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45

第45章 余论: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原因分析(1)

基督教以上帝为一切价值的最终来源,而且“上帝是万物的尺度”JamesMGustafson,TheologyandEthics,Oxford:BasilBlackwell,1981,p88。基督教信仰的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支配者。《圣经》说:“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圣经·创世记》1:31“好”就是价值。价值是连同整个世界被创造出来的。人的价值也是上帝赋予的,人也会因为自己的罪恶失去在世界中应有的价值。该隐杀亚伯后,耶和华说:“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圣经·创世记》4:11。基督教的上帝还是绝对命令的颁布者,《旧约》的“十诫”是耶和华与以色列人的誓约,《新约》记载了耶稣的“登山宝训”和“爱”的诫命。上帝的至上和全善赋予基督教诫命神圣的价值和约束力。奥古斯丁说:“人的法不能处罚或禁止一切罪恶。”当托马斯·阿奎那用希腊哲学来论证基督教教义时,他以上帝的法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标准和最后根据。因为“只有天主的法,才能禁止所有罪恶”PaulESigmund,StThomasAquinasOnPoliticsandEthics,NewYork:WWNorton&Company1988,p47。基督教所理解的上帝既超越人寰,亦内在人世,有着“幽邃沉潜”,“高高在上而又不违咫尺,深奥莫测而又俯鉴一切”[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向云常译,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111页。的重要特点。

2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伦理观中,“道”、“上帝”实际上都意味着自我控制。道教追求天人合一,三才相通,齐物我的“相忘”、“守一”境界,经过现实的转换有助于形成维护生态平衡的整体和谐观念;而基督教的上帝观,无疑也使人在上帝面前变得谦卑起来,这可以抑制人的骄傲、自负,以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教和基督教生态伦理都以神学为基础。道教借助于宗教神学的力量,通过劝善成仙,神明赏罚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基督教生态思想同样以基督教神学为基础。基督教从上帝创造宇宙万物和人类的本体论角度讨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基督教教义的“恩宠”、“罪”和“因信称义”等引入信徒道德生活,构建起了以神人关系为基础的自然生态观和以“爱”为最高原则的生态道德观。基督教生态思想以神人关系为中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服从于神人之间的关系。道教崇尚自然,追求和谐,崇弱贵柔,主张自然无为,返朴归真,乃人生正道。《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2册,第274页。对此《老子想尔注》阐释说:“水善能柔弱,像道。去高就下,避实归虚,常润利万物,终不争,故欲令人法则之也。”“水能受垢辱不洁之物,几像道也。”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崇柔、崇水、就下的精神,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从人的内心中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破除人们内心对外界的不满。

基督教相信上帝创造一切,上帝是人世一切价值的源泉。人的这种“被造感”(creature-feeling),使人认识到自己的有限和上帝的伟大,但与中国传统宗教精神相比较,基督徒信仰追求的更主要是外在的超越与升华,旨在与其信仰中被理解为绝对本体的上帝合一。基于这一超越追求,基督教认为其理想之中的彼岸世界乃处于历史的尽头,要摆脱尘世则必须靠救世主对全人类的审判和赏罚。人的这一本性与定位,使人失去了骄傲自满之资格,而只能以谦卑之态来面对人生。正如《圣经·箴言》所说:“骄傲只启争竞,听劝言的,却有智慧。”《圣经·箴言》13:10。

3道教的“生”和基督教的“爱”,虽有不同的表述,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精神却有着高度的一致,即强调对生命的珍重和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我们进一步深究这些原则的精神本原,我们还会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道教主张行善积德、济世度人,但更强调飞升,追求得道成仙;基督教重视“爱人”、“益人”,但更不忘“爱神”、“荣神”。总之,两者都反对以自我为中心,都倡导人间和睦,同时又都追求某种更高的终极目标,即超越生命局限和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道教的“成仙”,基督教的“成圣”)。

从对生命的态度来看,道教生态伦理以普遍的生命为中心,尊重生命,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地救助生命,解除生命的痛苦;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不故意杀生、害生、伤生,不使生命产生痛苦。以自然的态度去对待生命,并把慈爱和同、不伤生灵作为宗教修持的重要内容。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过,我来不是要废除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十诫”的内容包括:除上帝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拜偶像;不可妄称神的名;要守安息日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圣经·出埃及记》20:1-17。“十诫”所体现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对生命、对他人的尊重,对人类群体的维系。对此,基督教伦理学者坎默(CLKammer)曾指出:“我们可以把十诫看作是对人的基本需要的部分论述,这些诫律表达了人们对物质安全感的需要、对尊重别人的需要、对稳固的团体照顾的需要。”而这种思想的深入发展和更大展开,遂形成现代社会中一种“更为系统的指导方针,体现在联合国人权条约中,它提供了一系列建立在人性基本结构基础上的人的基本需要。根据这个文件,人具有得到食物、住所、衣服、教育、医疗照顾和工作的权力,具有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地区变动和自我决定的权力”[美]查尔斯·L·坎默:《基督教伦理学》,王苏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这些具体的伦理规范实际上就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共在所必需的非常基本的“金规则”。在《新约》中,耶稣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圣经·马太福音》7:12。

4在道德责任层面,无论道教重“现世”,还是基督教强调“来世”,都是在谋求世俗价值与神圣价值的统一。实际上,道教和基督教都兼具“出世”、“入世”的特征。只不过道教强调在现世实现生命的永恒,而基督教则强调来世的生命超越。道教从阴阳平衡、天人合一观出发,强调人们对自然万物和社会的责任,要人们慈心于物,主张保护动物、森林植被、水土,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道教理想的仙境“洞天福地”物种繁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在这些名山胜境,自古以来,道士们也承担着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基督教以“爱”为纽带调和基督徒“不属于这个世界”,却又“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两难处境。基督教将“爱神”、“爱人”作为统括一切的最大诫命和人生追求的目标及价值。耶稣指出,“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圣经·马太福音》22:37-40。

基督教的爱既是神的召唤,也是人的响应,它形成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和开阔的胸襟。正是这种爱的精神和爱的奉献使基督教成为一种“爱的宗教”。“‘爱神’体现出一种纵向的超越和升华,是人超越自我的努力和追求;而‘爱人’则代表着一种横向的关怀和关联,是人际之间的交流和共融。”卓新平:《神圣与世俗之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道教主张济世度人;基督教强调荣神益人,在世间发挥“盐和光”的作用。

尽管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有趋同的方面,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

1道教生态思想以普遍生命为中心,重人贵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教主张天人合一,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贵柔守雌、恬淡寡欲等思想,与今天的生态原则有许多相通之处。道教主张所有存在物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统一与和谐,主张对所有生命采取不伤害的原则,主张按照阴阳循环的法则和自然节律的运行周期,合理地摄取人类所需要的自然资源,而反对滥用和耗竭自然资源。道教重炼养,道士通过内丹、导引等具体修炼让人真实地体悟到与自然的合一。道教重道术,拯救自然及万物在斋醮科仪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堪舆则要求在具体居处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一致。

基督教以“神”为中心,强调“因信称义”、神人合一。在《圣经》中,所有的被造物都来自上帝,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是人类违背上帝旨意的结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是由人与上帝的关系决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制于人与神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实现,是上帝的爱和恩典的结果;基督徒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成圣”,得享“永生”。其核心即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所喻示的人之原罪观、基督拯救观和超然真理观,由此亦彰显基督徒的谦卑精神、牺牲精神、拯救精神和超越精神,并烘托出基督徒孜孜以求的“神圣之爱”。

2在生命伦理方面,人类在超越生命的局限和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上是一致的,但道教和基督教在实现超越的途径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道教强调人的主体性。为了生命的永恒,道教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炼养方术。基督教认为,人不能靠自力脱离原罪,人的获救是上帝的恩典。“基督教把‘幸福’转化为‘福佑’(blessedness),以拯救为目的。只有上帝的福佑,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因此,基督教强调信仰,主张“因信称义”。道教特别强调伦理道德的持守对于成仙的意义,它是得道成仙的条件,即使全真道主张出家修行,也是在忠孝伦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基督教也强调行善,中世纪天主教会认为“善功”也是得救的必要条件,但从《圣经》传统来看,行善是上帝恩典的果实,是信仰的结果。

3在社会生态思想方面,道教和基督教都兼具“出世”、“入世”的特征。但二者相比较,道教更重现世,基督教更重来世。道教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人的现实生命的宗教,早期道教相信肉体经过修炼可以生命永恒,与道合一。道教对生命价值的神圣化,虽表现为神学的描述,但重视生命,特别是现实生命的价值,无疑是符合现代人理想的;生命过程的道德化,虽渗透着信仰精神,但道德情操、精神意识等方面的自我修养、控制,与人的生命健康状况之间微妙的内在联系,已不是信仰的问题,中国传统医学和古代内丹理论就是明证姜生:《宗教与人类自我控制——中国道教伦理研究》,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284页。而基督教更关注人的灵性生命,追求精神生命的超越。基督教以“出世的精神”来达其“入世的生存”之旨趣,这里不只是“超越”,更有其“融贯”。基督徒以这种对于终极性的关怀和追求的超越精神而持有一种彼岸的维度,超越世界、超越历史、超越生命、超越自我。这就是真正的基督徒虽生活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意蕴。基督教的“超越精神”乃是以一种“出世”的态度来生活在“今世”,以一种彼岸的维度来洞观此岸,以一种“出世”的精神更好地履行其“入世”的义务和责任,从而使其在今生今世的“生活质量”有着本质性突破和根本性提高卓新平:《神圣与世俗之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5页。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共性基于人类共同的本质。在宗教世界中,人类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他们存在于人与神、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神、人、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同样是道教和基督教关注的问题。只是它们各自世界观、哲学传统的不同而对神、人、自然相互关系的强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伦理观。

宗教间的差异反映了人们对文明、文化以及传统的多样化表达。道教与基督教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呈现出来的差异,从根本上说,导源于各自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根植于不同的哲学传统。历史上,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冲突,从“礼仪之争”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甚至不同的语言都会加剧宗教信仰表达方式的差异,都会产生不同形式的世界观。“中国礼仪之争”最初乃是天主教会内部对其传教士在华传教方针及方法的争执,后来因罗马教皇和康熙皇帝对这场争辩的积极干预而导致直接冲突,并形成康熙宣布禁教、驱逐传教士的局面。从社会历史的表层来看,这场争端的激化与教皇和康熙皇帝各自要维持自己的权威及尊严相关;但从文化交流的深层来看,它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之本质不同,是中西文化接触与交流向纵深发展时不可避免的碰撞和冲突。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观上存在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道教与基督教生态观植根于各自不同的思想文化传统。

道教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继承了中国古代鬼神崇拜、神仙信仰、黄老道术等,吸收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主要是道家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道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道家自身衍变的产物,是黄老思潮结合神仙思想、阴阳数术、鬼神观念,并吸取宗天神学、谶纬神学等而由‘道’统率的庞杂的思想体系”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1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9页。具体而言,道家生态思想成为道教生态思想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对道教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先秦道家著作《道德经》、《文子》、《列子》、《庄子》,以及汉代黄老学派的重要著作《淮南子》中丰富的生态思想直接为道教继承并发展。除此之外,古代神话中的物人一体、天人和谐的思想,《周易》的万物同源、阴阳八卦、三才之道思想都为道教所吸收,成为道教生态思想中万物同源、同构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儒家生态思想中的与天地相参、阴阳五行、仁民爱物、以时禁伐等思想也为道教所吸收。对于古代神话、《周易》、儒家、道家思想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乐爱国先生曾作过详细的论述参见乐爱国:《道教生态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7页。

同类推荐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热门推荐
  • 倾心计:第一皇妃

    倾心计:第一皇妃

    他是杀伐决断,果敢狠辣的王。她是艳绝天下,唯我不二的幽冥宫宫主。风起云涌,她金戈铁马,谈笑间令千军万马灰飞烟灭。凤凰涅槃,谁家江山?回首一瞥,那一身火红衣衫,尽乱世人眸眼。她曾说“我尹逝不得的东西,宁毁不留!”言犹在耳,可是谁又是舍了心,只为那曾经不堪一击的温情,甘愿纵身火海,落下万丈深渊。他一身玄袍冷眼看尽世间,自认为舍去的只是一枚棋子,可最终为何空了心,丢了一腔想念?那鲜红的景象还在眼前,他怀中那僵硬的尸身笑意不去。死了心,可伊人再见,兵临城下,她火红长袖一挥,将他逼出百米远,冷声道“你是谁?”
  • 外星合伙人

    外星合伙人

    大学毕业,杨叶找了份看管仓库的工作。却没想到上班的第一天竟遇到外星人,而且对方和他一样,也是个穷吊丝……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在两个不同的时空,创办了同一个公司——无限梦(英文简称:ID)(新书《无象天道》上传,从都市开始的修真文,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 鸽子

    鸽子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百发百中攻心术

    百发百中攻心术

    所谓攻心,就是利用心理战术来不战而胜。攻心的目的是驾驭人的思想,从思想上使其畏惧,甚至使其诚服,而非利用职权或是武力使其屈服。攻心的关键是根据不同对手的心理对症下药,从而达到你所想要的效果。攻心成功否,效果如何,只看你会下哪种“药”,下“药”的量有多少,“药”性有多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女汉纸的彪悍家庭

    女汉纸的彪悍家庭

    在伤害中成长的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不过为什么我的家人反映却如此奇怪。什么老公你是黑社会的老大,连我的父母以前也是,现在是我的哥哥。哦!天那,早知道我就不考警校了。现在怎么办?保密!对,要保密。男主图片的地址http://m.pgsk.com/m.pgsk.com?
  • 红楼之潇湘水云

    红楼之潇湘水云

    人人尽说天上好,谁又懂得那亘古的寂寞。看似高高在上,却是高处不胜寒。当众仙们昂然站在那不可企及的高度时,才知道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情谊,时间,如指尖流沙,如梦里流光,如天边清云,再也没有意义。遨游在时间里,却不知因何而存在,不知何处是心乡。他们早已经忘记,有泪有笑,有情有恨才算是活着啊。但是在这永恒的荒漠里还是有一处勃勃绿洲,那里警幻仙子的太虚幻境,如一朵莲花静静驻立在西方灵河岸的三生石畔……
  •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共收录了1905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片小说精品4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现经修订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由毛信德和李遵进担任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