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400000017

第17章 “眼中” — “胸中” — “手中”(1)

“胸有成竹”式的文学创作论

文学创作问题是中西文学理论的共同话题。中西之间在这个问题上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可以在“对话”中取长补短。

中华古代文论中关于创作问题的资源十分丰富,涉及的方面很多,要在一章的篇幅里,对所有的创作问题都加以解说,显然是不可能的。例如关于文学源泉问题,有“江山之助”说、“铁门限”说;关于创作动机问题,有“发愤著书”说、“穷而后工”说;关于创作灵感问题,有“兴会”说;关于创作风格问题,有“体性”说等。这里,我们以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一段话作为切入点,抓住几个关键性的问题来展开论述。

一、从“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作为创作的三个阶段,实现了两次飞跃。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是第一次飞跃,这是从自然形象到艺术心象的飞跃;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是第二次飞跃,这是从艺术心象到物化了的艺术形象的飞跃。

我们研究的是文论,这里却从画论切入,是否恰当呢?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所谓“诗画本一律”是得到高度认同的。文论通于画论,画论也通于文论,中间并没有鸿沟。

(一)两次飞跃郑板桥在谈到他画竹的经验时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清)郑燮:《郑板桥集》,1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这里谈的是绘画的创作过程,但正如郑板桥所指出的那样:“独画云乎哉”,作诗,写小说,一切艺术创作的过程都是这个道理。郑板桥在这里重点讲了创作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一过程实现了两次飞跃: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是第一次飞跃,这是从自然形象到艺术心象的飞跃;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是第二次飞跃,这是从艺术心象到物化了的艺术形象的飞跃。在这里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艺术心象的形成,因为,一方面,“眼中之竹”必须转化为“胸中之竹”,对创作而言才会有意义;另一方面,作为“胸中之竹”的心象已经有鲜活的生命,有了它,最后才会有物化了的艺术形象,尽管在下笔的最后一刻还会“倏作变相”。郑板桥把心象的形成(“胸中之竹”)叫做“意在笔先”,这是有道理的,意思是说作家先要有一个创作的“蓝图”,然后才能下笔。

(二)创作与“心”的活动郑板桥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画竹体验很有代表性,他精辟的话,的确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诗画创作理论的精髓。中华古代文论论创作问题,重点在“游心”(如“蕴思含毫,游心内运”((南朝)萧子显:《文学列传》,见《南齐书》,9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凝心”(如“凝心天海之外,用思元气之前”((唐)王昌龄语,见[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28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澄心”(如“夫初学诗者,先须澄心端思”((五代)王梦简:《诗要格律》,见《中国历代诗话选》第一册,116页,长沙,岳麓书社,1985。))、“苦心”(如“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唐)杜牧:《献诗启》,见周祖撰编选:《隋唐五代文论选》,31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会心”(如“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清)王夫之著,夷之校点:《姜斋诗话》,147页。))上面。文学艺术的创作,不是主体直接地刻板地摹写外物,社会现实必须转化为作家艺术家的心理现实;作家艺术家对心理现实进行艺术梳理、加工、改造,才能最后转化为作品中的审美现实。心理现实的形成与艺术化,是创作中最为要紧的一环。所以中国古人重视“心”的运动,可以说是抓住了创作论最为核心的问题。

二、“即景会心”与艺术直觉“即景”就是直观景物,是指诗人对事物外在形态的观照,是感性的把握;“会心”,是心领神会,是指诗人对事物的内在意蕴的领悟,是理性的把握。“即景会心”,是在直观景物的一瞬间,景生情,情寓景,实现了形态与意味、形与神、感性与理性的完整的同时的统一。很明显,这就是前述的艺术直觉的心理过程。

文学创作就过程而言,是从“眼中”开始的。人的感觉器官对物的观察是创作的第一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感物起情或睹物兴情。

在创作的起步阶段,中华古文论特别注重艺术直觉,即对景物的从形到神或从象到意的瞬间的把握。为了说明这一点,这里我们通过“兴”、“妙悟”和“即景会心”三个观念来加以讨论。

(一)“兴”与艺术直觉“兴”的提出很早。《周礼·太师》:“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提出“诗之六义”:“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当然孔子曾提出过著名的“兴、观、群、怨”说,但一般认为这是讲文学的社会作用,这里的“兴”与“赋、比、兴”的“兴”不是同一个概念。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对于“赋、比、兴”中的“兴”内涵,却意见纷纭,古代和现代的研究都是如此。现代研究赋、比、兴的文章很多,主导的意见认为“赋、比、兴”是文学的三种最基本的表达方法。

赋是“铺陈”,是“把所要叙写的事物加以直接叙述的一种表达方法;所谓‘比’者,有拟喻之意,是把所要叙写的事物借比为另一事物来加以叙述的一种表达方法;而所谓‘兴’有感发兴起之意,是因某一事物之触发而引起所要叙写之事物的一种表达方法”(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85~8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但我们以为这种理解没有揭示出“兴”的更深层次的内涵。

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古人的理解。《说文》、《尔雅》都以“起”训“兴”。问题是如何“起”?“起”什么?这里就又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在“兴”的解释上,最值得指出的是刘勰、钟嵘和朱熹三人的看法。刘勰的《文心雕龙》专有一篇“比兴”,其中谈到“兴”的关键的句子是:比显而兴隐哉?兴者,起也。

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

兴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诗人比兴……拟容取心,断辞必敢。((南朝)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601页。)刘勰的意思是,兴作为创作中的艺术思维,乃是诗人感物起情。感物是对事物外在形貌的把握,“起情”则是对事物内在审美本质的把握,这两种把握是一次性实现的,所以由“兴”的艺术思维所完成的作品,“称名也小,取义也大”,能“拟容取心”,即从有限的形貌(“小”、“容”)中直接窥视到事物的无限的意蕴(“大”、“心”)。如果上面的分析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兴”本质上是一种艺术直觉思维。钟嵘的说法是:文已尽意有余,兴也。((南朝)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4页。)钟嵘的说法也很有意义。他是从“兴”的艺术思维所产生作品的效果着眼,说明“兴”的思维运用会获得什么艺术效果。正如刘勰所言,“比显兴隐”,因为是“隐”,必然有无穷的意味,所以“文已尽而意无穷”。

朱熹的说法也常被引用: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宋)朱熹:《诗集传》,3页,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朱熹的解释以《诗经》的例子为根据,把“兴”理解为表现手法,有一定道理。可惜这种解释还是比较表面的。上面所述刘勰和钟嵘的解释,表面看没有朱熹的解释那样“稳妥”,却真正揭示了“兴”作为艺术直觉思维的本质。

除了“兴”说以外,还有钟嵘的“直寻”说、严羽的“妙悟”说及清初王夫之的“即景会心”说,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诗歌创作中诗人的艺术直觉活动的规律和意义,作了具体而深刻的揭示和总结。

按现代心理学的理解,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艺术创造中,直觉都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诗人、艺术家信赖直觉,这就是柏格森、叔本华、克罗齐这些美学家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直觉的原因。就是在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心里,直觉也是一颗希望之星。爱因斯坦等科学家都有相关的论述。直觉同时受到诗人、艺术家和科学家的青睐并非偶然,因为它永远与创造连在一起。创造者,无论是艺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的创造者,都不能不求助于它。

那么,直觉作为人的心理机制和活动究竟是怎么回事?中华古代文论的艺术直觉又有何特点?众所周知,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分阶段的。先是感性认识,然后,经过逻辑的推理过程,才逐渐地提升为理性认识。直觉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则把上述两个阶段合而为一,在一刹那的直接的体验中,就达到了对事物真理的把握,而把中间的逻辑推理过程省略了。

因此,直觉虽然取感知的形式,却取得了对事物的本质规律的把握的效果。直观与思维的瞬间统一,是直觉的基本特征。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都具有上述特征,所不同的是,二者虽然都以对事物的直观为起点,但刹那间所达到的终点却不同,科学直觉的终点放弃了直观对象的具体形态,化为具有科学发现的抽象概念,艺术直觉的终点并未放弃直观对象的具体形态,而是在把握直观对象的形态的同时,又领悟到它的深层意蕴。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把这种艺术直觉称为“充满敏感的观照”。他认为,“敏感”这个词是很奇妙的,它具有两种相反的意义。一方面,它指感觉器官的直接的感知;另一方面,也指意义、思想、事物的普遍性。所以“敏感”既涉及存在的直接的外在方面,又涉及存在的内在本质。这样充满敏感的观照,就不是把这两个方面分割开来,而是把对立的方面包含在一个方面里。在感性的直接的观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和概念,揭示了内在的意蕴。如果比照中华古代文论的概念,黑格尔所阐述的“本质”、“概念”和“意蕴”,就是指超越形象的神韵、兴趣、滋味、真宰、意境等。不难看出,艺术直觉就意味着诗人在直观景物的刹那间,同时完整地把握形与神、景与情、形态与意味、外境与内境、味内味与味外味等。从心理过程看,艺术直觉意味着诗人作家获得了一种神奇的透视力,即把感知与领悟、观察与体验、目睹与心击、观看与发现等在瞬间同时实现。

如果我们对艺术直觉的上述理解符合实际的话,那么我们发现,中华古代文论中除了上面已经分析过的“兴”以外,宋代严羽的“妙悟”说、清代王夫之的“即景会心”说,更是典型的艺术直觉说,他们对创作的“眼中”阶段的分析是很深刻的。

(二)“妙悟”与艺术直觉在诗歌创作论上,宋代严羽以禅为喻,在提出“别材”、“别趣”说的同时,还提出了“妙悟”说。他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者,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学大历以还之诗者,曹洞下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

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10页。)诗歌的创作问题在宋代成为一个热门问题,因为宋人总觉得诗已被唐人写尽,写来写去,写不出超越唐人的诗,尤其无法达到杜甫诗的那种境界。这样他们就不能不想办法寻找出路。其中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为宋诗寻找出路所作出了一种努力和尝试。“江西诗派”讲究“法度”,讲究“无一字无来处”等,这种理论的根本在于强调在诗的创作中,“知性”是主要的,而“知性”是可以在读书过程中积累的。这就给人一种感觉,只要努力读书,无人不可成为诗人。严羽的“妙悟”说主要就是针对江西诗派的论点而发的。他把诗与禅进行类比,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也就是说,严羽主要就“妙悟”这一层面把诗的创作与参禅作了类比,并不是在禅与诗的一切层面进行类比。过去有人批评严羽对禅根本就不懂,因为禅是与语言无关的,而诗则最终要落实到文字上,所以诗与禅完全不是一回事。这种批评没有分清严羽是在一定的层次上把诗与禅进行类比的。

在诗歌创作论上,严羽认为参禅是“妙悟”的,而作诗也是“妙悟”的。那么“妙悟”是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呢?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艺术直觉”。如前所述,直觉是无需知识直接帮助、无需经过逻辑推理而对事物本质的直接的领悟。直觉是通过最朴素的方式达到最玄妙的境界。一旦有“知性”的介入,就有了“知性”的障碍,那就不是直觉了。严羽用禅学的语言,把诗与禅共同拥有的“妙悟”称为“具正法眼者”,是“第一义”之悟,是“透彻之悟”。

所谓“正法眼”,即“正法眼藏”,又叫“清净法眼”,泛指佛教的正法。《五灯会元》卷一:“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属摩诃迦叶。’”严羽把“正法眼”用到此处,是说诗歌要求的妙悟是像禅宗那样的真正的“悟”。所谓“第一义”、“第二义”、“声闻辟支果”,也是佛学用语。

第一义,即第一义谛,又名真谛、胜义谛,即指佛理;第二义,即第二义谛、世俗谛,指世俗之理;声闻与辟支果意为听佛陀言教而觉悟者,声闻的极境,是达到自身的解脱,修得阿罗汉,辟支,即缘觉,亦作独觉,意为“自以智慧得道”。在严羽看来,第一义的觉悟是最高的觉悟,其次为第二义,再次为声闻、辟支,这里觉悟有高下之分。严羽推崇汉、魏、盛唐诗歌,认为是第一义,是诗的极境。他认为晚唐和宋代的诗已落到较下的“声闻”、“辟支”的等级。

同类推荐
  • 青葱的痕迹

    青葱的痕迹

    ,黄忠先生散文集《青葱的痕迹》,犹如一盏清纯的香茗。品后余味无穷。一是文中浸润着微言大义;二是文中充溢着文言大气;三是文中寄予着禅机大意;四是语言中荡漾着真情大美
  • 抚摸台湾

    抚摸台湾

    时光匆匆,人生短暂。以往听人说此话,自己也随声附和,却是秋风过耳,如今方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今年1月正式退出政界,还原为从乡村出发时的布衣平民了。这不突然,2002年从繁忙的岗位淡出,离现在的退出就差一步了。干脆就将淡出变为退出,一心一意侍弄文字,用刻下的话说是和退出零距离了。如今看来,这零距离太关键了,不是关键在省略了退位的突然,而是那时就给了我回家的感觉,回家的自在。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复兴与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以前相比都有长足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的有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主张,也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热门推荐
  • 相爱恨晚

    相爱恨晚

    离婚那一天,徐晨曦告诉顾唯安,其实,我们有过一个孩子。你还记得吗,那天我被你的行李箱绊倒。丢下这一句,自此她离开了他的生活。后来,她才发现有那么一个人一直在默默守候着她。
  •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20世纪末,英国麦肯锡公司发起一个有关“分享”和“激励”的培训项目,旨在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个人竞争力。马克斯·兰茨伯格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和麦肯锡资深董事,在综合了28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将此项目完善成书,该书迅即成为商业领域的经典培训教材,译成14种语言畅销全球。
  • 荒纪元

    荒纪元

    为了你我甘愿踏入无生无我之境!,大千世界,谁主沉浮!荒域深渊,是生是死?无尽的虚空有着神秘的呼唤
  • 医女狂妃傲九天

    医女狂妃傲九天

    前世她天赋异禀,医术精湛,却只倾心于他。待扶他上九宵云天,却落得个族人离弃、亲人背叛,不得好死的下场,今生她收敛锋芒,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带着满腔的仇恨欲要他偿还一切,却惊讶的发现了当初被隐藏的真相……
  • 剑战江湖

    剑战江湖

    为报父仇,他持剑战群雄,快意恩仇,畅快淋漓!御剑江湖载酒行,美人如玉翩若鸿。十年一剑情如梦,赢得生前身后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本书分为九章,从多种角度,选择不同的典型材料对“聪明的孩子,三分靠教,七分靠玩”进行阐述,力求做到角度新、构思独特。重点从玩的角度阐述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及交际能力,同时也对现代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具有革新的色彩。
  •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从幼年期到配种期喂养的注意事项,如何调配最适合宠物的食物。
  • 魔启

    魔启

    魔族已经被追戮了千年的猎物,曾经的辉煌已经随着历史埋进了尘土。明峰一个无牵无挂的孤儿。生于乞丐,长于偏城。本想平平淡淡的游戏人生,于世无争。可是当王袍加深,千斤重任。“明峰,你难道还想让魔族重现千年前的辉煌不成?”他的对手们讥笑着。“不,我只想让他们不再是猎物。”于此愿为天下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