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400000044

第44章 “格物”—“性格”—“闲笔”(4)

描写鲁智深,千古若活。真是传奇写照妙手。且《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之处有辨。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性急的。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明)李贽:《水浒传》第三回回末总评,见《明容与堂刻水浒传》。)

“性急”是这几个人物相“同”处,是共性,但“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这是“不同”处,是个性,“同而不同处有辨”,意思就是共性与个性之间有关系,但又必须分辨清楚,不可把共性当成个性,也不可把个性当成共性。“同而不同处有辨”是中国关于人物性格的个性与共性的最早表述,值得重视。在李贽开辟的这一思想路径上,金圣叹等人多有发挥。关于人物性格的共性,金圣叹在《水浒传》第五十五回回首总评中说:

盖耐庵当时之才,吾直无以知其际也。其忽然写一豪杰,则居然豪杰也;其忽然写一奸雄,即又居然奸雄也;甚至忽然写一淫妇,即居然淫妇也;今此篇写一偷儿,即又居然偷儿也。((清)金圣叹著,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第二册,314页。)

金圣叹如何能识别施耐庵写的是真的豪杰、奸雄、淫妇、偷儿呢?原因就是他头脑中已经有对豪杰、奸雄、淫妇、偷儿的共性的认识。

所以他所说的“写一豪杰,则居然豪杰”,就是说写出了一切豪杰身上共通的属性。这是金圣叹对人物性格共性的认识。更值得提出的是他对人物性格个性的认识: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清)金圣叹著,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第一册,10页。)

《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同上书,19页。)

这两段话,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实际上也的确是金圣叹论述人物性格的个性化最精彩的语言。《水浒传》是否达到了“写一百八个人,真是一百八样”还难说,但金圣叹看出了人物性格描写中一个人应该一个样,不同的人物应具有不同的个性,认为这是人物性格塑造中的关键之点。这种看法是很有见识的。金圣叹生活于明末清初,他受晚明时期李贽等思想家的影响,认识到人的个性的意义。像李贽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以一般的“闻见”、“道理”为依归,主张保持个人“童心”,保持个人的“最初一念之本心”,凸显出人的个性的价值。金圣叹受这些思想的影响,而重视叙事作品人物个性的意义,反对那种“千人一面”的人物性格写法。他在《水浒传》第二回评语又说:

此回方写过史进英雄,接手便写鲁达英雄;方写过史进粗糙,接手便写出鲁达粗糙;方写过史进爽利,接手便写鲁达爽利;方写过史进剀直,接手便写鲁达剀直。作者盖特地走此险路,以显自家笔力。读者亦当处处看他所以定是两个人,定不是一个人处,毋负良史苦心也。(同上书,65页。)

史进与鲁达有许多共同处,如英雄、粗糙、爽利、剀直,性格很相近,但又在诸多共性中保持了个性的差异,作家要写出这同中之异是不容易的,的确走的是险路。金圣叹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大声喊道:这是两个人,不是一个人。他如此提醒读者,足见他处处留意人物个性的描写。明清两代叙事文学评论家对于人物性格的个性化,都十分重视。如清代李渔也说:

填词义理无穷,说何人肖何人,议某事切何事,文章头绪之最繁者,莫若填词矣。予谓总其大纲,则不出情景二字。景书所睹,情发欲言。情自中生,景自外得。二者难易之分判若霄壤。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景乃众人之景,写春夏尽是春夏,止分别于秋冬。善填词者,当为所难,勿趋其易。批点传奇者,每遇游山、玩水、赏月观花等曲,见其止书所见,不及中情者,有十分佳处,只好算得五分,以风云月露之词,工者尽多,不从此剧始也。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如前云《琵琶·赏月》四曲,同一月也,牛氏有牛氏之月,伯喈有伯喈之月。所言者月,所寓者心。牛氏所说之月,可移一句于伯喈?伯喈所说之月,可挪一句于牛氏乎?夫妻二人之语,犹不可挪移混用,况他人乎?((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见艾舒仁编选,冉云飞校点:《李渔随笔全集》,22页。)

李渔这段话的旨意在于说明,在戏曲叙事作品中所写的情语与景语,也不可浮泛,也要根据人物性格的个性加以处理。情是一人之情,说张三就要像张三,不可混同于李四。在具体境况中,连景语也要个性化,牛氏与伯喈性格不同,境遇不同,因此就是两人都咏月,牛氏有牛氏眼中之月,伯喈有伯喈眼中之月,各各不同。这样写情景,才是具有人物个性化色彩的情景。又,清代张竹坡(名道深)在《金瓶梅读法》中也说:

做文章不过“情理”二字。今做一篇百回长文,亦是情理二字。于一人心中讨出一个人的情理,则一个人的传得矣。虽前后夹杂众人的话,而此一人开口,是此一人情理。非其开口便得情理,由于讨出这一人的情理,方开口耳。是故写十百千人,皆如写一人。而遂洋洋乎有此一百回大书也。((明)兰陵笑笑生著,(清)张道深评:《金瓶梅》,38页,济南,齐鲁书社,1987。)

张竹坡这里所说的“情理”,如结合人物而论,就是指人物性格。他的意思是,每人的性格是不同的,都有其自身的“情理”走向和运动轨迹,因此每个人一张口所说的话,是由他的“情理”逻辑所支配的。叙事文学写人物,必须根据人物的性格情理逻辑来写人物的语言。张竹坡还说:

《金瓶梅》妙在善用犯笔而不犯也。如写一伯爵,更写一希大,然毕竟伯爵是伯爵,希大是希大,各人的身份,各人的谈吐,一丝不紊。写一金莲,更写一瓶儿,可谓犯矣,然始终聚散,其言语举动,又各各不紊一丝……诸如此类,皆妙在特特犯手,却又各各一款,绝不相同也。(同上书,38~39页。)

在这里张竹坡又从另一角度来看人物性格个性化的重要。所谓“犯笔”,在文章写作中是指重复。如一句或前后两句中用了相同的词,称为“犯笔”。这里的“犯笔”是指《金瓶梅》中性格相同或近似的人物,如伯爵和希大、潘金莲和李瓶儿。但是作家有本领把这本是相似的人物区分开来,写出了他们(她们)的个性的细微不同,达到“不犯”。所以“犯笔而不犯”,就是写出同中之异,写出共性中的个性,这是很难得的。张竹坡所作的“犯笔而不犯”的理论概括,也是很精当的。

明清小说所写的人物中无非是英雄好汉、才子佳人、奸雄草寇、丫鬟奴仆等。明清叙事文学的理论家在谈到人物性格个性化的时候,又提出了写英雄不要“神化”,写奸雄不要“奸化”,写佳人不要“美化”的问题,认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不应单调,应尽可能写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来。

英雄总有一怯。金圣叹在《水浒传》“第二十二回首总评”中说:

谈打虎一篇而叹人是神人,虎是怒虎。固已妙而不容说矣。乃尤其妙者,则又如:读庙门榜文后,欲待转身回来一段;风过虎来时,叫声“哎呀”翻下青石来一段;大虫第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时,被那一惊酒多做冷汗出了一段;寻思要拖死虎下去,原来使尽气力,手脚都苏软了,正提不动一段;青石上又半歇一段;天色看看黑了,惟恐再跳出一只出来,且挣扎下岗子去一段;下岗子走不到半路,枯草丛中再跳出两只大虫,叫声“啊呀今番可罢了”一段,皆是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参见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上册,41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金圣叹的这段分析的确展现了他的美学思想的深刻之处,能如此立论,不愧为一个优秀的小说评点家。金圣叹首先赞叹“武松打虎”一节是妙文。赞叹“人是神人,虎是怒虎”,武松打虎过程的神勇和老虎的威猛都写得妙。但金圣叹认为“尤妙”处还不在这里。

尤妙处还是把武松当做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来写。原先以为别人骗他,待读到庙门榜文后,才知道山上真的有虎,本想下山去,免得出危险,但又怕别人笑话他胆小,不得已硬着头皮走上山来。这里武松并没有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发现真的老虎来了,他也没有想“我正等着你呢”,而是“哎呀”一声翻下青石来。当老虎第一次扑过来时,他没有小看老虎,而是吃惊得喝的酒都变成了冷汗。把老虎打死之后,并没有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老虎都打死了,难道一只死老虎还拖不下山去吗?不是,他发现自己力气使尽,全身苏软,完全拖不动死虎。待下山岗之际,突然又发现两只虎,他没有说,来吧,有多少来多少,我今天除虎务尽,而是觉得“今番可罢了”。作者把武松当做一个普通的勇士来写,他有勇气和威猛,但勇气和威猛也是有限的,因为他也是普通的有血有肉人,他不是打虎机器,他也有力气使完的时候,他也有害怕的时候。金圣叹十分理解作者的这种描写,并认为这种真实的描写比写武松打虎本身“尤妙”,最后把这种描写概括为“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骇人”是一种“传奇”,所谓“作意好奇”(胡应麟),即不平常之事,不平凡之人,神奇无比,出人意外。

武松在景阳冈遭遇老虎并打老虎,就是一种传奇性极强的经历,在常人身上是不可能发生的;“近人”则是普通的平凡的真实的常见的;以“近人”之笔写“骇人”之事,就能既满足人的好奇感又获得真实感,使好奇感与真实感达到统一。

这里要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叙述文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情节的传奇性。情节写得曲折奇巧,“骇人”、惊人、引人的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令人目不暇接。但高明的叙事家则能在保持这种传奇性的同时,又能加强“近人”之笔,使出人意外的情节,获得在人意料中的效果。这一点在叙事美学上应加以充分肯定,如金圣叹的“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的说法就是其中一例。这里还可举一例。《水浒传》第四十一回,写宋江被赵能、赵得带领四五十人追赶至还道村,躲入一所古庙。赵能等入庙搜查,未查到,正要走时,几个士兵叫道:“都头你来看!庙门上两个尘手迹!”金圣叹在此批道:“何等奇妙,真是天外飞来,却是当面拾得。”金圣叹于第五十四回又一批语:“陡然插出奇文,令人出于意外,犹如怪峰飞来,然又是眼前景色。”这两段批语与“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同一思路,都是强调情节的传奇性,应与现实性密切结合。情节尽可以“天外飞来”、“怪峰飞来”,但又应写“当面拾得”、“眼前景色”。让读者觉得奇巧但又平常,怪异但又普通,不可思议但又可以想象。我们今天所见的一些小说,要么充满奇巧的、激烈的、神秘的、曲折的甚至猥亵的刺激,却不真实,即“骇人”却不“近人”;要么是真实、平淡、松散、琐屑,却又不够奇巧、惊人、引人,即“近人”而不“骇人”。因此,金圣叹提出的“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是很有价值的思想,对今天的叙事文学的创作仍然有启示意义。

奸雄不必全“奸”。《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写曹操抓获关云长,关云长不肯投降,本该杀掉,以去心头之患,偏偏曹操不杀关云长。

毛宗岗评曰:

曹操一生奸诈,如鬼如蜮,忽然遇著堂堂正正,凛凛烈烈,皎若青天,明若白日之一人,亦自有珠玉在前,觉吾形秽之愧,遂不觉爱之敬之,不忍杀之。此非曹操之仁,有以容纳关公,乃关公之义,有以折服曹操耳。虽然,吾奇关公,亦奇曹操。

以豪杰折服豪杰不奇,以豪杰折服奸雄则奇;以豪杰敬爱豪杰不奇,以奸雄敬爱豪杰则奇。夫豪杰而至折服奸雄,则是豪杰中又有数之豪杰;奸雄而能敬爱豪杰,则是奸雄中有数之奸雄也。((明)罗贯中著,(清)毛宗岗评:《三国演义》,308页,济南,齐鲁书社,1991。)

曹操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得最好的人物之一。好就好在如毛宗岗所说的,作者写出了曹操性格的复杂性。关公无疑是他的对手之一,在被他抓获后,本应杀掉。但他对关公却有爱惜之情,不忍杀害。可见曹操的确是“奸雄中有数之奸雄”,他的性格中不完全是单一的“奸”,在一个堂堂正正的对手面前,也有心折、心仪的情感。毛宗岗的评论指出了这一点是很有意义的。

美人不是一切都美,这是明清时期叙事文学理论家的又一警辟看法。脂砚斋在《红楼梦》第二十回提出“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的观点。宝玉与黛玉正在说话,湘云走过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针对这段描写,脂砚斋批道:

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如太真之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于别个不美矣,今见咬舌二字加以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见陋,且更觉轻俏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书上;掩卷合目思之,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然后将满纸莺啼燕语之字样,填粪窖可也。(《石头记》庚辰本第二十回回批语,见《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22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脂砚斋的“美人方有一陋处”观点的意义,在于加强人物的鲜活的生命力和真实感。因为在普通的真实生活中,一个美人的身上一定会有一个地方不美,一个丑人的身上也一定会有一个地方是美的,一个好人身上一定会有毛病,一个坏人身上也一定会有哪怕是一点点的优点,一个勇敢的人也会有怯懦的时候,一个怯懦的人也会有勇敢的时候……这才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狄德罗说过:一个画家,如果使他笔下的美人额上有点轻微的裂痕,或鬓边出现一个小斑点,或下唇有一个不易觉察的伤口,那么,“这张女人的脸就不再是维纳斯,而是我的某个邻居的画像了”([法]狄德罗:《波滂的两个朋友》,见许明龙译:《狄德罗美学论文选》,348~34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一旦这美女成为你邻居女子的画像,那么这个女子就会让你感到真实、亲切,就会在你头脑中生动地映现出来,你就会联想到她身上另一些让你感到温暖的、友爱的以及生活里一切常见的东西。那么这个美女不但不会因为这些细微的斑点让你感到失望,相反,就像湘云的咬舌,让人“更觉轻俏娇媚”。脂砚斋在他的批语中多次对照《红楼梦》的丰富描写,批评那种“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现象。这样批评的要旨,仍然是要求叙事作品人物性格的真实与丰富。

在人物性格塑造的丰富性问题上,清代批评家哈斯宝对《红楼梦》人物的分析也很精彩,这里略作介绍,可以视作对脂砚斋观点的补充。哈斯宝在《〈新译红楼梦〉回批》第二十一回批语中说:袭人的奸诈,既可憎又可爱,宝钗的奸诈,既可爱又可憎。

同类推荐
  •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雷锋日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雷锋日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使广大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雷锋同志的光荣事迹,长久以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已经成为传播“雷锋精神”最鲜活的载体,“雷锋精神”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而阅读《雷锋日记》则是我们了解雷锋生前工作与生活的最直接的方式,更加完整地展现雷锋同志的光辉形象。,“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和成长。经过编辑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广泛搜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除了收录雷锋同志的日记,还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文字,包括诗歌、小说、讲话、书信、散文等,汲取榜样力量最丰富的源泉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奥达的马队

    奥达的马队

    我们的故事不过是唱给一些已经湮灭了踪迹的过客的挽歌。他们曾勒着坐骑在历史的黎明中显出身影。从此君临一个时代。 而当黄昏,山风掀动马鬃与他们身披的黑色毡毯。这时,山峰的幻影再一次凸现,一切景象都已面目全非。粗粝蔓延的莽原已被机械的声响与新的悲欢际遇所笼罩。
  •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仙山有路

    仙山有路

    这本书想写一个不怎么聪明,或者说是大智若愚的女子,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又简单单纯,坚持本我,重生后在修仙之路上蹒跚而行的故事。幸其际遇不错,最终实现了自己想要的修仙生活。且在众多复杂多思的聪明人中搅得是乌烟瘴气,人仰马翻。众人无语感叹:比起坏蛋,有时笨蛋的杀伤力更大啊。
  • 世界公敌

    世界公敌

    ,这些都没有问题。问题是:女主拉得一手好仇恨。伊丽莎白:抱歉,穿成伊丽莎白,淡定。刻薄的贝内特夫人,严苛的贝内特先生,亲爱的达西,绝不仅仅是人类!如何成世界公敌——别家女主刷好感,俺家女主刷仇恨。非人类拯救世界——用QQ跟她聊天的,似乎有哪里设定出错了——女主是吸血鬼?!达西先生:……莉齐。什么硌着我的脖子了。不过,那是我的牙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锦绣田园

    锦绣田园

    姚子清又一次穿越了,作为一个几世轮回的老妖精,她早已经淡定乃至于麻木了。只是,谁能告诉她,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凶残离奇的狗血故事?身为东螭国首富的庶长女,却被自己的母亲倒贴着给卖掉,几经辗转,最终落在了一窝没钱、没地,没房,连床铺都只有一床,穷的连盐都吃不起的七兄弟家里!女奴?姬妾?他们家都用不起吧?那是……大嫂?!年仅二十,看似帅气逼人,冷峻沉稳,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可谓帅酷狂霸拽,实则温和敦厚,正直善良,单纯朴实,有责任心……堪称道德模范的男人?六个性格迥异的小叔?这让她这个坚持单身主义的女强人情何以堪啊?好吧,她承认,她还是有点喜欢这个男人的,几个小叔子也不是怎么惹人讨厌,反正也无处可去,她也觉得孤独了,想要有个疼她宠她的男人暂且依靠,想要有个真挚温暖家暂且停留……没钱,没地,没房,甚至没有户籍……这些都不算什么!富贵与贫穷,战争与安宁,她什么磨难没经历过?什么苦没吃过?又有异能在手,势必要带领着丈夫与小叔,一家人携手奋斗,发家致富,盖房子买地,打造出一片锦绣田园!=============精彩片段东安城大街上,刚刚挣了点小钱的姚子清,穿着自家男人亲自买的丝绸衣衫,戴着自家男人特意挑选的银首饰,心里那个美滋滋,甜蜜蜜……“姚雪,你这个恶毒的女人,你怎么还活着?”一个才刚刚及笄,娇俏艳丽的少女忽然一脸怒气的冲上前来。啊呀呀!这姑娘只头上的一件首饰,就够普通的六口之家只花不挣的生活十几年啊!她身后一车车的金银细软,丫鬟奴仆,都是她们家的吗?这是要搬家吗?好有钱啊!姚子清是各种的羡慕嫉妒恨!“你这个小妾养的小贱人,我问你话呢,你没听见吗?你怎么还没有死?”娇俏少女指着姚子清的鼻子怒骂质问。姚子清满头黑线,这哪里来的小泼妇啊?脑子真的没问题吗?“三妹,不要再说了!”一个同样刚刚及笄,长的娇小玲珑却温婉抚媚,打扮清雅素净的少妇,抱着个又大又胖的婴儿走上前来,“反正我也没事,宝宝也很健康,她也恶有恶报,得到应有的惩罚了。”“姐姐你就是太善良了!这个恶毒无耻的坏女人,痴缠姐夫不说,勾引不成,还对姐姐你下毒手,将怀胎十月的姐姐推倒在地,导致姐姐早产,差点没一尸两命……!”娇俏少女义愤填膺的替二姐鸣不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暴戾王爷的小妾

    暴戾王爷的小妾

    他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王爷。她是相府的千金小姐。只一眼,他便在她的心中生根。御花园里,她无意撞见他被人拒绝的一幕,好心安慰却换来他的一句--“滚开,肮脏的女人。”皇上赐婚,他无情地拒绝:“相府小姐?你不过是老狐狸从青楼赎出来的一名妓子罢了,竟然妄想成为我的王妃,真是自讨羞辱。”从千金小姐到青楼妓子,到底,她是什么人?迫于皇威,他终究是娶了她--却只是一名身份低贱的侍妾。大婚之夜,他没有出现,任由她顶着喜帕枯等一夜。望着伤痕累累,趴在床上的她,他却只是扬起嘴角,嘲蔑一笑,然后又无情地给她灌下了浓黑的药汤。在府中被人欺凌之时,他也只是眯起胴眸,立于一旁,任凭巴掌落在她的脸上。众目睽睽之下,他应下了赌局,却无情地将她推出来,做为赌注。她,伤心欲绝却只是笑颜相对,凄眸闪烁,泪眼朦胧,丝毫不能让他心软半分。她,只是他迫不得已娶来的侍妾,必要的时候,他可以把她当成赌注,空虚的时候,他可以把她当作暖床的工具,危难之时,他可以把她当成盾牌遮挡剑芒......***(严重警告,未经作者本人同意,所有网站均不得盗取本文内容,违者必究。)*****************************************************小雨的旧作:《狂情总裁》他是坠落的王子,他是邪恶的野心家,因为了他爱上了大哥的女友。当他再一次回来,找到了她,却扮演了撒旦的角色。他将她禁锢,将她私藏,一切都因为那从他心底狂涌翻滚的爱。感谢网友小情为《暴戾王爷的贱妾》所制作的视频:?pstyle=1********************************************************感谢网友给小雨的书友群群号是:42738023、56299015,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感谢网友小情为《暴戾王爷的贱妾》所制作的视频:?pstyle=1********************************************************推荐自己的文:《妖妆》:《昧宠》《溺宠》《狂情总裁》(半价)《首席总裁不好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北定王妃莫紫汐

    北定王妃莫紫汐

    ★★★强烈推荐好友“桃花女王”新文【错妻】新婚之夜,地牢之所,一条条带刺的鞭子迎向她的肌肤“啊,轩辕逸,你……你不能这么对我”“不能?呵,早在你设计嫁入这里的那一刻就该明白,我轩辕逸岂有你想象中那么好糊弄,你这个阴谋算计的女人,若是我找不到柔儿,我会将你剁了喂狗!”打累了,疼晕了,却看到他悠然的品着茶“取盐!”为报恩,亲提亲;娶媳妇,错了人。当她偶然知道轩辕逸娶亲的目的时,而她的亲姐姐却成了他的妻眼见两人恩爱缠绵,她不为所动受尽二人欺凌侮辱,她隐忍于心她怀有身孕,他满心欢喜,她却失落至极碍于姐姐安胎,他发现了她的美,霸道的给了她一夜强攻翌日,姐姐小产!她下的毒?“你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人,我给了你一夜的恩宠,这就是你报答的方式!”“我没有!是她,她根本没有怀孕,流产只是一个假象!”“够了!”一声严厉的禁止,一挥手,二十名家丁如饥似渴的张望着她绝望的双眸紧紧的闭着,晶莹的泪珠悄然落下……《北定王妃·莫紫汐》正文简介“这个你拿着”某男走到茶几旁,从怀了摸出一块纯金打造的方块“什么东西,令牌?”某女好奇的走上前去,只见上面四个黄金大字“免死金牌”!“为什么给我?”“哟,是我拿错了,那还我吧!”“这怎么可以,给别人的东西怎么可以再要回去!”她莫紫汐可不是傻子,就算傻也知道这垮金牌的意义。“呵,既然爱妃喜欢,那本王便不强求,以后出府不必偷偷摸摸的,直接带着小雪再加上几个侍卫出去就好”说完南宫浩月头也不回的离开“等一下?”在南宫浩月就差一步就踏出去的时候,莫紫汐适时的叫住他“爱妃,还有什么事?”“我想问,这是纯金的吗?”“为了难民,竟然出高价买下本王的别院,你,脑袋进水了吗?”“你”听到南宫浩月这么损自己,想上前给她几巴掌“难道本王说错了吗?难民的事情皇上已经同意拨款给他们,难道他们是嫌钱少,还是食物少?”南宫浩月无视莫紫汐的愤怒,径自的喝起茶来“拨款?难道你不知道皇上的圣旨一下,下面的官员全部贪污了那些银子吗?你是王爷,没去看过那些难民,他们现在吃的、喝得、穿的用的,无一不缺,你贵为堂堂王爷,难道就没有点怜悯之心吗?怎么说也是京都的子民,也是你们南宫家的子民啊!”“呵,本王有说不帮他们吗?”喜欢看她愤怒的样子,这是南宫浩月的第一感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