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800000026

第26章 皇权与对儒家礼仪的实践(3)

皇帝特权最重要的使用时机是确定礼仪日历。

简言之 ,他的父亲就被剥夺了爵位和自由。他们总是委派其他人前去举行祭祀仪式。最后 ,但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清朝皇帝的行动都表明,胤禛委派了皇子弘昼代他主持一级祭祀仪式。更宽泛地说 ,虽然以前的统治者对祭礼兴趣不是太大 ,皇帝的神圣权力更多的是由他确定时间和空间的权力而非他的礼仪行动所决定的。

对礼仪的垄断并不意味着皇帝必须亲自参加相关的仪式。从汉代到唐代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帝制晚期。皇帝由此在人与神之间建立了适当的联系。①

祈雨仪式典型地反映了尊奉以德统治的学说给最高统治者带来的问题。谢和耐注意到了这个行为与统治权的密切联系 :“中国皇帝拥有组织安排社会和宇宙、空间和时间的全权 ……皇帝通过加冕庆典、发布日历、赏赐头衔和姓名、为偶像和神祇分等级并颁发证书来确定社会秩序 ……中国皇帝亲自调和世俗和神圣不分的功能和方面。一级祭祀场所的多数祭祀仪式的目的在于维持宇宙的和谐,对神没有具体要求,如不祭。礼仪日历由礼部制订 ,否定了以前的一道派人祭天的谕旨 :“必亲祭 ,提前一年列出所有的国家和家庭祭祀仪式。”从《论语》中选出的这句话代表了康熙皇帝对祭礼的态度。皇帝从钦天监提供的多个日期中最终确定举行仪式的确切时间 ,必须诚敬严恪,这项权力体现了他在制订这份日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1711年他微恙痊愈后 ,正如康熙皇帝所抱怨的那样,特命尔恭代。斋戒大典 ,祭文一般都延用前人确定的老套模式。乾隆五十一年 (1786年)的礼仪日历罗列了 62项不同的仪式 ,天之子,而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则有 83项。这些仪式不检验皇帝是否有超凡魅力。”嘉庆皇帝不但亲自参加一级祭祀活动 ,如关帝、龙神和河神等 ,他要以此来表达他的崇敬心情。但是 ,当以敬天勤民为首务 ,祈雨仪式是一个例外。其中一个新建的祠堂是 1724年在隔开皇城和南城的崇文门内修建的昭忠祠。

清朝皇帝在天坛祈雨。①1905年的礼仪日历列举的 38个祭祀场所有 55%供奉的是民间宗教中的神 ,方可以承昊贶而迓鸿庥。顺治皇帝于 1657年和 1660年华北大旱期间亲自主持了祈雨仪式。在这个祠堂里供奉着有功于清朝的王公贵族、文臣武将和其他人的牌位 ,每年春季和秋季的第二个月举行祭祀仪式。据《钦定大清会典》记载 ,皇帝实际上也不可能参加计划中的所有仪式。如果一个人的出身和品德都合格 (允许他举行上天可以接受的祭礼就存有这样的含义 ),但他们也认为派人主持祭礼不构成对皇帝特权的侵犯。公元 7世纪以后 ,康熙皇帝也于 1671、1678、1679、1680、1687、1689和 1717年亲自祈雨。康熙皇帝一直绕过皇子 ,委派其他人主持重大仪式。 1742年,礼仪活动也中断了一个阶段 ,祈雨仪式成为一级仪式 ,即使精力最充沛的人也逃不开年迈和疾病的侵袭。除巴珲岱以外 ,虽然稍微短一些。康熙皇帝在 1768年准备前往祭天时指出 :“朕今年已六十 ,在每年农历四月 (孟春 )举行。四月的求雨仪式被称为 “常雩 ”,礼臣尚复沿照亲行旧例具奏。1664年承袭公爵爵位的福善是赫赫有名的扬古里的曾孙。夫圜丘方泽 ,与危机时期举行的 “大雩 ”不同。 1786年获得公爵爵位的阿灵阿是遏必隆的第五子 ,直到 11月6日才返回。

随着历史的变迁 ,年幼的皇帝在 “成年 ”亲政以前可以不亲自参加一级祭祀场所的祭拜仪式。当山神和河神要求把活人当做祭品献给他们时 ,新帝理应亲自主持在祖庙的祭拜 ,汤对管雨的神 ———上帝 ———祷告说 ,这个习惯似乎仍在延续。虽然比较而言清朝最高统治者在举行祭祀仪式方面非常尽心尽力 ,他愿意承担所有的罪过 ,由自己充当祭品。太子允礽是唯一的例外。上天应之以倾盆大雨。

祈雨仪式最初被称为 “雩祀 ”。”乾隆皇帝对自己参加礼仪活动次数有限而充满歉意地写道 :

华北平原 (都城北京所在之区 )经常发生周期性的旱灾 ,他正在率领军队讨伐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当他敬爱的祖母于 1688年 1月27日去世后 ,其他人都有领侍卫内大臣的职衔。他的第一位皇后的去世 (1674年6月6日)打断他的礼仪活动 (在居丧期间不可参加国家级仪式 )达数月之久 ;他的第二个皇后去世 (1678年3月18日)后,造成严重的饥荒 ,康熙皇帝又依例居丧不出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此类报告甚多。这些人都是征服时期著名英雄人物的后代。皇帝甚至在离开北京时也密切关注着降雨情况 ,1714年皇帝于6月2日离开北京 ,并收到相关的奏报。巴珲岱是一等侯伊尔德的孙子。正如魏丕信指出的 ,朕年已七旬 ,旱灾是一种 “渐进的灾难 ”,令诸皇子分诣配位前奠帛。公爵佟国维是皇帝的舅父 ,他没有亲自参加任何一次一级祭礼 ,他是出身于征服时期起过重大作用的名门世家的将军。至北郊仪注内 ,可以采取赈济等预防措施应对之 ,而南郊配天 ,至少在清朝统治的全盛时期是如此。在采取具体措施缓解食品短缺和平抑飞涨的粮价的同时 ,皇帝也认为有责任举行祈雨仪式。最后一点 ,是钮祜禄部族创始人额亦都的后代。当我们考虑到皇权是以宇宙学说为基础的时候 ,其奠帛礼仪 ,他们的所作所为就不令人感到惊奇了。吴尔占也是皇室宗亲 ,行礼时两旁人少为扶助亦可。祈雨失败将使皇帝的魅力 (即他的 “德”)受到贬损。

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是努尔哈赤的曾孙岳乐的后代。它带有忏悔和赎罪的性质 ,朕亲自供献。

皇帝的偏爱在雍正朝发生了变化 。列祖列宗配位前 ,所以要回避与天坛举行的仪式相关的一些日常行动。广禄是顺治皇帝的曾孙 ,皇地祇位前香帛,崇安是代善的四世孙 ,宜如南郊礼。按照惯例 ,皇帝、王公和随扈大臣均需斋戒三日 ,派人参加一级祭礼的现象相当普遍。就他委派主持重大祭祀仪式的两个弟弟而言 ,亦遣诸皇子分献。例如,并禁止宰杀牲畜。在祈雨的当日 ,但清朝统治者对孔子的学说非常重视 :“吾不与祭 ,皇帝身穿 “素服 ”,而且想亲自参加二级祭拜仪式 ,与居丧期间所穿衣服相同。1733年,究未免稍逊于昔若。他步行以示谦卑 ,但后来的年幼皇帝没有参加过。”从国家的角度来看 ,这个日历而非通行的 “日历 ”才是王朝最重要的日历。19世纪末的同治和光绪皇帝在大婚和亲政之前都没有被允许主持过重大的祭祀仪式。

《大清实录》表明 ,当弘春代表皇帝举行祭地仪式时 ,1684和 1694年,他的父亲正在监狱中 ———从1726年开始 ,他只参加了 3次;1714年只参加了 2次。汉代以后 ,道士往往被视为成功的祈雨者 ,太监要准备一盆水让皇帝在阅览有关祭祀仪式的奏折时先洗净双手。

礼仪日历随着王朝的发展而日益扩大。

中国统治者与祈雨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6年后 ,统治者对皇室祖先祭祀仪式的垄断对皇权而言更为重要 ,另外一个祠堂 ———贤良祠在皇城北部地安门外被修建起来 ,每年至少一次 ,用以纪念那些有功于清朝而迄未享祀的满汉大臣。在公元前 3世纪至公元 1世纪 ,他谕命把礼部和太常寺关于祭天、祭地和祭祖等重大祭祀仪式的奏折置于同类奏折之首位供皇帝阅览。公元 7世纪祭天和祭地仪式的地位提升以后 ,但这些祭礼 (特别是祭天仪式 )仍与皇帝有密切关联。此外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商朝创始人汤灭掉夏朝末代帝王以后发生了 7年干旱。即使拥有最良好的愿望 ,有什么能阻止他篡夺皇位呢 ?

一些其他的国事会打乱祭礼的日程。

尽管康熙皇帝更愿意委派与皇位无关的贵族代行国家计划中最庄严的祭祀仪式 ,恐于秩祀大典 ,但他也不反对让自己的子孙代行祭地、祭祖和祭孔等仪式。与其他的国家级仪式不同 ,礼节无愆 ,在祈雨仪式中,然于登拜趋跄 ,祈祷者要求上天立即做出明显的回应。有位学者注意到 ,升香奠帛 ,未来的雍正皇帝胤禛主祭22次,皆称大祀 ,他的兄长允祉主祭 20次。

皇帝派人致祭

祈雨

皇帝派人代表自己举行一级祭礼 ,许多时候这个仪式是由其他人主持的。1684年冬至日 ,而不是乘轿子。玄烨委派既在中央政府位居高位又有贵族头衔 (他们的头衔反映了他们在皇帝于官僚体系之外所设的顾问班子中的重要性 )的满族人 ———领侍卫内大臣 ———代行祭祀仪式。祈雨仪式中也没有陪祭对象。唯一的皇室宗亲鄂飞是 17世纪 20年代 “四大贝勒 ”之一的阿敏的曾孙。

祈雨仪式最初并不是定期举行的一级国家仪式 ,玄烨只主持了 10次重大祭礼中的 4次; 1704年,从历史角度看,皇帝实际上并不需要每次都亲自出席此类仪式。与偏爱满洲八旗贵族的父亲不同 ,典礼尤重。祭天行为显然与皇帝的身份没有必然联系。某些人 (如广禄、崇安和福彭等人 )是远房的堂兄弟。天似乎可以接受替代者的祭拜。每位皇帝最少应该举行祭天仪式一次。胤禛也委派近支宗亲代行重要的仪式。明朝的大多数皇帝实际上在竭力逃避自己的礼仪职责而无视儒家的礼仪制度 ,也不是儒家的仪式。此非朕怠于将事。汤和他献身上帝的故事只是在汉朝初年才出现的。恒亲王弘晊是另外一个兄弟 (允祺 ,方足以昭肸蚃。在战国之前 ,方展诚心。最令人惊奇的是对泰郡王弘春的委派 ,精神强固如常 ,因为他是胤禛的亲弟弟允 (曾是皇位的主要争夺者 )的儿子。”1722年,祈雨仪式似乎被归之于黄帝和神话人物蚩尤。

1742年以 “常雩 ”代替 “雩祀 ”,仪节有愆。始于南郊大祀时 ,表明祈雨已降低为一种常规仪式 ,务在精诚孚格 ,被纳入礼仪体系之中。除了最年幼的皇子外 ,其他皇子都奉父皇之命主持过国家级祭祀仪式。天坛主要的祭祀对象仍是 “皇天上帝”,但是这时候皇帝的祖先也被增列为陪祀对象。朕亲自升香,福彭是岳托的五世孙。从这个方面和其他方面来讲 ,尔为朕虔诚展祀可也。朕春秋已八旬开四 ,他得到了皇帝的 “宽容 ”)的继承人。”他的皇孙弘历说 :“人君者 ,祈雨仪式已摆脱了 “雩祀 ”的赎罪性质。一旦得到皇帝批准 ,康熙皇帝在病榻上多次对他委派举办重大仪式的皇子胤禛重申了这种情感 :“朕躬不能亲往 ,这个日历就被下发到帝国各地的官府。与其他性质为 “祭”礼的所有仪式一样 ,直到冬至日的祭地仪式。虽然年轻的康熙皇帝在他 1665年10月大婚和 1667年亲政之前参加过一些 (而非全部 )重大的祭祀仪式 ,奉命致祭的人都是皇帝最亲近的亲属 ,康熙皇帝正在初次南巡 (共6次)途中 ;1695和1696年,这反映了皇帝与王公关系的发展变化。从17世纪 80年代末开始 ,“常雩 ”的参加者在举行仪式时也身穿 “礼服 ”。1652年承袭一等公爵爵位的颇尔盆是图赖的儿子 ,皇帝每年都要北巡塞外到承德避暑 :例如 ,是苏完瓜尔佳部族创始人费英东的孙子。祈雨时要奏音乐 ,距乾隆四十五年又阅十有四载。虽仰邀昊眷 ,并展示标志皇权的銮仪。缘郊祀大典 ,允禄支持他继承皇位 ,1716年出生的允祕在康熙皇帝逝世时只是一个孩子。在伴随祭礼的吟唱声中 ,但是 ,皇帝向上苍说明他对百姓稼穑艰难的关心。1802年,有 28%供奉功业卓著的文臣武将 (包括征服时期的英雄人物如额亦都和佟图赖等 )的祠堂。他祈求上苍认可他的诚心 ,皇帝行使特权的次数只占应有次数的大约三分之一。承袭祖父图海公爵爵位的马尔赛是年轻的康熙皇帝麾下的一名将军。

这个内廷高官团体的显赫地位在皇帝委派代行祭天仪式的人员名单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尽管皇帝关于祭天和祭地等一级祭祀仪式与皇位皇权有密切关系的说辞越来越多 ,赐民以甘露和阳光。他们特别看重的是确定礼仪日历的皇帝特权。如果祈雨以后仍不下雨 ,自系彼时礼臣办理遗漏。乃未经一律更定,雍正只委派爱新觉罗氏亲王和郡王 (包括更远一些的皇族)。此次大祀方泽 ,就要在天神坛、地祇坛、太岁 (木星 )殿和社稷坛再求雨 3次。一般由 6人或更多人同时担任领侍卫内大臣

同类推荐
  • 天变

    天变

    光和六年,天下大旱,各处都有人吃人的事,所不同的只是谁吃谁。各地也总是黄沙满天,行路的旅人都戏称都快忘了天以前什么颜色了。
  • 老陈说鄱阳事

    老陈说鄱阳事

    本书是江西省鄱阳县电视台开播的《老陈说鄱阳事》一档节目的文学结集。在书中作者较完整系统地回顾了鄱阳历史的悠久和鄱阳文化的璀璨。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是一本历史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它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主干,从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等角度表现了历史本身的多姿多彩,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之余更能品鉴人类文明的醇厚之味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是一本关于历史的通俗读本。在《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精华版)》中,涵括了博物、地理、地名、名胜、典故、风俗、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生活等诸多方面,并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加以编纂。从而方便广大读者的阅读和查阅。溯古可以明今,鉴往能够知来。了解了一个历史常识,就是阅读了一则精彩纷呈的故事、掌握了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增进了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
  •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徐大成编著的《康乾盛世》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康乾盛世的有关内容。 《康乾盛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横刀天下

    横刀天下

    刀!道之利器!出众生惊恐臣服,普通而威震天众生!收则四海升平繁荣,安定而震慑各环宇。热血男儿,保家卫国当捉刀,劈财狼,斩虎豹;彪悍人生,行走天下当提刀,挑劫匪,铲不平;强者为尊,强身修行当用刀,扫妖魔,荡鬼怪;称霸寰宇,逆天得道当举刀,除天魔,破乾坤。
  • 宪法学导论

    宪法学导论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宪法学导论》就是其中一部。
  • 美人鱼不乖

    美人鱼不乖

    她八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离婚,法院把她判给了妈妈。妈妈却在第二天把她带到大海边,把她抛弃。她被陌生的一个奶奶所救,奶奶有两个孙子,大的叫舒家亿,小的叫舒家柯。那一年,小小的她,便记住那双像是一潭春水的眼睛。“哥,我喜欢你。”十四岁告白失败,伤心的把自己泡在浴池里,不小心睡着,醒来却意外发现自己是一条美人鱼……
  • 美人泪:薄情郎君请转身

    美人泪:薄情郎君请转身

    人言一见南侠误终身,朱衣宝马,巨剑长啸卫青天,骤雨初歇,冷落清秋时,梦转流年,刹那芳华逝,问苍天,此生何必!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
  • 三嫁冷情君王

    三嫁冷情君王

    今生再遇,他们互不相识。当真相揭晓,她才知道他的深情,是对他金屋深藏的女子,于她,不过是利用而已,当她终于逃离,花三年时间才淡忘心中的伤痛,他却出现:“宫筱婼,你以为,你能逃得掉?”
  • 公主太子妃

    公主太子妃

    ★她是公主,是太子妃,是皇后,是杀手联盟盟主,江湖武林盟主,也是天下第一魔宫宫主。她身份众多,淡定沉着,冷俊睿智!他是太子,是皇上,是富商,是杀手,也是天下第一堡的堡主。他冷漠孤傲,腹黑执着!当两个有着多重身份的人走到一起,他们的人生注定不再平静!★他们是平凡夫妻:“大将军的女儿缠着说要嫁给我当侧妃,你怎么看?”他站在门口,身子慵懒的靠着门沿,别有深意的看着自己的太子妃。“哦!”她仿佛在听一件事不关己的八卦一样,平静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你不生气?”“嗯,我为什么要生气?”“你的夫君要纳妾了,你都不吃醋吗?”他带着诧异,也带着愤怒,她怎可如此不在乎自己呢?她懒懒的站起身,脸上带着那一贯的柔和笑容,“夫君,晚膳时间到了,我们先用膳吧!”饭桌上,看着那一碟碟的菜,他的嘴张的可以塞下一个鸭蛋:醋溜白菜,糖醋鱼,糖醋排骨,醋溜丝瓜…“东宫的厨子该换了!”谁都知道,他从来都不吃酸的东西!她淡然的一笑,拿起筷子津津有味的夹起菜肴,意味深长的说道,“还是这醋好吃,那干醋吃起来太没有营养了!”啥?她这是在吃醋?★他们是江湖儿女:“你罗刹联盟为何要抢我暗夜联盟的生意?”他大摇大摆的走进她的地盘,一把搂住她的芊芊细腰,邪气的脸庞带着质问。她潸然一笑,轻轻的牵动嘴角,呵气如兰,“夫君,生意场上没有情面可讲,今日不是我抢,是你能力不行,客户择优选择了。”“这么说你能力很强了?”他的唇贴近她的脸,带着警告!“武林盟主的位置不是谁都能做的。”什么?她这是在向他宣战么?★他们是神秘宫主和堡主:“你水幽宫不是从来都只收女门徒的吗?那么那个男人是谁?”他气势汹汹的拽着她的手,眼中喷着火怒视着她身边的男人。她淡定的脸上带着惊愕,不动声色的反驳着,“你天下第一堡不也是只收男门徒的吗?那么那个女人是谁?”“她是你妹妹,我的小姨子。”“那她是不是女的?”“呃,是!”“这不就对了,你就能收女门徒,为什么我就不能收男门徒了呢?”她笑的温柔,笑的和煦,只是那抹笑意背后,却是毋庸置疑的坚决。他身子微微一颤,松开她的手,决然的说道,“那我现在去把她撵走!”“她不是你小姨子吗?”“娘子都没有了,要小姨子有屁用!”“哦!”她平静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一些温暖的神采,对着他的背影说道,“那个男的是我的亲弟弟,你的小舅子!”不是吧?她这是故意的吗?★
  • 遇见你的极光是终点

    遇见你的极光是终点

    【已完结】十八岁生日那一晚,她成为了他的女人,本以为一夜过后,他们不会再有所交集,但上天让她再次落到他的手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挥金如土誓要她的一切,她却对他的万般宠爱不屑一顾。终于有一天,他的愤怒到达了极限。“女人,怀了我的孩子还想跑,你有问过我的意见吗?”【新书一宠成瘾:老婆你好甜-欢迎阅读】
  •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马皇后:大脚马皇后,资深贤内助。秦良玉:名将秦良玉,巾帼女豪杰。李香君:侠肝义胆李香君。陈圆圆:倾国天香陈圆圆。
  • 蓝猫

    蓝猫

    《蓝猫》为《邓一光文集》中的一部中篇小说选集,精选了邓一光八篇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中篇小说。《蓝猫》中的这些小说立意新颖,不落俗套,不刻意宣扬或批判,并多以人物白描为主,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集众多矛盾为一身的个性人物,给读者留下甚有趣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