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300000046

第46章 秦汉陆路运输动力的开发(五)

《汉书·食货志上》记载,晁错向汉文帝建议令民入粟边以受爵免罪时,曾说道:“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汉景帝“始造苑马以广用,宫室列馆车马益增修矣”。《汉书·景帝纪》记载,汉景帝中四年(前146)春,“御史大夫(卫)绾奏禁马高五尺九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颜师古注引服虔曰:“马十岁,齿下平。”谢成侠《中国养马史》以汉尺相当于23厘米折算,五尺九寸合1357厘米,认为“当时禁出关的是指关中比较好的壮龄马匹,这样的体高就我国今日当地的马种而言,可以说是很优秀的体尺了。”谢成侠:《中国养马史》,3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4月。若依汉尺为231厘米的比率计算,五尺九寸合13629厘米。1969年陕西西安发现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铜方炉铭文记有长度,实测知汉尺相当于2375厘米,以此折算则五尺九寸合140125厘米。与现代马种比较,可知汉时体高五尺九寸的马确实属于相当优良的马种。谢成侠、沙凤苞著《养马学》第四章“马匹品种”说到我国目前马种中主要的六种:蒙古马、河曲马、西南马,哈萨克马、伊犁马及三河马。又指出,“前四种为原始品种或土产种,后二种为杂种马或过渡品种”。考察前四种马的体高,蒙古马126—128厘米,河曲马126—142厘米(今按:谢成侠《中国养马史》数据为140厘米),西南马105—125厘米,哈萨克马133—136厘米。(100~108页,南京,畜牧兽医图书出版社,1958年4月)需要指出的是,现代马体测定,体高是自髻甲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当较背部和腰部稍高,若汉时测量背部或腰部,则与现代马体高的指标还有距离。严禁优良种马外流,对养马业的繁荣有积极的意义,当时也有对域外邦国实行封锁的作用,实际上或许对诸侯国养马业的发展也有所限制。居延汉简中多见记录马匹年齿与体高的简文,如:

马一匹白牡齿七岁高六尺(6512)

驿马一匹骍牡齿四岁高五尺八寸上调习(14226)

廿四驿马一匹骍牡左剽齿八岁高五尺八寸上调习(EPC1:1)

□官□驿马一匹骊牡左剽齿十四岁高五尺八寸中(23120)

齿四岁高六尺驾(4576)

马一匹骍牡左剽齿九岁高五尺(51027)

一匹骍牡左剽齿七岁高五尺八寸三月辛未入(乙附4)等等。居延所出内容类似的简文还有:“居延令史晋□□□里□食□□□,马一匹□□齿□岁高七尺,五月□□入”(1513),“马一匹骊牝齿十二岁高”(15415),“骍牡齿十一岁高六尺”(16910),“长长马一匹牡齿桼岁高五尺桼寸”(22544),“□牡马一匹齿九岁高六尺三寸所”(2757),“左剽齿五岁高五尺九寸”(5043),“轺车一乘马一匹牡齿九高六尺□□□南入”(5063),以及1813,439,5315,6213,7722,7836,818B,818C,14923,52133,EPT5:10等。《汉书·昭帝纪》记载,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夏,“罢天下亭母马及马弩关”。孟康解释说:“旧马高五尺六寸齿未平,弩十石以上,皆不得出关,今不禁也。”然而从居延西汉晚期简仍可见关于马匹年齿体高的记录看,汉景帝时颁布的这一禁令仍保持着久远的历史影响。

汉景帝“始造苑马以广用”(《汉书·食货志上》),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汉仪注》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大致这时汉帝国官营养马业已经初具规模。谢成侠《中国养马史》中写道:“像这样国家大规模经营养马,至少在公元前的世界史上是罕闻的先例。虽然在公元前500年波斯王大流士时代,曾在小亚细亚的美几亚及亚美尼亚设立牧场养马达五万匹,但后者已成为世界文化史上常被引用的重要资料,而未闻汉帝国大举养马的史迹。”谢成侠:《中国养马史》,95页。

《汉书·景帝纪》记载,汉景帝后二年(前142),“春,以岁不登,禁内郡食马粟,没入之”。说明当时内郡民间养马也得到发展,其数量之多,已影响到灾年饥民救济口粮的保证。以往讨论西汉马政,往往重武帝而轻文景。其实文景时期的某些政策已经为发展养马业,大量提供交通运输的动力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当政时对匈奴作战的需要刺激了养马业的发展,尽管因战事频繁导致马匹数量的大量损耗《汉书·食货志下》记载,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卫青出击匈奴,“汉军士马死者十余万”。元狩四年(前119),卫青、霍去病“大出击胡”,“军马死者十余万匹”。《汉书·霍去病传》:“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后入塞者不满三万匹。”《汉书·卫青传》:“自青围单于后十四岁而卒,竟不复击匈奴者,以汉马少。”,汉武帝时代马政的成功仍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汉武帝时代养马业的空前发展是以对匈奴用兵多使用骑兵为背景的。骑兵兴起于战国时期,当时仅作为车兵的辅助兵种,“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孙膑兵法·八阵》)。秦代骑兵已经成为主要兵种之一。据《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说韩王,谓“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又说到“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腾者,不可胜数”。可见战国时期秦国骑兵作战实力已居优势地位。《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说:“楚骑来众,汉王乃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习骑兵,今为校尉,可为骑将。”可见秦代已经有独立的骑兵部队。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的骑士俑群,则真实地体现了西汉前期骑兵的雄壮阵容。参见陕西省文管会、博物馆,咸阳市博物馆:《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7(10)。 汉文帝三年(前177),“令丞相(灌)婴将骑八万五千击匈奴”(《汉书·灌婴传》)。十四年(前166),“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车千乘,骑十万,军长安旁以备胡寇”(《史记·匈奴列传》)。汉武帝时代,骑兵的作战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部队组织也更加健全完备。当时设有专门用以组训骑兵的屯骑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并置羽林骑。汉王朝军事建制中所谓“胡骑”、“越骑”值得重视。参见王子今:《两汉军队中的“胡骑”》,载《中国史研究》,2007(3);《汉朝军制中的“越骑”部队》,载《史学月刊》,2010(2)。远征匈奴,往往调动数以万计的骑兵,远征军总指挥官,即有以“骠骑”为号者。《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元狩二年春,以冠军侯(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骠骑将军权位与最高军事长官相当。《汉书·霍去病传》:“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去病骑兵车重与大将军军等。”“乃置大司马位,大将军、票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票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曾“亲帅师”,“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汉书·武帝纪》)。而实际上发骑士十万,调用的马匹则往往远远超过十万。例如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出军,“乃粟马,发十万骑,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粮重不与焉”(《汉书·匈奴传上》)。

辽宁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出土有“军厩”字样的陶器参见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载《考古学报》,1957(1)。 ,说明当时社会对军马驯养的普遍重视。《汉书·食货志下》记载,“天子为伐胡故,盛养马,马之往来食长安者数万匹,卒掌者关中不足,乃调旁近郡”。皇帝甚至以“解乘舆驷”作为鼓励发展养马的宣传手段。当时还采取“除千夫、五大夫为吏,不欲者出马”的方式补充军用。汉武帝还增加赋算口钱,“以补车骑马”《汉书·贡禹传》:“武帝征伐四夷,重赋子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汉书·昭帝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汉武帝时加强马政的重要措施还有:

元狩五年(前118),“天下马少,平牡马匹二十万”(《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贵平牡马贾,欲使人竞畜马。”)

元鼎四年(前113),“官假马母,三岁而归,及息什一,以除告缗,用充入新秦中”(《汉书·食货志下》)。(颜师古注引李奇曰:“边有官马,今令民能畜官母马者,满三岁归之,十母马还官一驹,此为息什一也。”)

元鼎五年(前112),“车骑马乏,县官钱少,买马难得,乃著令,令封君以下至三百石吏以上差出牝马天下亭,亭有畜字马,岁课息”(《汉书·食货志下》)。《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黎侯召延元封六年“坐不出持马,斩,国除”。《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黎侯召延“元封六年坐不出持马,要斩”。颜师古注:“时发马给军,匿而不出也。”《潜夫论·断讼》也说,“黎阳侯邵延坐不出持马,身斩国除”。程一枝《史诠》以为今本“特”作“持”,误。元封六年距元鼎五年时已七年,一为牝马,一为特马,当是另一次令封君出马事。

太初二年(前103),“籍吏民马,补车骑马”(《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籍者,总入籍录而取之。”)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先秦:文明曙光;秦汉:天下一统;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隋唐五代:帝国再造。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草木春秋演义

    草木春秋演义

    虽半属游戏,或补或泻或润或燥,以治人之病,然其中金石草木水土禽兽鱼虫之类。其功果非细焉。靡不森列,黄帝之尝百草也,以代天地器物之名,疗人之疴,不亦当乎!,性之寒热温凉。予因感之而集众药之名,演成一义,盖辨其味之辛甘淡苦,以传于世
  • 三国凨

    三国凨

    蜜月途中遭遇不测的商人唐凨,竟穿越到汉末无人海岛,且看他如何从一介村夫成长为三国英雄的故事。三国的乱世中,无数英雄辈出,在争锋中跌但起伏、惊险激烈,精彩纷呈。单挑、奇袭、火烧、水战,兵种对决、军团大战,勇武与智谋的巅峰对决!凨临汉末,黄巾起义,东武凨云,诸侯会盟,群雄逐鹿,七雄争霸及至四国演义,最终结局如何,尽在三国凨!
  •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翻开二十四史,诬告陷害的嘴脸与血淋淋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说,他们往往以无中生有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诬陷别人的记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诬陷,诬陷者之所以要犯下这为人不齿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藏着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富贵荣华,有时候还是性命攸关。本书分析历史上著名诬告陷害案件的案情和审判情况,挖掘案件背后的思想和人心。每一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挖掘成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或者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大案绝大多数是诬陷案,此书将这些诬告案件进行梳理,作为透视中国世道人心的窗口.萤新审读它们有现实意义。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
热门推荐
  • 娇妻太彪悍,总裁不好惹!

    娇妻太彪悍,总裁不好惹!

    全本完,简介无能,宠文阿!他是她眼中的花花公子,她是他眼中的极品小辣椒!初次见面,他正为摆脱难缠的相亲对象而头疼,她不明所以二话不说上来狠狠的甩了他一巴掌,骂他负心汉!再相见,他是她的顶头上司,为了丰厚的薪资待遇她极力隐忍,还是在他的一再咄咄逼人下,凶悍的如母老虎般原形毕露!***一次协议,她化身成他的豪门女友,自此开始了婆婆嫌弃,情敌挑衅的豪门家斗,每天上演着一系列的喜怒哀乐情景剧!然而,就在两人感情甜如蜜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次车祸到底是人为还是意外,再相见她已经忘记了他,他们的命运又会怎样?
  • 月殇传

    月殇传

    四个人均是独挡一面的高手,加上地位尊贵是四大爵主手下的首席大将,镇守诺特图大陆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被喻为“四流武爵”。因此占据了武爵榜的首位,大陆上似乎还没有哪一个人够胆去挑战四人中的任何一个,除非他不想活了,反之亦没有人能值得四人出手。但没有任何的事物是百分百的,连夜空中的月亮都有阴晴圆缺,何况世间的红尘之物。
  •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讲述了李宗仁深明大义,1965年幡然从海外回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欢迎和厚待。1966年3月,李宗仁先生的夫人郭德洁女士因病去世后,一位年仅27岁的护士毅然与李宗仁先生结为伉俪。75岁的李宗仁,于是开始了他生命最后三年的不寻常的新生活。胡友松孤儿出身,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与李宗仁结婚后,独特的性格得到了展示;李宗仁数十年戎马生涯,政海沧桑,老有所安,性格“返朴归真”,这一结夫妇的生活颇具斑斓色彩。李宗仁与胡友松婚后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周恩来总理对李宗仁夫妇十分关心,多方设法保护令李氏夫妇大为感激,临终时李宗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了被称为“历史性文件”的遗书。
  • 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信

    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信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特别是女孩,由于 对很多事物缺乏必要的认知和训练,常常会跋涉在心 灵的黑暗深处,耽于幻想、意志薄弱、心理素质差… …难免因此而让自己伤痕累累、痛苦不堪。此时,女 孩子最渴望得到正确的指引,从而让自己成熟起来, 不断地完善自己、成就自己、呵护自己。西西密码编写的这本《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 信)》中,既有简洁优美的心灵美文,也有耐人寻味 的人生感悟;通过999篇感人的心灵美文,如一罐罐 香浓暖心的鸡汤、一股股清凉解渴的山泉、一块块填 补胃肠的面包,温暖人生风雨中那些孤独的、受伤的 心灵,为无数女孩打开一条通向春天的小径,一扇扇 通往明媚的心窗。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皇上万万岁:天价特工妻

    皇上万万岁:天价特工妻

    M国D市郊区。一栋半个小时前还豪华气派的私人别墅,此刻却到处碎裂着残垣断壁,烈火熊熊燃烧,照亮了半边夜空,大片焦土下压着血肉模糊的尸体,场景异常惨烈。主厅内,一个举着XM8轻型突击步枪的短发女子,眉目凛冽,嘴角扬起一抹嗜血的笑容,她将黑洞洞的枪口指着踩在脚下的男人,扭头打量了下屋子里的装横,夸张的吹了声口哨:“看来,你这几年赚的黑心钱还真不少,要是让你再干几年,说不定连白金汉宫都不……
  • 伤魂

    伤魂

    龚合国是“我”在新兵连认识的铁哥们。一次,“我”为新兵们请命,得罪了班长。起初,龚合国还跟“我”一条心,不久却“变节”了,二人的情义也至此决裂。很多年后,战友沈从武偶然联系上了“我”,他说龚合国早就转业到地方政府机关工作,不过现在人已废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龚合国竟然在他的家乡上演了一出堪称惊世醒人的活报剧,他独创的“频道论”至今仍被大家津津乐道,而他和他所在的小城里的官员们有一天忽然懵懵懂懂地去“集体自首”,更是荒诞离奇……小说充满了黑色幽默,发人深省。
  • 盖世英雄

    盖世英雄

    这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有类人的妖,有吃人的怪还有人不像人的魔。更有通天彻地“修法士”……质资极差之人,如何扭转乾坤,成就盖世英雄!
  • 浮尘

    浮尘

    有一段日子了,秋妹每次背着割给羊吃的青草从山上下来回家时,都要站在路过的河埂上,望着沁河对岸镇上新建的那栋教学楼出神:那撩拨人心“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用洁白瓷面贴墙耀人眼晕的五层教学楼,以及操场上高高矗立着的旗杆上随风飘扬发出“啪啪”声响的鲜红国旗……望着望着她的眼睛就模糊了,于是,她赶紧用手背擦擦眼角快要落下的泪水,低下头匆匆朝家里赶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