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200000006

第6章 《资治通鉴》重要序表(2)

太史公因《春秋》以为《十二诸侯年表》,因《秦记》以为《六国年表》,三代则为《世表》(《史记》计有十表,记载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的世系、爵位与简要的政治事迹,分世表、年表、月表三种形式。)。当其时,黄帝以来《谍记》犹存(《谍记》:记载世系谥号之书,“谍”,同“牒”。),具有年数,子长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咸与古文乖异,且谓“孔子序《书》,略无年月;虽颇有,然多阙。夫子之弗论次,盖其慎也”(这段话引述自《史记》卷13《三代世表》序,文字略有出入。)。子长述夫子之意,故其表三代也,以世不以年。汲冢《纪年》出于晋太康初(汲冢《纪年》:指西晋武帝时发现于汲郡(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战国魏襄王(或说魏安厘王)墓中的《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原书十三篇,是魏国的编年体史书,止于魏哀王。),编年相次,起自夏、殷、周,止魏哀王之二十年,此魏国史记,脱秦火之厄而晋得之,子长不及见也(子长:司马迁字子长。)。

子长之史,虽为纪、表、书、传、世家,自班孟坚以下不能易,虽以纪纪年,而书事略甚,盖其事分见志、传,纪,宜略也。自荀悦《汉纪》以下(《汉纪》:东汉末年,献帝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命荀悦以编年体删改,遂撰成《汉纪》30卷,是古代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纪年书事,世有其人。独梁武帝《通史》至六百卷(《通史》:纪传体通史,600卷,南朝梁吴均等撰,记事起自三皇,迄于南齐,因梁武帝亲撰序、赞,故旧题梁武帝撰。已佚。),侯景之乱,王僧辩平建业,与文德殿书七万卷俱西(侯景之乱:南朝梁武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叛乱,攻陷台城(宫城),梁武帝饥困而死。镇守江陵(治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的湘东王萧绎遣王僧辩、陈霸先等讨景,攻克建康(即建业,治今江苏南京市),侯景东逃,被杀。同年,萧绎称帝于江陵,即梁元帝。文德殿:梁代殿名,在建康城内,藏图书典籍。梁元帝即位,命王僧辩收殿内图书七万余卷归于江陵。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元帝命舍人高善宝焚宫内图书十四万卷,文德殿七万余卷藏书亦在其中。),江陵之陷,其书烬焉。唐四库书(唐四库书:唐代开元年间元行冲主持修撰《群书四部录》200卷,又称“群书四录”。《新唐书》卷58《艺文志二》史部编年类载,“右编年类四十一家,四十八部,九百四十七卷”。),编年四十一家,九百四十七卷,而王仲淹《元经》十五卷(《元经》:隋王通(字仲淹)撰,十五卷,依《春秋》体例,记获麟以后,历秦汉至北魏。已佚。),萧颖士依《春秋》义类作传百卷(《新唐书》卷202《萧颖士传》载,“萧颖士,字茂挺,梁鄱阳王恢七世孙。……颖士四岁属文,十岁补太学生。观书一览即诵,通百家谱系、书籀学。开元二十三年(735),举进士,对策第一”,“尝谓‘仲尼作《春秋》,为百王不易法,而司马迁作本纪、书、表、世家、列传,叙事依违,失褒贬体,不足以训。’乃起汉元年讫隋义宁编年,依《春秋》义类为传百篇”。),逸矣。今四十一家书,存者复无几。乙部书以迁、固等书为正史(乙部:指古代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中的史部。),编年类次之,盖纪、传、表、志之书行,编年之书特以备乙库之藏耳。

宋朝英宗皇帝命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为编年一书,神宗皇帝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曰《资治通鉴》,且为序其造端立意之由。温公之意,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为是书。治平、熙宁间,公与诸人议国事相是非之日也。萧、曹画一之辩(萧、曹画一之辩:据《资治通鉴》卷12载,萧何死,曹参代何为相,举事无所变更,一遵其法,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壹。”又,《宋史》卷336《司马光传》载,“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迩英进读,至曹参代萧何事,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对曰:‘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不足以胜变法者之口,分司西京,不豫国论,专以书局为事。其忠愤感慨不能自已于言者,则智伯才德之论,樊英名实之说(樊英名实之说:事见《资治通鉴》卷51。樊英,南阳人,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安帝赐策书征之,英固辞,帝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帝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应对无奇谋深策”,后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唐太宗君臣之议乐(唐太宗君臣之议乐:载《资治通鉴》卷192唐太宗贞观二年。),李德裕、牛僧孺争维州事之类是也。至于黄幡绰、石野猪俳谐之语(黄幡绰、石野猪俳谐之语:语见司马光《答范梦得书》(见司马光:《传家集》卷63)。黄幡绰,唐玄宗时乐官。石野猪,唐僖宗李俨时伶人,二人皆能巧妙回答君主的问话,并有所讽谏。),犹书与局官,欲存之以示警,此其微意,后人不能尽知也。编年岂徒哉!世之论者率曰:“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语也。”夫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亡弊,史可少欤!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

孔子序《书》,断自唐、虞,讫《文侯之命》而系之秦(《文侯之命》:《尚书》篇名,周平王表彰晋文侯功绩的册命。),鲁《春秋》则始于平王之四十九年;左丘明传《春秋》,止哀之二十七年赵襄子惎智伯事(惎(jì):憎恨,忌恨。《左传》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哀公二十七年(前468)赵襄子惎智伯。),《通鉴》则书赵兴智灭以先事。以此见孔子定《书》而作《春秋》,《通鉴》之作实接《春秋左氏》后也。

温公遍阅旧史,旁采小说,抉擿幽隐,荟稡为书,劳矣。而修书分属,汉则刘攽,三国汔于南北朝则刘恕,唐则范祖禹,各因其所长属之,皆天下选也,历十九年而成。则合十六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行事为一书,岂一人心思耳目之力哉!公自言:“修《通鉴》成,惟王胜之借一读;他人读未尽一纸,己欠伸思睡。”是正文二百九十四卷,有未能遍观者矣。若《考异》三十卷,所以参订群书之异同,俾归于一。《目录》三十卷,年经国纬,不特使诸国事杂然并录者粲然有别而已,前代历法之更造,天文之失行,实著于《目录》上方,是可以凡书目录观邪!先君笃史学(先君:胡三省父名胡钥,字叔方。),淳祐癸卯始患鼻衄(鼻衄(nǜ):鼻出血。),读史不暂置,洒血渍书,遗迹故在。

每谓三省曰:“《史》、《汉》自服虔、应劭至三刘(三刘:指宋代刘敞、刘攽、刘奉世三人,均精于《汉书》之学,合著有《三刘汉书标注》。),注解多矣。章怀注范史(章怀注范史:指唐代章怀太子李贤等为范晔《后汉书》作注。),裴松之注陈寿史(裴松之注陈寿史:指南朝宋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虽间有音释,其实广异闻,补未备,以示博洽。《晋书》之杨正衡,《唐书》之窦苹、董冲,吾无取焉。徐无党注《五代史》,粗言欧公书法义例(欧公:指欧阳修。),他未之及也。《通鉴》先有刘安世《音义》十卷,而世不传。《释文》本出于蜀史炤(史炤(约1092—约1161):宋眉州眉山(治今四川眉山县)人,字见可。著《资治通鉴释文》30卷。),冯时行为之序,今海陵板本又有温公之子康《释文》(康:即司马康(1050—1090),字公休,宋陕州夏县(治今属山西夏县)人,司马光子。熙宁进士。光修《资治通鉴》,奏为检阅文字。),与炤本大同而小异。公休于书局为检阅官,是其得温公辟咡之教诏(辟咡(bìěr):谓交谈时侧着头,不使口气触及对方,以示尊敬。又谓尊长者的恳切教诲。),刘、范诸公群居之讲明,不应乖剌乃尔(乖剌(là):违逆,不和。),意海陵《释文》非公休为之。若能刊正乎?”三省捧手对曰:“愿学焉。”

乙巳(乙巳:南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胡三省父亲病逝。),先君卒,尽瘁家蛊(家蛊(gǔ):家事。蛊,通“故”,家中的事故、变故。),又从事科举业,史学不敢废也。宝祐丙辰(宝祐丙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胡三省登文天祥榜进士,同年还有陆秀夫、谢枋得等。),出身进士科,始得大肆其力于是书。游宦远外,率携以自随;有异书异人,必就而正焉。依陆德明《经典释文》,厘为《广注》九十七卷;著《论》十篇,自周讫五代,略叙兴亡大致。咸淳庚午(咸淳庚午: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从淮堧归杭都(淮堧(ruán):胡三省曾佐淮东幕府。堧,河边地。),延平廖公见而韪之(廖公:指廖莹中(?—1275),邵武军邵武(治今福建邵武市)人,字群玉。贾似道幕客亲信。韪(wěi):是,对。),礼致诸家,俾雠校《通鉴》以授其子弟,为著《雠校通鉴凡例》。廖转荐之贾相国(贾相国:即贾似道(1213—1275),宋台州天台(治今浙江天台县)人,字师宪。贾涉子,姐为宋理宗宠妃。理宗、度宗时期,专擅朝政。咸淳十年(1274),被迫出兵抵抗元兵,兵溃鲁港(今安徽芜湖县西北鲁港乡),被革职贬徙,途中被杀。),德祐乙亥(德祐乙亥:宋恭宗德祐元年(1275)。),从军江上,言辄不用,既而军溃,间道归乡里。丙子(丙子: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浙东始骚,辟地越之新昌(新昌:县名,治今浙江新昌县。);师从之,以孥免(孥(nú):儿子或妻子、儿子的统称。),失其书。乱定反室,复购得他本为之注,始以《考异》及所注者散入《通鉴》各文之下;历法、天文则随《目录》所书而附注焉。汔乙酉冬(乙酉: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乃克彻编。凡纪事之本末,地名之同异,州县之建置离合,制度之沿革损益,悉疏其所以然。若《释文》之舛谬(《释文》,指史炤《资治通鉴释文》。),悉改而正之,著《辩误》十二卷。

呜呼!注班书者多矣(注班书者多矣:根据颜师古《汉书叙例》,本文提到的服虔、应劭、晋灼、臣瓒等,都是汉、晋时期为《汉书》作注的学者。):晋灼集服、应之义而辨其当否,臣瓒总诸家之说而驳以己见。至小颜新注(小颜新注:指颜师古《汉书注》。),则又讥服、应之疏紊尚多,苏、晋之剖断盖鲜,訾臣瓒以差爽,诋蔡谟以抵牾,自谓穷波讨源,构会甄释,无复遗恨;而刘氏兄弟之所以议颜者,犹颜之议前人也。人苦不自觉,前注之失,吾知之,吾注之失,吾不能知也。又,古人注书,文约而义见;今吾所注,博则博矣,反之于约,有未能焉。世运推迁,文公儒师从而凋谢,吾无从而取正。或勉以北学于中国,嘻,有志焉,然吾衰矣!旃蒙作噩(旃(zhān)蒙作噩:即乙酉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冬,十有一月,乙酉,日长至(长至:此指冬至。),天台胡三省身之父书于梅涧蠖居(天台:胡三省为宁海人,属台州,台州境内有天台山,宋元人多以“天台”称台州。梅涧(jiàn):胡三省的号。蠖(huò):虫名,即尺蠖,行时屈伸其体。《易·系辞下》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后以喻人不遇时,屈身退隐。)。

讲评

本篇选自标点本《资治通鉴》卷首。

胡三省,字身之,浙江宁海人。生于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死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元修《宋史》和明修《元史》都没有他的传记,后世对他的生平知之未详。直到20世纪40年代,陈垣著《通鉴胡注表微》,才根据《光绪宁海县志》上所载由胡三省儿子胡幼文撰写的《三省公墓碑》,弄清了胡三省的确切生卒年代、籍贯和事迹(见陈垣《通鉴胡注表微》1957年版《重印后记》)。胡三省于二十七岁时,即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及第,该榜状元为文天祥,同榜人物还有陆秀夫、谢枋得等。宋度宗咸淳末年,元军大举南侵,全力围攻襄阳,权相贾似道督师江防。胡三省因廖莹中的推荐,差充主管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当时的制置使汪立信面对危急的形势,向贾似道进陈《江防三策》,结果触怒贾氏,遭到废斥。以胡三省当时的职任,应该参与了《江防三策》的拟议,本篇序文中也提到“从军江上,言辄不用”。1273年,襄阳失守,南宋已经名存实亡,胡三省遂回乡隐居著述,将全部精力用于《资治通鉴》的注释。

胡三省的父亲胡钥笃好史学,于历代史注亦用心研究。胡三省注释《资治通鉴》,最初是为了完成其父的遗愿,但后来亡国的惨痛、人生的剧变,激发了他对现实政治、对历代兴亡的深切思考,成为他三十年不懈注释《资治通鉴》的巨大动力,即使遭受成稿遗失的厄运,也绝不放弃,他把自己的亡国悲愤和对国家兴亡的思考,都融入到他的史注文字当中。《资治通鉴》胡注不仅仅是一部史注之书,也是一部有思想、有主张,与《资治通鉴》同样博大精深的史学著作。

本篇中,胡三省对《资治通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资治通鉴》的问世,改变了编年体史书长久以来的衰落不振之势,显示出编年体通史无可比拟的体例优长和叙事力量,它的地位与纪传体正史同等重要。他对《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社会政治价值的总结,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胡三省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他对经史关系的论述。胡三省生活在理学盛行的时代,当时的主流思想是重经,先经后史,认为“经以载道,史以记事”,

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胡三省则认为“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经载道,史亦载道,“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亡弊”;道在事中,因史求道,历史的价值就在这里。

20世纪40年代,当《资治通鉴》胡注成书六百多年后,现代史家陈垣身陷日寇占领的北平,重读其书,感同身受,异代同悲,遂作《通鉴胡注表微》,总结表彰胡三省的史学精神和民族大义。《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一生学术的里程碑之作,是近代学者研究《资治通鉴》胡注最为重要的作品。

思问录

简述《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的成书过程与价值。

延伸阅读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三联书店,2000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同类推荐
  • 吕布是我

    吕布是我

    三国梦,梦三国,梦醒来,一片迷茫。岁月流逝,匆匆几何,问谁雄霸天下,最终化作尘土。江山美人,豪情壮志,纵然风光无限,也被历史掩埋。血雨腥风,刀光剑影,转瞬身首异处,生命廉如草芥。划过历史长空,若是重新来过,问君何为。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悍戚

    悍戚

    愿以天下独步之铁骑,踏遍这万里河山。武者,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幸也!就以我大汉皇叔之名,前方便刀山火海,亦将铁蹄踏平之!我是刘闯,这是我的故事!+++++++++++++++++++++++++三国三部曲最后一部《悍戚》,2013年隆重登场,让我们重温那一段铁与血交织一起的沸腾年代。
  •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她是金牌猎人,以猎杀罪犯为生,身手矫健,性格狂妄。一朝穿越,她成了一个病死王爷的陪葬侍妾,好不容易保住一条小命,却被王妃欺辱,继子坑害,人人当她还是柔弱无能的下等侍妾,想要害她性命。她斗毒妇,整渣男,呛皇帝,与病弱王爷联手掀起翻天巨浪。要誓众人俯首称臣,再不敢造次。只是那冷淡无情没有人味的王爷怎么突然变得这般热情?病娇王爷稍稍靠近,温文一笑:“本王给你送一道餐后甜点如何?”“不要。”孟青珺断然拒绝。病娇王爷马上变脸,威胁道:“不要也得要。本王将自己做为甜点送给你,岂容你拒绝?”孟青珺抵死不从,...
  •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1650),陕西榆林人。本是明朝大同镇的总兵官,在公元1644 年历史发生巨变的关键之年,他先投降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后又投降入关的清朝统治者,攻杀农民军。
热门推荐
  • 态度改变一切

    态度改变一切

    《态度改变一切》是奥里森·马登的作品之一。他发现年轻人一般都有对成功的热望,也渴望了解成功人士前行的足迹,希望详细地了解成功者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所以,马登在本书中讲述了许多成功者的故事,然后用这些真实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想从平庸甚至失败中奋起,就必须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人生。
  • 神箭传说

    神箭传说

    一场延续了十年的战争随着匈奴王庭的覆灭终告结束,天下却并没有恢复人们意想中的太平盛世,一场更大的战乱悄然降临到了立国百余年的大陈帝国。揭杆而起的贫苦百姓、据险而守的亡命大盗、不甘覆灭的匈奴残余、力图复国的前朝遗族、大权在握的权臣大将、觊觎中原的四方夷族、忠于帝国的贤臣良将……一时间群豪并起,纷纷为自己的理想而舍命相搏。乱世英雄出,卧虎藏龙的神州大地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人再可以置身事外.----------------
  • 小公主

    小公主

    为了能使自己的女儿像一位公主那样美丽、优雅和高贵,我看到过不少父母作了方方面面的准备。他们有的每周都兴冲冲跑去参加培训课,以期得到切身的经验;有的则忙着购买从胎教音乐磁带到学步车等等一系列物品。虽然这意味着花费不少时间,但作为父母,他们无疑已经下定决心,要帮助自己的小宝贝尽可能完美地成长。记得我当年得知自己将为人父时,不分好歹买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并且准备了一个很高档的大笔记本,准备在理论上大大提高一番。如今这个笔记本已密密麻麻记满我的心得……
  • 每天一堂业绩课

    每天一堂业绩课

    如果你还在为每日的业绩发愁;为不得好客户而苦闷;为同行的竞争而憔悴,那么这说明你还不够强大,你需要对你的职业补课。每天一堂业绩课,每天一条销售秘籍,恶补你的职业素养,让下单更轻松。
  •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此卷包括三篇论文。《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于1905年,该文深入探讨了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其与梦、潜意识的关系。《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发表于1912年,该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潜意识的含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潜意识》发表于1915年,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论述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之一。
  • 青春伤不起

    青春伤不起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或悲或喜,普通点的,谈谈人生,聊聊理想,找个女朋友,浑浑噩噩的过下去。而我的青春,真的是伤不起啊!拜托,我只想普通一点啊!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枭妃逆天改命

    枭妃逆天改命

    新文【爆宠魔妃:腹黑神皇,别使坏】她是素家大小姐,天生没有修炼天赋的废物,被人欺辱,被人陷害,被人口口声声喊骂的废物灾星。当一个强大的灵魂入体,势要改变局势,睥睨天下,傲世群雄。没有修炼天赋?驯兽、炼器,炼丹样样会,亮瞎你的狗眼,什么才叫做天才!这才是叫做修炼全才的天才!让欺她,辱她的人知道什么叫做后悔!一个妖孽男人面带邪魅笑容的勾起她的脸,对着她还为发育的青稚的身子霸道的说道:“我答应你的条件,终身只许你一人!”她笑道:“背叛我,那就要做好当太监的准备!”【本文一对一女强文,男主女主双强,萌兽帅哥亮瞎眼,绝对不太监!】
  • 剑逆苍穹

    剑逆苍穹

    心疲惫,一世轮回,血海尸山,输了谁?万年血仇,是谁陪他一路走过……路尽头,丢了谁?乱世纷争,谁在等候?,累了谁?坎坷路
  • 彪悍娘子娇弱夫

    彪悍娘子娇弱夫

    夫妻交拜时,她袖中无意间飞出的菜刀差点砍死她的夫君洞房花烛时,她的夫君手拿血帕差点咳死在她的面前*初见他时,他白衣若仙,俊颜无双再见他时,他身着吉服用秤干挑起了她的盖头红烛下,他笑得宛若谪仙白皙的容颜渐渐变红,他低眉浅笑道:“咳咳,娘子,为夫为你宽衣解带可好?咳咳……”她为他的倾世容颜所折服,可是那一声好字还未出口只见她的夫君已经口吐鲜血,压在她身上若死人般毫无声息……*成亲那日,他丰神俊朗,骑着高头大马替他二哥迎她过门看见的不是身着凤冠霞帔的她而是腰别菜刀一脸视死如归的她银白月光下,他曾对她说:“总有一天,我会带你离开这里。”不想,有一天,这个诺言竟然实现了……*他是垚国的皇子权势滔天,却对她有着莫名其妙的恨他曾告诫她:“离他远一点,否则你会生不如死。”然而,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那个生不如死的人好像却是他自己……*她——远近驰名的鱼贩西施将如何用一把菜刀驾驭众美男---------------------------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小妾是这样炼成的》为何她一穿越就脱了她家夫君的裤子?《英雄难过囧女关》十五岁那年,她在哥哥的碗里下了药,让自己成为了哥哥的人《傻妾》一个傻女竟然也敢红杏出墙,还不知廉耻地怀了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