌中的王安石是安详的,“但见舒闲容与之态”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历代诗话》,第406页。,“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历代诗话》,第419页。他安心地在山水田园中寻找精神家园,没有牢骚,没有恩怨,没有苦痛,有的只是一个仁者、智者在阅尽人间悲欢离合、成败荣辱之后的自适。诗中的王安石,是一个真正的隐士。

苏轼说:“荆公暮年,诗始有合处,五字最胜,二韵小诗次之,七言诗终有晚唐气味。”苏轼《书荆公暮年诗》,《苏轼文集》卷六四,第2554页。所谓“晚唐气味”,便是指半山体与晚唐诗歌的相似之处:在内容上,二者同样喜欢选择自然意象;在技法上,二者同样喜欢炼字炼句,讲究对偶;在风格上,同样表现出精工清雅的特点。正因半山体与晚唐诗类似,杨万里想要摆脱江西诗风时,才会提出将晚唐诗与半山诗同参:“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杨万里《读诗》,《诚斋集》卷三十一,四库本。理由是:“五七字绝句最少而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晚唐人与介甫最工于此。”杨万里《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141页。

半山体颇负盛名,黄庭坚评价道:“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觉沆瀣生牙颊间。”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五引《冷斋夜话》,第234页。《优古堂诗话》说:“徐师川自谓荆公暮年,金陵绝句之妙传天下。”吴幵《优古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266页。曾季狸说:“绝句之妙,唐则杜牧之,本朝则王荆公,此二人而已。”曾季狸《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299页。半山体以其秀丽精妙的辞藻,清高幽远的意境独立于诗坛,为王安石赢得了崇高的声誉,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同类推荐
  • 流芳

    流芳

    作者对一百多位中外名人的传奇爱情故事,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一百多个催人泪下的爱情经典,尽现“流芳”的生动,不一样的经典诠释相同的真谛——最深的爱和最重的情,会随时日一起成长,永世流芳。我们都曾经拥有美好的、纯纯暖暖的、如淡蓝天空般清澈的爱情。现在,无论那份爱怎样,无论对方怎样,无论自己怎样,无论时空、际遇怎样,我们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真心爱过,就是高贵的。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流芳……
  • 角儿

    角儿

    张雅茜是近年来河东文坛跃出的一匹黑马,也是一位勤奋、高产的作家。在她的大量小说里,常有一种“渡口情结”,钤印着作家对女性生命意识的深层思考与探索。小说故事不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多侧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本书收录了《角儿》、《好戏连台》、《磨坊与紫色》等八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角儿》获“赵树理文学奖”。
  •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甲申岁末,山西作家组团赴韩国作一周游访。作家们平日或有闲暇,不乏聚会,难得有十数同志如此多日朝夕相处,结伴共同休闲。男士离家,群雄麇集;长夜漫漫,旅途遥遥;口欲耳欲驱使,不约而有同好。故卧榻两侧、车辆上下,人人献艺,各各卖弄本事。说故事、讲笑话,侃黄色段子、来文字游戏,竟成旅途一大节目。韩国风景秀丽,所谓赏心悦目;而有“说部”相伴,同行诸君益发乐甚。
  •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莲心劫

    莲心劫

    为了追寻爱情,放弃成仙的机会,成为凡人,只为在芸芸众生中找寻自己的爱人。
  • 祸乱异世:特工很妖娆

    祸乱异世:特工很妖娆

    一朝穿越,化身为将!被百万雄兵所围困,却游仁有余!陷身皇宫,面对腹黑皇弟,痴情王爷,以及妒心似火的嫔妃,她是否会轻松闯过!当逃脱死神束缚,化身秦家十三少时,又会在江湖上掀起怎样的风云?一起关注,冰馨的绝世人生!【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嫡女不做妾:腹黑狂傲杀手妃

    嫡女不做妾:腹黑狂傲杀手妃

    她是杀伐狠利的女杀手,腹黑妖娆,我行我素。一朝穿越为长安首富白家嫡女,本以为身在商贾之家,这一生便可安稳度日,惬意人生。却不料诡计暗杀接踵而至,白家三百六十五口棺材震慑长安城。皇权更替,皇帝逼婚,她淡眉一挑,轻颜一笑:“我嫁,但聘礼,我要这个天下。”当经历爱恨生死,天下人心,爱与怀念,相思与别离。涅磐重生时,谁主沉浮。【女强+腹黑+强宠】
  • 原来是恶魔:仰望45度の幸福

    原来是恶魔:仰望45度の幸福

    历经四年之久,《仰望45度的幸福》终于遇到了伯乐,感谢北京鸿儒文轩图书公司,此文是我写得最顺畅的青春小说,当初连载的时候也有许多读者的追捧,如今出版之际,在这里打下广告,顺便告知喜爱这本书的读者,你们可以看到实体书啦!
  • 搞怪皇妃

    搞怪皇妃

    做飞机也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有机会学琴棋书画也不错。可是,人太优秀了也不好。
  • 穿回古代做女皇

    穿回古代做女皇

    什么?要她这个孤儿参加什么穿越时空爱上你活动?拜托,她又不是三岁小孩,没必要陪着这个天庭小公主玩吧?哎哎哎,谁让你私自把我变回去了?什么,还是个婴儿!<br/>靠!我不干了啦!好吧好吧,这是你说的啊,以后我会当上女皇!当不上,哼哼,小心你的脑袋!&nbsp;&nbsp;&nbsp;&nbsp;
  • 龙血武神

    龙血武神

    魔神指,世间至强秘宝,可将天下武道仙法纳为己用。少年敖空偶然间获得魔神指,从此一飞冲天!笑我天生废柴?神指一吸夺你一世修为!欺我势单力孤?单刀赴会灭你万世基业!脚踏大地、肩扛苍穹、拳碎星河,废柴少年却要登那仙道极巅……
  • 大漠狼孩

    大漠狼孩

    展开复仇厮杀,胡喇嘛村长带猎队灭了母狼家族,哺乳期的母狼叼走无辜者——我的弟弟小龙哺养成狼孩;我从胡喇嘛棍棒下救出母狼的另一只小狼崽秘密养大;于是,人与兽的生存对换,还能是原来的人与兽吗?父亲苏克历尽艰辛寻找爱子小龙,死里逃生,在古城废墟中披狼皮装狼数年想办法与狼孩接近,然而诱捕回来的儿子已然不是原先的儿子,完全是一只心属荒野嗜血成性的半人半兽!被我养大的狼崽白耳,可回到荒野时母狼不接纳它这被人类养大的“逆子”!,多次同灭绝狼族的胡喇嘛等人发生冲突,与母狼、盗贼、恶劣的环境展开了大智大勇的殊死搏杀,通人性而机智勇敢、复仇心很强
  • 血戾监护人

    血戾监护人

    好吵。嗡嗡声不绝于耳。不对,嗡嗡的声音太小了,根本就不足以形容。应该是极其聒噪的声音不断充斥着进入耳里。大哥,父亲不在了,你就是当家之主。紫灵的抚养重任自然是要交到你的手上。唯一的小姨发出尖细的声音。难道她就不知道,声音卡在嗓子里,很难受的吗?你也说是重任了。我现在都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再抚养一个,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依我看,还是二弟你最合适了。大舅将重任推到了二舅的身上。……
  • 豪门仇爱:娇妻尤不得

    豪门仇爱:娇妻尤不得

    一场豪门婚姻困住三个人,隐形的枷锁是谁给她套住的?挣扎着手中的枷锁,一不小心卷进了家族的纷争中,残酷的豪门用的是精致装裱,然而那陈腐的过去却也逐渐露出原本的面貌,声势浩大的豪门恩仇确然由来已久。一切尘埃落定,曾经爱的还爱吗?曾经恨的还会恨吗?那些诺言,又能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