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200000006

第6章 《资治通鉴》重要序表(2)

太史公因《春秋》以为《十二诸侯年表》,因《秦记》以为《六国年表》,三代则为《世表》(《史记》计有十表,记载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的世系、爵位与简要的政治事迹,分世表、年表、月表三种形式。)。当其时,黄帝以来《谍记》犹存(《谍记》:记载世系谥号之书,“谍”,同“牒”。),具有年数,子长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咸与古文乖异,且谓“孔子序《书》,略无年月;虽颇有,然多阙。夫子之弗论次,盖其慎也”(这段话引述自《史记》卷13《三代世表》序,文字略有出入。)。子长述夫子之意,故其表三代也,以世不以年。汲冢《纪年》出于晋太康初(汲冢《纪年》:指西晋武帝时发现于汲郡(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战国魏襄王(或说魏安厘王)墓中的《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原书十三篇,是魏国的编年体史书,止于魏哀王。),编年相次,起自夏、殷、周,止魏哀王之二十年,此魏国史记,脱秦火之厄而晋得之,子长不及见也(子长:司马迁字子长。)。

子长之史,虽为纪、表、书、传、世家,自班孟坚以下不能易,虽以纪纪年,而书事略甚,盖其事分见志、传,纪,宜略也。自荀悦《汉纪》以下(《汉纪》:东汉末年,献帝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命荀悦以编年体删改,遂撰成《汉纪》30卷,是古代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纪年书事,世有其人。独梁武帝《通史》至六百卷(《通史》:纪传体通史,600卷,南朝梁吴均等撰,记事起自三皇,迄于南齐,因梁武帝亲撰序、赞,故旧题梁武帝撰。已佚。),侯景之乱,王僧辩平建业,与文德殿书七万卷俱西(侯景之乱:南朝梁武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叛乱,攻陷台城(宫城),梁武帝饥困而死。镇守江陵(治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的湘东王萧绎遣王僧辩、陈霸先等讨景,攻克建康(即建业,治今江苏南京市),侯景东逃,被杀。同年,萧绎称帝于江陵,即梁元帝。文德殿:梁代殿名,在建康城内,藏图书典籍。梁元帝即位,命王僧辩收殿内图书七万余卷归于江陵。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元帝命舍人高善宝焚宫内图书十四万卷,文德殿七万余卷藏书亦在其中。),江陵之陷,其书烬焉。唐四库书(唐四库书:唐代开元年间元行冲主持修撰《群书四部录》200卷,又称“群书四录”。《新唐书》卷58《艺文志二》史部编年类载,“右编年类四十一家,四十八部,九百四十七卷”。),编年四十一家,九百四十七卷,而王仲淹《元经》十五卷(《元经》:隋王通(字仲淹)撰,十五卷,依《春秋》体例,记获麟以后,历秦汉至北魏。已佚。),萧颖士依《春秋》义类作传百卷(《新唐书》卷202《萧颖士传》载,“萧颖士,字茂挺,梁鄱阳王恢七世孙。……颖士四岁属文,十岁补太学生。观书一览即诵,通百家谱系、书籀学。开元二十三年(735),举进士,对策第一”,“尝谓‘仲尼作《春秋》,为百王不易法,而司马迁作本纪、书、表、世家、列传,叙事依违,失褒贬体,不足以训。’乃起汉元年讫隋义宁编年,依《春秋》义类为传百篇”。),逸矣。今四十一家书,存者复无几。乙部书以迁、固等书为正史(乙部:指古代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中的史部。),编年类次之,盖纪、传、表、志之书行,编年之书特以备乙库之藏耳。

宋朝英宗皇帝命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为编年一书,神宗皇帝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曰《资治通鉴》,且为序其造端立意之由。温公之意,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为是书。治平、熙宁间,公与诸人议国事相是非之日也。萧、曹画一之辩(萧、曹画一之辩:据《资治通鉴》卷12载,萧何死,曹参代何为相,举事无所变更,一遵其法,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壹。”又,《宋史》卷336《司马光传》载,“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迩英进读,至曹参代萧何事,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对曰:‘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不足以胜变法者之口,分司西京,不豫国论,专以书局为事。其忠愤感慨不能自已于言者,则智伯才德之论,樊英名实之说(樊英名实之说:事见《资治通鉴》卷51。樊英,南阳人,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安帝赐策书征之,英固辞,帝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帝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应对无奇谋深策”,后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唐太宗君臣之议乐(唐太宗君臣之议乐:载《资治通鉴》卷192唐太宗贞观二年。),李德裕、牛僧孺争维州事之类是也。至于黄幡绰、石野猪俳谐之语(黄幡绰、石野猪俳谐之语:语见司马光《答范梦得书》(见司马光:《传家集》卷63)。黄幡绰,唐玄宗时乐官。石野猪,唐僖宗李俨时伶人,二人皆能巧妙回答君主的问话,并有所讽谏。),犹书与局官,欲存之以示警,此其微意,后人不能尽知也。编年岂徒哉!世之论者率曰:“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语也。”夫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亡弊,史可少欤!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

孔子序《书》,断自唐、虞,讫《文侯之命》而系之秦(《文侯之命》:《尚书》篇名,周平王表彰晋文侯功绩的册命。),鲁《春秋》则始于平王之四十九年;左丘明传《春秋》,止哀之二十七年赵襄子惎智伯事(惎(jì):憎恨,忌恨。《左传》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哀公二十七年(前468)赵襄子惎智伯。),《通鉴》则书赵兴智灭以先事。以此见孔子定《书》而作《春秋》,《通鉴》之作实接《春秋左氏》后也。

温公遍阅旧史,旁采小说,抉擿幽隐,荟稡为书,劳矣。而修书分属,汉则刘攽,三国汔于南北朝则刘恕,唐则范祖禹,各因其所长属之,皆天下选也,历十九年而成。则合十六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行事为一书,岂一人心思耳目之力哉!公自言:“修《通鉴》成,惟王胜之借一读;他人读未尽一纸,己欠伸思睡。”是正文二百九十四卷,有未能遍观者矣。若《考异》三十卷,所以参订群书之异同,俾归于一。《目录》三十卷,年经国纬,不特使诸国事杂然并录者粲然有别而已,前代历法之更造,天文之失行,实著于《目录》上方,是可以凡书目录观邪!先君笃史学(先君:胡三省父名胡钥,字叔方。),淳祐癸卯始患鼻衄(鼻衄(nǜ):鼻出血。),读史不暂置,洒血渍书,遗迹故在。

每谓三省曰:“《史》、《汉》自服虔、应劭至三刘(三刘:指宋代刘敞、刘攽、刘奉世三人,均精于《汉书》之学,合著有《三刘汉书标注》。),注解多矣。章怀注范史(章怀注范史:指唐代章怀太子李贤等为范晔《后汉书》作注。),裴松之注陈寿史(裴松之注陈寿史:指南朝宋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虽间有音释,其实广异闻,补未备,以示博洽。《晋书》之杨正衡,《唐书》之窦苹、董冲,吾无取焉。徐无党注《五代史》,粗言欧公书法义例(欧公:指欧阳修。),他未之及也。《通鉴》先有刘安世《音义》十卷,而世不传。《释文》本出于蜀史炤(史炤(约1092—约1161):宋眉州眉山(治今四川眉山县)人,字见可。著《资治通鉴释文》30卷。),冯时行为之序,今海陵板本又有温公之子康《释文》(康:即司马康(1050—1090),字公休,宋陕州夏县(治今属山西夏县)人,司马光子。熙宁进士。光修《资治通鉴》,奏为检阅文字。),与炤本大同而小异。公休于书局为检阅官,是其得温公辟咡之教诏(辟咡(bìěr):谓交谈时侧着头,不使口气触及对方,以示尊敬。又谓尊长者的恳切教诲。),刘、范诸公群居之讲明,不应乖剌乃尔(乖剌(là):违逆,不和。),意海陵《释文》非公休为之。若能刊正乎?”三省捧手对曰:“愿学焉。”

乙巳(乙巳:南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胡三省父亲病逝。),先君卒,尽瘁家蛊(家蛊(gǔ):家事。蛊,通“故”,家中的事故、变故。),又从事科举业,史学不敢废也。宝祐丙辰(宝祐丙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胡三省登文天祥榜进士,同年还有陆秀夫、谢枋得等。),出身进士科,始得大肆其力于是书。游宦远外,率携以自随;有异书异人,必就而正焉。依陆德明《经典释文》,厘为《广注》九十七卷;著《论》十篇,自周讫五代,略叙兴亡大致。咸淳庚午(咸淳庚午: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从淮堧归杭都(淮堧(ruán):胡三省曾佐淮东幕府。堧,河边地。),延平廖公见而韪之(廖公:指廖莹中(?—1275),邵武军邵武(治今福建邵武市)人,字群玉。贾似道幕客亲信。韪(wěi):是,对。),礼致诸家,俾雠校《通鉴》以授其子弟,为著《雠校通鉴凡例》。廖转荐之贾相国(贾相国:即贾似道(1213—1275),宋台州天台(治今浙江天台县)人,字师宪。贾涉子,姐为宋理宗宠妃。理宗、度宗时期,专擅朝政。咸淳十年(1274),被迫出兵抵抗元兵,兵溃鲁港(今安徽芜湖县西北鲁港乡),被革职贬徙,途中被杀。),德祐乙亥(德祐乙亥:宋恭宗德祐元年(1275)。),从军江上,言辄不用,既而军溃,间道归乡里。丙子(丙子: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浙东始骚,辟地越之新昌(新昌:县名,治今浙江新昌县。);师从之,以孥免(孥(nú):儿子或妻子、儿子的统称。),失其书。乱定反室,复购得他本为之注,始以《考异》及所注者散入《通鉴》各文之下;历法、天文则随《目录》所书而附注焉。汔乙酉冬(乙酉: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乃克彻编。凡纪事之本末,地名之同异,州县之建置离合,制度之沿革损益,悉疏其所以然。若《释文》之舛谬(《释文》,指史炤《资治通鉴释文》。),悉改而正之,著《辩误》十二卷。

呜呼!注班书者多矣(注班书者多矣:根据颜师古《汉书叙例》,本文提到的服虔、应劭、晋灼、臣瓒等,都是汉、晋时期为《汉书》作注的学者。):晋灼集服、应之义而辨其当否,臣瓒总诸家之说而驳以己见。至小颜新注(小颜新注:指颜师古《汉书注》。),则又讥服、应之疏紊尚多,苏、晋之剖断盖鲜,訾臣瓒以差爽,诋蔡谟以抵牾,自谓穷波讨源,构会甄释,无复遗恨;而刘氏兄弟之所以议颜者,犹颜之议前人也。人苦不自觉,前注之失,吾知之,吾注之失,吾不能知也。又,古人注书,文约而义见;今吾所注,博则博矣,反之于约,有未能焉。世运推迁,文公儒师从而凋谢,吾无从而取正。或勉以北学于中国,嘻,有志焉,然吾衰矣!旃蒙作噩(旃(zhān)蒙作噩:即乙酉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冬,十有一月,乙酉,日长至(长至:此指冬至。),天台胡三省身之父书于梅涧蠖居(天台:胡三省为宁海人,属台州,台州境内有天台山,宋元人多以“天台”称台州。梅涧(jiàn):胡三省的号。蠖(huò):虫名,即尺蠖,行时屈伸其体。《易·系辞下》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后以喻人不遇时,屈身退隐。)。

讲评

本篇选自标点本《资治通鉴》卷首。

胡三省,字身之,浙江宁海人。生于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死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元修《宋史》和明修《元史》都没有他的传记,后世对他的生平知之未详。直到20世纪40年代,陈垣著《通鉴胡注表微》,才根据《光绪宁海县志》上所载由胡三省儿子胡幼文撰写的《三省公墓碑》,弄清了胡三省的确切生卒年代、籍贯和事迹(见陈垣《通鉴胡注表微》1957年版《重印后记》)。胡三省于二十七岁时,即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及第,该榜状元为文天祥,同榜人物还有陆秀夫、谢枋得等。宋度宗咸淳末年,元军大举南侵,全力围攻襄阳,权相贾似道督师江防。胡三省因廖莹中的推荐,差充主管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当时的制置使汪立信面对危急的形势,向贾似道进陈《江防三策》,结果触怒贾氏,遭到废斥。以胡三省当时的职任,应该参与了《江防三策》的拟议,本篇序文中也提到“从军江上,言辄不用”。1273年,襄阳失守,南宋已经名存实亡,胡三省遂回乡隐居著述,将全部精力用于《资治通鉴》的注释。

胡三省的父亲胡钥笃好史学,于历代史注亦用心研究。胡三省注释《资治通鉴》,最初是为了完成其父的遗愿,但后来亡国的惨痛、人生的剧变,激发了他对现实政治、对历代兴亡的深切思考,成为他三十年不懈注释《资治通鉴》的巨大动力,即使遭受成稿遗失的厄运,也绝不放弃,他把自己的亡国悲愤和对国家兴亡的思考,都融入到他的史注文字当中。《资治通鉴》胡注不仅仅是一部史注之书,也是一部有思想、有主张,与《资治通鉴》同样博大精深的史学著作。

本篇中,胡三省对《资治通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资治通鉴》的问世,改变了编年体史书长久以来的衰落不振之势,显示出编年体通史无可比拟的体例优长和叙事力量,它的地位与纪传体正史同等重要。他对《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社会政治价值的总结,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胡三省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他对经史关系的论述。胡三省生活在理学盛行的时代,当时的主流思想是重经,先经后史,认为“经以载道,史以记事”,

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胡三省则认为“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经载道,史亦载道,“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亡弊”;道在事中,因史求道,历史的价值就在这里。

20世纪40年代,当《资治通鉴》胡注成书六百多年后,现代史家陈垣身陷日寇占领的北平,重读其书,感同身受,异代同悲,遂作《通鉴胡注表微》,总结表彰胡三省的史学精神和民族大义。《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一生学术的里程碑之作,是近代学者研究《资治通鉴》胡注最为重要的作品。

思问录

简述《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的成书过程与价值。

延伸阅读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三联书店,2000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北朝年间,朝廷连年更迭,诸侯混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逐一讲述北朝故事,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北朝历史。
  •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
  •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

    这是最好的时代,无与伦比的辉煌和荣耀,为后人留下了“唐人”的名字。这是最坏的时代,四境的烽火,内患的种子,都已经深深种在这片土地之内。是谁乘着星槎破空而来,在这无限的江山田园夜夜歌唱,绣口一张,便是整个盛唐!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热门推荐
  • 爱不说痛

    爱不说痛

    这里有社会转型期的心灵躁动。这里有冲破围城的情感呼啸。这里有大都市知识女性的婉约涓涓;这里有高原汉子的雄强剽悍;这里有乡村少女的美丽善良;这里有为政者的内心战争,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扮演引人注目的角色。时代悄然变化,新的阶层新的人向我们走来,他们是官员、学者、政客、艺术家、律师、巨商、作家、打工仔、打工妹……
  • 枕上痴

    枕上痴

    苏拾花自以为行侠仗义,救下一位美弱公子,哪知这家伙根本就是一个阴狠狡诈,不择手段的疯子。最后居然还大言不惭地承认——“没错,我就是卑鄙,你要如何?”凤眸一挑,笑容太坏。好,她奈何不了他,那就干脆一刀两断,互不相见,可、可是……他怎么还是阴魂不散?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豪情水浒

    豪情水浒

    《幻石神游记2·豪情水浒》,女娲用五色石子补天遗漏的一块神石,历经千年沉睡后,化身为21世纪一个时尚、炫酷、睿智的初中二年级光头学生——幻石,他天质聪明,悟性极高,又通神仙法术,将世间的诸多知识汇集到了自己幻化出的一台万能笔记本电脑中。春雨纷纷时节,幻石来到一家古色古香的酒馆,巧遇了中国古典名著的十个作者。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幻石一一通过名著作者,穿越到了名著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展开了无数搞笑、惊险、正义等探险旅程。原著中的人物命运会因幻石的到来改写吗?幻石进入古典原著中又会有怎么的改变?神游中,又有多少离奇惊险的情节和谜底等待我们去发现?一切尽在精彩的《幻石神游记》
  •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玄道极仙

    玄道极仙

    本该注定平凡的一生的他,却在机缘下叩开上古道家遗留功法——道术玄经。撒豆成兵,翻江倒海,乃无上仙术,而在玄经道术中不过是浅浅的入门法决。雷电之威,浩然正气,无可抵挡,而他却用天地残雷淬体、炼神!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