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100000022

第22章 转换:现代视野中的以意逆志(2)

黄俊杰系统研究中国经典诠释传统,成熟于朱熹的‘唤醒体验’论……形成了理解的最高方式”。,他研究孟子与理解中国经典诠释学等传统思想都主张以意逆志方法,自觉运用以意逆志的理解方式。他强调:“圣人或作者之意不仅可求,抑且可知。如何求?如何知?孟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读者对作品要一步一步地追到作者这种心灵活动状态,才算真正上是欣赏。

’(《孟子·万章上·4》)细玩‘文本’,踏实诵读,再以读者之‘意’逆推作者之‘志’,则经典作者之意向亦可忖度之矣。“后人亦当‘以意逆之,从儒家文学批评方法到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学批评方法再到一般文学批评方法的框架中,是为得之!’”

周光庆在孟子方法与古典方法的层面上论说以意逆志方法,徐复观不仅系统解释文、辞、意、志等关键词,而且用现代术语阐释其方法内涵。他以追体认来描述以意逆志方法的内涵特色,并进一步强调追体验作为文学欣赏的基本特征。“若说到文学欣赏的过程,乃是一种‘追体验’的过程。‘体验’是指作者创作时的心灵活动状态。”强调关注中国诠释学特色,徐复观系统建构了以意逆志的追体验方法。陆机《文赋》说‘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刘彦和《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即是今日所说的‘追体验’。”徐复观在80年代使用的“追体认”一词,后来常用“追体验”。“由作者人与事的了解,由字句及故实的了解,以把握一个初步的轮廓。再进一步由反复的咏诵以得其韵律,得其神味,得其‘情像’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感情,此即日本人喜欢用的所谓‘追体验’。”他注重文学研究的方法,一再强调其追体验的方法意识自觉。

我把文学、艺术都当作中国思想史的一部分来处理,也采用治思想史的穷搜力讨的方法。搜讨到根源之地时,却发现了文学、艺术有不同于一般思想史的各自特性,更须在运用一般治思想史的方法以后,还要以“追体验”来进入形象的世界,进入感情的世界,论证了“孟子首倡的‘以意逆志’说,因而把握到文学、艺术的本质。

徐复观的方法意识是在孟子方法与文学研究方法两个层次跳跃扩展,而赖力行、张伯伟代表了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历史描述与体系建构中确定以意逆志方法的重要地位。

赖力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区分中国古代批评几种基本的类型:“依批评家兴趣焦点对文学作品不同层面的侧重,将中国古代批评分成几种基本的类型:着意于文学内在风神的整体直观的品评鉴赏式批评,侧重于作家寓意的发掘提取的以意逆志批评,注重于作家如何安排韵律、如何提炼语言的文体批评,对作品的形象实体进行细密分析的分解批评。每一种批评模式都有其特征性的批评方法。它们共同构成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体系。”

在传统文学批评方法体系中,赖力行论说关注文学内容要素、文学意义的以意逆志方法:“‘以意逆志’的批评,则是从读者和作者相结合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象征意蕴的把握和阐发,属于释义批评的类型。”强调“对文学作品意义的理解和阐释,是一切类型的文学批评的重要任务。‘以意逆志’作为传统释义批评的基本方法,其实践价值和丰富的方法论内涵,不能不激起我们对它进行深入研究的理论兴趣”。

张伯伟论说以意逆志作为古代文学批评的支柱方法:“从大量文学艺术的实际批评中,归纳出三种最能体现传统文学批评精神的方法,即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以意逆志’法,受学术传统影响的‘推源溯流’法,以及受庄禅思想影响的‘意象批评’法。以这三种方法为支柱,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独特结构。”在这三种方法从不同侧面对文学作品进行各个层次研究的整体中,凸现“‘以意逆志’法侧重于将作品置于与作者及社会的关系中探讨”。针对孟子答咸丘蒙章提出的以意逆志命题,以与作者的精神相往来,“对中国文学,‘以意逆志’由一种说诗原则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批评中一种主要的批评方法,而且是在与古人对话。赖力行提出,是中国古典解释学史上第一个具有自觉理论意识和深厚理论内涵的心理解释方法论。在当时,照搬西方文学观念、运思方式和阐释技巧,难以完全对应。中国文学应该有适应其特点的阅读阐释方法”,强调“研究传统批评的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是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手段,它为从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的传统特点出发,接受和融合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之长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张伯伟主张“通过对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整体把握与研究,一方面将其隐而未彰的体系重显出来,另一方面也将这一体系不断完善、丰富的历史呈现出来,并在重显与呈现的过程中,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和现代意义”。

以系统整理与特色阐释为传统文学思想研究的学术目的,现代论者从孟子文学批评方法、儒家文学批评方法再到一般文学批评方法的不同层面建构以意逆志方法内涵。在中国诠释学的论题中,论者从儒家方法到一般方法等层面展开论说以意逆志的诠释思想与方法。第一种倾向道德主义可以以孔子本人为例……孟子所谓“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解释方法论;强调“其心理解释方法论,是为得之”则成为儒家释义学的第二种倾向意图主义的起源。他强调“以意逆志”正是孟子对“得意忘言”的一种表述

三、以意逆志诠释方法

虽然徐复观关于追体验的以意逆志方法,主要是以文学诠释方法为主题,但也关注到其对思想史研究的方法意义。他提出:“把治文艺批评中的‘追体验’的观念、工夫,转用到治中国思想史的最后程序之上,是相对的恰切、必要的。”

所以治思想史的人,先由文字实物的具体以走向思想的抽象,再由思想的抽象以走向人生、时代的具体。经过此种层层研究,然后其人、其书将重新活跃于我们的心目之上,活跃于我们时代之中。我们不仅是在读古人的书,对后世它显示了深远的启示性与奠基性,庄生所谓“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得意忘言”,此乃真是九原可作,而治思想史之能事毕矣。

徐复观在20世纪80年代所作的这种论说,显示了把以意逆志作为现代学术基本方法论论题的观念萌芽。以意逆志诠释方法之观念、论题的形成、定型与西方诠释学理论的引进、中国诠释学的建构紧密相关。

尽管中国有几千年的解释传统,但有意识地从诠释学(又名解释学、阐释学、释义学)的视角观照此传统却是现代语境中形成的学术自觉。在引进了西方诠释学理论的中国现代语境中生成了中国诠释学的现代学术论题。孟子所谓“以意逆志”,是特一边耳,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一种与传统活跃的作品的对话”。“钱钟书以及深具西方背景的华人学者张隆溪、叶维廉、叶嘉莹,至迟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接触西方的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理论。良好的外语基础和所处地带文化环境,让他们具备了成为‘第一读者’的条件;而博学的中国古典文学知识,则让他们走在中国大陆大多数古代文论研究者的前头。他们从中西诗学比较的角度,对西方阐释学、接受美学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学的研究中积极垦拓,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研究者。”

以意逆志命题与诠释学论题的关联起源于中西观念的参证,中学与西学知识积淀是其论者展开论说的基础。钱钟书在1979年首版《管锥编》中提到以意逆志命题以及文、词、志关系与阐释循环。

乾嘉“朴学”教人,必知字之诂,而后识句之意,识句之意,而后通全篇之义,进而窥全书之指。虽然,受到了历代学人的由衷推崇和继承发展”。他在《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中国古典解释学的语言解释方法论、历史解释方法论、心理解释方法论等三种相互贯通、相互发明,亦只初桄耳。复须解全篇之义乃至全书之指(“志”),庶得以定某句之意(“词”),解全句之意,庶得以定某字之诂(“文”);或并须晓会作者立言之宗尚、当时流行之文风、以及修辞异宜之著述体裁,方概知全篇或全书之指归。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der hermeneutische Zirkel)者是矣。

钱钟书在此从朴学方法谈起,以阐释循环作结。他正是从理解与阐释的角度涉及了对文、词、志关系的理解。文、辞、志三者的关系正是“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命题中关键。在这里“文-辞-志”变成了“文-词-志”,本身就是一种解释。可以说,钱钟书开始了在阐释学的话题中审视以意逆志命题。

美籍华裔学者刘若愚遗著《语言·悖论·诗学:一种中国观》于1988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其第四章讨论阐释悖论提出作为儒家释义学意图主义倾向的以意逆志。在思考中国悖论诗学如何影响诗歌诠释,以及中国批评家如何处理诠释问题前,刘若愚先简单地介绍了诠释《诗经》以及后来诗歌的儒家释义学传统。他在儒家释义学传统中发觉两个不同的倾向,命名为道德主义和意图主义。

叶维廉按照哲学阐释学的思路来看孟子的“以意逆志”之说,并以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为基础建构诠释的普遍法则。孔子道德主义和孟子意图主义的结合产生了历史的-自传的-比喻的方法,他到现在依然是中国文学诠释中占统治地位的模式。

张隆溪在1989年《读书》第12期发表《中国传统阐释意识的探讨》一文讨论到刘若愚的遗著,并在1992年出版的英文著作《道与逻格斯:文学阐释学》引刘若愚《悖论诗学》之论:“这种意图论的阐释学倾向从孟子的著作中获得了有力的认可。……正如刘若愚评论的那样,传统的中国批评受到‘孔子的道德论和孟子的意图论’的沉重影响。”

范佐仁《诗与人格:传统中国经解与诠释学》认为,《诗经》的重点在追溯诗人之志,借以改变读者人格。关注到在《孟子》书上最早出现的明确《诗经》诠释,强调其诗句开始被放在历史脉络中去了解,有确定的意义,可以用来支持历史性论证;而不只是作为优美的外交辞令,或借来作为起兴发想的引言。但断章取义的情形仍然普遍,是以孟子提出他的以意逆志的读诗方法,强调对诗的理解,不只是要放在诗篇全文中去看它的“义涵”(meaning),更要“以意逆志”,读者必须就自己的存在处境揣想诗人“意念”(intention)。

叶维廉把作为诠释方法论的以意逆志,从儒家诠释方法进一步扩展为一般诠释方法。他在1986年《联合文学》上发表、后收入1992年《中国诗学》的《与作品对话——传释学初探》一文中提出以意逆志命题的方法论意义。他既关注已有以意逆志命题注疏“这个注释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用了‘以意逆志’”,强调“‘以意逆之’是关及读者与作者之间在作品上相遇所必需的‘协调’、‘调整’(英文即所谓mediation)。协调、调整是传意、释意活动中无法避免的行为”。特别主张在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观念印照下,以意逆志命题“也许可以视为读者(带着自己的历史性)对作品中传达的志(‘志’应可视为部分的传统)做出‘迎’与‘逆’的调协。(我认为‘逆’字的本意应该同时保留),肇兴于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揭示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与哲学阐释学的相通性。同样,1993年董洪利“在参与《楚辞注释长编》的过程中,对各种古注的规律、方法和类型进行概括研究,写成了《古籍的阐释》一书”。“由于哲学诠释学的兴起,‘作者原意说’受到了相当的质疑,因此大陆学者董洪利在《古籍的阐释》一书中,便借用高达美(Hans-Georg Gadamer)的‘视域融合’说来重新诠释‘以意逆志’,认为孟子此说超越了‘作者原意说’。”

以西方诠释学理论观念为参照,现代论者在诠释方法的论题中展开以意逆志命题诠释的新格局。“如果从阐释学的观点来看孟子的‘以意逆志’,或许我们会发现其中的理论价值和魅力。”比较视野是其诠释论题生成的观念前提。

以意逆志命题在李清良《中国阐释学》一书提及。他认为中国诠释学提出与“虚心”的阐释学态度相对应的理解方法,就是“熟读深思”与“得意忘言”相结合的方法。因此。所谓“不以文害辞”就是不要因为作者的修辞而错会其本文“原意”,“不以辞害志”就是不要拘泥特定语境层次中的“原意”而错会其“用心”。在李凯2002年《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中既强调各种对“以意逆志”的理解所体现出的不同阐释思想,又关注接近孟子之意的以意逆志诠释“与西方所盛行的重视读者主体性发挥的阐释思想接近”。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明确提出了“‘以意逆志’说诗方法是中国古代阐释学的开山纲领”的论题。

在诠释方法的论题下,从孟子方法、儒家方法、中国古典方法、一般诠释方法等不同层面逐渐凸现出了以意逆志诠释方法的论题样式。在这一系列的论说中,黄俊杰、周光庆等代表了其论说的基本路向。

黄俊杰在孟子方法、儒家方法、中国古典方法、一般诠释方法几个层面跳跃扩展。黄俊杰撰《孟子运用经典的脉络及其解经方法》一文检讨孟子对待经典的态度及其所提出的解经方法,论说“孟子所提出的‘以(读者之)意逆(经典作者之)志’的方法”。并强调其方法的巨大影响,成为儒家一般法则:“解读者如何透过解经以求‘道’呢?从儒家解经史来看,至少有两种方法:(一)第一是孟子所谓‘以意逆志’的解经方法,诉诸解经者个人生命的体认。”

因此,现代论者的以意逆志命题诠释,以不同语义理解、不同内涵界定共同建构了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他们审视“自从孟子提出‘以意逆志’为说诗的方法之后,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意逆志’遂成为一种运用范围最广、运用时间最久的文学批评方法,从而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作用”。认同“孟子所提出的方法,是含有普遍妥当性的”,阐释“‘以意逆志’因此而可以理解为:读者和批评家通过对作品中描写的艺术意象的玩味体悟来获取诗人的创作旨趣。如果我们对‘以意逆志’的含义作以上理解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它显示出了可贵的创造性和开拓性,而且为世人所沿用,其原因就不难解释了。从文学批评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以意逆志’侧重于‘读者-作品’关系的考察,要求评论家以尽可能细腻的内心体验去揣测作品的创作意蕴,强调的是读者和批评家在释放本意义中的作用,肯定了读者批评家在参与文本意义创造时的权利”,进一步强调“‘以意逆志’法在传统文学中产生的意义。实际上,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这些意义并不局限于文学,实可旁通于艺术,更能上推至文化”。

同类推荐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间的精妙故事,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热门推荐
  • 泥沙鬼魅:滑坡与泥石流的防范自救

    泥沙鬼魅:滑坡与泥石流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晾,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的防范常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总裁的天价娇妻

    总裁的天价娇妻

    她是一个即将出国的小太妹,他是一个呼风唤雨的总裁,原本,两个不可能有交集的一男一女,却阴差阳错的一夜缠绵。野性的他贯穿了她甜美的身体,给了她满身的暧昧红痕。火辣的她给了他一记狠拳将他揍晕,一顿暴打后,只留给了他一件遮羞的小内裤。她穿走了他的衣服,掰碎了他的银行卡,拿走了他的现金,藏起了他的手机,挥挥手,潇洒出国。他昏迷间,只记得一双诱人的黑眸,他一直不忘寻找这个令他出尽了丑态的女人。八年后,他被一个国际长途打断了婚礼,那边的人告诉他,他的妻子和儿子出了事,希望他马上赶过去。婚礼取消,他带回来一个只有五岁智商的女人,还有一个七岁的天才儿子。从此,他的生活乱了套:他正在开会,物业打来电话:淳于先生,你家的衣物间起火,你太太哭个不停……他帮儿子洗澡,她撅嘴:爸爸,你偏心,我要你也给我洗澡……他去参加酒会,她偷偷跟随:爸爸,你怎么跟坏女人跳舞……有一天,她恢复了记忆,他松了一口气,以为可以摆脱了……她带着孩子离家出走,找不到她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生活已经变了味……再次相见,她已经变得冷漠而又高贵:淳于先生,我们认识吗?追妻的路,坎坷而又艰辛……孔令翊:萤萤,相信我,我会给你想要的幸福……“孔先生,你能像我爸爸一样爱我妈妈吗?”尹成非:萤萤,我才是你最爱的人……“尹家哥哥,你确定我妈妈最爱的是你?”
  • 爆宠小王妃,王爷很妖孽

    爆宠小王妃,王爷很妖孽

    一个养成的小故事,【新书《我是死对头的白月光》】此书早期练笔作。雷多自避。
  • 点美策

    点美策

    在女尊世界里女人三夫四侍的很正常,但是要在男尊女卑的世界里养一大堆面首,那就很不正常了。凑巧的很,她,姜昕,就是这么个不正常的人。她不过就是一个兼职编辑,整天游手好闲,却也有踩到狗屎运,遇见天使可以许愿的时候,却偏偏许错了愿望,居然带着“睡尽天下美男”这个“自做孽不可活”的愿望,来到了一个*男尊*世界。在男尊世界实现“睡尽天下美男”的愿望,她,要如何才能做得到呢?话说自古以来,有香香公主之美貌的女子不少见,有建宁公主之权力的女子也不少见,在女尊世界里三夫四侍的蹩脚穿越者更是数不胜数,但是,要在男尊世界里兼具以上所有条件的人,就是寥寥可数的了。可是,姜昕就是这么个人,她甚至因为嫌记名字太麻烦,就给自己的三夫四侍排了编号……“小九,你去看看牛奶热好了没,孩子们都饿了!”姜昕抱着其中一个怎么都哭不停的孩子,又开始了每天那些絮絮叨叨的发号施令道,“小二,叫你顾的奶妈怎么还不来?你不知道去催着点啊?小三,我都说过都多少次了,你现在的身子不能下床,这里没有什么地方非你帮忙不可,你给我回去躺着去养胎去。小四,我的外衣呢?你昨天晚上给我丢哪里去了?什么?没有了?那你还不快去找其他的?小五,过来抱着这孩子,我抱一上午了,胳膊都酸死了。小六,咱家的那些下人真的越来越不像话了,仗着我客气,就真不把我当主子了啊?你去说说去,他们要是再都给我偷懒,你就把他们都‘请出’咱公主府吧,咱家养不了这么多闲人。小七,小八干什么去了,怎么到现在还不回来?小十,叫几个侍女进来给我梳头,我说把头发剪短了,你们还都不同意,我自己可是没有本事每天弄这些头发。还有,那个死皇帝呢?不要以为他就可以轻松了,难道这些孩子里没有他的啊?他有本事生,就得有本事养!去,叫他过来给他儿子换尿布!”、恩,这个就是原来的《睡尽天下美男》原来的名字不让用啦...推荐好书新书:我自己的另一本新书:驭男有术银末一醉红尘艾小璐《极品系列之混混娘子》灵境《极品混混》筱灵《极品系列之红颜非祸水》绯寒樱《极品系列之穿越就要改写历史》情然然《极品系列之仙子爱上‘魔’》《穿越之绝色神偷闯情关》月夜姬璇玑伤情女王太花心
  • 欢喜冤家:二二妞的甜蜜爱恋

    欢喜冤家:二二妞的甜蜜爱恋

    她,生性有点儿二。见一次网友而已,竟然被人撞了,这也算了。本想维持淑女不与斤斤计较,却反倒被称作为“很傻很二妞。”他,长的俊俏,犹如尤物般的存在,骑个车子踏个青竟撞住了人,本想戏弄一下,没想竟被这呆女人叫“富二狂躁男。”她与他的二缘便开始了,一个二一个四。
  • 趣味管理学

    趣味管理学

    本书将管理学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管理知识按照经典管理学逻辑体系进行编排,包括:什么是管理、管理者、规划、组织、决策、经营等内容。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青春的日子,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默默关注,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偷偷喜欢,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二战英雄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感情生活,描绘了他们超凡的军事天才,精湛的指挥艺术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经历,浓墨重彩地颂扬了他们在历次重大事件中以正义战胜邪恶的铮铮铁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帝倾心:王妃要休夫

    帝倾心:王妃要休夫

    她天生嗜睡,孰料这一次一觉醒来,居然身处异世!最可恶的是,还是在青楼中!顶着人神共愤的小受脸蛋,她唤他小受,他勾魂夺魄一笑:“卿卿,我只做你的小受!”一张冷若寒霜,阴沉至极脸蛋的相公,酷酷地说:“你是本王的王妃,就要一辈子留在本王身边!”她潇洒地一笑,摆摆手说:“不好意思哈,我已经写好了休书,您收下就行!”洪涝泛滥,她抓住机遇,假死逃出生天。再遇,他不认识她,却还是忍不住将眼神追随在她的身上。而她,嚣张地挽住小受夫君的臂弯,倾城一笑说:“民女给王爷见礼!”三子夺嫡,偏偏招惹她牵扯其中,那好,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权谋帝位玩弄于股掌之间!